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拼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

申请号 CN202211083174.X 申请日 2022-09-06 公开(公告)号 CN115450296A 公开(公告)日 2022-12-09
申请人 郑州城建集团投资有限公司; 发明人 梁允飞;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混凝土 预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拼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包括拼接涵管机构、 支撑 机构和增稳机构,所述拼接涵管机构包括横置的主涵管。且在主涵管或副涵管的内壁和外壁分别夹持 焊接 用于提高主涵管和副涵管整体强度的外置套圈和内置套圈,并在外置套圈和内置套圈两侧的环槽中分别活动装 配对 称分布且用于对主涵管和副涵管局部进行 增压 固定的承重垫环、牵引垫环和第一防裂护垫、第二防裂护垫,利用调节组合螺杆将组装后的外置套圈和内置套圈夹紧固定在主涵管或副涵管上,以及安装在相邻两个承重垫环之间的多个 支架 ,从而能够使得外置吊具能够牵引悬吊多个支架的竖向提升,进而避免主涵管或副涵管在转移期间出现受 力 破裂的问题出现。
权利要求

1.一种拼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拼接涵管机构(100)、支撑机构(200)和增稳机构(300),
所述拼接涵管机构(100)包括横置的主涵管(110)、拼装在主涵管(110)外端的副涵管(120)、位于主涵管(110)正上方的第一防护顶罩(130)、位于副涵管(120)正上方的第二防护罩(140)、分别安装在第一防护顶罩(130)或第二防护罩(140)两端的承重弧垫(150)、活动安装在主涵管(110)内壁凹槽中的护垫(160)以及安装在护垫(160)外壁上的拉杆(170);
所述支撑机构(200)夹持安装在拼接涵管机构(100)上,包括活动安装在主涵管(110)或副涵管(120)内腔中的内置套圈(220)、活动安装在内置套圈(220)两侧的承重垫环(230)和牵引垫环(240)、夹持焊接在主涵管(110)或副涵管(120)外壁上的外置套圈(210)、活动安装在外置套圈(210)两侧的第一防裂护垫(250)和第二防裂护垫(260)、安装在相邻两个承重垫环(230)之间的支架(270)、安装在支架(270)外部的多个定位件(280)以及贯穿连接在外置套圈(210)和内置套圈(220)内部竖孔中的组合螺杆(290);
所述增稳机构(300)位于拼接涵管机构(100)的正下方,包括放置在泥土深坑中的增压底板(310)和地轨(320)以及安装在增压底板(310)和地轨(320)上的横梁(33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涵管(110)内腔两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向内凸起的环,且主涵管(110)两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涵管(120)的两端开设有适配贯穿至主涵管(110)两端端口内的环形凸起,且环形凸起的外部开设有向内凹陷且适配于护垫(160)的环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顶罩(130)和第二防护罩(140)整体截面呈工字形,且第一防护顶罩(130)两端的弧形外板适配夹持在第二防护罩(140)两端的弧形内板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弧垫(150)是由胶材料制成,且承重弧垫(150)压紧夹持在主涵管(110)或副涵管(120)的外壁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置套圈(210)和内置套圈(22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相处相同规格的环形滑槽,且外置套圈(210)和内置套圈(220)远离第一防护顶罩(130)或第二防护罩(140)的部位开设有相互对称的竖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置套圈(220)是由不锈套圈以及活动安装在不锈钢套圈内侧滑道中的密封胶垫,且密封胶垫的两侧开设有适配夹持第一防裂护垫(250)和第二防裂护垫(260)内端环形凸起的滑道。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拼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螺杆(290)是由固定螺杆和活动装配在固定螺杆外部的不锈钢套筒组成,且不锈钢套筒的两端分别贯穿至外置套圈(210)和内置套圈(220)的内部竖孔中。

说明书全文

一种拼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预制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拼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

背景技术

[0002] 混凝土预制件(PC构件)是实现主体结构预制的基础,混凝土预制件是在工厂或工地现场(非最后设计位置)制作的混凝土制品,不同尺寸、形状的混凝土预制件需要采用不同形状的模具进行浇筑,因不同混凝土预制件应用场所不同,因此不同混凝土预制件的性能和结构会存在很大差异。
[0003] 目前,填埋在建筑工地土壤内作为排系统的水泥管道在掩埋装配时需要利用外置吊车将其悬吊至泥土内部,从水泥管道的装运到填埋过程中,现有的水泥管道受其表面光滑影响下,在悬吊的过程中会存在外撞击破裂的可能,同时掩埋在泥土内后,拼接状态下的水泥管道拼接的端头受到泥土压力作用下也会出现偏移,进而造成管道输水系统出现泄漏险。
[0004] 根据上述所示,现有水泥管道从转运到装配填埋期间,如何避免管道悬吊期间的破裂以及避免掩埋的土壤将拼接的水泥管之间压出裂缝即为本发明需要解决的技术难点。

发明内容

[0005] 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6] 为此,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 一种拼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包括拼接涵管机构、支撑机构和增稳机构,所述拼接涵管机构包括横置的主涵管、拼装在主涵管外端的副涵管、位于主涵管正上方的第一防护顶罩、位于副涵管正上方的第二防护罩、分别安装在第一防护顶罩或第二防护罩两端的承重弧垫、活动安装在主涵管内壁凹槽中的护垫以及安装在护垫外壁上的拉杆,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活动安装在主涵管或副涵管内腔中的内置套圈、活动安装在内置套圈两侧的承重垫环和牵引垫环、夹持焊接在主涵管或副涵管外壁上的外置套圈、活动安装在外置套圈两侧的第一防裂护垫和第二防裂护垫、安装在相邻两个承重垫环之间的支架、安装在支架外部的多个定位件以及贯穿连接在外置套圈和内置套圈内部竖孔中的组合螺杆,所述增稳机构包括放置在泥土深坑中的增压底板和地轨以及安装在增压底板和地轨上的横梁。
[0008]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主涵管内腔两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向内凸起的环,且主涵管两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
[000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主涵管两端的内壁上开设向内凸起的环块,并结合主涵管两端环块对副涵管两端的限位约束,同时结合活动安装在主涵管内壁凹槽中的护垫对副涵管两端的增压夹持,从而能够使得相邻的主涵管和副涵管不会出现受力脱轨的问题。
[0010]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副涵管的两端开设有适配贯穿至主涵管两端端口内的环形凸起,且环形凸起的外部开设有向内凹陷且适配于护垫的环槽。
[001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副涵管两端环形凸起的外部开设适配夹持在护垫内侧的环槽,当相邻主涵管和副涵管横置装配时,即可有效降低相邻的主涵管和副涵管受力的脱轨。
[0012]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防护顶罩和第二防护罩整体截面呈工字形,且第一防护顶罩两端的弧形外板适配夹持在第二防护罩两端的弧形内板上。
[0013]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结合第一防护顶罩和第二防护罩整体拼接后对相邻两个主涵管和副涵管端口的防护增压,当泥土掩埋在第一防护顶罩和第二防护罩的外部后,能够避免泥土直接作用于主涵管和副涵管上,进而导致主涵管和副涵管之间的端口出现挤压和扩张。
[0014]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承重弧垫是由胶材料制成,且承重弧垫压紧夹持在主涵管或副涵管的外壁上。
[001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第一防护顶罩和第二防护罩底部的两端安装受压夹紧在主涵管顶部和副涵管顶部的多个承重弧垫,结合承重弧垫以及增压底板、地轨之间的相互施压固定,以此能够确保掩埋在泥土内部的主涵管和副涵管得到有效夹持。
[0016]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外置套圈和内置套圈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相处相同规格的环形滑槽,且外置套圈和内置套圈远离第一防护顶罩或第二防护罩的部位开设有相互对称的竖孔。
[001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外置套圈和内置套圈的两侧开设用于约束承重垫环、牵引垫环以及第一防裂护垫、第二防裂护垫的环形滑槽,利用组合螺杆内部固定螺母对外置套圈、内置套圈以及拼装状态承重垫环、牵引垫环以及第一防裂护垫、第二防裂护垫的夹持固定作用下,从而能够支撑机构组件对主涵管或副涵管整体梁骨的增强。
[0018]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内置套圈是由不锈套圈以及活动安装在不锈钢套圈内侧滑道中的密封胶垫,且密封胶垫的两侧开设有适配夹持第一防裂护垫和第二防裂护垫内端环形凸起的滑道。
[001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内置套圈内侧的滑道中活动装配密封胶垫,利用密封胶垫对拼装状态下第一防裂护垫和第二防裂护垫内端凸起的密封处理,从而能够有效降低排放的污水对第一防裂护垫和第二防裂护垫造成腐蚀
[0020] 本发明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组合螺杆是由固定螺杆和活动装配在固定螺杆外部的不锈钢套筒组成,且不锈钢套筒的两端分别贯穿至外置套圈和内置套圈的内部竖孔中。
[002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组合螺杆内的不锈钢套筒活动贯穿至外置套圈和内置套圈内部的竖孔中,并利用不锈钢套筒中部对主涵管或副涵管上孔洞的防护,从而能够主涵管或副涵管对组合螺杆内固定螺母造成摩擦损伤。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所取得的有益效果为:
[0023] 1.本发明通过在现有主涵管和副涵管内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孔洞,且在主涵管或副涵管的内壁和外壁分别夹持焊接用于提高主涵管和副涵管整体强度的外置套圈和内置套圈,并在外置套圈和内置套圈两侧的环槽中分别活动装配对称分布且用于对主涵管和副涵管局部进行增压固定的承重垫环、牵引垫环和第一防裂护垫、第二防裂护垫,利用调节组合螺杆将组装后的外置套圈和内置套圈夹紧固定在主涵管或副涵管上,以及安装在相邻两个承重垫环之间的多个支架,从而能够使得外置吊具能够牵引悬吊多个支架的竖向提升,进而避免主涵管或副涵管在转移期间出现受力破裂的问题出现。
[0024] 2.本发明通过利用将主涵管两端的内壁上开设向内凸起的环块,且在主涵管两端内壁的凹槽中活动安装护垫,利用拉杆将护垫紧密装配在主涵管内壁凹槽中,当副涵管两端环形凸起适配贯穿至主涵管两端的横孔中,此时副涵管外端的环形凸起即可夹紧在护垫的内侧,同时结合安装在主涵管和副涵管外部的第一防护顶罩和第二防护罩能够得到适配装配,此时第一防护顶罩和第二防护罩以及主涵管和副涵管的双重拼装,即可提高相邻两个主涵管和副涵管拼接后端口对泥土的抗压。
[0025] 3.本发明通过在预先挖掘的泥土深坑内放置焊接好的增压底板、地轨以及横梁,利用增压底板和地轨顶部弧槽朝着竖向分布,并结合增压底板个地轨顶部弧槽对相邻主涵管和副涵管提供的横向支撑,从而能够使得拼接状态下的多个主涵管和副涵管在受到泥土压力作用下得到有效支撑。附图说明
[0026] 图1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7] 图2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仰视示意图;
[0028] 图3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分散示意图;
[0029] 图4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3的分散示意图;
[0030] 图5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4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0031] 图6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5的A处放大示意图;
[0032] 图7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4的内部分散示意图;
[0033] 图8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7的分散示意图;
[0034] 图9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8的局部剖面及其分散示意图;
[0035] 图10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图4的局部示意图。
[0036] 附图标记:
[0037] 100、拼接涵管机构;110、主涵管;120、副涵管;130、第一防护顶罩;140、第二防护罩;150、承重弧垫;160、护垫;170、拉杆;
[0038] 200、支撑机构;210、外置套圈;220、内置套圈;230、承重垫环;240、牵引垫环;250、第一防裂护垫;260、第二防裂护垫;270、支架;280、定位件;290、组合螺杆;
[0039] 300、增稳机构;310、增压底板;320、地轨;330、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1] 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拼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
[0042] 实施例一:
[0043] 结合图1‑图10所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拼接装配式建筑混凝土预制件,包括拼接涵管机构100、支撑机构200和增稳机构300,其中支撑机构200安装在拼接涵管机构100上,增稳机构300位于拼接涵管机构100的正下方。
[0044] 拼接涵管机构100包括主涵管110、副涵管120、第一防护顶罩130、第二防护罩140、承重弧垫150、护垫160和拉杆170,支撑机构200包括外置套圈210、内置套圈220、承重垫环230、牵引垫环240、第一防裂护垫250、第二防裂护垫260、支架270、定位件280以及组合螺杆
290,增稳机构300包括增压底板310、地轨320以及横梁330。
[0045] 具体的,副涵管120拼装在主涵管110的外端,第一防护顶罩130位于主涵管110的正上方,第二防护罩140位于副涵管120的正上方,两个承重弧垫150分别安装在第一防护顶罩130或第二防护罩140的两端,护垫160活动安装在主涵管110内壁的凹槽中,拉杆170安装在护垫160的外壁上,内置套圈220活动安装在主涵管110或副涵管120的内腔中,承重垫环230和牵引垫环240活动安装在内置套圈220的两侧,外置套圈210夹持焊接在主涵管110或副涵管120的外壁上,第一防裂护垫250和第二防裂护垫260活动安装在外置套圈210的两侧,支架270安装在相邻两个承重垫环230之间,多个定位件280安装在支架270的外部,组合螺杆290贯穿连接在外置套圈210和内置套圈220内部的竖孔中,增压底板310和地轨320放置在泥土的深坑中,横梁330安装在增压底板310和地轨320上。
[0046] 利用增压底板310和地轨320顶部弧槽朝着竖向分布,并结合增压底板310个地轨320顶部弧槽对相邻主涵管110和副涵管120提供的横向支撑,当副涵管120两端环形凸起适配贯穿至主涵管110两端的横孔中,此时副涵管120外端的环形凸起即可夹紧在护垫160的内侧,同时结合安装在主涵管110和副涵管120外部的第一防护顶罩130和第二防护罩140能够得到适配装配,此时第一防护顶罩130和第二防护罩140以及主涵管110和副涵管120的双重拼装,并在外置套圈210和内置套圈220两侧的环槽中分别活动装配对称分布且用于对主涵管110和副涵管120局部进行增压固定的承重垫环230、牵引垫环240和第一防裂护垫250、第二防裂护垫260,利用调节组合螺杆290将组装后的外置套圈210和内置套圈220夹紧固定在主涵管110或副涵管120上,从而能够避免管道悬吊期间的破裂以及避免掩埋的土壤将拼接的水泥管之间压出裂缝。
[0047] 实施例二:
[0048] 结合图图3‑图7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主涵管110内腔两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向内凸起的环块,且主涵管110两端的内壁上开设有向内凹陷的凹槽,副涵管120的两端开设有适配贯穿至主涵管110两端端口内的环形凸起,且环形凸起的外部开设有向内凹陷且适配于护垫160的环槽,第一防护顶罩130和第二防护罩140整体截面呈工字形,且第一防护顶罩130两端的弧形外板适配夹持在第二防护罩140两端的弧形内板上,承重弧垫150是由硅胶材料制成,且承重弧垫150压紧夹持在主涵管110或副涵管120的外壁上。
[0049] 利用结合主涵管110两端环块对副涵管120两端的限位约束,同时结合活动安装在主涵管110内壁凹槽中的护垫160对副涵管120两端的增压夹持,当相邻主涵管110和副涵管120横置装配时,即可有效降低相邻的主涵管110和副涵管120受力的脱轨,结合第一防护顶罩130和第二防护罩140整体拼接后对相邻两个主涵管110和副涵管120端口的防护增压,当泥土掩埋在第一防护顶罩130和第二防护罩140的外部后,能够避免泥土直接作用于主涵管
110和副涵管120上,进而导致主涵管110和副涵管120之间的端口出现挤压和扩张,同时在第一防护顶罩130和第二防护罩140底部的两端安装受压夹紧在主涵管110顶部和副涵管
120顶部的多个承重弧垫150,结合承重弧垫150以及增压底板310、地轨320之间的相互施压固定,以此能够确保掩埋在泥土内部的主涵管110和副涵管120得到有效夹持。
[0050] 实施例三:
[0051] 结合图8和图9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外置套圈210和内置套圈220的两侧分别开设有相处相同规格的环形滑槽,且外置套圈210和内置套圈220远离第一防护顶罩130或第二防护罩140的部位开设有相互对称的竖孔,内置套圈220是由不锈钢套圈以及活动安装在不锈钢套圈内侧滑道中的密封胶垫,且密封胶垫的两侧开设有适配夹持第一防裂护垫250和第二防裂护垫260内端环形凸起的滑道,组合螺杆290是由固定螺杆和活动装配在固定螺杆外部的不锈钢套筒组成,且不锈钢套筒的两端分别贯穿至外置套圈210和内置套圈
220的内部竖孔中。
[0052] 利用在外置套圈210和内置套圈220的两侧开设环形滑槽,并在组合螺杆290内部固定螺母对外置套圈210、内置套圈220以及拼装状态承重垫环230、牵引垫环240以及第一防裂护垫250、第二防裂护垫260的夹持固定作用下,同时结合密封胶垫对拼装状态下第一防裂护垫250和第二防裂护垫260内端凸起的密封处理,此外将组合螺杆290内的不锈钢套筒活动贯穿至外置套圈210和内置套圈220内部的竖孔中,并利用不锈钢套筒中部对主涵管110或副涵管120上孔洞的防护,从而能够主涵管110或副涵管120对组合螺杆290内固定螺母造成摩擦损伤。
[0053]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操作人员需要预先利用横梁330将增压底板310和地轨320进行横向连接,使得增压底板310、地轨320和横梁330整体沿水平方向横置,接着操作人员需要在建筑场所范围内的土壤中挖掘向下凹陷的深坑,接着将组装的增稳机构300机构整体放置在土壤内的深坑中,使得增压底板310和地轨320顶部的弧槽朝着竖向分布,接着将主涵管110和副涵管120分散放置在地面上,接着将第一防裂护垫250和第二防裂护垫260活动装配在内置套圈220两侧的滑槽中,接着将组合后的内置套圈220、第一防裂护垫250和第二防裂护垫260整体沿着主涵管110或者副涵管120的内壁进行横向推进,接着再将外置套圈210、承重垫环230和牵引垫环240进行组合焊接,使得内置套圈220和承重垫环
230、牵引垫环240整体环扣在主涵管110或副涵管120的外部,同时确保外置套圈210内部的竖孔与主涵管110或副涵管120外部的孔洞进行对称,并将内置套圈220内部的竖孔与主涵管110或副涵管120内部孔洞进行连通,然后将组合螺杆290外部的不锈钢竖筒沿着外置套圈210和内置套圈220内部的竖孔以及主涵管110和副涵管120内的孔洞进行贯穿,并利用组合螺杆290内螺杆将外置套圈210和内置套圈220夹持在主涵管110或副涵管120外,接着将组合焊接的支架270和定位件280整体均匀焊接在第一防护顶罩130和第二防护罩140的内侧,然后将多个组合焊接的支架270和定位件280安装在相邻两个承重垫环230内侧的横孔中,此时安装在第一防护顶罩130和第二防护罩140内侧两端的承重弧垫150会夹紧贴合在主涵管110或副涵管120两端的一侧,然后再将多个组合螺杆290内螺杆顺时针拧紧固定,确保相邻两个承重垫环230夹紧收缩在主涵管110或副涵管120的外壁上,然后将组合后的主涵管110整体和副涵管120整体沿着土壤内的深坑进行垂直放置,然后将主涵管110和副涵管120进行活动装配,此时需要确保主涵管110的一端和副涵管120的一端夹缝位于增压底板310顶面的中部,此时安装在主涵管110和副涵管120外部的第一防护顶罩130和第二防护罩140外端的凸起即可实现快速拼接,在拼接的过程中,安装在主涵管110内部的护垫160会夹紧在副涵管120的外端上。
[0054]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