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悬挂式桥梁

申请号 CN202111011352.3 申请日 2021-08-31 公开(公告)号 CN113981793B 公开(公告)日 2024-03-15
申请人 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严爱国; 曾敏; 文望青; 刘诗文; 刘阳明; 饶少臣; 崔旸; 陈丽莎; 姜文恺; 张子尧; 张学强; 李书琼; 樊少彻; 马明; 李元俊; 王希;
摘要 本 申请 实施例 提供一种悬挂式 桥梁 ,属于桥梁技术领域,悬挂式桥梁包括轨道梁、第一销轴、第二销轴以及桥墩。每根轨道梁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安装孔,另一端形成有第二安装孔,每根第一销轴贯穿第一安装孔,每根第一销轴在第一安装孔内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移动,轨道梁用于限制第一销轴相对于轨道梁转动。每根第二销轴贯穿第二安装孔,轨道梁用于限制第二销轴相对于轨道梁沿第二销轴的径向移动。第一销轴和第二销轴均跨设于相对布置的两个桥墩吊 耳 ,第一销轴与桥墩吊耳转动连接,桥墩吊耳限制第一销轴相对于桥墩吊耳沿第一销轴的径向移动,桥墩吊耳限制第二销轴相对于桥墩吊耳沿第二销轴的径向移动。本申请实施例的悬挂式桥梁提高了车辆行驶的舒适性。
权利要求

1.一种悬挂式桥梁,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梁,所述轨道梁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轨道梁沿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的一端形成有沿横向相对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每根所述轨道梁沿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形成有沿横向相对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
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数量为至少一根,每根所述第一销轴贯穿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安装孔,每根所述第一销轴在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能够沿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轨道梁用于限制对应所述第一销轴相对于所述轨道梁转动;
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的数量为至少一根,每根所述第二销轴贯穿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轨道梁用于限制对应所述第二销轴相对于所述轨道梁沿所述第二销轴的径向移动;以及
桥墩,相邻两根所述轨道梁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桥墩,每个所述桥墩包括墩体以及沿所述横向相对布置的至少两个桥墩吊,所述墩体与所述桥墩吊耳连接,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均跨设于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桥墩吊耳,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桥墩吊耳转动连接,所述桥墩吊耳限制所述第一销轴相对于所述桥墩吊耳沿所述第一销轴的径向移动,所述桥墩吊耳限制所述第二销轴相对于所述桥墩吊耳沿所述第二销轴的径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挂式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梁位于沿横向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桥墩吊耳之间,所述第一销轴包括:
第一止旋轴,贯穿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止旋轴在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能够沿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移动,对应所述轨道梁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止旋轴相对于所述轨道梁转动;以及
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止旋轴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与对应所述桥墩吊耳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式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旋轴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的跨距大于所述第一销轴沿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的跨距。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挂式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销轴包括:
第二止旋轴,贯穿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轨道梁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止旋轴相对于所述轨道梁转动,所述轨道梁用于限制对应所述第二销轴相对于所述轨道梁沿所述第二止旋轴的径向移动;以及
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止旋轴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与对应所述桥墩吊耳转动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式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吊耳包括:
桥墩吊耳本体,形成有止旋孔以及限位部,所述桥墩吊耳本体于所述第一销轴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销轴的一端均设置有所述止旋孔,每个所述止旋孔的下方均设置有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限位部,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围设成与所述止旋孔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销轴能够经对应所述开口移入所述止旋孔,所述第二销轴能够经对应所述开口移入所述止旋孔;以及
装置,安装在对应所述止旋孔内,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承力装置的下方以防止所述承力装置从所述开口脱离所述止旋孔,所述第一销轴与对应所述承力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穿设于对应所述承力装置,所述桥墩吊耳本体限制所述承力装置相对于所述桥墩吊耳本体转动,沿所述第一销轴的径向,所述桥墩吊耳本体限制对应所述承力装置移动,沿所述第二销轴的径向,所述桥墩吊耳本体限制对应所述承力装置移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挂式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装置包括:
支撑垫,位于所述止旋孔内,所述支撑垫抵接在对应所述限位部的上方;以及承力组件,位于所述止旋孔内,所述承力组件抵接在所述支撑垫的上方,所述承力组件的顶部以及所述承力组件沿目标方向的相对两侧均与所述桥墩吊耳本体抵接,所述止旋孔和所述开口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交叉布置,所述第一销轴与对应所述承力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穿设于对应所述承力组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悬挂式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力组件包括:
承力台,位于所述止旋孔内,所述承力台安装在所述支撑垫的上方,所述第一销轴与对应所述承力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穿设于对应所述承力台;以及
调整垫,所述承力台与所述支撑垫之间、所述承力台的顶部与所述桥墩吊耳本体之间、所述承力台沿所述目标方向的相对两侧与桥墩吊耳本体之间均设置有所述调整垫,位于所述承力台与所述支撑垫之间的调整垫分别与所述承力台和所述支撑垫抵接,位于所述承力台与所述桥墩吊耳本体之间的调整垫分别与所述承力台和所述桥墩吊耳本体抵接。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挂式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吊耳还包括止挡部,每个所述止旋孔均对应设置有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止挡部位于对应所述止旋孔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的止挡部位于对应所述止旋孔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悬挂式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桥墩吊耳还包括与所述桥墩吊耳本体连接的封板,所述第一销轴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销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封板,以防止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沿横向窜动。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悬挂式桥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式桥梁还包括沿所述横向相对布置的至少两限位板和第一滑板,每块所述限位板与对应所述轨道梁连接,每块所述限位板至少部分地位于对应所述轨道梁沿横向朝向对应所述桥墩吊耳的一侧,每块所述第一滑板位于对应所述限位板与对应所述桥墩吊耳之间,每块所述第一滑板与对应所述桥墩吊耳连接,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滑板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桥墩吊耳之间的摩擦系数。

说明书全文

一种悬挂式桥梁

技术领域

[0001] 本申请涉及桥梁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悬挂式桥梁。

背景技术

[0002] 悬挂式单轨墩梁可以采用销轴连接也可以采用支座连接,相关技术中悬挂式单轨墩梁通常包括桥墩和悬挂在桥墩上的轨道梁,轨道梁与桥墩通过销轴连接,轨道梁通常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轨道梁的固定端用于与桥墩进行固定防止轨道梁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窜动,轨道梁的活动端允许有一定的伸缩变形量,以释放轨道梁的冷热变形。相关技术中,当轨道梁的活动端相对于桥墩伸缩移动,轨道梁会沿轨道梁的高度方向发生偏移,影响车辆行驶的舒适性。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悬挂式桥梁,以降低轨道梁沿轨道梁的高度方向的偏移量,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悬挂式桥梁,包括:
[0005] 轨道梁,所述轨道梁的数量为多根,每根所述轨道梁沿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的一端形成有沿横向相对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每根所述轨道梁沿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形成有沿横向相对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
[0006] 第一销轴,所述第一销轴的数量为至少一根,每根所述第一销轴贯穿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安装孔,每根所述第一销轴在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能够沿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移动,所述轨道梁用于限制对应所述第一销轴相对于所述轨道梁转动;
[0007] 第二销轴,所述第二销轴的数量为至少一根,每根所述第二销轴贯穿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二安装孔,所述轨道梁用于限制对应所述第二销轴相对于所述轨道梁沿所述第二销轴的径向移动;以及
[0008] 桥墩,相邻两根所述轨道梁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桥墩,每个所述桥墩包括墩体以及沿所述横向相对布置的至少两个桥墩吊,所述墩体与所述桥墩吊耳连接,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均跨设于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桥墩吊耳,所述第一销轴与所述桥墩吊耳转动连接,所述桥墩吊耳限制所述第一销轴相对于所述桥墩吊耳沿所述第一销轴的径向移动,所述桥墩吊耳限制所述第二销轴相对于所述桥墩吊耳沿所述第二销轴的径向移动。
[0009] 一实施例中,所述轨道梁位于沿横向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桥墩吊耳之间,所述第一销轴包括:
[0010] 第一止旋轴,贯穿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止旋轴在对应所述第一安装孔内能够沿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移动,对应所述轨道梁用于限制所述第一止旋轴相对于所述轨道梁转动;以及
[0011] 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止旋轴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第一旋转轴,所述第一旋转轴与对应所述桥墩吊耳转动连接。
[0012]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止旋轴的截面形状为矩形,所述第一安装孔的截面形状呈矩形,所述第一安装孔沿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的跨距大于所述第一销轴沿所述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的跨距。
[0013]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销轴包括:
[0014] 第二止旋轴,贯穿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第二安装孔,所述轨道梁用于限制所述第二止旋轴相对于所述轨道梁转动,所述轨道梁用于限制对应所述第二销轴相对于所述轨道梁沿所述第二止旋轴的径向移动;以及
[0015] 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止旋轴的两端均连接有所述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与对应所述桥墩吊耳转动连接。
[0016] 一实施例中,所述桥墩吊耳包括:
[0017] 桥墩吊耳本体,形成有止旋孔以及限位部,所述第一销轴的一端以及所述第二销轴的一端均设置有所述止旋孔,每个所述止旋孔的下方均设置有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限位部,相对布置的两个所述限位部之间围设成与所述止旋孔连通的开口,所述第一销轴能够经对应所述开口移入所述止旋孔,所述第二销轴能够经对应所述开口移入所述止旋孔;以及
[0018] 承装置,安装在对应所述止旋孔内,所述限位部抵接于所述承力装置的下方以防止所述承力装置从所述开口脱离所述止旋孔,所述第一销轴与对应所述承力装置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穿设于对应所述承力装置,所述桥墩吊耳本体限制所述承力装置相对于所述桥墩吊耳本体转动,沿所述第一销轴的径向,所述桥墩吊耳本体限制对应所述承力装置移动,沿所述第二销轴的径向,所述桥墩吊耳本体限制对应所述承力装置移动。
[0019] 一实施例中,所述承力装置包括:
[0020] 支撑垫,位于所述止旋孔内,所述支撑垫抵接在对应所述限位部的上方;以及[0021] 承力组件,位于所述止旋孔内,所述承力组件抵接在所述支撑垫的上方,所述承力组件的顶部以及所述承力组件沿目标方向的相对两侧均与所述桥墩吊耳本体抵接,所述止旋孔和所述开口的排列方向与所述目标方向交叉布置,所述第一销轴与对应所述承力组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穿设于对应所述承力组件。
[0022] 一实施例中,所述承力组件包括:
[0023] 承力台,位于所述止旋孔内,所述承力台安装在所述支撑垫的上方,所述第一销轴与对应所述承力台转动连接,所述第二销轴穿设于对应所述承力台;以及
[0024] 调整垫,所述承力台与所述支撑垫之间、所述承力台的顶部与所述桥墩吊耳本体之间、所述承力台沿所述目标方向的相对两侧与桥墩吊耳本体之间均设置有所述调整垫,位于所述承力台与所述支撑垫之间的调整垫分别与所述承力台和所述支撑垫抵接,位于所述承力台与所述桥墩吊耳本体之间的调整垫分别与所述承力台和所述桥墩吊耳本体抵接。
[0025] 一实施例中,所述桥墩吊耳还包括止挡部,每个所述止旋孔均对应设置有所述止挡部,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对应的止挡部位于对应所述止旋孔朝向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一侧,与所述第二安装孔对应的止挡部位于对应所述止旋孔朝向所述第二安装孔的一侧。
[0026] 一实施例中,所述桥墩吊耳还包括与所述桥墩吊耳本体连接的封板,所述第一销轴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销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封板,以防止所述第一销轴和所述第二销轴沿横向窜动。
[0027] 一实施例中,所述悬挂式桥梁还包括沿所述横向相对布置的至少两限位板和第一滑板,每块所述限位板与对应所述轨道梁连接,每块所述限位板至少部分地位于对应所述轨道梁沿横向朝向对应所述桥墩吊耳的一侧,每块所述第一滑板位于对应所述限位板与对应所述桥墩吊耳之间,每块所述第一滑板与对应所述桥墩吊耳连接,所述限位板与所述第一滑板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于所述限位板与所述桥墩吊耳之间的摩擦系数。
[0028] 本申请实施例的悬挂式桥梁,由于第一销轴与桥墩吊耳转动连接,轨道梁限制第一销轴相对于轨道梁转动,桥墩吊耳限制第一销轴相对于桥墩吊耳沿第一销轴的径向移动,不论轨道梁沿平方向延伸还是轨道梁位于斜坡上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夹,轨道梁上对应的第一安装孔的延伸方向始终保持与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相同,使得第一销轴在第一安装孔内的移动方向始终保持与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销轴受到桥墩吊耳的限制并不会沿第一销轴的径向移动,因此,不论轨道梁沿水平方向延伸还是轨道梁在斜坡上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夹角,当轨道梁受冷热伸缩影响使得第一销轴在第一安装孔内移动,并不会导致轨道梁沿轨道梁的高度方向抬高或下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不需要根据轨道梁的延伸方向对第一安装孔进行调整,第一安装孔可以统一加工,利于轨道梁批量生产。第一销轴与桥墩吊耳转动连接,轨道梁和桥墩吊耳之间都能够转动一定的角度,以使得轨道梁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延伸方向,且不需要改变桥墩吊耳的结构,有利于桥墩统一加工批量生产。桥墩吊耳限制第一销轴相对于桥墩吊耳沿第一销轴的径向移动,桥墩吊耳限制第二销轴相对于桥墩吊耳沿第二销轴的径向移动,轨道梁限制第二销轴相对于轨道梁沿第二销轴的径向移动,第一销轴能够在第一安装孔内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得轨道梁的一端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的移动被桥墩吊耳限制,能够较为有效地防止轨道梁窜动,轨道梁受冷热伸缩变形又可以通过第一销轴在第一安装孔内移动得以释放。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相关技术的悬挂式桥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对应的销轴在桥墩吊耳的活动孔内的移动方向与轨道梁的延伸方向交叉布置;
[0030] 图2为相关技术的悬挂式桥梁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示出了对应的销轴在桥墩吊耳的活动孔内的移动方向大致沿轨道梁的延伸方向;
[0031]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梁和桥墩的装配图;
[0032]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悬挂式桥梁的爆炸图;
[0033]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悬挂式桥梁的主视图;
[0034] 图6为图5中位置A‑A处的剖视图;
[0035] 图7为图6中位置B处的放大视图;
[0036]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销轴安装在第一安装孔内,以及第二销轴安装在第二安装孔内的示意图。
[0037] 附图标记说明:轨道梁1;第一安装孔11;第二安装孔12;梁体13;第一梁吊耳14;梁吊耳本体141;第二滑板142;第二梁吊耳15;第一销轴2;第一止旋轴21;第一旋转轴22;第二销轴3;第二止旋轴31;第二旋转轴32;桥墩吊耳41;桥墩吊耳本体411;止旋孔4111;限位部4112;开口41113;承力装置412;支撑垫4121;承力组件4122;承力台41221;调整垫41222;止挡部413;封板414;限位板5;第一滑板6;活动孔100。

具体实施方式

[0038]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0039]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上”、“下”、“顶”、“底”、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5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以图5为参考,上下方向为图中箭头R1所示的方向。
[0040]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横向为基于图6所示的方位和位置关系,以图6为参考,横向为图中箭头R2所示的方向。
[0041] 作为本申请创造性构思的一部分,在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之前,需对相关技术中,轨道梁沿轨道梁的高度方向发生偏移的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合理的分析得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0042] 相关技术中,请参阅图1,悬挂式桥梁通常包括桥墩和悬挂在桥墩上的轨道梁1,桥墩包括墩体以及与墩体连接的桥墩吊耳41,轨道梁1的一端通过对应的销轴与桥墩吊耳41固定连接,对应的销轴不会相对于吊耳移动,一般而言轨道梁1至少有一端通过销轴与桥墩固定连接,以防止轨道梁1窜动,轨道梁1的另一端通过对应的销轴安装于桥墩吊耳41的活动孔100内,桥墩吊耳41上的活动孔100并不会跟随轨道梁1转动,对应的销轴在桥墩吊耳41的活动孔100内的移动方向不会发生改变,当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发生变化,例如,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会发生变化,部分轨道梁1沿水平方向延伸,部分轨道梁1位于斜坡上使得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角度,桥墩吊耳41的所有活动孔100都沿水平方向延伸,使对应的销轴在活动孔100内沿水平方向移动,对于斜坡上的轨道梁1而言,由于销轴在活动孔100内的移动方向与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并不相同,斜坡上的轨道梁1受冷热伸缩影响推动对应的销轴在活动孔100内水平移动过程中,轨道梁1会沿轨道梁1的高度方向被抬起或下沉一定的距离,从而影响车辆行驶的舒适性。需要说明的是轨道梁1的高度方向垂直于横向和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车辆大致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行驶。请参阅图1,图中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为斜坡上相邻两根轨道梁1的排列方向,即图中箭头R4所示的方向;图中轨道梁1的高度方向与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垂直,即图中箭头R3所示的方向,从图中可以看出,当右侧的轨道梁1受冷热变形伸缩推动相应的销轴在桥墩的活动孔100内水平向左移动,导致右侧的轨道梁1沿轨道梁1的高度方向被抬高的一定的距离h,影响车辆行驶的舒适性。
[0043] 请参阅图2,当轨道梁1的活动孔100的延伸方向与斜坡上的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相同,对应的销轴在活动孔100内的移动方向与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相同,图中箭头R4所示方向为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图中对应销轴在活动孔100内的移动方向与箭头R4所示的方向相同,当图中右侧轨道梁1受热伸长推动对应的销轴在活动孔100内移动,右侧的轨道梁1才不会沿轨道梁1的高度方向被抬高或下沉,图中轨道梁1的高度方向为箭头R3所示的方向。然而,图2中活动孔100的延伸方向的布置方式使得销轴移动的方向与水平方向有一定的夹角,当部分轨道梁1没有处于斜坡上而是水平延伸布置,即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为水平方向,轨道梁1受冷热伸缩推动对应销轴在活动孔100内沿与水平方向呈一定夹角的方向移动,使得水平延伸的轨道梁1沿轨道梁1的高度方向被抬高或下沉,影响车辆行驶的舒适性。
[0044] 从上述方案可以看出,随着轨道梁1在延伸方向不断变化,例如,轨道梁1水平延伸一段距离,再沿斜坡延伸一段距离,悬挂轨道梁1的对应桥墩上的活动孔100需要随着轨道梁1延伸方向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以使得相应的销轴在活动孔100内的移动方向与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才能确保轨道梁1不会沿轨道梁1的高度方向被抬高或下沉。这样,不同位置的桥墩吊耳41的活动孔100可能会制作得不一样,不同位置对应的桥墩吊耳41都需要针对相应的位置定制,使得桥墩的制作成本较高。
[0045] 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中悬挂式桥梁,请参阅图3和图4,悬挂式桥梁包括轨道梁1、第一销轴2、第二销轴3以及桥墩。
[0046]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5,轨道梁1的数量为多根,相邻两根轨道梁1相互靠近的一端设置有桥墩,轨道梁1通过第一销轴2和/或第二销轴3悬挂在桥墩上。
[0047] 可以理解的是轨道梁1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轨道梁1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定。
[0048] 一实施例中,第二销轴3的数量为至少一根。
[0049]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销轴2的数量和第二销轴3的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0050]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5,每根轨道梁1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的一端形成有沿横向相对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一安装孔11,每根轨道梁1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的另一端形成有沿横向相对布置的至少两个第二安装孔12。每根第一销轴2贯穿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安装孔11,轨道梁1的一端通过第一销轴2悬挂于桥墩。每根第二销轴3贯穿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二安装孔12,轨道梁1的另一端通过第二销轴3悬挂于桥墩。
[0051]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横向为轨道梁1的宽度方向。
[0052]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5,每根第一销轴2在对应第一安装孔11内能够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移动,轨道梁1用于限制对应的第一销轴2相对于轨道梁1转动。如此,当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发生变化,第一销轴2在第一安装孔11内的移动方向会相应地发生改变,使得第一销轴2在第一安装孔11内的移动方向能够始终保持与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基本一致。
[0053]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5,轨道梁1用于限制对应的第二销轴3相对于轨道梁1沿销轴的径向移动。
[0054]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6,轨道梁1包括梁体13、第一梁吊耳14以及第二梁吊耳15。第一梁吊耳14连接在梁体13的一端,梁体13沿横向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梁吊耳14,每侧第一梁吊耳14均形成有第一安装孔11。第二梁吊耳15连接在梁体13的另一端,梁体
13沿横向相对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梁吊耳15,每侧第二梁吊耳15均形成有第二安装孔12。
[0055] 一实施例中,梁体13、第一梁吊耳14以及第二梁吊耳15一体成型。
[0056] 一实施例中,梁体13分别与第一梁吊耳14和第二梁吊耳15焊接
[0057]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和图6,横向为梁体13的宽度方向。
[0058]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5~图8,第一梁吊耳14包括相互连接的梁吊耳本体141和第二滑板142,第一安装孔11形成于梁吊耳本体141,预设方向垂直于第一销轴2在第一安装孔11内的移动方向,第一安装孔11沿预设方向的相对两侧均设置有第二滑板142,第一销轴2穿设于第一安装孔11且与第二滑板142抵接。第一销轴2与第二滑板142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销轴2与梁吊耳本体141的摩擦系数,降低第一销轴2的磨损。
[0059] 一实施例中,第二滑板142为四氟滑板。
[0060]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滑板142并不局限于四氟滑板,只要第二滑板142的材料使得第一销轴2与第二滑板142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于第一销轴2与梁吊耳本体141间的摩擦系数都能够降低第一销轴2的磨损。
[0061]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第二销轴3穿设于第二安装孔12,第二安装孔12的孔壁与第二销轴3之间预留有一定的装配间隙。
[0062] 需要说明的是,装配间隙通常都较小,使得第二销轴3在第二安装孔12内基本无法沿第二销轴3的径向移动,设置装配间隙只是为了在第二销轴3穿过第二安装孔12的过程中使第二销轴3能够较为顺利地穿过第二安装孔12,方便第二销轴3的安装。
[0063] 一实施例中,第二安装孔12的孔壁和第二销轴3之间也可以不预留装配间隙,第二安装孔12的孔壁与第二销轴3抵接。
[0064]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图8,相邻的两根轨道梁1中,其中一根轨道梁1形成有第一安装孔11的一端与另一根轨道梁1形成有第二安装孔12的一端相互靠近。
[0065] 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根轨道梁1中,其中一根轨道梁1形成有第一安装孔11的一端与另一根轨道梁1形成有第一安装孔11的一端相互靠近。
[0066] 一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根轨道梁1中,其中一根轨道梁1形成有第二安装孔12的一端与另一根轨道梁1形成有第二安装孔12的一端相互靠近。
[0067]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8,第一安装孔11的截面形状呈矩形。
[0068]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8,第二安装孔12的截面形状呈矩形。
[0069]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3和图4,每个桥墩包括墩体以及沿横向相对布置的至少两个桥墩吊耳41,墩体和桥墩吊耳41连接,第一销轴2和第二销轴3均跨设于相对布置的两个桥墩吊耳41,第一销轴2与桥墩吊耳41转动连接,桥墩吊耳41限制第一销轴2相对于桥墩吊耳41沿第一销轴2的径向移动,桥墩吊耳41限制第二销轴3相对于桥墩吊耳41沿第二销轴3的径向移动。如此结构形式,由于第一销轴2与桥墩吊耳41转动连接,轨道梁1限制第一销轴2相对于轨道梁1转动,桥墩吊耳41限制第一销轴2相对于桥墩吊耳41沿第一销轴2的径向移动,不论轨道梁1沿水平方向延伸还是轨道梁1位于斜坡上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夹角,轨道梁1上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1的延伸方向始终保持与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相同,使得第一销轴2在第一安装孔11内的移动方向始终保持与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相同,第一销轴2受到桥墩吊耳41的限制并不会沿第一销轴2的径向移动,因此,不论轨道梁1沿水平方向延伸还是轨道梁1在斜坡上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夹角,当轨道梁1受冷热伸缩影响使得第一销轴2在第一安装孔11内移动,并不会导致轨道梁1沿轨道梁1的高度方向抬高或下沉,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车辆行驶的舒适性,不需要根据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对第一安装孔11进行调整,第一安装孔11可以统一加工,利于轨道梁1批量生产。第一销轴2与桥墩吊耳41转动连接,轨道梁1和桥墩吊耳41之间都能够转动一定的角度,以使得轨道梁1能够根据实际需要改变延伸方向,且不需要改变桥墩吊耳41的结构,有利于桥墩统一加工批量生产。桥墩吊耳41限制第一销轴2相对于桥墩吊耳41沿第一销轴2的径向移动,桥墩吊耳41限制第二销轴3相对于桥墩吊耳41沿第二销轴3的径向移动,轨道梁1限制第二销轴3相对于轨道梁1沿第二销轴3的径向移动,第一销轴2能够在第一安装孔11内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移动,使得轨道梁1的一端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的移动被桥墩吊耳
41限制,能够较为有效地防止轨道梁1窜动,轨道梁1受冷热伸缩变形又可以通过第一销轴2在第一安装孔11内移动得以释放。
[0070] 示例性地,轨道梁1可以沿水平方向延伸设置,当轨道梁1位于斜坡上,轨道梁1可以相对于桥墩吊耳41转动一定的角度以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与水平方向呈一定的角度,从而使得轨道梁1沿斜坡延伸,且各处桥墩吊耳41的结构基本上不需要改变。
[0071] 一实施例中,桥墩吊耳41用于安装第一销轴2的部分和用于安装第二销轴3的部分可以分别制作,再将用于第一销轴2的部分和用于安装第二销轴3的部分安装到桥墩的墩体上。
[0072] 一实施例中,墩体和桥墩吊耳41可以一体成型。
[0073]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桥墩吊耳41包括桥墩吊耳本体411以及承力装置412。承力装置412安装于桥墩吊耳本体411。
[0074]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桥墩吊耳本体411形成有止旋孔4111以及限位部4112,第一销轴2的一端以及第二销轴3的一端均设置有止旋孔4111,每个止旋孔4111的下方均设置有相对布置的两个限位部4112,相对布置的两个限位部4112之间围设成与止旋孔
4111连通的开口41113,第一销轴2能够经对应开口41113移入止旋孔4111,第二销轴3能够经对应开口41113移入止旋孔4111。承力装置412安装在对应的止旋孔4111内,限位部4112抵接于承力装置412的下方以防止承力装置412从开口41113脱离止旋孔4111,第一销轴2与对应承力装置412转动连接,第二销轴3穿设于对应承力装置412,桥墩吊耳本体411限制承力装置412相对于桥墩吊耳本体411转动,沿第一销轴2的径向,桥墩吊耳本体411限制对应的承力装置412移动,沿第二销轴3的径向,桥墩吊耳41限制对应的承力装置412移动。如此结构形式,在安装过程中,可将第一销轴2安装于第一安装孔11,第二销轴3安装于第二安装孔12,将轨道梁1、第一销轴2以及第一销轴2一起上移,以使第一销轴2经对应的开口41113进入对应的止旋孔4111,第二销轴3经对应的开口41113进入对应的止旋孔4111,再将承力装置412安装在止旋孔4111内,使第一销轴2和第二销轴3均穿设于承力装置412,通过桥墩吊耳本体411对承力装置412相对于桥墩吊耳本体411的移动的限制进而实现对第一销轴2和第二销轴3相对于桥墩吊耳本体411的移动的限制。先将第一销轴2和第二销轴3安装于对应的第一安装孔11和第二安装孔12,使得第一销轴2和第二销轴3安装在轨道梁1上,再将轨道梁1、第一销轴2和第二销轴3经开口41113进入止旋孔4111以实现轨道梁1与桥墩吊耳本体411的连接的安装方式,使得轨道梁1与桥墩吊耳本体411之间的安装较为方便,不需要在轨道梁1处于起吊状态下,再将第一销轴2和第二销轴3起吊并穿设于桥墩吊耳本体411和轨道梁1进行安装,降低了安装的复杂程度。
[0075]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每个止旋孔4111下方的两个限位部4112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相对布置。
[0076]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对应承力装置412限制第一销轴2沿第一销轴2的径向相对于对应承力装置412移动,对应承力装置412限制第二销轴3沿第二销轴3的径向相对于对应承力装置412移动。
[0077] 一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开口41113,第一销轴2沿对应止旋孔4111的轴向穿过止旋孔4111和第一安装孔11,第二销轴3沿对应止旋孔4111的轴和穿过止旋孔4111和第二安装孔12,再将第一销轴2套上对应的承力装置412,将第二销轴3套上对应的承力装置412,从而将轨道梁1悬挂在桥墩吊耳本体411上。
[0078] 一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开口41113和承力装置412,第一销轴2与桥墩吊耳本体411转动连接,通过桥墩吊耳本体411限制第一销轴2沿第一销轴2的径向移动,第二销轴3穿设于桥墩吊耳本体411,通过桥墩吊耳本体411限制第二销轴3沿第二销轴3的径向移动。
[0079]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和图5,承力装置412包括支撑垫4121以及承力组件4122,支撑垫4121位于止旋孔4111内,支撑垫4121抵接在对应的限位部4112的上方。承力组件4122位于止旋孔4111内,承力组件4122抵接在支撑垫4121的上方,承力组件4122的顶部以及承力组件4122沿目标方向的相对两侧均与桥墩吊耳本体411抵接,止旋孔4111和开口
41113的排列方向与目标方向交叉布置,第一销轴2与对应承力组件4122转动连接,第二销轴3穿设于对应承力组件4122。如此结构形式,可将对应承力组件4122套设于第一销轴2,对应承力组件4122套设于第二销轴3,再将支撑垫4121安装在承力组件4122与限位部4112之间,使支撑垫4121将承力组件4122卡紧在止旋孔4111内,从而能够较为方便地实现承力装置412的安装。
[0080] 一实施例中,支撑垫4121呈块状。
[0081] 一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支撑垫4121,承力组件4122抵接在限位部4112的上方。
[0082]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图6以及图7,承力组件4122包括承力台41221和调整垫41222。承力台41221位于止旋孔4111内,承力台41221安装在支撑垫4121的上方,第一销轴2与对应承力台41221转动连接,第二销轴3穿设于对应的承力台41221。承力台41221与支撑垫4121之间、承力台41221的顶部与桥墩吊耳本体411之间、承力台41221沿目标方向的相对两侧与桥墩吊耳本体411之间均设置有调整垫41222,位于承力台41221与桥墩吊耳本体411之间的调整垫41222分别与承力台41221和桥墩吊耳本体411抵接。如此结构形式,可通过调节承力台41221与止旋孔4111的孔壁之间的间隙和/或承力台41221与支撑垫4121之间的间隙,以对轨道梁1进行较为精确的定位,轨道梁1定位完成后,将相应的调整垫41222塞入承力台41221与支撑垫4121之间以及调整垫41222与止旋孔4111的孔壁之间,从而将承力台
41221抵紧在止旋孔4111内,从而限制了第一销轴2相对于桥墩吊耳本体411沿第一销轴2的轴向移动,限制了第二销轴3相对于桥墩吊耳本体411沿第二销轴3的轴向移动。
[0083] 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不设置调整垫41222,承力台41221与止旋孔4111的壁面以及支撑垫4121直接抵接。
[0084] 一实施例中,调整垫41222呈片状。
[0085]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桥墩吊耳41还包括止挡部413,每个止旋孔4111对应设置有止挡部413,与第一安装孔11对应的止挡部413位于对应止旋孔4111朝向第一安装孔11的一侧,与第二安装孔12对应的止挡部413位于对应的止旋孔4111朝向第二安装孔12的一侧。如此结构形式,在将承力装置412安装到止旋孔4111内的过程中,能够防止承力装置412从对应止旋孔4111朝向第一安装孔11的方向脱离,能够防止承力装置412从对应止旋孔4111朝向第二安装孔12的方向脱离。
[0086]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桥墩吊耳41还包括与桥墩吊耳本体411连接的封板414,第一销轴2的两端以及第二销轴3的两端均设置有封板414,以防止第一销轴2和第二销轴3沿横向窜动。如此结构形式,第一销轴2和第二销轴3均不会从轨道梁1和桥墩吊耳41中脱出,确保轨道梁1能够始终通过第一销轴2和第二销轴3悬挂在桥墩吊耳41上。
[0087]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悬挂式桥梁还包括沿横向相对布置的至少两块限位板5和第一滑板6,每块限位板5与对应轨道梁1连接,每块限位板5至少部分地与对应轨道梁1沿横向朝向对应桥墩吊耳41的一侧,每块第一滑板6位于对应限位板5与对应桥墩吊耳41之间,每块第一滑板6与对应桥墩吊耳41连接,限位板5与第一滑板6之间的摩擦系数小于限位板5与桥墩吊耳41之间的摩擦系数。如此结构形式,每块限位板5至少部分地与对应轨道梁1沿横向朝向对应桥墩吊耳41的一侧,使限位板5能够以轨道梁1沿横向与桥墩吊耳41之间进行一定的限位作用,降低轨道梁1沿横向相对于桥墩吊耳41窜动的程度。第一滑板6位于对应限位板5与桥墩吊耳41之间且与桥墩吊耳41连接,当轨道梁1受冷热伸缩变形影响相对于桥墩吊耳41移动,轨道梁1带动限位板5相对于第一滑板6滑动,限位板5与第一滑板6之间的摩擦系数较小,有利于降低限位板5的摩损以及轨道梁1受冷热伸缩变形移动所受到的阻力。
[0088]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一梁吊耳14朝向对应桥墩吊耳41的一侧连接有限位板5,第二梁吊耳15朝向对应桥墩吊耳41的一侧连接有限位板5。
[0089]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6和图7,第一滑板6与桥墩吊耳本体411连接。
[0090] 一实施例中,第一滑板6为四氟滑板。
[0091] 一实施例中,可以不设置第一滑板6,限位板5可以与桥墩吊耳41直接接触摩擦。
[0092]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轨道梁1位于沿横向相对布置的两个桥墩吊耳41之间,第一销轴2包括:第一止旋轴21以及第一旋转轴22。第一止旋轴21贯穿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一安装孔11,第一止旋轴21在对应第一安装孔11内能够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移动,对应轨道梁1用于限制第一止旋轴21相对于轨道梁1转动。第一旋转轴22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旋转轴
22,第一旋转轴22与对应桥墩吊耳41转动连接。如此结构形式,第一销轴2分成多段,第一止旋轴21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一旋转轴22,通过第一止旋轴21跟随轨道梁1一起转动,使得第一止旋轴21在第一安装孔11内的移动方向始终能够保持与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基本相同,第一旋转轴22与桥墩吊耳41转动连接,使得轨道梁1能够相对于桥墩吊耳41转动一定的角度,以根据实际情况需要调整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
[0093] 一实施例中,第一止旋轴21的截面形状呈多边形。
[0094]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一止旋轴21的截面形状呈矩形。
[0095] 一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轴22的截面形状呈圆形。
[0096] 一实施例中,第一止旋轴21的截面形状和第一安装孔11的截面形状均呈矩形,第一安装孔11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的距离大于第一销轴2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的跨距。如此,第一销轴2能够在第一安装孔11内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移动,且受矩形截面的约束,第一销轴2无法在第一安装孔11内转动,第一销轴2在第一安装孔11内的移动方向始终保持在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
[0097]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8,第一安装孔11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的跨距为D2,第一销轴2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的跨距为D1,D2>D1。
[0098] 一实施例中,第一旋转轴22穿设于止旋孔4111。
[0099] 一实施例中,第二销轴3包括第二止旋轴31以及第二旋转轴32,第二止旋轴31贯穿相对布置的两个第二安装孔12,轨道梁1用于限制第二止旋轴31相对于轨道梁1转动,轨道梁1用于限制对应第二销轴3相对于轨道梁1沿第二止旋轴31的径向移动。第二旋转轴32的两端均连接有第二旋转轴32,第二旋转轴32与对应桥墩吊耳41转动连接。如此结构形式,通过轨道梁1限制第二止旋轴31相对于轨道梁1转动,轨道梁1限制第二止旋轴31相对于轨道梁1沿第二止旋轴31的径向移动,桥墩员耳与第二旋转轴32转动连接,使得轨道梁1在形成有第二安装孔12的一端基本上不会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移动,防止轨道梁1沿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窜动。第二旋转轴32与桥墩吊耳41转动连接,使得轨道梁1能够相对于桥墩吊耳41转动一定的角度,以改变轨道梁1的延伸方向从而适应不同角度的坡面。
[0100] 一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第二止旋轴31的截面形状呈矩形,第二旋转轴32的截面形状呈圆形。
[0101] 一实施例中,第二销轴与轨道梁转动连接,桥墩吊耳限制第二销轴相对于桥墩吊耳转动。
[0102] 一实施例中,第二销轴沿第二销轴的轴向上的任一位置处的截面形状呈圆形。
[0103]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0104] 以上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