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旋转顶升方法

申请号 CN202010914179.7 申请日 2020-09-03 公开(公告)号 CN112144402A 公开(公告)日 2020-12-29
申请人 浙江精工钢结构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陈海洲; 高良; 刘中华;
摘要 本 发明 提供了一种旋转顶升装置及方法,涉及 桥梁 技术领域,装置包括 钢 柱、与钢柱底部转动连接并位于地面上的钢柱 基础 、安装于钢柱上的爬行器、与爬行器顶部连接并套于钢柱上的抱箍、以及与抱箍转动连接的受 力 爪;受力爪用于连接桥的主拱或 桥面 梁;钢柱上设有轨道,爬行器于轨道上前进和紧固;方法包括通过钢柱的旋转及爬行器沿着钢柱的前进,实现旋转顶升桥面梁,桥面梁旋转到与主拱的夹 角 为设计夹角,再将旋转顶升装置转换到主拱上,同样通过钢柱的旋转及爬行器沿着钢柱的前进。本发明爬行器可沿着钢柱可以前进,同时钢柱又可以绕着支座竖向旋转,实现将桥的旋转顶升,使桥梁施工非常方便,安装效率高,工期短,安全性高。
权利要求

1.一种旋转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旋转顶升装置,旋转顶升装置包括柱、与钢柱底部转动连接并位于地面上的钢柱基础、安装于钢柱上的爬行器、与爬行器顶部连接并套于钢柱上的抱箍、以及与抱箍转动连接的受爪;所述受力爪用于连接桥的主拱或桥面梁;
所述旋转顶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钢柱的旋转及爬行器沿着钢柱的前进,实现旋转顶升桥面梁,桥面梁旋转到与主拱的夹为设计夹角,再将旋转顶升装置转换到主拱上,同样通过钢柱的旋转及爬行器沿着钢柱的前进,实现旋转顶升主拱,桥面梁与主拱同时旋转直到设计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上设有轨道,所述爬行器于轨道上前进和紧固;所述爬行器包括液压油缸和可紧脚,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顶部与抱箍连接,液压油缸的底部与可锁紧脚连接,可缩紧脚安装于所述轨道上,可在轨道上锁紧或松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间隔均匀分布有四条,所述爬行器设置有四个,相应每条轨道上设置一个所述的爬行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采用圆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旋转顶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与钢柱基础通过支座铰接,且钢柱基础具有抗拔性。

说明书全文

一种旋转顶升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转顶升方法,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人均收入不断提高,旅游已成为国民日常生活中休闲娱乐的途径之一,简单的自然光也已经不能满足很多人的风光,更多人想要在欣赏自然风光的同时,多一点不一样的视和刺激性,如,站在悬崖上看风景让人更加向往,但是由于悬崖本身如果没有防护措施就作为旅游观光的景点,不仅单调,而且比较危险,因此可以在两座悬崖之间架设一座观光桥,供游客在桥上行走,使其仿佛置身于空中,给游客以感官刺激的同时,也能保证景区的游客安全。
[0003] 但是这种观光桥由于需要设置在两座悬崖上,因此其制作、安装和施工均非常危险,施工非常困难,施工工期也很长。
[0004] 基于此,做出本申请

发明内容

[0005]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旋转顶升方法,可以通过该方法将拼装好桥梁旋转顶升,操作过程简单高效,安全性高。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旋转顶升方法,采用旋转顶升装置,旋转顶升装置包括柱、与钢柱底部转动连接并位于地面上的钢柱基础、安装于钢柱上的爬行器、与爬行器顶部连接并套于钢柱上的抱箍、以及与抱箍转动连接的受爪;所述受力爪用于连接桥的主拱或桥面梁;
所述旋转顶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钢柱的旋转及爬行器沿着钢柱的前进,实现旋转顶升桥面梁,桥面梁旋转到与主拱的夹角为设计夹角,再将旋转顶升装置转换到主拱上,同样通过钢柱的旋转及爬行器沿着钢柱的前进,实现旋转顶升主拱,桥面梁与主拱同时旋转直到设计位置
[0007] 进一步地,所述钢柱采用圆管。
[0008] 进一步地,所述钢柱与钢柱基础通过支座铰接,且钢柱基础具有抗拔性。
[0009] 进一步地,所述钢柱上设有轨道,所述爬行器于轨道上前进和紧固;所述爬行器包括液压油缸和可紧脚,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顶部与抱箍连接,液压油缸的底部与可锁紧脚连接,可缩紧脚安装于所述轨道上,可在轨道上锁紧或松开。
[0010] 进一步地,所述轨道间隔均匀分布有四条,所述爬行器设置有四个,相应每条轨道上设置一个所述的爬行器。
[0011] 本发明的有益技术效果:本发明旋转顶升装置,爬行器可沿着钢柱可以前进,同时钢柱又可以绕着支座竖向旋转,实现将桥的旋转顶升,因此本发明的旋转顶升方法,使桥梁施工非常方便,安装效率高,工期短,安全性高。
附图说明
[0012] 图1为可被本实施例旋转顶升装置应用的大跨度单斜拱斜拉景观桥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可被本实施例旋转顶升装置应用的大跨度单斜拱斜拉景观桥的侧视图;
图3为大跨度单斜拱斜拉景观桥主拱被本实施例旋转顶升装置顶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旋转顶升装置与主拱连接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旋转顶升装置与主拱连接处的放大图;
图6至图9为旋转顶升桥面梁的过程示意图;
图10至图11为旋转顶升主拱(桥面梁随其自重一起)的过程示意图。
[0013] 标注说明:桥面梁1,主拱2,主拱支座21,主拱基础22,旋转顶升装置3,钢柱31,钢柱支座32(铰接支座),钢柱基础33,轨道34,爬行器4,液压油缸41,可锁紧脚42,抱箍43,受力爪44,结构索5。

具体实施方式

[0014] 为了使本发明的技术手段及其所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能够更清楚更完善的披露,兹提供了以下实施例,并结合附图作如下详细说明: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顶升装置,可以应用于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一种大跨度单斜拱斜拉景观桥,该景观桥包括主拱、与主拱两端转动连接并位于地面上的主拱基础、与主拱转动连接的桥面梁、以及连接主拱和桥面梁的多根结构索;主拱与桥面梁之间呈100°120°的设计~
角度;主拱的两个基础分别置于两座悬崖的边上,主拱和桥面梁横跨两座悬崖。
[0015] 如图2和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顶升装置,包括钢柱、与钢柱底部转动连接并位于地面上的钢柱基础、安装于钢柱上的爬行器、与爬行器顶部连接并套于钢柱上的抱箍、以及与抱箍转动连接的受力爪;受力爪用于连接桥的主拱或桥面梁;钢柱上设有轨道,爬行器于轨道上前进和紧固;爬行器包括液压油缸和可锁紧脚,液压油缸的活塞杆顶部与抱箍连接,液压油缸的底部与可锁紧脚连接,可缩紧脚安装于轨道上,可在轨道上锁紧或松开;轨道间隔均匀分布有四条,爬行器设置有四个,相应每条轨道上设置一个的爬行器。四个爬行器分为两对(前后为一对,左右为一对)分别工作,一对爬行器锁紧轨道同步顶升时,另一对松开,顶升一个行程结束时,原本锁紧顶升的这对爬行器松开,原本松开的那对爬行器的可锁紧脚抱紧,进行下一个行程的顶升,以保证每一时刻均有两个爬行器与钢柱相连。此处的可锁紧脚的锁紧方法可以通过给轨道施加足够的压力进行抱紧,使得来自抱箍的作用力小于可锁紧脚与轨道之间的摩擦力,即能实现锁紧。
[0016] 本实施例优选的,钢柱采用圆管,便于爬行器将抱箍顶升。
[0017] 本实施例优选的,钢柱与钢柱基础通过支座铰接,使得爬行器沿着钢柱可以前进,同时钢柱又可以绕着支座竖向旋转,且钢柱基础具有一定的重量以抗拔。
[0018] 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顶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通过钢柱的旋转及爬行器沿着钢柱的前进,实现旋转顶升桥面梁,桥面梁旋转到与主拱的夹角为设计夹角,再将旋转顶升装置转换到主拱上,同样通过钢柱的旋转及爬行器沿着钢柱的前进,实现旋转顶升主拱,桥面梁与主拱同时旋转直到设计位置。
[0019] 更为具体地,如图6至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旋转顶升装置可应用于大跨度单斜拱斜拉景观桥的施工过程中的旋转顶升工作,该景观桥通过以下方法施工(高空竖向旋转施工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桥面梁及主拱在山顶平拼装到位,桥面梁位于主拱之上;
(2)先竖向旋转桥面梁使其与主拱形成设计夹角,同时结构索张紧(这个过程中桥面梁与主拱之间的夹角逐渐变大直到形成设计夹角,同时结构索逐步被张紧);
(3)竖向旋转主拱,桥面梁因自重将跟随主拱一起旋转,主拱及桥面梁同时达到设计位置。
[0020] 其中,步骤(1)之前,山顶设置旋转顶升装置,步骤(2)桥面梁的旋转和步骤(3)中主拱的旋转,均通过旋转顶升装置实现。
[0021] 其中,步骤(2)中,桥面梁与主拱旋转至设计角度时,将两者的旋转节点焊接,形成刚接。
[0022] 其中,步骤(1)与步骤(2)之间,还包括一步骤:在主拱两端设置水平拉索装置;主拱两端通过支座与主拱基础连接,旋转主拱时需要将主拱两侧的支座连接上水平拉索,通过不同的拉力控制以抵消主拱支座对两侧基础的水平推力,拉力在每一个旋转过程不一致,需要随时调整。
[0023] 其中,步骤(3)中,主拱及桥面梁旋转到设计位置时,主拱的支座与主拱基础进行焊接,形成刚接,整个桥梁施工到位。
[0024] 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