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斜拉索的放松拆除方法

申请号 CN202011011228.2 申请日 2020-09-23 公开(公告)号 CN112144423B 公开(公告)日 2022-06-17
申请人 中国铁建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李新民; 段向虎; 石志波; 焦计军; 罗汝洲; 程波; 毛东晖; 余国生;
摘要 本 发明 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全拆除斜拉索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塔端安装变径 螺母 和张拉杆,然后依次安装撑脚、穿心千斤顶以及螺母;步骤二:用千斤顶对斜拉索进行放张;步骤三:塔端斜拉索安装索夹,通过塔顶吊继续放松斜拉索,至斜拉索完全松弛后将塔端锚头下放至 桥面 ;步骤四:梁端锚头拆除时,通过桥面铲车或 汽车 吊提升斜拉索,然后拉松梁端锚头,拆除梁端锚头上的螺母,铲车或汽车吊将梁端锚头吊出放于桥面;步骤五:在桥面将拆除斜拉索进行矫直切割;步骤六:将斜拉索转运至 指定 位置 堆放。采用本技术方案时,便于安全拆除斜拉索。
权利要求

1.一种斜拉索的放松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塔端安装变径螺母和张拉杆,然后依次安装撑脚、穿心千斤顶以及螺母;
步骤二:用千斤顶对斜拉索进行放张;
步骤三:塔端斜拉索安装索夹,通过塔顶吊继续放松斜拉索,至斜拉索完全松弛后将塔端锚头下放至桥面;其中索夹包括呈“n”字形的卡扣、呈“H”形的支撑板和呈“L”形的止件,卡扣与塔顶吊连接;支撑板的一端与卡扣的一端转动连接,锁止件与支撑板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卡扣的另一端设有锁止孔,锁止件能插入锁止孔内;锁止件包括平部和竖直部,竖直部呈“凸”字形;水平部呈圆杆状;竖直部的自由端固定有卡,卡块与锁止孔尺寸匹配;采用该索夹对斜拉索进行固定时,直接转动支撑板并握持水平部将其插入锁止孔内即可完成索夹对斜拉索的固定;
步骤四:梁端锚头拆除时,通过桥面铲车或汽车吊提升斜拉索,然后拉松梁端锚头,拆除梁端锚头上的螺母,铲车或汽车吊将梁端锚头吊出放于桥面;
步骤五:在桥面将拆除斜拉索进行矫直切割;
步骤六:将斜拉索转运至指定位置堆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索的放松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千斤顶每次的行程放松为200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斜拉索的放松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以索小于20t为塔端放索结束依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斜拉索的放松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二中当张拉杆长度不够时,再接长张拉杆进行斜拉索放张。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斜拉索的放松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四中通过手拉葫芦拉松梁端锚头。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斜拉索的放松拆除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五中切割后每节斜拉索的长度为6‑7m。

说明书全文

一种斜拉索的放松拆除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斜拉索拆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斜拉索的放松拆除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斜拉索在更换或者拆除的过程中,通常先对塔端的锚头进行拆除,再对桥上梁端的锚头进行拆除;由于锚固于塔端的锚头内灌注了混凝土,使得锚头难以正常退出。如果在没有防护的情况下直接切割斜拉索,斜拉索割断时会产生非常大的冲击,会对桥面造成破坏,严重会引起重大安全事故。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安全拆除斜拉索的方法。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一种斜拉索的放松拆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5] 步骤一:塔端安装变径螺母和张拉杆,然后依次安装撑脚、穿心千斤顶以及螺母;
[0006] 步骤二:用千斤顶对斜拉索进行放张;
[0007] 步骤三:塔端斜拉索安装索夹,通过塔顶吊继续放松斜拉索,至斜拉索完全松弛后将塔端锚头下放至桥面;
[0008] 步骤四:梁端锚头拆除时,通过桥面铲车或汽车吊提升斜拉索,然后拉松梁端锚头,拆除梁端锚头上的螺母,铲车或汽车吊将梁端锚头吊出放于桥面;
[0009] 步骤五:在桥面将拆除斜拉索进行矫直切割;
[0010] 步骤六:将斜拉索转运至指定位置堆放。
[0011] 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对塔端的锚头进行拆除时,通过变径螺母、张拉杆、撑脚、千斤顶、螺母和索夹相配合,能将塔端锚头安全下放至桥面上,不会对桥面造成破坏以及产生安全事故。
[0012] 进一步的,步骤二千斤顶每次的行程放松为200mm。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能减小放张过程中斜拉索产生的抖动。
[0013]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以索力小于20t为塔端放索结束依据。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有利于判断斜拉索足够松弛。
[0014] 进一步的,步骤二中当张拉杆长度不够时,再接长张拉杆进行斜拉索放张。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确保斜拉索不会产生非常大的冲击力。
[0015] 进一步的,步骤四中通过手拉葫芦拉松梁端锚头。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能够较为轻松拉松梁端锚头。
[0016] 进一步的,步骤五中切割后每节斜拉索的长度为6‑7m。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在满足装车的同时能够提高切割效率。
[0017] 进一步的,步骤三中的索夹包括呈“n”字形的卡扣、呈“H”形的支撑板和呈“L”形的止件,卡扣与塔顶吊连接;支撑板的一端与卡扣的一端转动连接,锁止件与支撑板的另一端滑动连接,卡扣的另一端设有锁止孔,锁止件能插入锁止孔内。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采用该索夹对斜拉索进行固定后,塔顶吊在吊装所拆卸的斜拉索时,有利于使塔顶吊远离其他斜拉索,避免塔顶吊碰撞到其他斜拉索时损伤或折断其他斜拉索。
[0018] 而且采用该索夹对斜拉索进行固定时,直接转动支撑板并握持锁止件将其插入锁止孔内即可完成索夹对斜拉索的固定,非常方便,有利于提高斜拉索的拆除效率。
[0019] 另外锁止件能对斜拉索进行支撑,在塔顶吊远离其他斜拉索、即塔顶吊远离拆除斜拉索塔端锚头的情况下,能够减小塔端锚头端斜拉索的弯折程度,即能够降低步骤五中对斜拉索进行矫直的工作难度和工作时间,能够使斜拉索快速矫直并进行切割,有利于减少斜拉索拆除后的清场时间,便于交通尽快恢复通行。
[0020] 进一步的,锁止件包括平部和竖直部,竖直部呈“凸”字形。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水平部对斜拉索进行支撑时,确保锁止件不会发生转动。
[0021] 进一步的,水平部呈圆杆状。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降低水平部对斜拉索的磨损。
[0022] 进一步的,竖直部的自由端固定有卡,卡块与锁止孔尺寸匹配。本方案的技术效果是:避免锁止件从支撑板上脱落。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步骤一中安装设备的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索夹的三维图;
[0025] 图3为斜拉索的弯折情况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7]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变径螺母1、张拉杆2、撑脚3、穿心千斤顶4、索夹5、卡扣6、支撑板7、水平部8、竖直部9。
[0028] 实施例一:
[0029] 一种斜拉索的放松拆除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0] 步骤一:在塔端安装如图1所示的变径螺母1和张拉杆2,直至锚头(或锚杯)内丝扣满丝,然后依次安装撑脚3、穿心千斤顶4及张拉杆螺母。
[0031] 步骤二:用千斤顶对斜拉索进行放张,每次根据千斤顶行程放松200mm,以索力小于20t为塔端放索结束依据,当张拉杆2长度不够时,再接长张拉杆2进行斜拉索放张。
[0032] 步骤三:塔端拉索安装索夹5,索夹5可以选用型号为DIN1142的索夹5,通过塔顶吊继续放松斜拉索,至斜拉索完全松弛,梁端锚头不再受力,最终将塔端锚头下放至桥面。
[0033] 步骤四:梁端锚头拆除时,通过桥面铲车或汽车吊提升斜拉索,然后梁端通过手拉葫芦拉松梁端锚头,拆除锚头螺母,铲车或汽车吊将梁端锚头吊出放于桥面。
[0034] 步骤五:在桥面将拆除拉索进行矫直切割,每节6‑7m。
[0035] 步骤六:将斜拉索转运至指定位置堆放。
[0036] 实施例二:
[0037] 与实施例一不同的是,步骤三中的索夹5如图2所示,包括呈“n”字形的卡扣6、呈“H”形的支撑板7和呈“L”形的锁止件,其中卡扣6的顶部与塔顶吊的丝绳固定连接。
[0038] 支撑板7的左端通过销轴与卡扣6的左端转动连接;锁止件包括水平部8和竖直部9,水平部8和竖直部9焊接于一体,竖直部9呈“凸”字形,水平部8呈圆杆状。
[0039] 支撑板7的右端开有呈“凸”字形的滑道,竖直部9滑道设置在滑道内;卡扣6的右端也开有呈“凸”字形的锁止孔,竖直部9能插入锁止孔内。
[0040] 采用如图2所示索夹5对斜拉索进行固定后,塔顶吊在吊装所拆卸的斜拉索时,有利于使塔顶吊远离其他斜拉索,避免塔顶吊碰撞到其他斜拉索时损伤或折断其他斜拉索。
[0041] 而且采用该索夹5对斜拉索进行固定时,直接转动支撑板7并握持水平部8将其插入锁止孔内即可完成索夹5对斜拉索的固定,非常方便,有利于提高斜拉索的拆除效率。
[0042] 另外如图3所示,竖直部9能对斜拉索进行支撑,在塔顶吊远离其他斜拉索、即塔顶吊远离正在拆除的斜拉索塔端锚头的情况下(塔端锚头的重量较重),能够减小塔端锚头端斜拉索的弯折程度,能够降低步骤五中对斜拉索进行矫直的工作难度和工作时间,即能够使斜拉索快速矫直并进行切割,有利于减少斜拉索拆除后的清场时间,便于交通尽快恢复通行。
[0043] 实施例三:
[0044] 与实施例二不同的是,为了防止竖直部9从支撑板7的右端脱落,在竖直部9的自由端焊接呈“凸”字形的卡块,卡块的尺寸大于竖直部9的尺寸,卡块与锁止孔尺寸一样。
[0045]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