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 桥梁 / 桥梁零件 / 适用于桥梁的透水吸隔声板结构

适用于桥梁的透吸隔声板结构

申请号 CN201710225428.X 申请日 2017-04-07 公开(公告)号 CN108691278B 公开(公告)日 2024-03-15
申请人 正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张奎; 钱伟鑫; 沈加曙;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噪声污染治理领域,公开了一种适用于 桥梁 的透 水 吸隔声板结构,所述的桥梁设置有 挡板 (3),所述的声屏障(4)安装于该挡板(3)的上方,且声屏障(4)底部外侧与挡板(3)顶部内侧之间具有缝隙(c),所述的透水吸隔声板结构包括透水吸声板(1)和透水隔声板(2),透水隔声板(2)用于密封所述的缝隙(c),透水吸声板(1)安装于透水隔声板(2)向内的一侧,且位于桥梁路面(5)与声屏障(4)底部之间。本发明的透水吸、隔声板不仅降低了桥梁内列车、 汽车 噪声的混响问题,另外还能将雨水引导至 桥面 的排水系统统一排放,使桥体外观美观,有效杜绝了桥体流痕的出现以及藻类 植物 的滋生。
权利要求

1.适用于桥梁的透吸隔声板结构,桥梁设置有挡板(3),声屏障(4)安装于该挡板(3)的上方,且声屏障(4)底部外侧与挡板(3)顶部内侧之间具有缝隙(c),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透水吸隔声板结构包括透水吸声板(1)和透水隔声板(2),透水隔声板(2)用于密封所述的缝隙(c),透水吸声板(1)安装于透水隔声板(2)向内的一侧,且位于桥梁路面(5)与声屏障(4)底部之间,所述透水隔声板(2)呈倾斜状态,一侧紧贴挡板(3)内侧、另一侧紧贴声屏障(4)底部密封所述的缝隙(c),密封的衔接处通过中性结构胶封合;所述的透水吸声板(1)呈竖直状态设置,其顶部、底部分别与声屏障(4)的底部、桥梁路面(5)衔接,迎声面则与声屏障(4)的迎声面基本齐平,所述的透水吸声板(1)和透水隔声板(2)均为微粒吸声板,该微粒吸声板由覆膜颗粒结合成型,覆膜颗粒则由吸声颗粒外表面均匀覆盖一层粘结剂而形‑2
成,且该微粒吸声板的透水系数≥1.5×10 cm/s。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桥梁的透水吸隔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隔声板(2)的厚度为15‑30mm;该透水隔声板(2)采用的吸声颗粒的目数为40‑60目,该吸声颗粒选自积砂、石英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该透水隔声板(2)采用的粘结剂选自环树脂树脂、脲醛树脂或糠醇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桥梁的透水吸隔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隔声板(2)四周的边缘设置U型金属包边B(21),该U型金属包边B(21)的厚度为0.5‑1.2mm,材质为板、不锈钢合金;两端的U型金属包边B(21)上固定有安装片(22),该安装片(22)用于使透水隔声板(2)固定于桥梁道路旁的基础墩(6)上,安装片(22)的厚度为2‑4mm,材质为镀锌钢板、不锈钢或铝合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桥梁的透水吸隔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吸声板(1)的厚度为8‑15mm;该透水吸声板(1)采用的吸声颗粒的目数为20‑40目,该吸声颗粒选自风积砂、石英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该透水吸声板(1)采用的粘结剂选自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或糠醇树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适用于桥梁的透水吸隔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水吸声板(1)四周的边缘设置U型金属包边A(11),该U型金属包边A(11)的厚度为0.5‑1.2mm,材质为镀锌钢板、不锈钢或铝合金;透水吸声板(1)的背声面设置有用于增强其刚度支撑骨架(12),每单个透水吸声板(1)配备有至少两个支撑骨架(12),支撑骨架(12)的厚度为1.2‑
3mm,截面为L型或槽型,两端通过端板(13)由膨胀螺栓固定在桥梁道路旁的基础墩(6)上,端板(13)的厚度为2‑4mm,支撑骨架(12)和端板(13)的材质均为镀锌钢板、不锈钢或铝合金;透水吸声板(1)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板体的型压条(14),角型压条(14)的截面为L型,厚度为2‑4mm,材质为镀锌钢板、不锈钢或铝合金,角型压条(14)也由膨胀螺栓固定在桥梁道路旁的基础墩(6)上。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适用于桥梁的透水吸隔声板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透水吸声板(1)与挡板(3)之间的间距(t)为40‑200mm。

说明书全文

适用于桥梁的透吸隔声板结构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噪声污染治理领域,尤其涉及适用于桥梁的透水吸隔声板结构。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城市的社会经济活动日益频繁,以及城市人口和私家车的激增,诱发了城市交通需求的快速增长,城市交通系统中不断的出现立交桥、高架桥等大型交通工程。立交桥、高架桥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交通压,但是随之带来的噪声问题也日益凸显。
[0003] 为了解决噪声问题,传统做法为在立交桥、高架桥挡板上沿设置2 3m高的声屏障。~
但这类声屏障目前在挡墙内侧、声屏障下部并未做噪声处理,而是仅在挡板与声屏障之间的缝隙做隔声封堵。这种封堵做法虽然对噪声问题治理起到了一定作用,但在使用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一些问题:一是在高架桥梁壁出现了许多大小不一的水流痕迹,且流痕边缘有很多藻类植物生长,严重影响桥梁外观;二是桥梁内混响噪声较大。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背景技术所说的缝隙,提供一种透水吸隔声结构,代替目前所采用的封堵方法,以解决声屏障与挡板间缝隙隔声封堵的问题,该结构能利用材料的透水特性杜绝水流痕迹,能利用材料可调的吸声性能降低噪声源混响噪声,尤其适用于桥梁道路。
[0005]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适用于桥梁的透水吸隔声板结构,所述的桥梁设置有挡板,所述的声屏障安装于该挡板的上方,且声屏障底部外侧与挡板顶部内侧之间具有缝隙,所述的透水吸隔声板结构包括透水吸声板和透水隔声板,透水隔声板用于密封所述的缝隙,透水吸声板安装于透水隔声板向内的一侧,且位于桥梁路面与声屏障底部之间。
[0006]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隔声板呈倾斜状态,一侧紧贴挡板内侧、另一侧紧贴声屏障底部密封所述的缝隙,密封的衔接处通过中性结构胶封合;所述的透水吸声板呈竖直状态设置,其顶部、底部分别与声屏障的底部、桥梁路面衔接,迎声面则与声屏障的迎声面基本齐平。
[0007] 需说明的,上述所说的外侧和内侧是以行驶在桥梁上的汽车作为声源参照,迎向声源的一侧为内层,背离声源的一侧为外侧。
[0008] 进一步的,所述的透水吸声板和透水隔声板均为微粒吸声板,该微粒吸声板由覆膜颗粒结合成型,覆膜颗粒则由吸声颗粒外表面均匀覆盖一层粘结剂而形成,且该微粒吸‑2声板的透水系数≥1.5×10 cm/s。所述的微粒吸声板可依据中国专利号为
ZL201410347735.1所公开的微粒吸声板的制备方法进行制作,该专利的微粒吸声板的颗粒之间具有吸声缝隙,而该吸声缝隙又能连通吸声板的前后面,当然该吸声缝隙也就具有了透水的性能。
[0009]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隔声板的厚度为15‑30mm;该透水隔声板采用的吸声颗粒的目数为40‑60目,该吸声颗粒选自积砂、石英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该透水隔声板采用的粘结剂选自环树脂树脂、脲醛树脂或糠醇树脂。
[0010] 上述进一步方案中需说明的是:该进一步方案中所说的透水隔声板虽然是基于中国专利号为ZL201410347735.1的发明专利而制得的,但对其有所改进,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微粒吸声板及其制备方案,其中的吸声颗粒包括骨架颗粒和填充颗粒,而上述进一步方案为了使透水隔声板具有更好的透水性能,吸声颗粒仅采用了一类颗粒,以增大颗粒间的缝隙,具体可理解为仅采用了该专利所说的骨架颗粒,并未在其中加入粒径差较大的填充颗粒,改进后颗粒间的缝隙更充裕,相对于直接采用上述专利的微粒吸声板而言,缝隙的透水性能得到了提高。该透水隔声板吸声颗粒的目数选用40‑60目时,吸声颗粒聚合成的微粒吸声板不仅具有较好的隔声性能,同时颗粒间的缝隙大小还保证了较好的透水性能。
[0011]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隔声板四周的边缘设置U型金属包边B,该U型金属包边B的厚度为0.5‑1.2mm,材质为板、不锈钢合金;两端的U型金属包边B上固定有安装片,该安装片用于使透水隔声板固定于桥梁道路旁的基础墩上,安装片的厚度为2‑4mm,材质为镀锌钢板、不锈钢或铝合金
[0012]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吸声板的厚度为8‑15mm;该透水吸声板采用的吸声颗粒的目数为20‑40目,该吸声颗粒选自风积砂、石英砂中的一种或两种的混合;该透水吸声板采用的粘结剂选自环氧树脂、酚醛树脂、脲醛树脂或糠醇树脂。
[0013] 同样,上述进一步方案中需说明的是:该进一步方案中所说的透水吸声板虽然也是基于中国专利号为ZL201410347735.1的发明专利而制得的,但同样对其有所改进,该专利公开了一种微粒吸声板及其制备方案,其中的吸声颗粒包括骨架颗粒和填充颗粒,而上述进一步方案为了使透水吸声板具有更好的透水性能,吸声颗粒同样也仅采用了一类颗粒,以增大颗粒间的缝隙,具体也可理解为仅采用了该专利所说的骨架颗粒,并未在其中加入粒径差较大的填充颗粒,改进后缝隙的透水性能得到了提高。该透水吸声板吸声颗粒的目数选用20‑40目时,吸声颗粒聚合成的微粒吸声板不仅具有较好的吸声性能,同时颗粒间的缝隙大小也保证了较好的透水性能。
[0014]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吸声板四周的边缘设置U型金属包边A,该U型金属包边A的厚度为0.5‑1.2mm,材质为镀锌钢板、不锈钢或铝合金;透水吸声板的背声面设置有用于增强其刚度支撑骨架,每单个透水吸声板配备有至少两个支撑骨架,支撑骨架的厚度为1.2‑3mm,截面为L型或槽型,两端通过端板由膨胀螺栓固定在桥梁道路旁的基础墩上,端板的厚度为2‑4mm,支撑骨架和端板的材质均为镀锌钢板、不锈钢或铝合金;透水吸声板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板体的型压条,角型压条的截面为L型,厚度为2‑4mm,材质为镀锌钢板、不锈钢或铝合金,角型压条也由膨胀螺栓固定在桥梁道路旁的基础墩上。
[0015] 进一步的,所述透水吸声板与挡板之间的间距为40‑200mm。由此,透水吸声板与挡板之间形成共振腔,该共振腔的深度(即上述所称的间距)可依据噪声源噪声的特性进行调整,使其满足吸声特性,深度优选为上述的40‑200mm。
[0016] 需说明的,本发明所指的桥梁包括各种架高路段,即包括跨河、跨江、跨湖泊、跨沟渠等路段,立交桥,高架桥,跨线桥等。
[0017] 本发明中,透水吸声板能配合声屏障对桥梁内列车、汽车的噪声起到吸声降噪的作用;透水隔声板则不仅能对声屏障与挡板之间的缝隙起到隔声的作用,还具有良好的透水性,雨水能从板体穿过,避免了水流痕迹以及雨水长期积聚对藻类植物的滋生。
[0018]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透水吸、隔声板不仅降低了桥梁内列车、汽车噪声的混响问题,另外还能将雨水引导至桥面的排水系统统一排放,使桥体外观美观,有效杜绝了桥体流痕的出现(雨水流经的路径为:由声屏障与桥梁挡板之间的缝隙先竖向穿过透水隔声板到达桥梁路面边缘,再横向流经透水吸声板,最后到达桥面的排水系统)。附图说明
[0019]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2是本发明的透水隔声板的示意图;
[0021] 图3是本发明的透水吸声板的示意图;
[0022] 图4是透水吸声板支撑骨架的示意图;
[0023] 图中标记为:1‑透水吸声板,2‑透水隔声板,3‑挡板,4‑声屏障,5‑桥梁路面,6‑基础墩,7‑H型立柱刚,11‑U型金属包边A,12‑支撑骨架,13‑端板,14‑角型压条,21‑U型金属包边B,22‑安装片,c‑缝隙,t‑间距。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介绍,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
[0025] 通常,市区内桥梁道路的两旁会安装声屏障,以减轻噪声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桥梁建设时,道路两旁会设置挡板3,声屏障4则安装在该挡板3的上方,声屏障4的两侧通过H型立柱刚7固定,H型立柱刚7安装在其底部的基础墩6上(通常为H型钢立柱基础墩)。目前,声屏障的安装一般都比桥梁的建设滞后,大多是在桥梁道路建设的后期才安装,而挡板3的宽度有限,声屏障4安装后通常会与挡板4顶部错开,导致两者之间留有缝隙c,本发明的透水吸隔声结构正是针对安装后缺陷(缝隙c)而设计的。
[0026] 实施例1:
[0027]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适用于桥梁的透水吸隔声板结构,该结构包括透水吸声板1和透水隔声板2。
[0028] 所述透水隔声板2呈倾斜状态,一侧紧贴挡板3内侧、另一侧紧贴声屏障4底部密封所述的缝隙c,密封的衔接处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封合;所述的透水吸声板1呈竖直状态安装于透水隔声板2向内的一侧,其顶部、底部分别与声屏障4的底部、桥梁路面5衔接,迎声面则与声屏障4的迎声面基本齐平。
[0029] 所述的透水吸声板1和透水隔声板2均为微粒吸声板,微粒吸声板由覆膜颗粒结合成型,覆膜颗粒则由吸声颗粒外表面均匀覆盖一层粘结剂而形成。该微粒吸声板是基于中国专利号为ZL201410347735.1所公开的微粒吸声板而设计的,但对其进行了改进,上述专利公开了的是一种微粒吸声板及其制备方案,其中的吸声颗粒包括骨架颗粒和填充颗粒,而本实施例对其改进在于吸声颗粒仅采用了一类颗粒,即骨架颗粒,并未在其中加入粒径‑2差较大的填充颗粒。另外,该微粒吸声板的透水系数需保证不低于1.5×10 cm/s。
[0030] 透水隔声板2的厚度为15mm,该透水隔声板2采用的吸声颗粒的目数为60目,该吸声颗粒选自风积砂,该透水隔声板2采用的粘结剂选自环氧树脂。透水隔声板2四周的边缘设置U型金属包边B 21,该U型金属包边B 21的厚度为0.6mm,材质为铝合金;两端的U型金属包边B 21上铆接有安装片22,该安装片22的厚度为3mm,材质为铝合金,通过安装片22由膨胀螺栓将透水隔声板2固定在道路旁的基础墩6上。
[0031] 透水吸声板1的厚度为10mm,该透水吸声板1采用的吸声颗粒的目数为20目,该吸声颗粒选自风积砂,该透水吸声板1采用的粘结剂选自环氧树脂。透水吸声板1四周的边缘设置U型金属包边A 11,该U型金属包边A 11的厚度为0.6mm,材质为铝合金;透水吸声板1的背声面设置有用于增强其刚度的支撑骨架12,每单个透水吸声板1配备有两个支撑骨架12,支撑骨架12的厚度为2mm,截面为槽型,两端通过端板13由膨胀螺栓固定在道路旁的基础墩6上,端板13的厚度为3mm,支撑骨架12和端板13的材质均为镀锌钢板;透水吸声板1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板体的角型压条14,角型压条14的截面为L型,厚度为2mm,材质为铝合金,角型压条14也由膨胀螺栓固定在道路旁的基础墩6上。
[0032] 本发明的透水吸隔声结构安装完成后,透水吸声板1与挡板3之间形成吸声共振腔,根据噪声源噪声特性调整该共振腔的深度(即图1中间距t),使其满足吸声特性,本实施例的共振腔深度为60mm。
[0033] 实施例2:
[0034] 适用于桥梁的透水吸隔声板结构,该结构包括透水吸声板1和透水隔声板2。由于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相比,仅是部分部件的数量、尺寸,吸声颗粒的目数等不同,因此未单独列举附图表示。
[0035] 所述透水隔声板2呈倾斜状态,一侧紧贴挡板3内侧、另一侧紧贴声屏障4底部密封所述的缝隙c,密封的衔接处通过中性硅酮结构胶封合;所述的透水吸声板1呈竖直状态安装于透水隔声板2向内的一侧,其顶部、底部分别与声屏障4的底部、桥梁路面5衔接,迎声面则与声屏障4的迎声面基本齐平。
[0036] 所述的透水吸声板1和透水隔声板2均为微粒吸声板,微粒吸声板由覆膜颗粒结合成型,覆膜颗粒则由吸声颗粒外表面均匀覆盖一层粘结剂而形成。该微粒吸声板是基于中国专利号为ZL201410347735.1所公开的微粒吸声板而设计的,但对其进行了改进,上述专利公开了的是一种微粒吸声板及其制备方案,其中的吸声颗粒包括骨架颗粒和填充颗粒,而本实施例对其改进在于吸声颗粒仅采用了一类颗粒,即骨架颗粒,并未在其中加入粒径‑2差较大的填充颗粒。另外,该微粒吸声板的透水系数需保证不低于1.5×10 cm/s。
[0037] 透水隔声板2的厚度为20mm,该透水隔声板2采用的吸声颗粒的目数为50目,该吸声颗粒选自石英砂,该透水隔声板2采用的粘结剂选自环氧树脂。透水隔声板2四周的边缘设置U型金属包边B 21,该U型金属包边B 21的厚度为0.6mm,材质为镀锌钢板;两端的U型金属包边B 21上焊接有安装片22,该安装片22的厚度为4mm,材质为铝合金,通过安装片22由膨胀螺栓将透水隔声板2固定在道路旁的基础墩6上。
[0038] 透水吸声板1的厚度为12mm,该透水吸声板1采用的吸声颗粒的目数为30目,该吸声颗粒选自石英砂,该透水吸声板1采用的粘结剂选自环氧树脂。透水吸声板1四周的边缘设置U型金属包边A 11,该U型金属包边A 11的厚度为0.6mm,材质为镀锌钢板;透水吸声板1的背声面设置有用于增强其刚度的支撑骨架12,每单个透水吸声板1配备有三个支撑骨架12,支撑骨架12的厚度为2mm,截面为槽型,两端通过端板13由膨胀螺栓固定在道路旁的基础墩6上,端板13的厚度为3mm,支撑骨架12和端板13的材质均为镀锌钢板;透水吸声板1的两端设置有用于固定板体的角型压条14,角型压条14的截面为L型,厚度为2mm,材质为镀锌钢板,角型压条14也由膨胀螺栓固定在道路旁的基础墩6上。
[0039] 本发明的透水吸隔声结构安装完成后,透水吸声板1与挡板3之间形成吸声共振腔,根据噪声源噪声特性调整该共振腔的深度(参见图1中间距t),使其满足吸声特性,本实施例的共振腔深度为90mm。
[0040] 上述两个实施例中,透水吸声板能配合声屏障对桥梁内列车、汽车的噪声起到吸声降噪的作用,解决了噪声混响的问题;透水隔声板则不仅能对声屏障与挡板之间的缝隙起到隔声的作用,还具有良好的透水性,雨水能从板体穿过,避免了目前存在的水流痕迹以及雨水长期积聚对藻类植物的滋生,当然也就避免了藻类植物对桥梁外观的影响。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