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

申请号 CN202210400986.6 申请日 2022-04-15 公开(公告)号 CN114703775A 公开(公告)日 2022-07-05
申请人 广州市山水生态环保建设有限公司; 广州市山水生态环保产业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永强; 郑明琴; 秦海峰; 钟羽花; 王华静; 梁许先; 尹成群; 冼敏仪; 方文亮; 王自生; 朱艳灵; 刘柳欢; 李勇杰;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道路 桥梁 的限超系统,包括 底板 、通行架和千斤顶;所述通行架包括限高架及两个相对设于底板上的限宽架,所述限高架连接于两个所述限宽架之间;所述底板用于设置在通行地面上,所述底板用于与通行地面转动连接,通行地面在所述底板的前端的下部设有下沉空间,所述底板相对通行地面转动时,所述底板的前端能够向下移动至下沉空间,以使得所述底板的前端与通行地面之间形成高度差;所述底板的前端的下方及所述底板的后端的下方分别设有所述千斤顶,各所述千斤顶均与所述底板铰接。上述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能够同时对车辆进行限高、限宽及限重,并在高度、宽度和重量任一不符合要求时对车辆限行,防止车辆冲卡。
权利要求

1.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通行架和千斤顶;
所述通行架包括限高架及两个相对设于所述底板上的限宽架,所述限高架连接于两个所述限宽架之间;
所述底板用于设置在通行地面上,所述底板用于与通行地面转动连接,通行地面在所述底板的前端的下部设有下沉空间,所述底板相对通行地面转动时,所述底板的前端能够向下移动至下沉空间,以使得所述底板的前端与通行地面之间形成高度差;
所述底板的前端的下方及所述底板的后端的下方分别设有所述千斤顶,各所述千斤顶均与所述底板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压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位于所述底板的前端下方的所述千斤顶承受的压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及各所述千斤顶的开关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报警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与通行地面转动连接的转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通行地面的表面自所述转轴处向前向下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限宽架呈倒V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的前端上表面设有减速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沉空间内设有排沟。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限高架上方的显示屏及摄像头。

说明书全文

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交通安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

背景技术

[0002] 近年,由于车辆超载造成大桥垮塌或者侧翻的事故多有发生,道路和桥梁由于超限造成的事故屡禁不止。通常,道路和桥梁对通行车辆的高度、宽度及重量具有限制,因此
在车辆通行前通常会设置检测车辆高度、重量和宽度的装置,防止车辆超重、超高和超宽。
但是,现有防止车辆超限时通常需要多个限制装置,例如限高及限宽需要一个单独的装置,
限重需要另外再设置一个装置进行重量的测量和限行,这样成本高。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能够同时对车辆进行限高、限宽及限重,并防止车辆冲卡。
[0004]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包括底板、通行架和千斤顶;
[0005] 所述通行架包括限高架及两个相对设于所述底板上的限宽架,所述限高架连接于两个所述限宽架之间;
[0006] 所述底板用于设置在通行地面上,所述底板用于与通行地面转动连接,通行地面在所述底板的前端的下部设有下沉空间,所述底板相对通行地面转动时,所述底板的前端
能够向下移动至下沉空间,以使得所述底板的前端与通行地面之间形成高度差;
[0007] 所述底板的前端的下方及所述底板的后端的下方分别设有所述千斤顶,各所述千斤顶均与所述底板铰接。
[0008] 进一步的,上述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还包括压检测装置,所述压力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位于所述底板的前端下方的所述千斤顶承受的压力。
[0009] 进一步的,上述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及各所述千斤顶的开关电连接。
[0010] 进一步的,上述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报警器。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中部设有与通行地面转动连接的转轴
[0012] 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底板下方的通行地面的表面自所述转轴处向前向下延伸。
[0013] 进一步的,所述限宽架呈倒V形。
[0014] 进一步的,所述底板的前端上表面设有减速带
[0015] 进一步的,所述下沉空间内设有排沟。
[0016] 进一步的,上述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限高架上方的显示屏及摄像头。
[0017] 上述技术方案所提供的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通过限高架及限宽架分对车辆进行限高和限宽,通过将底板设于通行地面上,底板与
通行架共同围成车辆的通行通道,在车辆前轮行驶至底板前端时,若检测到车辆超重,则位
于底板前端的千斤顶向下移动,位于底板后端的千斤顶向上移动,使底板整体倾斜绕通行
地面转动,使得车辆的前轮陷入下沉空间,而底板后端翘起后将阻挡车辆的后轮,形成对车
辆前后轮同时设障卡轮的状态,以此限制车辆通行;因此,上述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能够同
时对车辆进行限高、限宽及限重,并在高度、宽度和重量任一不符合要求时对车辆限行,防
止车辆冲卡。
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的主视图;
[0019]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的侧视图;
[0020]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在车辆超重时的示意图;
[0021]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应用于引桥上坡位起点时的示意图;
[0022] 图5和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在车辆超重时强行通行的示意图。
[0023] 其中,1-底板,2-通行架,21-限高架,22-限宽架,3-千斤顶,4-通行地面,5-下沉空间,6-压力检测装置,7-转轴,8-减速带,9-排水沟,101-显示屏,102-检修
井,103-泡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2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中采用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
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
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
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
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
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
明中的具体含义。
[0027]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是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包括底板1、通行架2和千斤顶3,通行车辆的轮胎从底板1压过,车辆通过时需穿过通行架2,千斤顶3
作用于底板1上;本实施例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尤其适用于对大货车或大客车的超限,应用
场景可以是道路路面、桥梁引桥入口和引桥上坡起始点处,其中,图1和图2表示应用于道路
路面和桥梁引桥入口时的示意图,图4表示应用于引桥上坡起始点处的示意图。
[0028] 其中,通行架2包括限高架21及两个相对设于底板1上的限宽架22,限高架21连接于两个限宽架22之间,限高架21、底板1及两个限宽架22之间围合形成车辆通行的空间,车
辆通行时,如果车宽大于两个限宽架22之间的宽度则无法通过,或者若车辆的高度高于限
高架21的高度也无法通过。
[0029] 如图1至图4所示,底板1用于设置在通行地面4上,通行地面4可以是道路路面、桥梁引桥入口路面或引桥上坡起始点处路面,底板1用于与通行地面4转动连接,该转动连接
的转轴7方向与车辆通行时的车宽方向一致,通行地面4在底板1的前端的下部设有下沉空
间5,底板1相对通行地面4转动时,底板1的前端能够向下移动至下沉空间5,以使得所述底
板1的前端与通行地面4之间形成高度差。下沉空间5通过使通行地面4下凹形成,如图3所
示,在车辆超重时,底板1的前端向下移动,使位于底板1上的车辆的前轮也下沉,前轮被卡
在下沉空间5并与前方路面形成高度差,而底板1的后端向上翘起顶住车辆后轮,因此对前
后轮同时限位,使车辆无法前进。底板1转动时类似跷跷板,在车辆满足通行条件时,底板1
可设置为与周围的路面平齐。
[0030] 当车辆没有超载但是不满足限高或限宽的要求时,若车辆触碰限高架21或限宽架22后继续前行,车辆对限高架21或限宽架22的作用力将会传递至底板1上,使得底板1承受
向下的压力变大直到超过对超重要求的压力后,底板1会相对于通行地面4转动,并使前轮
下沉至下沉空间5,底板1后端向上翘起对后轮阻挡,同样可以限制车辆通行。
[0031] 如图1至图4所示,底板1的前端的下方及底板1的后端的下方分别设有千斤顶3,各千斤顶3均与底板1铰接。其中,位于底板1前端下方的千斤顶3正常状况下处于顶升状态,位
于底板1后端下方的千斤顶3正常状况下处于收缩状态,使底板1保持与周围路面平齐;当出
现车辆超限情况时,位于前端的千斤顶3带动底板1的前端向下收缩,位于后端的千斤顶3向
上顶升底板1的后端,使底板1相对通行地面4转动。
[0032] 基于上述方案,通过限高架21及限宽架22分对车辆进行限高和限宽,通过将底板1设于通行地面4上,底板1与通行架2共同围成车辆的通行通道,在车辆前轮行驶至底板1前
端时,若检测到车辆超重,则位于底板1前端的千斤顶3向下移动,位于底板1后端的千斤顶3
向上移动,使底板1整体倾斜绕通行地面4转动,使得车辆的前轮陷入下沉空间5,而底板1后
端翘起后将阻挡车辆的后轮,形成对车辆前后轮同时设障卡轮的状态,以此限制车辆通行;
因此,本实施例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能够同时对车辆进行限高、限宽及限重,并在高度、
宽度和重量任一不符合要求时对车辆限行,防止车辆冲卡。
[0033]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还包括压力检测装置6,压力检测装置6用于检测位于底板1的前端下方的千斤顶3承受的压力。其中,压力检测
装置6可为压力表,压力表与千斤顶3的油缸连通。压力表阀门相当于一个安全阀,重量超过
阈值阀门自动打开形成通路,就使液压千斤顶3开始工作。通行地面4内留有检修井102,随
时可以检修复位压力表。
[0034]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分别与压力检测装置6及各千斤顶3的开关阀门电连接。压力检测装置6将检测数据传输给控制器,控
制器判断检测的压力值是否超过预设值,超过预设值时控制器通过开关阀门控制相应的千
斤顶3动作。
[0035]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还包括与控制器电连接的报警器,当控制器判断压力超过预设值时,启动报警器报警,以便让交警及时到达现场指挥处理。
[0036] 进一步的,如图2至图4所示,底板1的中部设有与通行地面4转动连接的转轴7。具体的,底板1的左右两侧面分别设有一个转轴7,使得底板1绕车宽方向转动。
[0037]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位于底板1下方的通行地面4的表面自转轴7处向前向下延伸,使得下沉空间5呈三形,方便底板1的前端转动下沉。
[0038]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限宽架22呈倒V形,限宽架22与底板1围成三角形空间,具有稳定性,并且在车辆超宽或者超高强行通过时被通行架2卡住,三角
形有利于使力传递到底板1上,使底板1转动。
[0039] 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底板1的前端上表面设有减速带8,减速带8一方面用于防止车辆超速,另一方面,车辆通过减速带8时在自身重量外叠加的震动
产生的压力也传导到下部千斤顶3上,并被压力检测装置6检测,如果压力超过道路或者桥
梁限重额度后,压力超压后自动打开开关阀门,则前置下沉空间5的千斤顶3会下降,后置千
斤顶3由液压产生往上顶力,使底板1整体倾斜。
[0040]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为了便于下沉空间5排水,下沉空间5内设有排水沟9。另外,底板1的前端面与前侧的通行地面4的侧面之间可设置防水设施,例如在底边的前端面与通
行地面4之间设置泡沫板103,可防止雨水侵入下沉空间5内,又可以在车辆超限卡轮时候防
车轮撞坏路面。
[0041]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的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还包括分别设于所述限高架21上方的显示屏101及摄像头,显示屏101上可用于显示路段的超限要求,对司机进行警示。
[0042] 另外,在车辆超限被截停后,被截停车辆只要往后拉,底板1随着千斤顶3动作复位后放平,并使压力检测装置6复位,即可恢复系统使用。具体的,底板前后两方的千斤顶3通
过液压是连通的,唯一通过压力表的阀门截止流通,当压力超表后液压连通,则前方千斤顶
3承压下沉,后方千斤顶上升。系统在处理完事故后需要复位,只需要把底板1后方向下压
(也就是把车往后拖回来),液体往前方千斤顶3补充后复位,重新调好压力表和阀门即可。
[0043] 如图5和图6所示,如果车辆超限后还强行前进,则会造成底板1在转动轴处断裂,从而带动整个通行架2下沉,这时限高架21会箍紧行进车辆的车顶,造成前进困难,进一步
防止车辆冲卡。
[0044]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能同时达到减速、限宽、限高以及限重的效果,节省开支;在车辆存在三超状态下或者其中之一超限都能发挥阻止车辆
继续通行的作用;上述道路桥梁的限超系统可以分车道单独设置,也可以多车道联动设置。
[0045]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
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