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 桥梁 / 桥梁零件 /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申请号 CN202410301659.4 申请日 2024-03-16 公开(公告)号 CN117926651A 公开(公告)日 2024-04-26
申请人 淄博环能海臣环保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宝安;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地上车行高架箱梁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环岛立交桥及引桥、桥下地面车行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环岛立交涵及引涵,增加了一层两条或四条通行道路,并实现了各层道路之间的相互联通。将原集中于交叉路口的左转、右转、调头、直行的车辆在道路层间提前进行了逐次分流,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分开,互不影响,顺畅行驶。将行人和非机动车通过多层高架桥、地面道路、地下涵道进行分流。此桥是对道路、 桥梁 、涵洞布局的全新技术方案,改变了车辆行人在交叉路口上的通行方式,解决了人们等待红灯及上桥下不来的问题。
权利要求

1.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三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设置于三叉Y形的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或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三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连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连通;或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连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连通,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连通;
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连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连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连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车辆驶入三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联通,驶入三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联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
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辆驶入三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联通,先驶入或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入三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联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联通进出口,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三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电梯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2.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十字形交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设置于十字形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八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或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十字形交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连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连通;或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连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连通,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连通;
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连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连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连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车辆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联通,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联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辆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联通,先驶入或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联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联通进出口,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3.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设置于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十条及以上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或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连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连通;或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连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连通,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连通;
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连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连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连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车辆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联通,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联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辆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联通,先驶入或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联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联通进出口,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4.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三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设置于三叉Y形的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或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三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车辆驶入三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连通,驶入三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
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或车辆驶入三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连通,先驶入或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入三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连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进出口联通,再与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进出口联通,最后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
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或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或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或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与对应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或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三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5.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十字形交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设置于十字形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八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八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或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十字形交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车辆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连通,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或车辆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连通,先驶入或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连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进出口联通,再与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进出口联通,最后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
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或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或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或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与对应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或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6.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设置于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十条及以上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十条及以上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或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车辆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连通,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或车辆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连通,先驶入或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连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进出口联通,再与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进出口联通,最后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
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或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
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或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或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或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与对应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或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7.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三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设置于三叉Y形的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其中,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双层同轴转盘,和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双层同轴转盘为相互对应的共用双层同轴转盘;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及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双层同轴转盘的其中一层同轴转盘相互对应互通连通;并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或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三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进出口联通,再与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进出口联通,最后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
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使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最后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的同轴转盘,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或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沿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车辆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沿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最后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或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其中,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两侧常规机动车行驶车道,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中间车道,为有轨或无轨地常规机动车辆行驶车道;常规机动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两侧道路的下层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常规机动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常规机动车辆沿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常规机动车辆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常规机动车辆沿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最后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
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先联通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的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与上坡引桥连通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左转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联通,右转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联通,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与上坡引桥连通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左转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联通,右转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联通,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三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8.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十字形交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设置于十字形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八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八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八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其中,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双层同轴转盘,和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双层同轴转盘为相互对应的共用双层同轴转盘;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及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双层同轴转盘的其中一层同轴转盘相互对应互通连通;并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或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十字形交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进出口联通,再与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进出口联通,最后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
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使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最后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的同轴转盘,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或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沿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车辆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沿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最后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或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其中,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两侧常规机动车行驶车道,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中间车道,为有轨或无轨地铁常规机动车辆行驶车道;常规机动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两侧道路的下层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常规机动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常规机动车辆沿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常规机动车辆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常规机动车辆沿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最后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
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先联通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的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与上坡引桥连通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左转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联通,右转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联通,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与上坡引桥连通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左转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联通,右转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联通,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9.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五岔及以上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设置于五岔及以上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十条及以上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十条及以上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十条及以上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其中,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双层同轴转盘,和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双层同轴转盘为相互对应的共用双层同轴转盘;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及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双层同轴转盘的其中一层同轴转盘相互对应互通连通;并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五岔及以上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五岔及以上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五岔及以上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五岔及以上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五岔及以上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或沿五岔及以上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五岔及以上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五岔及以上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五岔及以上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五岔及以上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五岔及以上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
或五岔及以上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进出口联通,再与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进出口联通,最后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
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使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最后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的同轴转盘,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或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沿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车辆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沿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最后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或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其中,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两侧常规机动车行驶车道,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中间车道,为有轨或无轨地铁常规机动车辆行驶车道;常规机动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两侧道路的下层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常规机动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常规机动车辆沿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常规机动车辆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常规机动车辆沿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最后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
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先联通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的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与上坡引桥连通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左转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联通,右转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联通,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与上坡引桥连通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左转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联通,右转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联通,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五岔及以上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10.与权利要求1、2、3、4、5、6、7、8或9所述的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所配套的高架立体道路,包括高架路桥桥墩基座、桥面箱梁,其特征是:高架路桥基座为管筒与封顶端盖路面装置组成的桥墩基座,其形状包括圆管形,或为多愣管形;
或桥墩基座与桥墩基座之间紧密排列,封顶端盖路面装置与桥墩基座互补错位布置,其形状包括“口”字管形,“日”字管形;桥墩基座的上管筒沿设有与封顶端盖路面装置连通的预设装置,预设装置包括插槽、螺栓筋接头;桥墩基座的下管口沿上,设有钢质刃口沿;桥墩基座的制造材料为钢材、或为钢筋混凝土材料;
桥墩基座的上管筒口沿连通封顶端盖路面装置,与实芯柱状桥墩或管筒状桥墩的下部连通,管状桥墩其形状对应的,封顶端盖路面装置与管筒状基座的上管筒沿连通,封顶端盖路面装置为常规钢筋混凝土浇筑;或封顶端盖路面装置与管筒状基座的连通包括栓接、焊接、或混凝土浇筑连通;封顶端盖路面装置壁上连通有,通过阀门向管筒状基座内注加压、或注沙加压;
在戈壁中埋装管筒状基座的过程,需对管筒状基座安装处通过钢楔模具及设备打桩到设定深度,使戈壁土石形成与管筒状基座对应的环形槽,之后,将钢楔模具取出,将管筒状基座置入戈壁土石环形槽中,并对管筒状基座内外的戈壁土石夯实,使管筒状基座与戈壁土石紧密结合,将桥墩基座的上管筒上口沿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或将桥墩基座的上管筒上口沿与法兰管腔装置的封顶法兰连通,法兰管腔装置通过阀门将砂浆注入法兰管腔装置内使其充实;
或在土地、海滩及盐地中埋装管筒状基座的过程,需对管筒状基座安装处通过钢楔模具及设备打桩到设定深度,使戈壁土石形成与管筒状基座对应的环形槽,之后,将钢楔模具取出,将管筒状基座座钢制刃口置入泥土的环形槽中,并对管筒状基座内外夯实,使管筒状基座与泥土紧密结合,将桥墩基座的上管筒上口沿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或将桥墩基座的上管筒沿与法兰管腔装置的封顶法兰连通,法兰管腔装置通过阀门将砂浆注入法兰管腔装置内使其充实,装置总成;
在沙漠中埋装管筒状基座的过程,需对管筒状基座安装处注水,使沙子充分湿润沉降紧实,之后,将管筒状基座打入沙土中一定深度,并对管筒状基座内外夯实,使管筒状基座与沙土紧密结合,将桥墩基座的上管筒上口沿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或将桥墩基座的上管筒沿与封顶端盖路面装置连通,封顶端盖路面装置通过阀门将砂浆注入封顶端盖路面装置内使其充实,之后,将桥面箱梁或桥隧复合箱梁桥墩与封顶端盖路面装置连通;
箱梁为“口”字管形,或为侧倒“日”字管形,或为侧倒“目”字管形,桥隧复合箱梁的侧壁为实壁,或为柱状格栅,形成上下架空双层路面,上层路面为车行道路,下层路面为轨道交通道路及车行道路与轨道交通复合道路,底层路面为人行车行共用道路,桥面箱梁或桥隧复合箱梁与桥面箱梁或桥隧复合箱梁连通。

说明书全文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道路环岛立交桥涵领域,特别涉及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背景技术

[0002] 目前,随着汽车工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平的提高,汽车已进入众多家庭,由于汽车数量迅猛增加,给城市交通带来巨大压,造成交通堵塞的现象日趋严重。众所周知,城市交通拥堵是最难治理、长期得不到解决的世界性难题,困扰世界各国城市交通良性发展。同时严重污染环境,由于机动车的暴增,堵车正成为各大城市的一种流行病,这一切都是原始落后红绿灯控制和繁杂的立交桥造成的历史问题。很多车辆在路口与路口之间重复着启动、加速刹车、等待、启动、加速的循环,不但造成油料或电能的浪费,车辆的磨损,安全的隐患,污染空气,而且浪费人们的时间,影响人们的情绪。
[0003] 就我国现在的道路建设而言,其道路、桥涵密度已经接近极限,能挖掘的潜力已不大。因此,必须通过使用开拓性发明创新技术,打破常规,才能提升现有交通能力,改善道路的拥堵状况。而现在交通堵塞的主要问题是道路交叉点太多,通过现有的立交桥及红绿灯解决交通问题已不可能。其主要原因之一是:很多丁字路口、十字形交叉路口没有车行转向立交桥涵,全靠红绿灯控制。机动车不能直接调头、左转弯,加上机动车与非机动车混合交织造成交通混乱的局面。立交桥设计的复杂程度使的行人、车辆上桥下不来,繁琐、庞大、高耗能、通行距离过长,污染严重,不符合现代人追求简洁、高效、快速的生活理念。

发明内容

[0004] 为提升我国道路交通能力、减少环境污染,发明人经过多年的调查研究,发明了一种结构简单,不使用红绿灯,人车各行其道的丁字路口和十字形交叉路口人车分流无阻碍畅行立交桥。此立交桥涵设计理念是将原来集中于路口的左转、右转、调头、直行的车辆提前进行了逐次分流,使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分开,互不影响,左行、调头、直行、右行顺畅行驶。即跨桥侧先是左行分流,之后是直行分流,再是调头分流,再是右转分流;而行人和非机动车则通过地下环形涵道分流。行人和非机动车也可以通过地上架设天桥分流。可实现道路无阻碍畅行的立交桥模组合,从根本上解决交通拥堵的问题。此桥体简单,占地面积小,造价低,小型化、少绕路,从根本上解决了人们等待红灯及上桥下不来的问题。
[0005] 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三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设置于三叉Y形的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0006]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或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三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0007]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连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连通。或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连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连通,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连通。
[0008] 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连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连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连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0009] 车辆驶入三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联通,驶入三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联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辆驶入三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联通,先驶入或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入三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联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联通进出口,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0010] 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0011]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三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0012]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0013]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电梯
[0014]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0015]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十字形交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设置于十字形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八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0016]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或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十字形交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0017]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连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连通。或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连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连通,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连通。
[0018] 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连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连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连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0019] 车辆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联通,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联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辆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联通,先驶入或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联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联通进出口,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0020] 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0021]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0022]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0023]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0024]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0025]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设置于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十条及以上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0026]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或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0027]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连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连通。或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连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连通,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连通。
[0028] 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连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连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连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0029] 车辆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联通,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联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辆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联通,先驶入或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联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联通进出口,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0030] 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0031]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0032]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0033]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0034]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0035]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三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设置于三叉Y形的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0036] 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或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三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0037] 车辆驶入三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连通,驶入三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或车辆驶入三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连通,先驶入或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入三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连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0038] 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进出口联通,再与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进出口联通,最后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
[0039] 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0040]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0041] 或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或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0042]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或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与对应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或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0043]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三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0044]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0045]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0046]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0047]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十字形交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设置于十字形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八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八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0048] 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或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十字形交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0049] 车辆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连通,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或车辆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连通,先驶入或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连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0050] 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进出口联通,再与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进出口联通,最后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
[0051] 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0052]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0053] 或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或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0054]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或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与对应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或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0055]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0056]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0057]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0058]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0059]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设置于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十条及以上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十条及以上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0060] 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或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0061] 车辆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连通,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或车辆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引桥连通,先驶入或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入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连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0062] 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进出口联通,再与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进出口联通,最后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
[0063] 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0064]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0065] 或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或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0066]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或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或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与对应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同轴转盘联通,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或在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和调头。
[0067]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五岔及以上交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0068]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0069]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0070]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0071]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三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设置于三叉Y形的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六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其中,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双层同轴转盘,和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双层同轴转盘为相互对应的共用双层同轴转盘。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及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双层同轴转盘的其中一层同轴转盘相互对应互通连通。并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0072] 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或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三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三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三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六通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0073] 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三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进出口联通,再与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进出口联通,最后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联通。
[0074] 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0075] 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使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最后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的同轴转盘,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0076] 或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沿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车辆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沿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最后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0077] 或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在三叉Y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其中,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两侧常规机动车行驶车道,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中间车道,为有轨或无轨地常规机动车辆行驶车道。常规机动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两侧道路的下层行驶,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常规机动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常规机动车辆沿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常规机动车辆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常规机动车辆沿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最后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
[0078] 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0079]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先联通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的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0080] 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与上坡引桥连通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左转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联通,右转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联通,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0081] 或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与上坡引桥连通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左转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联通,右转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联通,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0082]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六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三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六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0083]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0084]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0085]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十字形交叉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设置于十字形交叉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八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八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八条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其中,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双层同轴转盘,和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双层同轴转盘为相互对应的共用双层同轴转盘。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及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双层同轴转盘的其中一层同轴转盘相互对应互通连通。并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0086] 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或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十字形交叉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十字形交叉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八通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0087] 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十字形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进出口联通,再与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进出口联通,最后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联通。
[0088] 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0089] 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使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最后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的同轴转盘,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0090] 或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沿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车辆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沿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最后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0091] 或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在十字形交叉路口的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其中,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两侧常规机动车行驶车道,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中间车道,为有轨或无轨地铁常规机动车辆行驶车道。常规机动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两侧道路的下层行驶,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常规机动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常规机动车辆沿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常规机动车辆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常规机动车辆沿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最后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
[0092] 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0093]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先联通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的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0094] 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与上坡引桥连通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左转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联通,右转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联通,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0095] 或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与上坡引桥连通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左转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联通,右转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联通,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0096]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八条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十字形交叉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八通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0097]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0098]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0099]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0100]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五岔及以上路口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设置于五岔及以上路口上。其特征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包括十条及以上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十条及以上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或十条及以上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及同轴转盘的组合体,其中,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双层同轴转盘,和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双层同轴转盘为相互对应的共用双层同轴转盘。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同轴转盘,和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及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双层同轴转盘的其中一层同轴转盘相互对应互通连通。并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引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和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引涵构成的五岔及以上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
[0101] 五岔及以上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行驶车辆,沿五岔及以上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五岔及以上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右转驶出五岔及以上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或沿五岔及以上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通过左行绕转设于道路中间的桥墩,实现车辆在五岔及以上路口桥下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上调头。或沿五岔及以上路口前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五岔及以上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行驶,通过车辆绕转驶出五岔及以上路口的桥下地面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道路,进入地面车行基本道路。
[0102] 五岔及以上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五岔及以上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或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上坡左转引桥联通,上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进出口联通,再与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进出口联通,最后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联通。
[0103] 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出口联通,再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左转引桥联通,下坡左转引桥先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上层桥面进出口联通,再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桥面进出口联通,最后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联通。
[0104] 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行驶,使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右转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最后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的同轴转盘,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0105] 或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下层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沿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车辆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车辆沿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最后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0106] 或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在五岔及以上路口的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设有与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下层桥面联通的同轴转盘连通组合体,其中,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两侧常规机动车行驶车道,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中间车道,为有轨或无轨地铁常规机动车辆行驶车道。常规机动车辆沿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两侧道路的下层行驶,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的常规机动车辆,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常规机动车辆沿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左转驶入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常规机动车辆右转驶出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常规机动车辆沿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继续行驶,最后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驶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
[0107] 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上坡引桥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进入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
[0108] 或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沿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的路边线,与路边线平行左转调直,进入下坡引桥的下坡段,下坡引桥的下坡段出口,先联通驶入地上车行高架路桥,再驶出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进入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的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0109] 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与上坡引桥连通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左转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联通,右转与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联通,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0110] 或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的下坡引桥连通,上坡引桥与下坡引桥之间,为等高的下坡引桥与上坡的引桥上、下错位并列平行。下坡引桥等高右转,跨过与上坡引桥连通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左转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上层桥面联通,右转与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下层桥面联通,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连通。至少二条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设有构建于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桥上的上下两层同轴转盘,用于实现常规机动车辆在至少二条的地上车行双层三孔箱梁高架路桥的同轴转盘上,实现相互联通及调头。
[0111] 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其两侧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下坡引涵连通,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连通,形成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与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对应的上下坡引涵连通,十条及以上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的上下坡引涵,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连通。或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为架构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之地下,和非机动车沿五岔及以上路口的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行进,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驶入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人和非机动车沿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顺时针,或逆时针行进,实现人和非机动车左转、右转,从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十通及以上环岛立交涵的上下坡引涵行进,进出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
[0112] 车辆通过沿交叉路口桥下环岛道路逆时针绕转,实现车辆右转、直行、左转或调头。
[0113]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中部,设有联通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的坡道、楼梯或电梯。
[0114] 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与车行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的上坡或下坡左转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只有中间线隔开的主路,上坡或下坡引桥在沿地面车行基本道路路边线与上坡或下坡左转立交引桥连通。当地面车行基本道路为设有间隔线隔开的主路和辅路,上坡或下坡引桥联通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上坡或下坡引桥出口设于间隔线之上,与地面车行基本道路的主路和相邻辅路连通。
[0115] 与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所配套的高架立体道路,包括高架路桥桥墩基座、桥面箱梁。其特征是:高架路桥基座为管筒与封顶端盖路面装置组成的桥墩基座,其形状包括圆管形,或为多愣管形。或桥墩基座与桥墩基座之间紧密排列,封顶端盖路面装置与桥墩基座互补错位布置,其形状包括“口”字管形,“日”字管形。桥墩基座的上管筒沿设有与封顶端盖路面装置连通的预设装置,预设装置包括插槽、螺栓筋接头。桥墩基座的下管口沿上,设有钢质刃口沿。桥墩基座的制造材料为钢材、或为钢筋混凝土材料。
[0116] 桥墩基座的上管筒口沿连通封顶端盖路面装置,与实芯柱状桥墩或管筒状桥墩的下部连通,管状桥墩其形状对应的,封顶端盖路面装置与管筒状基座的上管筒沿连通,封顶端盖路面装置为常规钢筋混凝土浇筑。或封顶端盖路面装置与管筒状基座的连通包括栓接、焊接、或混凝土浇筑连通。封顶端盖路面装置壁上连通有,通过阀门向管筒状基座内注水加压、或注沙加压。
[0117] 在戈壁中埋装管筒状基座的过程,需对管筒状基座安装处通过钢楔模具及设备打桩到设定深度,使戈壁土石形成与管筒状基座对应的环形槽,之后,将钢楔模具取出,将管筒状基座置入戈壁土石环形槽中,并对管筒状基座内外的戈壁土石夯实,使管筒状基座与戈壁土石紧密结合,将桥墩基座的上管筒上口沿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或将桥墩基座的上管筒上口沿与法兰管腔装置的封顶法兰连通,法兰管腔装置通过阀门将砂浆注入法兰管腔装置内使其充实。
[0118] 或在土地、海滩及盐地中埋装管筒状基座的过程,需对管筒状基座安装处通过钢楔模具及设备打桩到设定深度,使戈壁土石形成与管筒状基座对应的环形槽,之后,将钢楔模具取出,将管筒状基座座钢制刃口置入泥土的环形槽中,并对管筒状基座内外夯实,使管筒状基座与泥土紧密结合,将桥墩基座的上管筒上口沿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或将桥墩基座的上管筒沿与法兰管腔装置的封顶法兰连通,法兰管腔装置通过阀门将砂浆注入法兰管腔装置内使其充实,装置总成。
[0119] 在沙漠中埋装管筒状基座的过程,需对管筒状基座安装处注水,使沙子充分湿润沉降紧实,之后,将管筒状基座打入沙土中一定深度,并对管筒状基座内外夯实,使管筒状基座与沙土紧密结合,将桥墩基座的上管筒上口沿通过混凝土进行浇筑。或将桥墩基座的上管筒沿与封顶端盖路面装置连通,封顶端盖路面装置通过阀门将砂浆注入封顶端盖路面装置内使其充实,之后,将桥面箱梁或桥隧复合箱梁桥墩与封顶端盖路面装置连通。
[0120] 箱梁为“口”字管形,或为侧倒“日”字管形,或为侧倒“目”字管形,桥隧复合箱梁的侧壁为实壁,或为柱状格栅,形成上下架空双层路面,上层路面为车行道路,下层路面为轨道交通道路及车行道路与轨道交通复合道路,底层路面为人行车行共用道路,桥面箱梁或桥隧复合箱梁与桥面箱梁或桥隧复合箱梁连通。
[0121] 有益效果:本发明是对道路、桥梁、涵洞的布局优化设计,利用现行的交通规则,改变车辆、行人在道路上的通行方式,本发明具有:1、结构简单,高效,安全、不占道路之外的其它土地,双向三车道就能实施,占地面积小,造价低,不绕路,便于标准化设计,模块化生产安装。
[0122] 2、不使用红绿灯,没有冲突点,没有交织点,人车各行其道,减少交通事故。
[0123] 3、节约能源,低,节省时间、人力、物力。
[0124] 4、机动车与非机动车分离行驶,所有转弯、调头过程都在立交桥涵上完成。
[0125] 5、有利于驾乘人员的身心健康。
[0126] 使得道路桥涵模块化、标准化、简单化,可大幅提升交通效率,撤销红绿灯。可高效解决我国城市交通严重堵车的问题,节能减排,保护生态环境,其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巨大。附图说明
[0127] 图1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一实施例,其为Y形交叉路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二实施例,其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二实施例,其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二实施例,其为十字形交叉路口桥身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二实施例,其为十字形交叉路口高架立体道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三实施例,其为五岔形交叉路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四实施例,其为六岔形交叉路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五实施例,其为Y形交叉路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六实施例,其为十字形交叉路口桥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六实施例,其为十字形交叉路口高架立体道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六实施例,其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2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六实施例,其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3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六实施例,其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4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六实施例,其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5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七实施例,其为五岔形交叉路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6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八实施例,其为六岔形交叉路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九实施例,其为Y形交叉路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8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十实施例,其为十字形交叉路口桥身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9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十实施例,其为十字形交叉路口高架立体道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0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十实施例,其为十字形交叉路口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1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十一实施例,其为五岔形交叉路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2是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的第十二实施例,其为六岔形交叉路口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128] 图中:1地面人行非机动车行基本道路、2地上车行高架路桥、3车行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4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环岛立交涵上下坡引涵、5交叉路口调头路口、6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人车畅行立交道路桥涵中心功能轴筒、7地下人行非机动车行环岛立交涵、8车行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出口、9车行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入口、10车行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11车行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出口、12高架立体道路交叉路口多层环岛立交道路桥涵中心功能轴筒联通楼梯、13地面车行基本道路、14车行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连通入口、15车行环岛立交桥上坡引桥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连通出口、16车行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连通入口、17车行环岛立交桥下坡引桥与地上车行高架路桥连通出口、18车行环岛立交桥、19地上车行高架路桥环岛、20人行非机动车行环岛、21路口桥下地面车行环岛道路、22桥墩、23罩棚、24土地、25楼梯、26桥墩倒池形基座、27地上车行高架箱梁下层路桥、28上坡引桥进地上车行高架箱梁下层路桥入口、29地上车行高架箱梁下层路桥出到上坡引桥入口、30下坡引桥进地上车行高架箱梁下层路桥入口、
31地上车行高架箱梁下层路桥出到下坡引桥入口、32桥墩倒池形基座注沙控制阀、33桥墩倒池形基座注沙管、34桥墩倒池形基座注沙、35地上车行高架箱梁轨道桥隧。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