箱涵外模板快速循环安拆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210997139.2 申请日 2022-08-19 公开(公告)号 CN115305842A 公开(公告)日 2022-11-08
申请人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中交路桥华东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沈伟; 郭宝圣; 宋冰; 冉垂正; 曾宇廷;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雨 水 箱涵外模板快速循环安拆施工方法,首先根据箱涵外侧到基坑边坡的间距制作一模板安装拆卸台车,台车包括一用两根 纵梁 和两根横梁 焊接 成矩形的 框架 梁,每根纵梁后端焊接一 马 道行走架,每根纵梁底面离前端有一定间距处焊接一支腿,马道行走架及支腿的下端均设行走轮;每根纵梁底面在支腿与马道行走架间焊接一吊杆,两吊杆与两支腿间焊接至少两层操作平台;每根纵梁前端悬挂一手拉葫芦;马道行走架 支撑 在基坑边坡马道上,支腿支撑在已浇筑完成的箱涵 底板 外边缘顶面;施工人员在台车操作平台上进行模板安装和拆卸,通过手拉葫芦提吊模板,一个节段施工完后推动台车携带模板移动到下一施工段,施工效率高。
权利要求

1.一种雨箱涵外模板快速循环安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1)根据箱涵外侧到基坑边坡的间距制作一模板安装拆卸台车,台车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框架梁,所述框架梁采用两根纵梁和两根横梁焊接成矩形框架,纵梁的长度大于箱涵到基坑道靠近箱涵一侧的间距,小于箱涵外侧到基坑马道内侧的间距;每根纵梁后端焊接一马道行走架,所述马道行走架包括两根竖杆,两竖杆间焊接有斜撑杆,两竖杆上端与纵梁底面焊接,每根纵梁底面离前端有一定间距处焊接一支腿,马道行走架的两根竖杆及所述支腿的下端均设有行走轮;每根纵梁底面在支腿与马道行走架间焊接一吊杆,两吊杆与两支腿间水平焊接两层或多层操作平台;每根纵梁前端悬挂一手拉葫芦;
(2)用吊机将台车吊放到基坑内,马道行走架支撑在基坑边坡马道上,支腿支撑在已浇筑完成的箱涵底板外边缘顶面;
(3)安装箱涵外侧模板时,通过手拉葫芦提吊模板,施工人员在台车操作平台上进行模板安装;箱涵侧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拆模强度后,施工人员在操作平台上拆模,然后通过手拉葫芦提吊模板,推动台车移动到下一施工段安装模板;如此循环施工,直至所有箱涵节段浇筑完成。

说明书全文

箱涵外模板快速循环安拆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城市地下排水系统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地下雨水箱涵的施工,具体涉及一种雨水箱涵外模板快速循环安拆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雨水箱涵是一种大截面的城市地下排水设施,施工时需要开挖深基坑浇筑箱涵混凝土。混凝土通常采用分层浇筑,先浇筑箱涵底板,然后浇筑箱涵墙体。由于墙体净空较高,在安装墙体模板时,通常需要搭设临时支架。箱涵长度大,需要分段施工,每浇筑施工一段需要搭设一次支架,一段浇筑完成拆模后要将支架拆卸,到下一施工段重新搭设,整个施工过程中反复搭设、拆卸支架,工作量大,施工效率低。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雨水箱涵外模板快速循环安拆施工方法,实现雨水箱涵外模板快速安装拆卸,提高施工效率。
[0004]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 一种雨水箱涵外模板快速循环安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0006] (1)根据箱涵外侧到基坑边坡的间距制作一模板安装拆卸台车,台车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框架梁,所述框架梁采用两根纵梁和两根横梁焊接成矩形框架,纵梁的长度大于箱涵到基坑道靠近箱涵一侧的间距,小于箱涵外侧到基坑马道内侧的间距;每根纵梁后端焊接一马道行走架,所述马道行走架包括两根竖杆,两竖杆间焊接有斜撑杆,两竖杆上端与纵梁底面焊接,每根纵梁底面离前端有一定间距处焊接一支腿,马道行走架的两根竖杆及所述支腿的下端均设有行走轮;每根纵梁底面在支腿与马道行走架间焊接一吊杆,两吊杆与两支腿间水平焊接两层或多层操作平台;每根纵梁前端悬挂一手拉葫芦;
[0007] (2)用吊机将台车吊放到基坑内,马道行走架支撑在基坑边坡马道上,支腿支撑在已浇筑完成的箱涵底板外边缘顶面;
[0008] (3)安装箱涵外侧模板时,通过手拉葫芦提吊模板,施工人员在台车操作平台上进行模板安装;箱涵侧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拆模强度后,施工人员在操作平台上拆模,然后通过手拉葫芦提吊模板,推动台车移动到下一施工段安装模板;如此循环施工,直至所有箱涵节段浇筑完成。
[0009] 本发明不需要反复安装和拆卸支架,施工人员在台车自带操作平台上进行模板安装拆卸,一段施工完成并拆模后,台车携带模板移动到下一施工段,施工效率高。附图说明
[0010] 图1是本发明的施工方式示意图;
[0011] 图2是框架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 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0013] 首先根据箱涵外侧到基坑边坡的间距制作一模板安装拆卸台车。台车的结构如图1、图2所示,包括一水平设置的框架梁,所述框架梁采用两根纵梁1和两根横梁2焊接成矩形框架,纵梁1的长度大于箱涵到基坑马道靠近箱涵一侧的间距,小于箱涵外侧到基坑马道内侧的间距;每根纵梁1后端焊接一马道行走架,所述马道行走架包括两根竖杆3,两竖杆间焊接有斜撑杆4,两竖杆上端与纵梁底面焊接,每根纵梁底面离前端有一定间距处焊接一支腿
5,马道行走架的两根竖杆及所述支腿的下端均设有行走轮6;每根纵梁底面在支腿与马道行走架间焊接一吊杆7,两吊杆与两支腿间水平焊接两层或多层操作平台8;每根纵梁前端悬挂一手拉葫芦9。
[0014] 台车的框架梁采用工字焊接,马道行走架的竖杆及支腿均采用工字钢,马道行走架两竖杆间的斜撑采用钢,吊杆采用角钢或槽钢;根据施工高度,吊杆与支腿间的操作平台可设置两层或多层。操作平台采用槽钢焊接在吊杆与支腿间作为承重梁,两槽钢间焊接多根角钢,角钢上铺设面板。
[0015] 用吊机将台车吊放到基坑内,马道行走架支撑在基坑边坡马道10上,支腿支撑在已浇筑完成的箱涵底板11外边缘顶面。
[0016] 安装箱涵外侧模板12时,通过手拉葫芦9提吊模板,施工人员在台车操作平台8上进行模板安装;箱涵侧板混凝土浇筑完成并达到拆模强度后,施工人员在操作平台上拆模,然后通过手拉葫芦提吊模板,推动台车移动到下一施工段安装模板;如此循环施工,直至所有箱涵节段浇筑完成。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