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光学 / 一种液晶组合物、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一种液晶组合物、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申请号 CN202210686544.2 申请日 2022-06-16 公开(公告)号 CN115368912B 公开(公告)日 2024-05-14
申请人 上海先认新材料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上海先幻高科新材料有限公司; 发明人 柏琳; 翁杰; 胡传山;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反射膜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 液晶 组合物、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液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1)至少一种可聚合液晶化合物I;2)至少一种可聚合 手性 化合物;3)至少一种与可聚合手性化合物旋向不同的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4)引发剂;5) 溶剂 。本 申请 利用不同旋向的非可聚合手性化合物和可聚合手性化合物,通过调整两种手性化合物的比例及各自在厚度方向的浓度梯度分布,可以控制在厚度方向的消旋程度,等效于形成手性化合物浓度梯度及 螺距 梯度分布的方法,可以在较薄的胆甾膜厚度内达到目标的反射峰宽度,同时较薄的膜层大幅缩短了交联 固化 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产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液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1)至少一种可聚合液晶化合物I;
2)至少一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
3)至少一种与可聚合手性化合物旋向不同的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
4)引发剂;
5)溶剂
可聚合液晶化合物I选自I‑1:4‑{4‑[3‑(丙‑2‑烯酰基)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3‑(丙‑2‑烯酰氧基)丙氧基]苯甲酸酯、I‑9:4‑(4‑{3‑[(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丁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4‑[(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丁氧基}苯甲酸酯、I‑23:3‑甲基‑
4‑{4‑[({4‑[(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丙氧基]羰基)氧基]苯甲氧基]苯基4‑[({4‑[(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丙氧基]氧基]苯甲酸酯中的一种;
所述可聚合手性化合物为4‑({(3aR,6aR)‑6‑[4‑(4‑{4‑[(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丁氧基}苯甲酰氧基]‑六氢呋喃[3 ,2‑b]呋喃‑3‑基]氧基}羰基)苯基4‑{(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丁氧基}苯甲酸酯;
所述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为1‑(2‑{4‑[4‑(己基氧基)苯基]苯甲酰氧基]‑1‑基)萘‑
2‑基4‑[4‑(己基氧基)苯基]苯甲酸酯;
所述可聚合手性化合物和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的重量比为(59:1)‑(1:1),或者,(1:
19)‑(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聚合手性化合物和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占液晶组合物固体成分的1‑15wt%。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液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组合物的固含量为10‑
65wt%。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液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晶组合物还包括紫外吸收剂和/或其他助剂。
5.一种由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液晶组合物得到的反射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面步骤:
(1)将液晶组合物涂布在基材表面;
(2)烘干溶剂;
(3)紫外光照聚合。

说明书全文

一种液晶组合物、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反射膜领域,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一种液晶组合物、反射膜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基于胆甾液晶材料制造宽波反射膜在显示、节能等领域有重要应用。通过控制胆甾液晶螺距梯度变化从而实现宽波反射是该领域目前重要的方法。Broer等在“Wide‑band 
reflective polarizers from cholesteric polymer networks with a pitch 
gradient”,Nature volume 378,pages 467–469(1995)一文中提出,混合手性双官能团不
饱和液晶、向列相不饱和单官能团液晶以及紫外吸收剂。因紫外吸收剂的存在使UV聚合时
在胆甾液晶膜厚度方向上形成光强梯度,上层光强高的区域不饱和双官能团液晶反应快,
更加富集;下层光强弱的区域则不饱和单官能团液晶更加富集,因此厚度上形成了手性成
分的梯度分布。类似的,Le Li等在“Novel Super Broadband Reflective Polarizer”,
Proceedings of SPIE,Volume 2873(1)–Aug 16,1996一文中介绍了利用不充分的相分离
控制手性成分的梯度分布方法。即手性不饱和双官能团液晶+非可聚合小分子液晶。UV聚合
时在胆甾膜厚度方向上形成光强梯度,上层光强高的区域不饱和双官能团液晶反应快,更
加富集;不聚合的小分子液晶向下迁移,在下方富集,因此形成了手性成分的梯度分布。
[0003] 在上述方法中,均需要使用手性不饱和双官能团液晶。然而其存在一些问题,一方面,为了获得宽的反射光谱,要求在厚度方向上有较大的手性液晶浓度分布差异,从而必须
加大胆甾液晶层厚度和延长UV聚合时间;另一方面,这类液晶材料存在合成工艺复杂,分离
困难及成本高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发明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液晶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5] 1)至少一种可聚合液晶化合物I;
[0006] 2)至少一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
[0007] 3)至少一种与可聚合手性化合物旋向不同的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
[0008] 4)引发剂;
[0009] 5)溶剂
[001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聚合液晶化合物I为双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I。
[0011] 优选的,双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I结构如下:
[0012] 其中,A和B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为氢或者甲基;
[0013] SP1和SP2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为C1‑12的亚烷基链;
[0014] C1、C2、C3和C4相同或不同,各自独立选自‑O‑、‑CO‑、‑OCO‑、‑COO‑或‑OCOO‑;
[0015] C选自‑O‑、‑CO‑、‑OCO‑、‑COO‑或‑OCOO‑;
[0016] m为0或1;
[0017] R为卤素取代或未取代的C1‑6的烷基链或CN或卤素;
[0018] (b)一种或多种不可聚合小分子化合物,包括至少一种化合物II,其中,R1为‑CH2‑、‑Ph‑或‑环己烷‑;
[0019] R2为‑Ph‑COO‑、‑COO‑Ph‑、‑Ph‑OCO‑或‑OCO‑Ph‑;
[0020] R3为‑COOH、‑CN或‑SO3H;
[0021] m为0‑6的任意整数;
[0022] (c)引发剂;
[0023] (d)溶剂。
[0024] 进一步优选的,双官能团可聚合液晶化合物I选自I‑1:4‑{4‑[3‑(丙‑2‑烯酰基)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3‑(丙‑2‑烯酰氧基)丙氧基]苯甲酸酯、I‑2:4‑(4‑[6‑(丙‑2‑
烯酰氧基)丁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4‑(丙‑2‑烯酰氧基)丁氧基]苯甲酸酯、I‑3:4‑(4‑
[6‑(丙‑2‑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6‑(丙‑2‑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酸酯、
I‑4:3‑甲基‑4‑{4‑[3‑(丙‑2‑烯酰氧基)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3‑(丙‑2‑烯酰氧基)
丙氧基]苯甲酸酯、I‑5:3‑甲基‑4‑{4‑[3‑(丙‑2‑烯酰氧基)丁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4‑
(丙‑2‑烯酰氧基)丁氧基]苯甲酸酯、I‑6:3‑甲基‑4‑{4‑[3‑(丙‑2‑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
酰氧基}苯基4‑[6‑(丙‑2‑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酸酯、I‑7:3‑氯‑4‑(4‑[6‑(丙‑2‑烯酰氧
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6‑(丙‑2‑烯酰氧基)己氧基]苯甲酸酯、I‑8:4‑(4‑{3‑[(2‑
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3‑[(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丙氧
基}苯甲酸酯、I‑9:4‑(4‑{3‑[(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丁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4‑
[(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丁氧基}苯甲酸酯、I‑10:4‑(4‑{3‑[(2‑甲基丙‑2‑烯酰基)氧
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6‑[(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己氧基}苯甲酸酯、I‑11:
3‑甲基‑4‑(4‑{3‑[(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丙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3‑[(2‑甲基
丙‑2‑烯酰基)氧基]丙氧基}苯甲酸酯、I‑12:3‑甲基‑4‑(4‑{3‑[(2‑甲基丙‑2‑烯酰基)氧
基]丁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3‑[(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丁氧基}苯甲酸酯、I‑13:
3‑甲基‑4‑(4‑{3‑[(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己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3‑[(2‑甲基
丙‑2‑烯酰基)氧基]己氧基}苯甲酸酯、I‑14:2,5‑二(4‑{[6‑(丙‑2‑烯酰氧基)己基]氧基}
苯甲酰氧基)苯甲酸丙酯、I‑15:2,5‑二(4‑{[6‑(丙‑2‑烯酰氧基)己基]氧基}苯甲酰氧基)
苯甲酸丁酯、I‑16:2,5‑二(4‑{[6‑(丙‑2‑烯酰氧基)己基]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戊酯、
I‑17:2,5‑二(4‑{[6‑(丙‑2‑烯酰氧基)己基]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己酯、I‑18:5‑氰基‑
2,5‑双(4‑{[6‑(丙‑2‑烯酰氧基)己基]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酯、I‑19:3‑氯丙基2,5‑双
(4‑{[6‑(丙‑2‑烯酰氧基)己基]氧基}苯甲酰氧基)苯甲酸酯、I‑20:4‑{4‑[({4‑[(2‑甲基
丙‑2‑烯酰基)氧基]丙氧基]羰基]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4‑[(2‑甲基丙‑2‑烯酰基)
氧基]丙氧基]氧基]苯甲酸酯、I‑21:4‑{4‑[({4‑[(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丁氧基]羰
基]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4‑[(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丁氧基]氧基]苯甲酸酯、
I‑22:4‑{4‑[({4‑[(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己氧基]羰基]氧基]苯甲酰氧基]苯基4‑
[({4‑[(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己氧基]氧基]苯甲酸酯、I‑23:3‑甲基‑4‑{4‑[({4‑[(2‑
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丙氧基]羰基)氧基]苯甲氧基]苯基4‑[({4‑[(2‑甲基丙‑2‑烯酰
基)氧基]丙氧基]氧基]苯甲酸酯、I‑24:3‑甲基‑4‑{4‑[({4‑[(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
丁氧基]羰基)氧基]苯甲氧基]苯基4‑[({4‑[(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丁氧基]氧基]苯
甲酸酯、I‑25:3‑甲基‑4‑{4‑[({4‑[(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己氧基]羰基)氧基]苯甲氧
基]苯基4‑[({4‑[(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己氧基]氧基]苯甲酸酯、I‑26:4‑[4‑({[4‑
(丙‑2‑烯氧基)丙氧基]羰基}氧基)苯甲氧基]苯基4‑({[4‑(丙‑2‑烯氧基)丙氧基]羰基}氧
基)苯甲酸酯、I‑27:4‑[4‑({[4‑(丙‑2‑烯氧基)丁氧基]羰基}氧基)苯甲氧基]苯基4‑({[4‑
(丙‑2‑烯氧基)丁氧基]羰基}氧基)苯甲酸酯、I‑28:4‑[4‑({[4‑(丙‑2‑烯氧基)己氧基]羰
基}氧基)苯甲氧基]苯基4‑({[4‑(丙‑2‑烯氧基)己氧基]羰基}氧基)苯甲酸酯、I‑29:3‑甲
基‑4‑{4‑[({[6‑(丙‑2‑烯氧基)己基]氧基]羰基)氧基]苯甲氧基]苯基4‑[({[6‑(丙‑2‑烯
氧基)己基]氧基]羰基]苯甲酸酯、I‑30:3‑乙基‑4‑{4‑[({[6‑(丙‑2‑烯氧基)己基]氧基]羰
基)氧基]苯甲氧基]苯基4‑[({[6‑(丙‑2‑烯氧基)己基]氧基]羰基]苯甲酸酯、I‑31:3‑甲
基‑4‑[4‑([4‑(丙‑2‑烯氧基)丁氧基]羰基}氧基)苯甲氧基]苯基4‑([4‑(丙‑2‑烯氧基)丁
氧基]羰基}氧基)苯甲酸酯、I‑32:3‑乙基‑4‑[4‑([4‑(丙‑2‑烯氧基)丁氧基]羰基}氧基)苯
甲氧基]苯基4‑([4‑(丙‑2‑烯氧基)丁氧基]羰基}氧基)苯甲酸酯中一种或多种。
[002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可聚合手性化合物和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的结构分别独立为式(Ch‑1)~式(Ch‑4)表示的物质;
[0026]
[0027] 其中,A1和A2各自独立为1,4‑亚苯基、1,4‑亚环己基、吡啶‑2,5‑二基、嘧啶‑2,5‑二基、‑2,6‑二基、萘‑1,4‑二基、四氢化萘‑2,6‑二基、十氢化萘‑2,6‑二基或1,3‑二烷‑2,5‑
1 2
二基,这些基团可以是未取代的、或被一个以上的取代基取代,A和A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它
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28] 对于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Z1和Z2各自独立为‑O‑、‑S‑、‑OCH2‑、‑CH2O‑、‑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OCO‑NH‑、‑NH‑COO‑、‑NH‑CO‑NH‑、‑NH‑O‑、‑O‑NH‑、‑SCH2‑、‑CH2S‑、‑CF2O‑、‑OCF2‑、‑CF2S‑、‑SCF2‑、‑OCO‑、‑COO‑CH2‑、‑OCO‑CH2‑、‑CH2‑COO‑、‑CH2‑OCO‑、‑N=N‑、‑CH=N‑、‑N=CH‑、‑CH=N‑N=CH‑、‑CF=CF‑或单
1 2
键所表示的基团,Z和Z 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m1、m2表示0~6的
整数;
[0029] 对于可聚合手性化合物,Z1和Z2各自独立为‑O‑、‑S‑、‑OCH2‑、‑CH2O‑、‑CH2=CH2‑、‑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OCO‑NH‑、‑NH‑COO‑、‑NH‑CO‑NH‑、‑NH‑O‑、‑O‑NH‑、‑SCH2‑、‑CH2S‑、‑CF2O‑、‑OCF2‑、‑CF2S‑、‑SCF2‑、‑CH=CH‑COO‑、‑CH=CH‑OCO‑、‑COO‑CH=CH‑、‑OCO‑CH=CH‑、‑COO‑CH2=CH2‑、‑OCO‑CH2=CH2‑、‑CH2=CH2‑COO‑、‑CH2=CH2‑OCO‑、‑COO‑CH2‑、‑OCO‑CH2‑、‑CH2‑COO‑、‑CH2‑OCO‑、‑CH=CH‑、‑N=N‑、‑CH1 2
=N‑、‑N=CH‑、‑CH=N‑N=CH‑、‑CF=CF‑、‑C≡C‑或单键所表示的基团,Z和Z存在多个的
情况下,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m1、m2表示0~6的整数;
[0030] 对于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R1、R2和R3各自独立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五氟硫烷基、氰基、硝基、异氰基、硫代异氰基、或者原子数为1~20的直链或支链
烷基,该直链或支链烷基中的一个‑CH2‑或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可以各自独立地被‑
O‑、‑S‑、‑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取代;
[0031] 对于可聚合手性化合物,R1、R2和R3各自独立地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碘原子、五氟硫烷基、氰基、硝基、异氰基、硫代异氰基、或者碳原子数为1~20的直链或支链
烷基,该直链或支链烷基中的一个‑CH2‑或不相邻的两个以上的‑CH2‑可以各自独立地被‑
O‑、‑S‑、‑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CH=CH‑COO‑、‑
1 2
CH=CH‑OCO‑、‑COO‑CH=CH‑、‑OCO‑CH=CH‑、‑CH=CH‑、‑CF=CF‑或‑C≡C‑取代,或者R 、R
3
和R各自独立地表示下述式(Ch‑R)所表示的基团,
[0032]
[0033] P表示聚合性基团;
[0034] Sp表示间隔基团或单键,Sp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35] X表示‑O‑、‑S‑、‑OCH2‑、‑CH2O‑、‑CO‑、‑COO‑、‑OCO‑、‑CO‑S‑、‑S‑CO‑、‑O‑CO‑O‑、‑CO‑NH‑、‑NH‑CO‑、‑SCH2‑、‑CH2S‑、‑CF2O‑、‑OCF2‑、‑CF2S‑、‑SCF2‑、‑CH=CH‑COO‑、‑CH=CH‑OCO‑、‑COO‑CH=CH‑、‑OCO‑CH=CH‑、‑COO‑CH2=CH2‑、‑OCO‑CH2=CH2‑、‑CH2=CH2‑COO‑、‑CH2=CH2‑OCO‑、‑COO‑CH2‑、‑OCO‑CH2‑、‑CH2‑COO‑、‑CH2‑OCO‑、‑CH=CH‑、‑N=N‑、‑CH=N‑N=CH‑、‑CF=CF‑、‑C≡C‑或单键,X存在多个的情况下,它们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0036] k表示0~10的整数。
[0037]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聚合手性化合物选自下述化合物,
[0038]
[0039]
[0040] 其中,W1和W2各自独立为氢原子、氟原子、甲基1 2 1 2
或三氟甲基,Sp和Sp各自独立地为碳原子数为2~18的亚烷基,R和R 表示氢原子、碳原子
数为1~10的烷基或碳原子数1~10的烷氧基。
[0041] 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选自下述化合物,
[0042]
[0043]
[0044] 其中,R1、R2、R3和R4表示氢原子、碳原子数1~10的烷基或烷氧基。
[004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可聚合手性化合物和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的重量比为(19:1)‑(1:1)或(1:19)‑(1:3)。
[0046] 优选的,所述可聚合手性化合物和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的HTP在20‑150μm‑1(25℃)‑1
之间,优选40‑120μm (25℃)之间。
[0047] 优选的,所述可聚合手性化合物和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占液晶组合物固体成分的1‑15wt%,优选2‑12wt%。
[0048] 本申请特定的液晶组合物,在涂布成膜后进行控制速度的UV聚合。因在胆甾膜空气界面处接收的UV强度高,可聚合手性化合物优先聚合富集,聚合后会挤压非可聚合手性
化合物向下方迁移。随着聚合时间的增加,两种手性化合物沿膜厚方向的浓度分布呈现相
反的结果:从空气界面到基材界面,可聚合手性化合物浓度越来越低,不可聚合手性化合物
的浓度越来越高,呈现此消彼长式的分布梯度。
[0049] 本申请引发剂不做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需要做常规选择。
[0050]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晶组合物还包括紫外吸收剂和/或其他助剂。
[0051]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包括但不限于杨酸酯类、二苯并甲类紫外吸收剂、苯并三氮唑类紫外线吸收剂等,具体可以列举的有水杨酸酯类中的水杨酸苯酯、二苯并甲酮类中
的UV‑0、UV‑9、UV‑531,苯并三氮唑类中的UV‑P、UV‑326、UV‑328、UV‑329等材料,上述紫外线
吸收剂可以直接吸收紫外线,上述紫外线吸收剂的用量为液晶组合物的总重量的0%‑
10%,优选用量为0.2‑4%。
[0052]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的添加,在组合物中起到使UV聚合时在胆甾液晶膜厚度方向上形成光强梯度,有助于手性化合物形成浓度梯度,此外,也能使功能层聚合后具有较好的耐
紫外能,使日用品在户外长期使用变色功能层也不会出现褪色、开裂、脱落等问题,
[0053] 本申请中其他助剂,可以列举的有抗氧化剂、稳定剂、催化剂、敏化剂、润滑剂等等。
[0054] 本申请中溶剂不做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需要做常规选择。
[005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液晶组合物的固含量为10‑65wt%,优选20‑60wt%。
[0056] 本发明通过使用常用可聚合液晶材料组合,利用不同旋向手性材料的浓度分布差及消旋特性,实现在较短的UV聚合时间和较薄的胆甾液晶层厚度条件下实现宽波胆甾液晶
反射。
[0057] 本发明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由所述液晶组合物得到的反射膜。
[0058] 本发明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所述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面步骤:
[0059] (1)将液晶组合物涂布在基材表面;
[0060] (2)烘干溶剂;
[0061] (3)紫外光照聚合。
[0062] 在所述反射膜的制备方法中,步骤(1)中涂布的方式不做特别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做常规选择。
[0063] 优选的,步骤(1)中涂层湿厚度为10‑50g/m2,优选15‑45g/m2。
[0064] 优选的,步骤(2)中,烘干的条件为50‑120℃,干燥0.5‑5min。
[0065] 优选的,步骤(3)中,照射光源为UV光,优选为LED‑UV灯。UV光波长为350‑450nm。UV2 2
光功率为0.1‑60mW/cm,在30‑90℃条件下UV光照聚合0.5‑5min,聚合能量为0.2‑5J/cm。
[0066]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67] 本申请利用不同旋向的非可聚合手性化合物和可聚合手性化合物,通过调整两种手性化合物的比例及各自在厚度方向的浓度梯度分布,可以控制在厚度方向的消旋程度,
等效于形成手性化合物浓度梯度及螺距梯度分布的方法,可以在较薄的胆甾膜厚度内达到
目标的反射峰宽度,同时较薄的膜层大幅缩短了交联固化时间,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生产效
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形成合理的螺距梯度分布,只能加大胆甾膜的厚度以及聚合时
间,牺牲经济成本和生产效率的问题。
[0068] 此外,本申请中得到的胆甾层光学性能更优,原材料来源广泛,避免了手性向列相液晶分子的合成,解决了这类液晶材料存在合成工艺复杂,分离困难及成本高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69] 图1为实施例4胆甾液晶膜聚合过程中反射光谱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70]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但不局限于以下给出的具体实施例。
[0071] 液晶组合物,成分如下表1,单位为重量份。
[0072] 表1
[0073]
[0074] 其中,可聚合右旋手性化合物为4‑({(3aR,6aR)‑6‑[4‑(4‑{4‑[(2‑甲基丙‑2‑烯酰基)氧基]丁氧基}苯甲酰氧基]‑六氢呋喃[3,2‑b]呋喃‑3‑基]氧基}羰基)苯基4‑{(2‑甲基
丙‑2‑烯酰基)氧基]丁氧基}苯甲酸酯。
[0075] 使用的不可聚合左旋手性化合物为1‑(2‑{4‑[4‑(己基氧基)苯基]苯甲酰氧基]萘‑1‑基)萘‑2‑基4‑[4‑(己基氧基)苯基]苯甲酸酯。
[0076] 由液晶组合物制备反射膜。
[0077] 反射膜的制备方法如下:
[0078] (1)分别称取60g I‑1,20g I‑9,10.8g I‑23,5.9g右旋可聚合手性化合物,0.1g左旋非可聚合手性化合物,3g Irgacure369,0.2g BHT,依次倒入三口烧瓶中,加入100g环己
酮。在40℃下搅拌1.5小时至充分溶解,使用0.45μm过滤器过滤得到液晶组合物1。类似的,
配制液晶组合物2‑8(分别对应实施例2‑8),以及对比例组合物。
[0079] (2)实施例1中配制的液晶组合物1使用狭缝方式涂布在PET膜表面,湿厚度16μm,2
将湿膜在80℃干燥120秒后,在50℃和氮气氛下通过2.0mW/cm的UV光聚合240秒,得到反射
膜。类似的,得到实施例2‑8以及对比例的反射膜。
[0080] 性能评估
[0081] 1.反射光谱
[0082] 使用海洋Ocean6000光纤光谱仪,在胆甾液晶膜聚合过程中,每隔20秒测试反射光谱。
[0083] 实施例4的测试结果见图1,在240秒内,胆甾液晶膜反射峰宽度由60nm逐渐变宽为400nm。
[0084] 2.反射峰宽度评估
[0085] 使用岛津3700分光光度计,测试反射膜380‑750nm范围内的反射光谱并计算反射峰宽度W,并做如下定义:
[0086] A:W≥300nm
[0087] B:300nm>W≥250nm
[0088] C:250nm>W≥200nm
[0089] D:W<200nm
[0090] W值越大,即反射峰宽度越宽。
[0091] 3.反射率评估
[0092] 使用岛津3700分光光度计,测试反射膜380‑750nm范围内的反射光谱并计算平均反射率R(%),并做如下定义:
[0093] A:R≥35%
[0094] B:35%>R≥30%
[0095] C:30%>R≥25%
[0096] D:R<25%
[0097] R值越大,说明反射率越大。
[0098] 4.雾度
[0099] 雾度(H)是透过试样而偏离入射光方向的散射光通量与透射光通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通常仅将偏离入射光方向2.5度以上的散射光通量用于计算雾度。使用杭州彩谱科
技有限公司的雾度计TH‑09测量反射膜的雾度。并做如下定义。
[0100] A:H≤1.0%
[0101] B:1.0%
[0102] C:1.2%
[0103] D:>1.5%
[0104] 测试结果见表2。
[0105] 表2
[0106]
[0107] *测量对比例2的反射膜样品厚度为12.3um。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