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式桥梁桁架

申请号 CN202110173637.0 申请日 2021-02-09 公开(公告)号 CN112942056B 公开(公告)日 2022-05-10
申请人 四川省交通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刘伟; 权新蕊; 宋松科; 杜桃明; 邵林; 彭友松; 王成波; 张贤霂;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装配式 桥梁 桁架,属于装配式桥梁技术领域,包括四根 纵梁 、若干矩形 框架 、框架连接组件以及 压板 ,所述矩形框架用于连接所述四根纵梁,所述四根纵梁分别布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四个 角 处,所述矩形框架沿着纵梁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框架连接组件设置在矩形框架的侧面用于将相邻两个矩形框架进行连接。本发明装置可快速组装与拆卸、适应悬臂平推架设,具有标准化程度高、 包装 运输体积小,成本较低的优点。
权利要求

1.一种装配式桥梁桁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四根纵梁、若干矩形框架、框架连接组件以及压板,所述矩形框架用于连接所述四根纵梁,所述四根纵梁分别布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四个处,所述矩形框架沿着纵梁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框架连接组件设置在矩形框架的侧面用于将相邻两个矩形框架进行连接;所述矩形框架包括四个套筒以及依次将所述四个套筒连接的上顶杆、左侧杆、下底杆和右侧杆,四个所述套筒分别套设在四根所述纵梁的外侧,所述上顶杆和下底杆的中部可向内弯折,所述上顶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内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外端分别与上部的两个套筒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中部分别通过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与左侧杆和右侧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相对于矩形框架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滑动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滑动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滑动连杆的另一端可沿着左侧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动连杆与左侧杆之间通过紧装置锁紧,所述压板铺设在所述下底杆的上侧;
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座、滑杆和螺母,所述左侧杆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固设于所述滑动连接座且两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螺母与滑杆螺纹连接将所述滑杆锁紧;所述滑槽的下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沿着所述滑槽的横向设置,所述卡槽可用于卡紧所述滑杆;所述框架连接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矩形框架的下部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上部交叉后分别与所述滑杆铰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桥梁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底杆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内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外端分别与下部的两个套筒铰接,所述第四连杆上设置有限制所述下底杆向外弯折的限位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式桥梁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梁由若干连接短杆和中间杆依次拼接而成,所述连接短杆的两端通过隔板隔开有通槽,相邻两连接短杆之间的通槽配合使得所述中间杆可以嵌入其中,所述中间杆与隔板之间通过螺杆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配式桥梁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短杆的下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螺杆的安装窗口。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装配式桥梁桁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斜杆包括斜杆本体,所述斜杆本体的中部开设有用于转动让位的开口槽,所述斜杆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铰接槽和第二铰接槽。

说明书全文

一种装配式桥梁桁架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装配式桥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装配式桥梁桁架。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地域辽阔,地震、洪、暴雨()、泥石流等灾害时有发生,造成相应的桥梁损毁、交通阻断。面对大型自然灾害,时间就是生命,快速抢修损毁桥梁,恢复交通生命线成为抢险救灾的首要任务,传统的应急桥最大使用单孔跨径小于69米,且拼装单元数量多,拼装架设时间长,不满足应急抢险救灾对大跨度装配式桥梁的要求,急需一种装配式桥梁桁架,标准化程度高、包装运输体积小、可快速组装与拆卸、适应悬臂平推架设。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配式桥梁桁架,可快速组装与拆卸、适应悬臂平推架设,具有标准化程度高、包装运输体积小,成本较低的优点。
[0004]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5] 本发明一种装配式桥梁桁架,包括四根纵梁、若干矩形框架、框架连接组件以及压板,所述矩形框架用于连接所述四根纵梁,所述四根纵梁分别布置在所述矩形框架的四个处,所述矩形框架沿着纵梁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框架连接组件设置在矩形框架的侧面用于将相邻两个矩形框架进行连接;所述矩形框架包括四个套筒以及依次将所述四个套筒连接的上顶杆、左侧杆、下底杆和右侧杆,四个所述套筒分别套设在四根所述纵梁的外侧,所述上顶杆和下底杆的中部可向内弯折,所述上顶杆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内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外端分别与上部的两个套筒铰接,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中部分别通过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与左侧杆和右侧杆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相对于矩形框架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包括滑动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中部与滑动连杆的一端铰接,所述滑动连杆的另一端可沿着左侧杆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动连杆与左侧杆之间通过紧装置锁紧,所述压板铺设在所述下底杆的上侧。
[0006] 进一步,所述下底杆包括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内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的外端分别与下部的两个套筒铰接,所述第四连杆上设置有限制所述下底杆向外弯折的限位部。
[0007] 进一步,所述纵梁由若干连接短杆和中间杆依次拼接而成,所述连接短杆的两端通过隔板隔开有通槽,相邻两连接短杆之间的通槽配合使得所述中间杆可以嵌入其中,所述中间杆与隔板之间通过螺杆连接。
[0008] 进一步,所述连接短杆的下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螺杆的安装窗口。
[0009] 进一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座、滑杆和螺母,所述左侧杆上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杆固设于所述滑动连接座且两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内,所述螺母与滑杆螺纹连接将所述滑杆锁紧。
[0010] 进一步,所述滑槽的下端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沿着所述滑槽的横向设置,所述卡槽可用于卡紧所述滑杆。
[0011] 进一步,所述框架连接组件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矩形框架的下部设置有铰接座,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下端分别与所述铰接座铰接,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上部交叉后分别与所述滑杆铰接。
[0012] 进一步,所述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斜杆包括斜杆本体,所述斜杆本体的中部开设有用于转动让位的开口槽,所述斜杆本体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铰接槽和第二铰接槽。
[0013]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4] 本发明装配式桥梁桁架,包括四根纵梁、若干矩形框架、框架连接组件以及压板,所述上顶杆和下底杆的中部可向内弯折,使得矩形框架之间可以通过左侧杆和右测杆折叠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中部分别通过第一支撑组件和第二支撑组件与左侧杆和右侧杆连接,可以在使用时用于对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进行三角支撑,提高整个框架的强度。所述压板铺设在所述下底杆的上侧,通过自身的载荷或者上部水泥路面的载荷,使得下底杆正常伸展,在使用时不会被弯曲。
[0015]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或者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从本发明的实践中得到教导。本发明的目标和其他优点可以通过下面的说明书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
[0016]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本发明提供如下附图进行说明:
[0017] 图1为本发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0019] 图3为下底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0] 图4为纵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1] 图5为框架连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 图6为矩形框架收缩示意图。
[0023] 附图中标记如下:纵梁1、连接短杆11、中间杆12、通槽13、螺杆14、隔板15、安装窗口16、矩形框架2、套筒21、上顶杆22、第一连杆221、第二连杆222、左侧杆23、下底杆24、第三连杆241、第四连杆242、限位部243、右侧杆25、第一支撑组件26、滑动连杆261、滑动连接座262、滑杆263、螺母264、第二支撑组件27、框架连接组件3、第一斜杆31、斜杆本体311、开口槽312、第一铰接槽313、第二铰接槽314、第二斜杆32、压板4、滑槽5、卡槽6、铰接座7。

具体实施方式

[0024]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5] 其中,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表示的仅是示意图,而非实物图,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
[0026] 本发明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7] 如图1~6所示,本发明一种装配式桥梁桁架,包括四根纵梁1、若干矩形框架2、框架连接组件3以及压板4,纵梁1的延伸方向即桥梁的长度方向,所述矩形框架2用于连接所述四根纵梁1,所述四根纵梁1分别布置在所述矩形框架2的四个角处,所述矩形框架2沿着纵梁1的长度方向均匀间隔布置,所述框架连接组件3设置在矩形框架2的侧面用于将相邻两个矩形框架2进行连接;所述矩形框架2包括四个套筒21以及依次将所述四个套筒21连接的上顶杆22、左侧杆23、下底杆24和右侧杆25,四个所述套筒21分别套设在四根所述纵梁1的外侧,所述上顶杆22和下底杆24的中部可向内弯折,所述上顶杆22包括第一连杆221、第二连杆222,所述第一连杆221和第二连杆222的内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一连杆221和第二连杆222的外端分别与上部的两个套筒21铰接,所述第一连杆221和第二连杆222的中部分别通过第一支撑组件26和第二支撑组件27与左侧杆23和右侧杆25连接,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6和第二支撑组件27相对于矩形框架2的中心对称;所述第一支撑组件26包括滑动连杆261,所述第一连杆221的中部与滑动连杆261的一端铰接,所述滑动连杆261的另一端可沿着左侧杆23的长度方向滑动,所述滑动连杆261与左侧杆23之间通过锁紧装置锁紧,所述压板4铺设在所述下底杆24的上侧。
[0028] 本发明装配式桥梁桁架,包括四根纵梁1、若干矩形框架2、框架连接组件3以及压板4,所述上顶杆22和下底杆24的中部可向内弯折,使得矩形框架2之间可以通过左侧杆23和右测杆折叠在一起,所述第一连杆221和第二连杆222的中部分别通过第一支撑组件26和第二支撑组件27与左侧杆23和右侧杆25连接,可以在使用时用于对第一连杆221和第二连杆222进行三角支撑,提高整个框架的强度。所述压板4铺设在所述下底杆24的上侧,通过自身的载荷或者上部水泥路面的载荷,使得下底杆24正常伸展,在使用时不会被弯曲。
[0029] 本实施例中,所述下底杆24包括第三连杆241和第四连杆242,所述第三连杆241和第四连杆242的内端相互铰接,所述第三连杆241和第四连杆242的外端分别与下部的两个套筒21铰接,所述第四连杆242上设置有限制所述下底杆24向外弯折的限位部243,从而防止下底杆24向外弯折变形,提供一定的支撑,用于支撑载荷,当然,在压板4的上侧在后续可以现浇混凝土,提高路面的支撑强度。
[0030] 本实施例中,所述纵梁1由若干连接短杆11和中间杆12依次拼接而成,所述连接短杆11的两端通过隔板15隔开有通槽13,相邻两连接短杆11之间的通槽13配合使得所述中间杆12可以嵌入其中,所述中间杆12与隔板15之间通过螺杆14连接,通过设置中间杆12,使得接缝处的弯折应力通过中间杆12承担,可以增加连接短杆11之间的连接强度,通过平面的嵌合,减少连接短杆11接缝处的开口,使得纵梁1之间的连接更为密切,增加装配精度
[0031] 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短杆11的下部开设有用于安装所述螺杆14的安装窗口16,方便对螺纹杆进行安装。
[0032] 本实施例中,所述锁紧装置包括滑动连接座262、滑杆263和螺母264,所述左侧杆23上开设有滑槽5,所述滑杆263固设于所述滑动连接座262且两端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滑槽5内,所述螺母264与滑杆263螺纹连接将所述滑杆263锁紧。所述滑槽5的下端设置有卡槽
6,所述卡槽6沿着所述滑槽5的横向设置,所述卡槽6可用于卡紧所述滑杆263,通过收缩后卡紧,在对矩形框架2进行收缩时,避免其滑移变形。
[0033] 本实施例中,所述框架连接组件3包括交叉设置的第一斜杆31和第二斜杆32,所述第一斜杆31和第二斜杆32的中部相互铰接,所述矩形框架2的下部设置有铰接座7,所述第一斜杆31和第二斜杆32的下端分别与所述铰接座7铰接,所述第一斜杆31和第二斜杆32的上部交叉后分别与所述滑杆263铰接。
[0034]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斜杆31和第二斜杆32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斜杆31包括斜杆本体311,所述斜杆本体311的中部开设有用于转动让位的开口槽312,所述斜杆本体311的上端和下端分别开设有第一铰接槽313和第二铰接槽314,第一铰接槽313和第二铰接槽314用于对铰接部位进行让位,第一斜杆31和第二斜杆32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使得相邻两个矩形框架2之间可以收缩,节约空间。
[0035] 最后说明的是,以上优选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通过上述优选实施例已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在形式上和细节上对其作出各种各样的改变,而不偏离本发明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