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

申请号 CN201910091288.0 申请日 2019-01-30 公开(公告)号 CN109706855A 公开(公告)日 2019-05-03
申请人 合肥特尔卡机器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耿朝宏; 吴狄; 梁天习; 周兴国;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智能交警 机器人 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涉及交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交警岗台,交警岗台的周侧面上均布安装有若干防撞机构;交警岗台的底部周侧面安装有一导向底盘;交警岗台的内部为一空腔,空腔内安装有若干缓冲柱;交警岗台的底面均布开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若干 支撑 口;防撞机构包括转动轴、连接板、防撞筒和第一 齿轮 ;转动轴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本发明通过 汽车 轮胎 带动导向底盘转动,进而使得防撞机构对车辆进行导向,并通过缓冲柱来对交警岗台进行支撑和扶正,以及车辆的冲击 力 进行化解和释放,有效的提高了车辆、驾驶员和交警机器人的安全性,并降低了人们经济财产的损失。
权利要求

1.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包括交警岗台(1),其特征在于:
所述交警岗台(1)的周侧面上均布安装有若干防撞机构(2);所述交警岗台(1)的底部周侧面安装有一导向底盘(3);所述交警岗台(1)的内部为一空腔(101),所述空腔(101)内倾斜安装有若干缓冲柱(4);所述交警岗台(1)的底面均布开有与空腔(101)相连通的若干支撑口(102);
所述防撞机构(2)包括转动轴(201)、连接板(202)、防撞筒(203)和第一齿轮(204);所述转动轴(20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板(202),所述连接板(202)固定安装在交警岗台(1)的周侧面上;两所述连接板(202)之间的转动轴(201)周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一防撞筒(203);所述转动轴(201)的底端固定有一第一齿轮(204);
所述导向底盘(3)包括套筒(5)和转盘(6);所述套筒(5)通过轴承与交警岗台(1)的底部周侧面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套筒(5)的顶部周侧面固定有与第一齿轮(204)啮合的第二齿轮(501);所述套筒(5)的底部周侧面固定有一转盘(6);
所述转盘(6)的下表面开有一环形滑槽(601);所述环形滑槽(601)与安装在地面上的环形板(7)形成滑动配合;所述转盘(6)的下表面与滚珠(602)形成球面副连接;
所述缓冲柱(4)的顶端与固定安装在空腔(101)顶部的固定环(8)相铰接;所述缓冲柱(4)的底端贯穿支撑口(102)并铰接有一支撑板(40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筒(203)的内部为一环形腔(2031);所述环形腔(2031)内均布安装有若干第一弹簧(203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8)的内表面为一环形斜面(801);所述环形斜面(801)与缓冲柱(4)相垂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柱(4)包括第一缓冲杆(402)和第二缓冲杆(403),所述第一缓冲杆(402)的一端部开有一第一盲孔(4021);所述第一盲孔(4021)的端面固定有一挡环;所述第一盲孔(4021)内插接有第二缓冲杆(403);位于所述第一盲孔(4021)内的第二缓冲杆(403)端部套设有一第二弹簧(404);
所述第二缓冲杆(403)的一端部开有一第二盲孔(4031);所述第二盲孔(4031)的端面内壁与第一盲孔(4021)的端面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4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警岗台(1)的周侧面上铰接有一体;所述交警岗台(1)的底面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且所述交警岗台(1)的高度大于车辆保险杠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

说明书全文

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交警辅助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运输业的快速发展,公路上的车辆也日益增多;虽然有交通信号灯对车辆通信进行限制和指挥,但是在交通拥堵路段或偏远路段,出现交通拥堵时,时常会出现交警的身影,这无疑增加了交警的劳动压;因此市场上出现了相关企业或项目开始研制智能交警机器人来对路面车辆进行疏堵或指挥;此举将有效的减轻交警的劳动压力,并降低人工成本。
[0003] 现有的红绿灯路口处车辆通行复杂,各种车辆在路口聚集,在通行时车辆之间为了进行有效的避让,则难免出现冲撞交警机器人或交警岗台;尤其是新手司机或酒驾司机在路口拐弯时,对交警机器人的正常工作和交警岗台的完整性存在威胁;而市场上鲜有针对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交警岗台设计防撞和缓冲结构;因此有待研究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来提高智能交警机器人的安全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通过汽车轮胎带动导向底盘转动,进而使得防撞机构对车辆进行导向,并通过缓冲柱来对交警岗台进行支撑和扶正,以及车辆的冲击力进行化解和释放,解决了现有车辆对交警机器人的安全存在威胁,且鲜有针对交警岗台设计的防撞缓冲结构的问题。
[0005]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6] 本发明为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包括交警岗台,所述交警岗台的周侧面上均布安装有若干防撞机构;所述交警岗台的底部周侧面安装有一导向底盘;所述交警岗台的内部为一空腔,所述空腔内倾斜安装有若干缓冲柱;所述交警岗台的底面均布开有与空腔相连通的若干支撑口;
[0007] 所述防撞机构包括转动轴、连接板、防撞筒和第一齿轮;所述转动轴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固定安装在交警岗台的周侧面上;两所述连接板之间的转动轴周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一防撞筒;所述转动轴的底端固定有一第一齿轮;
[0008] 所述导向底盘包括套筒和转盘;所述套筒通过轴承与交警岗台的底部周侧面形成转动连接;所述套筒的顶部周侧面固定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所述套筒的底部周侧面固定有一转盘;
[0009] 所述转盘的下表面开有一环形滑槽;所述环形滑槽与安装在地面上的环形板形成滑动配合;所述转盘的下表面与滚珠形成球面副连接;
[0010] 所述缓冲柱的顶端与固定安装在空腔顶部的固定环相铰接;所述缓冲柱的底端贯穿支撑口并铰接有一支撑板。
[0011] 进一步地,所述防撞筒的内部为一环形腔;所述环形腔内均布安装有若干第一弹簧
[0012]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环的内表面为一环形斜面;所述环形斜面与缓冲柱相垂直。
[0013]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柱包括第一缓冲杆和第二缓冲杆,所述第一缓冲杆的一端部开有一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的端面固定有一挡环;所述第一盲孔内插接有第二缓冲杆;位于所述第一盲孔内的第二缓冲杆端部套设有一第二弹簧;
[0014] 所述第二缓冲杆的一端部开有一第二盲孔;所述第二盲孔的端面内壁与第一盲孔的端面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
[0015] 进一步地,所述交警岗台的周侧面上铰接有一体;所述交警岗台的底面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且所述交警岗台的高度大于车辆保险杠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
[0016]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7] 1、本发明通过汽车轮胎的转动带动转盘转动,而转盘通过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的啮合来带动若干防撞筒转动,而防撞筒与转盘转向相反,有效的对车辆的车头进行改向,避免车辆对交警岗台的直接冲击,有效的提高了车辆、智能交警机器人和交警岗台的安全。
[0018] 2、本发明通过防撞筒的环形腔内安装第一弹簧,可有效的对接触防撞筒的车辆进行一定量的缓冲,为驾驶员和智能交警机器人起到了一定的保护作用。
[0019] 3、本发明通过在交警岗台的空腔内安装有倾斜的缓冲柱,使得车辆在冲击交警岗台时,空腔内部安装的缓冲柱能过对交警岗台的倾斜起到支撑和扶正的作用,并对车辆的冲击力进行化解和释放,有效的保证了驾驶员、车辆、智能交警机器人和交警岗台的安全性,并降低了人们的维修成本。
[0020]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发明的剖视图;
[0023] 图2为图1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的防撞筒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的缓冲柱的结构示意图;
[0026]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7] 1-交警岗台,2-防撞机构,3-导向底盘,4-缓冲柱,5-套筒,6-转盘,7-环形板,8-固定环,101-空腔,102-支撑口,201-转动轴,202-连接板,203-防撞筒,204-第一齿轮,401-支撑板,402-第一缓冲杆,403-第二缓冲杆,404-第二弹簧,405-第三弹簧,501-第二齿轮,601-环形滑槽,602-滚珠,801-环形斜面,2031-环形腔,2032-第一弹簧,4021-第一盲孔,
4031-第二盲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8]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9]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设置”、“开”、“底端”、“顶端”、“下表面”、“高度”、“内”、“周侧面”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组件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0] 如图1-2所示,本发明为一种智能交警机器人用的防撞缓冲式交警岗台,包括交警岗台1,交警岗台1的周侧面上均布安装有八个防撞机构2;交警岗台1的底部周侧面安装有一导向底盘3;交警岗台1的内部为一空腔101,空腔101内倾斜安装有六个缓冲柱4;为保证六个缓冲柱4之间的安装不相互干扰,可将六个缓冲柱4进行错开安装;交警岗台1的底面均布开有与空腔101相连通的六合支撑口102;
[0031] 防撞机构2包括转动轴201、连接板202、防撞筒203和第一齿轮204;转动轴201的顶部和底部分别转动连接有连接板202,连接板202固定安装在交警岗台1的周侧面上;两连接板202之间的转动轴201周侧面上固定安装有一防撞筒203;转动轴201的底端固定有一第一齿轮204;
[0032] 导向底盘3包括套筒5和转盘6;套筒5通过轴承与交警岗台1的底部周侧面形成转动连接;套筒5的顶部周侧面固定有与第一齿轮204啮合的第二齿轮501;套筒5的底部周侧面固定有一转盘6;
[0033] 转盘6的下表面开有一环形滑槽601;环形滑槽601与安装在地面上的环形板7形成滑动配合;转盘6的下表面与滚珠602形成球面副连接,转盘6的下表面通过滚珠602与地面进行接触;而转盘6沿着环形板7的环形轮廓进行转动;
[0034] 缓冲柱4的顶端与固定安装在空腔101顶部的固定环8相铰接;缓冲柱4的底端贯穿支撑口102并铰接有一支撑板401,当车辆通过防撞机构2冲击或擦碰交警岗台1时,缓冲柱4通过支撑板401以地面为基础为交警岗台1提供扶正和支撑的作用。
[0035] 其中,如图3所示,防撞筒203的内部为一环形腔2031;环形腔2031内均布安装有若干第一弹簧2032;当车辆冲击或擦碰交警岗台1时,先接触防撞机构2上的防撞筒203,而防撞筒203上环形腔2031内的第一弹簧2032为车辆提供一定的缓冲力,避免车辆、驾驶员和交警机器人受伤或受损。
[0036] 其中,固定环8的内表面为一环形斜面801;环形斜面801与缓冲柱4相垂直,环形斜面801可有效的将车辆的冲击力转化为缓冲柱4的缓冲力。
[0037] 其中,如图4所示,缓冲柱4包括第一缓冲杆402和第二缓冲杆403,第一缓冲杆402的一端部开有一第一盲孔4021;第一盲孔4021的端面固定有一挡环;第一盲孔4021内插接有第二缓冲杆403;位于第一盲孔4021内的第二缓冲杆403端部套设有一第二弹簧404;
[0038] 第二缓冲杆403的一端部开有一第二盲孔4031;第二盲孔4031的端面内壁与第一盲孔4021的端面内壁之间安装有第三弹簧405。当缓冲柱4受到压缩时,第二缓冲杆403将深入第一缓冲杆402的第一盲孔4021内,而第二弹簧404和第三弹簧405为第一缓冲杆402和第二缓冲杆403提供弹力,将汽车的冲击力进行吸收和释放。
[0039] 其中,交警岗台1的周侧面上铰接有一门体;交警岗台1的底面固定安装在地面上,且交警岗台1的高度大于车辆保险杠顶部距离地面的高度,保证车辆的冲击力释放在防撞机构2上。
[0040]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
[0041] 当车辆对交警岗台1进行冲击时,车辆的前车轮首先会碾压在转盘6上,而由于前车轮的行驶的过程中存在惯性,会使转盘6沿着环形板7进行转动,而滚珠602以地面为基础为转盘6的转动提供支撑力;且转盘6将带动套筒5以交警岗台1为转动中心进行转动,由于第二齿轮501与第一齿轮204啮合传动,所以导向底盘3将带动防撞机构2转动;而转动中的防撞筒203可有效的对车辆的车头进行转向或改向,避免车辆对交警岗台1的直线冲击;且环形腔2031内的第一弹簧2032可为车辆和交警岗台提供一定的缓冲力,并将车辆的冲击力进行一定的吸收和释放;
[0042] 当交警岗台1发生倾斜时,交警岗台1通过固定环8将车辆的冲击力传递到缓冲柱4上,而缓冲柱4通过支撑板401以地面为基础,为交警岗台1提供缓冲力和安全保护,帮助交警岗台1进行扶正,并提供支撑力;此过程可有效的为车辆、驾驶员、智能交警机器人和交警岗台的安全,降低经济损失。
[0043]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0044]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