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光学 / 一种胶框及电子设备

一种胶框及电子设备

申请号 CN202110336747.4 申请日 2021-03-29 公开(公告)号 CN115132071B 公开(公告)日 2024-05-14
申请人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亚民; 韩冬冬; 李云超; 刘沙; 张雷;
摘要 本 申请 实施例 提供一种胶框及 电子 设备,胶框包括主体部和朝向胶框内侧延伸的承载部,承载部包括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第一承载平台位于第二承载平台上方,且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连接并形成凹槽结构。这样就使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存在至少部分重叠,显示屏幕和光学元件分别搭接在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上,利用了光学元件和显示屏幕的z方向上的空间,使光学元件和显示屏幕的搭接区域可以部分重叠,有效的降低BM区域的宽度。同时使光学元件的搭接量和显示屏幕的搭接量解耦,在BM区域宽度较窄时,可同时优化光学元件搭接量和显示屏幕搭接量,保证两者在胶框上搭接设置的可靠性,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窄边框设计。
权利要求

1.一种胶框,用于承载显示屏幕和光学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部和朝向所述胶框内侧延伸的承载部;
所述承载部包括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所述第一承载平台位于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上方,且所述第一承载平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平台相连并形成凹槽结构;
所述第一承载平台用于承载所述显示屏幕,所述第二承载平台用于承载所述光学元件;
所述显示屏幕通过第一粘接层搭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平台上;所述光学元件通过第二粘接层搭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上;
所述承载部上还具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平台靠近所述主体部一端的外侧,所述阻挡件用于与所述显示屏幕的侧面抵接;
所述阻挡件为所述承载部上形成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凸出于所述第一承载平台背离所述第二承载平台的一面设置;
还包括连接部,所述承载部与所述主体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部还包括连接段,所述第一承载平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平台通过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连接段与所述主体部连接;
所述第一承载平台、所述第二承载平台和所述连接段共同形成所述凹槽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平台朝向所述胶框内侧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承载平台朝向所述胶框内侧延伸的长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胶框,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结构可以为方形凹槽、三凹槽、弧形凹槽或梯形凹槽中的一种。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显示屏幕、光学元件和上述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胶框;
所述胶框位于所述显示屏幕和所述光学元件的外周上,所述显示屏幕搭接设置在所述胶框的第一承载平台上,所述光学元件搭接设置在所述胶框的第二承载平台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显示屏幕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搭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平台上;
所述光学元件通过所述第二粘接层搭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幕在所述第一承载平台上的搭接量为3.0mm;
所述光学元件在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上的搭接量为2.5mm。

说明书全文

一种胶框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胶框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电子显示设备,如电视机、电脑等已得到了全面的普及,而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人们生活平的不断提高,为满足人们对显示屏幕的大屏化需求,以及对电子设备美观性的追求,该类电子设备的窄边框化已逐渐成为发展趋势。
[0003] 目前,电子设备以液晶电视为例,可以包括有背板、光学元件、胶框以及显示屏幕,其中,胶框为光学元件和显示屏幕提供安装支撑,胶框位于显示屏幕的四周,并在显示屏幕四周形成显示屏幕的黑边区域(Black Matrix,BM)。具体的,如现有的一种胶框,其端部具有台阶结构,该台阶结构具有第一台阶面和第二台阶面,其中,第二台阶面位于第一台阶面的上方,且第二台阶面的首端与第一台阶面的尾端通过竖直的连接面相连,光学元件可以搭接在第一台阶面上,显示屏幕可以搭接在第二台阶面上,从而通过胶框将光学元件和显示屏幕固定,其中,显示屏幕的BM宽度与第一台阶面的首端至第二台阶面的尾端间的距离成对应关系,即第一台阶面的宽度和第二台阶面的宽度越大,光学元件可用的搭接量和/或显示屏幕可用的搭接量越大时,显示屏幕的BM宽度越大。
[0004] 然而,当显示屏幕的BM宽度较窄时,为保证搭接设置的稳定性,增加光学元件和显示屏幕中任一个的搭接量,均会导致另一个的搭接量减小,降低了设置的稳定性,也即光学元件和显示屏幕搭接量之间耦合性较大,无法实现同时优化,不利于电子设备的边框减窄。发明内容
[0005] 本申请提供一种胶框及电子设备,解决了现有的胶框中光学元件的搭接量和显示屏幕的搭接量间耦合性较大,不利于电子设备的边框减窄的问题。
[0006]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胶框,用于承载显示屏幕和光学元件,包括:主体部和朝向所述胶框内侧延伸的承载部;
[0007] 所述承载部包括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所述第一承载平台位于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上方,且所述第一承载平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平台相连并形成凹槽结构;
[0008] 所述第一承载平台用于承载所述显示屏幕,所述第二承载平台用于承载所述光学元件。
[0009] 通过使第一承载平台位于第二承载平台上方,且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连接并形成凹槽结构,这样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存在至少部分的重叠。显示屏幕搭接设置在第一承载平台上,光学元件在搭接设置在第二承载平台上,利用了光学元件和显示屏幕的z方向上的空间,使光学元件的搭接区域和显示屏幕的搭接区域可以有部分的重叠,有效的降低了BM区域的宽度,便于实现电子设备的窄边框设计。
[0010] 同时也实现了光学元件的搭接量和显示屏幕的搭接量的解耦,在边框或BM区域宽度一定的前提下,可同时优化光学元件的搭接量和显示屏幕的搭接量,减小了光学元件和显示屏幕跳脱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可靠性,使该胶框结构可适用于窄边框设计中。另外,该胶框结构较为简单,生产成本以及维修成本也较低,适用范围较广,便于实现大规模量产。
[0011]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部还包括连接段,所述第一承载平台和所述第二承载平台通过所述连接段连接,所述连接段与所述主体部连接;
[0012] 所述第一承载平台、所述第二承载平台和所述连接段共同形成所述凹槽结构。
[0013] 这样通过连接段就将承载部和主体部连接成一个整体。可以提升承载部的承载性能,有助于提高显示屏幕和光学元件的设置稳定性。其中,第一承载平台、第二承载平台和连接段共同形成凹槽结构,连接段的内侧壁可以作为凹槽结构的底壁,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可以作为凹槽结构的侧壁,从而使第一承载平台、第二承载平台和连接段共同形成凹槽结构。
[0014]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承载部上还具有阻挡件,所述阻挡件位于所述第一承载平台靠近所述主体部一端的外侧,所述阻挡件用于与所述显示屏幕的侧面抵接。
[0015] 这样显示屏幕搭接在第一承载平台上时,阻挡件能够对显示屏幕起到阻挡限位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显示屏幕在第一承载平台上的设置稳定性,同时便于显示屏幕在第一承载平台上的搭接装配,有助于提高显示屏幕的装配效率。
[0016]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阻挡件为所述承载部上形成的凸起结构,所述凸起结构凸出于所述第一承载平台背离所述第二承载平台的一面设置。
[0017] 显示屏幕搭接在第一承载平台上时,显示屏幕位于第一承载平台背离第二承载平台的一面上,这样当显示屏幕在第一承载平台上搭接设置时,由于凸起结构凸出于该平面,显示屏幕的侧边就会与凸起结构发生抵接,从而起到对显示屏幕的阻挡限位作用。
[0018]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连接部,所述承载部与所述主体部通过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连接部的截面形状为弧形。
[0019] 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承载部与主体部之间的连接牢度。另一方面弧形的连接部具有一定的避让空间,可供散热板、背板以及光学组件等设置,有助于提高电子设备的集成度,进一步有助于边框的减窄化。
[0020]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承载平台朝向所述胶框内侧延伸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二承载平台朝向所述胶框内侧延伸的长度。
[0021] 这样就使第二承载平台的宽度较宽,在使光学元件与凹槽结构内底壁之间留有膨胀间隙的前提下,有助于保证光学元件的搭接量,提高光学元件的设置稳定性。
[0022]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凹槽结构可以为方形凹槽、三凹槽、弧形凹槽或梯形凹槽中的一种。
[0023] 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至少包括显示屏幕、光学元件和上述任一所述的胶框;
[0024] 所述胶框位于所述显示屏幕和所述光学元件的外周上,所述显示屏幕搭接设置在所述胶框的第一承载平台上,所述光学元件搭接设置在所述胶框的第二承载平台上。
[0025] 通过包括胶框,使显示屏幕搭接设置在胶框的第一承载平台上,光学元件搭接设置在胶框的第二承载平台上,而第一承载平台位于第二承载平台上方,且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相连并形成凹槽结构,也就使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存在至少部分的重叠,光学元件可部分伸入至该凹槽结构内,这样利用了光学元件和显示屏幕的z方向上的空间,使光学元件的搭接区域和显示屏幕的搭接区域可以有部分的重叠,有效的降低BM区域的宽度,便于实现电子设备的窄边框设计。同时也实现了光学元件的搭接量和显示屏幕的搭接量的解耦,在如BM区域宽度较窄的前提下,可同时优化光学元件的搭接量和显示屏幕的搭接量,提高设置的可靠性,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的边框减窄化。
[0026]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还包括第一粘接层和第二粘接层,所述显示屏幕通过所述第一粘接层搭接设置在所述第一承载平台上;这样通过第一粘接层就将显示屏幕固定在第一承载平台上,实现显示屏幕的固定。
[0027] 所述光学元件通过所述第二粘接层搭接设置在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上。这样通过第二粘接层就将显示屏幕固定在第二承载平台上,实现显示屏幕的固定。固定方式简单,便于实现,且成本较低。
[0028]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显示屏幕在所述第一承载平台上的搭接量为3.0mm;
[0029] 所述光学元件在所述第二承载平台上的搭接量为2.5mm。附图说明
[0030] 图1为现有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1]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外观结构示意图;
[0032] 图3为图2中电子设备沿A‑A剖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0033] 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34]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框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6为图5中b部分的局部结构放大图。
[0036] 附图标记说明:
[0037] 1‑台阶结构;            2‑第一台阶面;               3‑第二台阶面;
[0038] 100‑电子设备;          10‑胶框;                    11‑主体部;
[0039] 12‑承载部;             121‑第一承载平台;           122‑第二承载平台;
[0040] 123‑凹槽结构;          124‑连接段;                 125‑阻挡件;
[0041] 13‑连接部;             20‑显示屏幕;                30‑光学元件;
[0042] 40‑边框;               50‑背板;                    60‑光学组件;
[0043] 61‑灯板;               62‑光学膜片;                70‑散热板;
[0044] 80‑第一粘接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45] 本申请的实施方式部分使用的术语仅用于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解释,而非旨在限定本申请。
[0046] 电子显示设备,以电视为例,其主要包括边框、背板、光学元件、显示屏幕以及胶框,其中,背板、光学元件、显示屏幕以及胶框均位于边框内,胶框位于光学元件和显示屏幕的四周,对光学元件和显示屏幕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同时胶框也会在显示屏幕的四周形成黑边区域(BM区域),该黑边区域为显示屏幕的非显示区域,边框可以覆盖在黑边区域上方,以对黑边区域进行遮挡。
[0047] 传统的电视中,光学元件、胶框和显示屏幕是层层叠放的,具体的,胶框直接放置在光学元件的周侧上,显示屏幕搭接在胶框上。这样就使光学元件和显示屏幕之间的间隙比较大,导致整机的边框厚度较大。
[0048] 而随着人们对显示电子设备轻薄化的需求,为降低边框的厚度,胶框多采用台阶式结构。具体的,图1为现有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剖面局部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胶框10为下胶框,胶框10的端部朝向胶框10内侧延伸,并形成台阶结构1。具体的,该台阶结构1包括有第一台阶面2和第二台阶面3,第二台阶面3位于第一台阶面2的上方,且第二台阶面3的首端(背离胶框10外侧的一端)与第一台阶面2的尾端(靠近胶框10外侧的一端)通过竖直的连接面连接。
[0049] 在装配时,可以将光学元件30搭接在第一台阶面2上,显示屏幕20搭接在第二台阶面3上,这样胶框10的宽度,也即显示屏幕20的BM区域的宽度为第一台阶面2的首端至第二台阶面3的尾端间的距离l,也就是说BM区域的宽度l=a+b+k,其中,a为光学元件30的搭接量,b为显示屏幕20的搭接量,k为定值。也就是说,第一台阶面2和第二台阶面3的宽度越大,光学元件30和显示屏幕20可用的搭接量越大,显示屏幕的BM区域宽度越大,电子设备100的边框40宽度越大。
[0050] 由于BM区域的宽度为第一台阶面2和第二台阶面3的总宽度,也就是决定于光学元件30的搭接量需求和显示屏幕20的搭接量需求总和,使BM区域的宽度较大,不利于边框40的减窄化。
[0051] 同时在BM区域的宽度一定的条件下,为保证搭接稳定性,增加光学元件30和显示屏幕20中任一个的搭接量,均会导致另一个搭接量的减小,降低稳定性。也即光学元件30的搭接量和显示屏幕20搭接量之间的耦合性较大,无法实现同时优化。换言之,当边框40变窄使BM区域宽度较窄时,由于光学元件30在搭接时,其侧面需与胶框10保持一定的距离,即所需的第一台阶面2的宽度较大,如为保证光学元件30的搭接量,则显示屏幕20的搭接量就需要减小,易发生显示屏幕20的跳脱,反之亦然,或导致光学元件30的跳脱问题,从而降低可靠性,使上述的胶框10结构不适用于窄边框中,也即上述的胶框10不利于边框40的减窄化。
[0052] 基于上述的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胶框及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为电视、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手持计算机、对讲机、上网本、POS机、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设备等具有显示功能的固定终端或移动终端。
[0053] 该胶框通过包括主体部和朝向胶框内侧延伸的承载部,该承载部包括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其中第一承载平台位于第二承载平台上方,且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连接并形成凹槽结构,这样就使第一承载平台和第二承载平台存在至少部分的重叠。显示屏幕搭接设置在第一承载平台上,光学元件搭接设置在第二承载平台上,利用了光学元件和显示屏幕的z方向上的空间,使光学元件的搭接区域和显示屏幕的搭接区域有至少部分的重叠,有效的降低了BM区域的宽度,便于实现电子设备的窄边框设计。
[0054] 同时也实现了光学元件的搭接量和显示屏幕的搭接量的解耦,在边框或BM区域宽度一定的前提下,可同时优化光学元件的搭接量和显示屏幕的搭接量,减小了光学元件和显示屏幕跳脱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可靠性,使该胶框结构可适用于窄边框设计中。
[0055] 下面以该电子设备为电视为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胶框及电子设备进行详细的说明。
[0056]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外观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中电子设备沿A‑A剖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57] 参见图2所示,该电子设备100至少包括有显示屏幕20和位于显示屏幕20外周上的边框40,其中,参见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有光学元件30和胶框10,显示屏幕20、光学元件30以及胶框10均位于边框40内侧,并固定在边框40上。
[0058] 胶框10可以位于显示屏幕20和光学元件30的外周上,显示屏幕20和光学元件30的边缘侧可以搭接设置在胶框10上,从而固定在边框40内,这样胶框10会在显示屏幕20上形成黑边区域(BM区域),该黑边区域不能用于显示图像,边框40可以覆盖在胶框10形成的黑边区域上方,以遮挡胶框10。
[0059] 其中,胶框10可以包括有分别位于显示屏幕20上下两侧的上胶框和下胶框,以及位于显示屏幕20左右两侧的左胶框和右胶框,如图3中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胶框10为下胶框为例进行说明。
[0060] 其中,光学元件30可以包括一层或多层的光学器件,如扩散片、增光片或棱镜片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等。该光学元件30的主要作用是使经过光学元件30的光得到充分的扩散、或者是聚合、或者是增加利用率、或者使点光源变为面光源等,以使灯光更亮更均匀,提升显示效果。
[0061] 继续参见图3所示,该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有背板50、光学组件60和散热板70,其中,胶框10可以与背板50固定,背板50可以作为整体的支撑结构,起到支撑的作用。
[0062] 其中,光学组件60可以包括灯板61和与该灯板61相对的光学膜片62,如该光学膜片62可以是具有反射功能的反射膜片,灯板61发出的光经该功能膜片反射至光学元件30以及显示屏幕20,从而实现图像的显示。
[0063] 其中,散热板70用于对电子设备100进行散热,散热板70可以靠近背板50设置,部分的散热板70可以位于灯板61与背板50之间。
[0064] 具体的,结合图3和图4所示,该胶框10具体包括主体部11和朝向胶框10内侧延伸的承载部12,其中,胶框10内侧是指胶框10朝向显示屏幕20和光学元件30的一侧。
[0065] 该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有挂小件,在装电子设备的中框之前,可采用麦拉胶膜将显示屏幕20固定在挂耳小件上,进一步实现对显示屏幕20的固定。
[0066]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胶框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5中b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67] 参见图5和图6所示,胶框10的承载部12包括有第一承载平台121和第二承载平台122,第一承载平台121位于第二承载平台122的上方,即第一承载平台121的竖直高度高于第二承载平台122的竖直高度。而且第一承载平台121和第二承载平台122相连并形成凹槽结构123,其中,第一承载平台121用于承载显示屏幕20,第二承载平台122用于承载光学元件30。
[0068] 结合图4所示,显示屏幕20的侧边可以搭接设置在第一承载平台121上,光学元件30的侧边可以搭接设置在第二承载平台122上,而由于第一承载平台121位于第二承载平台
122上方,且第一承载平台121和第二承载平台122相连并形成凹槽结构123,使第二承载平台122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承载平台122正下方,也就使第一承载平台121和第二承载平台
122存在至少部分的重叠(竖直投影有至少部分重合)。
[0069] 光学元件30在搭接在第二承载平台122上时,可部分伸入至该凹槽结构123内,这样就利用了光学元件30和显示屏幕20的z方向(垂直于显示屏幕2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的空间,使第一承载平台121和第二承载平台122至少有部分重叠,也就是使光学元件30的搭接区域和显示屏幕20的搭接区域可以有部分的重叠,BM区域的宽度仍为第一承载平台121首端至第二承载平台122尾端之间的距离,但与现有的阶梯结构相比,两者之间具有部分的重叠,可以有效的降低BM区域的宽度,便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窄边框设计。
[0070] 同时也实现了光学元件30的搭接量和显示屏幕20的搭接量的解耦,在边框40或BM区域宽度一定的前提下,如BM区域宽度较窄时,可同时优化光学元件30的搭接量和显示屏幕20的搭接量,减小了光学元件30和显示屏幕20跳脱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可靠性,使该胶框10结构可适用于窄边框设计中,有利于实现电子设备100的边框40的减窄化。
[0071] 另外,该胶框10结构较为简单,生产成本以及维修成本也较低,适用范围较广,便于实现大规模量产。
[0072] 其中,胶框10的主体部11和承载部12可以是一体成型的,形成的胶框10为一体结构,便于成型且具有较高的结合牢度,有助于提高显示屏幕20和光学元件30的设置稳定性。
[0073] 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3和图6所示,胶框10还可以包括有连接部13,承载部12与主体部11通过连接部13连接,其中,连接部13的截面形成可以为弧形,一方面有助于提高承载部12与主体部11之间的连接牢度。另一方面弧形的连接部13具有一定的避让空间,可供散热板70、背板50以及光学组件60等设置,有助于提高电子设备100的集成度,进一步有助于边框40的减窄化。
[0074] 在承载部12上还可以具有阻挡件125,阻挡件125可以位于第一承载平台121靠近主体部11一端的外侧,阻挡件125用于与显示屏幕20的侧面抵接,即显示屏幕20搭接在第一承载平台121上时,阻挡件125能够对显示屏幕20起到阻挡限位的作用,有助于提升显示屏幕20在第一承载平台121上的设置稳定性,同时便于显示屏幕20在第一承载平台121上的搭接装配,有助于提高显示屏幕20的装配效率。
[0075]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图3和图4为示例性示图,显示屏幕20通过第一粘接层80固定在第一承载平台121上,图3和图4中示例的第一粘接层80较厚,第一粘接层80与阻挡件125抵接,而在另一种可能的示例中,显示屏幕20设置在第一粘接层80上,且显示屏幕20的侧面可以与阻挡件125抵接,从而使阻挡件125对显示屏幕20起到阻挡限位的作用。
[0076] 具体的,阻挡件125可以是在承载部12上与第一承载平台121的尾端(靠近胶框10外侧的一端)外侧对应位置处形成的凸起结构,该凸起结构凸出于第一承载平台121背离第二承载平台122的一面设置,显示屏幕20搭接在第一承载平台121上时,显示屏幕20位于第一承载平台121背离第二承载平台122的一面上,这样当显示屏幕20在第一承载平台121上搭接设置时,由于凸起结构凸出于该平面,显示屏幕20的侧边就会与凸起结构发生抵接,从而起到对显示屏幕20的阻挡限位作用。
[0077] 结合图4和图6所示,该承载部12还可以包括有连接段124,第一承载平台121和第二承载平台122通过连接段124连接,连接段124与主体部11连接,具体的,连接段124可以通过连接部13与主体部11连接,从而将承载部12和主体部11连接成一个整体。这样可以提升承载部12的承载性能,有助于提高显示屏幕20和光学元件30的设置稳定性。
[0078] 其中,第一承载平台121、第二承载平台122和连接段124共同形成凹槽结构123,具体的,如连接段124的内侧壁(靠近胶框10内侧的壁面)可以作为凹槽结构123的底壁,第一承载平台121和第二承载平台122可以作为凹槽结构123的侧壁,从而使第一承载平台121、第二承载平台122和连接段124共同形成凹槽结构123。
[0079] 该凹槽结构123可以是方形凹槽,具体是指,该凹槽结构123沿其长度方向竖直放置时的投影形状为方形,如矩形、长方形或正方形等。也即第一承载平台121与第二承载平台122相对的一面和第二承载平台122与第一承载平台121相对的一面可以均与连接段124垂直设置。
[0080] 或者,该凹槽结构123可以是三角凹槽,具体是指,该凹槽结构123沿其长度方向竖直放置时的投影形状为三角形,具体的,可以使第一承载平台121和第二承载平台122靠近胶框10外侧的一端直接连接,并且第一承载平台121与第二承载平台122相对的一面和第二承载平台122与第一承载平台121相对的一面之间呈角度设置。
[0081] 或者,该凹槽结构123可以是弧形凹槽,具体指,该凹槽结构123沿其长度方向竖直放置时的投影形状为弧形,具体的,可以使第一承载平台121和第二承载平台122相对的一面、第二承载平台122和第一承载平台121相对的一面,以及连接段124的内侧壁可以均为弧形面。
[0082] 或者,该凹槽结构123可以是梯形凹槽,具体指,该凹槽结构123沿其长度方向竖直放置时的投影形状为梯形,具体的,可以使第一承载平台121与第二承载平台122相对的一面与连接段124的内侧壁呈角度设置,第二承载平台122与第一承载平台121相对的一面与连接段124的内侧壁呈角度设置。
[0083]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承载平台121和第二承载平台122的宽度可以分别由显示屏幕20所需的搭接量和光学元件30所需的搭接量决定。其中,由于光学元件30在工作时,可能会发生受热膨胀,因此,光学元件30抵接在第二承载平台122上时,不能全部搭接满第二承载平台122,需使光学元件30与凹槽结构123的内底壁(也即连接段124的内侧壁)之间应保留一定的间隙。
[0084]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结合图4和图6所示,第二承载平台122朝向胶框10内侧延伸的长度大于第一承载平台121朝向胶框10内侧延伸的长度,这样使第二承载平台122的宽度较宽,在使光学元件30与凹槽结构123内底壁之间留有膨胀间隙的前提下,有助于保证光学元件30的搭接量,提高光学元件30的设置稳定性。
[0085] 具体的,显示屏幕20可以通过第一粘接层80搭接设置在第一承载平台121上,光学元件30可以通过第二粘接层(图中未示出)搭接设置在第二承载平台122上。下表1示出了上述台阶结构的胶框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凹槽结构的胶框中显示屏幕和光学元件的搭接量。
[0086] 表1台阶结构的胶框与凹槽结构的胶框中光学元件和显示屏幕的搭接量对比表[0087]
[0088] 由上表1可知,在BM区域一定的情况下,如BM区域满足边框40的减窄化需求时,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胶框10,第一承载平台121和第二承载平台122相连并形成凹槽结构123,使第一承载平台121和第二承载平台122至少部分重叠,实现了光学元件30的搭接量和显示屏幕20的搭接量的解耦,可同时优化光学元件30的搭接量和显示屏幕20的搭接量。在BM区域较窄的情况下,仍可相对增加光学元件30和显示屏幕20的搭接量,减小了光学元件
30和显示屏幕20跳脱现象的发生,提高了可靠性,使该胶框10结构可适用于窄边框设计中。
[0089]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具有凹槽结构123的胶框10,与光学元件30和显示屏幕20搭接装配时,显示屏幕20在第一承载平台121上的搭接量可以为3.0mm,光学元件30在第二承载平台122上的搭接量可以为2.5mm。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数值和数值范围为近似值,受制造工艺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这部分误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忽略不计。
[0090]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作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者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具体含义。
[0091] 本申请实施例的说明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0092]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