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

申请号 CN202311367765.4 申请日 2023-10-23 公开(公告)号 CN117144832B 公开(公告)日 2024-01-23
申请人 佳泽睿安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邵桂珍; 钱吉果; 郝旅云;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属于交通警示技术领域,该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包括若干 围栏 支撑 立柱,若干围栏支撑立柱 位置 均设置有警示导向机构,若干围栏支撑立柱间歇设置有站立躲避机构。本发明通过设置站立躲避机构,在交通事故发生或车辆发生故障时,驾乘人员撤离到路边时,放出站立躲避机构可以平稳安全地站立在围栏支撑立柱的外侧,避免高速公路边缘出现陡坡或灌木丛时驾乘人员无法站立的情况出现,同时驾乘人员在撤离时将对应事故发生车道的预警 开关 打开,其每一个护栏主体位置的对应该车道的发光灯带会发光,后方驾驶的驾乘人员可以提前规避该车道避免出现躲避不及造成的二次追尾事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包括若干围栏支撑立柱(1),其特征在于:
若干所述围栏支撑立柱(1)位置均设置有警示导向机构(5),若干所述围栏支撑立柱(1)间歇设置有站立躲避机构(6),位于站立躲避机构(6)所在的所述围栏支撑立柱(1)顶部位置设置有挂钩机构(4),没有站立躲避机构(6)的所述围栏支撑立柱(1)侧壁位置设置有自供电结构;
所述警示导向机构(5)包括护栏主体(50),所述护栏主体(50)内侧设置有蓄电仓(56),所述护栏主体(50)远离蓄电仓(56)一侧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设置有灯带基座(55),所述灯带基座(55)远离蓄电仓(56)一侧位置自上而下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发光灯带(54),每一条发光灯带(54)对应高速公路的每一条道;
所述站立躲避机构(6)包括连接座(66),所述连接座(66)表面位置开设有承重槽(67),所述承重槽(67)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销(61)所述转动销(61)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站立板(63),所述站立板(63)与转动销(61)固定连接的部分与承重槽(67)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承重槽(67)底部位置设置有北斗报警定位结构;
所述挂钩机构(4)包括设置在围栏支撑立柱(1)上表面中部位置的转动调节槽(40),所述转动调节槽(40)内壁位置转动连接有挂钩主体(41),所述挂钩主体(41)上表面位置固定连接有提拉环(42);
所述北斗报警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承重槽(67)底部远离围栏支撑立柱(1)一侧的报警槽(612),所述报警槽(612)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按压开关(611),所述报警槽(612)内壁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膜(69),所述防护膜(69)为橡胶材料,所述报警槽(612)内壁位置固定连接有北斗定位模(610),所述北斗定位模块(610)、按压开关(611)与联合电源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成闭合回路,在站立板(63)翻转时往下压按压开关(611),使得北斗定位模块(610)通电,将北斗定位模块(610)所在的位置发射到高速交警的指挥中心内,高速交警根据定位信息及时的进行出警救援;
所述灯带基座(55)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导电插座(53)和导电连接槽(58),代表同一条道路的所述发光灯带(54)收尾依次连接呈道路灯带,且道路灯带之间并联,位于站立躲避机构(6)位置的灯带基座(55)位于发光灯带(54)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预警开关(59),且对应道路灯带位置的预警开关(59)呈并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66)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板(60),所述连接竖板(60)远离围栏支撑立柱(1)一侧和站立板(63)下表面位置均固定连接用连接拉环(64),两个所述连接拉环(64)之间安装有拉弹簧(65),所述连接座(66)靠近站立板(63)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承重支杆(62),所述承重支杆(62)上表面与承重槽(67)表面平齐,所述承重槽(67)底部靠近围栏支撑立柱(1)一侧位置开设有转动槽(6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座(66)远离站立板(6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套(8),所述护栏主体(50)远离灯带基座(55)一侧位置焊接固定有第一夹套(7),所述围栏支撑立柱(1)外壁位置自上而下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环(9),所述第一夹套(7)与围栏支撑立柱(1)外壁卡合连接,且卡合连接位置位于上方的支撑环(9)的位置,所述第二夹套(8)与围栏支撑立柱(1)外壁卡合连接,且卡合连接位置位于下方的支撑环(9)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供电结构包括光伏支撑杆(2),所述光伏支撑杆(2)与围栏支撑立柱(1)外壁固定连接,且光伏支撑杆(2)顶部位置安装有光伏发电板(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仓(56)内壁位置均固定连接有电池(10),所述蓄电池(10)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成联合电源,所述光伏发电板(3)产生的电能供给对应位置的蓄电池(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带基座(55)远离发光灯带(54)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板(52),所述固定连接板(52)与护栏主体(50)内顶壁和内底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护栏主体(50)一端上方和下方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凸块(51),所述护栏主体(50)远离连接凸块(51)一端上方和下方位置开设有连接凹槽(57),相邻的两个所述护栏主体(50)之间通过连接凹槽(57)和连接凸块(51)固定连接。

说明书全文

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交通警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

背景技术

[0002] 高速公路出口是指高速公路上设有的车辆驶离高速公路的通道或通道组合,也称为高速公路出口道。高速公路出口通常由一个主线匝道、一个或多个辅助匝道组成,旨在方便车辆驶离高速公路进行换乘或到达目的地,高速公路出口作为连接高速公路与各个地区的重要交通枢纽,车辆在到达指定出口位置之前会提前变道,造成高速出口附近位置变道车辆的数量增加,同时部分车辆没有及时发现出口导向牌,造成到了出口附近急减速连续变道,这也就意味着增大了车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高速公路上车辆行驶速度较快,在前方发生交通事故时后方车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或夜间视线不佳的情况下可能会出现连环追尾的交通事故。
[0003] 同时在车辆交通事故发生时相关驾乘人员要求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快速撤离到高速公路的护栏以外,以避免后方车辆造成的二次伤害,但是部分高速公路外侧是较为陡峭的斜坡,甚至是灌木丛,不方便撤离的驾乘人员进行临时躲避。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在交通枢纽附近提前警示交通事故,并警示车祸所在的车道和提供驾乘人员临时躲避的警示设备。
[0005]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包括若干围栏支撑立柱,若干所述围栏支撑立柱位置均设置有警示导向机构,若干所述围栏支撑立柱间歇设置有站立躲避机构,位于站立躲避机构所在的所述围栏支撑立柱顶部位置设置有挂钩机构,没有站立躲避机构的所述围栏支撑立柱侧壁位置设置有自供电结构。
[000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围栏支撑立柱具有支撑警示导向机构、站立躲避机构和自供电结构,警示导向机构具有围栏的作用,同时对交通事故发生的道路具有一定的疏导警示的作用,站立躲避机构为驾乘人员提供站立的场所,挂钩机构可以对站立板进行限位,使其保持竖直状态,自供电结构为电池提供电能,不需要额外铺设供电线路。
[0007] 所述警示导向机构包括护栏主体,所述护栏主体内侧设置有蓄电仓,所述护栏主体远离蓄电仓一侧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设置有灯带基座,所述灯带基座远离蓄电仓一侧位置自上而下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发光灯带,每一条发光灯带对应高速公路的每一条道。
[0008]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护栏主体具有防护支撑的作用,蓄电仓可以固定安装蓄电池,灯带基座可以铺设发光灯带和固定预警开关,每一条发光灯带代表着每一条道路,方便标注事故或车辆故障所在的道路。
[0009] 所述站立躲避机构包括连接座,所述连接座表面位置开设有承重槽,所述承重槽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销,所述转动销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站立板,所述站立板与转动销固定连接的部分与承重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承重槽底部位置设置有北斗报警定位结构。
[0010]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承重槽可以转动调节站立板,站立板可以提供驾乘人员撤离的站立区域,在站立板翻转时触发北斗报警定位结构,将事故位置和事故信息发送到高速交警大队的指挥中心。
[0011]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板,所述连接竖板远离围栏支撑立柱一侧和站立板下表面位置均固定连接用连接拉环,两个所述连接拉环之间安装有拉弹簧,所述连接座靠近站立板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承重支杆,所述承重支杆上表面与承重槽表面平齐,所述承重槽底部靠近围栏支撑立柱一侧位置开设有转动槽。
[0012]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竖板位置的连接拉环与站立板位置的连接拉环之间的拉力弹簧为站立板翻转呈平状态时提供一个力,方便将灌木和杂草冲开,承重支杆为站立板提供支撑,使得站立板承重载荷的能力加大,转动槽可以避让站立板末尾位置。
[0013]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座远离站立板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套,所述护栏主体远离灯带基座一侧位置焊接固定有第一夹套,所述围栏支撑立柱外壁位置自上而下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环,所述第一夹套与围栏支撑立柱外壁卡合连接,且卡合连接位置位于上方的支撑环的位置,所述第二夹套与围栏支撑立柱外壁卡合连接,且卡合连接位置位于下方的支撑环的位置。
[001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环使得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紧密夹持固定在围栏支撑立柱位置,避免第一夹套和第二夹套在受到重力时往下滑动,第二夹套方便连接座的拆装,第一夹套使得护栏主体方便在围栏支撑立柱位置进行拆装。
[0015] 进一步的,所述自供电结构包括光伏支撑杆,所述光伏支撑杆与围栏支撑立柱外壁固定连接,且光伏支撑杆顶部位置安装有光伏发电板。
[0016]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光伏支撑杆具有对光伏发电板进行支撑固定,光伏发电板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中。
[0017] 进一步地,所述蓄电仓内壁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蓄电池,所述蓄电池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成联合电源,所述光伏发电板产生的电能供给对应位置的蓄电池。
[0018] 进一步地,所述挂钩机构包括设置在围栏支撑立柱上表面中部位置的转动调节槽,所述转动调节槽内壁位置转动连接有挂钩主体,所述挂钩主体上表面位置固定连接有提拉环。
[0019]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调节槽可以对挂钩主体进行转动调节,挂钩主体可以对站立板钩住,使得站立板保持竖直状态,提拉环可以对挂钩主体进行控制。
[0020] 进一步地,所述北斗报警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承重槽底部远离围栏支撑立柱一侧的报警槽,所述报警槽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按压开关,所述报警槽内壁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膜,所述防护膜为橡胶材料,所述报警槽内壁位置固定连接有北斗定位模,所述北斗定位模块、按压开关与联合电源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成闭合回路。
[0021]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按压开关在站立板保持水平状态时,被触发,使得北斗定位模块发射定位信号,方便交警及时出警并对事故或故障位置进行定位,提高出警效率,防护膜避免雨水进入报警槽中。
[0022] 进一步地,所述灯带基座远离发光灯带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板,所述固定连接板与护栏主体内顶壁和内底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护栏主体一端上方和下方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凸块,所述护栏主体远离连接凸块一端上方和下方位置开设有连接凹槽,相邻的两个所述护栏主体之间通过连接凹槽和连接凸块固定连接。
[0023]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固定连接板可以对灯带基座进行固定,且相邻的两个护栏主体之间通过连接凸块和连接凹槽进行连接,同时方便进行拆卸。
[0024] 进一步的,所述灯带基座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导电插座和导电连接槽,代表同一条道路的所述发光灯带收尾依次连接呈道路灯带,且道路灯带之间并联,位于站立躲避机构位置的灯带基座位于发光灯带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预警开关,且对应道路灯带位置的预警开关呈并联,使得同一水平面位置的预警开关均可打开上方位置的发光灯带。
[002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设置站立躲避机构和北斗报警定位结构,通过翻转站立躲避机构位置的站立板,使得站立板保持水平状态,可以将灌木丛位置的枝叶杂草冲开,为避难的驾乘人员提供较为平缓的站立区域,使得驾乘人员撤离到护栏主体外侧时不会因灌木丛和斜坡路基影响正常的站立,同时在站立板翻转时,北斗报警定位结构可以将信号传输到高速交警大队进行报警,方便交警快速定位并展开救援和事故的判责,提高出警和救援的效率;(2)本发明通过设置发光灯带,且每一条发光灯带代表每一条道路,在发生交通事故时,启动对应发光灯带下方的预警开关时,代表对应道路的发光灯带亮起,后方的驾驶人员可以提前减速变道,从而及时规避车祸现场,避免车速过高规避不及导致的二次追尾事故。附图说明
[0026] 图1是本发明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 图2是本发明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的站立躲避机构第一视结构示意图;
[0028] 图3是本发明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的站立躲避机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29] 图4是本发明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的站立躲避机构侧面剖视图;
[0030] 图5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31] 图6是图3中B处的放大图;
[0032] 图7是图4中C处的放大图;
[0033] 图8是本发明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的警示导向机构立体示意图。
[0034] 附图标记:1、围栏支撑立柱;2、光伏支撑杆;3、光伏发电板;4、挂钩机构;40、转动调节槽;41、挂钩主体;42、提拉环;5、警示导向机构;50、护栏主体;51、连接凸块;52、固定连接板;53、导电插座;54、发光灯带;55、灯带基座;56、蓄电仓;57、连接凹槽;58、导电连接槽;59、预警开关;6、站立躲避机构;60、连接竖板;61、转动销;62、承重支杆;63、站立板;64、连接拉环;65、拉力弹簧;66、连接座;67、承重槽;68、转动槽;69、防护膜;610、北斗定位模块;
611、按压开关;612、报警槽;7、第一夹套;8、第二夹套;9、支撑环;10、蓄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0035]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36] 如图1‑5、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用于交通枢纽的智能交通警示设备,包括若干围栏支撑立柱1,若干围栏支撑立柱1位置均设置有警示导向机构5,若干围栏支撑立柱1间歇设置有站立躲避机构6,位于站立躲避机构6在的围栏支撑立柱1顶部位置设置有挂钩机构4,没有站立躲避机构6的围栏支撑立柱1侧壁位置设置有自供电结构,围栏支撑立柱1具有支撑警示导向机构5、站立躲避机构6和自供电结构,警示导向机构5具有围栏的作用,同时对交通事故发生的道路具有一定的疏导警示的作用,站立躲避机构6为驾乘人员提供站立的场所,挂钩机构4可以对站立板63进行限位,使其保持竖直状态,自供电结构为蓄电池10提供电能,不需要额外铺设供电线路。
[0037] 自供电结构包括光伏支撑杆2,光伏支撑杆2与围栏支撑立柱1外壁固定连接,且光伏支撑杆2顶部位置安装有光伏发电板3,光伏支撑杆2具有对光伏发电板3进行支撑固定,光伏发电板3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电能,并储存在蓄电池10中。
[0038] 警示导向机构5包括护栏主体50,护栏主体50内侧设置有蓄电仓56,护栏主体50远离蓄电仓56一侧内顶壁和内底壁之间设置有灯带基座55,灯带基座55远离蓄电仓56一侧位置自上而下固定连接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发光灯带54,每一条发光灯带54对应高速公路的每一条道,护栏主体50具有防护支撑的作用,蓄电仓56可以固定安装蓄电池10,灯带基座55可以铺设发光灯带54和固定预警开关59,每一条发光灯带54代表着每一条道路,方便标注事故或车辆故障所在的道路。
[0039] 灯带基座55远离发光灯带54一侧固定连接有固定连接板52,固定连接板52与护栏主体50内顶壁和内底壁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护栏主体50一端上方和下方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凸块51,护栏主体50远离连接凸块51一端上方和下方位置开设有连接凹槽57,相邻的两个护栏主体50之间通过连接凹槽57和连接凸块51固定连接,固定连接板52可以对灯带基座55进行固定,且相邻的两个护栏主体50之间通过连接凸块51和连接凹槽57进行连接,同时方便进行拆卸。
[0040] 灯带基座55两端位置分别设置有导电插座53和导电连接槽58,代表同一条道路的发光灯带54首尾依次连接呈道路灯带,且道路灯带之间并联,位于站立躲避机构6位置的灯带基座55位于发光灯带54下方位置固定安装有预警开关59,且对应道路灯带位置的预警开关59呈并联。
[0041] 蓄电仓56内壁位置均固定连接有蓄电池10,蓄电池10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成联合电源,光伏发电板3产生的电能供给对应位置的蓄电池10。
[0042] 站立躲避机构6包括连接座66,连接座66表面位置开设有承重槽67,承重槽67位置转动连接有转动销61转动销61位置贯穿固定连接有站立板63,站立板63与转动销61固定连接的部分与承重槽67内壁滑动连接,承重槽67底部位置设置有北斗报警定位结构,承重槽67可以转动调节站立板63,站立板63可以提供驾乘人员撤离的站立区域,在站立板63翻转时触发北斗报警定位结构,将事故位置和事故信息发送到高速交警大队的指挥中心,方便警务人员及时出警救援。
[0043] 北斗报警定位结构包括设置在承重槽67底部远离围栏支撑立柱1一侧的报警槽612,报警槽612内底壁固定连接有按压开关611,报警槽612内壁上方位置固定连接有防护膜69,防护膜69为橡胶材料,报警槽612内壁位置固定连接有北斗定位模块610,北斗定位模块610、按压开关611与联合电源之间通过导线串联成闭合回路,按压开关611在站立板63保持水平状态时,被触发,使得北斗定位模块610发射定位信号,方便交警及时出警并对事故或故障位置进行定位,提高出警效率,防护膜69避免雨水进入报警槽612中。
[0044] 连接座66底部位置固定连接有连接竖板60,连接竖板60远离围栏支撑立柱1一侧和站立板63下表面位置均固定连接用连接拉环64,两个连接拉环64之间安装有拉力弹簧65,连接座66靠近站立板63一侧位置固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承重支杆62,承重支杆62上表面与承重槽67表面平齐,承重槽67底部靠近围栏支撑立柱1一侧位置开设有转动槽68,连接竖板60位置的连接拉环64与站立板63位置的连接拉环64之间的拉力弹簧65为站立板
63翻转呈水平状态时提供一个力,方便将灌木和杂草冲开,承重支杆62为站立板63提供支撑,使得站立板63承重载荷的能力加大,转动槽68可以避让站立板63末尾位置。
[0045] 连接座66远离站立板63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二夹套8,护栏主体50远离灯带基座55一侧位置焊接固定有第一夹套7,围栏支撑立柱1外壁位置自上而下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环9,第一夹套7与围栏支撑立柱1外壁卡合连接,且卡合连接位置位于上方的支撑环9的位置,第二夹套8与围栏支撑立柱1外壁卡合连接,且卡合连接位置位于下方的支撑环9的位置,支撑环9使得第一夹套7和第二夹套8紧密夹持固定在围栏支撑立柱1位置,避免第一夹套7和第二夹套8在受到重力时往下滑动,第二夹套8方便连接座66的拆装,第一夹套7使得护栏主体50方便在围栏支撑立柱1位置进行拆装。
[0046] 如图6示,挂钩机构4包括设置在围栏支撑立柱1上表面中部位置的转动调节槽40,转动调节槽40内壁位置转动连接有挂钩主体41,挂钩主体41上表面位置固定连接有提拉环42,转动调节槽40可以对挂钩主体41进行转动调节,挂钩主体41可以对站立板63钩住,使得站立板63保持竖直状态,提拉环42可以对挂钩主体41进行控制。
[0047]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将本发明设置在高速公路出口位置的三公里到五公里位置,当发生交通事故或车辆故障时,驾乘人员及时在车辆后方设立警示标志,同时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撤离到对应的站立躲避机构6位置,驾乘人员拉动提拉环42使得挂钩主体41翻转,提拉环42失去对站立板63的卡合作用,在拉力弹簧65的作用下使得站立板63快速翻转呈水平状态,将护栏主体50外侧的灌木丛和杂草冲开,站立板63呈水平设置时为驾乘人员提供平缓安全的站立平台,且在站立板63翻转时往下压按压开关611,使得北斗定位模块610通电,将北斗定位模块610所在的位置发射到高速交警的指挥中心内,高速交警根据定位信息及时的进行出警救援;
[0048] 驾乘人员站立在站立板63表面时,驾乘人员趴在警示导向机构5表面位置,驾乘人员按动代表交通事故发生所在道路的发光灯带54下方的预警开关59,使得对应道路所在的发光灯带54发光,提醒后方行驶的车辆及时的减速变道,提前规避交通事故的所在的位置,避免出现二次追尾事故的发生。
[0049]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