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减震防噪功能的吸尘器

申请号 CN201910575508.7 申请日 2019-06-28 公开(公告)号 CN110169734B 公开(公告)日 2024-05-03
申请人 宁波海际电器有限公司; 发明人 周荣; 郑良宝;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具有减震防噪功能的 吸尘器 。它包括 手柄 、主机、尘杯和吸尘板,主机包括前外罩、后外罩、 风 机盒和抽风机,前外罩安装在后外罩的上半部分,尘杯安装在后外罩的下半部分,风机盒安装在前外罩和后外罩之间,抽风机安装在风机盒内,抽风机和风机盒之间设有 隔音 棉 ,手柄安装在后外罩的上方,尘杯置于前外罩的下方且与风机盒相 接触 ,尘杯的下方置于后外罩上,尘杯的上方与前外罩相卡接,尘杯与风机盒之间设有减震 密封圈 ,吸尘板安装在后外罩的下方,后外罩上设有 通风 管道,通风管道的一端与吸尘板连通,通风管道的另一端与尘杯连通。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牢固程度高,减震效果好,隔音效果好,方便安装与拆卸,安全可靠性高。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减震防噪功能的吸尘器,其特征是,包括手柄(1)、主机(2)、尘杯(3)和吸尘板(4),所述的主机(2)包括前外罩(6)、后外罩(65)、机盒和抽风机,所述前外罩(6)的形状呈L型,所述后外罩(65)的形状呈T型,所述的前外罩(6)安装在后外罩(65)的上半部分,所述的尘杯(3)安装在后外罩(65)的下半部分,所述的风机盒安装在前外罩(6)和后外罩(65)之间,所述的抽风机安装在风机盒内,所述的抽风机和风机盒之间设有隔音,所述的手柄(1)安装在后外罩(65)的上方,所述的尘杯(3)置于前外罩(6)的下方且与风机盒相接触,所述尘杯(3)的下方置于后外罩(65)上,所述尘杯(3)的上方与前外罩(6)相卡接,所述的尘杯(3)与风机盒之间设有减震密封圈(26),所述的吸尘板(4)安装在后外罩(65)的下方,所述的后外罩(65)上设有通风管道(52),所述通风管道(52)的一端与吸尘板(4)连通,所述通风管道(52)的另一端与尘杯(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防噪功能的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前外罩(6)的上端面上设有把手(5),所述前外罩(6)的内侧上方设有限位柱(66),所述前外罩(6)的内侧下方设有定位柱(67),所述的后外罩(65)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用于安装手柄(1)的手柄安装部(49)、用于安装风机盒的风机安装部(51)和用于安装尘杯(3)的通风部(53),所述的风机安装部(51)内设有与限位柱(66)相匹配的限位套(68)和与定位柱(67)相匹配的定位套(69),所述后外罩(65)的手柄安装部(49)与前外罩(6)上的把手(5)相匹配连接,所述后外罩(65)的风机安装部(51)通过限位柱(66)与限位套(68)的配合以及定位柱(67)和定位套(69)的配合与前外罩(6)连接,所述的风机盒通过限位柱(66)和定位柱(67)安装在前外罩(6)和后外罩(65)的风机安装部(51)之间,所述的通风管道(52)安装在后外罩(65)的通风部(53),所述后外罩(65)的底部设有通风管道(52)的进口,所述通风管道(52)的进口与吸尘板(4)连通,所述通风管道(52)的出口置于通风部(53)靠近风机安装部(51)的一端,所述通风管道(52)的出口与尘杯(3)连通,所述后外罩(65)的底端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尘杯(3)的安装孔(54),所述前外罩(6)的侧面设有用于安装尘杯(3)的定位卡扣(7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防噪功能的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的风机盒包括风机上盖(8)和风机下盖(13),所述风机上盖(8)的外侧设有与限位柱(66)相匹配的限位(9),所述风机上盖(8)的顶面内部设有风机定位槽(7),所述风机上盖(8)的侧面设有电源线出口(11),所述风机下盖(13)的外侧设有与定位柱(67)相匹配的定位块(15),所述风机下盖(13)的底面内部中间设有圆环状挡块(14),所述风机下盖(13)的底面中间且置于圆环状挡块(14)的内部设有通风网孔(12),所述抽风机的下端置于圆环状挡块(14)内且与通风网孔(12)相对应,所述抽风机的上端置于风机定位槽(7)内,所述的抽风机安装在风机上盖(8)和风机下盖(13)之间,所述的隔音棉置于抽风机的外侧面与风机上盖(8)和风机下盖(13)的内侧面之间,所述风机上盖(8)和风机下盖(13)的侧面且置于电源线出口(11)的位置处设有导槽(10),所述后外罩(65)的风机安装部(51)设有与导槽(10)向对应的导轨(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防噪功能的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手柄(1)包括提手部(34)和连杆(36),所述的提手部(34)安装在连杆(36)的一端,所述连杆(36)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套筒(38),所述安装套筒(38)的侧面上设有手柄安装卡扣(37),所述后外罩(65)的手柄安装部(49)设有与安装套筒(38)相匹配的安装通孔(39)和与手柄安装卡扣(37)相匹配的手柄(1)安装卡孔,所述的手柄(1)安装卡孔置于安装通孔(39)的侧面且与安装通孔(39)连通,所述的安装套筒(38)置于安装通孔(39)内且通过手柄安装卡扣(37)和手柄(1)安装卡孔与手柄安装部(49)相卡接,所述的提手部(34)上设有第一电源线挂钩(35),所述的第一电源线挂钩(35)可旋转的安装在提手部(34)上,所述后外罩(65)的手柄安装部(49)侧面上设有第二电源线挂钩(40),所述的第二电源线挂钩(40)可旋转的安装在手柄安装部(49)上,所述的第二电源线挂钩(40)置于第一电源线挂钩(35)的正下方,所述的后外罩(65)上且置于第二电源线挂钩(40)的正下方设有电源线孔(41),所述的电源线孔(41)与电源线出口(11)相对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防噪功能的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吸尘板(4)包括吸尘上板(43)、吸尘下板(48)和吸尘管(45),所述的吸尘下板(48)上设有吸尘槽(55),所述吸尘槽(55)的横截面形状为V形,即所述吸尘槽(55)的深度从两边到中间逐渐变大,所述吸尘槽(55)的中间设有进尘孔(56),所述的吸尘上板(43)安装在吸尘下板(48)上,所述吸尘上板(43)和吸尘下板(48)上均设有安装座,所述吸尘下板(48)的安装座上设有度限位槽(58)和档位限位块(57),所述吸尘上板(43)的安装座上设有轴承座(46),所述的轴承座(46)上安装有滚轮(47),所述的吸尘管(45)安装在吸尘上板(43)的安装座和吸尘下板(48)的安装座之间,所述吸尘管(45)的下端与进尘孔(56)相对应,所述吸尘管(45)的上端侧面设有吸尘安装卡扣(44),所述后外罩(65)的通风部(53)设有与吸尘安装卡扣(44)相匹配的吸尘安装卡孔(42),所述的吸尘安装卡孔(42)与通风管道(52)连通,所述吸尘管(45)的上端置于通风管道(52)的进口内部且通过吸尘安装卡扣(44)和吸尘安装卡孔(42)相配合与通风部(53)相卡接,所述吸尘管(45)的下端左右两侧面上均设有转轴(60),其中一个转轴(60)的侧面设有与角度限位槽(58)相匹配的角度限位块(59),另一个转轴(60)的侧面设有档位板(61),所述档位板(61)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档位板(61)的一侧面上设有档位通孔(62),所述档位板(61)的另一侧面上设有与档位限位块(57)相匹配的档位凸起(63)。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防噪功能的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的尘杯(3)包括杯外罩和滤芯,所述的杯外罩包括筒体(19)和底盖(22),所述的底盖(22)安装在筒体(19)的底部且与筒体(19)转动连接,所述的底盖(22)与筒体(19)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20),所述底盖(22)的一侧边上设有安装挂钩(23)和尘杯安装卡扣(21),所述安装挂钩(23)和尘杯安装卡扣(21)在底盖(22)上的位置呈前后对应关系,所述的安装挂钩(23)置于后外罩(65)的安装孔(54)内,所述筒体(19)的外侧面上设有进风口(64)和与尘杯安装卡扣(21)相匹配的尘杯安装卡槽,所述筒体(19)的进风口(64)与通风管道(52)的出口相对接,所述筒体(19)的进风口(64)与通风管道(52)的出口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8),所述筒体(19)的上端设有出风栅板(16),所述筒体(19)的上端侧面设有与定位卡扣(70)相对应的定位卡槽(17),所述的定位卡槽(17)内设有定位卡块(24),所述的滤芯安装在筒体(19)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防噪功能的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的滤芯包括粗滤杯(32)、细滤杯和滤芯盖(25),所述粗滤杯(32)的底面为平面,所述粗滤杯(32)的侧面为网面,所述粗滤杯(32)的上端边缘处设有第一卡块(33),所述滤芯盖(25)的外侧面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卡块(33)相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的粗滤杯(32)通过第一卡块(33)与第一卡槽的配合与滤芯盖(25)相卡接,所述的细滤杯置于粗滤杯(32)的内部,所述的滤芯盖(25)中间设有通孔,所述的减震密封圈(26)安装在滤芯盖(25)的上端面上且置于通孔的外侧,所述细滤杯的上端设有第二卡块(28),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卡块(28)相匹配的第三卡块(27),所述的细滤杯通过第二卡块(28)和第三卡块(27)的配合与滤芯盖(25)的通孔相卡接,所述的滤芯盖(25)安装在筒体(19)上且置于出风栅板(16)所在的位置处,所述通风管道(52)的出口置于粗滤杯(32)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具有减震防噪功能的吸尘器,其特征是,所述的细滤杯包括下端盖(31)、支架(30)和上端盖(29),所述支架(30)的形状呈圆台形,所述的支架(30)安装在下端盖(31)和上端盖(29)之间,所述支架(30)的直径从下端盖(31)到上端盖(29)逐渐变大,所述支架(30)的外侧设有滤纸,所述下端盖(31)的外侧和上端盖(29)的外侧均设有用于限位滤纸的翻边,所述上端盖(29)的上方设有凸环,所述的第二卡块(28)置于凸环的外侧,所述第三卡块(27)的形状呈阶梯状。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有减震防噪功能的吸尘器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家用电器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具有减震防噪功能的吸尘器。

背景技术

[0002] 吸尘器按结构可分为立式、卧式和便携式。吸尘器的工作原理是,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尘屑。吸尘器主要由起尘、吸尘、滤尘三部分组成,一般包括串激整流子电动机、离心式机、滤尘器(袋)和吸尘附件。一般吸尘器的功率为400‑1000W或更高,便携式吸尘器的功率一般为250W及其以下。吸尘器能除尘,主要在于它的“头部”装有一个电动抽风机。抽风机的转轴上有风叶轮,通电后,抽风机会以每秒500圈的转速产生较高的吸和压力,在吸力和压力的作用下,空气高速排出,而风机前端吸尘部分的空气不断地补充风机中的空气,致使吸尘器内部产生瞬时真空,和外界大气压形成负压差,在此压差的作用下,吸入含灰尘的空气。灰尘等杂物依次通过地毯或地板刷、长接管、弯管、软管、软管接头进入滤尘袋,灰尘等杂物滞留在滤尘袋内,空气经过滤片净化后,再由机体尾部排出。
[0003] 现有的吸尘器在使用时,往往存在抽风机声音过响,导致存在噪音污染;同时抽风机工作也会存在较大的振动感,使得使用者并不能长时间使用吸尘器;还有现有的吸尘器一般的设计方式都是对中分布结构,当对其进行拆卸时,旋拧完螺丝之后往往会存在吸尘器散架的问题,并不能保证吸尘器的一致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且安装方便的具有减震防噪功能的吸尘器。
[0005]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 一种具有减震防噪功能的吸尘器,包括手柄、主机、尘杯和吸尘板,所述的主机包括前外罩、后外罩、风机盒和抽风机,所述前外罩的形状呈L型,所述后外罩的形状呈T型,所述的前外罩安装在后外罩的上半部分,所述的尘杯安装在后外罩的下半部分,所述的风机盒安装在前外罩和后外罩之间,所述的抽风机安装在风机盒内,所述的抽风机和风机盒之间设有隔音,所述的手柄安装在后外罩的上方,所述的尘杯置于前外罩的下方且与风机盒相接触,所述尘杯的下方置于后外罩上,所述尘杯的上方与前外罩相卡接,所述的尘杯与风机盒之间设有减震密封圈,所述的吸尘板安装在后外罩的下方,所述的后外罩上设有通风管道,所述通风管道的一端与吸尘板连通,所述通风管道的另一端与尘杯连通。
[0007] 其中:通过前外罩和后外罩的结构设计,使得前外罩插接在后外罩的上半部分,而并未对前外罩和后外罩进行对半设计,使得前外罩和后外罩的结构更为牢固,同时前外罩的形状和后外罩的形状使得安装匹配更为牢固;而尘杯与前外罩和后外罩的结构设计,使得尘杯易于拆卸和安装;隔音棉的设计能够有效降低吸尘器的噪音,同时还能够减缓抽风机的震动;另外,通过减震密封圈的设计,一方面能够密封尘杯与风机盒,防止尘杯中的垃圾进入到风机盒中影响风机盒的使用,另一方面能够减缓风机盒内抽风机对尘杯的震动作用。
[0008] 作为优选,所述前外罩的上端面上设有把手,所述前外罩的内侧上方设有限位柱,所述前外罩的内侧下方设有定位柱,所述的后外罩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用于安装手柄的手柄安装部、用于安装风机盒的风机安装部和用于安装尘杯的通风部,所述的风机安装部内设有与限位柱相匹配的限位套和与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套,所述后外罩的手柄安装部与前外罩上的把手相匹配连接,所述后外罩的风机安装部通过限位柱与限位套的配合以及定位柱和定位套的配合与前外罩连接,所述的风机盒通过限位柱和定位柱安装在前外罩和后外罩的风机安装部之间,所述的通风管道安装在后外罩的通风部,所述后外罩的底部设有通风管道的进口,所述通风管道的进口与吸尘板连通,所述通风管道的出口置于通风部靠近风机安装部的一端,所述通风管道的出口与尘杯连通,所述后外罩的底端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尘杯的安装孔,所述前外罩的侧面设有用于安装尘杯的定位卡扣。通过限位柱、定位柱、限位套和定位套的设计,能够更好的定位风机盒的位置,同时还使得风机盒与前外罩和后外罩之间留存一定的空隙,能够跟进一步的提高隔音和减震的效果;而安装孔和定位卡扣的设计,能够方便尘杯的安装与拆卸。
[0009] 作为优选,所述的风机盒包括风机上盖和风机下盖,所述风机上盖的外侧设有与限位柱相匹配的限位,所述风机上盖的顶面内部设有风机定位槽,所述风机上盖的侧面设有电源线出口,所述风机下盖的外侧设有与定位柱相匹配的定位块,所述风机下盖的底面内部中间设有圆环状挡块,所述风机下盖的底面中间且置于圆环状挡块的内部设有通风网孔,所述抽风机的下端置于圆环状挡块内且与通风网孔相对应,所述抽风机的上端置于风机定位槽内,所述的抽风机安装在风机上盖和风机下盖之间,所述的隔音棉置于抽风机的外侧面与风机上盖和风机下盖的内侧面之间,所述风机上盖和风机下盖的侧面且置于电源线出口的位置处设有导槽,所述后外罩的风机安装部设有与导槽向对应的导轨。通过风机盒的结构设计,一方面方便抽风机的安装与定位,另一方面能够对抽风机起到隔音和减震作用,同时还能够方便风机盒的安装与拆卸。
[0010] 作为优选,所述的手柄包括提手部和连杆,所述的提手部安装在连杆的一端,所述连杆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套筒,所述安装套筒的侧面上设有手柄安装卡扣,所述后外罩的手柄安装部设有与安装套筒相匹配的安装通孔和与手柄安装卡扣相匹配的手柄安装卡孔,所述的手柄安装卡孔置于安装通孔的侧面且与安装通孔连通,所述的安装套筒置于安装通孔内且通过手柄安装卡扣和手柄安装卡孔与手柄安装部相卡接,所述的提手部上设有第一电源线挂钩,所述的第一电源线挂钩可旋转的安装在提手部上,所述后外罩的手柄安装部侧面上设有第二电源线挂钩,所述的第二电源线挂钩可旋转的安装在手柄安装部上,所述的第二电源线挂钩置于第一电源线挂钩的正下方,所述的后外罩上且置于第二电源线挂钩的正下方设有电源线孔,所述的电源线孔与电源线出口相对应。通过第一电源线挂钩和第二电源线挂钩的设计,一方面能够方便电源线的缠绕,而当需要使用电源线时,只需要旋转第一电源线挂钩和第二电源线挂钩就可以把所有缠绕的电源取出,并不需要一圈圈的进行取出,能够大大提高使用的便捷性;而电源线孔的位置设计,能够更为方便电源线的缠绕,同时通过第二电源线挂钩的位置设计还能够遮盖电源线孔,从而保护电源线不受磕碰与磨损;同时安装套筒和安装通孔的结构设计能够方便手柄的安装与拆卸。
[0011] 作为优选,所述的吸尘板包括吸尘上板、吸尘下板和吸尘管,所述的吸尘下板上设有吸尘槽,所述吸尘槽的横截面形状为V形,即所述吸尘槽的深度从两边到中间逐渐变大,所述吸尘槽的中间设有进尘孔,所述的吸尘上板安装在吸尘下板上,所述吸尘上板和吸尘下板上均设有安装座,所述吸尘下板的安装座上设有度限位槽和档位限位块,所述吸尘上板的安装座上设有轴承座,所述的轴承座上安装有滚轮,所述的吸尘管安装在吸尘上板的安装座和吸尘下板的安装座之间,所述吸尘管的下端与进尘孔相对应,所述吸尘管的上端侧面设有吸尘安装卡扣,所述后外罩的通风部设有与吸尘安装卡扣相匹配的吸尘安装卡孔,所述的吸尘安装卡孔与通风管道连通,所述吸尘管的上端置于通风管道的进口内部且通过吸尘安装卡扣和吸尘安装卡孔相配合与通风部相卡接,所述吸尘管的下端左右两侧面上均设有转轴,其中一个转轴的侧面设有与角度限位槽相匹配的角度限位块,另一个转轴的侧面设有档位板,所述档位板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所述档位板的一侧面上设有档位通孔,所述档位板的另一侧面上设有与档位限位块相匹配的档位凸起。通过吸尘槽的设计,能够方便将垃圾进行聚合,从而进入到进尘孔中;而吸尘管的结构设计,一方面能够有效的限定吸尘管的转动角度,另一方面能够方便吸尘管与通风管道之间的拆卸与安装。
[0012] 作为优选,所述的尘杯包括杯外罩和滤芯,所述的杯外罩包括筒体和底盖,所述的底盖安装在筒体的底部且与筒体转动连接,所述的底盖与筒体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所述底盖的一侧边上设有安装挂钩和尘杯安装卡扣,所述安装挂钩和尘杯安装卡扣在底盖上的位置呈前后对应关系,所述的安装挂钩置于后外罩的安装孔内,所述筒体的外侧面上设有进风口和与尘杯安装卡扣相匹配的尘杯安装卡槽,所述筒体的进风口与通风管道的出口相对接,所述筒体的进风口与通风管道的出口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筒体的上端设有出风栅板,所述筒体的上端侧面设有与定位卡扣相对应的定位卡槽,所述的定位卡槽内设有定位卡块,所述的滤芯安装在筒体内。通过尘杯的结构设计能够方便尘杯的安装与拆卸,同时通过第一密封圈和第二密封圈的设计,能够确保尘杯内的垃圾不会被泄漏,而且还能够保证整个通道的气密性,提高吸尘效果。
[0013] 作为优选,所述的滤芯包括粗滤杯、细滤杯和滤芯盖,所述粗滤杯的底面为平面,所述粗滤杯的侧面为网面,所述粗滤杯的上端边缘处设有第一卡块,所述滤芯盖的外侧面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卡块相对应的第一卡槽,所述的粗滤杯通过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的配合与滤芯盖相卡接,所述的细滤杯置于粗滤杯的内部,所述的滤芯盖中间设有通孔,所述的减震密封圈安装在滤芯盖的上端面上且置于通孔的外侧,所述细滤杯的上端设有第二卡块,所述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卡块相匹配的第三卡块,所述的细滤杯通过第二卡块和第三卡块的配合与滤芯盖的通孔相卡接,所述的滤芯盖安装在筒体上且置于出风栅板所在的位置处,所述通风管道的出口置于粗滤杯的外侧。通过滤芯的设计,能够实现二次过滤,粗滤杯对大颗粒的垃圾进行一次过滤,细滤杯对小颗粒的垃圾进行二次过滤,这样设计一方面能够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同时另一方面还能够保证整个风道的畅通,确保吸尘器的可靠运行。
[0014] 作为优选,所述的细滤杯包括下端盖、支架和上端盖,所述支架的形状呈圆台形,所述的支架安装在下端盖和上端盖之间,所述支架的直径从下端盖到上端盖逐渐变大,所述支架的外侧设有滤纸,所述下端盖的外侧和上端盖的外侧均设有用于限位滤纸的翻边,所述上端盖的上方设有凸环,所述的第二卡块置于凸环的外侧,所述第三卡块的形状呈阶梯状。通过细滤杯的结构设计,能够有效的提高过滤效率,确保抽风机安全可靠的运行。
[001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牢固程度高,减震效果好,隔音效果好,方便安装与拆卸,安全可靠性高。附图说明
[0016]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17] 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8] 图3是后外罩的结构示意图;
[0019] 图4是吸尘下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5是吸尘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手柄,2.主机,3.尘杯,4.吸尘板,5.把手,6.前外罩,7.风机定位槽,8.风机上盖,9.限位块,10.导槽,11.电源线出口,12.通风网孔,13.风机下盖,14.圆环状挡块,15.定位块,16.出风栅板,17.定位卡槽,18.第二密封圈,19.筒体,20.第一密封圈,21.尘杯安装卡扣,22.底盖,23.安装挂钩,24.定位卡块,25.滤芯盖,26.减震密封圈,27.第三卡块,
28.第二卡块,29.上端盖,30.支架,31.下端盖,32.粗滤杯,33.第一卡块,34.提手部,35.第一电源线挂钩,36.连杆,37.手柄安装卡扣,38.安装套筒,39.安装通孔,40.第二电源线挂钩,41.电源线孔,42.吸尘安装卡孔,43.吸尘上板,44.吸尘安装卡扣,45.吸尘管,46.轴承座,47.滚轮,48.吸尘下板,49.手柄安装部,50.导轨,51.风机安装部,52.通风管道,53.通风部,54.安装孔,55.吸尘槽,56.进尘孔,57.档位限位块,58.角度限位槽,59.角度限位块,
60.转轴,61.档位板,62.档位通孔,63.档位凸起,64.进风口,65.后外罩,66.限位柱,67.定位柱,68.限位套,69.定位套,70.定位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描述。
[0023] 如图1、图2所述的实施例中,一种具有减震防噪功能的吸尘器,包括手柄1、主机2、尘杯3和吸尘板4,主机2包括前外罩6、后外罩65、风机盒和抽风机,前外罩6的形状呈L型,后外罩65的形状呈T型,前外罩6安装在后外罩65的上半部分,尘杯3安装在后外罩65的下半部分,风机盒安装在前外罩6和后外罩65之间,抽风机安装在风机盒内,抽风机和风机盒之间设有隔音棉,手柄1安装在后外罩65的上方,尘杯3置于前外罩6的下方且与风机盒相接触,尘杯3的下方置于后外罩65上,尘杯3的上方与前外罩6相卡接,尘杯3与风机盒之间设有减震密封圈26,吸尘板4安装在后外罩65的下方,后外罩65上设有通风管道52,通风管道52的一端与吸尘板4连通,通风管道52的另一端与尘杯3连通。
[0024] 如图2所示,前外罩6的上端面上设有把手5,前外罩6的内侧上方设有限位柱66,前外罩6的内侧下方设有定位柱67,如图3所示,后外罩65从上到下依次分为用于安装手柄1的手柄安装部49、用于安装风机盒的风机安装部51和用于安装尘杯3的通风部53,风机安装部51内设有与限位柱66相匹配的限位套68和与定位柱67相匹配的定位套69,后外罩65的手柄安装部49与前外罩6上的把手5相匹配连接,后外罩65的风机安装部51通过限位柱66与限位套68的配合以及定位柱67和定位套69的配合与前外罩6连接,风机盒通过限位柱66和定位柱67安装在前外罩6和后外罩65的风机安装部51之间,通风管道52安装在后外罩65的通风部53,后外罩65的底部设有通风管道52的进口,通风管道52的进口与吸尘板4连通,通风管道52的出口置于通风部53靠近风机安装部51的一端,通风管道52的出口与尘杯3连通,后外罩65的底端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尘杯3的安装孔54,前外罩6的侧面设有用于安装尘杯3的定位卡扣70。
[0025] 如图2所示,风机盒包括风机上盖8和风机下盖13,风机上盖8的外侧设有与限位柱66相匹配的限位块9,风机上盖8的顶面内部设有风机定位槽7,风机上盖8的侧面设有电源线出口11,风机下盖13的外侧设有与定位柱67相匹配的定位块15,风机下盖13的底面内部中间设有圆环状挡块14,风机下盖13的底面中间且置于圆环状挡块14的内部设有通风网孔
12,抽风机的下端置于圆环状挡块14内且与通风网孔12相对应,抽风机的上端置于风机定位槽7内,抽风机安装在风机上盖8和风机下盖13之间,隔音棉置于抽风机的外侧面与风机上盖8和风机下盖13的内侧面之间,风机上盖8和风机下盖13的侧面且置于电源线出口11的位置处设有导槽10,后外罩65的风机安装部51设有与导槽10向对应的导轨50。
[0026] 如图2所示,手柄1包括提手部34和连杆36,提手部34安装在连杆36的一端,连杆36的另一端设有安装套筒38,安装套筒38的侧面上设有手柄安装卡扣37,后外罩65的手柄安装部49设有与安装套筒38相匹配的安装通孔39和与手柄安装卡扣37相匹配的手柄1安装卡孔,手柄1安装卡孔置于安装通孔39的侧面且与安装通孔39连通,安装套筒38置于安装通孔39内且通过手柄安装卡扣37和手柄1安装卡孔与手柄安装部49相卡接,提手部34上设有第一电源线挂钩35,第一电源线挂钩35可旋转的安装在提手部34上,后外罩65的手柄安装部
49侧面上设有第二电源线挂钩40,第二电源线挂钩40可旋转的安装在手柄安装部49上,第二电源线挂钩40置于第一电源线挂钩35的正下方,后外罩65上且置于第二电源线挂钩40的正下方设有电源线孔41,电源线孔41与电源线出口11相对应。
[0027] 如图2所示,吸尘板4包括吸尘上板43、吸尘下板48和吸尘管45,如图4所示,吸尘下板48上设有吸尘槽55,吸尘槽55的横截面形状为V形,即吸尘槽55的深度从两边到中间逐渐变大,吸尘槽55的中间设有进尘孔56,吸尘上板43安装在吸尘下板48上,吸尘上板43和吸尘下板48上均设有安装座,吸尘下板48的安装座上设有角度限位槽58和档位限位块57,吸尘上板43的安装座上设有轴承座46,轴承座46上安装有滚轮47,吸尘管45安装在吸尘上板43的安装座和吸尘下板48的安装座之间,吸尘管45的下端与进尘孔56相对应,吸尘管45的上端侧面设有吸尘安装卡扣44,后外罩65的通风部53设有与吸尘安装卡扣44相匹配的吸尘安装卡孔42,吸尘安装卡孔42与通风管道52连通,吸尘管45的上端置于通风管道52的进口内部且通过吸尘安装卡扣44和吸尘安装卡孔42相配合与通风部53相卡接,如图5所示,吸尘管45的下端左右两侧面上均设有转轴60,其中一个转轴60的侧面设有与角度限位槽58相匹配的角度限位块59,另一个转轴60的侧面设有档位板61,档位板61的横截面形状为L形,档位板61的一侧面上设有档位通孔62,档位板61的另一侧面上设有与档位限位块57相匹配的档位凸起63。
[0028] 如图2所示,尘杯3包括杯外罩和滤芯,杯外罩包括筒体19和底盖22,底盖22安装在筒体19的底部且与筒体19转动连接,底盖22与筒体19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20,底盖22的一侧边上设有安装挂钩23和尘杯安装卡扣21,安装挂钩23和尘杯安装卡扣21在底盖22上的位置呈前后对应关系,安装挂钩23置于后外罩65的安装孔54内,筒体19的外侧面上设有进风口64和与尘杯安装卡扣21相匹配的尘杯安装卡槽,筒体19的进风口64与通风管道52的出口相对接,筒体19的进风口64与通风管道52的出口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18,筒体19的上端设有出风栅板16,筒体19的上端侧面设有与定位卡扣70相对应的定位卡槽17,定位卡槽17内设有定位卡块24,滤芯安装在筒体19内。
[0029] 如图2所示,滤芯包括粗滤杯32、细滤杯和滤芯盖25,粗滤杯32的底面为平面,粗滤杯32的侧面为网面,粗滤杯32的上端边缘处设有第一卡块33,滤芯盖25的外侧面内壁上设有与第一卡块33相对应的第一卡槽,粗滤杯32通过第一卡块33与第一卡槽的配合与滤芯盖25相卡接,细滤杯置于粗滤杯32的内部,滤芯盖25中间设有通孔,减震密封圈26安装在滤芯盖25的上端面上且置于通孔的外侧,细滤杯的上端设有第二卡块28,通孔的内壁上设有与第二卡块28相匹配的第三卡块27,细滤杯通过第二卡块28和第三卡块27的配合与滤芯盖25的通孔相卡接,滤芯盖25安装在筒体19上且置于出风栅板16所在的位置处,通风管道52的出口置于粗滤杯32的外侧。细滤杯包括下端盖31、支架30和上端盖29,支架30的形状呈圆台形,支架30安装在下端盖31和上端盖29之间,支架30的直径从下端盖31到上端盖29逐渐变大,支架30的外侧设有滤纸,下端盖31的外侧和上端盖29的外侧均设有用于限位滤纸的翻边,上端盖29的上方设有凸环,第二卡块28置于凸环的外侧,第三卡块27的形状呈阶梯状。
[0030] 使用时,打开抽风机,吸尘下板48置于底面上通过吸尘槽55将垃圾吸入到吸尘孔,而吸尘板4中的垃圾通过吸尘管45进入到后外罩65的通风管道52中,经过通风管道52进入到尘杯3中,垃圾先手经过粗滤杯32进行一次过滤,之后进入到粗滤杯32中且置于细滤杯的外侧,此时通过细滤杯进行二次过滤,能够使得风从细滤杯中进入到风机盒,同时经过电源线出口11经出风栅板16排出。当吸尘器使用完之后,通过定位卡扣70与定位卡块24的设计,将尘杯3从前外罩6和后外罩65上取下,然后依次取出滤芯盖25、细滤杯和粗滤杯32,取出细滤杯后将细滤杯上的滤纸更换,取出粗滤杯32时将粗滤杯32中的垃圾倒入到筒体19中,同时将滤纸也置于筒体19中,最后只需要打开尘杯安装卡扣21使得底盖22从筒体19上打开就可以把垃圾从筒体19中倒出。此外,对于电源线的收纳更为方便,未使用时将第一电源线挂钩35的朝向和第二电源线挂钩40的朝向旋转成背靠背,之后将电源线缠绕在第一电源线挂钩35的朝向和第二电源线挂钩40之后即可,使用时只需要将第一电源线挂钩35的朝向和第二电源线挂钩40的朝向旋转成面对面即可将整个电源线取下。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