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光学 / 一种光学装置

一种光学装置

申请号 CN202111249687.9 申请日 2021-10-26 公开(公告)号 CN114002851B 公开(公告)日 2024-05-14
申请人 深圳聚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皓; 王念东;
摘要 本 申请 公开了一种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包括盒体和盖体,盒体和盖体转动连接;光学器件,设置于壳体组件内;光学装置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第一状态下,盖体封盖盒体,光学器件容纳于壳体组件所构成的空间内;在第二状态下,盖体相对盒体转动展开,以形成与光学器件对应的拍摄窗口,光学器件通过拍摄窗口获取拍摄信息。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提供的光学装置能够具有较小的体积,便于个人用户携带。
权利要求

1.一种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装置包括:
壳体组件,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盖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的一侧;
光学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
所述光学装置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盖体封盖所述盒体,所述光学器件容纳于所述壳体组件所构成的空间内;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盖体相对所述盒体转动展开,以形成与所述光学器件对应的拍摄窗口,所述光学器件通过所述拍摄窗口获取拍摄信息;
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保持件,所述保持件设有所述拍摄窗口,所述保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保持件自所述盖体的一侧扣合于所述盒体上;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保持件相对所述盒体转动展开,所述盖体远离所述盒体的自由端限位止挡于所述保持件的第二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拍摄窗口用于罩设于被拍摄物品,从而与展开后的所述盖体和所述盒体形成遮光空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设置于所述盒体和所述盖体之间,且位于所述盒体和所述盖体的两对侧;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伸缩件收缩于所述盒体内;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伸缩件伸展以遮挡所述盖体相对所述盒体展开后的空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保持件还从所述盒体的两侧遮挡所述盖体相对所述盒体展开后的空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持件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两对侧的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所述拍摄窗口,所述侧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盒体的一端或者所述侧板的另一端用以与所述盖体的自由端限位止挡,所述侧板还用以遮挡所述盖体相对所述盒体展开后的空隙。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器件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光学器件的光轴与所述盒体背离所述盖体的侧面呈夹设置,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光学器件正对所述拍摄窗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盖体包括第一子盖体和第二子盖体,所述第一子盖体和所述第二子盖体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盒体的两对侧;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子盖体和所述第二子盖体均相对所述盒体展开以形成所述拍摄窗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保持件,所述第一子盖体的一端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子盖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持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保持件设有所述拍摄窗口;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保持件自所述第二子盖体的一侧扣合于所述盒体上;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保持件相对所述第一子盖体转动展开,所述第二子盖体远离所述盒体的自由端限位止挡于所述保持件的第二端。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的一侧设有屏幕组件,所述屏幕组件与所述光学器件通信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内还设有通信模组,所述通信模组与所述光学器件通信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壳体组件的长度小于等于145mm,所述壳体组件的宽度小于等于115mm,所述壳体组件的厚度小于等于
45mm。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装置为电子放大镜、珠宝鉴定仪器、文件检查仪器、痕迹检查仪器或护照阅读器。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光学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光学器件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电子放大镜、珠宝鉴定仪器或护照阅读器等体积较大,不便于个人携带。发明内容
[0003] 本申请主要提供一种光学装置,以解决光学装置不便于个人用户携带的问题。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光学装置。所述光学装置包括:壳体组件,包括盒体和盖体,所述盒体和所述盖体转动连接;光学器件,设置于所述壳体组件内;所述光学装置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盖体封盖所述盒体,所述光学器件容纳于所述壳体组件所构成的空间内;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盖体相对所述盒体转动展开,以形成与所述光学器件对应的拍摄窗口,所述光学器件通过所述拍摄窗口获取拍摄信息。
[0005]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拍摄窗口用于罩设于被拍摄物品,从而与展开后的所述盖体和所述盒体形成遮光空间。
[000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伸缩件,所述伸缩件设置于所述盒体和所述盖体之间,且位于所述盒体和所述盖体的两对侧;
[0007]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伸缩件收缩于所述盒体内;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伸缩件伸展以遮挡所述盖体相对所述盒体展开后的空隙。
[000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的一侧。
[000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保持件,所述保持件设有所述拍摄窗口,所述保持件的第一端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
[0010] 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保持件自所述盖体的一侧扣合于所述盒体上;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保持件相对所述盒体转动展开,所述盖体远离所述盒体的自由端限位止挡于所述保持件的第二端。
[001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保持件还从所述盒体的两侧遮挡所述盖体相对所述盒体展开后的空隙。
[0012]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保持件包括底板和设置于所述底板两对侧的侧板,所述底板上设有所述拍摄窗口,所述侧板的一端转动连接于所述盒体,所述底板远离所述盒体的一端或者所述侧板的另一端用以与所述盖体的自由端限位止挡,所述侧板还用以遮挡所述盖体相对所述盒体展开后的空隙。
[001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器件与所述盒体连接,所述光学器件的光轴与所述盒体背离所述盖体的侧面呈夹设置,以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光学器件正对所述拍摄窗口。
[0014]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盖体包括第一子盖体和第二子盖体,所述第一子盖体和所述第二子盖体分别转动设置于所述盒体的两对侧;
[0015] 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第一子盖体和所述第二子盖体均相对所述盒体展开以形成所述拍摄窗口。
[0016]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还包括保持件,所述第一子盖体的一端与所述盒体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子盖体的另一端与所述保持件的第一端转动连接,所述保持件设有所述拍摄窗口;
[0017]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保持件自所述第二子盖体的一侧扣合于所述盒体上;在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保持件相对所述第一子盖体转动展开,所述第二子盖体远离所述盒体的自由端限位止挡于所述保持件的第二端。
[0018]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的一侧设有屏幕组件,所述屏幕组件与所述光学器件通信连接。
[0019]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壳体组件内还设有通信模组,所述通信模组与所述光学器件通信连接。
[0020]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在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壳体组件的长度小于等于145mm,所述壳体组件的宽度小于等于115mm,所述壳体组件的厚度小于等于45mm。
[002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光学装置为电子放大镜、珠宝鉴定仪器、文件检查仪器、痕迹检查仪器或护照阅读器。
[0022]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的情况,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装置。通过将光学装置的壳体组件设置成转动连接的盒体和盖体,从而在第二状态下,转动展开后的盒体和盖体能够形成与光学器件对应的拍摄窗口,光学器件通过该拍摄窗口获取拍摄信息,在第一状态下,盖体封盖盒体,该拍摄窗口消失,光学器件容纳于壳体组件所构成的空间内,即通过该壳体组件的特殊结构,能够节省原本应该用于承载光学器件的视野区域的空间,从而相对地缩小了光学装置的体积,使得光学装置更便于个人用户携带。附图说明
[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0024]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光学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是图1所示光学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6] 图3是图1所示光学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7] 图4是图1所示光学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的另一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5是图1所示光学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的另一轴侧结构示意图;
[0029] 图6是图5所示光学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的另一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7是图5所示光学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的一仰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2]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0033]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他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0034] 本申请提供一种光学装置100,参阅图1至图3,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光学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光学装置处于第一状态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光学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5] 该光学装置100可以是电子放大镜、珠宝鉴定仪器、文件检查仪器、痕迹检查仪器或护照阅读器等,其中电子放大器和珠宝鉴定仪器均可将物品光学放大10倍至400倍,并且放大倍数可调,从而可使得物品的细节更清晰,文件检查仪器可以通过光学检测识别护照、驾驶执照、签证、印章或支票上的图像信息和文字信息等,痕迹检查仪器可以放大显示被检测物品上的微小痕迹,护照阅读器可以通过光学检测和芯片通信查验护照上的公民信息。
[0036] 通常而言,电子放大镜、珠宝鉴定仪器、文件检查仪器、痕迹检查仪器或护照阅读器等体积较大,不便于个人携带,也不便于手持式检测。
[0037] 本申请中,光学装置100包括壳体组件10和光学器件20,壳体组件10包括盒体12和盖体14,盒体12和盖体14转动连接;光学器件20设置于壳体组件10内;光学装置10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如图2所示,在第一状态下,盖体14封盖盒体12,光学器件20容纳于壳体组件10所构成的空间内;如图3所示,在第二状态下,盖体14相对盒体12转动展开,以形成与光学器件20对应的拍摄窗口15,光学器件20通过拍摄窗口15获取拍摄信息。
[0038] 光学器件20可以是放大镜或镜头等器件,光学器件20也可以是集成有镜头、光源及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等器件的集合体,在将物品置于拍摄窗口15后,光学器件20可以获取图像信息和/或文字信息等。
[0039] 光学器件20可以与盒体12或盖体14连接,光学器件20的光轴大致沿壳体组件10的长度尺寸方向延伸,在光学装置100处于第二状态时,光学器件20正对拍摄窗口15。
[0040] 本实施例中,光学器件20连接于盒体12上,盖体14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盒体12上,在第一状态下,盖体14的自由端盖设于盒体12上,在第二状态下,盖体14的自由端远离盒体12,即盖体14相对盒体12旋转伸展可使得盖体14的自由端远离盒体12。
[0041] 其中在第一状态下,壳体组件10大致呈矩形体,具有长度A、宽度B和厚度C,盖体14相对盒体12绕宽度方向转动展开,在第二状态下,盖体14的自由端在厚度方向上远离盒体12,即拍摄窗口15与光学器件20大致在长度方向的两端,使得光学器件20到拍摄窗口15的间距相对较远,从而光学器件20的拍摄视野能够得到明显提升。
[0042] 光学装置100在第一状态下,其具有较小的体积,以便于个人用户携带;光学装置100在第二状态下,盖体14相对盒体12转动展开后,所形成的拍摄窗口15的尺寸大于壳体组件10在第一状态下的厚度尺寸B,从而光学器件20可以获得更大的视野,从而在紧凑尺寸下的光学装置100也能够获得所需的视野,并相对能够减小光学装置100的体积。
[0043]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光学装置100是电子放大镜,光学器件20无需在遮光环境下也能够获得较良好的视觉效果,其也可以在提供的灯光照明下获得较良好的视觉效果,即光学装置100在第二状态下形成于光学器件20周围的空间对遮光性要求不高。
[0044] 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例如光学装置100是护照阅读器,其工作时光学器件20对周围空间的遮光条件要求较高,需要形成遮光空间,避免自然光干扰。
[0045] 本实施例中,拍摄窗口15用于罩设于被拍摄物品,从而与展开后的盖体14和盒体12形成遮光空间。
[0046] 例如,被拍摄物品为护照,光学装置100在第二状态下使用时,护照的信息页封盖该拍摄窗口15,即护照配合盖体14和盒体12形成不透光的遮光空间,壳体组件10内部提供有光源,以满足光学器件20的拍摄要求,光学器件20可以拍摄护照的信息页的图像,也可以扫描信息页上的条形码或二维码等。
[0047] 可选地,参阅图3,壳体组件10还包括伸缩件17,伸缩件17设置于盒体12和盖体14之间,且位于盒体12和盖体14的两对侧,用以遮挡盖体14相对盒体12旋转展开后所形成的空隙,以形成围设于光学器件20的遮光空间。其中在第一状态,伸缩件17收缩于盒体12内;在第二状态下,伸缩件17伸展以遮挡盖体14相对盒体12展开后的空隙。
[0048] 伸缩件17可以是弹性遮光布,其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和弹性,可随盖体14相对盒体12的转动而弹性伸缩。
[0049] 伸缩件17还可以是遮光板,遮光板转动连接于盒体12上,且折叠设置于盒体12和盖体14之间,光学装置100在第一状态时,伸缩件17收缩于盒体12内;光学装置100在第二状态下,伸缩件17伸展以遮挡盖体14相对盒体12展开后的空隙。换言之,遮光板与盒体12的侧壁、盖体14的侧壁组成类折扇结构,因而在盖体14相对盒体12旋转伸展后,遮光板可展开以遮挡盖体14相对盒体12展开后的空隙,从而在盒内形成遮光空间。
[0050] 如图3所示,在一实施例中,盖体14转动连接于盒体12的一侧。
[0051] 盒体12为壳体状结构,盒体12包括盒体底板121和围绕盒体底板121设置的多个盒体侧板122,盒体底板121和多个盒体侧板122构成有一容置空间,其中光学器件20设置于盒体底板121和/或盒体侧板122上,即光学器件20与盒体12连接,且光学器件20的光轴与盒体12背离盖体14的侧面呈夹角设置,以在第二状态下,光学器件20正对拍摄窗口15。
[0052] 换言之,光学器件20的光轴与盒体底板121呈夹角设置,并使得在形成拍摄窗口15后,光学器件20的视野能够避免被一侧的盒体侧板122遮挡到。
[0053] 盖体14可以为一盖板,其一端通过转轴或活页等零件与盒体12转动连接。
[0054] 盖体14还可以包括盖体底板141和围绕盖体底板141设置的多个盖体侧板142,其中在第一状态下,盖体侧板142与对应的盒体侧板122重叠设置,在第二状态下,盖体侧板142与对应的盒体侧板122相对旋转展开。
[0055] 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拍摄窗口15可以由盒体12和盖体14二者共同形成,拍摄窗口15形成于盒体12和盖体14的自由端之间。
[0056] 在另一实施方式下,参阅图4,图4是图1所示光学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的另一侧视结构示意图。
[0057] 壳体组件10还包括保持件16,保持件16设有拍摄窗口15,保持件16的第一端与盒体12转动连接;在第一状态下,保持件16自盖体14的一侧扣合于盒体12上;在第二状态下,保持件16相对盒体12转动展开,盖体14远离盒体12的自由端限位止挡于保持件16的第二端。
[0058] 具体地,在第一状态下,如图2所示,盖体14封盖盒体12形成密闭空间,保持件16从盖体14的一侧扣合于盒体12上,即此时保持件16将盖体14包围在内,盖体14相当容纳于盒体12和保持件16之间,保持件16的第二端扣合于盒体12上;在第二状态下,先将保持件16相对盒体12旋转展开,再旋转展开盖体14,且盖体14远离盒体12的自由端限位止挡于保持件16的第二端,如图4所示,盒体12、盖体14及保持件16构成三角结构,保持件16还用于支撑盒体12和盖体14。在使用时,保持件16通过拍摄窗口15将被拍摄物品罩设于内,并形成遮光空间。
[0059] 进一步地,在第二状态下,如图4所示,保持件16还可以从盒体12的两侧遮挡盖体14相对盒体12展开后的空隙。其中保持件16可以部分遮挡或完全遮挡盖体14相对盒体12展开后的空隙。
[0060] 结合参阅图4和图7中的保持件16的结构,保持件16包括底板161和设置于底板161两对侧的侧板162,底板161上设有拍摄窗口15,侧板16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盒体12,底板161远离盒体12的一端或者侧板162的另一端用以与盖体14的自由端限位止挡,侧板162用以遮挡盖体14相对盒体12展开后的空隙。
[0061] 盖体14的自由端形成有止挡部,在第二状态下,该止挡部被底板161远离盒体12的一端或者侧板162的另一端所限位止挡,该止挡部可形成于盖体侧板142或盖体底板141上。
[0062] 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光学装置100还包括屏幕组件31和通信模组(未图示),壳体组件10的一侧设有屏幕组件31,屏幕组件31与光学器件20通信连接,通信模组与光学器件20通信连接。
[0063] 其中屏幕组件31可以设置于盒体底板121和/或盖体底板141,光学器件20所拍摄的信息或所识别的信息显示于屏幕组件31上。通信模组可以是WiFi模组或4G模组、3G模组、5G模组等,其能够与外部的电子设备通信连接,从而实现数据交互,例如其可以通过WiFi模组将所识别的信息传输到手机上,或者手机等终端设备可以通过无线通信对光学装置100进行调校。
[0064] 在另一实施例中,结合参阅图5至图7,图5是图1所示光学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的另一轴侧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所示光学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的另一侧视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5所示光学装置处于第二状态时的一仰视结构示意图。
[0065] 盖体14包括第一子盖体143和第二子盖体144,第一子盖体143和第二子盖体144分别转动设置于盒体12的两对侧;在第一状态下,第一子盖体143和第二子盖体144分别封盖于盒体12的两侧;在第二状态下,第一子盖体143和第二子盖体144均相对盒体12展开以形成拍摄窗口15。
[0066] 在一种实施方式下,拍摄窗口15由第一子盖体143、第二子盖体144和盒体12三者共同形成,拍摄窗口15形成于盒体12和第一子盖体143、第二子盖体144的自由端之间。其中,盒体12和第一子盖体143、第二子盖体144可形成遮光空间。
[0067]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下,如图5和图7所示,壳体组件10还包括保持件16,第一子盖体143的一端与盒体12的一侧转动连接,第二子盖体144的一端与盒体12的另一侧转动连接,第一子盖体143的另一端与保持件16的第一端转动连接,保持件16设有拍摄窗口15;其中,在第一状态下,保持件16自第二子盖体144的一侧扣合于盒体12上;在第二状态下,保持件
16相对第一子盖体143转动展开,第二子盖体144远离盒体12的自由端限位止挡于保持件16的第二端。
[0068] 具体地,在第一状态下,参阅图2,盖体14封盖盒体12形成密闭空间,保持件16从第二子盖体144的一侧扣合于盒体12上,即此时保持件16将第二子盖体144包围在内,保持件16和第一子盖体143分别盖设于盒体12的两侧;在第二状态下,先将保持件16相对第一子盖体143旋转展开,在旋转展开第一子盖体143和第二子盖体144,如图5和图6所示,第二子盖体144远离盒体12的自由端限位止挡于保持件16的第二端,从而第一子盖体143、第二子盖体144及保持件16构成三角结构。
[0069] 在第二状态下,如图6所示,保持件16还从盒体12的两侧遮挡盖体14相对盒体12展开后的空隙,即保持件16遮挡第一子盖体143和第二子盖体144相对盒体12展开后形成的空隙。
[0070] 如图5和图7所示,保持件16的底板161设有拍摄窗口15,保持件16的侧板162的一端转动连接于第一子盖体143上,第二子盖体144的自由端限位止挡于侧板162的另一端或底板161远离侧板162的一端。
[0071] 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屏幕组件31设置于第一子盖体143和/或第二子盖体144上,屏幕组件31与光学器件20通信连接,通信模组与光学器件20通信连接。
[0072] 进一步地,在第一状态下,壳体组件10的长度A小于等于145mm,壳体组件10的宽度B小于等于115mm,壳体组件10的厚度C小于等于45mm。其中壳体组件10的长度A可以是130mm、135mm、140mm或145mm,壳体组件10的宽度B可以是105mm、108mm、112mm或115mm,壳体组件10的厚度C可以是35mm、38mm、42mm或45mm。
[0073] 例如,在第一状态下,该壳体组件10的长度A为130mm,壳体组件10的宽度B为105mm,壳体组件10的厚度C为35mm;在第二状态下,其展开后形成的拍摄窗口15的宽度尺寸为90mm。
[0074] 基于此,本申请还能够提供一种便携式护照阅读器,其在第一状态下的尺寸规格长宽高可小于140X40X125MM,其在第二状态下可以拍摄护照全页面(127X88mm)在可见光、紫外光和红外光下的图像,配合内置的RFID天线读取护照芯片信息,拍照图像和芯片信息可以通过WIFI或USB接口传送到终端设备,以通过手机或pad等终端设备显示信息,或者该便携式护照阅读器具有用于显示信息的屏幕,以供用户完成护照检查。本样品不仅实现标准护照阅读器全部功能,还具备多光谱图像视屏直观检查功能,也能够作为便携式文捡仪。
[0075] 现有护照阅读器等设备的尺寸均较大,采用如本申请的结构设计所得到的光学装置100具有体积小、结构紧凑和便于携带的优点,特别适合用户移动办公。
[0076] 通过将光学装置的壳体组件设置成转动连接的盒体和盖体,从而在第二状态下,转动展开后的盒体和盖体能够形成与光学器件对应的拍摄窗口,光学器件通过该拍摄窗口获取拍摄信息,在第一状态下,盖体封盖盒体,该拍摄窗口消失,光学器件容纳于壳体组件所构成的空间内,即通过该壳体组件的特殊结构,能够节省原本应该用于承载光学器件的视野区域的空间,从而相对地缩小了光学装置的体积,使得光学装置更便于个人用户携带。
[0077]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