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箱涵施工工艺

申请号 CN202210399696.4 申请日 2022-04-15 公开(公告)号 CN114703770A 公开(公告)日 2022-07-05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广东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蒙光毫; 蔺忠平; 张宝; 王兵兵; 杨学营; 李鹏飞; 谢祥军; 王鹭鹭; 温健; 董建伟; 马世静; 吴琛;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箱涵施工工艺,属于箱涵施工技术领域。本发明提出一种箱涵施工工艺,对于跨越河道的向,进行截流引排,合理设置砂袋围堰,开设引 水 河道,采用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进行基坑开挖施工,坡面铺设一层 钢 筋网,并用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采用挂线法进行垫层砼浇筑施工,垫层垫层比基坑宽度宽20‑40cm,墙身模板制作时,预留 排水管 道洞口,在后浇带处加上防水层,顶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进行顶板 钢筋 绑扎,以及墙身和顶板砼浇筑;纵向不设 变形 缝,进行后浇带施工。本发明的箱涵施工工艺,坡面稳定,模板结构简单,易拆装,且不易变形。
权利要求

1.一种箱涵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判断施工区域是否跨越河道,若跨越河道,则进行箱涵截流引排,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至少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砂袋围堰与原河道线路边线组成等腰梯形结构,砂袋围堰作为梯形的两个腰,并在位于上、下游的砂袋围堰处分别向上游和下游开挖3‑10米宽的引河道的入口和出口,并开挖连接引水河道入口和出口的3‑10米宽引水河道,引水河道入口、出口及引水河道的宽度相同;
b)确认待挖基坑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在不破坏地下管线的情况下,采用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开挖前基坑四周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坡面铺设一层筋网,并用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在坡面设置泄水管,在坡面喷射混凝土
c)采用挂线法进行垫层砼浇筑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垫层与基坑几何形状相同,垫层比基坑宽度宽20‑40cm;
d)在垫层砼浇筑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然后进行底板模板制作、安装及底板砼浇筑;
e)进行墙身钢筋绑扎、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制作;墙身模板制作时,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并制作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定型模板,墙身模板能够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侧压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在后浇带处加上防水层,顶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
后浇带施工前,对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予以保护;
f)进行顶板钢筋绑扎,以及墙身和顶板砼浇筑;
g)纵向不设变形缝,进行后浇带施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墙身模板采用δ=18mm厚木胶板,以100×100mm木枋为竖向背楞,间距300mm,横向2根 钢管辅以双向 @600mm对拉螺杆进行对拉加固,斜撑采用 钢管,间距1500mm,底排螺杆距底面不大于300mm,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在支设时,连续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涵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顶板采用 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架,顶板模板采用δ=18mm厚胶板拼装而成,以100×80mm木枋作次龙骨,间距
300mm;采用2根 钢管作为主龙骨,间距900m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箱涵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600×
9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扫地杆距底托支撑面不大于400mm,顶板支撑点距最上层水平杆的距离不大于500mm,立杆底部支撑在钢垫板上,水平杆两侧与侧墙顶紧,顶板与底板之间纵向及横向不大于8m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竖向剪刀撑与水平面夹45°~60°,竖向剪刀撑交点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箱涵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模板拼缝采用夹双面胶带或涂抹玻璃胶的方法进行封堵。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涵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箱涵底板后浇带范围垫层加厚区域加设防水层,宽度为2m,防水层采用防水胶布或防水涂料或外贴式止水带,底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宽度为300mm;对于墙体后浇带处,须在墙内外侧加设防水层,侧墙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顶板后浇带范围加设防水层;所有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均在支模时进行埋设。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后浇带宽度1.0m;箱涵主体结构上、下两部分分两次浇筑成型,涵身施工第一次浇筑至底板内壁以上30cm处,第二次进行侧墙及顶板施工,侧墙及顶板一次浇筑成型;箱身上下两部分两次浇筑的接缝处做成企口缝,侧墙、顶板及底板砼浇筑过程不设置竖向施工缝。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箱涵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箱涵底板浇筑,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棒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进行振捣,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混凝土密实表现为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涵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拆模、养生及箱涵回填步骤。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箱涵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墙身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时拆除,顶板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拆除;后浇带位置的模板等到后浇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

说明书全文

一种箱涵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箱涵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箱涵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箱涵由一个或多个方形或矩形断面组成,一般由混凝土或圬工制成,但钢筋混凝土应用较广,通常所说的箱涵是一种闭合的钢筋混凝土薄壁结构,具有结构简单、施工简便、整体性好、刚度大、耐用性好、养护费用少等优点,广泛用于路、公路和市政道路工程。
[0003] 在箱涵施工中,有很多难点,在遇到施工区域跨越河道时,如何进行截流引排,基坑开挖时,如何加强坡面的稳定,如何制作、安装模板才能使模板结构稳定,又简单易拆装,以及在砼浇筑时,如何设置变形缝,如何浇筑才能使结构更稳定,不被破坏,在拆模时,保证模板拆除不破坏原有墙身都是现有施工中的难点,需要给出解决方案。
[0004] 现有技术至少存在以下不足:
[0005] 1.纵向设置变形缝,导致受不均匀,结构不稳定;
[0006] 2.坡面不稳定,易滑坡;
[0007] 3.模板易变形、加固件过多,或者剪刀撑设置过多,影响施工质量,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0008]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箱涵施工工艺,首先判断施工区域是否跨越河道,若跨越河道,则进行箱涵截流引排,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至少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砂袋围堰与原河道线路边线组成等腰梯形结构,砂袋围堰作为梯形的两个腰,并在位于上、下游的砂袋围堰处分别向上游和下游开挖3‑10米宽的引河道的入口和出口,并开挖连接引水河道入口和出口的3‑10米宽引水河道,引水河道入口、出口及引水河道的宽度相同;确认待挖基坑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在不破坏地下管线的情况下,采用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开挖前基坑四周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坡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并用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在坡面设置泄水管,在坡面喷射混凝土;在基坑底部铺设1:1的碎石砂;采用挂线法进行垫层砼浇筑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垫层与基坑几何形状相同,垫层比基坑宽度宽20‑40cm;在垫层砼浇筑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然后进行底板模板制作、安装及底板砼浇筑;进行墙身钢筋绑扎、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制作;墙身模板制作时,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并制作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定型模板,墙身模板能够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在后浇带处加上防水层,顶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进行顶板钢筋绑扎,以及墙身和顶板砼浇筑;后浇带施工。
[0009]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涵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10] a)判断施工区域是否跨越河道,若跨越河道,则进行箱涵截流引排,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至少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砂袋围堰与原河道线路边线组成等腰梯形结构,砂袋围堰作为梯形的两个腰,并在位于上、下游的砂袋围堰处分别向上游和下游开挖3‑10米宽的引水河道的入口和出口,并开挖连接引水河道入口和出口的3‑10米宽引水河道,引水河道入口、出口及引水河道的宽度相同;
[0011] b)确认待挖基坑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在不破坏地下管线的情况下,采用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开挖前基坑四周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坡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并用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在坡面设置泄水管,在坡面喷射混凝土;若有地下管线,在施工前,需联系相关相关单位,对管线进行迁改,迁改后,再进行施工;
[0012] c)采用挂线法进行垫层砼浇筑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垫层与基坑几何形状相同,垫层比基坑宽度宽20‑40cm;
[0013] d)在垫层砼浇筑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然后进行底板模板制作、安装及底板砼浇筑;
[0014] e)进行墙身钢筋绑扎、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制作;墙身模板制作时,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并制作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定型模板,墙身模板能够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在后浇带处加上防水层,顶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后浇带施工前,对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予以保护;
[0015] f)进行顶板钢筋绑扎,以及墙身和顶板砼浇筑;
[0016] g)后浇带施工。
[0017] 优选地,墙身模板采用δ=18mm厚木胶板,以100×100mm木枋为竖向背楞,间距300mm,横向2根φ48钢管辅以双向φ14@600mm对拉螺杆进行对拉加固,斜撑采用φ48钢管,间距1500mm,底排螺杆距底面不大于300mm,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在支设时,连续安装。
[0018] 优选地,顶板采用φ48×3.5mm满堂钢管脚手架支撑架,顶板模板采用δ=18mm厚胶板拼装而成,以100×80mm木枋作次龙骨,间距300mm;采用2根φ48×3.5mm钢管作为主龙骨,间距900mm。
[0019] 优选地,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600×9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扫地杆距底托支撑面不大于400mm,顶板支撑点距最上层水平杆的距离不大于500mm,立杆底部支撑在钢垫板上,水平杆两侧与侧墙顶紧,顶板与底板之间纵向及横向不大于8m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竖向剪刀撑与水平面夹45°~60°,竖向剪刀撑交点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0020] 优选地,模板拼缝采用夹双面胶带或涂抹玻璃胶的方法进行封堵。
[0021] 优选地,箱涵底板后浇带范围垫层加厚区域应加设防水层,宽度为2m,防水层采用防水胶布或防水涂料或外贴式止水带,底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宽度为300mm;在墙体后浇带处,须在墙内外侧加设防水层,侧墙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顶板后浇带范围加设防水层;所有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均在支模时进行埋设。
[0022] 优选地,后浇带宽度1.0m;箱涵主体结构上、下两部分分两次浇筑成型,涵身施工第一次浇筑至底板内壁以上30cm处,第二次进行侧墙及顶板施工,侧墙及顶板一次浇筑成型;箱身上下两部分两次浇筑的接缝处做成企口缝,侧墙、顶板及底板砼浇筑过程不设置竖向施工缝。
[0023] 优选地,箱涵底板浇筑,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棒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进行振捣,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混凝土密实表现为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0024] 优选地,还包括拆模、养生及箱涵回填步骤。
[0025] 优选地,墙身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时拆除,顶板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拆除;后浇带位置的模板等到后浇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
[0026] 优选地,基坑开挖坡面边开挖边防护,坡面铺设一层φ8钢筋网,间距20x20cm,钢筋网采用Φ16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锚筋按1.0x1.0m梅花型布置,长度1.5m。为保证坡面稳定,基坑渗水畅通,坡面按1.5m间距梅花型设置φ50mmPVC管泄水孔,泄水管伸入坡面50cm,坡面喷射8cm厚C20混凝土。
[0027] 优选地,施工时,先绑扎底层钢筋,后绑扎上层钢筋,上下层之间用Ф16钢筋作支撑筋,按间距1000×1000mm设置,下层钢筋设置砂浆形成砼保护层,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钢筋网相交点都应绑扎铁丝,支撑钢筋与上下层钢筋点焊
[0028] 优选地,振捣棒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墙身模板应保持5~10cm的距离。
[0029] 优选地,基坑底部设临时排水沟,对角开挖集水坑,及时抽排基坑渗水。
[0030] 优选地,在基坑底部铺设1:1的碎石砂;
[0031] 优选地,施工区域跨越河道,河道一侧为乡村水泥路,另一侧为鱼塘时,在箱涵施工阶段对原河道两端截流,并于河道另一侧的鱼塘地段开挖一条新的河道引流至河道下游,具体方案如下:
[0032] 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围堰施工前清除堰底河床上的淤泥、树根、杂物,减少水的渗漏,砂袋堆码时要求上下层互相错缝,且尽可能堆码整齐,以增强围堰的整体稳固性;砂袋围堰顶宽200cm,高度应高于河道汛期最高水位50cm,堰堤放坡1:1;砂袋围堰上游河道另一侧的鱼塘地段的河堤处开挖一5米宽河道入口,沿原河道的河水流向开挖一条5m米宽的引流河道至下游再开口5米宽出口,引流河道河床标高应与原河道河床标高持平;
[0033] 优选地,施工区域跨越乡道旁河道时,在箱涵施工阶段对原河道两端截流,河道现搭建有两个桥,一个钢栈桥,在钢栈桥的河水上游方向设有现有连接乡道和河对岸农田的混凝土便桥,在不影响行人通行的情况下,从现有连接乡道和河对岸农田的混凝土便桥的原河道上游侧设置砂袋围堰进行截流,在混凝土便桥的乡道对岸一侧的河堤开口埋设4根直径1.5m的钢筋混凝土涵管,涵管穿过农田水泥路,再往向下游方向至钢栈桥下游方向3米外田地处,沿原河道开挖一条6m的河道一直到原河道的下游方向再开口6m宽的出口接入原河道,在原河道的出口的上游方向设置另一砂袋围堰,引流河道河床标高应与原河道河床标高持平;
[0034] 优选地,施工区域跨越河道,河道两岸均有农田时,箱涵施工阶段必须对原河道两端进行截流引排,具体方案如下: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该河道一侧的施工区域的上游方向为居民区房屋,引流河道设置在居民区房屋的河道对岸的农田地段;在砂袋围堰上游河道的居民区房屋对岸的农田河堤处开挖一10米宽河道入口,沿原河道向下游方向开挖一条10m米宽的引流河道至下游再开口10米宽出口,引流河道河床标高应与原河道河床标高持平;
[0035] 优选地,施工区域跨越河道,河道一侧为乡村土路,另一侧为鱼塘;箱涵施工阶段必须对原河道两端截流引排,具体方案如下: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在砂袋围堰上游河道的鱼塘一侧河堤处开挖一5米宽河道入口,沿原河道下游方向开挖一条5m米宽的引流河道至施工区域的下游再开口5米宽出口,在出口的上游方向设置另一砂袋围堰,引流河道河床标高应与原河道河床标高持平。
[0036] 与现有技术相对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0037] (1)本发明在纵向不设置变形缝,受力均匀,箱涵结构更稳定;
[0038] (2)本发明模板在能够承受压力的同时,结构更简单,不易变形;
[0039] (3)本发明基坑坡面铺设一层φ8钢筋网,钢筋网采用Φ16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使得坡面更稳定。附图说明
[0040] 图1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箱涵施工工艺流程图
[0041] 图2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底板后浇带的断面图;
[0042] 图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墙体后浇带的断面图;
[0043] 图4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顶板后浇带的断面图;
[0044] 图5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箱涵侧模支架立面图;
[0045] 图6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箱涵顶板支架横断面图;
[0046] 图7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箱涵顶板支架纵剖面图;
[0047] 图8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箱涵截流引排的引流河道平面布置示意图;
[0048] 图9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箱涵截流引排的引流河道平面布置示意图;
[0049] 图10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箱涵截流引排的引流河道平面布置示意图;
[0050] 图11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箱涵截流引排的引流河道平面布置示意图;
[0051] 图12为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的箱涵截流引排的引流河道平面布置示意图;
[0052] 图13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砂袋围堰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3]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0054]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涵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55] a)判断施工区域是否跨越河道,若跨越河道,则进行箱涵截流引排,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至少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砂袋围堰与原河道线路边线组成等腰梯形结构,砂袋围堰作为梯形的两个腰,并在位于上、下游的砂袋围堰处分别向上游和下游开挖3‑10米宽的引水河道的入口和出口,并开挖连接引水河道入口和出口的3‑10米宽引水河道,引水河道入口、出口及引水河道的宽度相同;
[0056] b)确认待挖基坑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在不破坏地下管线的情况下,采用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开挖前基坑四周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坡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并用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在坡面设置泄水管,在坡面喷射混凝土;若有地下管线,在施工前,需联系相关相关单位,对管线进行迁改,迁改后,再进行施工;
[0057] c)采用挂线法进行垫层砼浇筑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垫层与基坑几何形状相同,垫层比基坑宽度宽20‑40cm;
[0058] d)在垫层砼浇筑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然后进行底板模板制作、安装及底板砼浇筑;
[0059] e)进行墙身钢筋绑扎、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制作;墙身模板制作时,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并制作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定型模板,墙身模板能够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在后浇带处加上防水层,顶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后浇带施工前,对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予以保护;
[0060] f)进行顶板钢筋绑扎,以及墙身和顶板砼浇筑;
[0061] g)后浇带施工。
[006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墙身模板采用δ=18mm厚木胶板,以100×100mm木枋为竖向背楞,间距300mm,横向2根φ48钢管辅以双向φ14@600mm对拉螺杆进行对拉加固,斜撑采用φ48钢管,间距1500mm,底排螺杆距底面不大于300mm,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在支设时,连续安装。
[006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顶板采用φ48×3.5mm满堂钢管脚手架作支撑架,顶板模板采用δ=18mm厚胶板拼装而成,以100×80mm木枋作次龙骨,间距300mm;采用2根φ48×3.5mm钢管作为主龙骨,间距900mm。
[006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600×9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扫地杆距底托支撑面不大于400mm,顶板支撑点距最上层水平杆的距离不大于
500mm,立杆底部支撑在钢垫板上,水平杆两侧与侧墙顶紧,顶板与底板之间纵向及横向不大于8m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竖向剪刀撑与水平面夹角45°~60°,竖向剪刀撑交点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006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模板拼缝采用夹双面胶带或涂抹玻璃胶的方法进行封堵。
[006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箱涵底板后浇带范围垫层加厚区域应加设防水层,宽度为2m,防水层采用防水胶布或防水涂料或外贴式止水带,底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宽度为300mm;在墙体后浇带处,须在墙内外侧加设防水层,侧墙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顶板后浇带范围加设防水层;所有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均在支模时进行埋设。
[006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后浇带宽度1.0m;箱涵主体结构上、下两部分分两次浇筑成型,涵身施工第一次浇筑至底板内壁以上30cm处,第二次进行侧墙及顶板施工,侧墙及顶板一次浇筑成型;箱身上下两部分两次浇筑的接缝处做成企口缝,侧墙、顶板及底板砼浇筑过程不设置竖向施工缝。
[006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箱涵底板浇筑,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棒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进行振捣,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混凝土密实表现为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006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还包括拆模、养生及箱涵回填步骤。
[0070]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墙身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时拆除,顶板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拆除;后浇带位置的模板等到后浇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
[007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基坑开挖坡面边开挖边防护,坡面铺设一层φ8钢筋网,间距20x20cm,钢筋网采用Φ16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锚筋按1.0x1.0m梅花型布置,长度1.5m。为保证坡面稳定,基坑渗水畅通,坡面按1.5m间距梅花型设置φ50mmPVC管泄水孔,泄水管伸入坡面50cm,坡面喷射8cm厚C20混凝土。
[0072]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施工时,先绑扎底层钢筋,后绑扎上层钢筋,上下层之间用Ф16钢筋作支撑筋,按间距1000×1000mm设置,下层钢筋设置砂浆垫块形成砼保护层,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钢筋网相交点都应绑扎铁丝,支撑钢筋与上下层钢筋点焊。
[007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振捣棒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墙身模板应保持5~10cm的距离。
[007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在基坑底部铺设1:1的碎石砂。
[007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施工区域跨越河道,河道一侧为乡村水泥路,另一侧为鱼塘时,在箱涵施工阶段对原河道两端截流,并于河道另一侧的鱼塘地段开挖一条新的河道引流至河道下游,具体方案如下:
[0076] 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围堰施工前清除堰底河床上的淤泥、树根、杂物,减少水的渗漏,砂袋堆码时要求上下层互相错缝,且尽可能堆码整齐,以增强围堰的整体稳固性;砂袋围堰顶宽200cm,高度应高于河道汛期最高水位50cm,堰堤放坡1:1;砂袋围堰上游河道另一侧的鱼塘地段的河堤处开挖一5米宽河道入口,沿原河道的河水流向开挖一条5m米宽的引流河道至下游再开口5米宽出口,引流河道河床标高应与原河道河床标高持平;
[007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施工区域跨越乡道旁河道时,在箱涵施工阶段对原河道两端截流,河道现搭建有两个桥,一个钢栈桥,在钢栈桥的河水上游方向设有现有连接乡道和河对岸农田的混凝土便桥,在不影响行人通行的情况下,从现有连接乡道和河对岸农田的混凝土便桥的原河道上游侧设置砂袋围堰进行截流,在混凝土便桥的乡道对岸一侧的河堤开口埋设4根直径1.5m的钢筋混凝土涵管,涵管穿过农田水泥路,再往向下游方向至钢栈桥下游方向3米外田地处,沿原河道开挖一条6m的河道一直到原河道的下游方向再开口6m宽的出口接入原河道,在原河道的出口的上游方向设置另一砂袋围堰,引流河道河床标高应与原河道河床标高持平;
[007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施工区域跨越河道,河道两岸均有农田时,箱涵施工阶段必须对原河道两端进行截流引排,具体方案如下: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该河道一侧的施工区域的上游方向为居民区房屋,引流河道设置在居民区房屋的河道对岸的农田地段;在砂袋围堰上游河道的居民区房屋对岸的农田河堤处开挖一10米宽河道入口,沿原河道向下游方向开挖一条10m米宽的引流河道至下游再开口10米宽出口,引流河道河床标高应与原河道河床标高持平;
[007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施工区域跨越河道,河道一侧为乡村土路,另一侧为鱼塘;箱涵施工阶段必须对原河道两端截流引排,具体方案如下: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在砂袋围堰上游河道的鱼塘一侧河堤处开挖一5米宽河道入口,沿原河道下游方向开挖一条5m米宽的引流河道至施工区域的下游再开口5米宽出口,在出口的上游方向设置另一砂袋围堰,引流河道河床标高应与原河道河床标高持平。
[0080] 实施例1
[008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下面对本发明的箱涵施工工艺进行详细说明。
[008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涵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83] a)判断施工区域是否跨越河道,若跨越河道,则进行箱涵截流引排,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至少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砂袋围堰与原河道线路边线组成等腰梯形结构,砂袋围堰作为梯形的两个腰,并在位于上、下游的砂袋围堰处分别向上游和下游开挖3‑10米宽的引水河道的入口和出口,并开挖连接引水河道入口和出口的3‑10米宽引水河道,引水河道入口、出口及引水河道的宽度相同;
[0084] b)确认待挖基坑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在不破坏地下管线的情况下,采用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开挖前基坑四周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坡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并用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在坡面设置泄水管,在坡面喷射混凝土;若有地下管线,在施工前,需联系相关相关单位,对管线进行迁改,迁改后,再进行施工;
[0085] c)采用挂线法进行垫层砼浇筑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垫层与基坑几何形状相同,垫层比基坑宽度宽20‑40cm;
[0086] d)在垫层砼浇筑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然后进行底板模板制作、安装及底板砼浇筑;
[0087] e)进行墙身钢筋绑扎、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制作;墙身模板制作时,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并制作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定型模板,墙身模板能够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在后浇带处加上防水层,顶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后浇带施工前,对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予以保护;
[0088] f)进行顶板钢筋绑扎,以及墙身和顶板砼浇筑;
[0089] g)后浇带施工。
[0090] 实施例2
[009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下面对本发明的箱涵施工工艺进行详细说明。
[009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涵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093] a)判断施工区域是否跨越河道,若跨越河道,则进行箱涵截流引排,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至少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砂袋围堰与原河道线路边线组成等腰梯形结构,砂袋围堰作为梯形的两个腰,并在位于上、下游的砂袋围堰处分别向上游和下游开挖3‑10米宽的引水河道的入口和出口,并开挖连接引水河道入口和出口的3‑10米宽引水河道,引水河道入口、出口及引水河道的宽度相同;
[0094] b)确认待挖基坑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在不破坏地下管线的情况下,采用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开挖前基坑四周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坡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并用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在坡面设置泄水管,在坡面喷射混凝土;若有地下管线,在施工前,需联系相关相关单位,对管线进行迁改,迁改后,再进行施工;
[0095] c)采用挂线法进行垫层砼浇筑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垫层与基坑几何形状相同,垫层比基坑宽度宽20‑40cm;
[0096] d)在垫层砼浇筑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然后进行底板模板制作、安装及底板砼浇筑;
[0097] e)进行墙身钢筋绑扎、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制作;墙身模板制作时,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并制作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定型模板,墙身模板能够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在后浇带处加上防水层,顶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后浇带施工前,对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予以保护;
[0098] f)进行顶板钢筋绑扎,以及墙身和顶板砼浇筑;
[0099] g)后浇带施工。
[0100] 墙身模板采用δ=18mm厚木胶板,以100×100mm木枋为竖向背楞,间距300mm,横向2根φ48钢管辅以双向φ14@600mm对拉螺杆进行对拉加固,斜撑采用φ48钢管,间距
1500mm,底排螺杆距底面不大于300mm,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在支设时,连续安装。
[0101] 顶板采用φ48×3.5mm满堂钢管脚手架作支撑架,顶板模板采用δ=18mm厚胶板拼装而成,以100×80mm木枋作次龙骨,间距300mm;采用2根φ48×3.5mm钢管作为主龙骨,间距900mm。
[0102] 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600×9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扫地杆距底托支撑面不大于400mm,顶板支撑点距最上层水平杆的距离不大于500mm,立杆底部支撑在钢垫板上,水平杆两侧与侧墙顶紧,顶板与底板之间纵向及横向不大于8m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竖向剪刀撑与水平面夹角45°~60°,竖向剪刀撑交点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0103] 实施例3
[0104]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下面对本发明的箱涵施工工艺进行详细说明。
[01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涵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106] a)判断施工区域是否跨越河道,若跨越河道,则进行箱涵截流引排,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至少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砂袋围堰与原河道线路边线组成等腰梯形结构,砂袋围堰作为梯形的两个腰,并在位于上、下游的砂袋围堰处分别向上游和下游开挖3‑10米宽的引水河道的入口和出口,并开挖连接引水河道入口和出口的3‑10米宽引水河道,引水河道入口、出口及引水河道的宽度相同;
[0107] b)确认待挖基坑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在不破坏地下管线的情况下,采用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开挖前基坑四周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坡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并用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在坡面设置泄水管,在坡面喷射混凝土;若有地下管线,在施工前,需联系相关相关单位,对管线进行迁改,迁改后,再进行施工;
[0108] c)采用挂线法进行垫层砼浇筑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垫层与基坑几何形状相同,垫层比基坑宽度宽20‑40cm;
[0109] d)在垫层砼浇筑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然后进行底板模板制作、安装及底板砼浇筑;
[0110] e)进行墙身钢筋绑扎、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制作;墙身模板制作时,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并制作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定型模板,墙身模板能够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在后浇带处加上防水层,顶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后浇带施工前,对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予以保护;
[0111] f)进行顶板钢筋绑扎,以及墙身和顶板砼浇筑;
[0112] g)后浇带施工。
[0113] 墙身模板采用δ=18mm厚木胶板,以100×100mm木枋为竖向背楞,间距300mm,横向2根φ48钢管辅以双向φ14@600mm对拉螺杆进行对拉加固,斜撑采用φ48钢管,间距
1500mm,底排螺杆距底面不大于300mm,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在支设时,连续安装。
[0114] 顶板采用φ48×3.5mm满堂钢管脚手架作支撑架,顶板模板采用δ=18mm厚胶板拼装而成,以100×80mm木枋作次龙骨,间距300mm;采用2根φ48×3.5mm钢管作为主龙骨,间距900mm。
[0115] 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600×9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扫地杆距底托支撑面不大于400mm,顶板支撑点距最上层水平杆的距离不大于500mm,立杆底部支撑在钢垫板上,水平杆两侧与侧墙顶紧,顶板与底板之间纵向及横向不大于8m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竖向剪刀撑与水平面夹角45°~60°,竖向剪刀撑交点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0116] 模板拼缝采用夹双面胶带或涂抹玻璃胶的方法进行封堵。
[0117] 箱涵底板后浇带范围垫层加厚区域应加设防水层,宽度为2m,防水层采用防水胶布或防水涂料或外贴式止水带,底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宽度为300mm;在墙体后浇带处,须在墙内外侧加设防水层,侧墙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顶板后浇带范围加设防水层;所有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均在支模时进行埋设。
[0118] 实施例4
[011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下面对本发明的箱涵施工工艺进行详细说明。
[012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涵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121] a)判断施工区域是否跨越河道,若跨越河道,则进行箱涵截流引排,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至少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砂袋围堰与原河道线路边线组成等腰梯形结构,砂袋围堰作为梯形的两个腰,并在位于上、下游的砂袋围堰处分别向上游和下游开挖3‑10米宽的引水河道的入口和出口,并开挖连接引水河道入口和出口的3‑10米宽引水河道,引水河道入口、出口及引水河道的宽度相同;
[0122] b)确认待挖基坑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在不破坏地下管线的情况下,采用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开挖前基坑四周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坡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并用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在坡面设置泄水管,在坡面喷射混凝土;若有地下管线,在施工前,需联系相关相关单位,对管线进行迁改,迁改后,再进行施工;
[0123] c)采用挂线法进行垫层砼浇筑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垫层与基坑几何形状相同,垫层比基坑宽度宽20‑40cm;
[0124] d)在垫层砼浇筑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然后进行底板模板制作、安装及底板砼浇筑;
[0125] e)进行墙身钢筋绑扎、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制作;墙身模板制作时,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并制作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定型模板,墙身模板能够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在后浇带处加上防水层,顶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后浇带施工前,对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予以保护;
[0126] f)进行顶板钢筋绑扎,以及墙身和顶板砼浇筑;
[0127] g)后浇带施工。
[0128] h)拆模、养生;墙身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时拆除,顶板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拆除;后浇带位置的模板等到后浇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
[0129] i)箱涵回填;
[0130] 实施例5
[013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下面对本发明的箱涵施工工艺进行详细说明。
[0132]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涵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133] a)判断施工区域是否跨越河道,若跨越河道,则进行箱涵截流引排,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至少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砂袋围堰与原河道线路边线组成等腰梯形结构,砂袋围堰作为梯形的两个腰,并在位于上、下游的砂袋围堰处分别向上游和下游开挖3‑10米宽的引水河道的入口和出口,并开挖连接引水河道入口和出口的3‑10米宽引水河道,引水河道入口、出口及引水河道的宽度相同;
[0134] b)确认待挖基坑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在不破坏地下管线的情况下,采用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开挖前基坑四周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坡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并用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在坡面设置泄水管,在坡面喷射混凝土;若有地下管线,在施工前,需联系相关相关单位,对管线进行迁改,迁改后,再进行施工;
[0135] c)采用挂线法进行垫层砼浇筑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垫层与基坑几何形状相同,垫层比基坑宽度宽20‑40cm;
[0136] d)在垫层砼浇筑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然后进行底板模板制作、安装及底板砼浇筑;
[0137] e)进行墙身钢筋绑扎、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制作;墙身模板制作时,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并制作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定型模板,墙身模板能够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在后浇带处加上防水层,顶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后浇带施工前,对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予以保护;
[0138] f)进行顶板钢筋绑扎,以及墙身和顶板砼浇筑;
[0139] g)后浇带施工。
[0140] h)拆模、养生;
[0141] i)箱涵回填;
[0142] 后浇带宽度1.0m;箱涵主体结构上、下两部分分两次浇筑成型,涵身施工第一次浇筑至底板内壁以上30cm处,第二次进行侧墙及顶板施工,侧墙及顶板一次浇筑成型;箱身上下两部分两次浇筑的接缝处做成企口缝,侧墙、顶板及底板砼浇筑过程不设置竖向施工缝;
[0143] 箱涵底板浇筑,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棒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进行振捣,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混凝土密实表现为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0144] 实施例6
[014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下面对本发明的箱涵施工工艺进行详细说明。
[014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涵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147] a)判断施工区域是否跨越河道,若跨越河道,则进行箱涵截流引排,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至少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砂袋围堰与原河道线路边线组成等腰梯形结构,砂袋围堰作为梯形的两个腰,并在位于上、下游的砂袋围堰处分别向上游和下游开挖3‑10米宽的引水河道的入口和出口,并开挖连接引水河道入口和出口的3‑10米宽引水河道,引水河道入口、出口及引水河道的宽度相同;
[0148] b)确认待挖基坑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在不破坏地下管线的情况下,采用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开挖前基坑四周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坡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并用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在坡面设置泄水管,在坡面喷射混凝土;若有地下管线,在施工前,需联系相关相关单位,对管线进行迁改,迁改后,再进行施工;
[0149] c)采用挂线法进行垫层砼浇筑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垫层与基坑几何形状相同,垫层比基坑宽度宽20‑40cm;
[0150] d)在垫层砼浇筑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然后进行底板模板制作、安装及底板砼浇筑;
[0151] e)进行墙身钢筋绑扎、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制作;墙身模板制作时,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并制作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定型模板,墙身模板能够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在后浇带处加上防水层,顶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后浇带施工前,对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予以保护;
[0152] f)进行顶板钢筋绑扎,以及墙身和顶板砼浇筑;
[0153] g)后浇带施工。
[0154] h)拆模、养生;
[0155] i)箱涵回填;
[0156] 基坑开挖坡面边开挖边防护,坡面铺设一层φ8钢筋网,间距20x20cm,钢筋网采用Φ16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锚筋按1.0x1.0m梅花型布置,长度1.5m。为保证坡面稳定,基坑渗水畅通,坡面按1.5m间距梅花型设置φ50mmPVC管泄水孔,泄水管伸入坡面50cm,坡面喷射8cm厚C20混凝土。
[0157] 施工时,先绑扎底层钢筋,后绑扎上层钢筋,上下层之间用Ф16钢筋作支撑筋,按间距1000×1000mm设置,下层钢筋设置砂浆垫块形成砼保护层,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钢筋网相交点都应绑扎铁丝,支撑钢筋与上下层钢筋点焊。
[0158] 实施例7
[0159]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下面对本发明的箱涵施工工艺进行详细说明。
[0160]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涵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161] a)判断施工区域是否跨越河道,若跨越河道,则进行箱涵截流引排,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至少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砂袋围堰与原河道线路边线组成等腰梯形结构,砂袋围堰作为梯形的两个腰,并在位于上、下游的砂袋围堰处分别向上游和下游开挖3‑10米宽的引水河道的入口和出口,并开挖连接引水河道入口和出口的3‑10米宽引水河道,引水河道入口、出口及引水河道的宽度相同;
[0162] b)确认待挖基坑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在不破坏地下管线的情况下,采用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开挖前基坑四周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坡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并用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在坡面设置泄水管,在坡面喷射混凝土;若有地下管线,在施工前,需联系相关相关单位,对管线进行迁改,迁改后,再进行施工;
[0163] c)采用挂线法进行垫层砼浇筑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垫层与基坑几何形状相同,垫层比基坑宽度宽20‑40cm;
[0164] d)在垫层砼浇筑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然后进行底板模板制作、安装及底板砼浇筑;
[0165] e)进行墙身钢筋绑扎、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制作;墙身模板制作时,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并制作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定型模板,墙身模板能够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在后浇带处加上防水层,顶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后浇带施工前,对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予以保护;
[0166] f)进行顶板钢筋绑扎,以及墙身和顶板砼浇筑;
[0167] g)后浇带施工。
[0168] h)拆模、养生;
[0169] i)箱涵回填;
[0170] 后浇带宽度1.0m;箱涵主体结构上、下两部分分两次浇筑成型,涵身施工第一次浇筑至底板内壁以上30cm处,第二次进行侧墙及顶板施工,侧墙及顶板一次浇筑成型;箱身上下两部分两次浇筑的接缝处做成企口缝,侧墙、顶板及底板砼浇筑过程不设置竖向施工缝;
[0171] 箱涵底板浇筑,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棒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进行振捣,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混凝土密实表现为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0172] 振捣棒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墙身模板应保持5~10cm的距离。
[0173] 在基坑底部铺设1:1的碎石砂。
[0174] 实施例8
[0175]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下面对本发明的箱涵施工工艺进行详细说明。
[0176]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箱涵施工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0177] a)判断施工区域是否跨越河道,若跨越河道,则进行箱涵截流引排,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至少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砂袋围堰与原河道线路边线组成等腰梯形结构,砂袋围堰作为梯形的两个腰,并在位于上、下游的砂袋围堰处分别向上游和下游开挖3‑10米宽的引水河道的入口和出口,并开挖连接引水河道入口和出口的3‑10米宽引水河道,引水河道入口、出口及引水河道的宽度相同;
[0178] b)确认待挖基坑及周边地下管线情况,在不破坏地下管线的情况下,采用反铲挖掘机放坡开挖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开挖前基坑四周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坡面铺设一层钢筋网,并用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在坡面设置泄水管,在坡面喷射混凝土;若有地下管线,在施工前,需联系相关相关单位,对管线进行迁改,迁改后,再进行施工;
[0179] c)采用挂线法进行垫层砼浇筑施工,施工中严格控制顶面高程和平整度,垫层与基坑几何形状相同,垫层比基坑宽度宽20‑40cm;
[0180] d)在垫层砼浇筑后进行底板钢筋绑扎,然后进行底板模板制作、安装及底板砼浇筑;
[0181] e)进行墙身钢筋绑扎、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制作;墙身模板制作时,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并制作预留排水管道洞口定型模板,墙身模板能够承受新浇筑砼的重量、侧压力以及在施工中所产生的荷载;在后浇带处加上防水层,顶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后浇带施工前,对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予以保护;
[0182] f)进行顶板钢筋绑扎,以及墙身和顶板砼浇筑;
[0183] g)后浇带施工;
[0184] h)拆模、养生;墙身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5%时拆除,顶板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100%后拆除;后浇带位置的模板等到后浇混凝土的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拆除;
[0185] i)箱涵回填;
[0186] 墙身模板采用δ=18mm厚木胶板,以100×100mm木枋为竖向背楞,间距300mm,横向2根φ48钢管辅以双向φ14@600mm对拉螺杆进行对拉加固,斜撑采用φ48钢管,间距
1500mm,底排螺杆距底面不大于300mm,墙身模板和顶板模板在支设时,连续安装。
[0187] 顶板采用φ48×3.5mm满堂钢管脚手架作支撑架,顶板模板采用δ=18mm厚胶板拼装而成,以100×80mm木枋作次龙骨,间距300mm;采用2根φ48×3.5mm钢管作为主龙骨,间距900mm。
[0188] 立杆纵向及横向间距600×900mm,水平杆步距1200mm,扫地杆距底托支撑面不大于400mm,顶板支撑点距最上层水平杆的距离不大于500mm,立杆底部支撑在钢垫板上,水平杆两侧与侧墙顶紧,顶板与底板之间纵向及横向不大于8m设置竖向连续剪刀撑,竖向剪刀撑与水平面夹角45°~60°,竖向剪刀撑交点处设置水平剪刀撑。
[0189] 模板拼缝采用夹双面胶带或涂抹玻璃胶的方法进行封堵。
[0190] 箱涵底板后浇带范围垫层加厚区域应加设防水层,宽度为2m,防水层采用防水胶布或防水涂料或外贴式止水带,底板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宽度为300mm;在墙体后浇带处,须在墙内外侧加设防水层,侧墙中间加设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顶板后浇带范围加设防水层;所有止水带或遇水膨胀的止水条均在支模时进行埋设。
[0191] 后浇带宽度1.0m;箱涵主体结构上、下两部分分两次浇筑成型,涵身施工第一次浇筑至底板内壁以上30cm处,第二次进行侧墙及顶板施工,侧墙及顶板一次浇筑成型;箱身上下两部分两次浇筑的接缝处做成企口缝,侧墙、顶板及底板砼浇筑过程不设置竖向施工缝。
[0192] 箱涵底板浇筑,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密实,振捣棒采用快插慢拔的方式进行振捣,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密实为止,混凝土密实表现为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0193] 振捣棒移动间距不超过振捣棒作用半径的1.5倍,与墙身模板应保持5~10cm的距离。
[0194] 在基坑底部铺设1:1的碎石砂。
[0195] 基坑开挖坡面边开挖边防护,坡面铺设一层φ8钢筋网,间距20x20cm,钢筋网采用Φ16锚固短筋植入坡面固定,锚筋按1.0x1.0m梅花型布置,长度1.5m。为保证坡面稳定,基坑渗水畅通,坡面按1.5m间距梅花型设置φ50mmPVC管泄水孔,泄水管伸入坡面50cm,坡面喷射8cm厚C20混凝土。
[0196] 施工时,先绑扎底层钢筋,后绑扎上层钢筋,上下层之间用Ф16钢筋作支撑筋,按间距1000×1000mm设置,下层钢筋设置砂浆垫块形成砼保护层,每平方米不少于4个;钢筋网相交点都应绑扎铁丝,支撑钢筋与上下层钢筋点焊。
[0197] 实施例9
[0198]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8,下面对本发明中采用的截流引排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199] 施工区域跨越河道,河道南岸为乡村水泥路,北岸为鱼塘。因此在箱涵施工阶段必须对原河道两端截流,并于河道北岸鱼塘地段开挖一条新的河道引流至河道下游,具体方案如下:
[0200] 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围堰施工前清除堰底河床上的淤泥、树根、杂物,减少水的渗漏,砂袋堆码时要求上下层互相错缝,且尽可能堆码整齐,以增强围堰的整体稳固性。砂袋围堰顶宽200cm,高度应高于河道汛期最高水位50cm,堰堤放坡1:1。
[0201] 砂袋围堰上游河道北岸河堤处开挖一5米宽河道入口,沿原河道东向开挖一条5m米宽的引流河道至下游再开口5米宽出口,引流河道河床标高应与原河道河床标高持平。
[0202] 实施例10
[0203]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9,下面对本发明中采用的截流引排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204] 施工区域跨越河道,河道南岸为鱼塘,北岸为乡村水泥路。箱涵施工阶段必须对原河道两端截流,并于河道南岸鱼塘地段开挖一条新的河道引流至河道下游,具体方案如下:
[0205] 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在砂袋围堰上游河道南岸河堤处开挖一5米宽河道入口,沿原河道东向开挖一条5m米宽的引流河道至下游再开口5米宽出口,引流河道河床标高应与原河道河床标高持平。
[0206] 实施例11
[0207]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10,下面对本发明中采用的截流引排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208] 施工区域跨域154乡道旁河道,箱涵施工前必须采取截流引排措施,才能保证箱涵顺利施工,具体方案如下:
[0209] 现河道搭建了钢栈桥便道通往广珠铁路桥,钢栈桥左侧有一通往河对岸农田的混凝土便桥,为了不影响农户去往农田的正常通行,同时也能保证钢栈桥便道的正常通行。因此制定在从农户混凝土便桥的东侧设置砂袋围堰进行截流,砂袋围堰具体设置形式见图13。在河道南侧河堤开口埋设4根直径1.5m的钢筋混凝土涵管,涵管穿过农田水泥路,再往西向穿过钢栈桥施工便道,然后在钢栈桥西侧3米外田地处沿原河道开挖一条6m的河道一直到原河道的西向再开口6m宽的出口接入原河道,引流河道河床标高应与原河道河床标高持平。
[0210] 实施例12
[0211]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11,下面对本发明中采用的截流引排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212] 施工区域涵跨越河道,河道南北岸均为农田。箱涵施工阶段必须对原河道两端进行截流引排,具体方案如下:
[0213] 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砂袋围堰具体设置形式见砂袋围堰示意图。
[0214] 该河道东北侧为勤星村居民区房屋,因此引流河道只能设置在河道南岸农田地段。在砂袋围堰上游河道南岸河堤处开挖一10米宽河道入口,沿原河道西向开挖一条10m米宽的引流河道至下游再开口10米宽出口,引流河道河床标高应与原河道河床标高持平。
[0215] 实施例13
[0216]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案,结合附图12,下面对本发明中采用的截流引排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0217] 施工区域跨越河道,河道南岸为乡村土路,北岸为鱼塘。箱涵施工阶段必须对原河道两端截流引排,具体方案如下:
[0218] 在河道上、下游距线路边线5米外设置砂袋围堰,砂袋围堰具体设置形式见图13。
[0219] 在砂袋围堰上游河道北岸河堤处开挖一5米宽河道入口,沿原河道东向开挖一条5m米宽的引流河道至下游再开口5米宽出口,引流河道河床标高应与原河道河床标高持平。
[022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