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存储装置

申请号 CN202410185191.7 申请日 2024-02-19 公开(公告)号 CN118009236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0
申请人 深圳高发气体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悦; 徐文达; 廖宇;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气体存储装置,属于气体储存技术领域,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保护架,所述保护架的外侧套设有顶盖,顶盖内壁处开设有螺旋状的第一限位槽,保护架的外 侧壁 上弹性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槽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 块 ,且第一限位块相对于第一限位槽单向滑动,所述保护架内部同轴设置有 转轴 ,转轴上弹性设置有 支架 ;通过设置的保护架与顶盖相互配合,在运输过程中,利用顶盖与车厢顶部的配合可以对罐体进行固定,从而避免罐体在运输时晃动,并且,当车辆发生撞击时,利用支架对顶板的压 力 能够带动顶盖快速向下移动而罩于保护架的外侧,以此来对进气管、排气管进行保护,同时也能够防止气体逸出。
权利要求

1.一种气体存储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保护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架的外侧套设有顶盖,顶盖内壁处开设有螺旋状的第一限位槽,保护架的外侧壁上弹性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槽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且第一限位块相对于第一限位槽单向滑动,所述保护架内部同轴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弹性设置有支架
支架与顶盖之间通过限位组件相连接,所述顶盖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支架相配合的顶压单元,当支架通过限位组件带动顶盖同步转动时,利用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的配合使得顶盖相对于保护架向上移动,当支架与限位组件脱离之后,所述支架能够落至顶压单元处,使得支架在旋转过程中能够沿着顶压单元向上移动,当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分离后,通过支架对顶盖的压能够带动顶盖向下移动并套设于保护架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架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转轴的底端通过第一单向轴承与固定板转动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气体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滑板,滑板与固定板弹性连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轴套,轴套通过第二单向轴承与转轴相配合,所述滑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与轴套相配合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壁处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轴套的外侧周面上开设有螺旋状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设置于第二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体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顶盖内壁处的滑块,所述顶盖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内,所述支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支架的一端弹性设置有卡块,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贯穿的通槽,所述卡块与通槽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体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处弹性设置有顶杆,且顶杆与滑块之间设置有滑杆,滑杆远离滑块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压块,所述顶杆靠近滑杆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块,第一压块、第二压块的两端均设置为第二斜面,所述通槽处滑动设置有与卡块相配合的顶块。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气体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压单元包括螺旋状的顶板,所述顶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位于两滑槽之间,所述顶板上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连接杆相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架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框,且固定框内弹性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配重块之间固定设置有拉绳。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气体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固定设置有支柱,支柱穿过滑板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支柱的外侧套设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固定设置于滑板与固定板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体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底座,且底座与支架之间固定设置有限位弹簧。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气体存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杆远离顶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柱,所述滑槽内部顶面以及底面均固定设置有凸台,所述导向柱穿过凸台并与其滑动配合。

说明书全文

一种气体存储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气体储存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气体存储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工业气体是一种瓶装压缩液态气体,在常温常压下呈气态,气体种类有繁多,主要用于各种工业制造方面,工业气体用存储罐进行存储运输。
[0003] 中国专利CN211600210U公开了一种气体储存转运罐,包括罐体、气嘴和盖体,气嘴设置于罐体顶部,罐体的壁面围成一容置空间,罐体上开设有进气口,气嘴安装于进气口外围;盖体安装在气嘴上,盖体包括手持柄、固定轴、安装部和密封部,手持柄、固定轴、安装部和密封部一体设置,且盖体内具有一输气通道,输气通道依次从手持柄端部延伸至固定轴和密封部,并在密封部形成堵滞区;安装部环形设置于固定轴外围,密封部用于开启或封闭容置空间。
[0004] 上述设备虽然对罐体上的气嘴进行了密封,但是在运输过程中并不能够对储气罐进行固定,当车辆出现颠簸时,储气罐则会随车辆一起晃动,容易对罐体本身造成损伤,并且当车辆发生撞击时,对于储气罐上的进气管、排气管也缺少相应的保护,容易导致储气罐内的气体泄漏,综上所述,上述装置仍有改进之处。
[0005]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气体存储装置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存储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设备虽然对罐体上的气嘴进行了密封,但是在运输过程中并不能够对储气罐进行固定,当车辆出现颠簸时,储气罐则会随车辆一起晃动,容易对罐体本身造成损伤,并且当车辆被撞击时,对于储气罐上的进气管、排气管也缺少相应的保护,容易导致储气罐内的气体泄的问题。
[0007] 基于上述思路,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气体存储装置,包括罐体,罐体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保护架,所述保护架的外侧套设有顶盖,顶盖内壁处开设有螺旋状的第一限位槽,保护架的外侧壁上弹性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槽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且第一限位块相对于第一限位槽单向滑动,所述保护架内部同轴设置有转轴,转轴上弹性设置有支架
[0008] 支架与顶盖之间通过限位组件相连接,所述顶盖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支架相配合的顶压单元,当支架通过限位组件带动顶盖同步转动时,利用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的配合使得顶盖相对于保护架向上移动,当支架与限位组件脱离之后,所述支架能够落至顶压单元处,使得支架在旋转过程中能够沿着顶压单元向上移动,当第一限位块与第一限位槽分离后,通过支架对顶盖的压能够带动顶盖向下移动并套设于保护架的外侧。
[0009]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架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转轴的底端通过第一单向轴承与固定板转动配合。
[0010]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上方设置有滑板,滑板与固定板弹性连接,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轴套,轴套通过第二单向轴承与转轴相配合,所述滑板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与轴套相配合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壁处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块,所述轴套的外侧周面上开设有螺旋状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块滑动设置于第二限位槽内。
[0011]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顶盖内壁处的滑块,所述顶盖内壁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块滑动设置于滑槽内,所述支架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远离支架的一端弹性设置有卡块,所述滑块上开设有贯穿的通槽,所述卡块与通槽相配合。
[0012]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盖处弹性设置有顶杆,且顶杆与滑块之间设置有滑杆,滑杆远离滑块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压块,所述顶杆靠近滑杆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块,第一压块、第二压块的两端均设置为第二斜面,所述通槽处滑动设置有与卡块相配合的顶块。
[0013]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压单元包括螺旋状的顶板,所述顶板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位于两滑槽之间,所述顶板上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与连接杆相配合。
[0014]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护架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框,且固定框内弹性设置有配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与配重块之间固定设置有拉绳。
[0015]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板的顶面固定设置有支柱,支柱穿过滑板并与其滑动配合,所述支柱的外侧套设有支撑弹簧,支撑弹簧固定设置于滑板与固定板之间。
[0016]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底座,且底座与支架之间固定设置有限位弹簧。
[0017]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滑杆远离顶杆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柱,所述滑槽内部顶面以及底面均固定设置有凸台,所述导向柱穿过凸台并与其滑动配合。
[0018]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此装置通过设置的保护架与顶盖相互配合,在运输过程中,利用顶盖与车厢顶部的配合可以对罐体进行固定,从而避免罐体在运输时晃动,并且,当车辆发生撞击时,利用支架对顶板的压力能够带动顶盖快速向下移动而罩于保护架的外侧,以此来对进气管、排气管进行保护,同时也能够防止气体逸出。附图说明
[0019]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的顶盖与顶板结构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发明的保护架结构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发明的顶盖以及保护架剖视图;
[0024] 图5是本发明图4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5] 图6是本发明图4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 图7是本发明图4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7] 图8是本发明的顶板以及凹槽结构示意图;
[0028] 图9是本发明的的第一限位槽结构示意图;
[0029] 图10是本发明的支架以及滑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0] 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0031] 图12是本发明的第二限位块结构示意图。
[0032] 图中:1、罐体;2、顶盖;3、顶杆;4、支架;5、转轴;6、保护架;7、顶板;701、凹槽;8、限位弹簧;9、支柱;10、底座;11、滑板;12、支撑弹簧;13、固定板;14、拉绳;15、第一限位块;1501、第一斜面;16、第一限位槽;17、固定框;18、配重块;19、定位块;20、定位槽;21、第一压块;22、导向块;23、连接杆;24、卡块;25、滑块;26、顶块;27、滑杆;28、第二压块;29、卡槽;
30、滑槽;31、轴套;32、第二限位槽;33、凸块;34、第二限位块;35、导向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33] 如图1‑4所示,一种气体存储装置,包括用于储存气体的罐体1,罐体1的顶部至少安装有一个排气管和一个进气管,且排气管与进气管上均安装有,以便于向罐体1内部注入待储存的气体,所述罐体1的顶部固定设置有保护架6,保护架6上开设有多个贯穿的槽口,一方面便于对罐体1进行拿取,另一方面便于对进气管以及排气管等进行保护。
[0034] 为了提高罐体1在运输时的稳定性,在保护架6的外侧套设有顶盖2,顶盖2底端为开口设置,顶盖2能够相对于保护架6在竖直方向上滑动,具体地,在顶盖2内壁靠近下半部分的位置处开设有螺旋状的第一限位槽16,而保护架6的外侧壁上弹性设置有与第一限位槽16滑动配合的第一限位块15,且第一限位块15相对于第一限位槽16只能单向滑动,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顶盖2相对于保护架6旋转时,通过第一限位槽16与第一限位块15的配合使得顶盖2能够相对于保护架6向上移动。
[0035] 所述保护架6内部同轴设置有转轴5,转轴5上弹性设置有支架4,所述支架4与顶盖2之间通过限位组件相连接,使得转轴5转动过程中,支架4通过限位组件能够同步带动顶盖
2旋转,所述顶盖2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支架4相配合的顶压单元,具体使用时,将罐体1放置于车厢内,通过转轴5能够带动支架4旋转,而支架4通过限位组件能够带动顶盖2旋转,从而通过第一限位块15与第一限位槽16的配合使得顶盖2相对于保护架6向上移动并抵住车厢顶部,以此来对罐体1进行固定,保持其在车厢内的稳定性,当支架4与限位组件脱离之后,所述支架4能够落至顶压单元处,使得转轴5带动支架4转动的过程中能够相对于转轴5向上移动,当第一限位块15与第一限位槽16分离之后,利用支架4的压力能够带动顶盖2向下移动并套设于保护架6的外侧。
[0036] 如图4‑10、12所示,为了对转轴5进行安装,在保护架6内部固定设置有固定板13,所述转轴5的底端通过第一单向轴承与固定板13转动配合,使得转轴5相对于固定板13只能单向旋转;
[0037] 进一步地,为了带动转轴5旋转,在固定板13的上方设置有滑板11,滑板11与固定板13弹性连接,在转轴5的外侧周面靠近下方的位置处开设有环形储存槽,且环形储存槽处套设有轴套31,轴套31通过第二单向轴承与转轴5相配合,所述滑板11的中心位置处开设有与轴套31相配合的第一通孔,且第一通孔内壁处固定设置有第二限位块34,所述轴套31的外侧周面上开设有螺旋状的第二限位槽32,所述第二限位块34滑动设置于第二限位槽32内,实际使用时,当车辆出现颠簸时可以带动滑板11上下滑动,当滑板11相对于轴套31向上移动时,轴套31处于自转的状态,而当滑板11相对于轴套31向下滑动时,轴套31与转轴5能同步转动,此时通过转轴5能够带动支架4旋转,从而通过限位组件使得支架4带动顶盖2同步转动,利用第一限位块15与第一限位槽16之间的配合使得顶盖2相对于保护架6能够向上移动,当顶盖2与车厢顶部相抵时,能够保持罐体1的稳定。
[0038] 所述限位组件包括设置于顶盖2内壁处的滑块25,所述滑块25相对于顶盖2能够在竖直方向上滑动,具体地,在顶盖2内壁上开设有滑槽30,所述滑块25滑动设置于滑槽30内,具体地,滑块25与滑槽30的横截面均设置为“十”字状,以此来保持滑块25与滑槽30配合的稳定性,避免滑块25与顶盖2之间相互脱离;
[0039] 所述支架4的端部设置有连接杆23,连接杆23可以与支架4一体成型或者通过焊接的方式与支架4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23远离支架4的一端弹性设置有卡块24,而滑块25上开设有贯穿的通槽,所述卡块24与通槽相配合,当卡块24弹出并插入至通槽处时,所述连接杆23与滑块25相连接,从而使得支架4在转动的过程中能够同步带动顶盖2旋转。
[0040] 此外,在顶盖2处弹性设置有顶杆3,且顶杆3与滑块25之间设置有滑杆27,具体地,滑杆27远离滑块25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二压块28,而顶杆3靠近滑杆27的一侧面固定设置有第一压块21,第一压块21、第二压块28的两端均设置为第二斜面,所述通槽处滑动设置有与卡块24相配合的顶块26,实际使用过程中,当顶盖2与车厢顶部相抵时,所述顶杆3受压并相对于顶盖2向下移动,利用第一压块21与第二压块28之间的配合可以带动滑杆27向着靠近滑块25的方向移动而与顶块26相挤压,使得顶块26对卡块24进行挤压并将卡块24挤出通槽,使得连接杆23与滑块25之间脱离连接。
[0041] 所述顶压单元包括螺旋状的顶板7,如图2‑5、图8所示,所述顶板7的数量设置为两个且位于两滑槽30之间,所述顶板7上表面靠近顶端的位置处开设有凹槽701,所述凹槽701与连接杆23相配合,当连接杆23与滑块25相脱离之后能够落至顶板7处。
[0042] 在保护架6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固定框17,且固定框17内滑动设置有配重块18,且配重块18与固定框17弹性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块15与配重块18之间固定设置有拉绳14,拉绳14穿过保护架6以及固定框17并与其滑动配合,在将罐体1放置于车厢内部时,让配重块18与车辆的行驶方向相平行,使得车辆在发生撞击时,配重块18能够拉动拉绳14并促使第一卡块24与第一限位槽16分离。
[0043] 实际使用时,将罐体1放置于车厢内,当车辆行驶过程中发生颠簸时,滑板11能够相对于轴套31在竖直方向上往复移动,通过第二限位块34与第二限位槽32的配合使得滑板11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轴套31转动,具体地,当滑板11向上移动时,轴套31处于自转的状态,而当滑板11相对于轴套31向下移动时,轴套31能够带动转轴5同步转动,而转轴5能够带动支架4旋转,通过滑块25与滑槽30的配合,使得支架4能够带动顶盖2旋转,而第一限位块15位于第一限位槽16内,使得顶盖2在旋转的过程中能够相对于保护架6向上移动,通过上述结构,使得滑板11在上下震动的过程中,顶盖2能够逐渐向上移动并与车厢顶部相抵,以此来保持罐体1的稳定;
[0044] 当顶盖2与车厢相抵后,顶杆3被挤压并相对于顶盖2向下移动,在此过程中,第一压块21与第二压块28相挤压并带动滑杆27向着靠近滑块25的方向移动,通过滑杆27能够将顶块26挤压至通槽内,利用顶块26能够将卡块24推出卡槽29,从而使得连接杆23与滑块25之间脱离连接,当连接杆23与滑块25脱离连接之后会转动至顶板7处,之后滑板11在上下震动的过程中仍然会带动转轴5旋转,使得转轴5以及其外侧的支架4同步转动,通过设置的螺旋状的顶板7,使得支架4在沿着顶板7转动的过程中可以相对于转轴5向上移动,当连接杆23移动至顶杆3的凹槽701处时,通过凹槽701对连接杆23的限位可以避免其继续移动,转轴
5以及顶杆3会保持稳定;
[0045] 当车辆发生撞击或者被追尾时,配置块在惯性作用力下会相对于固定框17产生位移,从而对拉绳14进行牵引,利用拉绳14对第一限位块15的拉力使得第一限位块15与第一限位槽16脱离连接,此时顶盖2与保护架6之间脱离连接关系,而支架4压在顶杆3的上方,此时,通过支架4对顶杆3的压力可以带动顶盖2相对于保护架6快速向下移动,一方面有利于对进气管以及排气管进行保护,避免进气管或者排气管在撞击的过程中被损坏,另一方面也能够避免气体泄漏。
[0046] 综上所述,此装置通过设置的保护架6与顶盖2相互配合,在运输过程中,利用顶盖2与车厢顶部的配合可以对罐体1进行固定,从而避免罐体1在运输时晃动,并且,当车辆发生撞击时,利用支架4对顶板7的压力能够带动顶盖2快速向下移动而罩于保护架6的外侧,以此来对进气管、排气管进行保护,同时也能够防止气体逸出。
[0047] 如图9、11所示,实际使用时,为了提高顶盖2向上移动后的稳定性,在第一限位槽16内部远离保护架6的一侧面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卡槽29,所述第一限位块15一侧设置有第一斜面1501,实际使用时,当支架4带动顶盖2旋转时,所述卡槽29与第一限位块15上的第一斜面1501接触,从而使得顶盖2相对于第一限位块15能够转动,当顶盖2处于稳定后,利用第一限位块15与卡槽29的配合可以避免顶盖2反向旋转而向下移动,以此来保持顶盖2的稳定性。
[0048] 如图4‑7所示,在固定板13的顶面固定设置有支柱9,支柱9穿过滑板11并与其滑动配合,且支柱9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挡盘,所述支柱9的外侧套设有支撑弹簧12,支撑弹簧12固定设置于滑板11与固定板13之间,以此来实现顶板7与固定板13之间的弹性连接。
[0049] 所述转轴5的外侧固定套设有底座10,且底座10与支架4之间固定设置有限位弹簧8,限位弹簧8可以套设于转轴5的外侧,以此来实现支架4与转轴5之间的弹性连接。
[0050] 所述保护架6的外侧周面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一限位块15滑动设置于安装槽内,且安装槽内部端面与第一限位块15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一弹簧,以此来实现第一限位块15与保护架6之间的弹性连接,所述配重块18与固定框17内部端面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以此来实现配重块18与固定框17之间的弹性连接,且配重块18的顶部开设有绳槽,使得拉绳
14与配重块18相固定的一端位于绳槽内,以此来避免配重块18在移动时与拉绳14干涉,所述保护架6内壁上固定安装有滑轮,拉绳14从滑轮外侧绕过,使得拉绳14能够稳定移动,在配重块18定位顶部两侧均开设有盲孔,所述盲孔内滑动设置有定位块19,且定位块19与盲孔内部端面之间固定设置有第三弹簧,所述固定框17内部顶壁上开设有与定位块19相配合的定位槽20,当配重块18相对于固定框17移动并且使得定位块19与定位槽20对齐时,所述定位块19将会弹出并插入至定位槽20内,以此来保持配重块18的稳定。
[0051] 所述连接杆23的端部开设有安装孔,而卡块24则滑动设置于安装孔内,且安装孔内部端面与卡块24之间固定设置有复位弹簧,以此来实现卡块24与连接杆23之间的弹性连接,所述顶块26的顶部以及底部均开设有条形槽,所述通槽内壁处固定设置有与条形槽滑动配合的导向块22,当滑杆27移动并对顶块26挤压时,导向块22能够沿着条形槽滑动,并且对顶块26进行定位,使得顶块26刚好能够将卡块24推出通槽。
[0052] 为了滑杆27稳定置于滑槽30处,在滑杆27远离顶杆3的一侧固定设置有导向柱35,而滑槽30内部顶面以及底面均固定设置有凸台,使得导向柱35穿过凸台并与其滑动配合。
[0053] 所述滑槽30内部底面开设有与顶杆3滑动配合的方形槽,方形槽内部端面与顶杆3之间固定设置有弹簧,以此来实现顶杆3与顶盖2之间的弹性连接,所述顶杆3的顶端穿过顶盖2并与其滑动配合.
[0054] 如图9所示,在顶盖2的内壁靠近上半部分的位置处开设有环形槽,而顶板7则位于环形槽处,以此来避免顶盖2向下移动时,顶板7与保护架6之间干涉。
[0055] 如图10所示,在转轴5的外侧周面上开设有导向槽,而支架4上开设有与转轴5相配合的第二通孔,第二通孔内壁处固定设置有凸块33,所述凸块33滑动设置于导向槽内,从而转轴5能够带动支架4同步旋转。
[0056] 上述滑板11可以采用板或者进行制作。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