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家具;家庭用的物品或设备;咖啡磨;香料磨;一般吸尘器 / 家庭的洗涤或清扫 / 一种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和扫地机器人

一种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和扫地机器人

申请号 CN202010117050.3 申请日 2020-02-25 公开(公告)号 CN111227719B 公开(公告)日 2024-05-03
申请人 珠海一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肖刚军; 许登科;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用于防止扫地 机器人 扬尘的结构件和扫地机器人,可将出 风 口排出的气体沿导流部的内壁引导至导流部外,形成向上吹的气流,该气流不会直接吹到地面上,从而防止了扫地机器人在清扫过程中引起的扬尘现象,大大提高了扫地机器人的清扫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导流部,用于将从扫地机器人出口排出的气体引导向机器人的上方和下方流出;
连接部,所述连接部是从导流部的除了开口端以外的边缘向外一体延伸的边沿板,用于将所述导流部固定连接至扫地机器人的出风口的外侧,使所述导流部的内壁与所述出风口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具有朝上开口和朝下开口的气体流道;
其中,所述导流部包括:
平行于所述出风口外壁的直板段,所述直板段的上部为朝上开口的上开口端,下部与弧板段连接,所述上开口端的截面形状呈半个椭圆的形状;
所述弧板段从所述直板段的下部开始,沿扫地机器人的底部方向并沿扫地机器人的朝内的径向方向收拢,并在弧板段的下部形成开口朝下的下开口端,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在弧板段的内壁的引导下,一部分气体流向直板段,并从所述直板段的上开口端流出,另一部分气体则从弧板段的下开口端流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开口端的开口面积小于上开口端的开口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部的内壁面设有多条从下朝上延伸的导流筋条。
4.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外侧壁面上设有出风口,其特征在于:
所述扫地机器人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所述结构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用于将从扫地机器人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引导向机器人的上方和下方流出。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和扫地机器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智能扫地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和扫地机器人。

背景技术

[0002] 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一般采用刷扫和真空方式,将地面杂物先吸纳进入自身的垃圾收纳盒,从而完成地面清理的功能。一般来说,将完成清扫、吸尘、擦地工作的机器人,也统一归为扫地机器人,扫地机器的机身为无线机器。使用充电电池运作,操作方式以遥控器、或是机器上的操作面板。一般能设定时间预约打扫,自行充电,前方有设置感应器,可侦测障碍物,如碰到墙壁或其他障碍物,会自行转弯,并依每间不同厂商设定,而走不同的路线,有规划清扫。
[0003] 目前的扫地机器人的出口大都设置在其机体的外侧壁上,当扫地机器人进行吸尘扫地工作时,会在出风口处吹出较强的风,吹出的风会沿扫地机器人的径向吹到距离扫地机器人较远的地面上,从而将地面的灰尘等杂物吹起来,造成扬尘现象。这种扬尘现象会大大影响扫地机器人的使用效果,降低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0005] 一种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包括:导流部,用于将从扫地机器人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引导向机器人上方流出;连接部,用于将所述导流部固定连接至扫地机器人的出风口的外侧,使所述导流部的内壁与所述出风口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朝上的气体流道。
[0006]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包括:平行于所述出风口外壁的直板段,所述直板段的上部为开口端,下部与弧板段连接,所述开口端的截面形状呈半个椭圆的形状;所述弧板段从所述直板段的下部开始,沿扫地机器人的底部方向并沿扫地机器人的朝内的径向方向收拢,以形成一弧形的板体,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在弧板段的内壁的引导下流向直板段,并从所述直板段的开口端流出。
[0007]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为一块弧形板,该弧形板从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下部外壁的下端开始,沿扫地机器人的朝外(即远离扫地机器人中轴线)的径向方向和机器人的顶部方向渐开延伸至与出风口上部对齐的上端。
[0008]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的内壁面设有多条从下朝上延伸的导流筋条。
[0009]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是从导流部的除了开口端以外的边缘向外一体延伸的边沿板。
[0010] 一种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包括:导流部,用于将从扫地机器人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引导向机器人的上方和下方流出;连接部,用于将所述导流部固定连接至扫地机器人的出风口的外侧,使所述导流部的内壁与所述出风口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具有朝上开口和朝下开口的气体流道。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包括:平行于所述出风口外壁的直板段,所述直板段的上部为朝上开口的上开口端,下部与弧板段连接,所述上开口端的截面形状呈半个椭圆的形状;所述弧板段从所述直板段的下部开始,沿扫地机器人的底部方向并沿扫地机器人的朝内的径向方向收拢,并在弧板段的下部形成开口朝下的下开口端,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在弧板段的内壁的引导下,一部分气体流向直板段,并从所述直板段的上开口端流出,另一部分气体则从弧板段的下开口端流出。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为一块弧形板,该弧形板从所述出风口的下部的外壁开始,沿扫地机器人的朝外的径向方向和机器人的顶部方向渐开延伸至出风口的顶部,使弧形板的下部和上部分别与出风口的外壁围成开口朝下的下开口端和开口朝上的上开口端。
[0013] 进一步地,所述下开口端的开口面积小于上开口端的开口面积。
[0014] 进一步地,所述导流部的内壁面设有多条从下朝上延伸的导流筋条。
[0015] 一种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所述机体的外侧壁面上设有出风口,所述扫地机器人还包括上述的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所述结构件设置在所述出风口处,用于将从扫地机器人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引导向机器人上方流出,或者用于将从扫地机器人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引导向机器人的上方和下方流出。
[0016] 本发明所述的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和扫地机器人,可将出风口排出的气体沿导流部的内壁引导至导流部外,形成向上吹的气流,该气流不会直接吹到地面上,从而防止了扫地机器人在清扫过程中引起的扬尘现象,大大提高了扫地机器人的清扫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附图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所述具有防止扬尘的结构件的扫地机器人。
[0018]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所述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9] 图3为图2所示结构件的外观结构示意图二。
[0020] 图4为本发明另一种实施例所述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本发明再一种实施例所述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所述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 图7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所述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 图8为本发明另外一种实施例所述具有防止扬尘的结构件的扫地机器人。
[0025] 图9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所述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10为本发明又一种实施例所述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8] 如图2至图7所示的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该结构件是注塑件或者钣金件。所述结构包括导流部20和连接部21。其中,导流部20用于将从扫地机器人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引导向机器人上方流出,使出风口排出的气体不会吹到地面上,从而避免了引起扬尘现象。所述连接部21用于将所述导流部20固定连接至扫地机器人的出风口的外侧,使所述导流部20的内壁与所述出风口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开口朝上的气体流道。所述连接部21可以是从导流部20中与出风口外壁面接触的边缘延伸出来的一部分板体,该部分板体通过胶粘的方式或者螺钉固定的方式贴合并固定在出风口的外壁上,从而使导流部20有效地固定在出风口处。所述连接部21也可以是导流部20中与出风口外壁面接触的边缘部分,导流部20通过该边缘部分与出风口外壁一体连接。当然,所述连接部21还可以是导流部20中与出风口外壁面接触的边缘部分延伸形成的卡扣结构或者内陷形成的卡槽结构,导流部20通过该卡扣结构或者卡槽结构与出风口外壁上对应设置的卡槽或者卡扣进行卡接,使得导流部20可以有效固定在出风口处。
[0029] 所述导流部20类似沿杯子的轴线剖开的半个杯子的杯壁和杯底,这半个杯子的剖面处可形成连接部21,这半个杯子通过连接部21固定盖扣在出风口的外壁上,杯口朝上,即可将出风口排出的气体沿杯子内壁引导至杯口外,形成向上吹的气流,该气流不会直接吹到地面上,从而防止了扫地机器人在清扫过程中引起的扬尘现象,大大提高了扫地机器人的清扫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
[0030]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所述导流部20包括直板段和弧板段两部分,这两部分可以是一体连接成型的,也可以是分体连接成型的。其中,平行于所述出风口外壁的直板段,所述直板段的上部为开口端,下部与弧板段连接。所述开口端的截面形状呈半个椭圆的形状(参见图3)。所述弧板段从所述直板段的下部开始,沿扫地机器人的底部方向并沿扫地机器人的朝内(即朝中轴线)的径向方向收拢,以形成一块弧形的板体,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在弧板段的内壁的引导下流向直板段,并从所述直板段的开口端流出。本实施例所述结构件,通过将导流部20设计成直板段和弧板段结合的结构形式,可以有效地保持清洁机器人外观的整体性和一致性,提高了产品防止扬尘的使用效果。
[0031]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如图5所示,所述导流部20为一块弧形板,该弧形板从连接于所述出风口的下部外壁的下端开始,沿扫地机器人的朝外(即远离扫地机器人中轴线)的径向方向和机器人的顶部方向渐开延伸至与出风口上部对齐的上端22。该弧形板的形状近似于沿中轴线剖开的半个扩口形茶杯的形状。本实施例所述结构件,通过将导流部20设计成一个逐渐向上和向外延伸的弧形板的形状,可以使出风口排出的气体更好、更顺畅地向机器人上方流出,降低了气体的排出压,有利于减小气流噪音,进一步提高产品防止扬尘的使用效果。
[0032]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导流部20的内壁面设有多条从下朝上延伸的导流筋条25。所述导流筋条25呈渐开的轨迹形式排布,不仅可以提供导流部20的结构强度,还可以更好地引导气体的流动,进一步减小气流噪音,增强产品防止扬尘的实用性。
[0033]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所述连接部21是从导流部20的除了开口端以外的边缘向外一体延伸的边沿板。本实施例所述结构件,将连接部21设计成边沿板的结构形式,可以提高导流部20与出风口外壁连接的结构强度,使该结构件更好地以独立部件的形式存在,从而满足不同的产品使用需求,实用性更高。
[0034] 如图1所示,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图1所示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10,所述机体10的外侧壁面上设有出风口11,所述扫地机器人还包括上述的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所述结构件通过连接部21固定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1处,用于将从扫地机器人出风口11排出的气体引导向机器人上方流出。本实施例所述扫地机器人,可将出风口11排出的气体沿导流部20的内壁引导至导流部20外,形成向上吹的气流,该气流不会直接吹到地面上,从而防止了扫地机器人在清扫过程中引起的扬尘现象,大大提高了扫地机器人的清扫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
[0035] 作为另外一种实施例,如图9和图10所示的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该结构件同样包括导流部20和连接部21。与上述实施例的区别在于,所述导流部20用于将从扫地机器人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引导向机器人的上方和下方流出。所述连接部21用于将所述导流部20固定连接至扫地机器人的出风口的外侧,使所述导流部20的内壁与所述出风口的外壁之间形成一个具有朝上开口和朝下开口的气体流道。本实施例所述结构件,通过设置上下开口导流的结构形式,可以更好地将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引导出来,降低了气体的排出压力,有利于减小气流噪音,更好地提高产品的使用效果。并且,由于向下排出的气体是紧靠机器人的机体边沿的,所以,所吹到的地面都是扫地机器人已经清扫过的,不会引起扬尘的问题,即使是相邻的地面有些灰尘受到气流扰动而漂浮起来,也会很容易被扫地机器人底部的吸风口吸入内部的尘盒中。
[0036]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如图9所示,所述导流部20包括直板段和弧板段两部分,这两部分可以是一体连接成型的,也可以是分体连接成型的。其中,平行于所述出风口外壁的直板段,所述直板段的上部为朝上开口的上开口端23,下部与弧板段连接。所述上开口端23的截面形状呈半个椭圆的形状。所述弧板段从所述直板段的下部开始,沿扫地机器人的底部方向并沿扫地机器人的朝内(即朝中轴线)的径向方向收拢,并在弧板段的下部形成开口朝下的下开口端24。出风口排出的气体在弧板段的内壁的引导下,一部分气体流向直板段,并从所述直板段的上开口端23流出,另一部分气体则从弧板段的下开口端24流出。本实施例所述结构件,通过将导流部20设计成直板段和弧板段结合的结构形式,可以使从下开口端24流出的气体更倾向于扫地机器人底部的吸风口,更好地避免扰动到邻近地面的尘埃,并且排出的气体也更容易从吸风口被吸入,从而提高了产品防止扬尘的使用效果。
[0037]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如图10所示,所述导流部20为一块弧形板,该弧形板从所述出风口的下部的外壁开始,沿扫地机器人的朝外(即远离扫地机器人中轴线)的径向方向和机器人的顶部方向渐开延伸至出风口的顶部,使弧形板的下部和上部分别与出风口的外壁围成开口朝下的下开口端24和开口朝上的上开口端23。本实施例所述结构件,通过将导流部20设计成一个逐渐向上和向外延伸的弧形板的形状,可以使出风口排出的大部分气体更好、更顺畅地向机器人上方流出,小部分气体则更容易从扫地机器人底部的吸风口被吸入,从而更好地降低气体的排出压力,有利于减小气流噪音,进一步提高产品防止扬尘的使用效果。
[0038]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开口端24的开口面积小于上开口端23的开口面积。如此可以使出风口排出的大部分气体更好、更顺畅地向机器人上方流出,小部分气体则更容易从扫地机器人底部的吸风口被吸入,从而更好地降低气体的排出压力,有利于减小气流噪音,进一步提高产品防止扬尘的使用效果。
[0039] 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导流部20的内壁面设有多条从下朝上延伸的导流筋条。所述导流筋条呈渐开的轨迹形式排布,不仅可以提供导流部20的结构强度,还可以更好地引导气体的流动,进一步减小气流噪音,增强产品防止扬尘的实用性。
[0040] 如图8所示,作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图8所示的扫地机器人包括机体10,所述机体10的外侧壁面上设有出风口11,所述扫地机器人还包括上述的用于防止扫地机器人扬尘的结构件,所述结构件通过连接部21固定设置在所述出风口11处,用于将从扫地机器人出风口11排出的气体引导向机器人的上方和下方流出。本实施例所述扫地机器人,可将出风口
11排出的气体沿导流部20的内壁引导至导流部20外,形成向上吹和向下吹的气流,该气流不会直接吹到远处的地面上,从而防止了扫地机器人在清扫过程中引起的扬尘现象,大大提高了扫地机器人的清扫效果,提高了用户的产品使用体验。
[0041] 以上实施例仅为充分公开而非限制本发明,在不冲突矛盾的情况下,各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以形成不同的技术实施例,凡是基于本发明主旨且未经创造性劳动即可获得的等效技术特征的替换,应当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