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118576.1 申请日 2024-01-29 公开(公告)号 CN117845780A 公开(公告)日 2024-04-09
申请人 中铁七局集团郑州工程有限公司; 中国铁路郑州局集团郑州南站工程建设指挥部; 发明人 史磊; 张燕珂; 卫营军; 王铁成; 李纪龙; 赵振山; 牛昊远; 刘帅方; 张钰超; 刘俊超; 孙俊锋;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铁 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天桥节段长度,在站台外侧搭设等高 钢 桁梁拼装平台,分段预制、拼装钢箱梁;S2、在站台的一侧设置推动辅助临时 支架 ;S3、在桥尾端对称设置 液压千斤顶 ;本发明涉及天桥施工技术领域。该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通过改进施工组织,在每次导换滑 块 的同时将 螺纹 钢接头导换好,确保通过下一个节间,这样导换精轧螺纹钢接头的工作就可以在导换滑块的时间内完成,不用再多占用时间,为封 锁 施工节省了时间。同时,在顶推过程中随时关注精轧螺纹钢接头通过滑块通道时不发生卡滞现象,确保了顶推安全,且对铁路线路影响较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
权利要求

1.一种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根据天桥节段长度,在站台外侧搭设等高桁梁拼装平台,分段预制、拼装钢箱梁;
S2、在站台的一侧设置推动辅助临时支架
S3、在桥尾端对称设置液压千斤顶,顶推台上设置型钢为走行轨道,平台、支架上设置辊轴为顶推滑道;
S4、在顶推架下方施工混凝土独立基础
S5、在箱型钢桁架天桥组装完成后,在箱型钢桁架天桥与滑移轨道之间安装液压爬行器;
S6、顶推钢平台预压:利用H型钢模拟支墩的实际受情况,对支墩进行等效逐级预加载,分别按50%、80%、100%、120%加载4次;
S7、在箱型钢桁架天桥滑移到最终位置,利用天窗点拆除所有滑移轨道及附属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4中,混凝土强度为C30,内部预埋螺栓,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对地基承载力小于
150kPa的部位采用砂石换填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顶推支架采用焊接钢管柱及H型钢梁为主的重型支架,钢柱之间焊接工字钢斜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
3个站台雨棚结构梁作为设备基础,雨棚柱之间的框架梁截面600x1000mm,配筋
1025x625mm,并在中部加设325x10mm钢管顶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桥体后端设置两对“L”型钢板,固定桥下主横梁处,钢板卡在走行轨道工字钢中部,间隙30毫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天桥主体采用钢桁架结构,桁架为焊接箱型梁与无缝钢管的组合结构,天桥基础位于既有站台上,采用桩基础,天桥柱为钢管混凝土柱形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2、3站台的T2~T3天桥柱靠T2侧增设2.13m长悬挑滑道梁。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平液压千斤顶油缸最大行程为200mm。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桥体前端安装前导梁减重,后端堆码石材加重。

说明书全文

一种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天桥施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参考中国专利一种跨营业线路结构旅客天桥的顶推施工方法(公告号:CN113502742A),包括既有站房和站台,增设的钢结构旅客天桥;施工步骤如下:S1、搭设等高拼装平台,且将箱型钢桁架天桥组装并放置其上的滑移轨道;S2、在既有站房设置临时支撑架,以及在站台设置支撑架;S3、在箱型钢桁架天桥组装完成后,与滑移轨道之间安装液压爬行器;S4、利用天窗点进行液压滑移,滑移至支撑架和临时支撑架处;S5、将部分滑移轨道进行拆除,安装剩余的箱型钢桁架天桥及其附属设备;S6、在箱型钢桁架天桥滑移到最终位置,利用天窗点拆除附属设备。本发明能够极大程度的降低营业线内施工的安全险,缩短施工工期,适用于既有站房改造工程中跨营业线路钢结构旅客天桥的顶推施工。然而上述技术方案在实施时,其施工速度较慢,因此,对于营业线施工来说,封时间有限,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既定任务,是至关重要的,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3]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解决了上述背景技术提到的问题。
[0005] (二)技术方案
[0006]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07] S1、根据天桥节段长度,在站台外侧搭设等高钢桁梁拼装平台,分段预制、拼装钢箱梁;
[0008] S2、在站台的一侧设置推动辅助临时支架
[0009] S3、在桥尾端对称设置液压千斤顶,顶推台上设置型钢为走行轨道,平台、支架上设置辊轴为顶推滑道,确保桥体中线在顶推过程不超限,焊接H钢与支架连接,限位处涂润滑油脂减少摩擦
[0010] S4、在顶推架下方施工混凝土独立基础
[0011] S5、在箱型钢桁架天桥组装完成后,在箱型钢桁架天桥与滑移轨道之间安装液压爬行器;
[0012] S6、顶推钢平台预压:利用H型钢模拟支墩的实际受力情况,对支墩进行等效逐级预加载,分别按50%、80%、100%、120%加载4次,且在每次加载前、后,都要对所有焊接部位受力后的变形情况进行观测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0013] S7、在箱型钢桁架天桥滑移到最终位置,利用天窗点拆除所有滑移轨道及附属设备。
[0014] 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混凝土强度为C30,内部预埋螺栓,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对地基承载力小于150kPa的部位采用砂石换填处理。
[0015] 优选的,顶推支架采用焊接钢管柱及H型钢梁为主的重型支架,钢柱之间焊接工字钢斜撑。
[0016] 优选的,采用3个站台雨棚结构梁作为设备基础,雨棚柱之间的框架梁截面600x1000mm,配筋1025x625mm,并在中部加设325x10mm钢管顶撑。
[0017] 优选的,桥体后端设置两对“L”型钢板,固定桥下主横梁处,钢板卡在走行轨道工字钢中部,间隙30毫米。
[0018] 优选的,天桥主体采用钢桁架结构,桁架为焊接箱型梁与无缝钢管的组合结构,天桥基础位于既有站台上,采用桩基础,天桥柱为钢管混凝土柱形式。
[0019] 优选的,所述2、3站台的T2~T3天桥柱靠T2侧增设2.13m长悬挑滑道梁。
[0020] 优选的,平液压千斤顶油缸最大行程为200mm。整体同步顶推至距离就位点200mm时,降低顶推速度,配合技术人员测量所有顶推点的相对距离(相对于就位位置),然后根据结构的姿态确定相应的控制参数,一般的原则是相对距离大的点顶推速度加快,相对距离小的点顶推速度减慢,在动态的过程中使整个钢结构逐渐接近就位位置。由于整个顶推过程的顶推距离相差控制在10mm以内,所以各点的速度调节相差不会太大;继续整体顶推至距离就位位置相差15mm时暂停,再次配合技术管理人员测量所有顶推点的相对距离,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分组调节相应顶推点的顶推速度,采取先到就位点截止的控制方式进行单独调节,直至所有顶推点达到要求值;调整完毕后继续配合技术人员测量所有顶推点的顶推距离,已经达到就位要求的顶推点截止,单独调整其他点,根据测量结果微调,精度控制在1mm,直到所有顶推点均满足就位要求。
[0021] 优选的,其中,桥体前端安装前导梁减重,后端堆码石材加重。
[0022] (三)有益效果
[002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通过改进施工组织,在每次导换滑的同时将螺纹钢接头导换好,确保通过下一个节间,这样导换精轧螺纹钢接头的工作就可以在导换滑块的时间内完成,不用再多占用时间,为封锁施工节省了时间。同时,在顶推过程中随时关注精轧螺纹钢接头通过滑块通道时不发生卡滞现象,确保了顶推安全,且对铁路线路影响较小,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和潜在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提供的天桥效果图;
[0025] 图2本发明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提供的新建天桥结构模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27]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28] 一种铁路运营段旅客天桥顶推式施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0029] S1、根据天桥节段长度,在站台外侧搭设等高钢桁梁拼装平台,分段预制、拼装钢箱梁;
[0030] S2、在站台的一侧设置推动辅助临时支架;
[0031] S3、在桥尾端对称设置液压千斤顶,顶推台上设置型钢为走行轨道,平台、支架上设置辊轴为顶推滑道;确保桥体中线在顶推过程不超限,焊接H钢与支架连接,限位处涂润滑油脂减少摩擦力
[0032] S4、在顶推架下方施工混凝土独立基础;其中,混凝土强度为C30,内部预埋螺栓,地基承载力不小于150kPa,对地基承载力小于150kPa的部位采用砂石换填处理。
[0033] S5、在箱型钢桁架天桥组装完成后,在箱型钢桁架天桥与滑移轨道之间安装液压爬行器;
[0034] S6、顶推钢平台预压:利用H型钢模拟支墩的实际受力情况,对支墩进行等效逐级预加载,分别按50%、80%、100%、120%加载4次;每次加载前、后,都要对所有焊接部位受力后的变形情况进行观测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0035] S7、在箱型钢桁架天桥滑移到最终位置,利用天窗点拆除所有滑移轨道及附属设备。
[0036] 本发明实施例中,顶推支架采用焊接钢管柱及H型钢梁为主的重型支架,钢柱之间焊接工字钢斜撑,以保证支架整体稳定性及结构安全。
[0037]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减少施工对客运的影响,在既有站台上不设置顶推设备支架,采用3个站台雨棚结构梁作为设备基础,雨棚柱之间的框架梁截面600x1000mm,配筋1025x625mm,并在中部加设325x10mm钢管顶撑。
[0038] 本发明实施例中,桥体后端设置两对“L”型钢板,固定桥下主横梁处,钢板卡在走行轨道工字钢中部,间隙30毫米。双“L”型卡板顶推过程不受力,为抗倾覆应急措施。
[0039] 本发明实施例中,天桥主体采用钢桁架结构,桁架为焊接箱型梁与无缝钢管的组合结构,天桥基础位于既有站台上,采用桩基础,天桥柱为钢管混凝土柱形式。
[0040] 本发明实施例中,2、3站台的T2~T3天桥柱靠T2侧增设2.13m长悬挑滑道梁,满足了最长节间顶推导换滑块要求。现有技术中,为保证竖向起顶导换滑块不影响天桥稳定性,只能逐个导换滑块,为了争分夺秒、节省时间,一是加强施工组织,缩短导换滑块的时间;二是导接螺纹钢避开接头与导换滑块同步进行;精轧螺纹钢由长度为4m~8m的多段长短交替排列栓接在一起,在开始顶推施工过程中,没有考虑节省避开精轧螺纹钢的时间,当完成一次导换滑块后顶推不到一个节间又要进行导接螺纹钢避开接头,这样造成了时间的浪费。通过改进施工组织,在每次导换滑块的同时将螺纹钢接头导换好,确保通过下一个节间,这样导换精轧螺纹钢接头的工作就可以在导换滑块的时间内完成,不用再多占用时间,为封锁施工节省了时间。同时,在顶推过程中随时关注精轧螺纹钢接头通过滑块通道时不发生卡滞现象,确保了顶推安全。
[0041] 本发明实施例中,水平液压千斤顶油缸最大行程为200mm。
[0042] 本技术方案中,整体同步顶推至距离就位点200mm时,降低顶推速度,配合技术人员测量所有顶推点的相对距离(相对于就位位置),然后根据结构的姿态确定相应的控制参数,一般的原则是相对距离大的点顶推速度加快,相对距离小的点顶推速度减慢,在动态的过程中使整个钢结构逐渐接近就位位置。由于整个顶推过程的顶推距离相差控制在10mm以内,所以各点的速度调节相差不会太大。
[0043] 继续整体顶推至距离就位位置相差15mm时暂停,再次配合技术管理人员测量所有顶推点的相对距离,然后根据测量结果分组调节相应顶推点的顶推速度,采取先到就位点截止的控制方式进行单独调节,直至所有顶推点达到要求值。
[0044] 调整完毕后继续配合技术人员测量所有顶推点的顶推距离,已经达到就位要求的顶推点截止,单独调整其他点,根据测量结果微调,精度控制在1mm,直到所有顶推点均满足就位要求。
[0045] 在顶推施工过程当中,用精密水准仪观测钢箱梁的挠度;同时用水准仪观测临时墩柱的沉降量。
[0046] 为增大最不利工况下抗倾覆安全系数,桥体前端安装前导梁减重,后端堆码石材加重。
[0047] 同时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均属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0048]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0049]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