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

申请号 CN202311483326.X 申请日 2023-11-09 公开(公告)号 CN117208747A 公开(公告)日 2023-12-12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三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孟明华; 王金; 郝振华; 张晓伟; 闫星霖; 赵省建; 赵永锋; 陈思敏; 张彬; 田威威; 孙卫锋; 张士朵;
摘要 本 发明 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属于吊挂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包括:销杆,用于插入预制涵节的吊装孔中,且所述销杆的前端设置成锥台状;转套,其转动套设在销杆的尾端;伸缩式吊杆,其垂直设置在转套的侧表面上;外顶 块 ,其沿销杆前端的 母线 方向滑动设置在销杆的前端;外拉杆,其穿设在销杆内,所述外拉杆的前端与外顶块连接;外拉驱动结构,其将伸缩式吊杆及外拉杆连接;内顶板,其可位移的安装在转套内侧面上。本发明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方便、自动脱孔及提高施工效率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销杆(1),用于插入预制涵节的吊装孔中,且所述销杆(1)的前端设置成锥台状;
转套(2),其转动套设在销杆(1)的尾端;
伸缩式吊杆(3),其垂直设置在转套(2)的侧表面上,所述伸缩式吊杆(3)与销杆(1)垂直,所述伸缩式吊杆(3)远离转套(2)的一端用于连接吊绳;
外顶(4),其沿销杆(1)前端的母线方向滑动设置在销杆(1)的前端,用于外顶预制涵节的内壁面;
外拉杆(5),其穿设在销杆(1)内,所述外拉杆(5)的前端与外顶块(4)连接,且外拉杆(5)设置成在销杆(1)内部朝外或朝内位移时分别驱动外顶块(4)展开并外顶在预制涵节的内壁面上或收拢并收纳在销杆(1)直径范围之内;
外拉驱动结构(6),其将伸缩式吊杆(3)及外拉杆(5)连接,用于在伸缩式吊杆(3)伸长或缩短时分别驱动外拉杆(5)向外或向内位移;
内顶板(7),其能够位移的安装在转套(2)内侧面上,用于内顶预制涵节的外壁面将销杆(1)从预制涵节的吊装孔内抽出;
内顶驱动结构(8),其连接在外拉驱动结构(6)与内顶板(7)之间,用于伸缩式吊杆(3)缩短时驱动内顶板(7)内顶预制涵节外壁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杆(1)的中心开设有中心孔(9),所述外拉杆(5)插入在中心孔(9)中,所述外拉杆(5)侧面的前端开设有两个第一径向通孔(10),所述销杆(1)前端的侧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径向通孔(11),所述外顶块(4)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外顶滑块(12),所述外顶滑块(12)的内侧端贯穿第二径向通孔(11)并插入第一径向通孔(10)中,所述外顶块(4)的内表面与销杆(1)前端的侧表面接触,外顶块(4)的宽度大于第二径向通孔(11)的宽度,且两个外顶滑块(12)在外顶块(4)的宽度方向呈错开分布的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销杆(1)侧面的尾端固定设置有安装环(13),所述转套(2)的内壁面开设有与安装环(13)相适配的环形槽(14),所述安装环(13)位于环形槽(14)中;
所述伸缩式吊杆(3)包括内杆(3‑1)、外杆(3‑2)、第一弹簧(3‑3)和吊环(3‑4),其中,所述内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套(2)的表面,所述外杆(3‑2)的内部开设有伸缩槽,所述内杆(3‑1)的另一端插入在伸缩槽中,所述第一弹簧(3‑3)设置在伸缩槽内,且第一弹簧(3‑
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内杆(3‑1)的另一端及伸缩槽的端部内壁上,所述吊环(3‑4)安装在外杆(3‑2)的另一端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拉驱动结构(6)包括杆支架(6‑1)、外拉螺杆(6‑2)、外拉螺套(6‑3)、外拉齿轮(6‑4)和外拉齿条(6‑5),其中,所述外拉杆(5)的外侧端从销杆(1)的尾端伸出并固定连接杆支架(6‑1),所述杆支架(6‑1)呈“十”字形,所述外拉螺杆(6‑2)在杆支架(6‑1)靠近伸缩式吊杆(3)一侧的两个端部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外拉螺套(6‑3)转动安装在转套(2)的外侧面上,且外拉螺套(6‑3)螺纹套设在外拉螺杆(6‑2)上,所述外拉齿轮(6‑4)固定套设在外拉螺套(6‑3)上,所述外拉齿条(6‑5)平行于伸缩式吊杆(3)的伸缩方向固定安装在外杆(3‑2)上,其用于伸缩式吊杆(3)伸缩时驱动外拉齿轮(6‑4)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杆支架(6‑1)的远离伸缩式吊杆(3)的两个端部上均固定安装有外拉滑杆(15),所述转套(2)外侧面对应于两个外拉螺杆(6‑2)及外拉滑杆(15)均设置有外拉位移槽(16),所述外拉滑杆(15)及外拉螺杆(6‑2)的内侧端分别插入对应的外拉位移槽(16)中。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驱动结构(8)包括内顶螺杆(8‑1)、内顶螺套(8‑2)、内顶驱动齿轮(8‑
3)、内顶传动齿轮(8‑4)、内顶棘齿轮(8‑5)、内顶棘齿条(8‑6)和第二弹簧(8‑7),其中,所述内顶螺杆(8‑1)在内顶板(7)的两端均固定设置一个,所述转套(2)上开设有用于内顶螺杆(8‑1)沿轴向滑移的通槽(17),所述内顶螺套(8‑2)转动安装在转套(2)的外侧面上且螺纹套设在内顶螺杆(8‑1)上,所述内顶驱动齿轮(8‑3)固定套设在内顶螺套(8‑2)上,所述内顶传动齿轮(8‑4)通过转轴(8‑8)转动安装在转套(2)上,且内顶传动齿轮(8‑4)与内顶驱动齿轮(8‑3)啮合,所述内顶棘齿轮(8‑5)安装在转轴(8‑8)上且与内顶传动齿轮(8‑4)同步转动,所述内顶棘齿条(8‑6)呈平行于伸缩式吊杆(3)的状态安装在外杆(3‑2)上,其用于伸缩式吊杆(3)缩短时驱动内顶棘齿轮(8‑5)转动,所述内顶棘齿条(8‑6)在垂直于伸缩式吊杆(3)的伸缩方向上与外杆(3‑2)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弹簧(8‑7)设置在所述内顶棘齿条(8‑6)与外杆(3‑2)之间,其用于伸缩式吊杆(3)伸长时被压缩使得内顶棘齿条(8‑6)越过内顶棘齿轮(8‑5)。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3‑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匚”形的连接板(18),且连接板(18)的两个呈平行状态的板体部(18‑1)呈平行于伸缩式吊杆(3)的伸缩方向设置,所述外拉齿条(6‑
5)固定设置在板体部(18‑1)的外表面上,且外拉齿条(6‑5)呈齿牙朝向连接板(18)外侧的状态设置,所述板体部(18‑1)的内表面开设有滑动槽(18‑2),所述内顶棘齿条(8‑6)滑动设置在滑动槽(18‑2)中,所述第二弹簧(8‑7)设置在滑动槽(18‑2)中,且内顶棘齿条(8‑6)呈齿牙朝向连接板(18)外侧的状态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顶螺杆(8‑1)包括芯杆(8‑1a)、杆套(8‑1b)、导槽(8‑1c)、导块(8‑1d)、过孔(8‑1e)、弧形螺纹板(8‑1f)、支板(8‑1g)、调节板(8‑1h)和调节螺栓(8‑1i),其中,所述弧形螺纹板(8‑1f)设置有两个,两个弧形螺纹板(8‑1f)相对分布在杆套(8‑1b)的两侧,所述导块(8‑1d)对应于杆套(8‑1b)轴向的两个面均为斜面,所述导槽(8‑1c)开设在芯杆(8‑
1a)上,且导槽(8‑1c)对应于芯杆(8‑1a)轴向的前后两个内壁面设置成与导块(8‑1d)相适配的斜面,所述导块(8‑1d)滑动设置在导槽(8‑1c)内,所述过孔(8‑1e)开设在杆套(8‑1b)上,且所述过孔(8‑1e)与所述导块(8‑1d)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块(8‑1d)的外侧端从所述导槽(8‑1c)内伸出后贯穿过孔(8‑1e)并固定连接在弧形螺纹板(8‑1f)的内表面上,两个所述杆套(8‑1b)的内侧端均固定连接在内顶板(7)上,两个所述杆套(8‑1b)的外侧端均固定连接在支板(8‑1g)上,两个所述芯杆(8‑1a)的外侧端贯穿支板(8‑1g)后固定连接调节板(8‑1h),所述调节螺栓(8‑1i)与调节板(8‑1h)螺纹连接,且调节螺栓(8‑1i)的内侧端贯穿调节板(8‑1h)并转动连接在支板(8‑1g)上,所述弧形螺纹板(8‑1f)表面设置有螺纹,两个弧形螺纹板(8‑1f)的螺纹呈衔接状态,且当两个弧形螺纹板(8‑1f)之间呈最大距离时,两个弧形螺纹板(8‑1f)均与内顶螺套(8‑2)螺纹配合。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杆套(8‑1b)设置成包括环状部分(8‑1b‑1)及对称设置在环状部分(8‑1b‑
1)两侧的外条状部分(8‑1b‑2),所述芯杆(8‑1a)设置成包括柱状部分及对称设置在柱状部分两侧的内条状部分(8‑1a‑1),且所述环状部分(8‑1b‑1)内表面开设有滑动套设在内条状部分(8‑1a‑1)外的条形限位槽(8‑1b‑3),所述弧形螺纹板(8‑1f)内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成滑动接触外条状部分(8‑1b‑2)外侧面的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套(2)的内侧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内顶板(7)的凹槽(19),且内顶板(7)的内侧端呈外凸的圆形结构,且凹槽(19)内固定设置有磁(20)。

说明书全文

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吊挂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在分段式预制涵节施工过程中,其主要依赖起重机或吊车利用吊装的方式将预制涵节转运至预设安装位置进行施工作业。而在吊装过程中,现有的吊挂工具结构较为简单,主要是利用销杆插入至预制涵节上的吊装孔内,然后利用插销插入销杆的内侧端上,以防止吊装时销杆从吊装孔内脱离。该种方式主要存在以下缺陷:(1)插销插入时预制涵节并未被吊起,而是横置在地面上,在吊装的过程中,预制涵节会直立,此时,预制涵节的内壁面易接触到插销,存在将插销顶出销杆的险,尤其在此过程中,若销杆发生转动,还会增大插销脱离销杆的风险,进而增大了预制涵节吊装的安全隐患。
[0003] (2)若在插销上使用螺母将其紧在销杆上,在预制涵节吊装至指定位置之后,销杆从预制涵节上拆除的过程又极为不便,由于预制涵节高度较大,作业人员难以直接操作,一般需要借助钎或梯子对销杆进行拆卸,不仅十分不便而且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0004] 鉴于此,申请人在经过对预制涵节吊装作业进行研究后,针对吊挂工具存在的弊端,作出改进,并提出了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

发明内容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具有安全性高、操作方便、自动脱孔及提高施工效率的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
[0006]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包括:
销杆,用于插入预制涵节的吊装孔中,且所述销杆的前端设置成锥台状;
转套,其转动套设在销杆的尾端;
伸缩式吊杆,其垂直设置在转套的侧表面上,所述伸缩式吊杆与销杆垂直,所述伸缩式吊杆远离转套的一端用于连接吊绳;
外顶,其沿销杆前端的母线方向滑动设置在销杆的前端,用于外顶预制涵节的内壁面;
外拉杆,其穿设在销杆内,所述外拉杆的前端与外顶块连接,且外拉杆设置成在销杆内部朝外或朝内位移时分别驱动外顶块展开并外顶在预制涵节的内壁面上或收拢并收纳在销杆直径范围之内;
外拉驱动结构,其将伸缩式吊杆及外拉杆连接,用于在伸缩式吊杆伸长或缩短时分别驱动外拉杆向外或向内位移;
内顶板,其可位移的安装在转套内侧面上,用于内顶预制涵节的外壁面将销杆从预制涵节的吊装孔内抽出;
内顶驱动结构,其连接在外拉驱动结构与内顶板之间,用于伸缩式吊杆缩短时驱动内顶板内顶预制涵节外壁面。
[0007] 进一步地,所述销杆的中心开设有中心孔,所述外拉杆插入在中心孔中,所述外拉杆侧面的前端开设有两个第一径向通孔,所述销杆前端的侧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径向通孔,所述外顶块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外顶滑块,所述外顶滑块的内侧端贯穿第二径向通孔并插入第一径向通孔中,所述外顶块的内表面与销杆前端的侧表面接触,外顶块的宽度大于第二径向通孔的宽度,且两个外顶滑块在外顶块的宽度方向呈错开分布的状态。
[0008] 进一步地,所述销杆侧面的尾端固定设置有安装环,所述转套的内壁面开设有与安装环相适配的环形槽,所述安装环位于环形槽中;所述伸缩式吊杆包括内杆、外杆、第一弹簧和吊环,其中,所述内杆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套的表面,所述外杆的内部开设有伸缩槽,所述内杆的另一端插入在伸缩槽中,所述第一弹簧设置在伸缩槽内,且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内杆的另一端及伸缩槽的端部内壁上,所述吊环安装在外杆的另一端上。
[0009] 进一步地,所述外拉驱动结构包括杆支架、外拉螺杆、外拉螺套、外拉齿轮和外拉齿条,其中,所述外拉杆的外侧端从销杆的尾端伸出并固定连接杆支架,所述杆支架呈“十”字形,所述外拉螺杆在杆支架靠近伸缩式吊杆一侧的两个端部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所述外拉螺套转动安装在转套的外侧面上,且外拉螺套螺纹套设在外拉螺杆上,所述外拉齿轮固定套设在外拉螺套上,所述外拉齿条平行于伸缩式吊杆的伸缩方向固定安装在外杆上,其用于伸缩式吊杆伸缩时驱动外拉齿轮转动。
[0010] 进一步地,所述杆支架的远离伸缩式吊杆的两个端部上均固定安装有外拉滑杆,所述转套外侧面对应于两个外拉螺杆及外拉滑杆均设置有外拉位移槽,所述外拉滑杆及外拉螺杆的内侧端分别插入对应的外拉位移槽中。
[0011] 进一步地,所述内顶驱动结构包括内顶螺杆、内顶螺套、内顶驱动齿轮、内顶传动齿轮、内顶棘齿轮、内顶棘齿条和第二弹簧,其中,所述内顶螺杆在内顶板的两端均固定设置一个,所述转套上开设有用于内顶螺杆沿轴向滑移的通槽,所述内顶螺套转动安装在转套的外侧面上且螺纹套设在内顶螺杆上,所述内顶驱动齿轮固定套设在内顶螺套上,所述内顶传动齿轮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转套上,且内顶传动齿轮与内顶驱动齿轮啮合,所述内顶棘齿轮安装在转轴上且与内顶传动齿轮同步转动,所述内顶棘齿条呈平行于伸缩式吊杆的状态安装在外杆上,其用于伸缩式吊杆缩短时驱动内顶棘齿轮转动,所述内顶棘齿条在垂直于伸缩式吊杆的伸缩方向上与外杆滑动配合,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所述内顶棘齿条与外杆之间,其用于伸缩式吊杆伸长时被压缩使得内顶棘齿条越过内顶棘齿轮。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外杆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匚”形的连接板,且连接板的两个呈平行状态的板体部呈平行于伸缩式吊杆的伸缩方向设置,所述外拉齿条固定设置在板体部的外表面上,且外拉齿条呈齿牙朝向连接板外侧的状态设置,所述板体部的内表面开设有滑动槽,所述内顶棘齿条滑动设置在滑动槽中,所述第二弹簧设置在滑动槽中,且内顶棘齿条呈齿牙朝向连接板外侧的状态设置。
[0013] 进一步地,所述内顶螺杆包括芯杆、杆套、导槽、导块、过孔、弧形螺纹板、支板、调节板和调节螺栓,其中,所述弧形螺纹板设置有两个,两个弧形螺纹板相对分布在杆套的两侧,所述导块对应于杆套轴向的两个面均为斜面,所述导槽开设在芯杆上,且导槽对应于芯杆轴向的前后两个内壁面设置成与导块相适配的斜面,所述导块滑动设置在导槽内,所述过孔开设在杆套上,且所述过孔与所述导块呈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导块的外侧端从所述导槽内伸出后贯穿过孔并固定连接在弧形螺纹板的内表面上,两个所述杆套的内侧端均固定连接在内顶板上,两个所述杆套的外侧端均固定连接在支板上,两个所述芯杆的外侧端贯穿支板后固定连接调节板,所述调节螺栓与调节板螺纹连接,且调节螺栓的内侧端贯穿调节板并转动连接在支板上,所述弧形螺纹板表面设置有螺纹,两个弧形螺纹板的螺纹呈衔接状态,且当两个弧形螺纹板之间呈最大距离时,两个弧形螺纹板均与内顶螺套螺纹配合。
[0014] 进一步地,所述杆套设置成包括环状部分及对称设置在环状部分两侧的外条状部分,所述芯杆设置成包括柱状部分及对称设置在柱状部分两侧的内条状部分,且所述环状部分内表面开设有滑动套设在内条状部分外的条形限位槽,所述弧形螺纹板内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成滑动接触外条状部分外侧面的平面。
[0015] 进一步地,所述转套的内侧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内顶板的凹槽,且内顶板的内侧端呈外凸的圆形结构,且凹槽内固定设置有磁
[0016]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将销杆前端设置成锥台状,不仅使得销杆更容易插入吊装孔中,而且销杆前端形成用于收纳外顶块的空间,使得外顶块在收纳状态下不影响销杆插入吊装孔中。同时,在起重机或吊车起吊预制涵节的过程中,利用伸缩式吊杆的伸长过程使得外顶块自动外顶在预制涵节的内壁面上,不仅可防止销杆从吊装孔内脱离,而且外顶块配合转套从内外两侧夹持预制涵节,可提高预制涵节吊装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17] 2、通过设置内顶板及内顶驱动结构,当预制涵节吊放至指定位置之后,在松放吊绳的过程中,伸缩式吊杆在缩短恢复时,不仅使得外顶块先切换至收纳状态,而且在外顶块收纳之后内顶板通过内顶预制涵节的外壁面并自动将销杆整体从吊装孔内抽出,无需人工手持钢钎或站在梯子上取出销杆,极大的方便了预制涵节的吊装作业,提高施工效率,同时提高安全性。附图说明
[0018] 图1是本发明在吊装预制涵节时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图1中的A处放大图;
图3是本发明图1中的B处放大图;
图4是本发明图3中的C处放大图;
图5是本发明吊挂装置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图5中的D处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图5的另一视图;
图8是本发明图5的局部剖视图;
图9是本发明图8中的E处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图8中的F处放大图;
图11是本发明转套的局部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连接板的局部示意图;
图13是本发明内顶螺杆及内顶板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发明图13中的内顶螺杆的拆分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图14中的G处放大图;
图16是本发明弧形螺纹板、芯杆及杆套的端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0] 请参照图1至图16所示,本发明的应用于分段预制涵节法进行超长涵洞施工的吊挂装置,包括销杆1、转套2、伸缩式吊杆3、外顶块4、外拉杆5、外顶驱动结构、内顶板7和内顶驱动结构8。
[0021] 参照图1和图2所示,销杆1用于插入预制涵节的吊装孔中,且销杆1的前端设置成锥台状,使得销杆1更加容易插入吊装孔内,进而可将销杆1的尺寸设置成与吊装孔相适配的状态,可提高吊装预制涵节时的稳定性。
[0022] 参照图7和图8所示,转套2转动套设在销杆1的尾端,其中,销杆1的尾端指的是在将销杆1插入吊装孔内时销杆1的外侧端。具体地,销杆1侧面的尾端固定设置有安装环13,转套2的内壁面开设有与安装环13相适配的环形槽14,安装环13位于环形槽14中。利用安装环13与环形槽14的配合,可使得转套2与销杆1在轴向呈相对固定的状态,以防止转套2与销杆1之间发生轴向的相对位移。
[0023] 参照图3、图5和图8所示,伸缩式吊杆3垂直设置在转套2的侧表面上,伸缩式吊杆3与销杆1垂直,伸缩式吊杆3远离转套2的一端用于连接吊绳。利用转套2与销杆1之间的转动配合,使得预制涵节被吊起之后,在重作用下,伸缩式吊杆3呈竖直状态,此时,伸缩式吊杆3整体受到轴向的拉力,可更好的防止伸缩式吊杆3变形以提高预制涵节吊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024] 参照图5、图7、图8和图9所示,外顶块4沿销杆1前端的母线方向滑动设置在销杆1的前端,用于外顶预制涵节的内壁面。当外顶块4顺着销杆1前端的母线方向朝外位移时,外顶块4的外侧端在销杆1圆周方向呈由内向外的位移过程,使得外顶块4的外侧端最终在销杆1径向运动至销杆1直径外的区域并抵接在预制涵节的内壁面上。此时,销杆1配合转套2从预制涵节侧壁的内外两侧夹持预制涵节,并将销杆1锁紧在吊装孔中,进一步提高吊装预制涵节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而在初始状态下,外顶块4在销杆1的圆周方向呈收纳于销杆1直径范围内的状态,使得外顶块4不影响销杆1插入吊装孔内。其中,在外顶块4抵接预制涵节内壁面时,其受到的反作用力还能够使得销杆1完全插入至吊装孔中,具备矫正销杆1插入状态的作用。
[0025] 参照图3、图7至图9所示,外拉杆5穿设在销杆1内,外拉杆5的前端与外顶块4连接,且外拉杆5设置成在销杆1内部朝外或朝内位移时分别驱动外顶块4展开并外顶在预制涵节的内壁面上或收拢并收纳在销杆1直径范围之内。外拉驱动结构6将伸缩式吊杆3及外拉杆5连接,用于在伸缩式吊杆3伸长或缩短时分别驱动外拉杆5向外或向内位移。
[0026] 内顶板7可位移的安装在转套2内侧面上,用于内顶预制涵节的外壁面将销杆1从预制涵节的吊装孔内抽出。内顶驱动结构8连接在外拉驱动结构6与内顶板7之间,用于伸缩式吊杆3缩短时驱动内顶板7内顶预制涵节外壁面。
[0027] 具体地,销杆1的中心开设有中心孔9,外拉杆5插入在中心孔9中,外顶块4设置有两个,且两个外顶块4呈对称分布在销杆1前端的两侧,外拉杆5侧面的前端开设有两个第一径向通孔10,销杆1的前端的侧面开设有两个第二径向通孔11,外顶块4的内表面固定安装有外顶滑块12,外顶滑块12的内侧端贯穿第二径向通孔11并插入第一径向通孔10中,且外顶块4的内表面与销杆1前端的侧表面接触,且外顶块4的宽度大于第二径向通孔11的宽度,且两个外顶滑块12在外顶块4的宽度方向呈错开分布的状态。此时,当外拉杆5向外位移时,会通过外顶滑块12向外推动外顶块4,外顶块4顺着销杆1前端的侧表面位移,此过程中,外顶滑块12在第二径向通孔11内位移。
[0028] 参照图3、图5和图8所示,伸缩式吊杆3包括内杆3‑1、外杆3‑2、第一弹簧3‑3和吊环3‑4,其中,内杆3‑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转套2的表面,外杆3‑2的内部开设有伸缩槽,内杆3‑1的另一端插入在伸缩槽中,第一弹簧3‑3设置在伸缩槽内,且第一弹簧3‑3的两端分别连接在内杆3‑1的另一端及伸缩槽的端部内壁上,吊环3‑4安装在外杆3‑2的另一端上,当伸缩式吊杆3伸长时第一弹簧3‑3被拉伸。
[0029] 参照图3、图4、图6、图10至图12所示,外拉驱动结构6包括杆支架6‑1、外拉螺杆6‑2、外拉螺套6‑3、外拉齿轮6‑4和外拉齿条6‑5,其中,外拉杆5的外侧端从销杆1的尾端伸出并固定连接杆支架6‑1,杆支架6‑1呈“十”字形,外拉螺杆6‑2在杆支架6‑1靠近伸缩式吊杆3一侧的两个端部上均固定安装有一个,外拉螺套6‑3转动安装在转套2的外侧面上,且外拉螺套6‑3螺纹套设在外拉螺杆6‑2上,外拉齿轮6‑4固定套设在外拉螺套6‑3上,外拉齿条6‑5平行于伸缩式吊杆3的伸缩方向固定安装在外杆3‑2上,其用于伸缩式吊杆3伸缩时驱动外拉齿轮6‑4转动。
[0030] 此时,在起吊预制涵节的过程中,伸缩式吊杆3先受到拉力伸长,而伸缩式吊杆3在伸长的过程中外杆3‑2带动外拉齿条6‑5位移,外拉齿条6‑5驱动外拉齿轮6‑4转动,而外拉齿轮6‑4驱动外拉螺套6‑3转动,此时,外拉螺套6‑3使得外拉螺杆6‑2向外产生轴向位移并驱动杆支架6‑1向外位移,杆支架6‑1则带动外拉杆5向外位移,外拉杆5在向外位移的过程中使得外顶块4在销杆1的前端侧表面向外位移,并抵紧在预制涵节的内壁面上。
[0031] 进一步地,参照图11所示,杆支架6‑1远离伸缩式吊杆3的两个端部上均固定安装有外拉滑杆15,转套2外侧面对应于两个外拉螺杆6‑2及外拉滑杆15均设置有外拉位移槽16,外拉滑杆15及外拉螺杆6‑2的内侧端分别插入对应的外拉位移槽16中。此时,外拉位移槽16通过分别支撑外拉滑杆15及外拉螺杆6‑2,以更好的保持外拉滑杆15和外拉螺杆6‑2的平衡,同时,外拉位移槽16配合外拉滑杆15、外拉螺杆6‑2及杆支架6‑1对外拉杆5的外侧端进行支撑,提高外拉杆5的稳定性。
[0032] 参照图13至图16所示,内顶驱动结构8包括内顶螺杆8‑1、内顶螺套8‑2、内顶驱动齿轮8‑3、内顶传动齿轮8‑4、内顶棘齿轮8‑5、内顶棘齿条8‑6和第二弹簧8‑7,其中,内顶螺杆8‑1在内顶板7的两端均固定设置一个,转套2上开设有用于内顶螺杆8‑1沿轴向滑移的通槽17,内顶螺杆8‑1的表面开设有条状滑槽,且通槽17内壁上固定设置有与条状滑槽滑动配合的条状滑块,内顶螺套8‑2转动安装在转套2的外侧面上且螺纹套设在内顶螺杆8‑1上,内顶驱动齿轮8‑3固定套设在内顶螺套8‑2上,内顶传动齿轮8‑4通过转轴8‑8转动安装在转套2上,且内顶传动齿轮8‑4与内顶驱动齿轮8‑3啮合,内顶棘齿轮8‑5安装在转轴8‑8上且与内顶传动齿轮8‑4同步转动,内顶棘齿条8‑6呈平行于伸缩式吊杆3的状态安装在外杆3‑2上,其用于伸缩式吊杆3缩短时驱动内顶棘齿轮8‑5转动,内顶棘齿条8‑6在垂直于伸缩式吊杆3的伸缩方向上与外杆3‑2滑动配合,第二弹簧8‑7设置在内顶棘齿条8‑6与外杆3‑2之间,其用于伸缩式吊杆3伸长时被压缩使得内顶棘齿条8‑6越过内顶棘齿轮8‑5。
[0033] 具体地,在初始状态下,内顶螺杆8‑1位于其位移方向的最外侧的位置,在起吊预制涵节的过程中,伸缩式吊杆3伸长时,一方面外拉驱动结构6使得外顶块4抵接在预制涵节的内壁面上,另一方面,内顶棘齿轮8‑5被外杆3‑2带动的过程中,由于内顶螺杆8‑1无法继续在内顶螺套8‑2中向外位移,使得内顶驱动齿轮8‑3在驱动内顶螺杆8‑1向外位移的转动方向上被锁止,进而使得内顶传动齿轮8‑4及内顶棘齿轮8‑5均在该方向被锁止,因此,在内顶棘齿条8‑6跟随外杆3‑2位移的过程中,第二弹簧8‑7通过被压缩使得内顶棘齿条8‑6越过内顶棘齿轮8‑5。
[0034] 而在预制涵节吊装到指定位置并下放到地面之后,吊绳逐渐卸去对伸缩式吊杆3的拉力,此时,伸缩式吊杆3在第一弹簧3‑3的作用下开始缩短并恢复至初始长度。而在此过程中,外拉驱动结构6将使得外顶块4向内位移并恢复至收拢状态,且内顶棘齿条8‑6复位并驱动内顶棘齿轮8‑5转动,内顶棘齿轮8‑5通过转轴8‑8带动内顶传动齿轮8‑4转动,内顶传动齿轮8‑4则驱动内顶驱动齿轮8‑3转动,内顶驱动齿轮8‑3带动内顶螺套8‑2转动,此时,内顶螺套8‑2驱动内顶螺杆8‑1向内位移,内顶螺杆8‑1在向内位移的过程中将驱动内顶板7抵接在预制涵节的外壁面上,而在内顶螺杆8‑1不断内顶的过程中,销杆1受到反向作用力被从吊装孔内被自动抽出。以此,无需使用人员手持钢钎或站立在梯子上将销杆1抽出吊装孔,极大的方便施工作业,提高施工作业效率及安全性。
[0035] 更具体地,参照图5、图8、图11和图12所示,外杆3‑2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呈“匚”形的连接板18,且连接板18的两个呈平行状态的板体部18‑1呈平行于伸缩式吊杆3的伸缩方向设置,外拉齿条6‑5固定设置在板体部18‑1的外表面上,且外拉齿条6‑5呈齿牙朝向连接板18外侧的状态设置,板体部18‑1的内表面开设有滑动槽18‑2,内顶棘齿条8‑6滑动设置在滑动槽18‑2中,第二弹簧8‑7设置在滑动槽18‑2中,且内顶棘齿条8‑6呈齿牙朝向连接板18外侧的状态设置。
[0036] 此时,在板体部18‑1的长度方向,内顶棘齿条8‑6位于外拉齿条6‑5的上方,使得在伸缩式吊杆3呈初始最短状态时,外拉齿条6‑5位于外拉齿轮6‑4的下方。而在伸缩式吊杆3伸长的过程中,外拉齿条6‑5经过外拉齿轮6‑4时与其啮合并驱动外拉齿轮6‑4转动。而在伸缩式吊杆3由最长状态恢复至初始最短状态的过程中,外拉齿条6‑5驱动外拉齿轮6‑4反向转动并使得外顶块4收拢并恢复至初始状态,在外顶块4收拢之后,外拉齿条6‑5与外拉齿轮6‑4分离且内顶棘齿条8‑6开始与内顶棘齿轮8‑5啮合并驱动内顶棘齿轮8‑5转动,进而使得销杆1在外顶块4复位之后被抽出吊装孔。
[0037] 其中,内顶螺杆8‑1包括芯杆8‑1a、杆套8‑1b、导槽8‑1c、导块8‑1d、过孔8‑1e、弧形螺纹板8‑1f、支板8‑1g、调节板8‑1h和调节螺栓8‑1i,其中,弧形螺纹板8‑1f设置有两个,两个弧形螺纹板8‑1f相对分布在杆套8‑1b的两侧,导块8‑1d对应于杆套8‑1b轴向的两个面均为斜面,导槽8‑1c开设在芯杆8‑1a上,且导槽8‑1c对应于芯杆8‑1a轴向的前后两个内壁面设置成与导块8‑1d相适配的斜面,导块8‑1d滑动设置在导槽8‑1c内,过孔8‑1e开设在杆套8‑1b上,且过孔8‑1e与导块8‑1d呈一一对应设置,导块8‑1d的外侧端从导槽8‑1c内伸出后贯穿过孔8‑1e并固定连接在弧形螺纹板8‑1f的内表面上,两个杆套8‑1b的内侧端均固定连接在内顶板7上,两个杆套8‑1b的外侧端均固定连接在支板8‑1g上,两个芯杆8‑1a的外侧端贯穿支板8‑1g后固定连接调节板8‑1h,调节螺栓8‑1i与调节板8‑1h螺纹连接,且调节螺栓
8‑1i的内侧端贯穿调节板8‑1h并转动连接在支板8‑1g上,弧形螺纹板8‑1f表面设置有螺纹,两个弧形螺纹板8‑1f的螺纹呈衔接状态,且当两个弧形螺纹板8‑1f之间呈最大距离时,两个弧形螺纹板8‑1f均与内顶螺套8‑2螺纹配合。
[0038] 此时,利用芯杆8‑1a在杆套8‑1b内的轴向朝内或朝外位移,可通过导槽8‑1c和导块8‑1d使得两个弧形螺纹板8‑1f相对运动或相背运动。而当两个弧形螺纹板8‑1f相对运动时,两个弧形螺纹板8‑1f与内顶螺纹套分离,同理,当两个弧形螺纹板8‑1f相背运动运动时,两个弧形螺纹板8‑1f会与内顶螺纹套螺纹配合。
[0039] 因此,可通过控制芯杆8‑1a在杆套8‑1b内的轴向位移,实现内顶螺杆8‑1与内顶螺套8‑2在分离状态及螺纹连接状态之间切换。
[0040] 进一步地,当内顶螺杆8‑1与内顶螺套8‑2在分离状态时,可直接在轴向抽拉内顶螺杆8‑1,使得内顶螺杆8‑1快速的在内顶螺套8‑2中位移。而在抽拉内顶螺杆8‑1的过程中,受到内顶板7及支板8‑1g的限制,使得两个内顶螺杆8‑1均不会发生旋转。
[0041] 因此,在吊装预制涵节的施工作业时,在将销杆1插入吊装孔内之前,先操作调节螺栓8‑1i位移调节板8‑1h,使得调节板8‑1h带动芯杆8‑1a在杆套8‑1b内轴向位移将内顶螺杆8‑1与内顶螺套8‑2分离,然后直接向外抽动内顶螺杆8‑1使得内顶螺杆8‑1位移至最外侧的位置,以此,为销杆1插入吊装孔内提供空间。
[0042] 最后,再通过旋转调节螺栓8‑1i使得调节板8‑1h带动芯杆8‑1a在杆套8‑1b内反向位移将内顶螺杆8‑1重新与内顶螺套8‑2螺纹配合,以此,使得伸缩式吊杆3恢复至初始最短状态的过程中,通过内顶螺套8‑2与内顶螺杆8‑1的螺纹配合驱动内顶板7抵接在预制涵节外表面并自动将销杆1从吊装孔内抽出。
[0043] 更进一步地,参照图14至图16所示,杆套8‑1b设置成包括环状部分8‑1b‑1及对称设置在环状部分8‑1b‑1两侧的外条状部分8‑1b‑2,芯杆8‑1a设置成包括柱状部分及对称设置在柱状部分两侧的内条状部分8‑1a‑1,且环状部分8‑1b‑1内表面开设有滑动套设在内条状部分8‑1a‑1外的条形限位槽8‑1b‑3,弧形螺纹板8‑1f内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成滑动接触外条状部分8‑1b‑2外侧面的平面。
[0044] 此时,通过内条状部分8‑1a‑1在条形限位槽8‑1b‑3内位移,可防止芯杆8‑1a旋转,以提高芯杆8‑1a的稳定性,并实现芯杆8‑1a在调节螺栓8‑1i的作用下能够在杆套8‑1b内沿轴向位移。同时,利用弧形螺纹板8‑1f内表面的两端均设置成滑动接触外条状部分8‑1b‑2外侧面的平面,使得弧形螺纹板8‑1f与内顶螺套8‑2在分离及螺纹连接状态时,弧形螺纹板8‑1f均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0045] 参照图11所示,转套2的内侧面开设有用于容纳内顶板7的凹槽19,且内顶板7的内侧端呈外凸的圆形结构,且凹槽19内固定设置有磁铁20。此时,利用磁铁20对内顶板7的吸附作用,可在将内顶螺杆8‑1外拉至最外侧位置后提高内顶螺杆8‑1保持在最外侧位置的稳定性。
[004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