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路岔清洁装置

申请号 CN201810134722.4 申请日 2018-02-09 公开(公告)号 CN108330891A 公开(公告)日 2018-07-27
申请人 焦天龙; 发明人 焦天龙;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 铁 路岔清洁装置,包括壳体和油箱,下 螺纹 杆的右端连接有下转杆,所述推板的左端下侧设有导向环,且拉 块 的右端连接有下 拉丝 ,所述下拉丝的另一端穿过导向环与下螺纹杆的左端连接,所述推板的上端连接有 水 平向后的 推杆 ,所述油箱的上端右侧设有进油口,且进油口处 螺纹连接 有旋塞。人推着推杆移动,海绵放到铁 道岔 上,转动下转杆,下螺纹杆向右移动,带动下拉丝,下拉丝带动调节杆右移,从而调节调节杆与油管的内腔左面之间的距离,达到调节油量的目的,相对于市场上的,这里可以一个手推,一个手转动下转杆,做到流量随时调节,这样的话就可以根据推的速度做到随时调节流量,更省油,效率也更高。
权利要求

1.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路岔清洁装置,包括壳体(1)和油箱(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呈下端开口端的方形,且壳体(1)的内腔下端安装有海绵(2),所述海绵(2)的下端向下伸出壳体(1),所述油箱(3)位于壳体(1)的上侧,且油箱(3)的下端左侧通过支撑柱与壳体(1)连接,所述油箱(3)的下端右侧通过硬质的方形的油管(4)与壳体(1)连通,且油管(4)的右端插接有方形的调节杆(5),所述油管(4)上开设有与调节杆(5)对应的导向孔,且导向孔与调节杆(5)接触的端面设有密封圈,所述调节杆(5)的右端连接有拉(6),且拉块(6)与油管(4)之间通过拉紧弹簧连接,所述拉紧弹簧套接在调节杆(5)上,所述壳体(1)的上端右侧连接有上端向右倾斜的推板(7),且推板(7)的右端上侧插接有下螺纹筒(8),所述下螺纹筒(8)内插接有下螺纹杆(9),且下螺纹杆(9)的右端连接有下转杆(10),所述推板(7)的左端下侧设有导向环,且拉块(6)的右端连接有下拉丝(11),所述下拉丝(11)的另一端穿过导向环与下螺纹杆(9)的左端连接,所述推板(7)的上端连接有平向后的推杆(12),所述油箱(3)的上端右侧设有进油口,且进油口处螺纹连接有旋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铁路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左端上侧设有水平向左的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下端铰接连接有向下的铲刀(13),所述铲刀(13)的左端与支撑杆的下端左侧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4)连接,且铲刀(13)的右端连接有上拉丝(15),所述上拉丝(15)向上穿过支撑杆,且推杆(12)的左端设有与推板(7)平行的上下端均开口的上螺纹筒(16),所述上螺纹筒(16)内插接有上螺纹杆(17),且下拉丝(15)的末端穿过导向环与上螺纹杆(17)的下端连接,所述上螺纹杆(17)的上端连接有上转杆(18)。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铁路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铲刀(13)靠近支撑杆的一端套接有伸缩筒(19),且伸缩筒(19)与支撑杆铰接连接,所述铲刀(13)的上端与伸缩筒(19)的内腔上端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且复位弹簧(14)和上拉丝(15)均对应与伸缩筒(19)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铁路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海绵(2)的上端设有匀刷板(20),且匀刷板(20)上均匀设有漏油孔。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铁路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匀刷板(20)与壳体(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螺栓固定在壳体(1)的左右两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铁路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油孔的直径在远离油管(4)的方向逐渐增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铁路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3)的上端插接有搅拌杆(21),且搅拌杆(21)与油箱(3)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21)的下端周向设有搅拌叶,且搅拌杆的上端设有从动圆锥齿轮,所述油箱(3)的上端左侧设有支撑块(22),且支撑块(22)的左端插接有传动杆(23),所述传动杆(23)与支撑块(22)之间转动连接,且传动杆(23)的右端设有与从动圆锥齿轮配合连接的主动圆锥齿轮(24),所述传动杆(23)的左端设有扇叶,且扇叶位于油箱(3)的左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铁路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动圆锥齿轮的上端连接有摇柄(25)。
9.根据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铁路岔清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箱(3)的前端卡接有透明玻璃。

说明书全文

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路岔清洁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铁路岔清洁技术领域,涉及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铁路岔清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铁路岔清洁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铁路道岔的道轨在操纵机构的作用下产生移位,从而使列车改变行驶路线。为保证道岔道轨正常移位,需要对道岔道轨移动的轨迹部位进行经常地清理和上油。目前,主要是通过人工采用一般的清洁工具,如纱等来对道岔进行卫生清洁并上油,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而且废油。因此市场上就有了能控制出油速度的铁路岔清洁器,比如公告号为CN200620081979.0的“一种多功能铁道岔清洁器,包括油箱,油箱通过油管固定在基座上,基座的底面设置有海绵,油管直接与海绵块连通,并通过海绵块下方设置的清洁刷作用到铁路道岔上,实现对铁道的清洁和上油。在所述油管上安装有油量调节,对机油的流出量进行有效控制,从而节省了能源,避免了机油的浪费”,但是,它的油量调节阀在下侧的油管上,调节需要弯下腰,不能做到随时调节。

发明内容

[0003]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铁路岔清洁装置,通过下转杆转动下螺纹杆,带动下拉丝,从而通过调节杆调节油管的过油量。
[0004]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铁路岔清洁装置,包括壳体和油箱,所述壳体呈下端开口端的方形,且壳体的内腔下端安装有海绵,所述海绵的下端向下伸出壳体,所述油箱位于壳体的上侧,且油箱的下端左侧通过支撑柱与壳体连接,所述油箱的下端右侧通过硬质的方形的油管与壳体连通,且油管的右端插接有方形的调节杆,所述油管上开设有与调节杆对应的导向孔,且导向孔与调节杆接触的端面设有密封圈,所述调节杆的右端连接有拉块,且拉块与油管之间通过拉紧弹簧连接,所述拉紧弹簧套接在调节杆上,所述壳体的上端右侧连接有上端向右倾斜的推板,且推板的右端上侧插接有下螺纹筒,所述下螺纹筒内插接有下螺纹杆,且下螺纹杆的右端连接有下转杆,所述推板的左端下侧设有导向环,且拉块的右端连接有下拉丝,所述下拉丝的另一端穿过导向环与下螺纹杆的左端连接,所述推板的上端连接有平向后的推杆,所述油箱的上端右侧设有进油口,且进油口处螺纹连接有旋塞。
[0005] 上述装置中,所述壳体的左端上侧设有水平向左的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下端铰接连接有向下的铲刀,所述铲刀的左端与支撑杆的下端左侧之间通过复位弹簧连接,且铲刀的右端连接有上拉丝,所述上拉丝向上穿过支撑杆,且推杆的左端设有与推板平行的上下端均开口的上螺纹筒,所述上螺纹筒内插接有上螺纹杆,且下拉丝的末端穿过导向环与上螺纹杆的下端连接,所述上螺纹杆的上端连接有上转杆。
[0006] 上述装置中,所述铲刀靠近支撑杆的一端套接有伸缩筒,且伸缩筒与支撑杆铰接连接,所述铲刀的上端与伸缩筒的内腔上端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且复位弹簧和上拉丝均对应与伸缩筒连接。
[0007] 上述装置中,所述海绵的上端设有匀刷板,且匀刷板上均匀设有漏油孔。
[0008] 上述装置中,所述匀刷板与壳体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螺栓固定在壳体的左右两端。
[0009] 上述装置中,所述漏油孔的直径在远离油管的方向逐渐增大。
[0010] 上述装置中,所述油箱的上端插接有搅拌杆,且搅拌杆与油箱转动连接,所述搅拌杆的下端周向设有搅拌叶,且搅拌杆的上端设有从动圆锥齿轮,所述油箱的上端左侧设有支撑块,且支撑块的左端插接有传动杆,所述传动杆与支撑块之间转动连接,且传动杆的右端设有与从动圆锥齿轮配合连接的主动圆锥齿轮,所述传动杆的左端设有扇叶,且扇叶位于油箱的左侧。
[0011] 上述装置中,所述从动圆锥齿轮的上端连接有摇柄。
[0012] 上述装置中,所述油箱的前端卡接有透明玻璃。
[0013] 本发明有益效果是:人推着推杆移动,海绵放到铁道岔上,转动下转杆,下螺纹杆向右移动,带动下拉丝,下拉丝带动调节杆右移,从而调节调节杆与油管的内腔左面之间的距离,达到调节油量的目的,相对于市场上的,这里可以一个手推,一个手转动下转杆,做到流量随时调节,这样的话就可以根据推的速度做到随时调节流量,更省油,效率也更高,当铁道岔上的脏污较多时,转动上转杆,上转杆带动上拉丝,铲板转动,进行清污,不想铲时反转即可,从而做到控制自如,而移动的时候会带动扇叶转动,从而通过搅拌叶对油箱内的油进行搅拌,便于机油的流动,从动圆锥齿轮的上端连接有摇柄,没有的时候可以通过摇柄手动转动搅拌杆,使用更方便。附图说明
[0014] 下面对本说明书附图所表达的内容及图中的标记作简要说明:
[0015] 图1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16] 图2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17] 图中1壳体、2海绵、3油箱、4油管、5调节杆、6拉块、7推板、8下螺纹筒、9下螺纹杆、10下转杆、11下拉丝、12推杆、13铲刀、14复位弹簧、15上拉丝、16上螺纹筒、17上螺纹杆、18上转杆、19伸缩筒、20匀刷板、21搅拌杆、22支撑块、23传动杆、24主动圆锥齿轮、25摇柄。

具体实施方式

[0018] 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发明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
[0019] 一种便于控制出油速度的铁路岔清洁装置,包括壳体1和油箱3,壳体1呈下端开口端的方形,且壳体1的内腔下端安装有海绵2,海绵2的下端向下伸出壳体1,海绵2的上端设有匀刷板20,且匀刷板20上均匀设有漏油孔,这样便于海绵2的上端面都能接触到油,匀刷板20与壳体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且螺栓固定在壳体1的左右两端,便于安装拆卸和清理,漏油孔的直径在远离油管4的方向逐渐增大,漏油更均匀,油箱3位于壳体1的上侧,且油箱3的下端左侧通过支撑柱与壳体1连接,油箱3的前端卡接有透明玻璃,便于观察油箱3内的油位,油箱3的下端右侧通过硬质的方形的油管4与壳体1连通,且油管4的右端插接有方形的调节杆5,油管4上开设有与调节杆5对应的导向孔,且导向孔与调节杆5接触的端面设有密封圈,调节杆5的右端连接有拉块6,且拉块6与油管4之间通过拉紧弹簧连接,拉紧弹簧套接在调节杆5上,壳体1的上端右侧连接有上端向右倾斜的推板7,且推板7的右端上侧插接有下螺纹筒8,下螺纹筒8内插接有下螺纹杆9,且下螺纹杆9的右端连接有下转杆10,推板7的左端下侧设有导向环,且拉块6的右端连接有下拉丝11。
[0020] 下拉丝11的另一端穿过导向环与下螺纹杆9的左端连接,推板7的上端连接有水平向后的推杆12,油箱3的上端右侧设有进油口,且进油口处螺纹连接有旋塞,壳体1的左端上侧设有水平向左的支撑杆,且支撑杆的下端铰接连接有向下的铲刀13,铲刀13的左端与支撑杆的下端左侧之间通过复位弹簧14连接,且铲刀13的右端连接有上拉丝15,上拉丝15向上穿过支撑杆,且推杆12的左端设有与推板7平行的上下端均开口的上螺纹筒16,上螺纹筒16内插接有上螺纹杆17,且下拉丝15的末端穿过导向环与上螺纹杆17的下端连接,上螺纹杆17的上端连接有上转杆18,转动上转杆18,上螺纹杆17带动上拉丝15,铲刀13转动,对铁道岔进行清理,铲刀13靠近支撑杆的一端套接有伸缩筒19,且伸缩筒19与支撑杆铰接连接,铲刀13的上端与伸缩筒19的内腔上端之间通过缓冲弹簧连接,且复位弹簧14和上拉丝15均对应与伸缩筒19连接,这样铲刀就具有韧性,防止卡住,油箱3的上端插接有搅拌杆21,且搅拌杆21与油箱3转动连接,搅拌杆21的下端周向设有搅拌叶,且搅拌杆的上端设有从动圆锥齿轮,油箱3的上端左侧设有支撑块22,且支撑块22的左端插接有传动杆23,传动杆23与支撑块22之间转动连接,且传动杆23的右端设有与从动圆锥齿轮配合连接的主动圆锥齿轮
24,传动杆23的左端设有扇叶,且扇叶位于油箱3的左侧,这样移动的时候扇叶受到风吹带动搅拌杆21转动,从而通过搅拌叶对油箱3内的油进行搅拌,便于机油的流动,从动圆锥齿轮的上端连接有摇柄25,没有风的时候可以通过摇柄25手动转动搅拌杆21,这里的摇柄25呈向左的Z型,为常见结构。
[0021] 工作原理:人推着推杆12移动,海绵2放到铁道岔上,转动下转杆10,下螺纹杆9向右移动,带动下拉丝11,下拉丝11带动调节杆5右移,从而调节调节杆5与油管4的内腔左面之间的距离,达到调节油量的目的,相对于市场上的,这里可以一个手推,一个手转动下转杆10,做到流量随时调节,这样的话就可以根据推的速度做到随时调节流量,更省油,效率也更高,当铁道岔上的脏污较多时,转动上转杆18,上转杆18带动上拉丝15,铲板13转动,进行清污,不想铲时反转即可,从而做到控制自如,而移动的时候会带动扇叶转动,从而通过搅拌叶对油箱3内的油进行搅拌,便于机油的流动,从动圆锥齿轮的上端连接有摇柄25,没有风的时候可以通过摇柄25手动转动搅拌杆21,使用更方便。
[0022]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