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专利类型 发明公开 法律事件 公开; 实质审查; 申请权转移;
专利有效性 实质审查 当前状态 实质审查
申请号 CN202211152758.8 申请日 2022-09-21
公开(公告)号 CN115523284A 公开(公告)日 2022-12-27
申请人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申请人类型 企业
发明人 王义; 胡昌才; 第一发明人 王义
权利人 奇瑞商用车(安徽)有限公司 权利人类型 企业
当前权利人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当前权利人类型 企业
省份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省份:安徽省 城市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城市:安徽省芜湖市
具体地址 当前专利权人所在详细地址:安徽省芜湖市弋江区中山南路717号科技产业园8号楼 邮编 当前专利权人邮编:241000
主IPC国际分类 F16H57/04 所有IPC国际分类 F16H57/04F16H57/02F01P3/20F01P7/16F01P7/14
专利引用数量 0 专利被引用数量 0
专利权利要求数量 9 专利文献类型 A
专利代理机构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专利代理人 王惠萍;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箱 温度 控制系统,包括四个冷却回。第一冷却回路被配置成当 发动机 处于小循环状态时,使得 冷却液 按发动机、第一 开关 阀 和自动变速箱的顺序流动;第二冷却回路被配置成当发动机处于大循环状态时,使得冷却液按发动机和 散热 器的顺序流动;第三冷却回路被配置成当发动机处于大循环状态时,使得冷却液按自动变速箱、节温器和第二开关阀的顺序流动;第四冷却回路被配置成当发动机处于小循环状态时,使得冷却液按自动变速箱和第三开关阀的顺序流动。本发明的自动变速箱 温度控制 系统,可以提升低温环境下变速箱油温。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方法。
权利要求

1.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冷却回路,其被配置成当发动机处于小循环状态时,使得冷却液按发动机、第一开关和自动变速箱的顺序流动;
第二冷却回路,其被配置成当发动机处于大循环状态时,使得冷却液按发动机和散热器的顺序流动;
第三冷却回路,其被配置成当发动机处于大循环状态时,使得冷却液按自动变速箱、节温器和第二开关阀的顺序流动;以及
第四冷却回路,其被配置成当发动机处于小循环状态时,使得冷却液按自动变速箱和第三开关阀的顺序流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关阀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第一开关阀的另一端与所述自动变速箱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开关阀的一端与所述节温器连接,第二开关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阀的一端与所述自动变速箱连接,第三开关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处于小循环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阀和所述第三开关阀开启,所述第二开关阀关闭。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处于大循环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阀和所述第三开关阀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开启。
7.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权利要求1至6任一所述的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在发动机启动后,发动机处于小循环状态时,发动机内的冷却液经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流入所述自动变速箱内,自动变速箱内的冷却液经所述第四冷却回路流入发动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发动机内温升高到设定温度后,大循环开启,发动机内部冷却液经过所述第二冷却回路流入所述散热器,散热器工作对冷却液进行冷却,然后散热器内的冷却液流入所述自动变速箱,最后自动变速箱内的冷却液经过所述第三冷却回路流入发动机。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环境下,发动机启动后,为稳步提升发动机水温达到理想状态,此时冷却系统大循环关闭,小循环开启;发动机小循环开启状态下,散热器内部冷却液无流动,仅发动机内部冷却液流动,此时冷却液在发动机内部循环后带有一定的热量,先经由第一冷却回路进入到自动变速箱,对自动变速箱油进行升温,再经过第四冷却回路流入发动机,形成一个工作回路,此时为保证工作回路畅通,第一开关阀及第三开关阀呈开启状态,第二开关阀呈关闭状态。

说明书全文

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变速箱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国家对节能减排要求越来越明确,并且非常紧迫的情况下,各主机厂积极寻找各种低油耗方案及措施,以降低燃油车油耗。作为最初的手动挡变速箱,因其内部结构简单、内部运动主要为齿轮传动,消耗低,变速箱效率受变速箱油温影响较小,一般情况下均在90%以上,最高可达97%,对整车油耗贡献明显。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汽车要求不断升高,自动挡汽车大量进入市场。自动挡变速箱因其复杂的内部结构,变速箱油在兼做润滑的同时在内部还要承担液压驱动的媒介,油液注入量大,阻高,导致变速箱整体效率偏低,一般在90%左右,随着近几年技术提升,某些工况下效率最高可达95%,但低温时因油液本身粘度特性等原因,导致变速箱效率较低,严重影响整车油耗,与国家节能减排的要求明显不符。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目的是提升低温环境下变速箱油温。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包括:
[0005] 第一冷却回路,其被配置成当发动机处于小循环状态时,使得冷却液按发动机、第一开关(4)和自动变速箱的顺序流动;
[0006] 第二冷却回路,其被配置成当发动机处于大循环状态时,使得冷却液按发动机和散热器的顺序流动;
[0007] 第三冷却回路,其被配置成当发动机处于大循环状态时,使得冷却液按自动变速箱、节温器和第二开关阀(11)的顺序流动;以及
[0008] 第四冷却回路,其被配置成当发动机处于小循环状态时,使得冷却液按自动变速箱和第三开关阀(10)的顺序流动。
[0009] 所述第一开关阀的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第一开关阀的另一端与所述自动变速箱连接。
[0010] 所述第二开关阀的一端与所述节温器连接,第二开关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0011] 所述第三开关阀的一端与所述自动变速箱连接,第三开关阀的另一端与所述发动机连接。
[0012] 所述发动机处于小循环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阀和所述第三开关阀开启,所述第二开关阀关闭。
[0013] 所述发动机处于大循环状态时,所述第一开关阀和所述第三开关阀关闭,所述第二开关阀开启。
[001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方法,通过所述的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在发动机启动后,发动机处于小循环状态时,发动机内的冷却液经所述第一冷却回路流入所述自动变速箱内,自动变速箱内的冷却液经所述第四冷却回路流入发动机。
[0015] 当所述发动机内温升高到设定温度后,大循环开启,发动机内部冷却液经过所述第二冷却回路流入所述散热器,散热器工作对冷却液进行冷却,然后散热器内的冷却液流入所述自动变速箱,最后自动变速箱内的冷却液经过所述第三冷却回路流入发动机。
[0016] 本发明的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利用冷却回路的可塑性,通过优化回路设计,增加开关控制阀,使整车低温运转时,发动机冷却液产生的热量供给变速箱,快速提升变速箱油温,同时避免高温行驶中可通过开发控制阀的切换,顺利对变速箱油及发动机进行冷却降温,保证变速箱运行在高效区间。附图说明
[0017] 图1是本发明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0018] 上述图中的标记均为:1、发动机;2、第一冷却回路;3、节温器;4、第一开关阀;5、第二冷却回路;6、散热器;7、自动变速箱;8、第三冷却回路;9、第四冷却回路;10、第三开关阀;11、第二开关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发明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0] 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的“第一”、“第二”、“第三”和“第四”并不代表结构和/或功能上的绝对区分关系,也不代表先后的执行顺序,而仅仅是为了描述的方便。
[0021]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2]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包括第一冷却回路2、第二冷却回路5、第三冷却回路8和第四冷却回路9。第一冷却回路2被配置成当发动机1处于小循环状态时,使得冷却液按发动机1、第一开关阀4和自动变速箱7的顺序流动;第二冷却回路5被配置成当发动机1处于大循环状态时,使得冷却液按发动机1和散热器6的顺序流动;第三冷却回路8被配置成当发动机1处于大循环状态时,使得冷却液按自动变速箱7、节温器
3和第二开关阀11的顺序流动;第四冷却回路9被配置成当发动机1处于小循环状态时,使得冷却液按自动变速箱7和第三开关阀10的顺序流动。
[0023] 具体地说,如图1所示,第一开关阀4的一端与发动机1连接,第一开关阀4的另一端与自动变速箱7连接。第二开关阀11的一端与节温器3连接,第二开关阀11的另一端与发动机1连接。第三开关阀10的一端与自动变速箱7连接,第三开关阀10的另一端与发动机1连接。发动机1是用于提供整车动力,发动机1内部流通冷却液。设置第一冷却回路2,冷却小循环开启状态,发动机1冷却液直接进入到自动变速箱7;第一冷却回路2中设置第一开关阀4,第一开关阀4控制第一冷却回路2的通断,当小循环开启后,第一开关阀4打开,第一冷却回路2中冷却液流通;第一开关阀4关闭,第一冷却回路2中冷却液不流通。节温器3可以根据冷却液温度的高低自动调节进入散热器6的水量。设置第二冷却回路5,冷却大循环开启状态,发动机1中的冷却液经第二冷却回路5流入散热器6。散热器6是用于对流经变速箱及发动机1的冷却液进行冷却。自动变速箱7是用于传输动力,内部含变速箱油。设置第三冷却回路8,冷却大循环开启状态,经散热器6的冷却液流入至发动机1。设置第四冷却回路9,冷却小循环开启状态,发动机1冷却液经变速箱流入至发动机1。第四冷却回路9中设置第三开关阀
10,第三开关阀10是用于控制第四冷却回路9的通断,当小循环开启后,第三开关阀10打开,第四冷却回路9中的冷却液流通;第三开关阀10关闭,第四冷却回路9中的冷却液不流通。第三冷却回路8中设置第二开关阀11,第二开关阀11是用于控制第三冷却回路8的通断,当大循环开启后,第二开关阀11打开,第三冷却回路8中的冷却液流通;第二开关阀11关闭,第三冷却回路8中的冷却液不流通。
[002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方法,通过上述结构的自动变速箱温度控制系统,在发动机1启动后,发动机1处于小循环状态时,发动机1内的冷却液经第一冷却回路2流入自动变速箱7内,自动变速箱7内的冷却液经第四冷却回路9流入发动机1。
[0025] 发动机1启动后,在一段时间内冷却液在发动机1内部循环,即小循环。当发动机1水温达到设定温度后,冷却系统开启大循环,开始对发动机1系统进行冷却。
[0026] 当发动机1内水温升高到设定温度后,大循环开启,发动机1内部冷却液经过第二冷却回路5流入散热器6,散热器6工作对冷却液进行冷却,然后散热器6内的冷却液流入自动变速箱7,最后自动变速箱7内的冷却液经过第三冷却回路8流入发动机1。
[0027] 低温环境下,发动机1启动后,为稳步提升发动机1水温达到理想状态,此时冷却系统大循环关闭,小循环开启。发动机1小循环开启状态下,散热器6内部冷却液无流动,仅发动机1内部冷却液流动,此时冷却液在发动机1内部循环后带有一定的热量,先经由第一冷却回路2进入到自动变速箱7,对自动变速箱7油进行升温,再经过第四冷却回路9流入发动机1,形成一个工作回路,此时为保证工作回路畅通,第一开关阀4及第三开关阀10呈开启状态,第二开关阀11呈关闭状态。因此,在冷却系统进行小循环运转时,通过发动机1内部运转产生的水温经过变速箱,快速给变速箱油进行升温,提升变速箱在低温状态下的传递效率;
[0028] 当发动机1水温升高到设定温度后,大循环开启,此时变速箱油温也已升高,需要进行冷却降温。发动机1内部冷却液经过第二冷却回路5流入散热器6,散热器6工作对冷却液进行冷却,然后经过第三冷却回路8流经自动变速箱7并流入到发动机1,形成一个工作回路,此时为保证工作回路畅通,第一开关阀4及第三开关阀10呈关闭状态,第二开关阀11呈开启状态。
[0029]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