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光学
序号 专利名 申请号 申请日 公开(公告)号 公开(公告)日 发明人
1 光电探测器和用于制造光电探测器的方法 CN202380068863.X 2023-09-26 CN119908181A 2025-04-29 S·利施克; D·施特克勒; F·戈茨
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探测电磁辐射的光电探测器。光电探测器包括横向光电二极管和SiN波导。横向光电二极管包括原位p掺杂接触区(112)、原位n掺杂接触区(114)以及沿横向堆叠方向(109)夹在p掺杂接触区和n掺杂接触区之间的本征掺杂光敏区(108)。SiN波导(102)包括SiN并且被配置为沿着传播方向(104)引导电磁辐射,SiN波导沿着垂直于横向堆叠方向(109)的垂直堆叠方向(107)布置在横向光电二极管的顶部。光敏区的至少一部分和SiN波导的至少一部分形成公共上界面(116),在该公共上界面处光敏区与SiN波导直接接触。此外,光敏区(108)沿着横向堆叠方向具有300nm或更小的横向宽度(110)。
2 透镜组件以及包括该透镜组件的电子装置 CN202380066074.2 2023-09-13 CN119907939A 2025-04-29 金炫诸; 金洙定; 裵在喆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一种光学装置包括:透镜组件,其中多个透镜沿着从物侧到像侧的光轴方向排列;和透镜镜筒,至少部分地围绕透镜组件。在包括于透镜组件中的多个透镜之中,位于从物侧起的第一个透镜和最后一个透镜之间的透镜中的至少一个透镜的从透镜的非有效直径的起点到透镜的安置表面的起点的高度与从透镜的非有效直径的起点到透镜的与镜筒的内表面邻接的部分(外径)的距离的比率可以超过0.5。透镜组件可以根据实施方式改变,还可以提供根据实施方式的透镜组件和包括该透镜组件的电子装置的其它变化。
3 光学零件的制造方法 CN202380067579.0 2023-10-18 CN119907937A 2025-04-29 坂井秀行; 元持久寿; 多根幸伴
发明提供一种光学零件的制造方法,能够精度良好地进行板彼此的对位。一种光学零件的制造方法,接合两片以上具有光学元件部的板来制造光学零件,且包含:第一定位工序,使定位构件与具有沿着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形成的至少两个第一缺口部的第一板的、各第一缺口部的相互相向的一对相向面的两者接触;第二定位工序,使所述定位构件与具有沿着相互正交的两个方向形成的至少两个第二缺口部的第二板的、各第二缺口部的相互相向的一对相向面的两者接触;以及接合工序,接合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二板。
4 波长转换部件及发光装置 CN202380067235.X 2023-09-21 CN119907934A 2025-04-29 武田雄介; 久保田雄起; 野村谦二
发明波长转换部件具备:荧光体板,其包含无机母材及分散于所述无机母材的荧光体,以及,反射多层膜,其形成于荧光体板的一面侧的表面且为折射率不同的多个无机膜层叠而成的;该波长转换部件构成为:依据JIS Z 8781‑4进行了测定时,形成于荧光体板的所述一面的反射多层膜的表面的L*a*b*色度坐标中,a*值满足‑20以上且0以下和/或b*值满足20以上且60以下。
5 吡咯亚甲基络合物、颜色转换组合物、颜色转换片、颜色转换基板光源单元、显示装置及照明装置 CN202380066589.2 2023-09-29 CN119907933A 2025-04-29 市川元庸; 市桥泰宜; 冈野翼; 崔珠熙
作为本发明的一方式的吡咯亚甲基络合物为下述通式(1)表示的化合物。通式(1)中,X为C‑R7或N。R1及R3为彼此不同的芳基。R2及R4~R9可以各自相同也可以不同,选自由氢原子、烷基、环烷基、杂环基、烯基、环烯基、炔基、羟基、硫醇基、烷基、烷基硫基、芳基醚基、芳基硫醚基、芳基、杂芳基、卤素、氰基、基、羰基、羧基、氧羰基、基甲酰基、氨基、硝基、甲烷基、硅氧烷基、硼基及氧化膦基组成的组。其中,R4与R5的组以及R5与R6的组这两组中的一组为由下述通式(2A)~(2D)中的任一者表示的环结构。通式(2A)~(2D)中,R101、R102及R201~R204与前述通式(1)中的R2及R4~R9含义相同。Ar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环、或者取代或未取代的芳香族杂环。另外,R101与R102可以形成环。*表示与吡咯亚甲基骨架的连接部。[化学式1] [化学式2]
6 异氰酸酯组合物 CN202380065083.X 2023-10-12 CN119907820A 2025-04-29 金芝娟; 禹恩智; 沈油枃; 金钟珍; 权度宇
发明提供了一种异氰酸酯组合物,其中包含基于异氰酸酯的化合物和具有特定结构的基于膦酸酯的化合物,从而通过提高储存稳定性来抑制变色和白浊的发生,表现出改进的加工性,例如缩短过滤时间等,并且提高应用于产品时的抗变色性。
7 光学玻璃、光学元件、光学系统、接合透镜、显微镜用物镜、照相机用更换镜头和光学装置 CN202380067719.4 2023-09-11 CN119907780A 2025-04-29 高须脩平; 吉本幸平
一种光学玻璃,其中,以阳离子的摩尔%表示,La3+含量为5%~35%,Si4+含量为5%~25%,Nb5+含量为5%~35%,Al3+含量为5%~35%,Ti4+、Zr4+、Nb5+、Ta5+和Al3+的总含量(Ti4++Zr4++Nb5++Ta5++Al3+)为45%~80%。
8 扫描仪光具进行的激光加工 CN202380066161.8 2023-09-11 CN119907726A 2025-04-29 A·保罗; B·伦茨; G·哈曼; S·莱因贝格尔; A·胡贝尔
发明涉及激光加工头,其包括:扫描仪单元,其布置在激光加工头的光束路径中并且具有可绕两个旋转轴线翻转地受支承的扫描仪反射镜。扫描仪单元布置在激光加工头中,使得通过光束路径的激光束相对于扫描仪反射镜的面法线以最大30°、优选地最大22.5°、更优选地最大15°的入射射到扫描仪反射镜上。本发明另外涉及用于这样的激光加工头的扫描仪单元、包括激光加工头的激光加工系统、以及用于激光切割的方法。
9 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2311417339.7 2023-10-27 CN119905072A 2025-04-29 何小宇; 胡冲
申请提供一种显示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按照目标顺序组合中的颜色顺序依次点亮背光;其中,目标顺序组合为多个顺序组合中的任意一个顺序组合,多个顺序组合为由红色、绿色和蓝色的任意顺序组成的多个组合。本申请提供的方法,有助于在现有的像素密度的工艺基础上,满足LCD显示屏的分辨率要求,实现大规模商用。
10 头戴显示设备及系统 CN202311418783.0 2023-10-26 CN119902607A 2025-04-29 黄灿群; 刘豪伟; 廖作瑞; 王实现
申请提供了一种头戴显示设备及系统,涉及扩展现实技术领域。用于改善扩展现实显示设备因为配置大电池导致的佩戴舒适性较差等问题。头戴显示设备包括主系统与供电电路,供电电路包括电源接口、变压电路及插入检测电路,其中电源接口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变压电路与电源接口连接,还与主系统的供电端连接,变压电路用于将外部电源提供的电源电压变压至主系统的工作电压,以提供给所述主系统供电;插入检测电路用于在电源接口连接外部电源时向主系统的开机信号端输出开机信号。
11 感光性着色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202411433449.7 2024-10-14 CN119902413A 2025-04-29 卢弘毅
发明提供一种感光性着色树脂组合物、彩色滤光片及其制造方法、液晶显示装置。使用感光性着色树脂组合物而制作的像素层具有良好的高精细度图案直线性。感光性着色树脂组合物包括着色剂(A)、可溶性树脂(B)、光聚合性化合物(C)、光引发剂(D)、以及溶剂(E),其中所述感光性着色树脂组合物的电子自旋共振光谱图中,强度最大的特征峰所对应的g值为1.990~2.020。
12 一种红外光学调制器及其红外光学调制方法 CN202510269086.6 2025-03-07 CN119902400A 2025-04-29 邹月心; 邹斌
发明提供了一种红外光学调制器及其红外光学调制方法,其中该红外光学调制器包括:层叠导电贴合设置的反射层、介质层、光调制层及超材料层,其中所述反射层与介质层底面贴合;所述超材料层与光调制层相互贴合,且两者中任一与介质层顶面贴合,以经由所述超材料层、介质层及反射层组成谐振腔;所述反射层及光调制层接电,以调节光调制层内的载流子浓度,改变所述谐振腔的共振吸收特性。实现对超材料器件的红外波吸收频率和吸收效率的动态调制。
13 背光及显示装置 CN202510245885.X 2025-03-04 CN119902397A 2025-04-29 谢志良
一种背光,包含背框、光学板材、光源及缓冲件。背框包含底板及连接底板的侧墙。光学板材设置于背框中,且具有入光侧、连接入光侧的第一侧及面对底板的底面。光源设置于背框中并位于入光侧。缓冲件设置于背框与光学板材之间,且包含底部、第一壁及第二壁。底部位于底板与底面之间。第一壁连接底部,且位于侧墙与入光侧之间。第二壁连接底部及第一壁,且位于侧墙与第一侧之间。入光侧及第一侧分别具有凹陷,第一壁及第二壁分别包含对应入光侧及第一侧的凹陷的凸出部,且凸出部面对凹陷的表面为弧面。
14 一种模液晶显示器模组 CN202510388388.5 2025-03-31 CN119902394A 2025-04-29 沈晓锋; 沈晓慧; 胡名峰
申请提供了一种模液晶显示器模组,涉及显示器领域,包括安装内框架,所述安装内框架包括两个互相平行的侧护板,且两个侧护板之间靠近手机底端的一端预留有底横梁一;两个侧护板的另一端之间预留有横梁二,横梁二靠近手机正面的一侧固定有背光模组,背光模组远离横梁二的一侧依次设置有偏光板二,液晶屏、偏光板一、胶板以及化玻璃;安装内框架靠近手机顶端的一端通过螺钉固定有固定横梁一;固定横梁一的侧面卡接有用以包裹钢化玻璃端部和拐的顶卡盖;顶卡盖和固定横梁一的中间均开有同轴且等大小的条形穿孔。本申请可以在将前置摄像头模块顶出和回撤的同时由内向外将阻塞在该缝隙处的灰尘及时清理,有效防止进出时产生堵塞。
15 一种LCM触控显示屏 CN202411987984.7 2024-12-31 CN119902393A 2025-04-29 方勇茂; 何捷
发明涉及一种LCM触控显示屏,包括下片玻璃和上片玻璃,下片玻璃为单面ITO玻璃,上片玻璃为双面ITO玻璃,下片玻璃和上片玻璃贴合面设置有显示电路,显示电路包括一组控制显示图形及一组状态显示图形,上片玻璃的上端面设置有一组触控框形线路,上片玻璃一侧设置有一组触控引脚,各触控框形线路分别对应一个触控引脚,两者之间设置有触控导通走线;每个触控框形线路覆盖一个控制显示图形;触控引脚连接有触控芯片,显示电路和触控芯片相连。本发明能够有效解决现有的触控显示屏生产成本高的问题。
16 一种低成本、易成型的外延磁光薄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2510320435.2 2025-03-18 CN119902389A 2025-04-29 胡晓琳; 林育玲; 张澎湃; 张颖; 王子薇; 谢嘉芳; 庄乃锋
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成本、易成型的外延磁光薄膜及制备方法和应用,其采用原位共生技术将具强磁光效应但极易团聚的ZnFe2O4纳米粒子均匀分散于有固定孔隙的ZIF‑8中,并用PgC5Cu作为桥联剂对ZIF‑8表面进行修饰,之后将其均匀分散于紫外光胶中制成胶液,再将所得胶液均匀涂覆在硅基上,经紫外固化成功构建出具有优异磁光特性的硅基外延薄膜材料。本发明制备方法相对简便且可操作性强,所制得的薄膜材料在磁光性能方面表现突出,在磁光存储、磁光传感器以及光电集成、微纳光学器件等多种领域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为磁光薄膜研究与器件开发提供了一种极具价值的新型材料。
17 非共面行波电极电光调制器采样系统 CN202411684009.9 2024-11-22 CN119902388A 2025-04-29 李颖; 刘健纯; 龚鹏伟; 谢文; 赵珞; 刘爽; 柳国柱; 杨春涛; 马红梅
发明公开了一种非共面行波电极电光调制器,涉及微波光子器件和光电测量技术领域,通过将非共面贴片天线与薄膜铌酸锂光波导结构构建到一个器件中,利用贴片天线直接作为调制器的行波电极,可实现自由空间太赫兹信号与波导内光信号的直接转换。同时,由于非共面行波电极结构的引入,可增强太赫兹波在电光晶体垂直方向的电场分量,有效提高器件电光转换效率,增强器件工作带宽,能够有效解决太赫兹波的空间相位调制问题。本发明中所提供的基于非共面行波电极电光调制器的电光采样系统,具有宽频带、抗干扰能强等特点,可实现对太赫兹波的高效探测,技术优势明显。
18 个性化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设计方法及镜片 CN202510328272.2 2025-03-19 CN119902386A 2025-04-29 王灵杰; 殷子舰
发明涉及光学镜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个性化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设计方法及镜片,个性化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设计方法包括:设置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后表面的镜面参数。根据镜面参数,确定带有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并划分设定区域。将每个离散点对应的初始矢高数据通过带有约束条件的目标函数进行优化,直至设定区域内的所有离散点处的光焦度和散光同时满足约束模型的约束条件,以达到约束条件的时刻的每个离散点对应的矢高数据,作为该离散点的优化矢高数据。根据每个离散点的优化矢高数据,确定渐进多焦点镜片的后表面的镜面面形。实现了个性化渐进多焦点镜片的设计。
19 一种高对比度恒星模拟器新型架构 CN202510287544.9 2025-03-12 CN119902381A 2025-04-29 吴凌昊; 盛兰; 夏雨欣; 李怡欢; 张思琦
申请公开了一种高对比度恒星模拟器新型架构,具体属于航天器地面模拟与标定技术领域。该架构包括出瞳外置准直光学系统、消偏振光学引擎、计算机控制与数据处理系统。本申请通过对光学引擎进行消偏振化处理,包括在LCOS前端设置两片1/4波片,以抑制LCOS的暗态漏光,通过设置消偏振分光棱镜,使得偏振杂散光功率由2.5×10‑4W下降至4.62×10‑5W,下降了5.41倍,实验结果显示,本申请研究的高对比度恒星模拟器与现有恒星模拟器相比,对比度由16.46:1提升至93.41:1,由此可知消偏振光学引擎能够有效抑制杂散光产生,提高模拟星图的对比度。
20 一种基于散射聚焦的沿曲线传输的焦散光场产生系统 CN202510084610.2 2025-01-20 CN119902380A 2025-04-29 陈瑞品; 周煜涵; 李光泽; 张露鸿; 曹宁晨; 米仕轩
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散射聚焦的沿曲线传输的焦散光场产生系统,包括激光器,用于发射激光并入射4f系统;所述4f系统,用于将两束正交圆偏振光叠加生成矢量光场,包含能够对光场相位进行调制的空间光调制器,第一傅里叶透镜,第二傅里叶透镜,双孔滤波器,双胶合波片和一朗奇光栅;依次排列顺序为空间光调制器,第一傅里叶透镜,双孔滤波器,双胶合波片,第二傅里叶透镜,朗奇光栅,双孔滤波器紧贴双胶合波片,除此之外各元件间距离均为傅里叶透镜焦距f;能够在散射介质后产生可弯曲传输的焦散光场,其传输方式区别于传统散射聚焦光场的直线传输方式。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