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清洁机

申请号 CN202210594760.4 申请日 2022-05-27 公开(公告)号 CN114847795B 公开(公告)日 2024-05-14
申请人 钱江集团温岭正峰动力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明; 蔡卓; 叶晓红;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清洁机,属于清洁设备技术领域。它解决了如何增加用户使用吸尘设备的使用体验。本清洁机,分离板位于集尘桶的上方,分离板包括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上均设有分离孔,分离板一在端盖的空腔内形成第一分离区,分离板二在端盖的空腔内形成第二分离区,第一分离区、第二分离区和 接口 相连通,第一分离区的体积小于第二分离区的体积。本方案中,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对废弃物起到抵挡作用防止废弃物从接口进入到 负压 组件内,同时在端盖的空腔上形成第一分离区和第二分离区,相比于直接在接口上设置 挡板 ,有利于减小端盖空腔内的压 力 ,使得废弃物容易掉落到集尘桶的底部,保持清洁机的吸力,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
权利要求

1.一种清洁机,包括集尘桶(5),所述的集尘桶(5)上连接有用于提供动并产生吸尘负压的负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桶(5)的桶口设置有接口(5a),所述的接口(5a)通过连接管(14)和负压组件相连通,所述的集尘桶(5)还密封连接有具有空腔的端盖(6),所述的端盖(6)设有吸尘口(6a),所述的端盖(6)固定连接有分离板(7),所述的分离板(7)位于集尘桶(5)的上方,所述的分离板(7)包括板状的分离板一(7a)和分离板二(7b),所述的分离板一(7a)和分离板二(7b)上均设有若干个分离孔(8),所述的分离板一(7a)在端盖(6)的空腔内形成第一分离区(7c),所述的分离板二(7b)在端盖(6)的空腔内形成第二分离区(7d),所述的第一分离区(7c)、第二分离区(7d)和接口(5a)相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区(7c)的体积小于第二分离区(7d)的体积,所述的分离板二(7b)上设有若干个锥状的锥孔(10),所述的若干个锥孔(10)相聚集形成若干个锥孔区(11),所述的锥孔区(11)具有高度不同的锥孔(10),所述的锥孔区(11)分布在分离孔(8)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板一(7a)为平状,所述的分离板二(7b)为倾斜状,所述的分离板一(7a)和分离板二(7b)之间的夹为钝角,所述分离板一(7a)比分离板二(7b)靠近吸尘口(6a)。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板一(7a)和分离板二(7b)上还设有若干个成柱状的(9),所述的凸块(9)分布在分离孔(8)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孔(10)上设有锥状的通孔(10a),所述通孔(10a)的直径大于分离孔(8)的直径,所述的锥孔(10)分布在分离孔(8)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分离板一(7a)和分离板二(7b)上还设有加强筋(1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端盖(6)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分离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端盖(6)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清洁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吸尘口(6a)上连接有吸管(13)。

说明书全文

一种清洁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清洁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清洁机。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也日益增强,在垃圾收集的方面人们的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垃圾收集主要采用吸尘设备,吸尘设备的工作原理一般为叶轮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使尘屑和垃圾等污物被吸入其内部。然后在内部将污物与空气分离,污物留置在指定位置,同时将洁净的空气排出吸尘器外。当在处理重量较重的垃圾时,如一些玻璃瓶,小型的吸尘设备往往吸不够,因此需要吸力较大的吸尘设备将玻璃瓶吸入到吸尘设备内。然而在玻璃瓶与空气分离时,由于吸尘设备的吸力较大,其他的废弃物如树叶、纸屑和塑料袋容易将吸尘设备的分离装置给堵住,从而导致吸尘设备的吸力将越来越小,无法将玻璃瓶吸入到清洁设备内,严重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清洁机,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进一步增加用户使用吸尘设备的使用体验。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清洁机,包括集尘桶,所述的集尘桶上连接有用于提供动力并产生吸尘负压的负压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桶的桶口设置有接口,所述的接口通过连接管和负压组件相连通,所述的集尘桶还密封连接有具有空腔的端盖,所述的端盖设有吸尘口,所述的端盖固定连接有分离板,所述的分离板位于集尘桶的上方,所述的分离板包括板状的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所述的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上均设有若干个分离孔,所述的分离板一在端盖的空腔内形成第一分离区,所述的分离板二在端盖的空腔内形成第二分离区,所述的第一分离区、第二分离区和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一分离区的体积小于第二分离区的体积。
[0005] 本方案中,清洁机用于吸各类垃圾,包括玻璃瓶等重量较重的垃圾。清洁机的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上设有分离孔,负压组件和集尘桶相连接,空气从吸尘口进入集尘桶内,穿过分离板一的分离孔进入到第一分离区和穿过分离板二的分离孔进入到第二分离区,再通过接口和连接管进入到负压组件中,空气带动废弃物如玻璃瓶、树叶、纸屑、塑料袋等垃圾从吸尘口进入集尘桶内,由于玻璃瓶本身重量较大,玻璃瓶进入到集尘桶内后容易掉落到桶底,树叶、纸屑、塑料袋等废弃物由于重量较轻,可能会被吸附到分离板上,由于空气穿过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上的若干个分离孔进行流通的,在第一分离区和第二分离区形成低压区域,减少空气对于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废弃物的压力,防止废弃物被压在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上。本方案中,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对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废弃物起到抵挡作用防止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废弃物从接口进入到负压组件内,同时在端盖的空腔上形成第一分离区和第二分离区,相比于直接在接口上设置挡板,有利于减小端盖空腔内的压力,使得废弃物容易掉落到集尘桶的底部,防止分离板被堵住,保持清洁机对于玻璃瓶吸力,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本方案中,第一分离区的体积小于第二分离区的体积,空气在分离板一上产生的压力更低,有利于废弃物落入到集尘桶的底部。
[0006] 在上述的清洁机中,所述的分离板一为平状,所述的分离板二为倾斜状,所述的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之间的夹为钝角,所述分离板一比分离板二靠近吸尘口。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废弃物进入到集尘桶内后靠近分离板一,由于空气在分离板一上产生的压力更低,有利于废弃物进入到集尘桶内后直接掉入到集尘桶的底部,当废弃物从分离板一往分离板二方向上移动时,由于分离板二为倾斜状,空气对于废弃物的压力一部分转化为分离板二横向移动的分力,降低对废弃物竖直方向上的压力,有利于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废弃物进入到集尘桶内后直接掉入到集尘桶的底部。
[0007] 在上述的清洁机中,所述的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上还设有若干个成柱状的,所述的凸块分布在分离孔之间。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废弃物被吸到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上,凸块对于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废弃物堵住分离孔。
[0008] 在上述的清洁机中,所述的分离板二上设有若干个锥状的锥孔,所述的锥孔上设有锥状的通孔,所述通孔的直径大于分离孔的直径,所述的锥孔分布在分离孔之间。分离板二上设有包含通孔的锥孔,这里通孔指的是位于分离板二上的孔,分离板二在锥孔处产生高速的吸力,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在分离孔处产生的吸力较低,在吸尘口处产生的吸力更低,因此本方案的结构设计可以在端盖的负压空间里形成乱流,使得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不容易吸附在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上。
[0009] 在上述的清洁机中,所述的若干个锥孔相聚集形成若干个锥孔区,所述的锥孔区具有高度不同的锥孔,所述的锥孔区分布在分离孔之间。锥孔区中锥孔的高度使得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即使被吸附到锥孔区,也会被撑起,不会完全堵死分离孔。
[0010] 在上述的清洁机中,所述的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上还设有加强筋。加强筋能增加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的强度,防止玻璃瓶与分离板一、分离板二碰撞使得分离板一、分离板二破碎,同时加强筋对起到同时对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起到支撑作用。
[0011] 在上述的清洁机中,所述的端盖上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分离板通过螺栓固定在端盖上。
[0012] 在上述的清洁机中,所述的吸尘口上连接有吸管。
[001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0014] 1、本方案中,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对废弃物起到抵挡作用防止废弃物从接口进入到负压组件内,同时在端盖的空腔上形成第一分离区和第二分离区,相比于直接在接口上设置挡板,有利于减小端盖空腔内的压力,使得废弃物容易掉落到集尘桶的底部,防止分离板被堵住,保持清洁机的吸力,增加用户的使用体验。
[0015] 2、本方案中,通过在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上设置柱状的凸块,对于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堵住分离孔
[0016] 3、本方案中,本方案的分离孔、锥孔区等结构设计可以在端盖上形成乱流,使得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不容易吸附在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上。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是本发明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9] 图3是本发明的端盖和分离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是本发明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1] 图中,1、壳体;2、汽油发动机;3、扶手架;4、负压腔;5、集尘桶;5a、接口;6、端盖;6a、吸尘口;7、分离板;7a、分离板一;7b、分离板二;7b1、连接孔;7c、第一分离区;7d、第二分离区;8、分离孔;9、凸块;10、锥孔;10a、通孔;11、锥孔区;12、加强筋;13、吸管;14、连接管;
15、滚轮;16、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以下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3]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清洁机包括负压组件,负压组件包括壳体1,壳体1内设置有汽油发动机2,汽油发动机2 上的连接有扇(风扇未在图中示出),风扇所在的壳体1和负压腔4连通。壳体1上还设有滚轮15和支撑杆16。滚轮15用于清洁机的移动,支撑杆16用于使清洁机在使用时更加的稳定。负压组件的壳体1上还设置有集尘桶5,集尘桶5位于壳体1的上方,集尘桶5上设有扶手架3,扶手架3方便对清洁机移动方向的控制。集尘桶5上还设置有接口5a,接口5a和负压腔4通过连接管14连通。集尘桶5上密封固定有包括空腔的端盖6,端盖6的空腔为负压空间,端盖6上设置有吸尘口6a,吸尘口6a上连接有吸管13。
[0024] 如图2、图3和图4所示,端盖6具有空腔,端盖6的空腔内连接有分离板7,分离板7通过螺栓和端盖6固定,分离板7 包括分离板一7a和分离板二7b,分离板一7a和分离板二7b上均设有分离孔8和加强筋12。分离板一7a和分离板二7b一体成型,分离板一7a和分离板二7b之间形成的夹角为钝角。分离板一7a位于吸尘口6a的上方,分离板二7b上有连接孔7b1,连接孔7b1和接口5a相连接。分离板二7b到接口5a的距离小于分离板一7a到接口5a的距离,分离板二7b靠近接口5a,分离板一 7a靠近吸尘口6a。分离板一7a到端盖6的距离小于分离板二7b 到端盖6的距离,分离板一7a在端盖6的空腔内形成第一分离区 7c,分离板二7b在端盖6的空腔内形成第二分离区7d,第一分离区7c、第二分离区7d和接口5a相连通。在分离板一7a和分离板二7b上还设有若干个成柱状的凸块9,凸块9分布在分离孔 8之间。分离板二7b上设有还若干个锥状的锥孔10,锥孔10上设有锥状的通孔10a,通孔10a的直径大于分离孔8的直径,锥孔10分布在分离孔8之间。分离板二7b上还设有由若干个高度不同的锥孔10相聚集形成的锥孔区11,锥孔区11分布在分离孔 8之间。
[0025] 本方案的工作原理如下,清洁机工作时,汽油发动机2上带动风扇旋转,在负压腔4形成负压,由于负压腔4和集尘桶5相连通,空气从吸管13流入到集尘桶5内,经过分离板一7a和分离板二7b的分离孔8进入到第一分离区7c和第二分离区7d,再从接口5a流入到负压腔4内,最终从出气口流出清洁机。废弃物如玻璃瓶、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在空气的压力下通过吸管13 和吸尘口6a进入集尘桶5内,由于玻璃瓶的重量较重,可以进入到集尘桶的桶底,空气穿过分离板一7a和分离板二7b上的若干个分离孔8进行流通的,在第一分离区7a和第二分离区7b形成低压区域,减少对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的压力,防止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吸附在分离板一7a 和分离板二7b上。第一分离区7a的压力小于第二分离区7b的压力,空气在分离板一上产生的压力更低,有利于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进入到集尘桶内后直接掉入到集尘桶的底部,当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从分离板一往分离板二方向上移动时,由于分离板二为倾斜状,空气对于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的压力一部分转化为分离板二横向移动的分力,降低对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竖直方向上的压力,有利于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进入到集尘桶内后直接掉入到集尘桶的底部。分离板一7a上设有凸块9,凸块9对于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起到支撑作用,防止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堵住分离孔8,或者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在空气的作用下从分离板一7a移到分离板二7b上,分离板二7b上设有凸块9、锥孔10和锥孔区11等结构使得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不容易完全堵住分离孔,导致清洁机的吸力降低。
本方案中分离板上分离孔、锥孔区等结构设计可以在端盖处形成乱流,使得树叶、纸屑和塑料袋等重量轻的废弃物不容易吸附在分离板一和分离板二上。
[0026]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0027]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1、壳体;2、汽油发动机;3、扶手架;4、负压腔;5、集尘桶;5a、接口;6、端盖;6a、吸尘口; 7、分离板;7a、分离板一;7b、分离板二;7b1、连接孔;7c、第一分离区;7d、第二分离区;8、分离孔;9、凸块;10、锥孔; 10a、通孔;11、锥孔区;12、加强筋;
13、吸管;14、连接管; 15、滚轮;16、支撑杆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发明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发明精神相违背的。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