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LID设施间雨渗透调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210189750.2 申请日 2022-02-28 公开(公告)号 CN114382150A 公开(公告)日 2022-04-22
申请人 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金丰; 刘伟锋; 吕金刚; 滕绪河;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市政排 水 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本发明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设计计算并绘制施工图纸、 定位 放线并土方开挖、基底处理和透水管道安装、检查验收。本发明雨水渗透调蓄设施,包括透水管道和过滤卵石,所述透水管道埋伏在覆土底部,所述透水管道一端连接第一LID设施,另一端连接第二LID设施,所述透水管道两端 覆盖 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管道两端被埋在过滤卵石下。通过透水管道连接两LID设施进行雨水的渗透交流,同时透水管道两端还通过土工布和卵石过滤,减少透水管道内泥沙淤积,管道内部能够存蓄部分雨水,起到调蓄的作用,加强了LID设施间的雨水渗透交流。
权利要求

1.一种LID设施间雨渗透调蓄设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步骤一:通过设计计算确定透水管道(1)的埋设高度、埋设位置和管径,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施工图纸,根据施工地表面设施选择透水管道(1)材质;
步骤二:根据所述施工图纸在施工现场进行定位放线,确定基本施工位置,排查地下管路设施和电缆设施,在定位放线位置进行土方开挖形成基底;
步骤三:在所述基底铺设基础垫石(5),将透水管道(1)安装在基底内的基础垫石(5)上,填补基底与透水管道(1)之间的缝隙;
步骤四:在埋设好的透水管道(1)两端封套透水土工布(10),并在透水土工布(10)上铺设过滤卵石(20);
步骤五:测量透水管道(1)的位置偏差,检测透水管道(1)的透水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土方开挖后形成的基底为沟槽,所述沟槽形成后进行初步施工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土方开挖后形成的基底为涵洞,所述涵洞形成后进行初步施工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初步施工处理包括积水清理、杂石清理和底部平整。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沟槽内安装透水管道(1)时采用吊装放置和分节安装,安装完成后在沟槽顶部进行覆土(2)回填并夯实。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涵洞内安装透水管道(1)采用拖拉顶进和分节安装,安装完成后在涵洞与透水管道(1)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回填。
7.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水管道(1)和过滤卵石(20),所述透水管道(1)埋覆在覆土(2)底部,所述透水管道(1)的一端连接第一LID设施(3),另一端连接第二LID设施(4);
所述透水管道(1)的两端覆盖有透水土工布(10);
所述透水管道(1)的两端被埋在过滤卵石(20)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管道(1)底部铺设有基础垫石(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管道(1)为多节拼装,节与节之间通过管道法兰(12)连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管道(1)两端的透水土工布(10)通过固定夹套(101)绑束在透水管道(1)外部,安装所述固定夹套(101)位置的透水管道(1)内部设置有支撑筛(11)。

说明书全文

一种LID设施间雨渗透调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市政排水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海绵城市在适应环境的突然变化和应对大量雨水所造成的自然灾害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采用LID(Low Impact Development:低影响开发)设施对雨水进行充分合理利用,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实现雨水在城市中自由迁移。
[0003] 目前,大部分海绵城市采用单一的海绵体建设,低影响开发(LID)设施之间通过基础设施或道路进行分割导致无法相互交流,因此会出现其中有的低影响开发(LID)设施达到蓄水层深度雨水通过溢流井外排,而其他低影响开发(LID)设施未达到蓄水层深度,导致海绵总体滞留调蓄未达到最高效率。

发明内容

[0004] 为了实现低影响开发(LID)设施间高效进行雨水流通,同时减少开发对其他建筑交通设施的影响,本发明提供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
[0005] 一方面,本发明提供的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及其施工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 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07] 步骤一:通过设计计算确定透水管道的埋设高度、埋设位置和管径,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施工图纸,根据施工地表面设施选择透水管道材质;
[0008] 步骤二:根据所述施工图纸在施工现场进行定位放线,确定基本施工位置,排查地下管路设施和电缆设施,在定位放线位置进行土方开挖形成基底;
[0009] 步骤三:在所述基底铺设基础垫石,将透水管道安装在基底内的基础垫石上,填补基底与透水管道之间的缝隙;
[0010] 步骤四:在埋设好的透水管道两端封套透水土工布,并在透水土工布上铺设过滤卵石;
[0011] 步骤五:测量透水管道的位置偏差,检测透水管道的透水效果。
[001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透水管道连接两LID设施进行雨水的渗透交流,同时透水管道两端还通过土工布和卵石过滤,减少透水管道内泥沙淤积,管道内部能够存蓄部分雨水,起到调蓄的作用,透水管道埋在覆土下面,不影响地面正常的建筑交通的建设,加强了LID设施间的雨水渗透交流。
[0013]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土方开挖后形成的基底为沟槽,所述沟槽形成后进行初步施工处理。
[0014]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挖沟槽适用于透水管道上方无建筑设施或者未建设建筑交通设施,施工简便且效率较高。
[0015] 优选的,所述步骤二中土方开挖后形成的基底为涵洞,所述涵洞形成后进行初步施工处理。
[0016]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钻取涵洞适用于透水管道上方已经建设建筑或交通设施,能够保证最大程度保护地面建筑或交通设施。
[0017] 优选的,所述初步施工处理包括积水清理、杂石清理和底部平整。
[0018]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积水清理减少积水对安装施工影响,保持施工环境干燥,杂石清理和底部平整有利于进一步铺设垫石。
[0019] 优选的,所述沟槽内安装透水管道时采用吊装放置和分节安装,安装完成后在沟槽顶部进行覆土回填并夯实。
[002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沟槽内安装,分节吊装放置,然后在沟槽内安装成整体,安装施工区域比较充足,方便安装操作,同时方便安装时调整安装度。
[0021] 优选的,所述涵洞内安装透水管道时采用拖拉顶进和分节安装,安装完成后在涵洞与透水管道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回填。
[0022]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涵洞内安装,通过顶进方式将透水管道插入涵洞内,插入一节后在端部安装下一节,方便安装。
[0023]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
[0024] 该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包括透水管道和过滤卵石,所述透水管道埋覆在覆土底部,所述透水管道的一端连接第一LID设施,另一端连接第二LID设施,所述透水管道的两端覆盖有透水土工布,所述透水管道的两端被埋在过滤卵石下。
[0025]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管道连接第一LID设施和第二LID设施,实现第一LID设施和第二LID设施之间的雨水流通,通过透水土工布和过滤卵石双重过滤,减少透水管道内泥沙淤积。
[0026] 优选的,所述透水管道的底部铺设有基础垫石。
[0027]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铺设基础垫石增加透水管道安装基础的稳定性,减少透水管道安装完成后的下陷。
[0028] 优选的,所述透水管道为多节拼装,节与节之间通过管道法兰连接固定。
[0029]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管道分节有利于拆装和运输,同时有利于清理内部淤积。
[0030] 优选的,所述透水管道两端的透水土工布通过固定夹套绑束在透水管道外部,安装所述固定夹套位置的透水管道内部设置有支撑筛。
[0031]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筛支撑防止固定夹套安装使得透水管道变形
[0032]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
[0033] 1、通过透水管道连接两LID设施进行雨水的渗透交流,同时透水管道两端还通过土工布和卵石过滤,减少透水管道内泥沙淤积,管道内部能够存蓄部分雨水,起到调蓄的作用,透水管道埋在覆土下面,不影响地面正常的建筑交通的建设,加强了LID设施间的雨水渗透交流。
[0034] 2、本发明解决了相邻LID设施达到蓄水层深度的时间不同而导致部分已收集的雨水通过溢流井排走问题,优化雨水渗透滞留路径、提升已收集的雨水在LID设施中的平衡,提升海绵总体渗滞效果解决了被正式道路分隔的LID设施之间的蓄水连通问题,可不受道路坡度及走向限制、可不受景观地形要求,拓展了LID设施的景观设计施工自由度,明显提升LID设施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及融合性。
[0035] 3、埋设式管道,建造立体式的不占用地表空间,不影响上部结构施工等的施工过程,解决了节地问题,设计合理,工序简单,原理清晰,控制要求一般,具有很好的实用推广价值。附图说明
[0036] 图1为本发明施工结构正面剖视图;
[0037] 图2为本发明施工结构侧面结构视图;
[0038] 图3为本发明透水管道外部结构示意图;
[0039] 图4为本发明透水管道剖切内部结构示意图。
[0040] 附图标记说明:
[0041] 1、透水管道,10、透水土工布,101、固定夹套,11、支撑筛,12、管道法兰,2、覆土,20、过滤卵石,3、第一LID设施,4、第二LID设施,5、基础垫石。

具体实施方式

[0042] 以下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3] 实施例1:
[0044]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45] 步骤一:通过设计计算确定透水管道1的埋设高度、埋设位置和管径,根据计算结果绘制施工图纸,根据施工地表面设施选择透水管道1材质;
[0046] 步骤二:根据所述施工图纸在施工现场进行定位放线,确定基本施工位置,排查地下管路设施和电缆设施,在定位放线位置进行土方开挖形成基底;
[0047] 步骤三:在所述基底铺设基础垫石5,将透水管道1安装在基底内的基础垫石5上,填补基底与透水管道1之间的缝隙;
[0048] 步骤四:在埋设好的透水管道1两端封套透水土工布10,并在透水土工布10上铺设过滤卵石20;
[0049] 步骤五:测量透水管道1的位置偏差,检测透水管道1的透水效果。
[0050] 一种LID设施间雨水渗透调蓄设施,参照图1和2,包括透水管道1和过滤卵石20,所述透水管道1埋覆在覆土2底部,所述透水管道1的一端连接第一LID设施3,另一端连接第二LID设施4,所述透水管道1的两端覆盖有透水土工布10,所述透水管道1的两端被埋在过滤卵石20下。
[0051] 实施例2:
[005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
[0053] 所述步骤二中土方开挖后形成的基底为沟槽,所述沟槽形成后进行初步施工处理。
[0054] 一般土壤地下水位低于沟底时,可开直形槽,但槽深不得超过下列规定:砂土和砂砾土不得超过1.0m;亚砂土和亚粘土不得超过1.25m。
[0055] 所述沟槽内安装透水管道1时采用吊装放置和分节安装,安装完成后在沟槽顶部进行覆土2回填并夯实。
[0056] 实施例3:
[0057]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增加;
[0058] 所述步骤二中土方开挖后形成的基底为涵洞,所述涵洞形成后进行初步施工处理。
[0059] 当透水管道通过道路时,外部需加设套管
[0060] 所述定位放线时,将经纬仪架设于工作井与接收点中心线上,定出通过中心点沿线位置,拉出连接两点的水准线,并利用垂线与卷尺定出顶管机的设备位置。
[0061] 所述涵洞内安装透水管道1时采用拖拉顶进和分节安装,安装完成后在涵洞与透水管道1之间的缝隙进行填充回填。
[0062] 实施例4:
[0063] 在实施例2或3的基础上增加:
[0064] 所述设计计算需要通过对整体海绵设施蓄水量进行计算,得出时间、蓄水量曲线,通过曲线对比,确定提升效率。
[0065] 施工前对管件进行检查,管材的性能要求满足国家规范和标准,外观应光滑、清洁,没有划伤和其他缺陷,不允许有气泡、裂口及明显的凹陷、杂质、颜色不均、分解变色线等。
[0066] 所述初步施工处理包括积水清理、杂石清理和底部平整。
[0067] 基底内砖、石、木等杂物应清除干净,沟槽内不得有积水。
[0068] 对坑槽底部进行人工平整,并夯实处理。
[0069] 上部铺设一层厚度为10cm的中粗砂的砂垫层,在指定位置施工120mm宽、500mm长混凝土基础,并铺装80‑150mm卵石,宽度为500mm。
[0070] 所述透水管道1的底部铺设有基础垫石5。
[0071] 所述透水管道1为多节拼装,节与节之间通过管道法兰12连接固定。
[0072] 所述透水管道1两端的透水土工布10通过固定夹套101绑束在透水管道1外部,安装所述固定夹套101位置的透水管道1内部设置有支撑筛11。
[0073] 安装允许偏差如下:
[0074]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方法
1 坐标 100 拉线尺量
2 标高 50 水平仪、拉线和尺量
3 水平管道纵横向弯曲 10 拉线
[0075] 安装完成后,对管道埋设位置、高程、回填土密实度、管道进出水效果等进行检查验收。
[0076] 以上均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发明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