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1911305958.0 申请日 2019-12-17 公开(公告)号 CN111058369A 公开(公告)日 2020-04-24
申请人 中国二十冶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航宇; 王航; 彭锦发; 徐凯; 田岭; 陈朝羽; 何冠儒;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洗车槽包括:蓄 水 过车槽、沉淀区域和喷洗系统,对栈桥板进行结构降板,以形成蓄水过车槽和沉淀区域;在栈桥板上设置冲洗台,将蓄水过车槽与冲洗台沿车辆在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依次设置,将沉淀区域沿车辆在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设置,并且,将沉淀区域设置于蓄水过车槽和冲洗台的同一侧;将喷洗系统设置于蓄水过车槽的出口,并将喷洗系统与沉淀区域相连通,以接收并喷出沉淀区域内的水。车辆在驶出施工场地的过程中, 车轮 上的泥土已经被冲刷干净,可以直接达到进入市政道路条件,无需二次冲洗,保证了车辆驶出基坑时干净整洁,无需停车等待,提高了清洗效率。
权利要求

1.一种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洗车槽包括:蓄过车槽、沉淀区域和喷洗系统,对栈桥板进行结构降板,以形成蓄水过车槽和沉淀区域;
在所述栈桥板上设置冲洗台,将所述蓄水过车槽与所述冲洗台沿车辆在所述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依次设置,将所述沉淀区域沿车辆在所述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设置,并且,将所述沉淀区域设置于所述蓄水过车槽和所述冲洗台的同一侧;
将所述喷洗系统设置于所述蓄水过车槽的出口,并将所述喷洗系统与所述沉淀区域相连通,以接收并喷出所述沉淀区域内的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冲洗台的一侧设置有水沟,所述水沟同时向所述蓄水过车槽和所述沉淀区域所在的方向倾斜第一预设坡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蓄水过车槽包括:第一坡道、水平区域和第二坡道;其中,
所述第一坡道、所述水平区域和所述第二坡道沿车辆在所述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依次设置,并且,所述第一坡道和所述第二坡道均向所述水平区域倾斜第二预设坡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区域沿车辆在所述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的长度大于车辆轮胎的周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沉淀区域沿车辆在所述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设置包括:
所述沉淀区域包括: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将所述一级沉淀池、所述二级沉淀池和所述三级沉淀池沿车辆在所述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依次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一级沉淀池设置于所述蓄水过车槽的侧面,将所述三级沉淀池设置于所述冲洗台的侧面。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一级沉淀池设置于所述蓄水过车槽的侧面之后,
在所述一级沉淀池和所述蓄水过车槽的交界处设置溢水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沉淀区域沿车辆在所述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设置之后,
在所述沉淀区域与所述过水槽的交界处、以及所述沉淀区域与所述冲洗台交界处设置暗梁。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洗系统的水源来自两路,一路为所述沉淀区域内的水,另一路为雨水收集装置内的水。

说明书全文

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在建筑房建施工过程中,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城市的发展,绿色施工的观念越来越深入到我们的身边,传统施工过程的土方开挖阶段中,现场泥土外运过程中,车轮会将大量的泥土带入到市政道路,严重影响市容市貌和道路的使用,为解决这类问题,传统的做法是在车辆出场前,用自来管冲洗车轮,这种方法效率低又浪费水资源,此外,有的施工现场场地环境限制,没有空余场地用于洗车。

发明内容

[0003]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该方法旨在解决目前对施工车辆冲洗时浪费水、效率低、以及基坑施工阶段场地受限的问题。
[0004]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洗车槽包括:蓄水过车槽、沉淀区域和喷洗系统,对栈桥板进行结构降板,以形成蓄水过车槽和沉淀区域;在栈桥板上设置冲洗台,将蓄水过车槽与冲洗台沿车辆在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依次设置,将沉淀区域沿车辆在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设置,并且,将沉淀区域设置于蓄水过车槽和冲洗台的同一侧;将喷洗系统设置于蓄水过车槽的出口,并将喷洗系统与沉淀区域相连通,以接收并喷出沉淀区域内的水。
[0005] 进一步地,上述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中,冲洗台的一侧设置有水沟,水沟同时向蓄水过车槽和沉淀区域所在的方向倾斜第一预设坡度。
[0006] 进一步地,上述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中,蓄水过车槽包括:第一坡道、水平区域和第二坡道;其中,第一坡道、水平区域和第二坡道沿车辆在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依次设置,并且,第一坡道和第二坡道均向水平区域倾斜第二预设坡度。
[0007] 进一步地,上述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中,水平区域沿车辆在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的长度大于车辆轮胎的周长。
[0008] 进一步地,上述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中,将沉淀区域沿车辆在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设置包括:沉淀区域包括: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将一级沉淀池、二级沉淀池和三级沉淀池沿车辆在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依次设置。
[0009] 进一步地,上述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中,将一级沉淀池设置于蓄水过车槽的侧面,将三级沉淀池设置于冲洗台的侧面。
[0010] 进一步地,上述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中,在将一级沉淀池设置于蓄水过车槽的侧面之后,在一级沉淀池和蓄水过车槽交界处设置溢水槽。
[0011] 进一步地,上述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中,在将沉淀区域沿车辆在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设置之后,在沉淀区域与过水槽的交界处、以及沉淀区域与冲洗台交界处设置暗梁。
[0012] 进一步地,上述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中,喷洗系统的水源来自两路,一路为沉淀区域内的水,另一路为雨水收集装置内的水。
[0013] 本发明中,车辆在驶出施工场地的过程中,即在栈桥板上行驶的过程中,喷洗系统即可对车轮上的泥土进行清洗,待车辆驶出施工场地,车轮上的泥土已经被冲刷干净,可以直接达到进入市政道路条件,无需二次冲洗,保证了车辆驶出基坑时干净整洁,无需停车等待,提高了清洗效率,且清洗期间无需人工冲刷,节省了人。将栈桥板和洗车槽合二为一,使得基坑外侧有限的施工场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实现了在有效的场地内尽可能的增加了可利用场地。冲洗后产生的泥水通过蓄水过车槽和沉淀区域进行沉淀,再次变为可冲洗车轮的清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附图说明
[0014]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0015]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
[0016]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栈桥板与洗车槽结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0018] 参见图1,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栈桥板40与洗车槽结合的施工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 步骤S110,参见图2,洗车槽包括:蓄水过车槽10、沉淀区域20和喷洗系统30,对栈桥板40的结构降板进行找坡,以形成蓄水过车槽10。
[0020] 具体地,根据需要设计洗车槽大小,洗车槽包括:蓄水过车槽10、沉淀区域20和喷洗系统30。栈桥板40的下方设置有支撑梁50,对栈桥板40进行结构降板并找坡,从而形成蓄水过车槽10和沉淀区域20,具体地,在车辆在栈桥板40上的行驶方向A上,蓄水过车槽10的中间位置具有一水平区域12,水平区域12的两侧分别为相对倾斜的第一坡道11和第二坡道13,第一坡道11和第二坡道13均向水平区域11倾斜第二预设坡度i1,第二预设坡度i1小于
20%,优选为10%,即第一坡道11为下坡道,第二坡道13为上坡道,车辆从下坡道进入水平区域12,水平区域12存积的水对轮胎进行清洗。沿车辆在栈桥板上的行驶方向上,水平区域
12的长度大于轮胎的周长,以保证清洗效果。清洗完成后,车辆从上坡道驶出蓄水过车槽
10。蓄水过车槽10的最低标高为-500mm。
[0021] 步骤S120,在栈桥板40上设置冲洗台60,将蓄水过车槽10与冲洗台60沿车辆在栈桥板40上的行驶方向依次设置将沉淀区域20沿车辆在栈桥板40上的行驶方向设置,并且,将沉淀区域20设置于蓄水过车槽10和冲洗台60的同一侧。
[0022] 具体地,在栈桥板40上设置冲洗台60,并且,沿着车辆在栈桥板40上的行驶方向,蓄水过车槽10与冲洗台60依次设置,即蓄水过车槽10靠近栈桥板40的车辆驶入位置,冲洗台60靠近栈桥板40的车辆驶出位置,车辆驶出蓄水过车槽10后进入冲洗台60。冲洗台60水平设置,用于车辆暂停清洗,冲洗台60的一侧设置有水沟,水沟向蓄水过车槽10所在的一侧倾斜第一预设坡度i2,第一预设坡度i2为20%。沿着车辆在栈桥板40上的行驶方向设置沉淀区域20,具体地,沉淀区域20包括:一级沉淀池21、二级沉淀池22和三级沉淀池23,沿着车辆在栈桥板40上的行驶方向A,依次设置一级沉淀池21、二级沉淀池22和三级沉淀池23,各级沉淀池通过厚砖墙24分隔开,并且,一级沉淀池21设置于蓄水过车槽10的一侧,三级沉淀池23设置于冲洗台60的一侧。在各级沉淀池与蓄水过车槽10的交界处、以及各级沉淀池与冲洗台60的交界处设置暗梁40,以确保栈桥板40的稳定性。在一级沉淀池21与蓄水过车槽10的交界处设置溢水槽70,溢水槽80位于暗梁40的正上方,蓄水过车槽10的水平区域12所在的平面(相对于图2而言)通过溢水槽70,以保证蓄水过车槽10内的水可尽可能的全部流入溢水槽70内。水沟在向蓄水过车槽10所在的一侧倾斜第一预设坡度i2的同时,也向三级沉淀池23所在的一侧倾斜第一预设坡度i2,以保证冲洗后产生的泥水顺利流入蓄水过车槽10内。
[0023] 步骤S130,将喷洗系统30设置于蓄水过车槽10的出口,并将喷洗系统30与沉淀区域20相连通,以接收并喷出沉淀区域20内的水。
[0024] 具体地,将喷洗系统30设置于蓄水过车槽10的出口,并将喷洗系统30与沉淀区域20相连通,具体地,喷洗系统30的水源来自两路,一路为沉淀区域20内的水,另一路为雨水收集装置(图中未示出)内的水。喷洗系统30包括第一冲洗台注水管31和第二冲洗台注水管
32,第一冲洗台注水管31和第二冲洗台注水管32均可通过抽水抽取沉淀区域20或雨水收集装置的水。与车辆在栈桥板40上的行驶方向A垂直的方向B上,冲洗台60的两个相对的侧面分别为第一侧面61和第二侧面62,第一冲洗台注水管31为折弯管,其一部分位于三级沉淀池23内或雨水收集装置内,另一部分沿着冲洗台60的第一侧面61设置且管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一喷水孔。第二冲洗台注水管32也为折弯管,其一部分位于三级沉淀池23内或雨水收集装置内,另一部分沿着冲洗台60的第二侧面62设置且管壁上设置有多个第二喷水孔。
[0025] 当车辆行驶在栈桥板40上沿着方向A行驶时,首先经过蓄水过车槽10,蓄水过车槽10内的水可对轮胎进行清洗,防止车里进入市政车道后,轮胎的上的泥土污染路面。然后驶入冲洗台60,喷洗系统30的第一冲洗台注水管31和第二冲洗台注水管32对车辆的两侧喷水,从而对车身上的泥土进行冲洗,一路采用三级沉淀池23内的水进行冲洗,若车流量过大致使三级沉淀池23内的水无法达到高压冲洗标准时,采用第二路外设雨水收集井内的水进行高压冲洗。冲洗后的泥水顺这预留沟槽流入蓄水过车槽10内,再通过溢水槽70流入一级沉淀池21内,泥水依次通过一级沉淀池21、二级沉淀池22和三级沉淀池23进行沉淀,最后成为可冲洗车轮的清水。
[0026] 本实施例中,车辆在驶出施工场地的过程中,即在栈桥板40上行驶的过程中,蓄水过车槽10内的水可对轮胎上的泥土进行清洗,喷洗系统30可对车身上的泥土进行清洗,待车辆驶出施工场地,轮胎及车身上的泥土已经被冲刷干净,可以直接达到进入市政道路条件,无需二次冲洗,保证了车辆驶出基坑时干净整洁,无需停车等待,提高了清洗效率,且清洗期间无需人工冲刷,节省了人力。将栈桥板40和洗车槽合二为一,使得基坑外侧有限的施工场地得到了充分的利用,实现了在有效的场地内尽可能的增加了可利用场地。冲洗后产生的泥水通过蓄水过车槽10和沉淀区域20进行沉淀,再次变为可冲洗车轮的清水,实现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0027]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