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站台

申请号 CN202010291809.X 申请日 2020-04-14 公开(公告)号 CN111501586A 公开(公告)日 2020-08-07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无锡地铁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军林; 汪国良; 徐政; 潘清; 刘毅; 朱丹; 熊朝辉; 王华兵; 张峰; 周兵; 余行; 付先进; 杜欣; 李阳; 许俊超; 胡正波; 邢琼;
摘要 本 发明 属于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站台,包括第一预制站台板、第一预制站台墙、第二预制站台墙和现浇 底板 ;所述第一预制站台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制站台墙和所述第二预制站台墙连接;所述现浇底板上用于与所述第一预制站台墙和所述第二预制站台墙连接的 位置 均设有预制杯口座;所述第一预制站台墙的底部和所述第二预制站台墙的底部分别置于对应的预制杯口座的杯口中,且预制站台墙与对应的预制杯口座之间浇筑有 混凝土 。本发明能够提高装配式结构的 稳定性 及连接 节点 强度、施工 质量 ,同时站台板、站台墙以及预制杯口座均采用预制的形式,可以提高施工效率及建筑质量,缩短工期。
权利要求

1.一种装配式站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预制站台板、第一预制站台墙、第二预制站台墙和现浇底板;所述第一预制站台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制站台墙和所述第二预制站台墙连接;所述现浇底板上用于与所述第一预制站台墙和所述第二预制站台墙连接的位置均设有预制杯口座;所述第一预制站台墙的底部和所述第二预制站台墙的底部分别置于对应的所述预制杯口座的杯口中,且预制站台墙与对应的所述预制杯口座之间浇筑有混凝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站台,其特征在于:该装配式站台还包括第二预制站台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现浇底板上的现浇底板梁或墙;所述第一预制站台墙上背离所述第二预制站台墙的一侧设有预制腿,所述第二预制站台板的一端支撑于所述现浇底板梁或墙上,另一端支撑于所述预制牛腿上,且所述第二预制站台板与所述第一预制站台板之间浇筑有第一现浇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底板梁或墙上还支撑有第三预制站台板,且所述第二预制站台板与所述第三预制站台板之间浇筑有第二现浇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制站台板内设有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根第二框筋,所述第二框筋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预制站台板并伸至所述第二现浇带内;所述第三预制站台板内设有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根第三框筋,所述第三框筋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三预制站台板并伸至所述第二现浇带内;所述第二框筋和所述第三框筋于所述第二现浇带内重叠定位连接。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现浇底板梁或墙上设有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根预埋筋,所述预埋钢筋的一端位于所述现浇底板梁或墙内,另一端从所述现浇底板梁或墙的顶面伸出至所述第二现浇带内;所述第二预制站台板与所述第三预制站台板分别置于多根预埋钢筋的两侧,且多根预埋钢筋与所述第二框筋和所述第三框筋于所述第二现浇带内重叠定位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现浇带内还设有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布置的纵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同时与所述第二框筋、所述第三框筋和所述预埋钢筋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钢筋为U形,其包括平边和两个竖直边,两个竖直边的部分位于所述现浇底板梁或墙内,水平边位于所述现浇底板梁或墙外。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站台板内设有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根第一框筋,所述第一框筋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预制站台板并伸至所述第一现浇带内;所述第二框筋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预制站台板并伸至所述第一现浇带内;所述第一框筋和所述第二框筋于所述第一现浇带内重叠定位连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杯口座上预留有杯口锚筋,所述杯口锚筋的一端预埋于所述预制杯口座内,另一端向下从所述预制杯口座的杯底伸出所述预制杯口座并伸至所述现浇底板内。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制站台板、所述第一预制站台墙和所述第二预制站台墙一体预制。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装配式站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制杯口座的底部嵌入所述现浇底板内。

说明书全文

一种装配式站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轨道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站台。

背景技术

[0002] 现阶段结构多采用现浇混凝土施工,施工作业环境差、工序复杂、速度慢,受各种天气、气候的影响大,施工质量受多种因素影响难以保证,同时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很多废弃的建筑垃圾,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
[0003] 随着科技的进步、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产业升级转型,越来越多的工作由机器替代人,高技术代替劳动密集型、自动控制装备代替人工控制。在建筑工程领域所需要的结构构件等将会逐渐在工厂批量化生产,然后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完成。
[0004] 目前地结构站台大多采用的是传统的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作为内部结构后期浇筑,施工作业空间、材料运输路径受限,现浇作业施工效率较低,工序复杂,构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为实现装配式站台结构,将预制构件运输到现场进行拼装,提高施工作业效率及构件施工质量。但现有的装配式站台中预制构件定位容易出现偏差,且连接节点强度难以保证。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装配式站台,能够避免现浇作业施工效率较低、工序复杂、构件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等问题,提高装配式结构的稳定性及连接节点强度、施工质量,同时缩短工期。
[0006]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装配式站台,包括第一预制站台板、第一预制站台墙、第二预制站台墙和现浇底板;所述第一预制站台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预制站台墙和所述第二预制站台墙连接;所述现浇底板上用于与所述第一预制站台墙和所述第二预制站台墙连接的位置均设有预制杯口座;所述第一预制站台墙的底部和所述第二预制站台墙的底部分别置于对应的所述预制杯口座的杯口中,且预制站台墙与对应的所述预制杯口座之间浇筑有混凝土。
[0007] 进一步地,该装配式站台还包括第二预制站台板以及设置于所述现浇底板上的现浇底板梁或墙;所述第一预制站台墙上背离所述第二预制站台墙的一侧设有预制腿,所述第二预制站台板的一端支撑于所述现浇底板梁或墙上,另一端支撑于所述预制牛腿上,且所述第二预制站台板与所述第一预制站台板之间浇筑有第一现浇带。
[0008] 更进一步地,所述现浇底板梁或墙上还支撑有第三预制站台板,且所述第二预制站台板与所述第三预制站台板之间浇筑有第二现浇带。
[0009]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预制站台板内设有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根第二框筋,所述第二框筋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二预制站台板并伸至所述第二现浇带内;所述第三预制站台板内设有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根第三框筋,所述第三框筋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三预制站台板并伸至所述第二现浇带内;所述第二框筋和所述第三框筋于所述第二现浇带内重叠定位连接。
[0010] 更进一步地,所述现浇底板梁或墙上设有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根预埋钢筋,所述预埋钢筋的一端位于所述现浇底板梁或墙内,另一端从所述现浇底板梁或墙的顶面伸出至所述第二现浇带内;所述第二预制站台板与所述第三预制站台板分别置于多根预埋钢筋的两侧,且多根预埋钢筋与所述第二框筋和所述第三框筋于所述第二现浇带内重叠定位连接。
[0011] 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现浇带内还设有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布置的纵向钢筋,所述纵向钢筋同时与所述第二框筋、所述第三框筋和所述预埋钢筋固定连接。
[0012] 更进一步地,所述预埋钢筋为U形,其包括平边和两个竖直边,两个竖直边的部分位于所述现浇底板梁或墙内,水平边位于所述现浇底板梁或墙外。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制站台板内设有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根第一框筋,所述第一框筋的一端伸出所述第一预制站台板并伸至所述第一现浇带内;所述第二框筋的另一端伸出所述第二预制站台板并伸至所述第一现浇带内;所述第一框筋和所述第二框筋于所述第一现浇带内重叠定位连接。
[0014] 进一步地,所述预制杯口座上预留有杯口锚筋,所述杯口锚筋的一端预埋于所述预制杯口座内,另一端向下从所述预制杯口座的杯底伸出所述预制杯口座并伸至所述现浇底板内。
[0015]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制站台板、所述第一预制站台墙和所述第二预制站台墙一体预制。
[0016] 优化地,所述预制杯口座的底部嵌入所述现浇底板内。
[0017]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1)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站台结构的站台板、站台墙以及预制杯口座均采用预制的形式,运至现场后再进行拼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建筑质量,节省劳动力等,且预制构件的尺寸标准化,有利于产业化;
(2)本发明提供的装配式站台结构的预制件的连接节点均采用现浇湿节点,提高装配式结构的稳定性及连接节点强度;
(3)本发明通过在预制杯口座的底部预留杯口锚筋伸出预制杯口座外,以便于与现浇底板进行定位连接,同时提高预制杯口座与现浇底板的连接强度,提高站台结构整体的稳定性;
(4)本发明通过在现浇底板梁或墙的顶部预留预埋钢筋伸出现浇底板梁,以在第二预制站台板和第三预制站台板拼接时,伸至第二预制站台板和第三预制站台板之间的第二现浇带中与预制板上预留的框筋进行重叠定位搭接,进一步地提高现浇底板梁或墙与预制站台板的连接强度。
附图说明
[0018]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站台的施工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站台的施工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站台的施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站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预制杯口座的俯视图;
图中:1、预制杯口座,2、杯口锚筋,3、第一预制站台板,4、第一预制站台墙,5、第二预制站台墙,6、预制牛腿,7、屏蔽预留槽,8、第一框筋,9、现浇底板,10、现浇底板梁,11、预埋钢筋,12、混凝土,13、第二预制站台板,14、第二框筋,15、第一现浇带,16、第三预制站台板,
17、第三框筋,18、第二现浇带,19、纵向钢筋。

具体实施方式

[002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22]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23]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装配式站台,包括第一预制站台板3、第一预制站台墙4、第二预制站台墙5和现浇底板9;第一预制站台板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预制站台墙4和第二预制站台墙5连接;现浇底板9上用于与第一预制站台墙4和第二预制站台墙5连接的位置均设有预制杯口座1;第一预制站台墙4的底部和第二预制站台墙5的底部分别置于对应的预制杯口座1的杯口中,且预制站台墙与对应的预制杯口座1之间浇筑有混凝土12。本发明通过预制杯口座1定位连接第一预制站台墙4和第二预制站台墙5,提高现场的装配精度以及施工效率,同时在预制杯口座1内浇筑混凝土12提高装配式结构的稳定性及连接节点强度。
[0024] 优化地,预制杯口座1的底部可部分嵌入现浇底板9内,提高预制杯口座的稳固性。
[0025] 进一步地,该装配式站台还包括第二预制站台板13以及设置于现浇底板9上的现浇底板梁10或墙;第一预制站台墙4上背离第二预制站台墙5的一侧设有预制牛腿6,预制牛腿6与第一预制站台板3形成台阶结构;第二预制站台板13的一端支撑于现浇底板梁10或墙上,另一端支撑于预制牛腿6上,且第二预制站台板13与第一预制站台板3之间浇筑有第一现浇带15。本实施例的第二预制站台板13与第一预制站台板3之间的连接节点采用现浇湿节点,有效地提高装配式结构的稳定性及连接节点强度。其中,现浇底板9和现浇底板梁10或墙可以一体浇筑成型,如图1所示。
[0026] 更进一步地,现浇底板梁10或墙上还支撑有第三预制站台板16,且第二预制站台板13与第三预制站台板16之间浇筑有第二现浇带18。本实施例的第二预制站台板13与第三预制站台板16之间的连接节点采用现浇湿节点,有效地提高装配式结构的稳定性及连接节点强度。
[0027] 进一步地,第二预制站台板13内设有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根第二框筋14,第二框筋14的一端伸出第二预制站台板13并伸至第二现浇带18内;第三预制站台板16内设有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根第三框筋17,第三框筋17的一端伸出第三预制站台板16并伸至第二现浇带18内;第二框筋14和第三框筋17于第二现浇带18内重叠定位连接。如图3所示,第二框筋14和第三框筋17均可为方环形,第二预制站台板13内和第三预制站台板16内还可设置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布置的多根纵向钢筋,多根纵向钢筋可沿第二框筋14或第三框筋17的周向间隔布置。
[0028] 更进一步地,现浇底板梁10或墙上设有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根预埋钢筋11,预埋钢筋11的一端位于现浇底板梁10或墙内,另一端从现浇底板梁10或墙的顶面伸出至第二现浇带18内;第二预制站台板13与第三预制站台板16分别置于多根预埋钢筋11的两侧,且多根预埋钢筋11与第二框筋14和第三框筋17于第二现浇带18内重叠定位连接,提高第二预制站台板13、第三预制站台板16与现浇底板梁10或墙之间的连接强度。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中的预埋钢筋11可以为U形,其包括水平边和两个竖直边,两个竖直边的部分位于现浇底板梁10或墙内,水平边位于现浇底板梁10或墙外;本实施例的预埋钢筋11也可以只有两个竖直边,两个竖直边的底部嵌入现浇底板梁10或墙内。
[0029] 更进一步地,第二现浇带18内还设有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布置的纵向钢筋19,纵向钢筋19同时与第二框筋14、第三框筋17和预埋钢筋11固定连接。如图4所示,预埋钢筋11伸出现浇底板梁10或墙的部分与第二框筋14、第三框筋17交叉重叠,该交叉重叠部分内设有多根纵向钢筋19,每根纵向钢筋19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与多根第二框筋14、多根第三框筋17和多根预埋钢筋11固定连接,进一步提高第二预制站台板13、第三预制站台板16与现浇底板梁10或墙之间的连接强度。
[0030] 进一步地,第一预制站台板3内设有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的多根第一框筋8,第一框筋8的一端伸出第一预制站台板3并伸至第一现浇带15内;第二框筋14的另一端伸出第二预制站台板13并伸至第一现浇带15内;第一框筋8和第二框筋14于第一现浇带15内重叠定位连接,提高第一预制站台板3与第二预制站台板13的连接强度。如图2所示,第一框筋8可为方环形,第一预制站台板3内还可设置沿装配式站台长度方向布置的多根纵向钢筋,多根纵向钢筋可沿第一框筋8的周向间隔布置。
[0031] 本实施例中的预制杯口座1包括杯底以及位于杯底上两侧的杯壁,杯壁与杯底围成用于定位连接预制站台墙的杯口。优化地,预制杯口座1上预留有杯口锚筋2,杯口锚筋2的一端预埋于预制杯口座1内,另一端向下从预制杯口座1的杯底伸出预制杯口座1并伸至现浇底板9内。如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通过在预制杯口座1的底部预留杯口锚筋2伸出预制杯口座1外,以便于与现浇底板9进行定位连接,提高预制杯口座1与现浇底板9的连接强度。优化地,杯口锚筋2预埋于预制杯口座1内的一端伸至杯壁内,进一步提高预制杯口座1与其下方的现浇底板9的连接强度。进一步地,预制杯口座1上沿预制杯口座1长度方向的两侧均设置有多根杯口锚筋2,每一侧的多根杯口锚筋2均沿预制杯口座1长度方向间隔设置,如图5所示。此外,本实施例的预制杯口座1的杯壁的内表面由该杯壁的顶面至杯底向下倾斜,形成上大下小的杯口。
[0032]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第一预制站台板3、第一预制站台墙4和第二预制站台墙5一体预制,形成预制门式构件,如图2所示,可以提高生产以及施工效率,提升建筑质量。此外,本实施例的第一预制站台板3、第一预制站台墙4和第二预制站台墙5也可以分体预制,运到施工现场再进行拼装。
[0033] 进一步地,第一预制站台板21上与第二预制站台墙23连接的一端的上表面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有屏蔽门预留槽25。
[0034]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站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完成现浇底板9及现浇底板梁10或墙的钢筋骨架绑扎,并在现浇底板梁10或墙的顶
部预留预埋钢筋11,然后吊装预制杯口座1,并将预制杯口座1上预留的杯口锚筋2与现浇底板9上的钢筋骨架定位连接,再浇筑混凝土,完成现浇底板9及现浇底板梁10或墙的施工,预制杯口座1的底部可部分嵌入现浇底板9以提高预制杯口座1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
2)吊装预制门式构件,并将预制门式构件的第一预制站台墙4和第二预制站台墙5置于相对应的预制杯口座1内,并在预制站台墙与对应的预制杯口座1之间浇筑有混凝土12;如图2所示;
3)吊装第二预制站台板13,并将第二预制站台板13的一端支撑于第一预制站台墙4上
的预制牛腿6上,另一端支撑于现浇底板梁10或墙上;预制门式构件的第一预制站台板3上的第一框筋8与第二预制站台板13上的第二框筋14在预制牛腿6上重叠定位搭接;如图3所示;
4)吊装第三预制站台板16,并在第三预制站台板16的一端支撑于现浇底板梁10或墙
上,且第三预制站台板16和第二预制站台板13分别置于预埋钢筋11的两侧,第二预制站台板13上的第二框筋14、第三预制站台板16上的第三框筋17以及预埋钢筋11在现浇底板梁10或墙上重叠定位搭接,如图3所示,并通过纵向钢筋19连接;
5)完成第一预制站台板3与第二预制站台板13之间的第一现浇带15以及第二预制站台
板13与第三预制站台板16之间的第二现浇带18的浇筑;如图4所示;
6)然后沿装配式站台宽度方向完成其他预制构件的拼装。
[0035] 本实施例提供的装配式站台结构的站台板、站台墙以及预制杯口座均采用预制的形式,运至现场后再进行拼装,可以简化现场施工工序,缩短工期;同时提升建筑质量,节省劳动力等,且预制构件的尺寸标准化,能够提高生产效率,有利于产业化。
[0036]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