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架式光源发电智能切换防雾系统

申请号 CN202220385109.1 申请日 2022-02-25 公开(公告)号 CN216866904U 公开(公告)日 2022-07-01
申请人 湖南京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江; 盘朝彬;
摘要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路架式 风 光源 发电智能切换防 冰 雪 雾系统,包括安装于 支架 上的 光伏发电 系统、 风 力 发电系统、电源管理系统、吹风系统和发热系统;所述的 光伏发电系统 包括二个光伏面板阵列;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包括的风杯和 叶轮 ,所述的风杯和叶轮同轴固定连接,连接的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发 电机 ;所述的吹风系统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鼓风机;所述发热系统包括第二鼓风机和热风管,所述的热风管内设置有发热丝,热风管连通第二鼓风机的出风口,热风管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气嘴;所述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吹风系统和发热系统均连接电源管理系统。本实用新型批量安装在道路两侧或中心,除正常发电外,还具有除雪、 除冰 、除雾的功能。(ESM)同样的 发明 创造已同日 申请 发明 专利
权利要求

1.一种路架式光源发电智能切换防雾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于支架上的光伏发电系统、发电系统、电源管理系统、吹风系统和发热系统;
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二个光伏面板阵列,二个光伏面板阵列上部靠近,底部远离;
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包括上部的风杯和下部的叶轮,所述的风杯和叶轮同轴固定连接,连接的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发电机
所述的吹风系统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鼓风机;
所述发热系统包括设置在二个光伏面板阵列之间的第二鼓风机和设置在支架下部的热风管,所述的热风管内设置有发热丝,热风管连通第二鼓风机的出风口,热风管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气嘴;
所述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吹风系统和发热系统均连接电源管理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架式风光源发电智能切换防冰雪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包括二套风杯、叶轮和发电机,分别设置在光伏面板阵列的两端,每套风杯和叶轮均连接相应的发电机。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架式风光源发电智能切换防冰雪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管的上方设置有防撞滚轮阵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架式风光源发电智能切换防冰雪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防雾灯和警示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架式风光源发电智能切换防冰雪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吹风系统包括四个第一鼓风机,分别设置在光伏面板阵列两端的两侧,朝向外侧,第一鼓风机通过旋转机构连接支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路架式风光源发电智能切换防冰雪雾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热风管、发热丝和气嘴为二组,二组气嘴分别朝向光伏面板阵列的两侧。

说明书全文

一种路架式光源发电智能切换防雾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发电机组,特别涉及一种路架式风光源发电智能切换防冰雪雾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社会的日益发展和道路普及化,人们对道路安全保障的追求越来越高。遭遇到恶劣气候如下雪、起雾、结冰时,道路畅通和平安出行都是一项安全挑战,为了保证安全,
有时不得不封闭道路,严重影响出行。
[0003] 随着全球资源的日益消耗和传统能源不可持续,人们普遍都寄托于新能源的开发和应用,缓解或替代传统能源之急,充分利用自然清洁资源开发和应用将是目前和未来必
然的发展趋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和问题加以改进和创新,提供一种能安装于在道路上发电和除雪、除冰、除雾的一种路架式风光源发电智能切换防冰雪雾系统。
[0005]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构造一种路架式风光源发电智能切换防冰雪雾系统,包括安装于支架上的光伏发电系统、发电系统、电源管理系统、吹风系统和发热系统;
[0006] 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包括二个光伏面板阵列,二个光伏面板阵列上部靠近,底部远离;
[0007] 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包括上部的风杯和下部的叶轮,所述的风杯和叶轮同轴固定连接,连接的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发电机;
[0008] 所述的吹风系统包括设置在支架上的第一鼓风机;
[0009] 所述发热系统包括设置在二个光伏面板阵列之间的第二鼓风机和设置在支架下部的热风管,所述的热风管内设置有发热丝,热风管连通第二鼓风机的出风口,热风管的外
侧设置有若干气嘴;
[0010] 所述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吹风系统和发热系统均连接电源管理系统。
[0011]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包括二套风杯、叶轮和发电机,分别设置在光伏面板阵列的两端,每套风杯和叶轮均连接相应的发电机。
[0012]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热风管的上方设置有防撞滚轮阵列。
[0013]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防雾灯和警示灯。
[0014]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吹风系统包括四个第一鼓风机,分别设置在光伏面板阵列两端的两侧,朝向外侧,第一鼓风机通过旋转机构连接支架。
[0015]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热风管、发热丝和气嘴为二组,二组气嘴分别朝向光伏面板阵列的两侧。
[0016]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管理系统包括电气连接的光伏发电控制模风能发电控制模块电池、充放电控制模块、组网模块、总自动控制模块。
[0017] 本发明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本发明可以批量安装于道路两侧或中心线处,吹风系统可以在下雪时将正在下落的雪花吹到路边;发热系统的第二鼓风机将空气吹向热风管,
流经发热丝被加热后从气嘴喷出,防止道路地面结冰或者消雾。在无需除雪、冰、雾的时候,
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产生的电能蓄电池进行充电,更多的电能可以接入公共电
网,提供清洁能源。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 图2是图1的主视图。
[0020]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0021] 图4是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
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3]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是直接设置或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
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
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
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
[0024]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中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目的,不是
旨在限制本发明。
[0025] 实施例1
[0026] 如图1‑4所示,一种路架式风光源发电智能切换防冰雪雾系统,包括安装于支架1上的光伏发电系统2、风力发电系统3、电源管理系统、吹风系统5和发热系统6。
[0027] 所述的光伏发电系统2包括二个光伏面板阵列,二个光伏面板阵列上部靠近,底部远离;本实施例中每个光伏面板阵列由8*5个光伏面板组成。
[0028] 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2包括上部的风杯7和下部的叶轮8,所述的风杯7和叶轮8同轴固定连接,连接的轴通过传动装置连接发电机9。
[0029] 所述的吹风系统5包括设置在支架1上的第一鼓风机10。
[0030] 所述发热系统6包括设置在二个光伏面板阵列之间的第二鼓风机11和设置在支架1下部的热风管12,所述的热风管12内设置有发热丝,热风管12连通第二鼓风机11的出风
口,热风管12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气嘴13;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热风管、发热丝和气嘴为二组,
二组气嘴分别朝向光伏面板阵列的两侧。
[0031] 所述光伏发电系统2、风力发电系统3、吹风系统5和发热系统6均连接电源管理系统。
[003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风力发电系统包括二套风杯、叶轮和发电机,分别设置在光伏面板阵列的两端,每套风杯和叶轮均连接相应的发电机。
[0033] 更优地,在所述的热风管的上方设置有防撞滚轮阵列14,在车辆撞向本发明装置时保护本身,以及阻止失控车辆冲出道路。本发明实施例中在每个光伏面板阵列的下部侧
面均设置有防撞滚轮阵列,位于热风管的上方。
[0034] 为了醒目地提示车道连线,所述的支架上还设置有防雾灯和警示灯。
[0035] 本实施例所述的吹风系统包括四个第一鼓风机10,分别设置在光伏面板阵列两端的两侧,朝向外侧,第一鼓风机10通过旋转机构连接支架1,旋转机构可能使得第一鼓风机
在一定范围(如180度)内摆动。
[0036] 在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源管理系统包括电气连接的光伏发电控制模块、风能发电控制模块、蓄电池、充放电控制模块、组网模块,总自动控制模块。相应的光伏发电控制、风
能发电控制、充放电控制及组网的电路结构及相关应用均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根
据本发明记载的功能和结构无需创造性劳动即可选择现在元器件组成总自动控制模块以
实现功能,在此不再赘述。
[0037]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在一般情况下,本发明利用太阳能和风能等清洁能源,产生的电能可以储存或向公共电网输送。在恶劣天气时,通过控制第一鼓风机、第二鼓风机、热
风管内的发热丝向路面或道路范围内吹风或加热,吹散雪雾,防止道路结冰,保持路面的通
行条件,减少恶劣天气对人们出行的影响。
[0038]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
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9] 本发明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的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中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
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型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
术内容,已经全部记载在权利要求书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