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适应大纵坡架梁的架桥机改造及架梁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689809.5 申请日 2023-12-11 公开(公告)号 CN117904980A 公开(公告)日 2024-04-19
申请人 中国水利水电第七工程局有限公司; 发明人 杨旭; 程鹏军; 张光荣; 李祥; 余亮; 李晓松; 刘启波;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可适应大纵坡架梁的架桥机改造及架梁方法。通过降低架桥机及其下导梁的前支腿高度,使架桥机 机体 及下导梁的坡度调整至2%以内,符合架桥机原厂设计架梁作业工况下的安全性能条件,保证其在架梁过程中的安全受控。本发明改造后的架桥机可作单独垫高或降低支腿处理,以调整架桥机及下导梁的纵坡,实现了前后支腿高差的调节,相比原架桥机,减少了因大纵坡引起的下滑 力 ,避免造成架桥机发生溜坡、侧滑、倾覆等安全事故,保障了架梁过程中的安全;本发明架桥机使原有架梁设备得到充分运用,减少了设备折旧费,节约大量的经济成本,本发明架桥机通过油缸实现了架梁坡度的精准调节,架梁误差更容易得到控制,架梁 质量 得到保障。
权利要求

1.一种可适应大纵坡架梁的架桥机改造及架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将架桥机下导梁前支腿高度由3575mm降低至3260mm,支腿夹由51°改装为79°,支腿地梁长度由3241mm加长至3843mm,地梁下部两个固定支墩改装成油缸伸缩支墩,最大伸长量为350mm;
(2)将架桥机前支腿底部40cm由活动支墩加长节代替,活动钢支墩中间节与原底部支墩以及前支腿均采用法兰连接,当架设2~3%坡度时拆除活动钢支墩,当架设2%以下坡度时安装活动钢支墩;
(3)将下导梁前支腿安装于桥台,调节架桥机辅支腿油缸以适应纵坡,并启动架桥机驱动使架桥机整体前移;
(4)将下导梁前端与下导梁前支腿进行连接安装固定,开动架桥机后支腿电机,辅支腿支撑于下导梁顶部轨道上,相互配合使架桥机前移至下导梁上方;
(5)前吊梁行车前移吊起下导梁后端,下导梁天车前移吊起下导梁前端,相互配合往前平移;
(6)下导梁移至第1跨设计位置,安装下导梁后支腿,并降落就位;降落就位过程中,通过油缸的伸缩;
(7)行走架桥机至第1跨设计位置,并安装架桥机前支腿支撑于桥梁垫石表面;
(8)重复第(4)、(5)、(6)步骤,由前吊梁行车与下导梁天车配合前移下导梁至第2跨设计位置并就位;
(9)前吊梁行车返回至架桥机,运梁车驮运箱梁行驶至架桥机尾部制动停止,前吊梁行车吊具对准箱梁前端吊装孔下落,并安装吊具;前吊梁行车和运梁车上后台车配合前移梁体,移梁速度控制在0.3±0.05m/min;
(10)当梁体前端运行至架桥机主梁1/2处,安装后吊梁行车吊具对准箱梁后端吊装孔下落,并安装吊具;由前、后吊梁行车配合同步将梁体吊装运行至第1跨设计位置,并缓缓降落箱梁,将箱梁底板降至距离垫石底面约1.5m高度时,安装锚栓棒;
(11)继续降低梁体高度,当锚栓棒底部距离垫石顶面20cm时,根据支座中心线、垫石顶面中心线、锚栓棒位置等,前后、左右调整梁体位置,并降落梁体至设计高度;
(12)安装支座砂浆层封边模板,灌注支座砂浆,待支座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重复上述步骤架设下孔箱梁。

说明书全文

一种可适应大纵坡架梁的架桥机改造及架梁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高速路箱梁架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大纵坡架梁的架桥机改造及架梁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900t架桥机一般能满足架设32m、24m、20m双线预应混凝土整孔箱梁,主要结构形式为采用双导梁简支架设、采用一跨式下导梁移位过孔,最大允许架梁纵坡一般不超过2%。然而在实际施工中纵坡超过2%甚至达到3%的工况,因此需要对现有架桥机进行重新设计并进行架桥工艺优化,以满足更大纵坡架梁的施工需要。

发明内容

[0003] 本发明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可适应大纵坡架梁的架桥机改造及架梁方法。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大纵坡工况下的箱梁架设方法,以满足最大纵坡3%的工况下实现架桥机架设箱梁的施工需要。
[0004] 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 一种可适应大纵坡架梁的架桥机改造及架梁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6] (1)将架桥机下导梁前支腿高度由3575mm降低至3260mm,降低高度315mm,支腿夹由51°改装为79°,支腿地梁长度由3241mm加长至3843mm,增强结构框架稳定性,地梁下部两个固定支墩改装成油缸伸缩支墩,最大伸长量为350mm,以满足架桥机坡度的精准调节,既降低了安全险,有保障了施工质量,同时节省劳动力;
[0007] (2)将架桥机前支腿底部40cm由活动支墩加长节代替,活动钢支墩中间节与原底部支墩以及前支腿均采用法兰连接,当架设2~3%坡度时拆除活动钢支墩,当架设2%以下坡度时安装活动钢支墩,使用可拆卸的钢支墩,保证了架桥机不仅可以架设超出原厂设计的2%~3%的大纵坡箱梁,而且还保持原架桥机在2%以内坡度架梁的特性,实现了一机多用;
[0008] (3)将下导梁前支腿安装于桥台,调节架桥机辅支腿油缸以适应纵坡,并启动架桥机驱动使架桥机整体前移,这一过程相比架桥机改造之前,提高了前支腿安装的工效和精度
[0009] (4)将下导梁前端与下导梁前支腿进行连接安装固定,开动架桥机后支腿电机,辅支腿支撑于下导梁顶部轨道上,相互配合使架桥机前移至下导梁上方,由于改造后的下导梁支腿角度增加,减小了支腿斜撑的受力,同时由于底梁加长后增加了整改支腿的刚度,提高了桥架机前移的稳定性,确保了这一过程的安全;
[0010] (5)前吊梁行车前移吊起下导梁后端,下导梁天车前移吊起下导梁前端,相互配合往前平移;
[0011] (6)下导梁移至第1跨设计位置,安装下导梁后支腿,并降落就位,降落就位过程中,通过油缸的伸缩,实现了下导梁坡度的快速调节,节约了工效和劳动力;
[0012] (7)行走架桥机至第1跨设计位置,并安装架桥机前支腿支撑于桥梁垫石表面,架桥机行走和就位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导梁,导梁支腿结构的补强,保障了此过程的安全;
[0013] (8)重复第(4)、(5)、(6)步骤,由前吊梁行车与下导梁天车配合前移下导梁至第2跨设计位置并就位;
[0014] (9)前吊梁行车返回至架桥机,运梁车驮运箱梁行驶至架桥机尾部制动停止,前吊梁行车吊具对准箱梁前端吊装孔下落,并安装吊具;前吊梁行车和运梁车上后台车配合前移梁体,移梁速度控制在0.3±0.05m/min;
[0015] (10)当梁体前端运行至架桥机主梁1/2处,安装后吊梁行车吊具对准箱梁后端吊装孔下落,并安装吊具;由前、后吊梁行车配合同步将梁体吊装运行至第1跨设计位置,并缓缓降落箱梁,将箱梁底板降至距离垫石底面约1.5m高度时,安装锚栓棒;由于箱梁体积大、自重重,吊梁前移这一过程存在较大的倾覆风险,而架桥机及下导梁前支腿的改造,缩小了前后支腿的高差,减小了架梁作业时的纵坡,将架桥机倾覆风险大幅度减低,确保过程安全受控;
[0016] (11)继续降低梁体高度,当锚栓棒底部距离垫石顶面20cm时,根据支座中心线、垫石顶面中心线、锚栓棒位置等,前后、左右调整梁体位置,并降落梁体至设计高度;
[0017] (12)安装支座砂浆层封边模板,灌注支座砂浆,待支座砂浆强度达到设计强度50%,重复上述步骤架设下孔箱梁。
[0018]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 本发明通过降低架桥机及其下导梁的前支腿高度,使架桥机机体及下导梁的坡度调整至2%以内,符合架桥机原厂设计架梁作业工况下的安全性能条件,保证其在架梁过程中的安全受控。本发明可作单独垫高或降低支腿处理,以调整架桥机及下导梁的纵坡,改造后的架桥机,一方面实现了前后支腿高差的调节,相比原架桥机,减少了因大纵坡引起的下滑力,避免造成架桥机发生溜坡、侧滑、倾覆等安全事故,保障了架梁过程中的安全;二方面是由于购买一台新设备需要一次性投入巨额费用,同时造成原有运架设备的闲置,经济上浪费,而新运架设备的定货、加工、运输以及现场拼装需要较长的工期,将会严重影响现场施工进度,可能导致工程项目无法按既定的工期计划完成,造成更大的损失,而通过架桥机改造,免去了一次性购买新运架设备的巨额投入,改装成本低、周期短,自主改装方便、快捷,能够当即投入使用,且施工安全同样得到保障,同时还使原有架梁设备得到充分运用,减少了设备折旧费,节约大量的经济成本;三方面在架梁过程中,通过增加的支腿油缸实现了架梁纵坡的快速调节,相比原厂架桥机设计的只能通过更换不同高度的支墩才能调节纵坡的方法,不仅提高了架梁工效,还节省了施工劳动力,同时改造后的架桥机通过油缸实现了架梁坡度的精准调节,架梁误差更容易得到控制,架梁质量得到保障。附图说明
[0020] 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1中下导梁前支腿改造后示意图;
[0021] 图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2中架桥机前支腿加装活动节示意图;
[0022]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3示意图;
[0023] 图4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4示意图;
[0024] 图5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5示意图;
[0025] 图6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6示意图;
[0026] 图7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7示意图;
[0027] 图8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8示意图;
[0028] 图9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9示意图;
[0029] 图10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10示意图;
[0030] 图1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11示意图;
[0031] 图12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步骤12示意图;
[0032] 图13是下导梁前支腿改造前示意图;
[0033] 图中:1.后吊梁行车,2.前吊梁行车,3.架桥机主梁,4.架桥机后支腿,5.架桥机后支腿滑动轮组,6.架桥机前支腿,7.架桥机辅助支腿,8.悬臂梁,9.下导梁天车,10.下导梁,11.动力机构组,12.下导梁前支腿,13.下导梁后支腿,14.下导梁前支腿加装油缸,15.架桥机前支腿活动节,14A.改造前下导梁前支腿。

具体实施方式

[003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是对本发明原理的进一步说明,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与本发明相同或类似技术均没有超出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5] 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主要包括下导梁前支腿改造、拆除架桥机前支腿活动节、下导梁前支腿安装、架桥机前移、下导梁前移、下导梁安装固定、架桥机前移至下导梁上方、下导梁过孔就位、运梁就位、喂梁、落梁、架梁完成并锚固灌浆等12个步骤。
[0036] 具体如下:
[0037] 步骤1:对下导梁前支腿14A进行改造,主要为降低高度,重新制作钢结构支腿,高度为3260mm,较原支腿高度降低315mm,支腿与横梁采用螺栓连接,原装底部固定支墩由下导梁前支腿12加装油缸进行替代,最大伸长量为350mm,便于架梁过程中的调节。由于改造后的下导梁支腿角度增加,减小了支腿斜撑的受力分解,同时由于底梁加长后增加了整改支腿的刚度和稳定性,确保架桥机过孔、架梁过程的安全。
[0038] 步骤2:拆除架桥机前支腿6底部的前支腿活动节15,并将底部支腿与架桥机前支腿6进行法兰连接。使用可拆卸的钢支墩,保证了架桥机不仅可以架设超出原厂设计的2%~3%的大纵坡箱梁,而且还保持原架桥机在2%以内坡度架梁的特性,实现了一机多用。
[0039] 步骤3:将下导梁前支腿12安装固定于桥台设计位置,驱动架桥机后支腿滑动轮组5,架桥机带动下导梁10前端同步前移,并与下导梁前支腿12进行法兰连接固定。
[0040] 步骤4:调节架桥机辅支腿7油缸的高度,保证架桥机主梁3基本平,继续前移架桥机,当架桥机前支腿移动至桥台对应设计位置时,打开折叠的架桥机前支腿,固定就位。这一过程相比架桥机改造之前,提高了前支腿安装的工效和精度,又节省了劳动力。
[0041] 步骤5:启动动力机构组11,将架桥机前吊梁行车2前移至下导梁10后端位置,并连接固定,吊起下导梁10后端;下导梁天车9前移至下导梁前端位置,并连接固定,吊起下导梁前端;然后由前吊梁行车2与下导梁天车9同步向前移动。
[0042] 步骤6:当下导梁10移动至第1跨的设计位置,首先安装下导梁后支腿,并缓慢降落,并牢固的支撑于垫石上,由于下导梁前支腿12已降低高度,此时下导梁10的坡度小于2%,确认安全条件符合要求。降落就位过程中,通过油缸的伸缩,实现了下导梁坡度的快速调节,节约了工效。
[0043] 步骤7:驱动架桥机后支腿滑动轮组5,架桥机辅助支腿7支撑于下导梁10顶部轨道上,架桥机整体向前滑移,当行驶至下导梁10正上方时,调节辅助支腿7的高度,使架桥机前支腿稳稳落在桥墩垫石上,并处于受力状态,由于架桥机前支腿6的活动节15已提前拆除,此时架桥机主梁3的纵向坡度小于2‰,确认安全条件符合要求。架桥机行走和就位的稳定性主要依靠导梁,导梁支腿结构的补强,保障了此过程的安全。
[0044] 步骤8:启动动力机构组11,将架桥机前吊梁行车2吊起下导梁10后端;下导梁天车9吊起下导梁10前端,同步向前移动,待下导梁10移动至桥梁第2跨设计位置时,降落并平稳支撑于垫石表面,此时下导梁10的坡度小于2%,架桥机及下导梁前支腿的改造,缩小了前后支腿的高差,减小了作业坡度,保障了施工安全。
[0045] 步骤9:运梁车运输箱梁缓缓靠近距离架桥机尾部30m时,应适当减速行驶,并在距离架桥机尾部10m处增加制动限位支墩,避免出现运梁车追尾架桥机的事故发生,同时将前吊梁行车2移动至箱梁前端吊装孔对应位置,安装锚栓并固定。
[0046] 步骤10:前吊梁行车2吊装箱梁前端、运梁车底部滑动小车支撑箱梁前端底板,同步速率往前移动箱梁,当箱梁后端吊装孔位置与架桥机后吊梁行车1对应时,暂停移动,此事将架桥机后吊梁行车1的吊具与箱梁后端吊装孔连接锚固。由于箱梁体积大、自重重,吊梁前移这一过程存在较大的倾覆风险,而架桥机及下导梁前支腿的改造,缩小了前后支腿的高差,减小了架梁作业时的纵坡,架桥机倾覆风险大幅度减低,确保这一过程安全受控。
[0047] 步骤11:由后吊梁行车1和前吊梁行车2同步吊运箱梁至架梁的设计位置正上方,并缓缓降落,降落过程调整箱梁的里程和偏距位置,保证架梁设位置准确。
[0048] 步骤12:复查架梁位置准确无误后,对支座进行灌浆锚固。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