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

申请号 CN202311669641.1 申请日 2023-12-07 公开(公告)号 CN117364806B 公开(公告)日 2024-03-12
申请人 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征征; 李常虎; 曹钧恒; 王璋; 王群; 赵悦;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冰 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包括 预防 护网和底座,该底座具有固定杆插入地面进行固定,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与预防护网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固组件,所述底座靠近预防护网的 位置 滑动连接有阻挡组件,所述底座靠近阻挡组件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承压组件,所述底座远离阻挡组件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远离引流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杆,本发明涉及防护设备技术领域。该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预防护网安装在坡体上,避免了坡体上的落石滚落影响使用,斜杆 接触 地面对隔板进行 支撑 ,从而防护位置进行分隔,避免了石 块 到处散落造成影响。
权利要求

1.一种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包括预防护网(1),其特征在于:
底座(2),该底座(2)具有固定杆插入地面进行固定,所述底座(2)的外表面与预防护网(1)固定连接,所述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引流组件(5),所述引流组件(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固组件(4),所述底座(2)靠近预防护网(1)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阻挡组件(3),所述底座(2)靠近阻挡组件(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承压组件(7),所述底座(2)远离阻挡组件(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6),所述隔板(6)远离引流组件(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杆(8);
阻挡组件(3),包括平移板(31),该平移板(31)受到推在底座(2)上进行平方向的移动,所述平移板(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32),所述升降杆(3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34),所述支撑杆(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挡框(33),所述阻挡框(33)靠近支撑杆(3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板(35),所述调节板(35)远离阻挡框(33)的一侧与隔板(6)转动连接,所述阻挡框(33)靠近支撑杆(3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架(36);
所述防护架(36)包括安装框(365),所述安装框(36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力板(363),所述弹力板(363)靠近安装框(365)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液压缓冲器(362),所述液压缓冲器(362)远离安装框(36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361),所述防护板(361)靠近安装框(36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制板(366),所述弹力板(363)靠近防护板(36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联动板(364);
所述加固组件(4)包括内撑板(46),所述内撑板(4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衡板(44),所述平衡板(4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3),所述平衡板(44)远离限位板(4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42),所述连接座(42)靠近平衡板(4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板(41),所述加固板(41)靠近内撑板(4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抵接板(45);
所述引流组件(5)包括分流箱(54),所述分流箱(54)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架(56),所述分流箱(54)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5),所述固定板(5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分流网板(53),所述分流箱(54)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板(51),所述密封板(51)靠近分流网板(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板(52);
所述隔板(6)靠近加固组件(4)的一侧与引流组件(5)连通,所述隔板(6)靠近引流组件(5)的位置与加固组件(4)固定连接;
所述分流箱(54)靠近密封板(51)的位置与伸缩板(52)转动连接,所述分流网板(53)靠近密封板(51)的位置与分流箱(54)滑动连接;
所述辅助架(56)包括抵触(562),所述抵触块(56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框(561),所述分隔框(56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盒(564),所述检测盒(56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565),所述分隔框(561)靠近检测盒(56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辅助框(563),所述辅助框(56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566);
所述检测盒(564)的底部贯穿分隔框(561)且延伸至分隔框(561)的外部,所述辅助框(563)的底部贯穿分隔框(561)且延伸至分隔框(561)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限制板(366)远离防护板(361)的一侧与安装框(365)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缓冲器(362)靠近防护板(361)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框(365)的外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抵接板(45)的底部与连接座(42)滑动连接,所述内撑板(46)的底部与连接座(42)固定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防护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属于较常见的地质自然灾害,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强等特点,由于泥石流的突发性极强,且主要发生在山路或坡体,需要对灾害高发坡体进行防护,需要对边坡进行防护、加固,防止落石造成安全隐患,进而常会采用防护网用于覆盖、紧固坡面的方式来治理坡面岩石崩塌、滚落危害,但是防护过程中不易对防护的位置进行调节,随着设备长时间受到压力时容易发生损坏,使得设备不易对石块的拦截,降低了防护设备的防护质量,且设备安装后受到力的影响,使设备的安装位置出现松动,从而造成设备安装位置的精准度发生偏差,灾害发生时不易进行流的流通,使设备阻挡位置的水流与石块用受到拦截,进而增大了设备承受的压力,使设备工作时容易发生损坏,缩短了设备的使用寿命,设备使用时不易进行装卸,随着设备装卸难度的增大影响安装过程中的调节。
[0003] 综上所述,防护过程中不易对防护的位置进行调节,随着设备长时间受到压力时容易发生损坏,使得设备不易对石块的拦截,使设备的安装位置出现松动,从而造成设备安装位置的精准度发生偏差,设备使用时不易进行装卸,随着设备装卸难度的增大影响安装过程中的调节。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包括预防护网,
[0005] 底座,该底座具有固定杆插入地面进行固定,所述底座的外表面与预防护网固定连接,所述底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引流组件,所述引流组件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固组件,所述底座靠近预防护网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阻挡组件,所述底座靠近阻挡组件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承压组件,所述底座远离阻挡组件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所述隔板远离引流组件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杆,通过底座上设置有固定杆,随着设备移动至待安装位置时固定杆受到压力插入地面,从而对底座进行固定,预防护网安装在坡体上,且预防护网安装在坡体后利用螺杆进行固定,斜杆接触地面对隔板进行支撑,使得隔板保持竖直安装;
[0006] 阻挡组件,包括平移板,该平移板受到推力在底座上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所述平移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挡框,所述阻挡框靠近支撑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板,所述调节板远离阻挡框的一侧与隔板转动连接,所述阻挡框靠近支撑杆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架,通过平移板受到推力在底座上进行滑动,且平移板上的升降杆能够进行升降,随着升降杆受到拉力上升时调节支撑杆的位置,从而对阻挡框的位置进行调节,支撑杆升降时调节板进行转动,使得调节板在隔板上对支撑杆进行支撑,且支撑杆能够在升降杆上进行旋转,使得支撑杆旋转时挤压调节板。
[0007] 优选的,所述隔板靠近加固组件的一侧与引流组件连通,所述隔板靠近引流组件的位置与加固组件固定连接。
[0008] 优选的,所述防护架包括安装框,所述安装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力板,所述弹力板靠近安装框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液压缓冲器,通过安装框安装在阻挡框上,使安装框上的液压缓冲器对防护板进行支撑,随着防护板受到落石的压力时对液压缓冲器进行挤压,使得液压缓冲器收缩对防护板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液压缓冲器在压力减小时进行伸长推动防护板进行复位,所述液压缓冲器远离安装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靠近安装框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制板,所述弹力板靠近防护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联动板,通过限制板接触安装框与防护板,使限制板随防护板的移动进行伸缩,联动板接触防护板时挤压弹力板。
[0009] 优选的,所述限制板远离防护板的一侧与安装框固定连接,所述液压缓冲器靠近防护板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框的外部。
[0010] 优选的,所述加固组件包括内撑板,所述内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衡板,所述平衡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平衡板远离限位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靠近平衡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板,通过内撑板在连接座上支撑平衡板,使平衡板在连接座上保持水平安装,限位板接触加固板时能够对加固板进行顶紧,所述加固板靠近内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抵接板,通过连接座接触引流组件与隔板,而加固板在连接座对接触的落石进行阻挡,加固板受到落石的压力发生形变带动抵接板进行移动,随着加固板进行移动对落石施加的压力进行缓冲。
[0011] 优选的,所述抵接板的底部与连接座滑动连接,所述内撑板的底部与连接座固定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引流组件包括分流箱,所述分流箱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架,所述分流箱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分流网板,通过固定板在分流箱内部支撑分流网板,使分流网板对进入分流箱内部的水流进行过滤,分流网板过滤时对水流中的杂物进行拦截,随着水流的流通对杂物进行推动,使杂物在分流网板上进行移动,杂物逐渐靠近固定板的位置时对分流网板进行挤压,使得分流网板远离固定板的位置进行翘起,所述分流箱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板,所述密封板靠近分流网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板,通过密封板在分流箱上受到水流的推力进行旋转,使密封板旋转时对伸缩板进行伸缩,密封板受到压力进行收缩,伸缩板随水流减少时进行伸长,使伸缩板推动密封板返回至初始位置对分流箱进行封堵。
[0013] 优选的,所述分流箱靠近密封板的位置与伸缩板转动连接,所述分流网板靠近密封板的位置与分流箱滑动连接。
[0014] 优选的,所述辅助架包括抵触块,所述抵触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框,所述分隔框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盒,所述检测盒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所述分隔框靠近检测盒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辅助框,通过插杆在检测盒内部能够进行伸缩,在检测盒安装时插杆向外拉伸,使插杆接触辅助框,且检测盒贯穿分隔框,使得检测盒对分流箱内部的水流及杂物进行检测,所述辅助框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通过分隔框与抵触块配合安装在分流箱上,且辅助框在分隔框上接触分流箱,利用辅助框的安装位置对分隔框进行支撑。
[0015] 优选的,所述检测盒的底部贯穿分隔框且延伸至分隔框的外部,所述辅助框的底部贯穿分隔框且延伸至分隔框的内部。
[0016] 优选的,承压组件包括承压壳,所述承压壳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紧座,所述顶紧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装配套筒,所述装配套筒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承压板,通过承压壳与底座连接且靠近预防护网的位置,且装配套筒与顶紧座配合,使其保持承压壳与承压板之间的活动空间,所述承压板靠近装配套筒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夹持框,所述夹持框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稳固架,所述稳固架的顶部与承压壳固定连接,所述承压壳的内表面与承压板固定连接,通过稳固架与夹持框配合对承压壳进行顶紧,使稳固架与顶紧座相互配合对承压壳顶部受到的压力进行分担。
[0017]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8] 该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设置了底座、预防护网、隔板、斜杆,通过底座上设置有固定杆,随着设备移动至待安装位置时固定杆受到压力插入地面,从而对底座进行固定,避免了底座在后续使用时发生松动导致偏移,预防护网安装在坡体上,避免了坡体上的落石滚落影响使用,斜杆接触地面对隔板进行支撑,从而防护位置进行分隔,避免了石块到处散落造成影响,阻挡组件能够在底座上进行移动,从而调节与引流组件之间的距离,便于阻挡组件对接触的落石进行缓冲,能够减轻落石的冲击力。
[0019] 该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通过平移板受到推力在底座上进行滑动,从而对后续防护的位置进行调节,使得支撑杆旋转时挤压调节板,从而调节阻挡框的倾斜度,便于阻挡框对落石进行阻挡,调节板具有的转动结构随受到的压力进行调节,便于调节板对支撑杆进行夹持,避免支撑杆倾斜后无法进行落石阻挡的情况,进一步降低了阻挡框对落石阻挡的精准度。
[0020] 该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通过安装框安装在阻挡框上,使得液压缓冲器收缩对防护板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且防护板与安装框相互靠近能够增大自身的强度,液压缓冲器在压力减小时进行伸长推动防护板进行复位,液压缓冲器设置了多个,使得防护板移动时不易出现断裂的情况。
[0021] 该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通过限制板接触安装框与防护板,便于限制板与弹力板配合对防护板进行保护,联动板接触防护板时挤压弹力板,能够在防护板复位时起到助推的效果,避免了防护板防护至初始位置时出现角度不一致的情况,使安装框安装后对阻挡框的接触位置进行保护。
[0022] 该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通过连接座接触引流组件与隔板,避免落石接触隔板造成损坏,加固板受到落石的压力发生形变带动抵接板进行移动,在落石堆积过多时加固板与连接座产生的活动空间能够进行水流的及小石块的移动,进而减轻了落石堆积位置的压力,抵接板在连接座上移动能够起到助推的效果,避免杂物堆积在连接座上影响移动。
[0023] 该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通过内撑板在连接座上支撑平衡板,便于平衡板受到内撑板的支撑与限位板配合进行加固板的阻挡,限位板接触加固板时能够对加固板进行顶紧,从而增大了加固板自身的承受力,从而利用连接座受到的压力保持安装位置的稳定,避免了连接座安装后发生位移的情况。
[0024] 该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通过固定板在分流箱内部支撑分流网板,分流网板过滤时对水流中的杂物进行拦截,随着水流的流通对杂物进行推动,使得分流网板远离固定板的位置进行翘起,便于分流网板对拦截的杂物进行收集,避免了分流箱流通水流时发生堵塞的情况。
[0025] 该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通过密封板在分流箱上受到水流的推力进行旋转,且伸缩板收缩时对密封板进行支撑,便于水流进入分流箱中,密封板封堵时接触翘起的分流网板,远离密封板对接触的分流网板进行敲击,便于分流网板发生抖动进行杂物的移动,避免了杂物聚集过多影响水流的流通。
[0026] 该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通过插杆在检测盒内部能够进行伸缩,且检测盒贯穿分隔框,使得检测盒对分流箱内部的水流及杂物进行检测,便于分隔框对分流箱内部进行分隔,确保分流箱内部具有流通空间进行水流的流通,辅助板对辅助框进行支撑,使辅助板对辅助框内部进行活动空间分隔,便于辅助框与分隔框配合引导水流的流通。
[0027] 该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通过承压壳与底座连接且靠近预防护网的位置,能够对沿预防护网移动的落石进行阻挡,避免了落石在底座上到处移动,使稳固架与顶紧座相互配合对承压壳顶部受到的压力进行分担,便于承压壳安装后对落石进行拦截,使得落石滚落时能够分布在不同的位置,进而减弱了设备承受的压力。附图说明
[0028] 图1为本发明整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为本发明整体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为本发明阻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为本发明防护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5为本发明限制板的放大图;
[0033] 图6为本发明加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7为本发明限位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8为本发明抵接板的放大图;
[0036] 图9为本发明引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0为本发明固定板的放大图;
[0038] 图11为本发明辅助架的结构示意图;
[0039] 图12为本发明插杆的放大图;
[0040] 图13为本发明辅助板的放大图;
[0041] 图14为本发明承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42] 图15为本发明装配套筒的结构示意图。
[0043] 图中:1、预防护网;2、底座;3、阻挡组件;31、平移板;32、升降杆;33、阻挡框;34、支撑杆;35、调节板;36、防护架;361、防护板;362、液压缓冲器;363、弹力板;364、联动板;365、安装框;366、限制板;4、加固组件;41、加固板;42、连接座;43、限位板;44、平衡板;45、抵接板;46、内撑板;5、引流组件;51、密封板;52、伸缩板;53、分流网板;54、分流箱;55、固定板;56、辅助架;561、分隔框;562、抵触块;563、辅助框;564、检测盒;565、插杆;566、辅助板;6、隔板;7、承压组件;71、承压壳;72、顶紧座;73、装配套筒;74、夹持框;75、稳固架;76、承压板;8、斜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发明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0045] 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15,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包括预防护网1,
[0046] 底座2,该底座2具有固定杆插入地面进行固定,底座2的外表面与预防护网1固定连接,底座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引流组件5,引流组件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加固组件4,底座2靠近预防护网1的位置滑动连接有阻挡组件3,底座2靠近阻挡组件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承压组件7,底座2远离阻挡组件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隔板6,隔板6远离引流组件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斜杆8,通过底座2上设置有固定杆,随着设备移动至待安装位置时固定杆受到压力插入地面,从而对底座2进行固定,避免了底座2在后续使用时发生松动导致偏移,预防护网1安装在坡体上,使预防护网1对坡体位置进行保护,避免了坡体上的落石滚落影响使用,且预防护网1安装在坡体后利用螺杆进行固定,使预防护网1不易从坡体上发生滑落,斜杆8接触地面对隔板6进行支撑,使得隔板6保持竖直安装,从而防护位置进行分隔,便于坡体位置出现石块下落时进行阻挡,避免了石块到处散落造成影响,底座2与预防护网1配合能够对安装位置进行调节,使得坡体的防护不易出现遗漏,底座2便于进行快速装卸,避免了后续装卸过程中受到影响出现零件损坏的情况,阻挡组件3能够在底座2上进行移动,从而调节与引流组件5之间的距离,便于阻挡组件3对接触的落石进行缓冲,能够减轻落石的冲击力,使落石不易将设备砸坏,进而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47] 阻挡组件3,包括平移板31,该平移板31受到推力在底座2上进行水平方向的移动,平移板3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升降杆32,升降杆3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杆34,支撑杆34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阻挡框33,阻挡框33靠近支撑杆3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调节板35,调节板35远离阻挡框33的一侧与隔板6转动连接,阻挡框33靠近支撑杆3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架36,通过平移板31受到推力在底座2上进行滑动,从而对后续防护的位置进行调节,且平移板31上的升降杆32能够进行升降,随着升降杆32受到拉力上升时调节支撑杆34的位置,从而对阻挡框33的位置进行调节,便于根据坡体调节对阻挡框33进行调整,支撑杆34升降时调节板35进行转动,使得调节板35在隔板6上对支撑杆34进行支撑,且支撑杆34能够在升降杆32上进行旋转,使得支撑杆34旋转时挤压调节板35,从而调节阻挡框33的倾斜角度,便于阻挡框33对落石进行阻挡,而阻挡框33上的空隙能够进行水流的流通,对其进行缓冲的同时对水流与石块进行初步分离,且阻挡框33受到落石的压力进行震动,能够对其表面残留的杂质进行抖落,调节板35具有的转动结构随受到的压力进行调节,便于调节板35对支撑杆34进行夹持,避免支撑杆34倾斜后无法进行落石阻挡的情况,进一步降低了阻挡框33对落石阻挡的精准度。
[0048] 其中,隔板6靠近加固组件4的一侧与引流组件5连通,隔板6靠近引流组件5的位置与加固组件4固定连接。
[0049] 其中,防护架36包括安装框365,安装框365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弹力板363,弹力板363靠近安装框365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液压缓冲器362,通过安装框365安装在阻挡框33上,使安装框365上的液压缓冲器362对防护板361进行支撑,随着防护板361受到落石的压力时对液压缓冲器362进行挤压,使得液压缓冲器362收缩对防护板361受到的压力进行缓冲,且防护板361与安装框365相互靠近能够增大自身的强度,液压缓冲器362在压力减小时进行伸长推动防护板361进行复位,液压缓冲器362设置了多个,使得防护板361移动时不易出现断裂的情况,液压缓冲器362远离安装框36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板361,防护板361靠近安装框36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限制板366,弹力板363靠近防护板36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联动板364,通过限制板366接触安装框365与防护板361,使限制板366随防护板361的移动进行伸缩,便于限制板366与弹力板363配合对防护板361进行保护,联动板364接触防护板361时挤压弹力板363,使联动板364与弹力板363配合对防护板361进行加固,能够在防护板
361复位时起到助推的效果,避免了防护板361防护至初始位置时出现角度不一致的情况,使安装框365安装后对阻挡框33的接触位置进行保护。
[0050] 其中,限制板366远离防护板361的一侧与安装框365固定连接,液压缓冲器362靠近防护板361的一端延伸至安装框365的外部。
[0051] 其中,加固组件4包括内撑板46,内撑板46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平衡板44,平衡板4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限位板43,平衡板44远离限位板4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座42,连接座42靠近平衡板4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加固板41,通过内撑板46在连接座42上支撑平衡板44,使平衡板44在连接座42上保持水平安装,便于平衡板44受到内撑板46的支撑与限位板43配合进行加固板41的阻挡,限位板43接触加固板41时能够对加固板41进行顶紧,从而增大了加固板41自身的承受力,内撑板46与平衡板44相互配合能够接触加固板41时对其受到的压力进行分担,从而利用连接座42受到的压力保持安装位置的稳定,避免了连接座42安装后发生位移的情况,加固板41靠近内撑板4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抵接板45,通过连接座42接触引流组件5与隔板6,而加固板41在连接座42对接触的落石进行阻挡,避免落石接触隔板6造成损坏,加固板41受到落石的压力发生形变带动抵接板45进行移动,随着加固板41进行移动对落石施加的压力进行缓冲,便于保持加固板41与连接座42之间的活动空间,在落石堆积过多时加固板41与连接座42产生的活动空间能够进行水流的及小石块的移动,进而减轻了落石堆积位置的压力,抵接板45在连接座42上移动能够起到助推的效果,避免杂物堆积在连接座42上影响移动。
[0052] 其中,抵接板45的底部与连接座42滑动连接,内撑板46的底部与连接座42固定连接。
[0053] 其中,引流组件5包括分流箱54,分流箱54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辅助架56,分流箱54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板55,固定板55的顶部转动连接有分流网板53,通过固定板55在分流箱54内部支撑分流网板53,使分流网板53对进入分流箱54内部的水流进行过滤,分流网板53过滤时对水流中的杂物进行拦截,随着水流的流通对杂物进行推动,使杂物在分流网板53上进行移动,杂物逐渐靠近固定板55的位置时对分流网板53进行挤压,使得分流网板53远离固定板55的位置进行翘起,便于分流网板53对拦截的杂物进行收集,且分流箱54对过滤后的杂物经隔板6具有的开口位置进行排出,避免了分流箱54流通水流时发生堵塞的情况,分流箱54的内表面转动连接有密封板51,密封板51靠近分流网板53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伸缩板52,通过密封板51在分流箱54上受到水流的推力进行旋转,使密封板51旋转时对伸缩板52进行伸缩,密封板51受到压力进行收缩,且伸缩板52收缩时对密封板51进行支撑,便于水流进入分流箱54中,伸缩板52随水流减少时进行伸长,使伸缩板52推动密封板51返回至初始位置对分流箱54进行封堵,密封板51封堵时接触翘起的分流网板53,远离密封板51对接触的分流网板53进行敲击,便于分流网板53发生抖动进行杂物的移动,避免了杂物聚集过多影响水流的流通。
[0054] 其中,分流箱54靠近密封板51的位置与伸缩板52转动连接,分流网板53靠近密封板51的位置与分流箱54滑动连接。
[0055] 其中,辅助架56包括抵触块562,抵触块56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分隔框561,分隔框561的内腔底部固定连接有检测盒564,检测盒564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插杆565,分隔框561靠近检测盒564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辅助框563,通过插杆565在检测盒564内部能够进行伸缩,在检测盒564安装时插杆565向外拉伸,使插杆565接触辅助框563,便于插杆565接触辅助框563时起到顶紧的效果,且检测盒564贯穿分隔框561,使得检测盒564对分流箱54内部的水流及杂物进行检测,检测盒564的安装位置能够增大分隔框561的承受力,避免了分流箱54内部杂物堆积至接触分隔框561时造成损伤,便于分隔框561对分流箱54内部进行分隔,确保分流箱54内部具有流通空间进行水流的流通,辅助框563的内表面固定连接有辅助板566,通过分隔框561与抵触块562配合安装在分流箱54上,且辅助框563在分隔框561上接触分流箱54,便于对分隔框561的安装位置进行加固,利用辅助框563的安装位置对分隔框
561进行支撑,避免分隔框561的边缘位置发生变形,便于保持检测盒564的安装位置保持水平,辅助板566对辅助框563进行支撑,使辅助板566对辅助框563内部进行活动空间分隔,便于辅助框563与分隔框561配合引导水流的流通。
[0056] 其中,检测盒564的底部贯穿分隔框561且延伸至分隔框561的外部,辅助框563的底部贯穿分隔框561且延伸至分隔框561的内部。
[0057] 其中,承压组件7包括承压壳71,承压壳71的内腔顶部固定连接有顶紧座72,顶紧座7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装配套筒73,装配套筒7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承压板76,通过承压壳71与底座2连接且靠近预防护网1的位置,使承压壳71与承压板76配合对升降杆32的位置进行保护,能够对沿预防护网1移动的落石进行阻挡,避免了落石在底座2上到处移动,且装配套筒73与顶紧座72配合,使其保持承压壳71与承压板76之间的活动空间,便于承压板76与承压壳71受到压力时不易发生形变,承压板76靠近装配套筒73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夹持框
74,夹持框7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稳固架75,稳固架75的顶部与承压壳71固定连接,承压壳71的内表面与承压板76固定连接,通过稳固架75与夹持框74配合对承压壳71进行顶紧,能够对承压壳71与承压板76的边缘位置进行加固,从而增大了承压板76的承受力,从而保证了承压板76与承压壳71之间的活动空间,使稳固架75与顶紧座72相互配合对承压壳71顶部受到的压力进行分担,便于承压壳71安装后对落石进行拦截,使得落石滚落时能够分布在不同的位置,进而减弱了设备承受的压力。
[0058] 实施例2,请参阅图1‑图1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冰湖泥石流地质灾害高发坡体的防护设备的使用方法,步骤一:将底座2移动至待防护位置,使得预防护网1接触坡体,预防护网1利用圆杆固定在坡体上,而底座2上的固定杆受到压力插入地面进行底座2的固定,斜杆8在隔板6上接触地面,使得斜杆8对隔板6进行支撑;
[0059] 步骤二:利用平移板31受到弹力在底座2上进行水平方向的滑动,随着平移板31的移动调节阻挡框33与坡体之间的距离,升降杆32伸缩调节支撑杆34的高度,且支撑杆34升降时带动调节板35进行转动,使调节板35在隔板6上支撑支撑杆34,并对支撑杆34在升降杆32上的角度进行调节,使阻挡框33随支撑杆34运动进行角度调节;
[0060] 步骤三:在发生泥石流时,部分泥石流在预防护网1上滚落,利用阻挡框33对其进行阻挡,而防护板361受到压力将液压缓冲器362压至收缩,限制板366随防护板361用进行收缩,随着防护板361移动至接触联动板364时,联动板364受到压力挤压弹力板363,从而对防护板361与安装框365之间的距离进行调节,使防护板361运动过程中进行缓冲,液压缓冲器362与限制板366在压力减小时推动防护板361进行复位,弹力板363带动联动板364进行运动;
[0061] 步骤四:利用承压壳71安装在底座2上对滚落的石块进行阻挡,而承压板76与承压壳71配合进行相互支撑,使石块滚落时不易直接接触升降杆32,装配套筒73在承压板76上支撑顶紧座72,随着顶紧座72接触承压壳71时起到加固的作用,且夹持框74与稳固架75配合,对承压壳71顶紧的同时保持承压壳71内部的活动空间;
[0062] 步骤五:在拦截后的泥石流继续流通时,水流推动密封板51在分流箱54上转动产生活动空间,密封板51旋转对伸缩板52挤压,使得伸缩板52收缩,水流进入分流箱54内部接触分流网板53,利用分流网板53对水流进行过滤,水流中的杂物堆积在分流网板53上,并随着水流继续流通对杂物进行推动,固定板55支撑分流网板53的同时受到杂物的压力进行收缩,使分流网板53靠近密封板51的位置翘起,水流经分流箱54流通至隔板6的开口位置进行排出;
[0063] 步骤六:密封板51失去水流的推力时,伸缩板52伸长推动密封板51对分流箱54进行保护,密封板51旋转时接触分流网板53翘起的位置,流通密封板51碰撞分流网板53产生震动将分流网板53上的杂物进行抖动,分隔框561上的检测盒564对分流箱54内部水流进行检测,而辅助板566支撑辅助框563,使得辅助框563接触分流箱54,同时分隔框561与抵触块562一同接触分流箱54对其进行支撑;
[0064] 步骤七:通过连接座42接触隔板6与分流箱54,加固板41在连接座42上受到石块的压力发生形变,随着加固板41受到压力带动抵接板45向平衡板44方向移动,平衡板44受到内撑板46的支撑在连接座42上保持水平安装,使平衡板44上的限位板43接触移动的加固板41对其进行支撑,随着加固板41失去石块的压力时,加固板41向远离平衡板44的方向移动,且抵接板45随加固板41进行运动。
[0065] 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及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发明中未具体描述和解释说明的结构、装置以及操作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和限定,均按照本领域的常规手段进行实施。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