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水利工程;基础;疏浚 / 船舶提升设备或机械 / 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及安装方法

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及安装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042325.1 申请日 2023-08-17 公开(公告)号 CN117051839A 公开(公告)日 2023-11-14
申请人 湖南省航务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熊展; 龙秋亮; 袁泉; 龙明浩; 余冉; 陈旭; 夏学文; 万家琪; 方明科; 黄尚; 朱江伟; 周鹏; 简敏; 杨文凯; 沈昊;
摘要 本 申请 涉及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及安装方法,属于 水 运施工的技术领域,桁架模板包括桁架以及两个三 角 支撑 架,三角支撑架均安装在已浇筑 混凝土 边墩的 侧壁 上,三角支撑架上设置有承托座,桁架位于三角支撑架上方并与承托座抵接,桁架的下端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的侧壁固定连接,桁架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置有斜拉杆,斜拉杆一端连接在连接座上,斜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上表面远离桁架的 位置 处,两个三角支撑架上铺设有第一走道板。本申请具有提高工作人员施工安全性的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1)以及两个三支撑架(2),两个所述三角支撑架(2)均安装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上,所述三角支撑架(2)上设置有承托座(6),所述桁架(1)位于所述三角支撑架(2)上方并与所述承托座(6)抵接,所述桁架(1)的下端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桁架(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座(18),所述连接座(18)上设置有斜拉杆(4),所述斜拉杆(4)一端连接在所述连接座(18)上,所述斜拉杆(4)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上表面远离桁架(1)的位置处,两个所述三角支撑架(2)上铺设有第一走道板(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支撑架(2)包括支撑梁(7)、放置梁(8)以及连接梁(9),所述连接梁(9)用于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连接,所述放置梁(8)与所述连接梁(9)垂直连接,所述支撑梁(7)的一端与所述放置梁(8)远离所述连接梁(9)的端部连接,所述支撑梁(7)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梁(9)远离所述放置梁(8)的端部连接,所述承托座(6)与所述第一走道板(5)均安装在所述放置梁(8)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梁(8)远离所述连接梁(9)的一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第一护栏(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1)包括桁架主体(11)以及安装架体(12),所述安装架体(12)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进行连接,所述桁架主体(11)安装在所述安装架体(12)远离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一侧,所述安装架体(12)与所述承托座(6)抵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体(12)包括平板模(13)以及加固架(14),所述平板模(13)与所述加固架(14)靠近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一侧连接,所述桁架主体(11)安装在所述加固架(14)远离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一侧,所述加固架(14)的下端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连接,所述连接座(18)安装在所述加固架(14)的上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平板模(13)上设置有穿孔,穿孔内穿设有连接杆(15),所述连接杆(15)一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平板模(13)上,所述连接杆(15)的另一端能与所述斜拉杆(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桁架主体(11)的上端设有第二走道板(17)与第二护栏(16),所述第二走道板(17)铺设在所述桁架主体(11)的上端,所述第二护栏(16)设置在所述第二走道板(17)远离所述连接座(18)的一侧。
8.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的安装方法,采用了上述权利要求1‑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承托座(6)固定设置在三角支撑架(2)上;
S200:将两个三角支撑架(2)分别安装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上,两个三角支撑架(2)之间相互平行,且高度齐平;
S300:将桁架(1)吊下,使得桁架(1)的下端与三角支撑架(2)上的承托座(6)抵接,且使得桁架(1)的侧壁能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固定连接;
S400:将桁架主体(11)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上侧壁连接后以及将斜拉杆(4)从连接座(18)上穿过并固定连接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上表面后,缓慢松开对桁架主体(11)的吊装。

说明书全文

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运施工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船闸是在水路运输的航道中为为克服航道的水位差而升降船舶或船队的关键水工建筑物,通常是通过船闸闸的开启来调节水位的升降才能使得航道能够处于正常通航的状态,船闸两侧分别是由混凝土浇筑而成的边墩,边墩在浇筑时往往采用分段分层浇筑的方式,即在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先浇筑边墩的底部,在边墩底部成型后再依据边墩底部上的骨架钢筋逐层浇筑下一节段的边墩。
[0003] 在浇筑船闸的边墩时,往往会先浇筑船闸边墩的底部,然后依次分段浇筑,船闸边墩底部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下一节段浇筑时,随着边墩高度的变化往往会在船闸边墩的侧壁上设置三支撑架,三角支撑架上铺设有走道板以供工作人员进行操作,同时再将安装有平板模的桁架设置在三角支撑架上,桁架上的平板模在浇筑边墩上半部分时起到模板的作用,而为了增加桁架安装的稳定性,往往会在桁架远离骨架钢筋的一侧设置有支撑杆,支撑杆一端连接在三角支撑架远离边墩侧壁的位置处,支撑杆的另一端则是连接在桁架远离三角支撑架的一端。
[0004] 但是,由于支撑杆一端连接在桁架上,另一端则是连接在三角支撑架上,这样会减少工作人员在三角支撑架上的操作空间,导致工作人员在三角支撑架上施工时可能由于需要避让支撑杆而出现多余的动作,更有可能在避让支撑架时由于脚下打滑而出现从三角支撑架上跌落的险,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发明内容
[0005] 为了提高工作人员在施工时的安全性,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
[0006]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包括桁架以及两个三角支撑架,三角支撑架均安装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的侧壁
上,三角支撑架上设置有承托座,桁架位于三角支撑架上方并与承托座抵接,桁架的下端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的侧壁固定连接,桁架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座,连接座上设置有斜拉杆,斜拉杆一端连接在连接座上,斜拉杆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上表面远离桁架的位置处,两个三角支撑架上铺设有第一走道板。
[000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先将承托座安装在三角支撑架上,然后将三角支撑架安装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的侧壁上,紧接着吊装桁架并下放,使得桁架的底端抵接在承托座上,进而使得承托座能够承担部分桁架的重,后续将桁架的下端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侧壁进行固定连接,并通过斜拉杆进一步的对桁架进行固定,而两个三角支撑架上还铺设与第一走道板,这使得桁架与三角支撑架之间无需通过支撑杆进行连接,从而增加了三角支撑架上的操作空间,减少了工作人员在第一走道板上进行施工时由于空间受限导致而出现跌落情况的可能性,达到了提高工作人员施工安全性的效果。
[0008] 可选的,三角支撑架包括支撑梁、放置梁以及连接梁,连接梁用于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的侧壁连接,放置梁与连接梁垂直连接,支撑梁的一端与放置梁远离连接梁的端部连接,支撑梁的另一端与连接梁远离放置梁的端部连接,承托座与第一走道板均安装在放置梁上。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梁实现支撑梁和放置梁在已浇筑混凝土上的固定,而支撑梁则是对放置梁进行支撑,这使得放置梁在承托座与桁架抵接以及工作人员在第一走道板上进行操作时所承受的载荷能够通过支撑梁传递至已浇筑混凝土边墩上,从而降低放置梁由于承载过重而发生形变的可能性。
[0010] 可选的,放置梁远离连接梁的一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第一护栏。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放置梁远离连接梁的一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有第一护栏,这使得工作人员在第一走道板上进行施工时不会轻易地因为脚滑等意外因素从第一走道板上跌落,起到了提高施工环境安全性的作用。
[0012] 可选的,桁架包括桁架主体以及安装架体,安装架体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的侧壁进行连接,桁架主体安装在安装架体远离已浇筑混凝土边墩的一侧,安装架体与承托座抵接。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桁架包括桁架主体以及安装架体,使得桁架在制作的时候可以将桁架以及安装架体分开进行制作,从而降低了桁架的整体制作难度,提高了桁架的制作效率。
[0014] 可选的,安装架体包括平板模以及加固架,平板模与加固架靠近已浇筑混凝土边墩的一侧连接,桁架主体安装在加固架远离已浇筑混凝土边墩的一侧,加固架的下端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的侧壁连接。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板模安装在加固架靠近已浇筑混凝土边墩的一侧,这使得后续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上继续浇筑时,平板模起到模板的作用,使得后浇筑的混凝土边墩表面能够平整,从而减少后续对后浇筑混凝土边墩侧壁进行打磨时所需要的时间,而加固架则是设置在平板模远离已浇筑混凝土边墩的一侧用于增加平板模的承载能力,使得平板模在承受混凝土冲击时不会轻易地发生形变。
[0016] 可选的,平板模远离三角支撑架的一端设置有穿孔,穿孔内设置有连接杆,连接杆一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所述平板模上,连接杆的另一端能与斜拉杆连接。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平板模上穿设有连接杆,而连接杆一端通过可拆卸的方式连接在平板模上,连接杆的另一端则是可以通过与斜拉杆连接方式从而增加平板模的安装稳定性,同时,后续当前高度的边墩浇筑完成后可以将平板模从连接杆上拆下,从而使得连接杆在浇筑完成后位于边墩外部的部分可以用于在边墩下一高度浇筑时为三角支撑架提供可进行安装的位置。
[0018] 可选的,桁架主体的上端设有第二走道板与第二护栏,第二走道板铺设在桁架主体的上端,第二护栏设置在第二走道板远离连接座的一侧。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走道板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桁架主体上进行水泥浇筑的相关作业,而第二护栏则是使得工作人员在第二走道板上作业时不会轻易地从第二走道板上跌落。
[0020] 第二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的安装方法,采用了上述的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包括如下步骤:S100:将承托座固定设置在三角支撑架上;
S200:将两个三角支撑架分别安装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的侧壁上,两个三角支撑
架之间相互平行,且高度齐平;
S300:将桁架吊下,使得桁架的下端与三角支撑架上的承托座抵接,且使得桁架的侧壁能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的侧壁抵接;
S400:将桁架主体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上侧壁连接后以及将斜拉杆从连接座上穿
过并固定连接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的上表面后,缓慢松开对桁架主体的吊装。
[0021]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至少以下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先设置三角支撑架,再将桁架放置在三角架支撑架上,使得三角支撑架对
桁架起到支撑的作用,之后在通过将桁架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进行连接,同时,在桁架的上端设置斜拉杆,防止桁架侧翻,进而实现桁架的固定,使得三角架上的第一走道板能够为工作人员在作业时提供更大的操作空间,达到了提高施工安全性的效果。
[0022] 2.通过在平板模上穿设连接杆,使得当前高度的边墩浇筑完成后可以将平板模从连接杆上拆下,从而使得连接杆在浇筑完成后位于边墩外部的部分可以用于在边墩下一高度浇筑时为三角支撑架提供可进行安装的位置,达到了提高连接杆利用率的效果。附图说明
[0023]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1中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的立体示意图。
[0024]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25] 图3是图1中桁架模板的安装示意图。
[0026] 附图标记说明:1、桁架;2、三角支撑架;3、已浇筑混凝土边墩;4、斜拉杆;5、第一走道板;6、承托座;7、支撑梁;8、放置梁;9、连接梁;10、第一护栏;11、桁架主体;12、安装架体;13、平板模;14、加固架;15、连接杆;16、第二护栏;17、第二走道板;18、连接座。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 实施例1:本申请实施例1公开了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参照图1和图2,包括上下分布的桁架1以及两个三角支撑架2,两个三角支撑架2均位于桁架1的下方,两个三角支撑架2相互平行且均通过预埋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上的螺纹钢固定安装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上,两个三角支撑架2之间设置有槽钢,槽钢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两个三角支撑架2上,从而使得两个三角支撑架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更高且能够使得两个三角支撑架2的上表面保持齐平,在两个三角架支撑架2的上方则是铺设有一第一走道板5,第一走道板5用于为工作人员提供施工平台,使得工作人员能够在第一走道板5上进行施工作业。
[0029] 参照图1和图3,各个三角支撑架2上靠近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一个承托座6,承托座6用于对桁架1进行承托,而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上的上方留有待浇筑混凝土边墩的骨架钢筋,桁架1的下端在与三角支撑架2上的承托座6进行抵接后,其下端还通过爬升锥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连接以实现固定,而为了降低桁架1在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连接后仍然侧翻趋势的可能性,在桁架1的上端设置有连接座18,连接座18上则是穿设有斜拉杆4,斜拉杆4为螺纹钢,斜拉杆4在连接座18上的一端套设有螺母,这使得斜拉杆4的一端能够通过螺母固定设置在连接座18上,斜拉杆4的另一端则是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上表面远离桁架1的位置处的预埋钢筋进行焊接,这使得桁架1不会轻易发生侧翻,同时,斜拉杆4本身能够作为骨架钢筋的一部分进行浇筑。
[0030] 参照图3,三角支撑架2包括槽钢制成的支撑梁7、放置梁8以及连接梁9,第一走道板5铺设在放置梁8上,放置梁8呈水平状态且一端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梁9则是呈竖直状态,连接梁9的下端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固定连接,连接梁9的上端则是与放置梁8的下表面垂直固定,承托座6垂直固定在放置梁8靠近连接梁9一端的上表面处对桁架1进行承托,支撑梁7一端与连接梁9的下端连接,支撑梁7的另一端则是与放置梁8远离连接梁9的一端连接,这使得放置梁8上承受的载荷会通支撑梁7传递至连接梁9,再经由连接梁9传递至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上,从而增加了放置梁8在承托载荷时的稳定性。
[0031] 进一步的,在放置梁8远离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一端上设置有第一护栏10,第一护栏10与已浇筑混凝土的侧壁平行,这使得工作人在第一走道板5上进行施工作业时不会轻易地从第一走道板5上跌落。
[0032] 参照图2和3,桁架1包括桁架主体11以及安装架体12,而安装架体12则是包括平板模13以及加固架14,而加固架14则是由横梁以及竖梁构成,横梁以及竖梁均为槽钢,桁架主体11通过勾头螺栓与加固架14上的横梁连接,而连接座18设置在加固架14竖梁的上端,而加固架14竖梁的下端则是固定连接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上,平板模13固定连接在加固架14远离桁架主体11的一侧用于下一高度边墩浇筑时充当模板,加固架14使得当后续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上继续浇筑混凝土时,平板模13在承受来自混凝土的冲击时,不会轻易地发生形变。
[0033] 参照图3,加固架14上竖梁的底端与承托座6抵接,连接座18则是固定设置在加固架14上竖梁的上端,在平板模13的上端则是设置有上下分布的两排穿孔,每排的穿孔均设置有多个,各穿孔内均设置有连接杆15,上排穿孔内的连接杆15长度长于下排穿孔内的连接杆15长度,连接杆15为螺纹钢,连接杆15的一端位于平板模13靠近加固架14的侧面,并通过螺母进行拧紧,使得连接杆15不会在平板模13上脱出,而连接杆15的另一端则是在穿过平板模13后位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上的骨架钢筋内,且其上安装有爬升锥,从而对连接杆15在平板模13上的位置进行固定。
[0034] 进一步的,还可以将连接杆15与斜拉杆4之间进行连接,从而增加平板模13的安装稳定性;同时,当当前高度的边墩浇筑完成后,各连接杆15均被固定在当前高度的边墩内,这使得需要对下一高度的边墩进行浇筑时,还能通过将平板模13从连接杆15上拆下并吊起的方式,使得上排长度较长的连接杆15能够在下一高度边墩浇筑时为固定架上竖梁的下端提供安装位置,而处于下排长度较短的连接杆15则是能够在下一高度边墩浇筑时为三角支撑架2提供安装位置。
[0035] 参照图3,在桁架主体11的上端设置有第二走道板17以及第二护栏16,第二走道板17铺设在桁架主体11的上方,这使得工作人员可以通过踩在第二走道板17上的方式从而实现往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上方浇筑混凝土的相关作业,同时,第二护栏16使得工作人员在第二走道板17上进行相关作业时,不会轻易地从第二走道板17上跌落。
[0036] 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先将三角支撑架2吊起,使得三角支撑架2上的连接梁9安装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上,再将第一走道板5铺设在三角支撑架2的放置梁8上,同时将第一护栏10安装好,然后将桁架1吊起,并移动至三角支撑架2上方,工作人员站在第一走道板5上对桁架1的位置进行调节,直至桁架1上加固架14的下端与承托座6抵接,在通过将固定架下端与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进行连接,然后通过设置斜拉杆4的方式使得桁架1的位置被初步固定,最后通过在平板模13上设置连接杆15的方式使得桁架1的位置被进一步的固定,后续在桁架1上方设置第二走道板17以及第二护栏16即完成桁架1模板的安装。
[0037] 实施例2:本申请实施例2公开了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的安装方法,采用了上述
实施例1中的一种安装在船闸边墩的桁架模板,包括如下步骤:
S100:将承托座6固定设置在三角支撑架2上;
S200:将两个三角支撑架2吊起并分别安装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同一侧壁上,
两个三角支撑架2之间相互平行,且高度齐平,紧接着在两个三角支撑架2上铺设第一走道板5以及安装第一护栏10;
S300:将桁架主体11以及安装架体12一同吊下,使得安装架体12上加固架14的下
端抵接在承托座6上,并将加固架14的下端固定连接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侧壁上;
S400:将加固架14的下端与已浇筑混凝土的侧壁进行连接,并同步使得斜拉杆4的一端连接在连接座18上,斜拉杆4的另一端连接在已浇筑混凝土边墩3的上表面,再缓慢松开对桁架1的吊装。
[0038] S500:将连接杆15穿过平板模13,并使得连接杆15与斜拉杆4之间进行连接;S600:在桁架主体11的上端铺设第二走道板17以及安装第二护栏16。
[0039]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