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置及清洁设备的工作站

申请号 CN202410349459.6 申请日 2024-03-25 公开(公告)号 CN118021229A 公开(公告)日 2024-05-14
申请人 上海智元新创技术有限公司; 发明人 请求不公布姓名;
摘要 本 申请 提供了加 水 装置及清洁设备的工作站,加水装置包括加水口组件和防护运动组件,加水口组件包括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单向导流件,防护运动组件包括 固定板 、防护罩和连接在防护罩和固定板之间的第一弹性件,防护罩能够在受到清洁设备 挤压 时沿第一方向靠近固定板以及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复位,防护罩在复位后,环设在加水口组件的外侧,能够承接来自进水管在停止添加清水后可能产生的溢漏水,此外,在加水口组件中设置单向导流件以实现对清水的单向导通,单向导流件在受到持续的水压时开启,以使进水管接收的清水进入清洁设备,并在水压不足时关闭,从而阻隔进水管接受的清水进入清洁设备,减少了加水口组件的溢漏水现象的发生。
权利要求

1.一种加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清洁设备的工作站,所述加水装置用于为清洁设备添加清水,所述加水装置包括加水口组件和防护运动组件;
所述加水口组件包括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单向导流件,所述进水管用于接收外部清水,所述单向导流件用于实现清水的单向流动;
所述防护运动组件包括防护罩、固定板和第一弹性件,所述防护罩环设于所述加水口组件的外侧并与所述固定板在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板还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防护罩之间;
当所述清洁设备挤压所述防护罩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受压缩,所述防护罩靠近所述固定板以使所述加水口组件伸入所述清洁设备,控制所述单向导流件开启,实现所述进水管接收的清水进入所述清洁设备;当所述清洁设备不再挤压所述防护罩时,所述第一弹性件伸张以使所述防护罩复位,控制所述单向导流件关闭,实现阻隔所述进水管接收的清水进入所述清洁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导流件为压力型单向,当水压大于或等于0.3bar时,所述压力型单向阀开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罩包括远离所述固定板的第一罩体部和靠近所述固定板的第二罩体部;
所述第二罩体部的外周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罩体部的外周面积,所述第一罩体部上与所述第二罩体部相连处沿周向上向外延伸形成台阶部;
所述第二罩体部的底部上靠近所述固定板的端部形成有阻挡部,所述第二罩体部的底部、所述阻挡部和所述台阶部之间形成溢水槽。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体部的底部上开设有溢水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口组件还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以接收清水,所述出水口通过所述单向导流件连通至所述进水管以为所述清洁设备提供清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口为活接弯头;和/或,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之间和/或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单向导流件之间为螺纹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水口组件还包括度调节板,所述角度调节板套设在所述进水管上,并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所述角度调节板用于调节所述进水管的安装角度,以使所述出水口朝向地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角度调节板上设有圆弧形开口,所述圆弧形开口用于安装螺钉以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板和所述固定板。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运动组件还包括:
第一导向柱,连接至所述防护罩并穿设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内;
直线轴承,贯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所述第一导向柱沿所述第一方向穿设在所述直线轴承内,且能够相对所述直线轴承运动;
挡片,用于封闭所述直线轴承的远离所述防护罩的端部,以阻止所述第一导向柱伸出所述直线轴承。
10.一种清洁设备的工作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加水装置。

说明书全文

装置及清洁设备的工作站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清洁设备工作站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加水装置及清洁设备的工作站。

背景技术

[0002] 在清洁设备中,为了降低人员对清洁设备的干预,以及提高清洁设备的自动化、智能化,一般需要为清洁设备配备工作站,工作站能够同时为清洁设备充电和添加清水,但是在停止添加清水后,会存在溢漏水的问题,如果清水外溢至电极片上会造成短路
[0003] 基于此,本申请提供了加水装置及清洁设备的工作站,以改进相关技术。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于提供加水装置及清洁设备的工作站,能够减少为清洁设备添加清水时溢漏水情况的发生。
[0005]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加水装置,适用于清洁设备的工作站,所述加水装置用于为清洁设备添加清水,所述加水装置包括加水口组件和防护运动组件;
[0006] 所述加水口组件包括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单向导流件,所述进水管用于接收外部清水,所述单向导流件用于实现清水的单向流动;
[0007] 所述防护运动组件包括防护罩、固定板和第一弹性件,所述防护罩环设于所述加水口组件的外侧并与所述固定板在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固定板还与所述进水管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连接在所述固定板和所述防护罩之间;
[0008] 当所述清洁设备挤压所述防护罩时,所述第一弹性件受力压缩,所述防护罩靠近所述固定板以使所述加水口组件伸入所述清洁设备,控制所述单向导流件开启,实现所述进水管接收的清水进入所述清洁设备;当所述清洁设备不再挤压所述防护罩时,所述第一弹性件伸张以使所述防护罩复位,控制所述单向导流件关闭,实现阻隔所述进水管接收的清水进入所述清洁设备。
[000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单向导流件为压力型单向,当水压大于或等于0.3bar时,所述压力型单向阀开启。
[001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罩包括远离所述固定板的第一罩体部和靠近所述固定板的第二罩体部;
[0011] 所述第二罩体部的外周面积大于所述第一罩体部的外周面积,所述第一罩体部上与所述第二罩体部相连处沿周向上向外延伸形成台阶部;
[0012] 所述第二罩体部的底部上靠近所述固定板的端部形成有阻挡部,所述第二罩体部的底部、所述阻挡部和所述台阶部之间形成溢水槽。
[0013]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罩体部的底部上开设有溢水口。
[0014]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水口组件还包括进水口和出水口,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相连通以接收清水,所述出水口通过所述单向导流件连通至所述进水管以为所述清洁设备提供清水。
[001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进水口为活接弯头;和/或,
[0016] 所述进水管与所述进水口之间和/或所述进水管与所述单向导流件之间为螺纹连接。
[0017]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加水口组件还包括度调节板,所述角度调节板套设在所述进水管上,并与所述固定板连接;
[0018] 所述角度调节板用于调节所述进水管的安装角度,以使所述出水口朝向地面。
[0019]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角度调节板上设有圆弧形开口,所述圆弧形开口用于安装螺钉以连接所述角度调节板和所述固定板。
[002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护运动组件还包括:
[0021] 第一导向柱,连接至所述防护罩并穿设在所述第一弹性件内;
[0022] 直线轴承,贯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沿所述第一方向穿设在所述直线轴承内,且能够相对所述直线轴承运动;
[0023] 挡片,用于封闭所述直线轴承的远离所述防护罩的端部,以阻止所述第一导向柱伸出所述直线轴承。
[0024]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的工作站,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加水装置。
[0025] 本申请提供了加水装置及清洁设备的工作站,加水装置包括加水口组件和防护运动组件,所述加水口组件包括相连通的进水管和单向导流件,防护运动组件包括固定板、防护罩和连接在防护罩和固定板之间的第一弹性件,防护罩能够在受到清洁设备挤压时沿第一方向靠近固定板以及在第一弹性件的弹性作用下复位,防护罩在复位后,环设在加水口组件的外侧,能够承接来自进水管在停止添加清水后可能产生的溢漏水,此外,在加水口组件中设置单向导流件以实现对清水的单向导通,单向导流件在受到持续的水压时开启,以使进水管接收的清水进入清洁设备,并在水压不足时关闭,从而阻隔进水管接收的清水进入清洁设备,减少了加水口组件的溢漏水现象的发生。附图说明
[0026] 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加水装置在防护罩未受清洁设备挤压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7] 图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加水装置在防护罩未受清洁设备挤压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8] 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加水装置在防护罩未受清洁设备挤压时的结构示意图三。
[0029] 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加水装置在防护罩受到清洁设备挤压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0] 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加水装置在防护罩受到清洁设备挤压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1] 图6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加水装置在防护罩未受清洁设备挤压时的剖视图。
[0032] 图7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加水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8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加水口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0034] 图9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防护运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10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清洁设备的接水口组件与加水装置对接的结构示意图。
[0036] 图1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一种清洁设备的接水口组件与加水装置对接的剖视图。
[0037] 图中:100、防护运动组件;110、固定板;120、防护罩;121、第一罩体部;122、第二罩体部;123、台阶部;124、阻挡部;125、溢水槽;126、溢水口;127、凹槽;130、第一弹性件;140、第一导向柱;150、直线轴承;160、挡片;200、加水口组件;210、进水管;220、单向导流件;221、阀体;222、顶轴;223、压簧;224、挡;225、密封圈;230、进水口;240、出水口;250、角度调节板;251、圆弧形开口;300、接水口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9] 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特征。在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40] 为了提高清洁设备的智能化和自动化,降低人员的干预性,往往会为清洁设备配置工作站。清洁设备例如是洗地设备或者清洁机器人,其中,洗地设备例如是具备洗地功能的洗地机、扫拖一体机、商用清洁设备、洗地机器人等。工作站能够为清洁设备充电和添加清水,但添加清水时容易产生溢漏水的问题,如果清水外溢至工作站或者清洁设备的电极片上时会导致电极片发生短路,如果清水滴落到工作站内的电器件时也会造成电器件发生短路,此外,加水装置中的加水口组件的连接往往采用抱箍和软管等配合式连接,导致安装困难、维护不便和成本高。
[0041] 参见图1至图6,图1至图3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水装置在防护罩未受清洁设备挤压时的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4至图5分别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水装置在防护罩受到清洁设备挤压时的不同角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加水装置在防护罩未受清洁设备挤压时的剖视图。
[0042] 为改善上述问题,请结合图1至图6,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水装置,适用于清洁设备的工作站,加水装置用于为清洁设备添加清水,加水装置包括加水口组件200和防护运动组件100,加水口组件200包括相连通的进水管210和单向导流件220,防护运动组件100包括固定板110、防护罩120和第一弹性件130。
[0043] 其中,加水口组件200的进水管210用于接收外部清水,单向导流件220用于实现清水的单向流动。如图1、图2和图6所示,加水口组件200的一端与固定板110相连,另一端伸入防护罩120内,当防护罩120处于自然状态时,即防护罩120未受清洁设备的挤压作用时,加水口组件200部分穿设在防护罩120的内部,防护罩120能够遮盖住加水口组件200上靠近清洁设备的端部,因为加水口组件200上靠近清洁设备的端部用于为清洁设备添加清水,可能会存在溢漏水的现象,但是通过防护罩120将上述端部遮盖住,那么即使加水口组件200发生溢漏水,防护罩120也能够承接住溢漏水,而不会任由溢漏水滴落至电极片或者工作站的内部电器件上导致短路。如图4和图5所示,当防护罩120受到清洁设备挤压时,防护罩120逐渐靠近固定板110,使得加水口组件200逐渐伸出防护罩120,直至防护罩120运动至极限位置或者指定位置后,加水口组件200伸出防护罩120的长度较大,此时加水口组件200例如已经伸入清洁设备的加水盒,开始为清洁设备添加清水。并在停止添加清水后,控制单向导流件220关闭,阻隔进水管210中清水继续流动,同时第一弹性件130驱使防护罩120远离固定板110。
[0044] 如图1和图2所示,防护罩120环设于加水口组件200的外侧并与固定板110在第一方向间隔设置,固定板110还与进水管210连接。防护罩120和固定板110相对设置,固定板110保持固定,防护罩120可以沿第一方向相对固定板110发生位置移动,靠近或者远离固定板110。第一弹性件130连接在固定板110和防护罩120之间。第一弹性件130能够在清洁设备挤压防护罩120时受力压缩,并当清洁设备不再挤压防护罩120时伸张以驱使防护罩120自靠近固定板110的位置复位至最远离固定板110的位置,可以理解为,最远离固定板110的位置为防护罩120不受清洁设备挤压,即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初始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指的初始位置均为防护罩120上最远离固定板110的位置),靠近固定板110的位置为防护罩120受清洁设备挤压产生位移的位置,作为示例,以最靠近固定板110的位置为防护罩120受清洁设备挤压产生最大位移的位置为极限位置(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指的极限位置均为防护罩
120上最靠近固定板110的位置)来描述防护罩120的运动状况,但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在防护罩120受到清洁设备挤压自初始位置向极限位置运动的过程中,只要加水口组件200已伸出防护罩120且与清洁设备的接水组件大致对准后,就可以为清洁设备加水,并不一定需要防护罩120运动至极限位置,在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中,为了描述防护罩120的运动和添加清水动作的发生之间的联系,假设防护罩120运动至极限位置时,加水口组件200才开始为清洁设备添加清水,但本申请对此不设限。防护罩120能够在受清洁设备挤压时由初始位置运动至极限位置,也能够在第一弹性件130的弹性力的驱使下,由极限位置复位至初始位置。
[0045] 当清洁设备挤压防护罩120时,第一弹性件130受力压缩,防护罩120靠近固定板110以使加水口组件200伸入清洁设备,控制单向导流件220开启,实现进水管210接收的清水进入清洁设备;当清洁设备不再挤压防护罩120时,第一弹性件130伸张以使防护罩120复位,控制单向导流件220关闭,实现阻隔进水管210接收的清水进入清洁设备。如图4和图5所示,当清洁设备需要添加清水时,清洁设备靠近并挤压防护罩120,以使加水口组件200伸出防护罩120,直至防护罩120运动至极限位置后,单向导流件220开启,实现进水管210接收的清水流向清洁设备。如图1至图3所示,当清洁设备停止添加清水时,进水管210停止接收清水,单向导流件220关闭,以阻隔进水管210中的水继续流动。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单向导流件220与进水管210的出水端相连,当工作站为清洁设备添加清水时,清水经进水管
210流至单向导流件220时,单向导流件220在流动清水的压力作用下开启,使得清水能够经过单向导流件220流入清洁设备内,当停止添加清水后,进水管210内的清水的压力不足以继续开启单向导流件220,使得进水管210内清水停留在进水管210内,不会继续向清洁设备流动,减少了溢漏水现象的发生。
[0046] 参见图7和图8,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水口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水口组件的部分结构的剖视图。
[0047]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单向导流件220为压力型单向阀或电磁阀等。例如,当单向导流件220为压力型单向阀时,当水压大于或等于0.3bar时,压力型单向阀开启。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力型单向阀包括阀体221以及设在阀体221内的顶轴222、压簧223、挡块224和密封圈225,挡块224与阀体221的内壁相连,顶轴222穿设在挡块224内,且可在水压的作用下靠近挡块224以及在压簧223的作用下远离挡块224,压簧223连接在顶轴222和挡块224之间,密封圈225设在顶轴222和阀体221之间,用于进一步阻隔进水管210内的清水流向清洁设备。当清洁设备需要添加清水时,清水推动顶轴222靠近挡块224,同时又由于挡块224固定不动,使得压簧223被压缩产生弹性力,并在停止加水后,压簧223在弹性力的作用下推动顶轴222远离挡块224,使得进水管210内的清水停留在进水管210内,不会继续向清洁设备流动。为了在以往的弹簧型单向阀的基础上提升压力阻值,可以使用弹性系数更大的压簧223,使得压力型单向阀需要在受到0.3bar及以上的压力才能打开单向通道,使得清水经压力型单向阀流向清洁设备。而当压力型单向阀受到的水压小于0.3bar时,压力型单向阀关闭,阻隔进水管210内的清水流入清洁设备。此外为了提升耐腐蚀性,压力型单向阀的各个结构的材质可以采用304不锈,密封圈225也可以选用耐腐蚀、温度适用范围广的氟橡胶O型圈。又例如,当单向导流件220为电磁阀时,可以设定电磁阀的启闭条件,电磁阀用于实现进水管210至清洁设备之间的单向水路导通。当水压大于或等于0.3bar时,电磁阀开启,以使进水管210接收的清水进入清洁设备,当水压低于0.3bar时,电磁阀关闭,阻隔进水管210接收的清水进入清洁设备。
[0048] 参见图9,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防护运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9]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4、图6和图8所示,防护罩120包括远离固定板110的第一罩体部121和靠近固定板110的第二罩体部122;第二罩体部122的外周面积大于第一罩体部121的外周面积,第一罩体部121上与第二罩体部122相连处沿周向上向外延伸形成台阶部123;第二罩体部122的底部上靠近固定板110的端部形成有阻挡部124,第二罩体部122的底部、阻挡部124和台阶部123之间形成溢水槽125。防护罩120能够保护加水口组件200,而且,将防护罩120设置成外周面积不同的第一罩体部121和第二罩体部122,且在第一罩体部121和第二罩体部122之间设置了台阶部123,使得加水口组件200的溢漏水在滴落至防护罩
120时,会先滴落在第一罩体部121的底部,再经过台阶部123流至第二罩体部122的底部,也即溢水槽125的底部。这里的溢水槽125由第二罩体部122、阻挡部124和台阶部123形成,第二罩体部122的底部构成了溢水槽125的槽底,阻挡部124和台阶部123构成了溢水槽125的槽边,台阶部123和阻挡部124将加水口组件200滴落的溢漏水限制在溢水槽125内,而不会再流至工作站的内部电器件或者清洁设备和工作站的电极片上,降低电器件和电极片发生短路的可能性,从而延长清洁设备和工作站的使用寿命。
[005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6和图9所示,第二罩体部122的底部上开设有溢水口126。设置溢水口126,溢水口126例如可以连接至工作站的排水管路,用于将溢水槽125内收集的溢漏水排出,而不会一直堆积在溢水槽125内而超过溢水槽125的槽深,导致溢漏水从阻挡部124溢出,滴落至工作站内的电器件导致短路。在一种可能的情况中,若第二罩体部
122的底部不平整,使得第二罩体部122的底部不在同一水平面上,可将溢水口126开设在第二罩体部122的底部上的最低位置处。
[0051]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罩体部122的两侧还设有沿周向上自第二罩体部122的外表面向第二罩体部122的内表面凹陷的凹槽127,设置凹槽127能够在安装加水装置时便于拿取,而且还减小了第二罩体部122的体积,降低了在工作站内的安装尺寸要求。
[0052] 参见图10和图11,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设备的接水口组件与加水装置对接的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清洁设备的接水口组件与加水装置对接的剖视图。
[005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8所示,加水口组件200还包括进水口230和出水口240,进水管210与进水口230相连通以接收水,出水口240通过单向导流件220连通至进水管210以为清洁设备提供水。进水口230、进水管210、单向导流件220和出水口240共同构成了加水口组件200,当需要为清洁设备加水时,进水口230组件接收清水并流入进水管210内,经过单向导流件220流至出水口240,并最终流至清洁设备内。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口230为活接弯头。将进水口230设置为活接弯头能够在任意角度转动,极大的提升水路的顺畅性,还方便拆卸和维修,并且密封性良好。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和图11所示,清洁设备与工作站对上桩(即充电检测到位)的同时,清洁设备会将防护罩120压退,从而露出出水口240,出水口240会伸入清洁设备内的接水口组件300的加水盒,出水口240向下流出清水至加水盒内,从而实现为清洁设备添加清水的操作。
[0054] 在一些实施例中,进水管210与进水口230之间和/或进水管210与单向导流件220之间为螺纹连接。相较抱箍和软管配合式连接,采用螺纹连接利用水管自身结构,减少了连接成本,而且方便维护。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进水管210采用两头带螺纹的304不锈钢空心管,通过螺纹连接进水口230或者单向导流件220,安装便捷,不需要采用卡箍式紧固。此外304不锈钢空心管具备较强的结构刚性,不需要额外的支持来保证进水管210与进水口
230之间或者进水管210与单向导流件220之间的安装精度
[0055]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7所示,加水口组件200还包括角度调节板250,角度调节板250套设在进水管210上,并与固定板110连接;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角度调节板250焊接在进水管210上,通过焊接将角度调节板250固定在进水管210上,保证了角度调节板250和进水管210之间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保证了角度调节板250和进水管210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和密封性。角度调节板250用于调节进水管210的安装角度,以使出水口240朝向地面。当工作站为清洁设备加水时,进水口230接收的清水经进水管210流至单向导流件220时,单向导流件220在流动水的压力作用下开启,使得清水能够经过单向导流件220流入出水口240,再经过出水口240流入清洁设备内。将出水口240朝向地面既遵循重力定律的自然现象,清水通过进水管210的流动速度会受到重力的影响,因此清水会自然而然地朝地面流动,所以将出水口240朝向地面设置是为了让清水的流动更加顺畅。除了遵循自然规律外,将出水口240朝向地面设置也与使用的便利性有关,只需将清洁设备的接收清水的结构设在出水口240的正下方,就能够轻松接到清水,减少飞溅或流失,同时,还能减少清水在流动过程中产生的噪音。此外,出水口240朝向地面还能减少空气进入,水流下落形成微小的涡流,通过这个涡流,空气可以顺利地从水的上方排出,而不会进入出水口240和进水管210中,保证了清水流动的连贯性。为保证出水口240的出水流畅度,可以转动出水口240至合适的角度,使得出水口240能够朝向地面。
[0056]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角度调节板250上设有圆弧形开口251,圆弧形开口251用于安装螺钉以连接角度调节板250和固定板110。为了保证角度调节板250和固定板
110安装后,出水口240能够朝向地面,在进水管210上设置了角度调节板25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角度调节板250的形状为圆盘形,在调节过程中能够一定程度上减少由于人员操作而产生的偏差,提升了角度调节板250的调节角度的准确性。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角度调节板250上设置有两个圆弧形开口251,在圆弧形开口251内安装螺钉以连接角度调节板250和固定板110,在安装螺钉初步预紧后,可调整角度调节板250的安装角度,保证出水口240朝向地面,再将螺钉完全拧紧,使用这种安装方式,可以节省一些活接,从而降低安装成本。
[0057]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至图5所示,防护运动组件100还包括第一导向柱140、直线轴承150和挡片160。第一导向柱140连接至防护罩120并穿设在第一弹性件130内。为保证第一弹性件130的弹性变形沿第一方向发生,即防护罩120自极限位置至初始位置的复位方向沿第一方向进行,在第一弹性件130的内部设置了第一导向柱140,第一导向柱140与防护罩120相连且能够在固定板110内沿第一方向运动,当清洁设备需要加水时,清洁设备靠近并挤压防护罩120,使得防护罩120在受到第一导向柱140的导向作用下仅能沿第一方向上运动,且在停止加水后,第一弹性件130推动防护罩120远离固定板110,同时仍然在第一导向柱140的导向作用下沿第一方向运动。
[0058] 直线轴承150贯穿安装在固定板110上,第一导向柱140沿第一方向穿设在直线轴承150内,且能够相对直线轴承150运动,直线轴承150相当于第一导向柱140的定位轴,设置直线轴承150进一步限定了第一导向柱140沿第一方向上的导向作用,相对于第一导向柱140直接相对固定板110运动而言,设置直线轴承150减小了固定板110受到的摩擦力,从而延长了固定板110的使用寿命。
[0059] 挡片160用于封闭直线轴承150的远离防护罩120的端部,以阻止第一导向柱140伸出直线轴承150。挡片160的设置通过限定第一导向柱140的运动范围,从而限定防护罩120的运动范围。设置防护运动组件100不仅能够保护加水口组件200,还能够提升整个加水装置的美观性。
[0060]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清洁设备的工作站,包括上述任一项加水装置。
[0061]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申请部分实施例以洗地设备或者清洁机器人的工作站为例,但本申请可以适用于其他清洁设备的工作站以及非清洁设备的电动工具的工作站,本申请对此不设限。
[0062]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63] 可以理解,本说明书中的具体的例子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而非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0064] 可以理解,本说明书中描述的各种实施方式,既可以单独实施,也可以组合实施,本申请对此并不限定。
[0065] 除非另有说明,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说明书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限制本说明书的范围。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在本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上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0066]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各实施例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其他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0067] 在本说明书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式,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
[0068] 以上仅为本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说明书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说明书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