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

申请号 CN202311587979.2 申请日 2023-11-27 公开(公告)号 CN117847274A 公开(公告)日 2024-04-09
申请人 普瑞泰格(南京)安全设备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岩;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阻火呼吸 阀 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本发明采用在设备主体上增加安装单元,可以通过转换圈、滑移盖以及连接柱的配合使用,使得对呼吸阀的阻火盘安装方式改进更大且能更快速推广,相较于传统防雨罩通过 焊接 的方式安装在呼吸阀一侧的同时改进小的同时带来的效果更大,更便于工作人员的后续操作,且呼吸阀底部与管道连接的方式也从传统的焊接改成安装环,安装环通过按压压紧件,再转动分度盘,更便于与管道的 定位 ,松开压紧件,压紧件便会对分度盘进行限位,从而达到连接固定的作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备主体(100),包括阻火器本体(101)、安装环(102)以及呼吸阀本体(103),所述阻火器本体(101)一端与安装环(102)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102)另一端与呼吸阀本体(103)一端连接;
连接单元(200),包括转换圈(201)、滑移盖(202)以及连接柱(203),所述连接单元(200)与呼吸阀本体(103)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203)设于呼吸阀本体(103)一侧,所述转换圈(201)与所述连接柱(203)转动连接,所述滑移盖(202)与所述转换圈(201)卡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火器本体(101)包括容置腔(101a)、阻火盘(101b),所述容置腔(101a)自顶部向内开设,所述容置腔(101a)内还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承载阻火盘(101b),所述阻火盘(101b)嵌装在容置槽内。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环(102)包括分度盘(102a)、压紧件(102b),所述分度盘(102a)的底部与阻火器本体(101)顶部嵌装,所述压紧件(102b)顶部与分度盘(102a)嵌装,所述分度盘(102a)顶部与所述呼吸阀本体(103)底部固定。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阀本体(103)包括加压件(103a)、垫片(103b)以及上盖(103c),所述加压件(103a)设于所述呼吸阀本体(103)内,所述上盖(103c)位于所述呼吸阀本体(103)顶部,所述铜垫片(103b)设于加压件(103a)顶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件(103a)包括真空端阀芯(103a‑1)、真空端导管(103a‑2)、压端导杆(103a‑3)、压力端阀座(103a‑4)以及真空端阀座(103a‑5),所述真空端阀芯(103a‑1)位于所述呼吸阀本体(103)内,所述真空端导管(103a‑2)绕设于所述真空端阀芯(103a‑1)外侧,所述压力端导杆(103a‑3)位于所述压力端阀座(103a‑4)底部,所述真空端阀座(103a‑5)位于真空端阀芯(103a‑1)底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铜垫片(103b)还包括垫片(103b‑1),所述垫片(103b‑1)位于所述上盖(103c)底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阀本体(103)还包括阻火件(103d),所述阻火件(103d)位于所述真空端阀芯(103a‑1)一侧。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203)与阻火件(103d)活动杆连接,所述连接柱(203)顶部还设有连接杆(203a),所述呼吸阀本体(103)还包括连接口(103e),所述连接口(103e)开设有连接槽(103e‑1),所述连接柱(203)底部与连接槽(103e‑1)固定。

说明书全文

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阻火呼吸阀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

背景技术

[0002] 由于阻火器布置在呼吸阀的前端,所以清理阻火器需要针对储罐运行有一定的要求,要求停止进出物料,储罐罐压降低到较低的压;且在拆卸阻火器的过程存在安全险:介质的污染,VOCs的排放,人员的安全等;对于清理工期也十分的短暂和严格。而管端一体式阻火呼吸阀能够在储罐正常运行的条件下拆卸清理,不受以上条件的限;
[0003] 阻火呼吸阀的阻火器是用来阻止易燃气体,液体的火焰蔓延和防止回火而引起爆炸的安全装置,阻火盘是呼吸阀常用的阻火装置,安装时通常单体设置在呼吸阀的调压路径上,在储罐内的液体或气体点燃时,起阻火作用,但由于其单体设置,随着火焰的持续燃烧,导致优先与火焰接触的阻火盘底部受热变形,引起阻火通道出现变形、堵塞等问题,进而导致穿过的气体或液体不在能充分打散,阻燃效果变差的问题,阻火器的安装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与管道连接,但由于焊接的方式,若此时需要检查阻火器内的阻火盘是否存在损耗的时候拆装便不方便,且在现有技术基础上,呼吸阀与防雨罩的安装通常采用焊接,但若是需要检查内部阻火盘的损耗情况便需要脱焊,一般这种方式会对呼吸阀有一定损耗,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既能实现防雨罩与呼吸阀的快速安装又能实现呼吸阀和管道的连接不采用焊接的常规方式进行更换的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

发明内容

[0004]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其单体设置,随着火焰的持续燃烧,导致优先与火焰接触的阻火盘底部受热变形,引起阻火通道出现变形、堵塞等问题,进而导致穿过的气体或液体不在能充分打散,阻燃效果变差的问题,阻火器的安装通常采用焊接的方式,但由于焊接的方式,若此时需要检查呼吸阀内是否存在损耗的时候拆装便不方便,提出了本发明。
[0005]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
[0006]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设备主体,包括阻火器本体、安装环以及呼吸阀,所述阻火器本体一端与安装环固定连接,所述安装环另一端与呼吸阀一端连接;
[0007] 连接单元,包括转换圈、滑移盖以及连接柱,所述连接单元与呼吸阀一侧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柱设于呼吸阀一侧,所述转换圈与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所述滑移盖与所述转换圈卡接。
[0008] 作为本发明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阻火器本体包括容置腔、阻火盘,所述容置腔自顶部向内开设,所述容置腔内还设有容置槽,所述容置槽用于承载阻火盘,所述阻火盘嵌装在容置槽内。
[0009] 作为本发明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安装环包括分度盘、压紧件,所述分度盘的底部与阻火器本体顶部嵌装,所述压紧件顶部与分度盘嵌装,所述分度盘顶部与所述呼吸阀底部固定。
[0010] 作为本发明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呼吸阀包括加压件、垫片以及上盖,所述加压件设于所述呼吸阀内,所述上盖位于所述呼吸阀顶部,所述铜垫片设于加压件顶部。
[0011] 作为本发明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加压件包括真空端阀芯、真空端导管、压力端导杆、压力端阀座以及真空端阀座,所述真空端阀芯位于所述呼吸阀内,所述真空端导管绕设于所述真空端阀芯外侧,所述压力端导杆位于所述压力端阀座底部,所述真空端阀座位于真空端阀芯底部。
[0012] 作为本发明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铜垫片还包括垫片,所述垫片位于所述上盖底部。
[0013] 作为本发明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呼吸阀还包括阻火件,所述阻火件位于所述真空端阀芯一侧。
[0014] 作为本发明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连接柱与阻火件活动杆连接,所述连接柱顶部还设有连接杆,所述呼吸阀还包括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柱底部与连接槽固定。
[0015] 本发明的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的有益效果:本发明采用在设备主体上增加安装单元,可以通过转换圈、滑移盖以及连接柱的配合使用,使得对呼吸阀的阻火盘安装方式改进更大且能更快速推广,相较于传统防雨罩通过焊接的方式安装在呼吸阀一侧的同时改进小的同时带来的效果更大,更便于工作人员的后续操作,且呼吸阀底部与管道连接的方式也从传统的焊接改成安装环,安装环通过按压压紧件,再转动分度盘,更便于与管道的定位,松开压紧件,压紧件便会对分度盘进行限位,从而达到连接固定的作用。附图说明
[0016]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7]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整体结构爆炸示意图。
[0019]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呼吸阀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阻火器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单元和呼吸阀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连接单元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环示意图。
[0024] 图8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安装环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5] 图9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压力端安装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7]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8] 实施例1
[0029] 参照图1‑图4,为本发明第一个实施例,该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端阻火器保护的一体式呼吸阀。
[0030] 具体的,设备主体100,包括阻火器本体101、安装环102以及呼吸阀本体103,阻火器本体101一端与安装环102固定连接,安装环102另一端与呼吸阀本体103一端连接;
[0031] 连接单元200,包括转换圈201、滑移盖202以及连接柱203,连接单元200与呼吸阀本体103一侧转动连接,连接柱203设于呼吸阀本体103一侧,转换圈201与连接柱203转动连接,滑移盖202与转换圈201卡接。
[0032] 进一步的,阻火器本体101包括容置腔101a、阻火盘101b,容置腔101a自顶部向内开设,容置腔101a内还设有容置槽,容置槽用于承载阻火盘101b,阻火盘101b嵌装在容置槽内。
[0033] 进一步的,呼吸阀本体103包括加压件103a、铜垫片103b以及上盖103c,加压件103a设于呼吸阀本体103内,上盖103c位于呼吸阀本体103顶部,铜垫片103b设于加压件
103a顶部。
[0034] 进一步的,加压件103a包括真空端阀芯103a‑1、真空端导管103a‑2、压力端导杆103a‑3、压力端阀座103a‑4、真空端阀座103a‑5以及压力端阀芯103a‑6,真空端阀芯103a‑1位于呼吸阀本体103内,真空端导管103a‑2绕设于真空端阀芯103a‑1外侧,压力端导杆
103a‑3位于压力端阀座103a‑4底部,真空端阀座103a‑5位于真空端阀芯103a‑1底部,进一步的,铜垫片103b还包括垫片103b‑1,垫片103b‑1位于上盖103c底部,进一步的,呼吸阀本体103还包括阻火件103d,阻火件103d位于真空端阀芯103a‑1一侧。
[0035] 优选的,由于储罐的压力保持在设定的压力下,密封性高于正常标准。由高质量不锈制成的阀座和单独密封的阀托盘,或带有气垫密封,以及高质量的FEP隔膜,确保了这一特性。阀托盘也配有聚四氟乙烯密封件,以防止它们在使用粘性物质时粘住,并允许使用腐蚀流体。释放超压后,阀重新定位并提供紧密密封。
[0036] 如果超过设定压力,爆炸性气体/产品蒸汽/空气混合物会释放到大气中。如果这种混合物被点燃,整合的蛋白质”火焰抑制装置防止火焰进入入罐。
[0037] 标准设计在高达+60℃/140”F的工作温度下进行测试,并符合欧洲储罐设计标准EN14015和ISO 28300(API 2000)的要求。此外,还有许多版本的更高的工作温度。根据当前的欧盟防爆指令和ISO 16852,以及其他国际标准进行型式批准。
[0038] 特殊特点和优势。
[0039] 如果本方案的呼吸阀采用由10%技术的最小压力增加到全升力极度密封,会导致最低可能的产品损失,10%技术与传统的40%或100%相比较,10%的技术设定压力接近开启压力时,可以在系统中实现最佳压力维护阀托盘被引导在外壳内,也可以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对有潜在爆炸性环境的区域作为保护系统使用,保护集成火焰抑制装置,节省空间,降低成本,火焰抑制装置可防止产品蒸汽造成的产品堵塞和粘性。
[0040] 参照图9,本方案的呼吸阀还可以采用以下数值,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相应的情况进行调整,压力:+3.5mbar+1.4英寸,w.C高达+50毫巴,高达+20英寸;W.C.高达‑25毫巴,高达‑10英寸宽。真空;‑2.0mbar‑0.8英寸宽,可根据要求进行高低设置。
[0041] 实施例2
[0042] 参照图5~图8,为本发明第二个实施例。
[0043] 进一步的,安装环102包括分度盘102a、压紧件102b,分度盘102a的底部与阻火器本体101顶部嵌装,压紧件102b顶部与分度盘102a嵌装,分度盘102a顶部与呼吸阀本体103底部固定。
[0044] 进一步的,安装环102一端安装在阻火器101的本体,另一端与管道连接,且此种方式相较于传统的焊接方式更便于对阻火器101与管道连接的快速安装和更换的问题。
[0045] 进一步的,阻火器本体101顶部还包括限位环101c,限位环101c自顶部向内开设有限位腔101c‑1,限位腔101c‑1用于为压紧件102b提供容纳空间,分度盘102a包括顶102a‑1和拨杆102a‑2以及压紧槽102a‑3,压紧槽102a‑3周向设于分度盘102a顶部,压紧槽102a‑3自顶部贯穿分度盘102a,且设有多个,压紧槽102a‑3用于适配压紧件102b,顶块102a‑1紧挨压紧槽102a‑3设置,顶块102a‑1顶部嵌入呼吸阀底座,且拨杆102a‑2用于带动分度盘102a转动,从而带动顶块102a‑1压入不同的呼吸阀底座的配合槽内,顶块102a‑1的底部嵌入分度盘102a内,拨杆102a‑2一端嵌入分度盘102a的侧部,且与分度盘102a固定,分度盘102a的底部设有嵌装环,嵌装环嵌入限位环101c内侧,嵌装环用于给分度盘102a提供和限位环
101c的连接关系,分度盘102a上还设有分度槽,分度槽用于配合压紧块102b‑1顶部。
[0046] 进一步的,压紧件102b包括压紧块102b‑1、弹簧102b‑2、压紧杆102b‑3、压紧座102b‑4、顶杆102b‑5,压紧块102b‑1设于压紧槽102a‑3内,且压紧块102b‑1自底部向内开设有顶压槽,顶压槽用于容纳压紧杆102b‑3顶部,压紧座102b‑4设于压紧块102b‑1底部,且压紧块102b‑1的底部通过螺栓与顶杆102b‑5一端固定,弹簧102b‑2的底部与压紧座102b‑4顶部固定,弹簧102b‑2的顶部与压紧块102b‑1底部部固定,且压紧杆102b‑3底部嵌入压紧座
102b‑4内,压紧杆102b‑3顶部伸入顶压槽内,且弹簧102b‑2绕设在压紧杆102b‑3外侧,顶杆
102b‑5与限位环101c底部设有凸块,凸块与限位环101c底部抵接,凸块固定在顶杆102b‑5上。
[0047] 在使用时,下压顶杆102b‑5,顶杆102b‑5上因凸块带动压紧座102b‑4向下移动,同时弹簧102b‑2拉伸,带动与弹簧102b‑2连接的压紧块102b‑1从分度盘102a上的分度槽退回压紧槽102a‑3内,解除对分度盘102a的限位,同时拨动拨杆102a‑2,可带动分度盘102a转动,同时带动顶块102a‑1进入下一个配合槽内,从而对呼吸阀本体103底部进行进一步的压紧,当停止转动分度盘102a时;
[0048] 上推顶杆102b‑5,顶杆102b‑5上因凸块带动压紧座102b‑4向上移动,同时弹簧102b‑2压缩,带动与弹簧102b‑2连接的压紧块102b‑1在压紧杆102b‑3的挤压下进入分度盘
102a上的分度槽内,对分度盘102a的限位,从而对分度盘102a进行进一步的夹紧定位,也实现了进一步的对阻火器101和呼吸阀本体103的快速安装和定位,便于后期工作人员检查呼吸阀本体103内部的检修情况。
[0049] 进一步的,连接柱203与阻火件103d活动杆连接,连接柱203顶部还设有连接杆203a,呼吸阀本体103还包括连接口103e,连接口103e开设有连接槽103e‑1,连接柱203底部与连接槽103e‑1固定。
[0050] 进一步的,呼吸阀本体103安装阻火件103d的一端呈开口装,且连接口103e靠近呼吸阀本体103本体的一端向内凹陷设置,便于与卡扣201b的配合,连接槽103e‑1的大小适配与连接柱203加上卡扣201b的大小,连接柱203紧挨连接槽103e‑1的末端固定设置,且连接槽103e‑1设有三个。
[0051] 进一步的,转换圈201还包括转换槽201a、卡扣201b、档位件201c,转换槽201a自外侧向内开设,卡扣201b呈L形,卡扣201b一端设于转换槽201a一侧,档位件201c设于转换圈201顶部。
[0052] 进一步的,转换圈201呈环形,且转换槽201a与连接槽103e‑1位置相对饮,转换槽201a用于容纳连接柱203,卡扣201b的一端与转换圈201底部固定,且紧挨转换槽201a边缘设置。
[0053] 进一步的,转换圈201还包括档位槽201d,档位槽201d远离转换槽201a设置,且转换槽201a自顶部向内开设,开设方向与转换槽201a方向相反且不贯穿转换圈201,档位件201c包括承载槽201c‑1,承载槽201c‑1设有三个,均匀设于档位件201c顶部,档位件201c用于调节安装阻火件103d的松紧程度,承载槽201c‑1用于调节挡板202a对所需位置。
[0054] 进一步的,滑移盖202包括挡板202a和滑移槽202b,挡板202a设于滑移盖202内侧,滑移槽202b设于滑移盖202外侧。
[0055] 进一步的,挡板202a底部固定在滑移盖202内侧,且滑移盖202的大小大于转换圈201和连接口103e的大小,挡板202a均匀设有三个,滑移槽202b均匀设有三个,且均设于滑移盖202外侧。
[0056] 在使用时,固定好呼吸阀本体103时,先将转换圈201上的卡扣201b调整好方向穿过连接口103e上的连接槽103e‑1,且此时顺时针转动转换圈201,则能带动卡扣201b卡向连接口103e后侧,此时实现了转换圈201与连接口103e的固定,工作人员再将滑移盖202顺时针罩上转换圈201,滑移盖202的挡板202a与承载槽201c‑1配合,连接柱203顶部的连接杆203a伸入滑移槽202b内,此时连接杆203a因滑移槽202b的方向,便只能在滑移槽202b内移动,实现了滑移盖202的固定;
[0057] 需要更换阻火件103d时,固定好呼吸阀本体103时,将转换圈201上的卡扣201b调整好方向穿过连接口103e上的连接槽103e‑1,且此时逆时针转动转换圈201,则能带动卡扣201b向连接槽103e‑1的方向转动,此时实现了转换圈201与连接口103e的松开,工作人员再将滑移盖202逆时针从转换圈201上取下,滑移盖202的挡板202a离开承载槽201c‑1,连接柱
203顶部的连接杆203a退出滑移槽202b内,此时实现了快速拆装,且便于工作人员及时检修阻火件103d,且设置连接单元200可以改变传统的阻火盘的单体设置,便于工作人员对阻火盘的及时更换,且减少组还盘的阻火通道出现变形、堵塞等问题,进而导致穿过的气体或液体不在能充分打散,阻燃效果变差的问题。
[0058] 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