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汽车装卸运输的陆两用桥

申请号 CN202011369870.8 申请日 2020-11-30 公开(公告)号 CN112538815A 公开(公告)日 2021-03-23
申请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朱卫忠; 谢北萍; 赵军科; 陈凯; 熊志; 汤云溪; 胡杰;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适用于 汽车 装卸运输的 水 陆两用桥,该水陆两用桥包括桥车、车架、桥体、移动架、架设架、架设油缸、以及水上 推进器 ;车架固定安装于桥车,用于通过桥车进行运输;移动架能够沿桥车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地安装于车架;架设架的底部铰接于移动架的尾部,顶部与移动架之间铰接有架设油缸,架设油缸用于驱动架设架在竖直面内摆动;桥体安装有水上推进器,能够沿桥车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地支承于移动架和架设架的顶部,并具有收起状态和架设状态。上述水陆两用桥将陆地干沟桥和水上渡船合二为一,既能在陆地上克服干沟障碍,又能在水面上克服江河障碍,满足物资装备顺利通过水陆障碍的双重需要。
权利要求

1.一种适用于汽车装卸运输的陆两用桥,其特征在于,包括桥车、车架、桥体、移动架、架设架、架设油缸、以及水上推进器
所述车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桥车,用于通过所述桥车进行运输;
所述移动架能够沿所述桥车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架;
所述架设架的底部铰接于所述移动架的尾部,顶部与所述移动架之间铰接有所述架设油缸,所述架设油缸用于驱动所述架设架在竖直面内摆动;
所述桥体安装有所述水上推进器,能够沿所述桥车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地支承于所述移动架和所述架设架的顶部,并具有收起状态和架设状态;
当所述桥体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桥体支承于所述移动架和所述架设架的顶部;当所述桥体处于架设状态时,所述桥体从所述移动架和所述架设架的顶部滑动到所述车架外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桥体包括中箱、边箱以及翻转机构;
在所述中箱朝向所述桥车的车头的一端、以及朝向所述桥车的车尾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一个所述边箱;
所述边箱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当所述桥体处于收起状态且所述边箱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边箱叠置于所述中箱的顶部;当所述桥体处于架设状态且所述边箱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边箱和所述中箱成一字型排列;
所述翻转机构安装于所述中箱和所述边箱之间,用于驱动所述边箱转动以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水陆两用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液压系统;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油缸、翻转架以及连杆
所述翻转油缸与所述液压系统相连,并且两端铰接于所述中箱和所述翻转架之间;
所述连杆铰接于所述边箱和所述翻转架之间;
所述翻转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中箱,所述翻转架与所述中箱、所述连杆以及所述翻转油缸的铰接点成三形分布;
所述翻转油缸通过所述翻转架驱动所述边箱转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水陆两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箱和所述边箱之间通过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上部铰链和下部铰链进行铰接;
所述上部铰链设置有上部插销,所述下部铰链设置有下部插销;
所述中箱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下部插销插入所述下部铰链的驱动油缸;
所述驱动油缸与所述液压系统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有所述车架和所述移动架之间的推桥机构,所述推桥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架沿所述车架往复滑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水陆两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桥机构包括推桥绞盘和传动带;
所述传动带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架;
所述推桥绞盘固定安装于所述车架,并与所述传动带传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传动带驱动所述移动架往复滑动。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架设置有沿所述桥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
所述移动架设置有与所述轨道滚动配合的移动滚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架设置有用于支承所述桥体的支撑滚轮,并在朝向所述架设架的端部设置有能够沿竖直方向伸缩的支腿。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陆两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架设架上安装有驱动组件、主动齿轮和架设滚轮;
所述桥体的底部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滑道和销齿;
所述架设滚轮和所述支撑滚轮均与所述滑道滚动配合;
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
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销齿啮合传动,用于拨动所述销齿以实现桥体的往复移动。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水陆两用桥,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为与所述液压系统连接的液压达。

说明书全文

一种适用于汽车装卸运输的陆两用桥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交通运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汽车装卸运输的水陆两用桥。

背景技术

[0002] 用于专用车架设的干沟桥梁通过专用桥车进行装载、架设和撤收,局限于在陆地上使用,主要克服沟渠、凹坑、路面塌陷、斜坡、岸滩等通过性障碍,实现道路恢复交通、开辟新通道,满足物资装备顺利通过陆上障碍的需要,但是陆上干沟桥不具备水上航行渡送物资装备的功能。
[0003] 而用于水上渡送物资装备的渡船,通过水上密封浮体,浮体内安装动推进器、驾控系统等进行水上航渡,局限于在水上使用,主要针对江、河、湖、海等水域,实现水上航行跨越障碍,满足物资装备顺利通过水上障碍的需要;但是渡船不具备陆上架设干沟桥通过沟渠、凹坑的功能。

发明内容

[0004]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汽车装卸运输的水陆两用桥,将陆地干沟桥和水上渡船合二为一,既能在陆地上克服干沟障碍,又能在水面上克服江河障碍,满足物资装备顺利通过水陆障碍的双重需要,提升单一装备“一专多能”的机动保障交通运输的能力,还能扩大使用范围。
[0005] 本发明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0006] 一种适用于汽车装卸运输的水陆两用桥,包括桥车、车架、桥体、移动架、架设架、架设油缸、以及水上推进器;
[0007] 所述车架固定安装于所述桥车,用于通过所述桥车进行运输;
[0008] 所述移动架能够沿所述桥车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地安装于所述车架;
[0009] 所述架设架的底部铰接于所述移动架的尾部,顶部与所述移动架之间铰接有所述架设油缸,所述架设油缸用于驱动所述架设架在竖直面内摆动;
[0010] 所述桥体安装有所述水上推进器,能够沿所述桥车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地支承于所述移动架和所述架设架的顶部,并具有收起状态和架设状态;
[0011] 当所述桥体处于收起状态时,所述桥体支承于所述移动架和所述架设架的顶部;当所述桥体处于架设状态时,所述桥体从所述移动架和所述架设架的顶部滑动到所述车架外侧。
[0012] 更进一步地,所述桥体包括中箱、边箱以及翻转机构;
[0013] 在所述中箱朝向所述桥车的车头的一端、以及朝向所述桥车的车尾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一个所述边箱;
[0014] 所述边箱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当所述桥体处于收起状态且所述边箱处于折叠状态时,所述边箱叠置于所述中箱的顶部;当所述桥体处于架设状态且所述边箱处于展开状态时,所述边箱和所述中箱成一字型排列;
[0015] 所述翻转机构安装于所述中箱和所述边箱之间,用于驱动所述边箱转动以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0016]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液压系统;
[0017] 所述翻转机构包括翻转油缸、翻转架以及连杆
[0018] 所述翻转油缸与所述液压系统相连,并且两端铰接于所述中箱和所述翻转架之间;
[0019] 所述连杆铰接于所述边箱和所述翻转架之间;
[0020] 所述翻转架的一端铰接于所述中箱,所述翻转架与所述中箱、所述连杆以及所述翻转油缸的铰接点成三形分布;
[0021] 所述翻转油缸通过所述翻转架驱动所述边箱转动。
[0022] 更进一步地,所述中箱和所述边箱之间通过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上部铰链和下部铰链进行铰接;
[0023] 所述上部铰链设置有上部插销,所述下部铰链设置有下部插销;
[0024] 所述中箱安装有用于驱动所述下部插销插入所述下部铰链的驱动油缸;
[0025] 所述驱动油缸与所述液压系统连接。
[0026]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安装有所述车架和所述移动架之间的推桥机构,所述推桥机构用于驱动所述移动架沿所述车架往复滑动。
[0027] 更进一步地,所述推桥机构包括推桥绞盘和传动带;
[0028] 所述传动带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移动架;
[0029] 所述推桥绞盘固定安装于所述车架,并与所述传动带传动连接,用于通过所述传动带驱动所述移动架往复滑动。
[0030] 更进一步地,所述车架设置有沿所述桥车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
[0031] 所述移动架设置有与所述轨道滚动配合的移动滚轮。
[0032] 更进一步地,所述移动架设置有用于支承所述桥体的支撑滚轮,并在朝向所述架设架的端部设置有能够沿竖直方向伸缩的支腿。
[0033] 更进一步地,所述架设架上安装有驱动组件、主动齿轮和架设滚轮;
[0034] 所述桥体的底部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滑道和销齿;
[0035] 所述架设滚轮和所述支撑滚轮均与所述滑道滚动配合;
[0036] 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用于驱动所述主动齿轮转动;
[0037] 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销齿啮合传动,用于拨动所述销齿以实现桥体的往复移动。
[0038] 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为与所述液压系统连接的液压达。
[0039] 有益效果:
[0040] 本发明的水陆两用桥通过桥车能够到达架桥地点,通过移动架相对车架的滑动、桥体相对移动架和架设架的滑动、以及架设架对桥体的摆动控制实现干沟桥的架设,从而在陆地上克服干沟障碍;通过架设油缸可以将桥体放入水中并漂浮在水面上,并通过设置在桥体上的水上推进器产生水中驱动力,使桥体能够在水中航行,并完成水上渡船架设,从而克服江河障碍;因此,上述集陆上桥梁和水上渡船双重功能于一身,一桥多用,同时采用汽车装卸运输,不需要另行配置起重吊运设备,可广泛用于野战部队机动交通保障,也可用于民用应急抢险救灾。附图说明
[0041] 图1为本发明的适用于汽车装卸运输的水陆两用桥的主视图;
[0042] 图2为图1中水陆两用桥的俯视图;
[0043] 图3为图1中水陆两用桥的侧视图;
[0044] 图4为图1中水陆两用桥的桥体的主视图;
[0045] 图5为图4中水陆两用桥的桥体的俯视图;
[0046] 图6为图4中水陆两用桥的桥体的翻转状态图;
[0047] 图7为图1中水陆两用桥在陆地上的架设结构示意图;
[0048] 图8为图1中水陆两用桥在水上的架设结构示意图;
[0049] 图9为图1中水陆两用桥在水上的航行图。
[0050] 其中,1‑桥车,2‑车架,3‑桥体,4‑移动架,5‑架设架,6‑架设油缸,7‑水上推进器,8‑中箱,9‑边箱,10‑翻转机构,11‑翻转油缸,12‑翻转架,13‑连杆,14‑上部铰链,15‑下部铰链,16‑推桥机构,17‑推桥绞盘,18‑传动带,19‑移动滚轮,20‑支撑滚轮,21‑支腿,22‑驱动组件,23‑主动齿轮,24‑架设滚轮,25‑滑道,26‑销齿,27‑液压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0051]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52] 其中,图1、图2和图3展示了水陆两用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图5以及图6展示了桥体3的结构示意图,图7展示了水陆两用桥在陆地上架设于沟槽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8展示了水陆两用桥一端架设在水上时的结构示意图,图9展示了水陆两用桥在水上航行时的结构示意图。
[0053]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汽车装卸运输的水陆两用桥,如图1结构所示,水陆两用桥包括桥车1、车架2、桥体3、移动架4、架设架5、架设油缸6、以及水上推进器7;桥车1作为水陆两用桥的载体,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能,能够将桥体3运输至需要架桥的位置;车架2固定安装于桥车1,用于通过桥车1进行运输;车架2成为桥体3的装卸基础
[0054] 移动架4能够沿桥车1的长度方向往复滑动地安装于车架2;如图1结构所示,车架2可以设置有沿桥车1的长度方向延伸的轨道,轨道可以为槽型轨道;并在移动架4上设置有与轨道滚动配合的移动滚轮19;移动架4与车架2之间通过滚动配合的移动滚轮19和轨道,能够对移动架4进行限位,使得移动架4只能沿桥车1的长度方向进行滑动,并在需要架桥时,移动架4从桥车1的车头向车尾滑动,当需要收起桥体3时,移动架4从车尾向车头方向滑动;
[0055] 架设架5的底部铰接于移动架4的尾部,顶部与移动架4之间铰接有架设油缸6,架设油缸6用于驱动架设架5在竖直面内摆动;如图1、图7和图8结构所示,架设架5安装于移动架4远离桥车1的车头的尾部,在移动架4和架设架5的顶部之间连接有架设油缸6,通过架设油缸6的伸缩能够驱动架设架5绕铰接轴摆动,实现对架设架5顶面的姿态控制,进而控制桥体3的姿态;在桥体3收起时,架设架5的顶面与移动架4的顶面平齐,用于支承桥体3;当架设桥体3时,架设架5用于驱动桥体3沿桥车1的长度方向移动,同时可以通过绕与移动架4的铰接轴摆动来控制桥体3的姿态;
[0056] 如图3、图4和图5结构所示,桥体3安装有水上推进器7,能够沿桥车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地支承于移动架4和架设架5的顶部,并具有收起状态和架设状态;如图1结构所示,当桥体3处于收起状态时,桥体3支承于移动架4和架设架5的顶部;如图7和图8结构所示,当桥体3处于架设状态时,桥体3从移动架4和架设架5的顶部滑动到车架2外侧。
[0057] 上述水陆两用桥包括桥车1和安装于桥车1的桥体3,桥车1可以采用汽车底盘,具有较好的机动性能,通过桥车1能够携带桥体3到达架桥地点,通过移动架4相对车架2的滑动、桥体3相对移动架4和架设架5的滑动、以及架设架5对桥体3的摆动控制实现干沟桥的架设,从而在陆地上克服干沟障碍;通过架设油缸6可以将桥体3放入水中并漂浮在水面上,并通过设置在桥体3上的水上推进器7产生水中驱动力,使桥体3能够在水中航行,并完成水上渡船架设,从而克服江河障碍;因此,上述集陆上桥梁和水上渡船双重功能于一身,一桥多用,同时采用汽车装卸运输,不需要另行配置起重吊运设备,可广泛用于野战部队机动交通保障,也可用于民用应急抢险救灾。
[0058]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4和图6结构所示,桥体3包括中箱8、边箱9以及翻转机构10;在中箱8朝向桥车1的车头的一端、以及朝向桥车1的车尾的另一端分别铰接有一个边箱9;边箱9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当桥体3处于收起状态且边箱9处于折叠状态时,边箱9叠置于中箱8的顶部;当桥体3处于架设状态且边箱9处于展开状态时,边箱9和中箱8成一字型排列;翻转机构10安装于中箱8和边箱9之间,用于驱动边箱9转动以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之间切换。
[0059] 通过铰接设置的中箱8和边箱9,使得桥体3在架设过程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控制桥体3的长度,并且在桥体3收起时能够减小桥体3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在方便桥车1运输的同时,还能减小桥车1的尺寸;另外,通过铰接的中箱8和边箱9,如图9结构所示,当桥体3在水中作为渡船使用时,通过控制边箱9与中箱8之间的夹角,还能够控制桥体3在水中的姿态和吃水深度。
[0060] 为了方便控制边箱9,上述水陆两用桥还包括液压系统27,液压系统27可以安装于桥体3;如图1和图6结构所示,翻转机构10包括翻转油缸11、翻转架12以及连杆13;翻转油缸11与液压系统27相连,并且翻转油缸11的两端铰接于中箱8和翻转架12之间;连杆13铰接于边箱9和翻转架12之间;翻转架12的一端铰接于中箱8,翻转架12与中箱8、连杆13以及翻转油缸11的铰接点成三角形分布,即,翻转架12与中箱8之间通过铰接轴铰接形成一个铰接点,翻转架12与连杆13之间通过铰接轴铰接形成一个铰接点,并且翻转架12与翻转油缸11通过铰接轴铰接形成一个铰接点,上述三个铰接点形成三角形的三个顶点;翻转油缸11通过翻转架12驱动边箱9转动。
[0061] 通过液压系统27控制边箱9的转动来实现边箱9的折叠和展开,由于液压系统27具有环境适应性好、动作可靠的特点,扩大了水陆两用桥的使用范围,同时提高了水陆两用桥的工作可靠性和稳定性
[0062] 如图3结构所示,中箱8和边箱9之间通过沿竖直方向相对设置的上部铰链14和下部铰链15进行铰接;上部铰链14设置有上部插销(图中未示出),下部铰链15设置有下部插销(图中未示出);中箱8安装有用于驱动下部插销插入下部铰链15的驱动油缸(图中未示出);驱动油缸与液压系统27连接。
[0063] 通过与液压系统27连接的驱动油缸控制上部插销和下部插销进行动作,使得边箱9与中箱8之间的连接方便、快捷,而且即使在水下时也便于通过液压系统27的控制进行插拔操作;当中箱8和边箱9之间通过上部铰链14和下部铰链15同时进行连接时,中箱8与边箱
9之间相对固定,使中箱8和边箱9形成一个整体结构,从而能够保证架设桥体3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0064] 如图1结构所示,上述水陆两用桥还包括安装有车架2和移动架4之间的推桥机构16,推桥机构16用于驱动移动架4沿车架2往复滑动;通过推桥机构16能够实现移动架4相对车架2之间的往复滑动,使得移动架4的往复运动能够自动控制;推桥机构16包括推桥绞盘
17和传动带18;传动带18的两端均固定连接于移动架4;推桥绞盘17固定安装于车架2,并与传动带18传动连接,用于通过传动带18驱动移动架4往复滑动。通过推桥绞盘17的转动驱动传动带18转动,从而带动移动架4朝向桥车1的车尾或车头方向移动;推桥绞盘17可以通过液压系统27进行驱动,也可以采用电机进行驱动;同时,传动带18还可以采用传动链条,在推桥绞盘17、移动架4和车架2上设置有与传动链条配合的的链轮,通过链传动机构来驱动移动架4沿车架2往复运动。
[0065] 为了减小移动架4与桥体3之间的摩擦阻力,如图1结构所示,移动架4设置有用于支承桥体3的支撑滚轮20,支撑滚轮20在支承桥体3的同时还能实现与桥体3的滚动配合;如图7和图8结构所示,在移动架4朝向架设架5的端部设置有能够沿竖直方向伸缩的支腿21,支腿21可以为与液压系统27连接的液压杆,通过设置在移动架4尾部的支腿21能够对移动架4的端部进行支承,有利于提高移动架4和桥体3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0066] 在上述各种实施例的基础上,如图1结构所示,架设架5上安装有驱动组件22、主动齿轮23和架设滚轮24;如图2和图3结构所示,桥体3的底部设置有沿长度方向分布的滑道25和销齿26;架设滚轮24和支撑滚轮20均与滑道25滚动配合,通过架设滚轮24和支撑滚轮20与滑道25滚动配合减小滑动阻力的同时,还能够对桥体3进行限位,使桥体3能够按照预定路线进行架设;驱动组件22与主动齿轮23传动连接,用于驱动主动齿轮23转动;驱动组件22为与液压系统27连接的液压马达;主动齿轮23与销齿26啮合传动,用于拨动销齿26以实现桥体3的往复移动。
[0067]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和图5的边箱9中仅示意了部分销齿26和滑道25,在实际的边箱9和中箱8上均设置有通长的滑道25以及沿滑道25通长分布的销齿26,销齿26之间间隔分布以使销齿26之间的间隙能够与主动齿轮23的齿啮合,以便架设架5能够通过销齿26与主动齿轮23之间的啮合在桥体3的任何部分对桥体3进行驱动,方便了桥体3的架设和收起。
[0068] 综上所述,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