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

申请号 CN202311696265.5 申请日 2023-12-12 公开(公告)号 CN117780400A 公开(公告)日 2024-03-29
申请人 山西天地煤机装备有限公司; 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康信; 周凯; 李刚; 李莉; 宋涛; 郑晓锋; 胡开宇; 温建刚; 任志杰; 徐志刚; 姜翎燕; 刘敏; 闫飞; 刘玉波; 赵海伟;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煤 矿井下巷道综合机械化掘进系统的领域,公开了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包括 机架 组件,所述机架组件包括前机架、后机架;刮板机,所述刮板机设置在机架组件的后侧;前锚护机构,所述前锚护机构设置在机架组件的顶面,所述前锚护机构包括 支撑 主梁、侧滑套筒、前侧抬升机构、中间抬升机构、侧回转机构、中间回转机构、前侧钻机和中间钻机;右后锚护机构和左后锚护机构,所述右后锚护机构和左后锚护机构均包括滑移座、后抬升机构、后回转机构、后钻机。在本发明中,该装置可以配套煤矿巷道掘进迎头装配,使得锚杆锚索滞后支护变成现实,可以有效提高 煤层 巷道采掘作业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组件(4),所述机架组件(4)包括前机架(401)、后机架(402),所述前机架(401)的后侧与后机架(402)的前侧固定;
受料部(2),所述受料部(2)与机架组件(4)的前侧铰接;
刮板机(6),所述刮板机(6)设置在机架组件(4)的后侧,所述刮板机(6)通过销轴与机架组件(4)的前端铰接;
前锚护机构(3),所述前锚护机构(3)设置在机架组件(4)的顶面,所述前锚护机构(3)包括支撑主梁(301)、侧滑套筒(302)、前侧抬升机构(303)、中间抬升机构(306)、侧回转机构(304)、中间回转机构(307)、前侧钻机(305)和中间钻机(308);
右后锚护机构(5)和左后锚护机构(8),所述右后锚护机构(5)和左后锚护机构(8)设置在刮板机(6)的两侧,所述右后锚护机构(5)和左后锚护机构(8)均包括滑移座(801)、后抬升机构(802)、后回转机构(803)、后钻机(804);
后支撑机构(9),所述后支撑机构(9)设置在前机架(401)的后方,所述后支撑机构(9)包括上连杆(901)、下连杆(902)、支撑连杆(903)、支撑底座(904)和支撑油缸(905);
刮板链组件(1),所述刮板链组件(1)呈环状设置在受料部(2)内的输送槽内;
后支撑架(7),所述后支撑架(7)的前侧与后机架(402)的后侧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主梁(301)设置在前机架(401)的上方,所述侧滑套筒(302)的底面与支撑主梁(301)的顶面固定,所述侧滑套筒(302)的前侧与前侧抬升机构(303)的后侧固定,所述前侧抬升机构(303)的左侧与侧回转机构(304)的右侧固定,所述中间抬升机构(306)的右侧与支撑主梁(301)的左侧固定,所述中间回转机构(307)的右侧与中间抬升机构(306)的左侧固定,所述中间钻机(308)的右侧与中间回转机构(307)的左侧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滑移座(801)的右侧与后机架(402)的左侧滑动设置,所述后抬升机构(802)的右侧与后滑移座(801)的左侧固定,所述后回转机构(803)的右侧与后抬升机构(802)的左侧固定,所述后钻机(804)的右侧与后回转机构(803)的左侧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料部(2)的挡板组件后侧与支撑主梁(301)的支撑架固定,所述受料部(2)沿机架组件(4)的前侧上下方向可摆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刮板机(6)的前端与受料部(2)的后侧铰接,所述刮板机(6)、受料部(2)和刮板链组件(1)组成输送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连杆(901)与下连杆(902)均通过销轴连接在后机架(402)的后侧,所述支撑连杆(903)的顶端与上连杆(901)和下连杆(902)的底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支撑油缸(905)的两端分别于后机架(402)、支撑底座(904)和支撑连杆(903)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组件(4)的底面固定有行走机构(10),所述行走机构(10)由左行走机构和右行走机构组成,所述左行走机构和右行走机构沿机架组件(4)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左行走机构与右行走机构均与前机架(401)的底面固定,所述左行走机构与右行走机构均为履带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受料部(2)的内壁面两侧均为倾斜面。

说明书全文

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矿井下巷道综合机械化掘进系统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

背景技术

[0002] 煤矿巷道支护速度的快慢是制约煤矿巷道掘进速度的关键因素之一,尤其是在煤矿采掘矛盾比较突出的背景下。现在开发的几种快速掘进工艺之一就是在煤矿井下巷道围岩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将锚杆锚索支护工序放在非巷道掘进迎头进行,利用扩大锚杆锚索的支护空间,实现锚杆锚索支护和掘进截割时间的合理分配,最大化利用掘进巷道的空间条件,实现巷道掘进进度在时间上的减少,也即巷道掘进速度上的增加。
[0003] 例如公开号为CN219344748U的中国专利,锚杆转载机组,包括:本体部,包括第一连接部,第一连接部具有第一连接面,第一连接面沿竖直方向延伸;后支撑部,包括第二连接部,第二连接部具有第二连接面,第二连接面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一连接面和第二连接面相向设置;相互配合的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连接螺栓依次穿过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并与连接螺母螺纹连接;第一限位组件,设置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之间,第一限位组件能够限制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在平方向的相对位置
[0004] 上述方案中,通过第一限位组件的设置,减少连接螺栓和连接螺母发生松动的可能性,保证本体部和后支撑部连接的牢固性以及稳定性,然而在锚杆锚索滞后支护的工艺中,迎头掘进装备与该装置难以进行配套使用,导致出现如下缺点:迎头掘进装备与该装置难以进行配套使用,使锚杆锚索滞后支护的工艺难以实现,降低煤层巷道采掘作业速度。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以解决锚杆锚索滞后支护的工艺难以实现,降低煤层巷道采掘作业速度的问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包括机架组件,所述机架组件包括前机架、后机架,所述前机架的后侧与后机架的前侧固定;受料部,所述受料部与机架组件的前侧铰接;刮板机,所述刮板机设置在机架组件的后侧,所述刮板机通过销轴与机架组件的前端铰接;前锚护机构,所述前锚护机构设置在机架组件的顶面,所述前锚护机构包括支撑主梁、侧滑套筒、前侧抬升机构、中间抬升机构、侧回转机构、中间回转机构、前侧钻机和中间钻机;右后锚护机构和左后锚护机构,所述右后锚护机构和左后锚护机构设置在刮板机的两侧,所述右后锚护机构和左后锚护机构均包括滑移座、后抬升机构、后回转机构、后钻机;后支撑机构,所述后支撑机构设置在前机架的后方,所述后支撑机构包括上连杆、下连杆、支撑连杆、支撑底座和支撑油缸;刮板链组件,所述刮板链组件呈环状设置在受料部内的输送槽内;后支撑架,所述后支撑架的前侧与后机架的后侧固定。
[0007] 优选的,所述支撑主梁设置在前机架的上方,所述侧滑套筒的底面与支撑主梁的顶面固定,所述侧滑套筒的前侧与前侧抬升机构的后侧固定,所述前侧抬升机构的左侧与侧回转机构的右侧固定,所述中间抬升机构的右侧与支撑主梁的左侧固定,所述中间回转机构的右侧与中间抬升机构的左侧固定,所述中间钻机的右侧与中间回转机构的左侧固定。
[0008] 优选的,所述后滑移座的右侧与后机架的左侧滑动设置,所述后抬升机构的右侧与滑移座的左侧固定,所述后回转机构的右侧与后抬升机构的左侧固定,所述后钻机的右侧与后回转机构的左侧固定。
[0009] 优选的,所述受料部的挡板组件后侧与支撑主梁的支撑架固定,所述受料部沿机架组件的前侧上下方向可摆动。
[0010] 优选的,所述刮板机的前端与受料部的后侧铰接,所述刮板机、受料部和刮板链组件组成输送机构。
[0011] 优选的,所述上连杆与下连杆均通过销轴连接在后机架的后侧,所述支撑连杆的顶端与上连杆和下连杆的底端通过销轴连接,所述支撑油缸的两端分别于后机架、支撑底座和支撑连杆固定。
[0012] 优选的,所述机架组件的底面固定有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由左行走机构和右行走机构组成,所述左行走机构和右行走机构沿机架组件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左行走机构与右行走机构均与前机架的底面固定,所述左行走机构与右行走机构均为履带机构。
[0013] 优选的,所述受料部的内壁面两侧均为倾斜面。
[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5] 一、在使用中,工作人员通过使用前锚护机构、右后锚护机构和左后锚护机构可以使装置适应各种形状横截面的煤矿巷道,从而提高装置对不同截面尺寸的巷道适应能,同时,使其对不同间排距的巷道锚杆锚索支护适应能力更好,作为后配套设备使用时,可以有效提高煤层巷道掘进作业的整体作业效率;
[0016] 二、在使用中,因侧回转机构的转动度较大,利用前锚护机构的前侧钻机支护煤矿巷道的顶部和帮部的锚杆锚索;利用前锚护机构的中间钻机支护煤矿巷道的中间顶部的锚杆锚索。同时,由侧滑套筒、前侧抬升机构、侧回转机构和前侧钻机组成的前侧锚杆锚索支护机构,以及中间抬升机构、中间回转机构、中间钻机组成的前中锚杆锚索支护机构可以适应各种形状横截面的煤矿巷道;
[0017] 三、在使用中,工作人员利用右后锚护机构和左后锚护机构可以帮助锚杆锚索的支护,后抬升机构的抬升行程大,可以使支护的锚杆高度范围更大;由于后钻机放平后两支撑顶板间距较小,可以使其适应不同宽度的巷道;由于后滑移座可以在后机架对应的安装槽内进行前后滑动,使其对不同间排距的巷道锚杆锚索支护适应能力更好,工作人员可以利于受料部承接掘进设备送来的物料,受料部的滑架组件可以在迎头掘进装备进行工艺后退的过程中向后进行缩回,同时,挡板组件中的活动板向上伸出进行挡料,这使受料部可以更好的适应巷道内复杂的掘进环境;
[0018] 四、在使用中,工作人员利用刮板链组件可以将物料从受料部输送至后侧的刮板机处,然后卸载出去,实现开采的物料的转运,所有的这些工艺动作都可以配合综合机械化掘进装备的施行工艺高效地将物料转运出去、满足迎头掘进装备的调机清料的工艺需求,在装置所处位置宽度受限空间下,通过对支撑连杆的特殊设计,使后支撑机构从后机架空间范围的内侧连接处将支撑点切换至外侧连接处,为支撑油缸的设置留出了客观的安装空间,同时,由于后支撑机构的多连杆机构的特殊属性,其在支撑油缸伸开的过程中,支撑连杆的下端支撑点处相对于机身前后方向上的位移变化极小,实现了后机架的直接升起的效果,为整机的检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0019] 五、在使用中,由于机架组件的离地间隙较大、行走机构的履带链与底板接触面大,可以使装置对底板的破坏较小,同时设计的接入角与离去角均较大,所以其对不同围岩底板的适应能力强,当装置在掘进过程中通过受料部承接物料时,受料部倾斜的内壁面可以使物料更好的滑入受料部的底部被刮板链组件输送出去。附图说明
[0020] 图1为实施例的立体图。
[0021] 图2为实施例的机架组件结构图。
[0022] 图3为实施例的前锚护机构立体图。
[0023] 图4为实施例的后锚护机构立体图。
[0024] 图5为实施例的后支撑机构立体图。
[0025] 图中:1、刮板链组件;2、受料部;3、前锚护机构;301、支撑主梁;302、侧滑套筒;303、前侧抬升机构;304、侧回转机构;305、前侧钻机;306、中间抬升机构;307、中间回转机构;308、中间钻机;4、机架组件;401、前机架;402、后机架;5、右后锚护机构;6、刮板机;7、后支撑架;8、左后锚护机构;801、滑移座;802、后抬升机构;803、后回转机构;804、后钻机;9、后支撑机构;901、上连杆;902、下连杆;903、支撑连杆;904、支撑底座;905、支撑油缸;10、行走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7] 如图1‑图5所示,一种适应巷道类型广的五臂锚杆转载机组,包括机架组件4,所述机架组件4包括前机架401、后机架402,前机架401的后侧与后机架402的前侧固定;受料部2,受料部2与机架组件4的前侧铰接;刮板机6,刮板机6设置在机架组件4的后侧,刮板机6通过销轴与机架组件4的前端铰接;前锚护机构3,前锚护机构3设置在机架组件4的顶面,前锚护机构3包括支撑主梁301、侧滑套筒302、前侧抬升机构303、中间抬升机构306、侧回转机构
304、中间回转机构307、前侧钻机305和中间钻机308;右后锚护机构5和左后锚护机构8,右后锚护机构5和左后锚护机构8设置在刮板机6的两侧,右后锚护机构5和左后锚护机构8均包括滑移座801、后抬升机构802、后回转机构803、后钻机804;后支撑机构9,后支撑机构9设置在前机架401的后方,后支撑机构9包括上连杆901、下连杆902、支撑连杆903、支撑底座
904和支撑油缸905;刮板链组件1,刮板链组件1呈环状设置在受料部2内的输送槽内;后支撑架7,后支撑架7的前侧与后机架402的后侧固定。
[0028] 在使用中,工作人员通过使用前锚护机构3、右后锚护机构5和左后锚护机构8可以使装置适应各种形状横截面的煤矿巷道,从而提高装置对不同截面尺寸的巷道适应能力,同时,使其对不同间排距的巷道锚杆锚索支护适应能力更好,作为后配套设备使用时,可以有效提高煤层巷道掘进作业的整体作业效率。
[0029] 如图1‑图4所示,支撑主梁301设置在前机架401的上方,侧滑套筒302的底面与支撑主梁301的顶面固定,侧滑套筒302的前侧与前侧抬升机构303的后侧固定,前侧抬升机构303的左侧与侧回转机构304的右侧固定,中间抬升机构306的右侧与支撑主梁301的左侧固定,中间回转机构307的右侧与中间抬升机构306的左侧固定,中间钻机308的右侧与中间回转机构307的左侧固定,后滑移座801的右侧与后机架402的左侧滑动设置,后抬升机构802的右侧与滑移座801的左侧固定,后回转机构803的右侧与后抬升机构802的左侧固定,后钻机804的右侧与后回转机构803的左侧固定。
[0030] 在使用中,因侧回转机构304的转动角度较大,利用前锚护机构3的前侧钻机305支护煤矿巷道的顶部和帮部的锚杆锚索;利用前锚护机构3的中间钻机308支护煤矿巷道的中间顶部的锚杆锚索。同时,由侧滑套筒302、前侧抬升机构303、侧回转机构304和前侧钻机305组成的前侧锚杆锚索支护机构,以及中间抬升机构306、中间回转机构307、中间钻机308组成的前中锚杆锚索支护机构可以适应各种形状横截面的煤矿巷道,工作人员利用右后锚护机构5和左后锚护机构8可以帮助锚杆锚索的支护,后抬升机构802的抬升行程大,可以使支护的锚杆高度范围更大;由于后钻机804放平后两支撑顶板间距较小,可以使其适应不同宽度的巷道;由于后滑移座801可以在后机架402对应的安装槽内进行前后滑动,使其对不同间排距的巷道锚杆锚索支护适应能力更好。
[0031] 如图1‑图5所示,受料部2的挡板组件后侧与支撑主梁301的支撑架固定,受料部2沿机架组件4的前侧上下方向可摆动,刮板机6的前端与受料部2的后侧铰接,刮板机6、受料部2和刮板链组件1组成输送机构,上连杆901与下连杆902均通过销轴连接在后机架402的后侧,支撑连杆903的顶端与上连杆901和下连杆902的底端通过销轴连接,支撑油缸905的两端分别于后机架402、支撑底座904和支撑连杆903固定。
[0032] 在使用中,工作人员可以利于受料部2承接掘进设备送来的物料,受料部2的滑架组件可以在迎头掘进装备进行工艺后退的过程中向后进行缩回,同时,挡板组件中的活动板向上伸出进行挡料,这使受料部2可以更好的适应巷道内复杂的掘进环境,工作人员利用刮板链组件1可以将物料从受料部2输送至后侧的刮板机6处,然后卸载出去,实现开采的物料的转运,所有的这些工艺动作都可以配合综合机械化掘进装备的施行工艺高效地将物料转运出去、满足迎头掘进装备的调机清料的工艺需求,在装置所处位置宽度受限空间下,通过对支撑连杆903的特殊设计,使后支撑机构9从后机架402空间范围的内侧连接处将支撑点切换至外侧连接处,为支撑油缸905的设置留出了客观的安装空间,同时,由于后支撑机构9的多连杆机构的特殊属性,其在支撑油缸905伸开的过程中,支撑连杆903的下端支撑点处相对于机身前后方向上的位移变化极小,实现了后机架402的直接升起的效果,为整机的检修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0033] 如图1和图5所示,机架组件4的底面固定有行走机构10,行走机构10由左行走机构和右行走机构组成,左行走机构和右行走机构沿机架组件4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左行走机构与右行走机构均与前机架401的底面固定,左行走机构与右行走机构均为履带机构,受料部2的内壁面两侧均为倾斜面。
[0034] 在使用中,由于机架组件4的离地间隙较大、行走机构10的履带链与底板接触面大,可以使装置对底板的破坏较小,同时设计的接入角与离去角均较大,所以其对不同围岩底板的适应能力强,当装置在掘进过程中通过受料部2承接物料时,受料部2倾斜的内壁面可以使物料更好的滑入受料部2的底部被刮板链组件1输送出去。
[003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