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专利分类库 / 道路、铁路或桥梁的建筑 / 桥梁 / 桁架桥 / 一种上承式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

一种上承式三桁架桁结合梁

申请号 CN201210244052.4 申请日 2012-07-13 公开(公告)号 CN103541299A 公开(公告)日 2014-01-29
申请人 中铁工程设计咨询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徐升桥; 柳学发; 张华; 李国强; 雷昕弋; 高静青; 彭岚平; 田青;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上承式三 角 桁架 钢 桁结合梁,由下 弦杆 、腹杆、 桥面 板组成,下弦杆与腹杆通过 节点 板连接,腹杆与桥面板连接。本发明提供的上承式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是一种新型的结构形式,横截面采用三角桁架,主梁采用单根钢管通过腹杆与桥面 混凝土 板相连形成受 力 体系,改善了结构受力状态,取消了上弦杆及平联等杆件,使结构更加轻盈,受力更加简洁,增强了结构的经济性和美观性。
权利要求

1.一种上承式三桁架桁结合梁,其特征在于,由下弦杆、腹杆、桥面板组成,下弦杆与腹杆通过节点板连接,腹杆与桥面板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杆为钢管,钢管内部灌注混凝土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结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弦杆的钢管尺寸的外径为
0.8m-1.5m,壁厚为16mm-5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梁,其特征在于,该结合梁的横断面为三角形断面,横断面内两腹杆之间的夹角50-9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采用三角形的布置形式,下弦杆与腹杆之间的夹角为40-7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桥面板为混凝土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为钢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结合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腹杆采用工型杆件,杆件的宽度为
0.3m-0.8m。

说明书全文

一种上承式三桁架桁结合梁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钢桁梁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上承式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

背景技术

[0002] 按照桥面位置不同,钢桁梁桥分为上承式钢桁梁桥、下承式钢桁梁桥。
[0003] 钢桁梁桥由桁架杆件组成,尽管整体上看钢桁梁桥以受弯和受剪为主,但具体到每根桁架杆件则主要承受轴向。与实腹梁相比是用稀疏的腹杆代替整体的腹板,从而节省钢材和减轻结构自重,又由于腹杆钢材用量比实腹梁的腹板有所减少,钢桁梁可做成较大高度,从而具有较大的刚度及更大的跨越能力。但是,钢桁梁的杆件和节点较多,构造较为复杂,制造较为费工。
[0004] 现有上承式钢桁梁主要由上下弦杆、腹杆、上下平联及混凝土桥面板(如图5和6所示)组成,一般均采用双主桁,双主桁弦杆之间通过上下平联进行连接,用钢量大,构造复杂,通透性差,影响整体美观,且钢桁梁的杆件和节点较多,构造较为复杂,制造较为费工。
[0005] 因此,需要一种用钢量小,不影响其稳固性,构造简单的梁桥。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钢量小、稳固性强、构造简单的上承式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
[0007] 本发明的上承式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由下弦杆、腹杆、桥面板组成,下弦杆与腹杆通过节点板连接,腹杆与桥面板通过预埋钢板进行连接。
[0008] 所述下弦杆为钢管,钢管内部灌注混凝土,钢管尺寸根据结构的受力确定,钢管的直径为0.8m-1.5m,壁厚为0.016m-0.050m。
[0009] 所述腹杆采用三角形的布置形式,下弦杆与腹杆之间的夹角为40-70°。
[0010] 所述梁体的横断面为三角形,横断面内两腹杆之间的夹角为50-90°。
[0011] 所述桥面板为混凝土结构。
[0012] 为方便拼接,增加连接部位的抗疲劳性能,腹杆采用工型杆件,杆件的宽度根据结构受力确定,为0.3m-0.8m,所述腹杆为钢结构。
[0013] 为增加整体桥结构的抗扭性能,在每个桥墩的相应位置,主梁设置混凝土隔板,在每个混凝土隔板下方横桥向设置2个支座,该混凝土隔板厚度根据支座尺寸确定,为1m-3m,支座的长度及宽度、厚度等根据常规钢桁梁桥的支座进行铺设。
[0014] 本发明提供的上承式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桥具有以下优点:
[0015]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新型的上承式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桥,其横截面采用三角桁架,主梁采用单根钢管通过腹杆与桥面混凝土板相连形成受力体系,改善了结构受力状态,取消了上弦杆及平联等杆件,使结构更加轻盈,受力更加简洁,增强了结构的经济性和美观性,其中:
[0016] 1、下弦杆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保证了结构安全,减小了杆件尺寸,增强了结构的美观性。
[0017] 2、下弦杆与腹杆通过节点板连接,克服了疲劳应力,使结构受力更加安全。
[0018] 3、腹杆与混凝土板通过预埋钢板进行连接。
[0019] 4、在结构负弯矩区的混凝土板中施加纵向预应力,以保证结构受力安全。
[0020] 5、由于混凝土桥面板本身具有较强的横向抗弯刚度,因此取消了上平联,增强了结构的经济性和美观性。
[0021] 6、在支座处设置混凝土横隔板,横向布置两个支座,以保证结构的抗扭刚度。
[0022] 7、改善了结构受力状态,使结构更加轻盈,受力更加简洁节约了成本,增强了结构的经济性和美观性。附图说明
[0023] 图1: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的效果图;
[0024] 图2: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的立面图;
[0025] 图3: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的B-B横断面图;
[0026] 图4: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支座处的C-C横断面图;
[0027] 图5:现有上承式钢桁结合梁的立面图;
[0028] 图6:现有上承式钢桁结合梁的D-D横断面图;图中:1为混凝土桥面板,2为下弦杆,3为腹杆,4为混凝土横隔板,5为支座位置,6为上弦杆,7为上平联,8为下平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0030] 实施例:一种上承式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
[0031] 本桥为上承式钢混组合梁,孔跨布置为60m+72m+60m,横断面为三角形,主梁采用单根钢管混凝土结构1、腹杆3与桥面混凝土板1相连形成受力体系,与桥墩、桥面板等构成的效果图见图1。
[0032] 在上承式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的立面图(见图2)中可见,上承式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由混凝土桥面板1、腹杆3、下弦杆2组成,下弦杆与腹杆通过节点板连接,所述下弦杆采用钢管混凝土结构,钢管的直径为1.2m,钢管壁厚为0.04m,钢管内灌注混凝土,腹杆为钢结构的工型杆件,杆件的宽度为0.5m,腹杆与桥面板通过预埋钢板进行连接,下弦杆与腹杆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
[0033] 上承式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的断面图(见图3、4)中可见,梁体由混凝土桥面板、腹杆和下弦杆组成,其中两腹杆平面之间的夹角68°。
[0034] 上承式三角桁架钢桁结合梁支座处的断面图(见图4)可见:在每个桥墩的相应位置,主梁设置混凝土隔板4,混凝土隔板的厚度为2.5m,5为支座位置,支座的长度及宽度、厚度等根据常规钢桁梁桥的支座进行铺设。
[0035]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具体实施方式及试验,对本发明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