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跨度桥梁顶推施工用顶推平台搭拆方法

申请号 CN202311788120.8 申请日 2023-12-22 公开(公告)号 CN117845777A 公开(公告)日 2024-04-09
申请人 贵州省公路工程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付华; 赵明富; 罗德胜; 何明华; 安金; 宋枝引; 王恩旭; 邹飘; 向勇; 刘天兵; 李丽; 张胜林; 周大庆; 翁学新; 吴哨兵; 项海燕;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大跨度 桥梁 顶推施工用顶推平台搭拆方法,该方法贝雷梁组的两端 支撑 搭在支撑大梁上,而支撑大梁通过布置在桥墩上的支撑 牛 腿以及临时 钢 管立柱支撑,在支撑大梁上设有卷扬机带动的拉索,而且支撑大梁倾斜可调,贝雷梁组安装或拆卸时,利用顶升缸将支撑大梁调节至向内或向外倾斜,之后启动卷扬机利用拉索拉动贝雷梁组顺着支撑大梁倾斜方向横向向内或横向向外移动,即可方便的实现贝雷梁组的安装或拆卸,有效解决了因桥梁顶推完成后,因顶推平台上方现浇梁的阻碍,使得平台拆卸施工空间有限,无法利用吊机直接起吊,造成贝雷梁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大跨度桥梁顶推施工用顶推平台搭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沿横桥方向间隔布置的左右两幅桥墩(1)上分别并排安装多个支撑腿(2),在每幅桥墩(1)的内外侧设置临时管立柱(3);
步骤2、在每幅桥墩(1)的多个支撑牛腿(2)上设置横向分配梁(4),并在横向分配梁(4)上安装多个顶升缸(5),在每根临时钢管立柱(3)的顶部同样安装顶升缸(5);
步骤3、在每幅桥墩(1)上安装支撑大梁(6),支撑大梁(6)的两端底部分别与桥墩(1)两侧临时钢管立柱(3)上的顶升缸(5)连接,中部则与桥墩(1)横向分配梁(4)上的多个顶升缸(5)连接;
步骤4、在每根支撑大梁(6)的两端分别安装卷扬机(7),将拉索(8)的两端分别绕制在两个卷扬机(7)上,利用顶升缸(5)将支撑大梁(6)调整至倾斜状态,其中,支撑大梁(6)靠近外侧临时钢管立柱(3)的一端为高端;
步骤5、将贝雷梁在桥墩(1)外侧下方顺桥向拼装成组,利用汽车吊(9)将贝雷梁组(10)垂直提升至安装高程后,将贝雷梁组(10)的两端分别搭在顺桥向相邻的两个桥墩(1)的支撑大梁(6)上;
步骤6、利用固定索(11)将贝雷梁组(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支撑大梁(6)上的拉索(8)上,之后启动卷扬机(7),利用拉索(8)带动贝雷梁组(10)在支撑大梁(6)上向内横移一个贝雷梁组(10)安装间距,之后利用汽车吊(9)将另一组贝雷梁组(10)提升放置在顺桥向相邻的两个桥墩(1)的支撑大梁(6)上,同时利用钢将该组贝雷梁组(10)与在前的贝雷梁组(10)进行横向连接,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所有贝雷梁组(10)安装完成,形成贝雷梁支撑桁架;
步骤7、利用顶升缸(5)将支撑大梁(6)调整至平状态后,在贝雷梁支撑桁架上安装分配大梁,铺设平台面板(12),即可完成顶推平台的搭设;
步骤8、顶推平台拆卸时,先利用顶升缸(5)带动整个顶推平台下降一定距离,之后将平台面板(12)和分配大梁从桥梁侧部抽离,接着利用顶升缸(5)将支撑大梁(6)调整至倾斜状态,其中,支撑大梁(6)靠近外侧临时钢管立柱(3)的一端为低端,之后启动卷扬机(7),利用拉索(8)带动贝雷梁组(10)在支撑大梁(6)上向外横移至桥梁外,松开固定索(11),利用汽车吊(9)将贝雷梁组(10)垂直吊运至地面,重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所有贝雷梁组(10)的拆卸;
步骤9、将支撑大梁(6)、支撑牛腿(2)、横向分配梁(4)、顶升缸(5)拆卸后,即可完成整个顶推平台的拆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跨度桥梁顶推施工用顶推平台搭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包括水平构件(201)和斜构件(202),在桥墩(1)上牛腿的水平构件(201)和斜构件(202)安装位置处分别设有预埋键盒(203)和底部支座(204),所述预埋键盒(203)通过第一螺旋支撑钢筋(205)支撑安装在所述桥墩(1)上,所述底部支座(204)通过第二螺旋支撑钢筋(206)支撑安装在所述桥墩(1)上,所述水平构件(201)匹配插接安装在所述预埋键盒(203)中,所述斜构件(202)的下端与所述底部支座(204)铰接,所述第一螺旋支撑钢筋(205)与所述第二螺旋支撑钢筋(206)与桥墩(1)的主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桥梁顶推施工用顶推平台搭拆方法,其特征在于:位于桥墩(1)顺桥向两侧的各对牛腿通过对拉螺杆(207)拉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大跨度桥梁顶推施工用顶推平台搭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杆(207)布置两对,其中一对穿过桥墩(1)和牛腿的水平构件(201)后与螺母连接,另一对穿过桥墩(1)和牛腿的斜构件(202)后与锁紧螺母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桥梁顶推施工用顶推平台搭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支撑钢筋(205)竖直预埋在所述桥墩(1)中,且顶端与所述预埋键盒(203)底部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大跨度桥梁顶推施工用顶推平台搭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支撑钢筋(206)倾斜预埋在所述桥墩(1)中,且顶端与所述底部支座(204)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旋支撑钢筋(206)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斜构件(202)延伸方向平行或重合。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大跨度桥梁顶推施工用顶推平台搭拆方法,其特征在于:顶升缸(5)的上端与支撑大梁(6)铰接连接,下端固定在横向分配梁(4)上或临时钢管立柱(3)上。
8.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大跨度桥梁顶推施工用顶推平台搭拆方法,其特征在于:贝雷梁组(10)在提升过程中两端增加尼龙绳,通过拉扯尼龙绳以使其保持平衡,防止提升过程中贝雷梁组(10)与钢管立柱发生碰撞。

说明书全文

一种大跨度桥梁顶推施工用顶推平台搭拆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大跨度桥梁顶推施工用顶推平台搭拆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大跨度组合工字梁桥的钢主梁安装多采用导梁连续顶推法进行施工,导梁连续顶推需要搭建钢梁顶推平台,钢梁顶推平台搭设跨度超过20米时,一般情况都会在2个
墩柱之间搭设落地临时钢管支墩,而临时钢管支墩搭设费时、操作危险,所需钢管数量大,
施工工效低。
[0003] 为克服现场落地钢管安拆困难问题,行业内通常在墩柱上安装腿进行支撑,然后利用汽车吊将贝雷梁组的两端搭在支腿上,从而形成贝雷梁支撑桁架,之后在贝雷梁支
撑桁架上安装分配梁,铺设平台面板,即可完成顶推平台的搭设,该顶推平台采用贝雷梁支
撑桁架进行支撑,从而取消落地钢管墩柱,大大降低了高空支架搭设的作业时间和作业
险,同时减少了钢管墩柱的施工材料投入,但是发明人在施工中发现,当桥梁顶推完成后,
因顶推平台上方现浇梁的阻碍,使得平台拆卸施工空间有限,贝雷梁在安装和拆卸过程中
及其不方便,而且传统牛腿通常通过索塔预埋件焊接安装在塔柱上,易将弯矩传递至塔柱,
进而引起塔柱混凝土开裂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跨度桥梁顶推施工用顶推平台搭拆方法,旨在实现顶推平台的快速安装与拆卸,提高施工效率。
[0005]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大跨度桥梁顶推施工用顶推平台搭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6] 步骤1、在沿横桥方向间隔布置的左右两幅桥墩上分别并排安装多个支撑牛腿,在每幅桥墩的内外侧设置临时钢管立柱;
[0007] 步骤2、在每幅桥墩的多个支撑牛腿上设置横向分配梁,在分配梁上安装多个顶升缸,在每根临时钢管立柱的顶部同样安装顶升缸;
[0008] 步骤3、在每幅桥墩上安装支撑大梁,支撑大梁的两端底部分别与桥墩两侧临时钢管立柱上的顶升缸连接,中部则与桥墩横向分配梁上的多个顶升缸连接;
[0009] 步骤4、在每根支撑大梁的两端分别安装卷扬机,将拉索的两端分别绕制在两个卷扬机上,利用顶升缸将支撑大梁调整至倾斜状态,其中,支撑大梁靠近外侧临时钢管立柱的
一端为高端;
[0010] 步骤5、将贝雷梁在桥墩外侧下方顺桥向拼装成组,利用汽车吊将贝雷梁组垂直提升至安装高程后,将贝雷梁组的两端分别搭在顺桥向相邻的两个桥墩的支撑大梁上;
[0011] 步骤6、利用固定索将贝雷梁组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支撑大梁上的拉索上,之后启动卷扬机,利用拉索带动贝雷梁组在支撑大梁上向内横移一个贝雷梁组安装间距,之后
利用汽车吊将另一组贝雷梁组提升放置在顺桥向相邻的两个桥墩的支撑大梁上,同时利用
钢将该组贝雷梁组与在前的贝雷梁组及时进行横向连接,重复上述过程,直至所有贝雷
梁组安装完成,形成贝雷梁支撑桁架;
[0012] 步骤7、利用顶升缸将支撑大梁调整至平状态后,在贝雷梁支撑桁架上安装分配大梁,铺设平台面板,即可完成顶推平台的搭设;
[0013] 步骤8、顶推平台拆卸时,先利用顶升缸带动整个顶推平台下降一定距离,之后将平台面板和分配大梁从桥梁侧部抽离,接着利用顶升缸将支撑大梁调整至倾斜状态,其中,
支撑大梁靠近外侧临时钢管立柱的一端为低端,之后启动卷扬机,利用拉索带动贝雷梁组
在支撑大梁上向外横移至桥梁外,松开固定索,利用汽车吊将贝雷梁组垂直吊运至地面,重
复上述过程,直至完成所有贝雷梁组的拆卸;
[0014] 步骤9、将支撑大梁、支撑牛腿、横向分配梁、顶升缸拆卸后,即可完成整个顶推平台的拆卸。
[0015] 具体的,所述牛腿包括水平构件和斜构件,在桥墩上牛腿的水平构件和斜构件安装位置处分别设有预埋键盒和底部支座,所述预埋键盒通过第一螺旋支撑钢筋支撑安装在
所述桥墩上,所述底部支座通过第二螺旋支撑钢筋支撑安装在所述桥墩上,所述水平构件
匹配插接安装在所述预埋键盒中,所述斜构件的下端与所述底部支座铰接,所述第一螺旋
支撑钢筋与所述第二螺旋支撑钢筋与桥墩的主筋连接。
[0016] 具体的,位于桥墩顺桥向两侧的各对牛腿通过对拉螺杆拉紧。
[0017] 具体的,所述对拉螺杆布置两对,其中一对穿过桥墩和牛腿的水平构件后与螺母连接,另一对穿过桥墩和牛腿的斜构件后与锁紧螺母连接。
[0018] 具体的,所述第一螺旋支撑钢筋竖直预埋在所述桥墩中,且顶端与所述预埋键盒底部固定连接。
[0019] 具体的,所述第二螺旋支撑钢筋倾斜预埋在所述桥墩中,且顶端与所述底部支座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螺旋支撑钢筋的倾斜方向与所述斜构件延伸方向平行或重合。
[0020] 具体的,顶升缸的上端与支撑大梁铰接连接,下端固定在横向分配梁上或临时钢管立柱上。
[0021] 具体的,贝雷梁组在提升过程中两端增加尼龙绳,通过拉扯尼龙绳以使其保持平衡,防止提升过程中贝雷梁组与钢管立柱发生碰撞。
[0022]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贝雷梁组的两端支撑搭在支撑大梁上,而支撑大梁通过布置在桥墩上的支撑牛腿以及临时钢管立柱支撑,在支撑大梁上设有
卷扬机带动的拉索,而且支撑大梁倾斜可调,贝雷梁组安装或拆卸时,利用顶升缸将支撑大
梁调节至向内或向外倾斜,之后启动卷扬机利用拉索拉动贝雷梁组顺着支撑大梁倾斜方向
横向向内或横向向外移动,即可方便的实现贝雷梁组的安装或拆卸,有效解决了因桥梁顶
推完成后,因顶推平台上方现浇梁的阻碍,使得平台拆卸施工空间有限,无法利用吊机直接
起吊,造成贝雷梁拆卸不方便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
的附图。
[0024]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汽车吊将贝雷梁组提升示意图;
[0025]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利用汽车吊将贝雷梁组提升至支撑大梁示意图;
[0026]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剩余贝雷梁组提升至支撑大梁示意图;
[0027]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顶推平台搭建完成后横桥向示意图;
[0028]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顶推平台搭建完成后纵桥向示意图;
[0029]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支撑牛腿示意图;
[0030] 其中:1、桥墩;2、支撑牛腿;201、水平构件;202、斜构件;203、预埋键盒;204、底部支座;205、第一螺旋支撑钢筋;206、第二螺旋支撑钢筋;207、对拉螺杆;3、临时钢管立柱;4、
横向分配梁;5、顶升缸;6、支撑大梁;7、卷扬机;8、拉索;9、汽车吊;10、贝雷梁组;11、固定索;12、平台面板;13、尼龙绳;14、现浇梁;15、角钢。

具体实施方式

[0031]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
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033]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
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34] 参见图1‑图5,一种大跨度桥梁顶推施工用顶推平台搭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5] 步骤1、在沿横桥方向间隔布置的左右两幅桥墩1上分别并排安装多个支撑牛腿2,在每幅桥墩1的内外侧均设置有临时钢管立柱3;
[0036] 步骤2、在每幅桥墩1的多个支撑牛腿2上设置横向分配梁4,并在横向分配梁4上安装多个顶升缸5,在每根临时钢管立柱3的顶部同样安装顶升缸5;
[0037] 步骤3、在每幅桥墩1上安装支撑大梁6,支撑大梁6的两端底部分别与桥墩1两侧临时钢管立柱3上的顶升缸5连接,中部则与桥墩1横向分配梁4上的多个顶升缸5连接;
[0038] 步骤4、在每根支撑大梁6的两端分别安装卷扬机7,将拉索8的两端分别绕制在两个卷扬机7上,利用两个卷扬机7交替配合收卷,带动拉索8顺着桥梁横向方向来回移动,利
用顶升缸5将支撑大梁6调整至倾斜状态,从而方便贝雷梁组10移动,其中,支撑大梁6靠近
外侧临时钢管立柱3的一端为高端,倾斜的角度一般控制在1‑3度,如图2所示;
[0039] 步骤5、将贝雷梁在桥墩1外侧下方顺桥向拼装成组,利用汽车吊9将贝雷梁组10垂直提升至安装高程后,将贝雷梁组10的两端分别搭在顺桥向相邻的两个桥墩1的支撑大梁6
上,为提升安装效率,利用两台汽车吊9在左右两幅桥墩1外侧同时起施工;
[0040] 步骤6、利用固定索11将贝雷梁组10的两端分别固定在对应支撑大梁6上的拉索8上,如图2‑图4所示,之后启动贝雷梁组10两端的卷扬机组,利用拉索8带动贝雷梁组10在支
撑大梁6上向内横移一个贝雷梁组10安装间距,之后利用汽车吊9将另一组贝雷梁组10提升
放置在顺桥向相邻的两个桥墩1的支撑大梁6上,为使整个贝雷梁组10形成稳定的结构,同
时利用角钢15将该组贝雷梁组10与在前的贝雷梁组10及时进行横向连接,重复上述过程,
直至所有贝雷梁组10安装完成,形成贝雷梁支撑桁架;
[0041] 步骤7、利用顶升缸5将支撑大梁6调整至水平状态后,在贝雷梁支撑桁架上安装分配大梁(图中未示出),铺设平台面板12,即可完成顶推平台的搭设,如图4所示;
[0042] 步骤8、顶推平台拆卸时,先利用顶升缸5带动整个顶推平台下降一定距离,之后将平台面板12和分配大梁从桥梁侧部抽离,接着利用顶升缸5将支撑大梁6调整至倾斜状态,
其中,支撑大梁6靠近外侧临时钢管立柱3的一端为低端,之后启动卷扬机7,利用拉索8带动
贝雷梁组10在支撑大梁6上向外横移一个贝雷梁组10间距至桥梁外,之后将固定索11的两
端从拉索8和贝雷梁组10上松开,利用汽车吊9将贝雷梁组10垂直吊运至地面,重复上述过
程,直至完成所有贝雷梁组10的拆卸;
[0043] 步骤9、将支撑大梁6、支撑牛腿2、横向分配梁4、顶升缸5拆卸后,即可完成整个顶推平台的拆卸。
[0044] 本实施例中,贝雷梁组10的两端支撑搭在支撑大梁6上,而支撑大梁6通过布置在桥墩1上的支撑牛腿2以及临时钢管立柱3支撑,在支撑大梁6上设有卷扬机7带动的拉索8,
而且支撑大梁6倾斜可调,贝雷梁组10安装或拆卸时,利用顶升缸5将支撑大梁6调节至向内
或向外倾斜,从而方便贝雷梁组10在其上横移,之后启动卷扬机7利用拉索8拉动贝雷梁组
10顺着支撑大梁6倾斜方向横向向内或横向向外移动,即可方便的实现贝雷梁组10的安装
或拆卸,有效解决了因桥梁顶推完成后,因顶推平台上方现浇梁的阻碍,使得平台拆卸施工
空间有限,无法利用吊机直接起吊,造成贝雷梁拆卸不方便的问题。左右两副桥墩1上的贝
雷梁组10可以同时安装和拆卸,从而可以大幅度提升拆装效率。
[0045] 参见图6,在一些实施例中,支撑牛腿2包括水平构件201和斜构件202,在桥墩1上牛腿的水平构件201和斜构件202安装位置处分别设有预埋键盒203和底部支座204,预埋键
盒203通过第一螺旋支撑钢筋205支撑安装在桥墩1上,底部支座204通过第二螺旋支撑钢筋
206支撑安装在桥墩1上,水平构件201匹配插接安装在预埋键盒203中,斜构件202的下端与
底部支座204铰接,第一螺旋支撑钢筋205与第二螺旋支撑钢筋206与桥墩1的主筋连接。
[0046] 本实施例中,牛腿的水平构件201直接插入桥墩1上的预埋键盒203中,斜构件202与底部支座204铰接连接,预埋键盒203和底部支座204则通过螺旋支撑钢筋与桥墩1有效连
接,相比于传统牛腿通过桥墩1预埋件焊接安装,插入式牛腿在安装形式上更加便捷,同时
避免传递弯矩至桥墩1,保证了桥墩1混凝土受安全性。三角形插入式牛腿采用装配式安
装,可在顶推施工结束后完整拆除用于后续施工,大大增加了牛腿重复利用率,节约了后续
施工中牛腿制造的材料和时间投入。
[0047] 牛腿水平构件201、斜构件202均采用Q235b材质,预埋键盒203时为防止混凝土浇筑时键盒位移,现场安装时应采取可靠加固措施,预埋时若与主筋冲突,可适当调整主筋间
距,必要时可在键盒处增加1‑2根较短主筋以局部加固。安装时应确保其精度要求,平面位
置偏差值控制在±20mm内,底部水平度控制在±5mm内,桥墩1施工结束后,在键盒内焊接与
桥墩1主筋同型号钢筋,并填充桥墩1同等级混凝土,保证桥墩1后续局部受力安全。
[0048] 参见图6,可以理解的是,为保证牛腿安装的稳定性,位于桥墩1顺桥向两侧的各对牛腿通过对拉螺杆207拉紧,具体的,对拉螺杆207布置两对,其中一对穿过桥墩1和牛腿的
水平构件201后与锁紧螺母连接,另一对穿过桥墩1和牛腿的斜构件202后与锁紧螺母连接。
[0049] 具体的,第一螺旋支撑钢筋205竖直预埋在桥墩1中,且顶端与预埋键盒203底部固定连接,第二螺旋支撑钢筋206倾斜预埋在桥墩1中,且顶端与底部支座204固定连接,第二
螺旋支撑钢筋206的倾斜方向与斜构件202延伸方向平行或重合。
[0050] 具体的,为保证顶升缸5不发生滑移或倾覆,顶升缸5的上端与支撑大梁6铰接连接,下端固定在横向分配梁4上或临时钢管立柱3上,横向分配梁4则通过螺栓或U型卡箍固
定安装在牛腿上,防止其失稳。
[0051] 具体的,为防止贝雷梁组10提升过程中与钢管立柱发生碰撞,贝雷梁组10在提升过程中两端增加尼龙绳13,通过拉扯尼龙绳以使其保持平衡,防止贝雷片与支撑大梁6或钢
管立柱发生碰撞,利用汽车吊9,将待安装贝雷梁组10放至支撑大梁6上准备横移前,要及时
拆除尼龙绳13。
[0052] 在贝雷桁架上按设计间距铺设分配大梁,分配大梁标准间距为60cm,分配大梁与贝雷桁架、贝雷桁架与支撑大梁6之间应采用U型卡箍加固防止其失稳,在顶推平台上增设
置墩顶型钢限位及纠偏装置、节材间歇式滑道、助推滑,有效确保大跨度工字组合钢梁无
导梁顶推安全实施,工字组合钢梁顶推完成后,在顶推平台上铺设垫木,之后支模进行现浇
梁14的浇注,现浇梁14的两端分别搭设在顶推平台顺桥方向的两个桥墩1顶部上,之后即可
完成拆模和撤销垫木的过程。
[0053] 上述本发明所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除另有声明外,如果其公开了数值范围,那么公开的数值范围均为优选的数值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优选的数值范围
仅仅是诸多可实施的数值中技术效果比较明显或具有代表性的数值。由于数值较多,无法
穷举,所以本发明才公开部分数值以举例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且,上述列举的数值不
应构成对本发明创造保护范围的限制。
[0054] 同时,上述本发明如果公开或涉及了互相固定连接的零部件或结构件,那么,除另有声明外,固定连接可以理解为:能够拆卸地固定连接(例如使用螺栓或螺钉连接),也可以
理解为:不可拆卸的固定连接(例如铆接、焊接),当然,互相固定连接也可以为一体式结构
(例如使用铸造工艺一体成形制造出来)所取代(明显无法采用一体成形工艺除外)。
[0055] 另外,上述本发明公开的任一技术方案中所应用的用于表示位置关系或形状的术语除另有声明外其含义包括与其近似、类似或接近的状态或形状。本发明提供的任一部件
既可以是由多个单独的组成部分组装而成,也可以为一体成形工艺制造出来的单独部件。
[0056] 上述实施例仅仅是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
动。这里也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例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
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