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移杆

申请号 CN202211187065.2 申请日 2022-09-28 公开(公告)号 CN117814938A 公开(公告)日 2024-04-05
申请人 上海微创子牙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辛晨; 卢凌霄; 常小龙; 徐志伟; 刘翔;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转移杆,包括:转移杆本体和抗拔结构,所述转移杆本体的第一端用于与种植体连接;所述抗拔结构从所述转移杆本体的第二端的周向外表面往外凸起;所述抗拔结构设置有沿转移杆周向延伸的抗旋槽。本发明提供的转移杆能够有效地增加抗拔、抗旋性能,防止取下印模、安装替代体和灌取 石膏 模型 时转移杆在 印模材料 中产生晃动,松动或脱落等不稳定现象。
权利要求

1.一种转移杆,其特征在于,包括:转移杆本体和抗拔结构,所述转移杆本体的第一端用于与种植体连接;所述抗拔结构从所述转移杆本体的第二端的周向外表面往外凸起;所述抗拔结构设置有沿转移杆周向延伸的抗旋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旋槽在所述转移杆轴向上贯穿所述抗拔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结构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为圆形或边数大于等于3的正多边形;所述抗旋槽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转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杆本体的第二端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边数大于等于3的正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杆本体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本体段,所述本体段与所述第二端形成台阶结构;
和/或所述抗拔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抗拔结构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轴向上等间隔分布。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杆,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抗旋槽沿周向非均匀分布在对应的所述抗拔结构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转移杆,其特征在于,相邻两段所述抗拔结构上的抗旋槽在周向上错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杆为闭窗式转移杆,所述转移杆本体的第二端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所述抗拔结构的形状为圆台;在转移杆的轴向上从第一端到第二端,所述抗拔结构的自身外径逐渐减小;
或者,所述抗拔结构为多个,所有所述抗拔结构的外径整体逐渐减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杆,其特征在于,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部的所述抗拔结构通过过渡面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相连,且所述抗拔结构上的所述抗旋槽轴向贯通至所述第二端的端面。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移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拔结构与所述第二端的外表面间形成的夹为直角或锐角。

说明书全文

一种转移杆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转移杆。

背景技术

[0002] 牙列缺损和牙列缺失为中老年人的常见口腔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种植牙是牙列缺失后修复的一种方法,是将人工牙根植入牙槽骨后,连接烤瓷或全瓷牙冠,恢复牙齿咀嚼功能的方法。
[0003] 种植牙的制作过程中,需要在口内取模,将转移杆安装到口内的种植体上,然后用胶进行取模,取模完成后,将替代体安装到转移杆上,然后进行石膏灌模。在这个过程中,转移杆的作用主要是用来定位种植体的位置以及度。
[0004] 种植取模技术分为开窗式印模技术和闭窗式印模技术。闭窗式取模时托盘与印模材料先行取下,再从患者口内取出转移杆安装替代体,装回印模相应位置;开窗式取模时转移杆与托盘中印模材料一起取下,直接安装替代体。临床反馈,闭窗式取模更为简便,开窗式取模精度更高。
[0005] 现有技术中,在硅胶取模时,硅胶抓不够,导致转移杆不能转移到硅胶中。旋出中央螺丝或安装替代体时,转移杆产生晃动或旋转。两种情况均会影响精度,导致取模失败。另外,转移杆抗拔及抗旋性能不足,取模不够精确,且在患者口内操作时间较长,影响种植效果及患者满意度。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移杆,具有抗拔、抗旋性能、定位性能的转移杆,能够有效提高转移杆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0007]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转移杆,包括:转移杆本体和抗拔结构,所述转移杆本体的第一端用于与种植体连接;所述抗拔结构从所述转移杆本体的第二端的周向外表面往外凸起;所述抗拔结构设置有沿转移杆周向延伸的抗旋槽。
[0008] 优选地,所述抗旋槽在所述转移杆轴向上贯穿所述抗拔结构。
[0009] 优选地,所述抗拔结构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为圆形或边数大于等于3的正多边形;所述抗旋槽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弧形。
[0010] 优选地,所述转移杆本体的第二端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或边数大于等于3的正多边形。
[0011] 优选地,所述转移杆本体还包括连接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的本体段,所述本体段与所述第二端形成台阶结构;和/或所述抗拔结构为多个,多个所述抗拔结构从所述第二端至所述第一端的轴向上等间隔分布。
[0012] 优选地,所有所述抗旋槽沿周向非均匀分布在对应的所述抗拔结构上。
[0013] 优选地,相邻两段所述抗拔结构上的抗旋槽在周向上错开设置。
[0014] 优选地,所述转移杆为闭窗式转移杆,所述转移杆本体的第二端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多边形,所述抗拔结构的形状为圆台;在转移杆的轴向上从第一端到第二端,所述抗拔结构的自身外径逐渐减小;或者,所述抗拔结构为多个,所有所述抗拔结构的外径整体逐渐减小。
[0015] 优选地,靠近所述第二端的端部的所述抗拔结构通过过渡面与所述第二端的端面相连,且所述抗拔结构上的所述抗旋槽轴向贯通至所述第二端的端面。
[0016] 优选地,所述抗拔结构与所述第二端的外表面间形成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
[0017] 本发明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的转移杆,具有抗旋槽和抗拔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加抗拔、抗旋性能,防止取下印模、安装替代体和灌取石膏模型时转移杆在印模材料中产生晃动,松动或脱落等不稳定现象。特别是,周向非均匀分布的多个抗旋槽,为转移杆赋予了定位功能;转移杆本体的第二端、抗拔结构横截面设置成多边形结构,可进一步提高转移杆的抗旋性能;多段抗拔结构上的抗旋槽设置成不贯通结构,设置成倒钩状的抗拔结构,更提高了转移杆的抗拔性能,增强了转移杆的稳定性和精确性。附图说明
[0018]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开窗式转移杆的示意图;图1b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直角抗拔结构剖面示意图;图1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均匀分布的圆弧形抗旋槽示意图;
[0019] 图2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开窗式转移杆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开窗式转移杆非均匀分布的矩形抗旋槽示意图;
[0020] 图3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开窗式转移杆示意图;图3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倒钩状抗拔结构剖面示意图;
[0021]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开窗式转移杆示意图,
[0022] 图5a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闭窗式转移杆示意图;图5b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闭窗式转移杆均匀分布的圆弧形抗旋槽示意图;
[0023] 图6a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闭窗式转移杆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闭窗式转移杆非均匀分布的矩形抗旋槽示意图;
[0024] 图7a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闭窗式转移杆示意图;图7b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闭窗式转移杆非均匀分布的矩形抗旋槽示意图。
[0025] 图中:
[0026] 1‑转移杆本体,2‑螺钉通道,3‑第一端,4‑第二端,5‑本体段,10、20、30、40、50、60、70‑外表面,11、21、31、41、51、61、71‑抗拔结构,12、22、32、42、52、62、72‑第一台阶面,13、
23、33、43、53、63、73‑抗旋槽,14、24、34、44、54、64、74‑台阶结构,41‑端面,141‑第二台阶面,511、611、711‑过渡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
[0028]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所使用的术语“内”、“外”、“上”、“下”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术语“轴向”是指转移杆本体的中心轴所在的方向,“周向”是指沿转移杆本体的圆周方向或周边方向,“径向”是指转移杆本体或者其内切圆的直径所在的方向。
[0029] 请参见图1a,本发明提供的转移杆,包括:转移杆本体1和抗拔结构11,转移杆本体1的第一端3与种植体连接,转移杆本体1的第二端4的的周向外表面10设置凸起的抗拔结构
11,即抗拔结构11从转移杆本体1的第二端的外表面10在周向方上往外凸起而形成。抗拔结构11沿轴向被配置为至少一个,每个抗拔结构11周向围绕转移杆本体1的第二端4的外表面
10,抗拔结构11与第二端4的外表面10的外壁之间形成的第一台阶面12具有抗拔作用,至少一个抗拔结构11上设置有沿转移杆周向延伸的抗旋槽13。转移杆本体1的第一端3端部的结构与种植体相匹配安装就行,不同的种植体可能有不同的结构,本发明对第一端3的结构不做特别限制。转移杆本体1内形成轴向贯通的空腔,对于开窗式转移杆,转移杆本体1内轴向贯通的空腔即为螺钉通道2,取模时,螺钉穿过螺钉通道2后将转移杆本体1与口内的种植体连接,或者转移杆本体1从口内取出后通过所述螺钉与替代体安装。
[0030] 进一步地,抗旋槽13轴向上贯穿抗拔结构11,抗旋槽13的深度优选为从径向上贯穿抗拔结构11到转移杆本体1的外表面10或接近转移杆本体1的外表面10,将每个抗拔结构11沿周向分隔成多个部分。抗旋槽13的横截面形状优选为矩形或者弧形,弧形可以为圆弧形或扇形,更优选为矩形,矩形的抗旋槽13相较于弧形,棱角更为分明,槽相对较深,能够提供更好的抗旋性能。本实施例中的横截面即为垂直轴线的横断面。
[0031] 较佳地,转移杆本体1的第二端4的横截面形状为边数大于等于3的正多边形或圆形,抗拔结构11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为边数大于等于3的正多边形或圆形。多边形结构相较于圆形,能够提供更优异的抗旋性能,边数越少,边与边的夹角越小,抗旋性能越好,边数越多,夹角越大,抗旋性能相对越差,本实施例中优选为正六边形。
[0032] 较佳地,抗拔结构11沿轴向被配置为2‑4个,多个抗拔结构11从第二端4至第一端3的轴向上等间隔分布,对应地,形成多段抗拔结构,多段式抗拔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加抗拔性能。进一步的,转移杆本体1还可以包括连接第一端3和第二端4的本体段5,本体段5与第二端4形成台阶结构14。取模时转移杆本体1的第二端4埋藏在印模材料中,多段抗拔结构11形成的第一台阶面12及台阶结构14形成的第二台阶面141增加了其与印模材料的接触面积,将转移杆稳固在印模材料中,防止取下托盘模型、安装替代体和灌取石膏模型时转移杆产生晃动,松动或脱落等不稳定现象。多个抗旋槽13的设置,进一步限制了转移杆在周向上发生转动。因此,抗拔结构11数量越多,抗拔槽13越深,抗拔性能越好。当然,设计转移杆抗拔结构11的个数,抗拔槽13的深度时,需考虑到张口度限制,转移杆不宜过长,邻牙间距限制,转移杆不宜过宽。优选地,每个抗拔结构11上设置2‑4个抗旋槽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有抗旋槽13沿周向均匀分布在对应的抗拔结构11上,如图1c所示,每个抗拔结构11被分割成多个相同的部分;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所有抗旋槽23沿周向非均匀分布在对应的抗拔结构21上,如图2b所示,每个抗拔结构21被分割成至少两个不同的部分,非均匀分布的抗旋槽23能够为转移杆提供定位功能,可以更精确的定位种植体方向。
[0033] 具体地,请继续参照图1a,抗拔结构11与第二端4的外表面10间形成的夹角为直角或锐角,如图1b所示,抗拔结构11与第二端4的外表面10形成直角;如图3b所示,与第二端4的外表面10形成锐角时的抗拔结构31即为倒钩结构,能够为转移杆提供更好的抗拔性能。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a所示,多个抗拔结构11上的抗旋槽13沿轴向贯通,即相邻两段抗拔结构11上的抗旋槽13的中心线重叠,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a所示,相邻两段抗拔结构31上的抗旋槽33沿周向上错开设置,即相邻两段抗拔结构31上的抗旋槽33的中心线平行,进一步地,相邻两段抗拔结构31上的抗旋槽33周向完全错开,没有重叠部分,不形成轴向贯通,各段抗拔结构31上的抗旋槽33之间相互独立,独立的抗旋槽33能够为转移杆提供更好的抗旋性能,不同抗拔结构31上的抗旋槽33的形状也可不同。
[0034] 对于闭窗式转移杆,优选地,如图6a所示,抗拔结构61为圆台,在转移杆的轴向上从第一端3到第二端4,抗拔结构61的自身外径逐渐减小,形成锥度。取模时,闭窗式转移杆需插回印模材料如硅胶中,因此第二端4端部需保留一定的锥度,有利于转移杆就位。当抗拔结构61为多个时,每个抗拔结构61的自身外径逐渐减小,且所有的抗拔结构61的外径呈逐渐减小。在其它实施例中,所有抗拔结构61的外径整体逐渐减小,即每个抗拔结构61均为等径结构,但在转移杆的轴向上从第一端3到第二端4,抗拔结构61的外径逐渐减小。较佳地,转移杆主体1的第二端4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正多边形结构可增强抗旋性能,优选为正六边形,抗拔结构61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仍需保留圆形,能够顺畅的将闭窗式转移杆插回印模材料中,具有较好的就位性能。进一步地,靠近第二端4的端部的抗拔结构61通过过渡面611与第二端4的端面41相连,该抗拔结构61上的抗旋槽63贯通至第二端4的端面41,过渡面611也是为了能够顺畅的将闭窗式转移杆插回印模材料中。
[0035] 图1a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开窗式转移杆的示意图;图1b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直角抗拔结构剖面示意图;图1c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均匀分布的圆弧形抗旋槽示意图。
[0036] 请参见图1a、图1b和图1c,在第一实施例中,转移杆为两段式抗拔结构的开窗式转移杆,即,轴向上包含两个抗拔结构11,较佳地,两个抗拔结构11及台阶结构14在轴向上等间隔分布,抗拔结构11与第二端4的外表面10垂直,形成垂直于第二端4外表面10的第一台阶面12,即抗拔结构11和第二端4的外表面10形成的夹角为直角,如图1b所示。转移杆本体1的第二端4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抗拔结构11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为圆形,每个抗拔结构11上设有3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圆弧形抗旋槽13,均匀分布的圆弧形抗旋槽13将每个抗拔结构11分割成完全相同的三个部分。如图1c所示,所有抗旋槽13的形状相同,分设于两个抗拔结构11上的抗旋槽13轴向上贯通。
[0037] 图2a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开窗式转移杆示意图;图2b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开窗式转移杆非均匀分布的矩形抗旋槽示意图。
[0038] 请参见图2a和图2b,在第二实施例中,转移杆为两段式抗拔结构的开窗式转移杆,轴向上包含两个抗拔结构21,两个抗拔结构21及台阶结构24在轴向上等间隔分布,抗拔结构21与第二端4的外表面20垂直,形成与第二端4的外表面20垂直的第一台阶面22,转移杆本体1的第二端4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抗拔结构21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为正六边形,每个抗拔结构21上开设有两个沿周向非均匀分布的矩形抗旋槽23,两个非均匀分布的矩形抗旋槽23将每个抗拔结构21分割成大小不同的两部分211和212,分设于两个抗拔结构21上的抗旋槽23在轴向上贯通。
[0039] 本实施例中,多边形抗拔结构21结构相较于圆形,能够提供更优异的抗旋性能,横截面形状为矩形的抗旋槽23相较于圆形,棱角更为分明,槽相对较深,能够提供更好的抗旋性能。非均匀分布的抗旋槽23能够为转移杆提供定位功能,可以更精确的定位种植体方向。
[0040] 图3a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开窗式转移杆示意图;图3b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中倒钩状抗拔结构剖面示意图。
[0041] 请参见图3a和图3b,在第三实施例中,转移杆为三段式抗拔结构的开窗式转移杆,轴向上包含三个抗拔结构31,三个抗拔结构31及台阶结构34在轴向上等间隔分布,抗拔结构31与第二端4的外表面30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形成与第二端4的外表面30的夹角为锐角的第一台阶面32,呈倒钩状,如图3b所示。转移杆本体1的第二端4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抗拔结构31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为圆形,每个抗拔结构31上沿周向设有三个均匀分布的矩形抗旋槽33,相邻两个抗拔结构31上的抗旋槽33轴向上不贯通,各个抗拔结构31上的抗旋槽33相互独立,三个沿周向均匀分布的抗旋槽33将每个抗拔结构31分割为相同的三部分。
[0042] 本实施例中,倒钩状的抗拔结构31能够为转移杆提供更好的抗拔性能。相邻两个抗拔结构31上不贯通设置的抗旋槽33能够为转移杆提供更好的抗旋性能,本实施例中,每个抗拔结构31上独立设置的抗旋槽33的形状也可不同,可根据具体需求进行设计。
[0043] 图4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中开窗式转移杆示意图。
[0044] 请参见图4,在第四实施例中,转移杆为三段式抗拔结构的开窗式转移杆,轴向上包含三个抗拔结构41,三个抗拔结构41及台阶结构44在轴向上等间隔分布,抗拔结构41与第二端4的外表面40间形成的夹角为锐角,形成与第二端4的外表面40的夹角为锐角的第一台阶面42,呈倒钩状,第二端4的横截面形状为正六边形,抗拔结构41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为正六边形,每个抗拔结构41上开设有两个沿周向非均匀分布的矩形抗旋槽43,相邻两个抗拔结构41上的抗旋槽43轴向上不贯通,各个抗拔结构41上的抗旋槽43相互独立,两个沿周向非均匀分布的抗旋槽43将每个抗拔结构41分割为不同的两部分。
[0045] 本实施例中,倒钩状的三段式抗拔结构能够为转移杆提供优异的抗拔性能,而第二端4、抗拔结构41均为正六边形的结构,以及相邻两段抗拔结构41上的抗旋槽43的不贯通结构,能够为转移杆提供优异的抗旋性能,且非均匀分布的抗旋槽43结构能够为转移杆提供定位功能。
[0046] 图5a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闭窗式转移杆示意图;图5b本发明第五实施例中闭窗式转移杆均匀分布的圆弧形抗旋槽示意图。
[0047] 请参见图5a和图5b,在第五实施例中,转移杆为一段式抗拔结构的闭窗式转移杆,轴向上仅包含一个抗拔结构51,第二端4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抗拔结构51为圆台,转移杆的轴向上从第一端到第二端,抗拔结构51的自身外径依次减小,使抗拔结构51带有一定的锥度,抗拔结构51沿周向均匀分布三个圆弧形抗旋槽53,三个均匀分布的抗旋槽53将抗拔结构51分割为相同的三部分。抗拔结构51和第二端4的外表面50形成第一台阶面52,第二端4和本体段5之间形成台阶结构54,抗拔结构51通过过渡面511和第二端4的端面41连接,抗旋槽53轴向贯通至第二端4的端面41。
[0048] 本实施例中,闭窗式转移杆需插回印模材料中,因此第二端4端部需保留一定的锥度及设置过渡面511,有利于转移杆就位。
[0049] 图6a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闭窗式转移杆示意图;图6b为本发明第六实施例中闭窗式转移杆均匀分布的矩形抗旋槽示意图。
[0050] 请参见图6a和图6b,在第六实施例中,转移杆为两段式抗拔结构的闭窗式转移杆,两个抗拔结构61及台阶结构64在轴向上等间隔分布,第二端4的横截面形状为圆形,抗拔结构61为圆台状,在转移杆的轴向上从第一端3到第二端4,抗拔结构61的自身外径逐渐减小,使抗拔结构61带有一定的锥度,或者,两个抗拔结构61的外径整体逐渐减小,即两个抗拔结构61为等径结构,靠近第一端的抗拔结构61的外径大于另一个抗拔结构61的外径。如图6b所示,每个抗拔结构61上均设有两个沿周向非均匀分布的矩形抗旋槽63,非均匀分布的两个抗旋槽63将抗拔结构61分割成不同的两部分,两个抗拔结构61上的抗旋槽63在轴向上贯通。靠近第二端4端部的抗拔结构61通过过渡面611和第二端4的端面41相连,该抗拔结构61上的抗旋槽63贯通至第二端4的端面41。
[0051] 多段式抗拔结构能在不影响闭窗式转移杆就位的前提下,提供较好的抗拔性能,防止闭窗式转移杆从印模材料中滑出。且非均匀分布的抗旋槽73结构能够为转移杆提供定位功能。
[0052] 图7a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闭窗式转移杆示意图;图7b为本发明第七实施例中闭窗式转移杆非均匀分布的矩形抗旋槽示意图。
[0053] 请参见图7a和图7b,在第七实施例中,转移杆为两段式抗拔结构的闭窗式转移杆,轴向上包含两个抗拔结构71,两个抗拔结构71及台阶结构74在轴向上等间隔分布,第二端4的横截面形状为六边形,抗拔结构71为圆台状,从第一端3到第二端4端口的方向,抗拔结构71自身的外径依次减小,使抗拔结构71带有一定的锥度,或者,两个抗拔结构61的外径整体逐渐减小,即两个抗拔结构61均为等径结构,靠近第一端的抗拔结构61的外径大于另一个抗拔结构61的外径。如图7b所示,每个抗拔结构71上均设有两个沿周向非均匀分布的矩形抗旋槽73,非均匀分布的两个抗旋槽73将抗拔结构71分割成不同的两部分,两个抗拔结构
71上的抗旋槽73在轴向上不贯通,各个抗拔结构71上的抗旋槽73相对独立。靠近第二端4端部的抗拔结构71通过过渡面711和第二端4的端面41相连,该抗拔结构71上的抗旋槽73轴向贯通至第二端4的端面41。
[0054] 第二端4的横截面形状设置为多边形结构可增强抗旋性能,抗拔结构71的横截面外轮廓形状仍需保留圆形结构,及设置过渡面711,能够顺畅的将闭窗式转移杆插回树脂印模中,具有较好的就位性能。两个抗拔结构71上的抗旋槽73的不贯通结构,能够为转移杆提供优异的抗旋性能,且非均匀分布的抗旋槽73结构能够为转移杆提供定位功能。
[0055] 综上,本发明提供的转移杆,具有抗旋槽和抗拔结构,能够有效地增加抗拔、抗旋性能,防止取下印模、安装替代体和灌取石膏模型时转移杆在印模材料中产生晃动,松动或脱落等不稳定现象,特别是,周向非均匀分布的多个抗旋槽,为转移杆赋予了定位功能;转移杆本体的第二端、抗拔结构的横截面设置成多边形结构,可进一步提高转移杆的抗旋性能;多段抗拔结构上的抗旋槽设置成不贯通结构,设置成倒钩状的抗拔结构,更提高了转移杆的抗拔性能,增强了转移杆的稳定性和精确性。
[0056]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些许的修改和完善,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