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吹多功能除消雾车

申请号 CN202221297346.9 申请日 2022-05-27 公开(公告)号 CN218712549U 公开(公告)日 2023-03-24
申请人 西安空天能源动力智能制造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王强; 胡金海; 张百灵; 李小涛; 张相毅; 姚菲; 朱持;
摘要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 雪 消雾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包括功能切换 风 门 组件,功能切换风门组件设置于后车厢体内部,所述功能切换风门组件包括左侧弧形分 流管 、右侧弧形分流管、引射喷管、主喷管和分流总管,分流总管一端与涡扇 发动机 的喷管连接,左侧弧形分流管、右侧弧形分流管和引射喷管分别与分流总管另一端连接,所述引射喷管与分流总管连接处设置有带转配合件,分流总管外壁靠近引射喷管一侧设置有带转组件,带转组件与带转配合件配合带动引射喷管转动,所述主喷管为两个,左侧弧形分流管延伸至车体左侧连接第一个所述主喷管,右侧弧形分流管延伸至车体右侧连接第二个所述主喷管。
权利要求

1.一种热吹多功能除消雾车,包括车体(1)、前车厢体(2)、燃油油箱(3)、后车厢体(4)、涡扇发动机(5)、进气组件(6)、供油组件(9)和控制组件(13),车体(1)上固定有前车厢体(2)和后车厢体(4),燃油油箱(3)固定于前车厢体(2)内部,涡扇发动机(5)和进气组件(6)固定于后车厢体(4)内部,涡扇发动机(5)一端连接进气组件(6),燃油油箱(3)通过供油组件(9)连接涡扇发动机(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功能切换组件(12),功能切换风门组件(12)设置于后车厢体(4)内部,所述功能切换风门组件(12)包括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引射喷管(12‑3)、主喷管(12‑4)和分流总管(12‑5),分流总管(12‑
5)一端与涡扇发动机(5)的喷管连接,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和引射喷管(12‑3)分别与分流总管(12‑5)另一端连接,所述引射喷管(12‑3)与分流总管(12‑5)连接处设置有带转配合件(12‑6),分流总管(12‑5)外壁靠近引射喷管(12‑3)一侧设置有带转组件(12‑7),带转组件(12‑7)与带转配合件(12‑6)配合带动引射喷管(12‑3)转动,所述主喷管(12‑4)为两个,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延伸至车体(1)左侧连接第一个所述主喷管(12‑4),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延伸至车体(1)右侧连接第二个所述主喷管(12‑4),所述燃油油箱(3)、涡扇发动机(5)、供油组件(9)和功能切换风门组件(12)分别与控制组件(13)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和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均为“S”型管件,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和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呈轴对称设置于车体(1)左右两侧,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延伸至车体(1)左侧底部连接第一个所述主喷管(12‑4),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延伸至车体(1)右侧底部连接第二个所述主喷管(12‑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射喷管(12‑
3)为“1/4圆”型管体,引射喷管(12‑3)与分流总管(12‑5)连接处设置有带转配合件(12‑6),所述带转配合件(12‑6)包括法兰齿轮(12‑6‑1)和滚动轴承(12‑6‑2),法兰齿轮(12‑6‑1)设置于引射喷管(12‑3)与分流总管(12‑5)连接处的周向外壁,滚动轴承(12‑6‑2)安装于法兰齿轮(12‑6‑1)安装面上,所述带转组件(12‑7)包括带转电机(12‑7‑1)和带动法兰齿轮(12‑
7‑2),带转电机(12‑7‑1)与控制组件(13)电连接,带转电机(12‑7‑1)固定于分流总管(12‑
5)上,带转电机(12‑7‑1)的动输出轴连接带动法兰齿轮(12‑7‑2),带动法兰齿轮(12‑7‑
2)与法兰齿轮(12‑6‑1)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和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分别通过快卸环(12‑8)与主喷管(12‑4)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管(12‑4)为不规则圆台形管件,主喷管(12‑4)两端面所处平面不平行,当需要除雪时,主喷管(12‑4)管口向下,主喷管(12‑4)远离左侧弧形分流管(12‑1)或右侧弧形分流管(12‑2)一侧的端面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为45 60°,当需要消雾时,主喷管(12‑4)向前或者向后转动90°,使~
主喷管(12‑4)远离左侧弧形分流管(12‑1)或右侧弧形分流管(12‑2)一侧的端面所在平面与地面垂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喷管(12‑4)端部和引射喷管(12‑3)端部均设置有功能切换堵盖(12‑9),功能切换堵盖(12‑9)与控制组件(13)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弧形分流管(12‑1)或右侧弧形分流管(12‑2)与主喷管(12‑4)之间还设置有楔型调整垫片(12‑10),楔型调整垫片(12‑10)用于调整主喷管(12‑4)端面所在平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左侧弧形分流管(12‑1)或右侧弧形分流管(12‑2)、楔型调整垫片(12‑10)和主喷管(12‑4)通过快卸环(12‑8)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和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底部还连接两个前延喷管(17),前延喷管(17)沿车体(1)底部向前延伸至车体(1)的车头下方。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车厢体(2)顶部设置有防火隔热钣金层(2‑1),防火隔热钣金层(2‑1)底部加装有隔热,后车厢体(4)蒙皮内部加装有隔热棉。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供电组件(8)、液压起动组件(10)和消防灭火组件(11),所述供电组件(8)和液压起动组件(10)分别设置于车体(1)底部,供电组件(8)和液压起动组件(10)分别与涡扇发动机(5)连接,所述涡扇发动机(5)固定于发动机支撑台架(7)上,所述车体(1)还设置有消防灭火组件(11),消防灭火组件(11)包括探测器和喷头(11‑1)和灭火罐体(11‑2),探测器和喷头(11‑1)与灭火罐体(11‑2)连接,探测器和喷头(11‑1)设置于涡扇发动机(5)上方,灭火罐体(11‑2)设置于车体(1)下端面,其中探测器和喷头(11‑1)与控制组件(13)电连接,所述进气组件(6)包括进气管道(6‑1)和防护网罩(6‑2),进气管道(6‑1)为喇叭结构,所述进气管道(6‑1)的大直径端与防护网罩(6‑2)连接,进气管道(6‑1)的小直径端与涡扇发动机(5)连接,防护网罩(6‑
2)的骨架上安装有尼龙防护网;所述供油组件(9)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压供油、油滤、开关和管路,其中低压供油泵的输入端连接燃油油箱(3),管路的输出端与涡扇发动机(5)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支撑轮组(1‑1)和支撑转向轮(1‑2),所述车体(1)为带车头的底盘,车头的驾驶室内设置有控制组件(13)、触控屏(14)、健康管理系统(15)和视频监控系统(16),其中触控屏(14)、健康管理系统(15)和视频监控系统(16)分别与控制组件(13)电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热吹多功能除消雾车

技术领域

[0001] 本实用新型属于除雪消雾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航空运输、地面运输日益繁忙,积雪、大雾天气是影响交通运输和日常生活的主要灾害天气。在积雪方面,我国北方省份因为强降雪造成大面积机场道路、高速公路机场道路积雪结,交通瘫痪,上万人被困。在大雾天气方面,浓浓的大雾天气给航空运输带来极大的不便,特别是盆地和河谷地区,多雾的天气经常影响航班的正常营运,给航空公司带来经济损失,给乘客和商家带来不便。
[0003] 尤其是在现在交通流量迅猛增长的社会背景下,机场道路、高速公路除雪消雾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大问题。如何及时清除道路积雪、浓雾,成为道路养护部的一大难题。路面积雪、覆冰和大雾天气均损害道路的通行能、影响交通运输安全,轻则封路,重则造成严重的交通事故,进而造成巨大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不利的社会影响。
[0004] 在消雾方面,雾有冷雾和暖雾之分,冷雾消除相对简单;但从世界范围来看,暖雾的发生比冷雾普遍。在除暖雾方面,传统的除暖雾方法包括催化剂方法、声波方法、激光方法、雾粒子沉降方法、静电方法。
[0005] 现有的消雾车主要采用加压或涡喷发动机作为消雾动力,相比常规的化学方法、物理方法具有消暖雾效果明显,即单台发动机工作3分钟后,能见度达260米;10台车消雾工作30分钟后,可使机场跑道平能见度保持800至1000米,并持续30分钟以上。而且移动方便、消雾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但都存在耗能量较大、消耗介质多,涡喷发动机的使用寿命也短等相关缺点。
[0006] 现有的除雪车主要采用涡喷发动机作为除雪动力,相比常规机械式除雪车具有除雪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但都存在耗油量大、噪音高,涡喷发动机寿命短等问题。
[0007] 现有的除雪车、消雾车车一般功能比较单一,除雪车只在冬季有雪情况下使用;消雾车只能进行消雾作业时使用,没雾没雪时处于闲置状态;装备利用率低,不能同时具备多功能快速切换。
[0008] 现有热吹式除雪车或涡喷消雾车的耗油量大,使用价格昂贵,单次连续工作时间不能太长,常需加油车跟随保障。
[0009] 现有热吹式除雪车或涡喷消雾车排气量小,在机场、宽路面扫雪、消雾时经常需要多车组队工作。
[0010] 现有的消雾车缺少专门的除雪消雾健康管理系统,不能实时检测和反馈发动机和车辆各部位健康信息。
[0011] 现有热吹式除雪车或涡喷消雾车排气喷口法兰安装面多为螺栓固定方式,拆卸不方便,法兰与法兰之间密封效果较差。实用新型内容
[0012]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基于除雪、除冰、消雾应急安全需求,并针对现有除雪车和消雾车功能单一,不能实现除雪消雾两用的快速切换,除雪消雾时需要多车组队使用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克服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0013] 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包括车体、前车厢体、燃油油箱、后车厢体、涡扇发动机、进气组件、供油组件和控制组件,车体上固定有前车厢体和后车厢体,燃油油箱固定于前车厢体内部,涡扇发动机和进气组件固定于后车厢体内部,涡扇发动机一端连接进气组件,燃油油箱通过供油组件连接涡扇发动机,还包括功能切换门组件,功能切换风门组件设置于后车厢体内部,所述功能切换风门组件包括左侧弧形分流管、右侧弧形分流管、引射喷管、主喷管和分流总管,分流总管一端与涡扇发动机的喷管连接,左侧弧形分流管、右侧弧形分流管和引射喷管分别与分流总管另一端连接,所述引射喷管与分流总管连接处设置有带转配合件,分流总管外壁靠近引射喷管一侧设置有带转组件,带转组件与带转配合件配合带动引射喷管转动,所述主喷管为两个,左侧弧形分流管延伸至车体左侧连接第一个所述主喷管,右侧弧形分流管延伸至车体右侧连接第二个所述主喷管,所述燃油油箱、涡扇发动机、供油组件和功能切换风门组件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0014] 优选的,所述左侧弧形分流管和右侧弧形分流管均为“S”型管件,左侧弧形分流管和右侧弧形分流管呈轴对称设置于车体左右两侧,左侧弧形分流管延伸至车体左侧底部连接第一个所述主喷管,右侧弧形分流管延伸至车体右侧底部连接第二个所述主喷管。
[0015] 优选的,所述引射喷管为“1/4圆”型管体,引射喷管与分流总管连接处设置有带转配合件,所述带转配合件包括法兰齿轮滚动轴承,法兰齿轮设置于引射喷管与分流总管连接处的周向外壁,滚动轴承安装于法兰齿轮安装面上,所述带转组件包括带转电机和带动法兰齿轮,带转电机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带转电机固定于分流总管上,带转电机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带动法兰齿轮,带动法兰齿轮与法兰齿轮啮合
[0016] 优选的,所述左侧弧形分流管、右侧弧形分流管和引射喷管分别通过快卸环与主喷管连接。
[0017] 优选的,所述主喷管为不规则圆台形管件,主喷管两端面所处平面不平行,当需要除雪时,主喷管管口向下,主喷管远离左侧弧形分流管或右侧弧形分流管一侧的端面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为45 60°,当需要消雾时,主喷管向前或者向后转动90°,使主喷管远离~左侧弧形分流管或右侧弧形分流管一侧的端面所在平面与地面垂直。
[0018] 优选的,所述主喷管端部和引射喷管端部均设置有功能切换堵盖,功能切换堵盖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0019] 优选的,所述左侧弧形分流管或右侧弧形分流管与主喷管之间还设置有楔型调整垫片,楔型调整垫片用于调整主喷管端面所在平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左侧弧形分流管或右侧弧形分流管、楔型调整垫片和主喷管通过快卸环连接。
[0020] 优选的,所述左侧弧形分流管和右侧弧形分流管底部还连接两个前延喷管,前延喷管沿车体底部向前延伸至车体的车头下方。
[0021] 优选的,所述前车厢体顶部设置有防火隔热钣金层,防火隔热钣金层底部加装有隔热,后车厢体蒙皮内部加装有隔热棉。
[0022] 优选的,还包括供电组件、液压起动组件和消防灭火组件,所述供电组件和液压起动组件分别设置于车体底部,供电组件和液压起动组件分别与涡扇发动机连接,所述涡扇发动机固定于发动机支撑台架上,所述车体还设置有消防灭火组件,消防灭火组件包括探测器和喷头和灭火罐体,探测器和喷头与灭火罐体连接,探测器和喷头设置于涡扇发动机上方,灭火罐体设置于车体下端面,其中探测器和喷头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进气组件包括进气管道和防护网罩,进气管道为喇叭结构,所述进气管道的大直径端与防护网罩连接,进气管道的小直径端与涡扇发动机连接,防护网罩的骨架上安装有尼龙防护网;所述供油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压供油泵、油滤、开关和管路,其中低压供油泵的输入端连接燃油油箱,管路的输出端与涡扇发动机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支撑轮组和支撑转向轮,所述车体为带车头的底盘,车头的驾驶室内设置有控制组件、触控屏、健康管理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其中触控屏、健康管理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0023]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0024] (1)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以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作为除雪热吹喷流的动力装置,将其改型后安装在车体上,将涡扇发动机喷出的高速燃气气流引出至车体两侧及车顶天窗应用于地面除雪、除冰及跑道消雾,本发明除雪消雾车的排气量大,耗油率低,噪音小,单次持续工作时间长;还可根据地面雪量、雾的浓度大小、道路的宽窄调整不同除雪消雾档位,进一步减小了浪费,经济性高;除雪消雾时,该涡扇发动机工作在较低功率,发动机工作温度、转速及载荷都较低,寿命消耗慢,使用寿命长;除雪消雾车的涡扇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好,能够保证安全可靠除雪消雾作业;
[0025] (2)本实用新型利用楔型调整垫片实现了多功能主喷管角度调节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种规格的快卸环,方便了主喷管的拆卸,加装楔型调整垫片后也可更换相关规格快卸环,大大提高了法兰与法兰之间的密封性
[0026] (3)本实用新型通过带转电机带动法兰齿轮实现了引射喷管角度自动调节功能,实现大范围消雾,同时通过功能切换堵盖的封堵实现了除雪消雾功能的快速切换,实现了一车多用的功能;
[0027] (4)本实用新型主喷管为不规则圆台形管件,主喷管两端面所处平面不平行,当需要除雪时,主喷管管口向下,主喷管远离左侧弧形分流管或右侧弧形分流管一侧的端面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角为45 60°,当需要消雾时,主喷管向前或者向后转动90°,使主喷管远~离左侧弧形分流或右侧弧形分流管一侧的端面所在平面与地面垂直,这样通过旋转主喷管的方向,即可转换除雪和消雾功能时主喷管中高速燃气的喷流方向。
附图说明
[0028]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的内部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本实用新型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本实用新型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本实用新型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0032] 图5、本实用新型图4中G‑G向剖视图;
[0033] 图6、本实用新型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的功能切换风门组件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4] 附图标记说明
[0035] 1、车体,2、前车厢体,3、燃油油箱,4、后车厢体,5、涡扇发动机,6、进气组件,7、发动机支撑台架,8、供电组件,9、供油组件,10、液压起动组件,11、消防灭火组件,12、功能切换风门组件,13、控制组件,14、触控屏,15、健康管理系统,16、视频监控系统,17、前延喷管;
[0036] 2‑1、防火隔热钣金层,
[0037] 6‑1、进气管道,6‑2、防护网罩;
[0038] 11‑1、探测器和喷头,11‑2、灭火罐体;
[0039] 12‑1、左侧弧形分流管,12‑2、右侧弧形分流管,12‑3、引射喷管,12‑4、主喷管,12‑5、分流总管,12‑6、带转配合件,12‑7、带转组件,12‑8、快卸环,12‑9、功能切换堵盖,12‑10、楔型调整垫片;
[0040] 12‑6‑1、法兰齿轮,12‑6‑2、滚动轴承;
[0041] 12‑7‑1、带转电机,12‑7‑2、带动法兰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下面结合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
[0043]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所示意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
[0044] 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范畴。
[0045] 实施例1
[0046] 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包括车体1、前车厢~体2、燃油油箱3、后车厢体4、涡扇发动机5、进气组件6、供油组件9和控制组件,车体1上固定有前车厢体2和后车厢体4,燃油油箱3固定于前车厢体2内部,涡扇发动机5和进气组件6固定于后车厢体4内部,涡扇发动机5一端连接进气组件6,燃油油箱3通过供油组件9连接涡扇发动机5,还包括功能切换风门组件12,功能切换风门组件12设置于后车厢体4内部,所述功能切换风门组件12包括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引射喷管12‑3、主喷管
12‑4和分流总管12‑5,分流总管12‑5一端与涡扇发动机5的喷管连接,左侧弧形分流管12‑
1、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和引射喷管12‑3分别与分流总管12‑5另一端连接,所述引射喷管
12‑3与分流总管12‑5连接处设置有带转配合件12‑6,分流总管12‑5外壁靠近引射喷管12‑3一侧设置有带转组件12‑7,带转组件12‑7与带转配合件12‑6配合带动引射喷管12‑3转动,所述主喷管12‑4为两个,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延伸至车体1左侧连接第一个所述主喷管12‑
4,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延伸至车体1右侧连接第二个所述主喷管12‑4,所述燃油油箱3、涡扇发动机5、供油组件9和功能切换风门组件12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0047] 实施例2
[0048] 如图1 4所示,优选的,所述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和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均为“S”~型管件,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和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呈轴对称设置于车体1左右两侧,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延伸至车体1左侧底部连接第一个所述主喷管12‑4,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延伸至车体1右侧底部连接第二个所述主喷管12‑4。
[0049] 如图4、5所示,优选的,所述引射喷管12‑3为“1/4圆”型管体,引射喷管12‑3与分流总管12‑5连接处设置有带转配合件12‑6,所述带转配合件12‑6包括法兰齿轮12‑6‑1和滚动轴承12‑6‑2,法兰齿轮12‑6‑1设置于引射喷管12‑3与分流总管12‑5连接处的周向外壁,滚动轴承12‑6‑2安装于法兰齿轮12‑6‑1安装面上,所述带转组件12‑7包括带转电机12‑7‑1和带动法兰齿轮12‑7‑2,带转电机12‑7‑1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带转电机12‑7‑1固定于分流总管12‑5上,带转电机12‑7‑1的动力输出轴连接带动法兰齿轮12‑7‑2,带动法兰齿轮12‑7‑2与法兰齿轮12‑6‑1啮合。
[0050] 所述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和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分别通过快卸环12‑8与主喷管12‑4连接。
[0051] 所述快卸环12‑8有利于主喷管12‑4的快速拆卸安装,不使用螺栓固定,密封效果好。
[0052] 与所述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和右侧弧形分流管连接的主喷管12‑4为多功能主喷管,多功能主喷管分别设置于车体1底部左右两侧,并且两个多功能主喷管的法兰分别与分流管的法兰安装固定。
[0053] 实施例3
[0054] 如图4所示,优选的,所述主喷管12‑4为不规则圆台形管件,主喷管12‑4两端面所处平面不平行,当需要除雪时,主喷管12‑4管口向下,主喷管12‑4远离左侧弧形分流管12‑1或右侧弧形分流管12‑2一侧的端面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角为45 60°,当需要消雾时,主喷~管12‑4向前或者向后转动90°,使主喷管12‑4远离左侧弧形分流管12‑1或右侧弧形分流管
12‑2一侧的端面所在平面与地面垂直。
[0055] 如图6所示,所述主喷管12‑4与弧形分流管通过快卸环12‑8进行连接,主喷管12‑4可相对于弧形分流管进行旋转,由于主喷管12‑4前端面后后端面所处平面不平行,因此主喷管12‑4旋转后,喷出的热气的方向就会变化,当主喷管12‑4远离左侧弧形分流管12‑1或右侧弧形分流管12‑2一侧的端面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角为45 60°时,主喷管12‑4喷出的热~气斜向下,用于除去地上的积雪,当主喷管12‑4向前或者向后转动90°,主喷管12‑4远离左侧弧形分流管12‑1或右侧弧形分流管12‑2一侧的端面所在平面与地面垂直时,主喷管12‑4喷出的热气斜向前或者斜向后,喷出的热气与地面平行,用于除去浓雾。
[0056] 实施例4
[0057] 如图2所示,优选的,所述主喷管12‑4端部和引射喷管12‑3端部设置有功能切换堵盖12‑9,功能切换堵盖12‑9与控制组件电连接,当除雪时,功能切换堵盖12‑9将主喷管12‑4堵住,当消雾时,功能切换堵盖12‑9将主喷管12‑4打开。
[0058] 除雪时,通过功能切换堵盖12‑9堵住引射喷管12‑3,即流向车顶部的热气流就被封堵,该功能切换堵盖12‑9为现有电动封堵组件。
[0059] 消雾时,通过两个主喷管12‑24和引射喷管12‑3进行消雾,也可只通过两个出口消雾或只通过一个出口消雾,根据功能切换堵盖12‑9封堵不同方位的喷管数量,即可切换6种消雾模式,分别是三个出口全打开、堵车顶、堵左侧、堵右侧、堵车顶和右侧或堵车顶和左侧。
[0060] 所述6种消雾模式可组合出两种消雾功能,即消雾功能一和消雾功能二。
[0061] 所述消雾功能一主要用于消除15米以上浓雾,其中引射喷管12‑3不进行封堵,可封堵1个、2个或不封堵主喷管12‑4。
[0062] 所述消雾功能二主要用于消除15米以下浓雾,其中引射喷管12‑3不进行封堵,可封堵左侧或右侧主喷管12‑4。
[0063] 如图6所示,优选的,所述左侧弧形分流管12‑1或右侧弧形分流管12‑2与主喷管12‑4之间还设置有楔型调整垫片12‑10,楔型调整垫片12‑10用于调整主喷管12‑4端面所在平面与地面之间的夹角,左侧弧形分流管12‑1或右侧弧形分流管12‑2、楔型调整垫片12‑10和主喷管12‑4通过快卸环12‑8连接。
[0064] 如图6所示,调整楔型调整垫片12‑10前,热气流所在轴线与地面夹角为15°,通过调整楔型调整垫片12‑10的数量后,热气流所在轴线与地面的夹角为11°。
[0065] 所述楔型调整垫片12‑10,在主喷管12‑4和左侧弧形分流管12‑1或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安装法兰处根据除雪和消雾的不同需求可加装楔型调整垫片12‑10,可进行角度调节,楔型调整垫片12‑10有多种规格,可以是1°30°各种规格,可以加装1片或多片叠加使~用,其中主喷管12‑2除雪时对地偏角可调整至0 15°、消雾时向上偏转角度可调整至0 30°。
~ ~
[0066] 所述快卸环12‑8安装在主喷口12‑2与左侧弧形分流管12‑1法兰与法兰安装面外侧,加装楔型调整垫片后要更换对应规格的快卸环。
[0067] 实施例5
[0068] 如图1所示,优选的,所述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和右侧弧形分流管12‑2底部还连接两个前延喷管17,前延喷管17沿车体1底部向前延伸至车体1的车头下方,用于吹除车体下方的路面积雪和浓雾。
[0069] 所述前沿喷管17消雾时不进行关闭,消雾时车辆在行驶过程中可吹除路面杂物如砂石、金属零件,防止各种杂物吸入进气装置6,提高了消雾过程中的安全性。
[0070] 优选的,所述前车厢体2顶部设置有防火隔热钣金层2‑1,防火隔热钣金层2‑1底部加装有隔热棉,后车厢体4蒙皮内部加装有隔热棉,降低了除雪消雾过程中的噪音大小,提高了发生火灾的安全情况,隔绝了前车厢体油箱的热源和火星,大大提高了除雪消雾车的安全可靠性。
[0071] 所述后车厢体4通过销轴固定于车体1上,销轴拆卸后可整体吊装卸下,方便后车厢体4内涡扇发动机5的安装和拆卸。
[0072] 实施例6
[0073] 如图1 3所示,优选的,还包括供电组件8、液压起动组件10和消防灭火组件11,所~述供电组件8和液压起动组件10分别设置于车体1底部,供电组件8和液压起动组件10分别与涡扇发动机5连接,所述涡扇发动机5固定于发动机支撑台架7上,所述车体1还设置有消防灭火组件11,消防灭火组件11包括探测器和喷头11‑1和灭火罐体11‑2,探测器和喷头11‑
1与灭火罐体11‑2连接,探测器和喷头11‑1设置于涡扇发动机5上方,灭火罐体11‑2设置于车体1下端面,其中探测器和喷头11‑1与控制组件电连接,所述进气组件6包括进气管道6‑1和防护网罩6‑2,进气管道6‑1为喇叭结构,所述进气管道6‑1的大直径端与防护网罩6‑2连接,进气管道6‑1的小直径端与涡扇发动机5连接,防护网罩6‑2的骨架上安装有尼龙防护网;所述供油组件9包括依次连接的低压供油泵、油滤、开关阀和管路,其中低压供油泵的输入端连接燃油油箱3,管路的输出端与涡扇发动机5的进油口相连通;所述车体1底部设有支撑轮组1‑1和支撑转向轮1‑2,所述车体1为带车头的底盘,车头的驾驶室内设置有控制组件、触控屏14、健康管理系统15和视频监控系统16,其中触控屏14、健康管理系统15和视频监控系统16分别与控制组件电连接。
[0074] 所述涡扇发动机5固定于发动机支撑台架7上,发动机支撑台架7通过U型卡固定在车体1上端面,涡扇发动机5工作时产生的振动可被车底盘弹簧有效吸收。
[0075] 所述涡扇发动机5为得‑30系列航空发动机,所述发动机是双涵道、混合排气的双轴式涡扇发动机,发动机涵道比大、排气量大、循环效率高、推力大、推重比高、耗油率低、排气噪音小、首次翻修寿命长。所述涡扇发动机5工作时,空气从进气组件6进入低压压缩器,初步压缩后经过分隔机匣分为内涵道和外涵道两路压缩空气,内涵道的空气经高压压缩器继续压缩送至燃烧室和燃油混合燃烧后形成高温喷流推动涡轮装置做功,高温喷流和外涵道的空气在混合器混合后送至喷管形成高温高速喷流输出吹雪消雾动力。
[0076] 所述发动机的稳定性好,稳定工作裕度大,设置了压气机级间放气和进口导流叶片可调节的防喘措施。所述发动机的安全性好,具有高压转子后空气压力限制器、转速限制器、排气温度限温调节器等多重超控保护装置;除雪消雾作业时发动机可使用多种较低工作状态来清除不同大小的积雪,发动机寿命消耗少,喷管出口排气温度适中,不易损伤路面。
[0077] 所述涡扇发动机5用于除雪消雾改型安装于车体1时,需进行加改装,去掉不需要的零部组件,以降低重量和减小尺寸。所述发动机改型时需保留发动机低压压缩器、分隔机匣、高压压缩器、燃烧室、涡轮装置、混合器、喷管、传动系统等关键部件及附件,拆除液压油泵、交流发电机、反推装置、反推液压系统、恒速传动装置、空气涡轮起动机等,在涡扇发动机5进气前端加装进气组件6,在喷管后加装功能切换风门组件12,同时为涡扇发动机5配套安装供电组件8、供油组件9、液压起动组件10等附件系统,在后车厢体4内安装消防灭火组件11,在驾驶室内安装PLC控制组件13、触控屏14、健康管理系统15、视频监控系统16。
[0078] 所述进气组件6可移动可拆卸,方便压缩器叶片的静态检查,进气组件6最前端为防护网罩6‑2,用于防止砂石、金属零件等吸入进气管道6‑1以保护发动机,进气管道6‑1为喇叭状,可保持气流稳定并对其加速
[0079] 所述消防灭火装置11安装于后车厢体4内,用于灭除车厢内的危险火灾及隐患;探测器喷头11‑1和灭火罐体置于涡扇发动机5上方,利用控制组件控制,也可手动操控。
[0080] 除雪消雾工作时,驾驶操作人员用手操作触控屏14即可实现对涡扇发动机5的操控,实时监控涡扇发动机5主要状态参数,及时反馈给操作人员进行各种操作,除雪消雾操作简捷、智能、安全。除雪消雾油门杆控制设有“小功率”、“中功率”、“大功率”档位,可依据雪量雾量的大小一键智能切换档位调整涡扇发动机5状态;在控制台上还设有紧急停车按钮,可以不经过控制组件13直接停止涡扇发动机工作,驾驶员和发动机操控人员在驾驶室内操作操控装置,共同配合对路面跑道进行除雪消雾作业。
[0081] 所述除雪消雾健康管理系统15是除雪消雾车的配套系统,除雪消雾车健康信息还可通过无线信号路由器传递给远程运维中心,远程运维中心亦可将分析处理后的结果下传至车载除雪消雾健康管理系统15,为操作人员提反馈发动机信息。
[0082] 所述视频监控系统16分别安装在后车厢体4顶部左右两侧和后车厢体4内,后车厢体4顶部左右两侧的监控和灯光设备用于照亮和监测除雪消雾车车体两侧的雪、浓雾的大小、砂石杂物等;后车厢体4内的视频和灯光设备用于监视涡扇发动机5,观察其有无渗漏或其它危险情况;视频监控系统16的查看设备设在驾驶室内,驾驶员和除雪消雾操作人员均可看到车辆监控影像。
[0083] 所述后车厢体4和前车厢体2有一定空隙,并用耐火隔热材料隔开,防止高温高热气流直接喷向燃油油箱3。
[0084] 所述供电组件8为涡扇发动机5和除雪车提供电源,供电组件8主要有两套,两套相互独立,一套独立为涡扇发动机5及配套设备供电,一套为除雪车及附属设备供电,另外还有小功率UPS电源为重要系统和操控装置提供电源备份保证。供电组件8的电池组放置于车体1下,具有外部充电接口
[0085] 所述液压起动组件10是涡扇发动机5地面使用的配套设备,用于取代发动机原有自带的空气涡轮起动机,该空气涡轮起动机成本高、故障率高且维修难度大,并且需要大流量高压力的气源驱动才能用于起动涡扇发动机5,而在地面车载使用的条件下因为体积重量及成本受限,这种体积庞大的气源是无法在车上安装的。因此,原有的空气涡轮起动方式根本不适用于地面车载使用。液压起动组件10可满足除雪车起动长寿命、高可靠性及使用环境条件的要求,并且成本低。所述液压起动组件10主要由柱塞泵、液压达、离合器、油滤、单向阀、转速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软管、液压油箱等组成。工作时,汽车取力器开始工作,取力器通过输出轴同步带动柱塞泵工作到最大压力,电控打开单向阀,柱塞泵将液压油箱中的油输送至高压液压油路,泵再输出流量驱动液压马达,液压马达再通过离合器带动涡扇发动机5进行液压起动,当发动机转速达到转速传感器监控的规定转速时,离合器自动脱开液压马达的扭矩传递,同时关闭取力器,液压起动组件停止工作。
[0086] 所述液压起动组件10可更换为电起动装置,但要考虑电机功率、电源体积重量限制和经济性的问题。
[0087] 所述大涵道涡扇发动机5可用小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代替,但要考虑除雪效率、排气流量和适用性改型的问题。
[0088]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0089] 如图1 4所示,本实用新型除雪消雾车包括车体1,车体1上安装涡扇发动机5、进气~组件6、发动机支撑台架7、功能切换风门组件12、液压起动组件10、消防灭火组件11、燃油油箱3等;所述涡扇发动机5通过发动机支撑台架7固定于后车厢体4内,涡扇发动机5的进气端设有进气组件6,涡扇发动机5的排气端连接有功能切换风门组件12,所述功能切换风门组件12的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和右侧弧形分流管12‑2下端延伸至车体1下方再与主喷管12‑2连接,引射喷管12‑3延伸至车体上方,与所述左侧弧形分流管12‑1和右侧弧形分流管12‑2连接的主喷管12‑2朝向车体1侧面,向左右两侧地面除雪,引射喷管12‑3可以根据机场场地雾的分布及交通情况,通过带转组件旋转,向车顶周向进行消雾作业;所述左侧弧形分流管
12‑1和右侧弧形分流管12‑2上预留有与主喷管12‑2连接的法兰,此法兰用于安装不同功能的主喷管12‑2,主喷管可以是方形、圆形或椭圆;除雪时通过功能切换堵盖12‑9关闭引射喷管12‑3,并将左右两侧的主喷管12‑2向下对着地面,使喷出的热气与底面存在一定的夹角,有效清除地面的积雪,前沿喷管17和左右两侧主喷管12‑2喷流对地清除路面积雪、积水;消雾时,打开引射喷管12‑3,根据雾量选择主喷管12‑2的开启数量,并将左右两侧的主喷管
12‑2向前或者向后旋转90°,使喷出的热气与底面平行,短时间快速清除对应位置的浓雾。
[0090] 除雪消雾车在工作时,将除雪消雾车开至机场或道路上,到达指定作业区域后,由除雪消雾操作人员起动涡扇发动机5,外部空气通过进气组件6经由涡扇发动机5加热做功后输出至功能切换风门组件12,除雪作业时喷气气流分流至两侧主喷管12‑2及前沿喷管17,两侧主喷管12‑2向下对着地面,使喷出的热气与底面存在一定的夹角,有效清除地面的积雪,随着除雪车的行驶,前沿喷管17喷出的热气将车辆行驶方向车头、车身下的积雪吹除,两侧主喷管12‑2喷出的热气流将两侧路面积雪吹除,即实现了行驶道面的积雪积冰清除。消雾作业时,将左右两侧的主喷管12‑2向前或者向后旋转90°,使喷出的热气与底面平行,喷气气流分流至两个主喷管12‑2处,随着除雪车的行驶,主喷管12‑2喷出的热气将车辆行驶方向车头、车身上下的浓雾短时间消除,即实现了行驶道面浓雾消除。作业时,可依据路面积雪积冰以及雾的情况,调节涡扇发动机5工作状态改变喷气流量以对应不同除雪消雾档位,既实现了高效除雪消雾,又减少了能源消耗。
[0091] 本实用新型除雪消雾车的除雪消雾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92] 步骤1:利用控制组件控制供电组件8、供油组件9和液压起动组件10起动涡扇发动机5;
[0093] 步骤2:外部空气通过进气组件6进入涡扇发动机5,经由涡扇发动机5加热做功后输出至功能切换风门组件12,形成热气流;
[0094] 步骤3:消雾作业时,热气流将除雪消雾车行驶方向、车身以上的浓雾进行短时间物理消除;除雪作业时,热气流将除雪消雾车行驶方向、车身以下及两侧路面积雪吹除,即实现了行驶路面的积雪积冰清除。
[0095] 且在较低的状态范围内又可从小到大设置多种工作状态,对应多种除雪消雾档位。为此加装了油门状态一键控制系统来简捷使用多种除雪消雾档位以针对性清除不同雪量雾量的路面,这样既简化了操作,又可避免燃料浪费,进一步提高了经济性,减小了使用风险,延长了使用寿命。
[0096]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热吹多功能除雪消雾车,以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作为除雪热吹喷流的动力装置,将其改型后安装在车体上,将涡扇发动机喷出的高速燃气气流引出至车体两侧及车顶天窗应用于地面除雪、除冰及跑道消雾,本发明除雪消雾车的排气量大,耗油率低,噪音小,单次持续工作时间长;还可根据地面雪量、雾的浓度大小、道路的宽窄调整不同除雪消雾档位,进一步减小了浪费,经济性高;除雪消雾时,该涡扇发动机工作在较低功率,发动机工作温度、转速及载荷都较低,寿命消耗慢,使用寿命长;除雪消雾车的涡扇发动机工作稳定性好,能够保证安全可靠除雪消雾作业。
[0097] 本实用新型利用楔型调整垫片实现了多功能主喷管角度调节功能,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多种规格的快卸环,方便了主喷管的拆卸,加装楔型调整垫片后也可更换相关规格快卸环,大大提高了法兰与法兰之间的密封性。
[0098] 本实用新型通过带转电机带动法兰齿轮实现了引射喷管角度自动调节功能,实现大范围消雾,同时通过功能切换堵盖的封堵实现了除雪消雾功能的快速切换,实现了一车多用的功能。
[0099] 本实用新型主喷管为不规则圆台形管件,主喷管两端面所处平面不平行,当需要除雪时,主喷管管口向下,主喷管远离左侧弧形分流管或右侧弧形分流管一侧的端面所在平面与地面的夹角为45 60°,当需要消雾时,主喷管向前或者向后转动90°,使主喷管远离~左侧弧形分流或右侧弧形分流管一侧的端面所在平面与地面垂直,这样通过旋转主喷管的方向,即可转换除雪和消雾功能时主喷管中高速燃气的喷流方向。
[0100] 上面对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0101] 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