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架面板

申请号 CN201010511646.8 申请日 2010-10-19 公开(公告)号 CN101994295A 公开(公告)日 2011-03-30
申请人 康玉琴; 发明人 康玉琴;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另一种高架面板,包括:一个固定的 框架 和至少一个板 块 ,所述框架限定一个框架面,所述板块具有一个 正面 、一个背面和一个介于正面和背面之间的中位面,所述中位面包含有一个面积中心和一条穿过该面积中心的中位线,所述板块 枢接 到所述框架上可使所述板块绕一条与所述中位线相平行的枢 转轴 线转动,所述枢转轴线在所述中位面上的正投影线与所述中位线之间偏开一定距离,称之为偏心距,所述板块在迎 风 吹 力 作用下趋于绕所述枢转轴线作随风转动;和一个安装在板块和框架之间抑制所述板块随风转动的复位机构。
权利要求

1.一种高架面板,包括:
一个固定的框架和至少一个板,所述框架限定一个框架面,所述板块具有一个正面、一个背面和一个介于正面和背面之间的中位面,所述中位面包含有一个面积中心和一条穿过该面积中心的中位线,所述板块枢接到所述框架上可使所述板块绕一条与所述中位线相平行的枢转轴线转动,所述枢转轴线在所述中位面上的正投影线与所述中位线之间偏开一定距离,称之为偏心距,所述板块在迎作用下趋于绕所述枢转轴线作随风转动;
一个偏置装置,用于从所述框架上向所述板块施加一个偏置力来抵抗所述板块的随风转动,当所述板块随风转动的趋势超过所述偏置力对板块的作用时,所述板块就绕所述枢转轴线作随风转摆;和
一个固定到所述框架上的中立位置止挡装置,用于抵挡所述偏置力的作用而使所述板块的中位面平行于所述框架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架面板,其中,所述偏心距是板块沿垂直于中位线方向之尺度的5%-50%,最好是其5%-25%。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高架面板,其中,所述板块通过支架枢接到框架上,所述支架与板块是固定连接的。
4.一种高架面板,包括:
一个固定的框架利至少一个板块,所述框架限定一个框架面,所述板块具有一个正面、一个背面和一个介于正面和背面之间的中位面,所述中位面包含有一个面积中心和一条穿过该面积中心的中位线,所述板块枢接到所述框架上可使所述板块绕一条与所述中位线相平行的枢转轴线转动,所述枢转轴线在所述中位面上的正投影线与所述中位线之间偏开一定距离,称之为偏心距,所述板块在迎风吹力F作用下趋于绕所述枢转轴线作随风转动;和一个安装在板块和框架之间抑制所述板块随风转动的复位机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架面板,其中,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一个固定到所述板块上的摆动架,该摆动架具有一个平行并横跨于所述枢转轴线的作用面;和一个安装到所述框架上的顶推装置,该顶推装置可以沿一个垂直于所述枢转轴线的方向移动并在一个偏置力的作用下向所述作用面施加顶推力而抑制所述板块的随风转动。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架面板,其中,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一对在板块的背面分别从枢转轴线两侧作用于板块的弹簧,用以促使板块保持和回复到竖直位置;更好,该对弹簧是一对预拉力或预压力弹簧。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架面板,其中,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一对滑轮,该对滑轮在枢转轴线一侧并排间隔铰接到所述框架上;和一条缆索,缆索的一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上板块以便能够向板块施加转矩,缆索的另一端穿过该对滑轮之间的间隔,在该另一端上施加一个偏置拉力,例如弹簧力;所述缆索可以自由穿过所述滑轮之间的间隔,也可以受到该对滑轮的相向挤压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架面板,其中,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一个大齿轮和一个与大齿轮啮合传动的小齿轮,大齿轮连接到板块上随其枢转;和一个连接到小齿轮而由其带动卷筒,卷筒上卷扬养一条缆索,缆索的下端施加一个偏置拉力(例如系着一个重物)。为了防止重物W对缆索的惯性冲击,缆索最好通过一条弹簧串联到该重物上。
9.如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高架面板,其中,所述偏心距是板块沿垂直于中位线方向之尺度D的5%-50%,最好是其5%-25%。
10.如权利要求4-8任一项所述的高架面板,其中,所述板块通过支架枢接到框架上,所述支架与板块是固定连接的。

说明书全文

一种高架面板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架面板。

背景技术

[0002] 现有一种大平面高架广告板,由于要抗不常见的强,尤其是强阵风,其支撑框架基座就会浪费很多建筑材料;而在大风天气,通常是大风扬尘、狂风暴雨或寒风刺骨天气,行人是无心看这些广告板上的广告的。

发明内容

[0003] 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发明提供一种高架面板,包括:
[0004] 一个固定的框架和至少一个板,所述框架限定一个框架面,所述板块具有一个正面、一个背面和一个介于正面和背面之间的中位面,所述中位面包含有一个面积中心和一条穿过该面积中心的中位线,所述板块枢接到所述框架上可使所述板块绕一条与所述中位线相平行的枢转轴线转动,所述枢转轴线在所述中位面上的正投影线与所述中位线之间偏开一定距离,称之为偏心距,所述板块在迎风吹作用下趋于绕所述枢转轴线作随风转动;
[0005] 一个偏置装置,用于从所述框架上向所述板块施加一个偏置力来抵抗所述板块的随风转动,当所述板块随风转动的趋势超过所述偏置力对板块的作用时,所述板块就绕所述枢转轴线作随风转摆;和
[0006] 一个固定到所述框架上的中立位置止挡装置,用于抵挡所述偏置力的作用而使所述板块的中位面平行于所述框架面。
[0007] 本发明提供另一种高架面板,包括:
[0008] 一个固定的框架和至少一个板块,所述框架限定一个框架面,所述板块具有一个正面、一个背面和一个介于正面和背面之间的中位面,所述中位面包含有一个面积中心和一条穿过该面积中心的中位线,所述板块枢接到所述框架上可使所述板块绕一条与所述中位线相平行的枢转轴线转动,所述枢转轴线在所述中位面上的正投影线与所述中位线之间偏开一定距离,称之为偏心距,所述板块在迎风吹力作用下趋于绕所述枢转轴线作随风转动;和
[0009] 一个安装在板块和框架之间抑制所述板块随风转动的复位机构。附图说明
[0010] 图1A和B示出本发明的枢转式高架广告板的一个实施例
[0011] 图2示出广告板背面迎风而其枢转轴线高于其中位线的实施例。
[0012] 图3示出广告板背面迎风而其枢转轴线低于其中位线的实施例。
[0013] 图4示出广告板正面迎风而其枢转轴线低于其中位线的实施例。
[0014] 图5和6示出本发明枢转式广告板的一种复位机构。
[0015] 图7示出本发明枢转式广告板的另一个复位机构。
[0016] 图8所示是本发明复位机构的又一实施例。
[0017] 图9所示是本发明复位机构的再一实施例。
[0018] 图10所示是本发明复位机构的进一实施例。
[0019] 图11示出本发明复位机构的又另一实施例。
[0020] 图12示出本发明复位机构的另又一实施例。
[0021] 图13和14示出本发明复位机构的另再一实施例。
[0022] 图15示出一种利用磁之间磁力的复位机构。
[0023] 图16示出本发明复位机构的又再一实施例。
[0024] 图17A和B分别示出本发明复位机构的再另一个实施例。
[0025] 图18A和18B示出本发明采用预拉力弹簧的复位机构实施例。
[0026] 图19所示一道枢转式泄风幕墙
[0027] 图20示出本发明复位机构的进一个实施例。
[0028] 图21示出本发明复位机构的又进一个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假设一个安装到一个框架结构(以下简称框架)上的高架广告板,包括至少一个安装到该框架上如图1A和图1B所示的板块10,该板块具有一个正面11和一个背面12以及一个介于正面11和背面12正中间的中位面15。一块这样的板块10在框架上可构成一个整块式广告板面。当然,多块这样的板块10在框架上可拼成一个拼接式广告板面,这个广告板面是由框架的整体轮廓确定的,在此不妨称之为框架面。当然,框架面也可做成一个平行于所述广告板面的平面或准平面乃至曲面。
[0030] 现在假定框架面面对所在地区的盛行风,特别是盛行大风和狂风。风力F作用到板块10的正面11上,其合力作用点位于板块正面11上A点,A点在此称为正面11的面积中心。由于可以把风力看成是散布的平行力,也可将A点看成是板块10的中位面15上的点。
[0031] 板块10可以是正方形、长方形、直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平行四边形或正六边形,最好是正方形和长方形。这样可以保证各个板块更方便地无缝拼接,或者相邻板块10与其间的框架格栅无缝拼接。即便是其间仍留有缝隙,也可以将缝隙做得很小,例如小于1.0mm;在大广告板面的背景之下看起来不显眼,乃至察觉不出来。
[0032] 从板块10的背面12一侧,通过一个支架20将板从10以枢轴方式连接到框架上的枢转支座30上;枢转中心点用O表示,枢转轴线用O-O 直线表示。图中标号G所示的图线表示枢转支座30与框架的固定连接处。
[0033] 在中位面15上穿过面积中心A点划一条平行于枢转轴线O-O的直线A1-A2,称之为板块10的中位线。枢转轴线O-O在中位面上的正投影线与中位线A1-A2偏开一定距离,在此称之为偏心距。
[0034] 当板块10的正面11受到迎风吹力F时,板块10就会绕枢转轴线O-O顺风转动,转动方向顺着面积中心A顺风随动的方向。当风力小于一预定强度例如六级风时,不希望板块10随风转动;为此需要从框架上向板块10施加一个反向偏置力矩M来对抗风力。这样只有当风力超所述预定强度,即板块10随风转动的趋势大于偏置力矩M作用的强度时,板块10才真正作随风转动;由此,板块10才与框架格栅或者相邻板块51和52之间闪开了泄风口,使超过预定强度的大风和狂风不能再强加到框架上。
[0035] 在风力F小于所述预定风力强度时,在偏置力矩M的作用下,板块10会绕枢转轴线O-O反向偏转,或者具有反向偏转的趋势,从而使板块10反向转离与框架面平行的位置,该平行位置称之为板块10的中立位置。为了防止板块10在偏离力矩M作用下从其中立位置偏置开,可在框架上装上中立位置止挡装置,如图1A和1B中所示的三个止挡块41、42和43。显然,有一个这样的止挡块就行了;当然,多安装几个这样的止挡块也无妨。
[0036] 止挡块41和42是与板块10直接接触的,止挡块43安装成直接与支架20接触,如图1B所示。
[0037] 如图1A和1B所示,框架轴线O-O设置成平的,实际上也可以设置成竖直的乃至倾斜的。
[0038] 尽管图中示出的是偏置力矩M,其实也可以从框架上向支架20或者板块10施加偏置作用力,只要该作用力能够相对于枢转轴线O-O产生偏置力矩即可。
[0039] 产生偏置力矩的装置可以有多种多样,例如,扭簧、板簧、拉簧和压簧式的,磁力式和电磁力式的,液压式的,气动式的,垂挂重物的牵引绳式的,等等。
[0040] 如图1C所示,枢转轴线O-O可以位于板块10之上或之内。也就是说取消了图1A所示的支架20,即板块10直接枢装到框架支座30上。
[0041] 如图1D所示,枢转轴线或支点O-O也可以安装到框架上,而枢转支座30则固定到板块10上。其实,这与图1A所示的实施例很相似。
[0042] 图1A和1B示出的是板块10正面迎风而其枢转轴线高于其中位线A1-A2的实施例。
[0043] 图2示出的是板块10背面迎风而其枢转轴线高于其中位线的实施例。
[0044] 图3示出的是板块10背面迎风而其枢转轴线低于其中位线的实施例。
[0045] 图4示出的是板块10正面迎风而其枢转轴线低于其中位线的实施例。
[0046] 板块10具有一个垂直于枢转轴线的尺度D。前述偏心距可以是(5-50%)×D,最好是(5-25%)×D。这样就可减低偏转力矩的强度,偏置装置就可以做得小巧些了。
[0047] 对于由多个板块构成的大型广告板面来说,这些板块最好装成相互机械联动。有各种各样的机械联动方式,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得到的。
[0048] 图1-4所示的实施例可归纳为一种高架面板,包括:
[0049] 一个固定的框架(未示出)和至少一个板块10,所述框架限定一个框架面,所述板块10具有一个正面11、一个背面12和一个介于正面和背面之间的中位而15,所述中位面包含有一个面积中心A和一条穿过该面积中心的中位线A1-A2,所述板块枢接到所述框架上可使所述板块绕一条与所述中位线相平行的枢转轴线O(可以是竖直的,也可以是水平的)转动,所述枢转轴线在所述中位面上的正投影线O-O与所述中位线之间偏开一定距离,称之为偏心距,所述板块在迎风吹力F作用下趋于绕所述枢转轴线作随风转动;
[0050] 一个偏置装置,用于从所述框架上向所述板块施加一个偏置力M来抵抗所述板块的随风转动,当所述板块随风转动的趋势超过所述偏置力对板块的作用时,所述板块就绕所述枢转轴线作随风转摆;和
[0051] 一个固定到所述框架上的中立位置止挡装置41、42、43,用于抵挡所述偏置力的作用而使所述板块的中位面平行于所述框架面。
[0052] 更好,所述偏心距是板块沿垂直于中位线方向之尺度D的5%-50%,最好是其5%-25%。
[0053] 另外,所述板块也可以通过支架20枢接到框架上,所述支架与板块10是固定连接的。
[0054] 图1-4所示的枢转板块10是用于放泄单向(正向或背向)强风的,只能适用于特定气候的地区。下面详细描述同时适用于放泄正向强风和背向强风的枢转板块实施例。
[0055] 如图5和6示出一种板块10的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包括一个固定到上述板块10(未示出)的枢转轴O、一个固定于该枢转轴O上的三角形摆动架O1-O-O2、一个在框架上安装成沿S方向前后移动的顶推装置60、一个止挡件40和一个向顶推装置60施加偏置力B的偏置力装置(未示出)。顶推装置60有一个前面61、一个后面62和至少一个侧面63,三角形摆动架O1-O-O2有一条面对着枢转轴O的边O1-O2,称为摆动架的作用面,所述顶推装置60的前面61顶推着摆动架O1-O-O2的作用边O1-O2。
[0056] 当风力F吹到板块10上,就在枢转轴O及其联动的摆动架O1-O-O2上产生了扭矩。只有当风力超过一个预定强度,扭矩T才能克服顶推装置60上的偏置力B使摆动架O1-O-O2开始摆动,同时使顶推装置60开始向后移动。随着风力增强,所述摆动和移动幅度进一步增大,直到顶推装置60的后面62碰上止挡件40。而当风力减弱或停息时,偏置力B推动顶推装置60和摆动架O1-O-O2回复到其初始位置,如图5所示。
[0057] 另外,作用边O1-O2也可以取消。这样O-O1和O-O2就是两个固定到枢转轴O的摆动臂。
[0058] 从顶推装置60处观察,摆动臂O-O1和O-O2之间的夹角可以小于、等于、或大于180度(此时,顶推装置60的前面62应是内凹的)(未示出)。
[0059] 图7示出本发明复位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与图5和图6不同的是,此处的摆动架是一个矩形或长形的块、板或杆O1-O-O2,止挡件40和顶推装置60分别位于摆动架O1-O-O2的相对两侧。
[0060] 如图8所示是本发明复位机构的又一实施例。所述枢转轴O上固定一个摆动臂O1-O2,在摆动臂的相对两端O1和O2处各系一条柔性索O1-O3和O2-O3,柔性索O1-O3和O2-O3相互系结于O3结点,在系结点O3上施加一个偏置拉力B。止挡件40和系结点O3位于摆动臂O1-O2的两侧。
[0061] 如图9所示是本发明复位机构的再一实施例。
[0062] 如图10所示是本发明复位机构的进一实施例。与图8和图9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支架20兼做摆动臂O1-O2。
[0063] 如图11示出本发明复位机构的又另一实施例。与图10不同的是,本实施例中的挡块41和42用于直接挡触板块10而限制其转动角度。
[0064] 如图12示出本发明复位机构另又一实施例,其中的板块10兼做摆动臂O1-O2之用。
[0065] 如图13和14示出本发明复位机构的另再一实施例,其中,通过顶推装置60向支架20兼摆动杆O1-O2施加偏压力。当然,顶推装置60直接向板块10施加偏压力(未示出),此时偏压力方向与板块的枢传轴线相互交叉。
[0066] 图5-14中所示的偏置力B,可以是弹性力、重力或电磁场力。
[0067] 图15利用的就是磁铁N1-S1和N2-S2之间的磁力。具体说,在支架20上固定一块弧形磁铁N1-S1,该磁铁也可以直接固定在板块10上(未示出)。磁铁N1-S1就可以随板块10或者支架20转动,在此称为转子磁铁。环绕着或平行于转子磁铁N1-S1并列放置另一块磁铁N2-S2,该磁铁N2-S2固定于框架上,在此称之为定子磁铁。转子磁铁N1-S1和定子磁铁N2-S2之间的空气间隙尽可能小。该两块磁铁的内部磁力线方向是相反的,若其中一个沿顺时针方向,则另一个则沿逆时针方向。
[0068] 图16示出本发明复位机构的又再一实施例。在本实施例中,支架20兼做摆动臂O1-O2,将两个重物W1和W2分别通过柔性索系结到摆动臂之O1和O2处。在板块10位于正中位置时,两条柔性索都伸直但不受力,或者受到的张力小于重物的重量。这样,只有当板块10的枢转趋势足以提起重物W1或W2时,板块才开始偏转泄风。
[0069] 如17A示出本发明复位机构的再另一个实施例。如图所示,标号71和72是预压力弹簧。在板块10处在中立位置之时,预压力弹簧71、72从两侧接近或触及支架20,但均处于其伸长的顶点,不对支架产生作用力。当板块10沿顺时针方向枢转的趋势超过预压力弹簧72对支架20的顶推作用时,板块10就沿顺时针方向枢转,此时,支架20就与预压力弹簧71脱离接触。当板块10逆时针方向枢转的趋势超过预压力弹簧71对支架20的顶推作用时,板块10就沿逆时针方向枢转,此时,支架20与预压力弹簧72脱离接触。作为图17A所示实施例的替换,预压力弹簧71和72也可以直接作用在板块10上,如图17B所示。
[0070] 将一根柔性索系结住弹簧的一端并将柔性索纵向穿过弹簧圈,压缩弹簧用柔性索系结住弹簧的另一端,并保持两个系结之间的柔性索张紧;放开对弹簧的压力,该弹簧就成了预压力弹簧。若用一根杆或管从弹簧圈内将其纵向撑长,就做成了预拉力弹簧。
[0071] 如图18A和18B示出本发明采用预拉力弹簧的实施例。如图18A所示,预拉力弹簧71和72通过铰链连接到框架上,其另一端73和74分别通过柔性索75和76系结到支架20兼摆动臂O1-O-O2上。在无风状态下,当板块10处于中立位置时,柔性索75和76张紧但仅受很小的张力。若板块10在风力的作用下趋于沿顺时针方向枢转,则柔性索75张力增大而柔性索76则松弛下来。当风力超过一定的强度,板块10沿顺时针枢转的趋势超越预拉力弹簧71的预拉力对支架20和板块10的作用时,板块10就开始顺时针枢转。
[0072] 如图18B示出图18A替代性实施例,其中预拉力弹簧71和72是通过柔性索75和76系结到板块10上。
[0073] 图1-18所示的实施例可归纳为一种高架面板,包括:
[0074] 一个固定的框架(未示出)和至少一个板块10,所述框架限定一个框架面,所述板块10具有一个正面11、一个背面12和一个介于正面和背面之间的中位面15,所述中位面包含有一个面积中心A和一条穿过该面积中心的中位线A1-A2,所述板块枢接列所述框架上可使所述板块绕一条与所述中位线相平行的枢转轴线O(可以是竖直的,也可以是水平的)转动,所述枢转轴线在所述中位面上的正投影线O-O与所述中位线之间偏开一定距离,称之为偏心距,所述板块在迎风吹力F作用下趋于绕所述枢转轴线作随风转动;和[0075] 一个安装在板块10和框架之间抑制所述板块随风转动的复位机构。
[0076] 如图5-7、13和14所示,所述复位机构的一个实施例包括一个直接或间接地固定到所述板块上的摆动架O1-O-O2,该摆动架具有一个平行并横跨于所述枢转轴线O-O的作用面;和一个安装到所述框架上的顶推装置60,该顶推装置可以沿一个垂直于所述枢转轴线的方向移动并在一个偏置力F的作用下向所述作用面施加顶推力而抑制所述板块的随风转动。
[0077] 如图17A、B和18A、B所示,所述复位机构的另一个实施例包括一对在板块10的背面分别从枢转轴线两侧作用于板块10的弹簧71和72,用以促使板块10保持和回复到竖直位置。更好,该对弹簧是一对预拉力或预压力弹簧。
[0078] 如图19所示,一条东西走向的公路之南侧竖起一道幕墙100,该幕墙包括一行框架和若干安装在框架上的板块10,在最下层的板块10与地面之间敞开有通口16,以防在幕墙与公路之间的墙角处积或堆沙。这样,阳光受到幕墙100的遮挡就照不到公路R的表面,由此对公路提供防晒作用而延长了公路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为行驶车辆提供了防晒降温作用。
[0079] 在板块10背向公路的侧面10上具有反光功能或反光材料表面,将照到板块10上的阳光反射到地面,以促进地面植物的生长,由此一定程度地补偿了筑路占地对农、林、牧业的侵蚀。
[0080] 若公路是南北走向,可在公路的东西两侧各竖起一道如上所述的幕墙。
[0081] 当然,图示公路也可以由一条河流或荒山代替。
[0082] 图19所用的板块,可以采用图1-18所示的任何一种板块10及其相关的支撑装置和控制机构(指偏置装置、止挡装置和复位机构)。当然,这些控制机构也可以不要,板块10就可以随风枢转。这一方面对通风的影响小,另一方面对幕墙的抗风强度设计要求也降低了。
[0083] 图19所示的幕墙可以用于隔离公路上的交通噪音。此时的板块应采用图1-18所示任何一种板块10及其相关的支撑装置和控制机构(偏置装置、止挡装置和复位机构)。在大风天气,大风噪音相对于交通噪音来说是占主导作用的。
[0084] 为了防止板块与框架之间被雪冻住,可以增大板块的面积,拉开板块与框架之间的缝隙或间距。即便是板块和框架之间有结冰,在大风吹动大面积板块的作用下,这些结冰也会随即破裂。
[0085] 如图20所示,板块10通过枢轴30连接到框架(未示出)上。图示的又一实施例复位机构包括:一对滑轮101和102,该对滑轮在枢转轴线的一侧(例如竖直下方或上方)并排间隔铰接到所述框架上;和一条缆索T,缆索的一端直接连接到板块上或通过中间连接结构间接地连接到板块上以便能够向板块施加转矩,缆索的另一端穿过滑轮101和102之间的间隔,在该另一端上施加一个偏置拉力,例如弹簧力或重力。所述缆索T可以自由穿过所述滑轮之间的间隔,也可以受到该对滑轮的相向挤压
[0086] 无论板块10是顺时针转摆还是逆时针转摆,偏置拉力B都可以通过缆索T将板块拉回到竖直位置或其他正常位置。
[0087] 值得注意的是,滑轮101和102及其在框架上的安装结构不应与转摆的板块发生碰撞或干涉。
[0088] 更广义地说,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一对滑轮,该对滑轮在枢转轴线一侧并排间隔铰接到所述框架上;和一条缆索,缆索的一端直接或间接地连接到板块上以便能够向板块施加转矩,缆索的另一端穿过该对滑轮之间的间隔,在该另一端上施加一个偏置拉力,例如弹簧力或重力;所述缆索可以自由穿过所述滑轮之间的间隔,也可以受到该对滑轮的相向挤压。
[0089] 如图21,图示的再一实施例复位机构包括:一个大齿轮G1和一个与大齿轮啮合传动的小齿轮G2,大齿轮G1和板块10可以固定到同一根枢轴O上而相对于所述框架(未标出)枢转,大齿轮G1也可以直接固定到板块10上随其枢转(未示出);小齿轮G2连接和带动(例如直接固定或通过一根转轴OT)一个卷筒GO,卷筒上卷扬着一条缆索T。缆索的另一端施加一个偏置拉力(例如系着一个重物或一条拉簧)。为了防止重物W对缆索的惯性冲击,缆索最好通过一条减震弹簧串联到该重物W上。
[0090] 最好,在板块10位于中立或竖直位置时,重物W即通过缆索T将重力施加于卷筒圆柱面的最低母线处。这样,只要卷筒GO转动达到或超过四分之一转,重物W对卷筒GO、大小齿轮G1和G2以及板块10施加的复位力矩就达到最大值。
[0091] 例如,当齿轮组G1和G2或者齿轮系的传动比达10时,卷筒转90度,板块10就转动9度。这样,在微风和小风吹动下,板块摆动的幅度为±9度。当齿轮组G1和G2或者齿轮系的传动比达100时,卷筒转90度,板块10就转动0.9度。这样,在微风和小风吹动下,板块摆动的幅度为±0.9度。板块这样的小幅摆动更能吸引过往行人的注意。
[0092] 更广义地说,所述复位机构包括:一个大齿轮和一个与大齿轮啮合传动的小齿轮,大齿轮连接到板块上随其枢转;和一个连接到小齿轮而由其带动卷筒,卷筒上卷扬养一条缆索,缆索的另一端施加一个偏置拉力(例如系着一个重物)。为了防止重物W对缆索的惯性冲击,缆索最好通过一条减震弹簧串联到该重物上。
[0093] 相反,若想防止板块在通常不稳定的风力吹动下产生振荡性或冲击性摆动,可以向板块或其枢轴的枢转运动施加摩擦力矩,例如象车轮制动盘那样。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