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连接装置

申请号 CN202010773807.4 申请日 2020-08-04 公开(公告)号 CN111719403B 公开(公告)日 2021-11-19
申请人 中建钢构江苏有限公司; 发明人 唐宁; 陈韬; 周军红; 李大壮; 费新华; 栾公峰; 严亚飞; 邵庆博; 耿开通;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桥梁 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连接装置。一种桥梁连接装置,包括: 支撑 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于支撑结构内部,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中空结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中空结构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形成允许两个待连接桥梁本体分别贯穿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实现两个桥梁本体的连接,该连接方式强度较高,且施工简单方便,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节约了人 力 、财力。
权利要求

1.一种桥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18)和第二开口(19);
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设于支撑结构内部,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开口(18)和所述第二开口(19)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第一连接件(1)的中空结构与所述第一开口(18)相连通形成第一容纳空间,所述第二连接件(2)的中空结构与所述第二开口(19)相连通形成第二容纳空间,且所述第一容纳空间和所述第二容纳空间均允许待连接桥梁本体贯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均为锻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耐候焊接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和设于所述第一板体(3)和所述第二板体(9)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板体(3)和所述第二板体(9)相连接的支撑板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体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8),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板(6)呈夹设置的第三支撑板(4)和第四支撑板(5),所述第一支撑板(6)和所述第二支撑板(8)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和所述第二连接件(2)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4)和第四支撑板(5)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板(4)、第四支撑板(5)、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形成用于连接所述待连接桥梁本体的支撑件的连接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6)和所述第四支撑板(5)的第五支撑板(10),所述第五支撑板(10)同时与所述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垂直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支撑结构外部的腿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牛腿结构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三板体(13)和第四板体(15),垂直连接所述第三板体(13)与所述第四板体(15)的第五板体(14),以及设于所述第三板体(13)与所述第四板体(15)之间、且与所述第五板体(14)连接并相对倾斜设置的第六板体(16),所述第五板体(14)与所述第二板体(9)垂直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6)和所述第四支撑板(5)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第五板体(14)和第六板体(16)之间的夹角均为40°‑
50°。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桥梁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吊装件(17)。

说明书全文

一种桥梁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桥梁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转体桥,是在河流的两岸或者适当的位置,而非在设计轴线位置制作成形后,以桥梁结构本身为转体,分别将两个半桥转体转到桥梁的设计轴线位置,再利用连接装置将两个半桥固定连接。因此,为了确保两个半桥的连接强度,桥梁连接装置的稳定性和强度非常重要。现有的两个半桥转体的连接通常为直接焊接,或利用混凝土浇筑,连接强度较低,且施工不方便。

发明内容

[0003]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桥梁连接装置强度较低,且施工不方便的缺陷
[0004]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连接装置,包括:
[0005] 支撑结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
[0006] 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于支撑结构内部,分别靠近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设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中空结构,且分别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相连通,形成允许两个待连接桥梁本体分别贯穿的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
[0007] 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锻件。
[0008] 所述支撑结构为耐候焊接而成。
[0009] 所述支撑结构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和设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且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连接的支撑板体。
[0010] 所述支撑板体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板呈夹设置的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二支撑板垂直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且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所述第二连接件相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形成用于连接所述待连接桥梁本体的支撑件的连接部。
[0011] 还包括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的第五支撑板,所述第五支撑板同时与所述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垂直连接。
[0012] 还包括设于支撑结构外部的腿结构。
[0013] 所述牛腿结构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垂直连接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的第五板体,以及设于所述第三板体与所述第四板体之间、且与所述第五板体连接并相对倾斜设置的第六板体,所述第五板体与所述第二板体垂直连接。
[0014] 所述第一支撑板和所述第四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以及所述第五板体和第六板体之间的夹角均为40°‑50°。
[0015] 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结构上的吊装件。
[0016]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0017]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包括支撑结构和设于支撑结构内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互平行设置,且分别靠近支撑结构上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设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中空结构,且分别与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相连通,形成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以允许两个待连接的桥梁本体贯穿,实现两个桥梁本体的连接,该连接方式强度较高,且施工简单方便,在保证连接强度的同时,节约了人、财力。
[0018]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为锻件,支撑结构为耐候钢焊接而成,保证了该连接装置的强度。
[0019] 3.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支撑结构包括相对间隔设置的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和设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之间,且与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相连接的支撑板体,利用支撑板体加强对该连接装置的支撑作用,增强该装置的受力,使得在使用该装置连接桥梁本体时更加稳定。
[0020] 4.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支撑板体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以及与第一支撑板呈夹角设置的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垂直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设置,且与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相连接,第三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三支撑板、第四支撑板、第一板体和第二板体形成了连接部,该连接部用于连接待连接的桥梁本体的支撑件,起到对桥梁本体的辅助支撑的作用。
[0021] 5.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支撑结构外部设有牛腿结构,牛腿结构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垂直连接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且垂直连接第二板体的第五板体,以及设于第三板体和第四板体之间、且与第五板体连接并相对倾斜设置的第六板体,该牛腿结构用于连接或斜撑桥梁本体的支梁,使得桥梁本体形成稳定的结构体系。
[0022] 6.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第一支撑板和第四支撑板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五板体和第六板体之间的夹角均为40°‑50°,在保证支撑强度的同时,更便于该装置与桥梁本体的连接。
[0023] 7.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桥梁连接装置,支撑结构上还设有吊装件,用于该连接装置的吊装,并起到桥梁本体与该装置的临时连接作用。附图说明
[0024]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6] 图2为本发明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7] 图3为本发明的部分后视结构示意图。
[0028] 附图标记说明:
[0029] 1、第一连接件;2、第二连接件;3、第一板体;4、第三支撑板;5、第四支撑板;6、第一支撑板;7、第六支撑板;8、第二支撑板;9、第二板体;10、第五支撑板;11、第一封装板;12、第二封装板;13、第三板体;14、第五板体;15、第四板体;16、第六板体;17、吊装件;18、第一开口;19、第二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2]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3]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0034] 如图1至3所示的桥梁连接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连接转体桥的两个半桥转体,包括:支撑结构、设于支撑结构内部的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以及设于支撑结构外部的牛腿结构。
[0035] 如图1和2所示,支撑结构包括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形成相对设置的第一开口18和第二开口19,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设于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之间且与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垂直连接,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贯穿第二板体9且与第二板体9相卡接,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分别靠近第一开口18和第二开口19设置,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均为中空结构,即中部开设有方形的通孔,该中空结构分别与第一开口18和第二开口19相连通,形成了第一容纳空间和第二容纳空间,且两个容纳空间相连通。
[0036] 如图2所示,支撑结构还包括设于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之间且与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相连接的支撑板体。支撑板体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8,以及与第一支撑板6呈48°夹角设置的第三支撑板4和第四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6和第二支撑板8垂直于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且与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相连接,分布于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的左右两侧,第三支撑板4和第四支撑板5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第三支撑板4一端与第一连接件1侧面相连接,第四支撑板5一端与第一支撑板6的中部相连接。第三支撑板4和第四支撑板5的另一端与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形成用于连接待连接的桥梁本体的支撑件的连接部。第一支撑板6和第四支撑板5之间设置有与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垂直连接的第五支撑板10,第五支撑板10一端与第四支撑板5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连接件2相连接,形成三角形结构。沿第一支撑板6的延伸方向且与第二连接件2相连接设置有第六支撑板7,第六支撑板7分别与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垂直连接。
[0037] 如图1所示,牛腿结构设于第二板体9上部,且位于第一连接件1与第二连接件2之间,包括相互平行且间隔设置的第三板体13和第四板体15,垂直连接第三板体13和第四板体15的第五板体14,以及设于第三板体13和第四板体15之间、且与第五板体14连接并呈48°夹角设置的第六板体16,第三板体13、第四板体15和第五板体14均垂直连接于第二板体9。
[0038] 如图1和2所示,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之间,且位于第二支撑板8外部设置有第一封装板11,第一封装板11和第一连接件1之间设有第二封装板12,第一封装板11和第二封装板12对支撑板体、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起到防护作用,减轻腐蚀作用。
[0039] 如图1所示,第二开口19的外周四面均分别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吊装件17,第三支撑板4和第四支撑板5的另一端与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形成的连接部的外周四面同样均分别设置有两个间隔设置的吊装件17。
[004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件1和第二连接件2均为锻件,支撑结构和牛腿结构均为耐候钢焊接而成,锻件材质为S355J2,耐候钢材质为Q355NHD。
[0041] 本实施例的桥梁连接装置的具体加工方法为:
[0042] (1)锻件整体先进行粗加工,预留50mm机加工铣削余量。
[0043] (2)将第一板体3、第三支撑板4、第四支撑板5、第一支撑板6、第六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8和两个锻件进行组装,锻件节点采用分步散装,整体焊接的装焊顺序。下料时第一板体3在长度方向加设1mm余量,组焊时以端头锻件端为基准端进行装配。焊接支撑板体与锻件间焊缝,采用对称施焊的施工工艺,焊接方法为FCAW,焊丝采用E491T1‑GC,焊接时应注意焊前预热及焊后保温,组焊时应控制好垂直度;坡口采用双坡口,清根焊接。立焊焊接参数:打底电流145‑280A,打底电压:24‑30V;填充电流200‑260A,填充电压:26‑32V;盖面电流
195‑245A,盖面电压:26‑30V;速度6‑14cm/min。焊前采用电加热进行预热,预热温度80‑120℃,焊接需多层多道焊,严禁摆宽道,双坡口焊缝焊接时应交替焊接,层间温度控制120‑180℃,焊后电加热至250℃‑350℃,保温2h。
[0044] (3)装焊第二板体9,先焊接支撑板体与第二板体9的焊缝;然后整体焊接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与锻件的焊缝,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与锻件采用FCAW+SAW,焊接时应勤翻身,注意焊前预热及焊后保温;焊接时里侧坡口先气保焊焊接坡口深度一半,外侧清根后先气保焊打底两道后埋弧焊焊接至坡口深度一半,然后完成气保焊完成内侧坡口焊接,埋弧焊完成外侧坡口焊接。
[0045] (4)装焊外侧第一封装板11和第二封装板12及支撑板体间构造封板,组立时控制好垂直度。
[0046] (5)将第三板体13、第四板体15和第五板体14整体组立成“工”字形,与第二板体9不焊接的第六板体16不整体组立,第三板体13、第四板体15和第五板体14双面10mm角焊缝。
[0047] (6)将工字型牛腿整体装焊,组立过程中主意控制牛腿定位精度
[0048] (7)装焊第六板体16,注意控制后装第六板体16的倾斜角度,确保定位精准无误。
[0049] (8)吊装件17组焊,按照深化图纸组焊连接板等零部件,整体焊接完成24h后,进行端部吊耳板焊缝探伤。构件制作完成后进行整体验收,检验外观尺寸、焊缝成型等是否合格。
[0050] 在本实施例中,该装置焊接完成后进行整体退火,退火温度为500℃‑600℃,保温10h,随炉冷却,消除锻造、焊接应力,提高构件的整体机械性能。
[0051] 在使用本实施例的桥梁连接装置进行两个桥梁本体的连接时,将一个待连接的桥梁本体从第二开口19穿入到第一开口18处,将该待连接的桥梁本体的斜梁与第三支撑板4和第四支撑板5与第一板体3和第二板体9形成的连接部相连接,将该待连接的桥梁本体的横梁或支梁与牛腿结构相连接,利用吊装件17将该桥梁本体与桥梁连接装置进行临时连接,最后将另一个桥梁本体从第一开口18处与该桥梁本体相连接,将该桥梁连接装置与桥梁本体进行焊接固定。
[0052] 作为替代的实施方式,第一支撑板6和第四支撑板5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五板体14和第六板体16之间的夹角均可以为40°‑50°之间的任一值。
[0053]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