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模辅助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透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

申请号 CN202210962532.8 申请日 2022-08-11 公开(公告)号 CN115305764B 公开(公告)日 2024-04-09
申请人 深圳市政集团有限公司; 发明人 白龙威; 牛双建; 黄旭生; 曾承; 庄绵凯; 袁慧童; 李向东; 潘锡中;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透 水 混凝土 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解决立模的过程中需要对模板进行运输, 位置 调整,操作极为不易,需要耗费大量劳动 力 的问题,本发明第一电 推杆 与第二电推杆远离中转主体的一端均铰接有推 块 主体,推块主体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承接板,承接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一结板,承接板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结板,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一 电机 ,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 螺纹 杆,螺纹杆的外壁 螺纹连接 有活动件,活动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中接板,中接板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条,滑条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中接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夹紧机构,方便运输、调节模板,全程机械化操作,工作效率高。
权利要求

1.立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主体,以及安装在控制主体下端的中转主体,中转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移动主体,中转主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辅助组件与第二辅助组件,第一辅助组件与第二辅助组件的组成结构相同,且均关于中转主体的中心对称分布;
第一辅助组件包括与中转主体固定连接的控位机构,控位机构远离中转主体的设置有辅助机构;
控位机构包括一端与中转主体铰接的第一电推杆与第二电推杆,第一电推杆与第二电推杆远离中转主体的一端均铰接有推主体,推块主体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承接板,承接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一结板,承接板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结板;
辅助机构包括一端与第二结板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活动件,活动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中接板,中接板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条,滑条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中接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夹紧机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立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夹紧机构包括一端与中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形齿轮,第一扇形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扇形齿轮,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二扇形齿轮的一端均转动来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接杆与第二接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立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接杆与第二接杆关于安装块的中心对称分布,第一接杆与第二接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杆与第二夹杆,第一夹杆与第二夹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夹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立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夹板的下端设置有辅压组件,辅压组件包括辅压板,以及固定连接在辅压板下端的矫直板,辅压板与矫直板均设置有两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立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压板贴合的状态下,两组的矫直板之间的间距匹配于模板宽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立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矫直板的内壁设置有矫正轮组件,矫正轮组件设置有多组,且关于矫直板的内壁直线排列分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立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矫正轮组件包括设置在矫直板外壁的安装架,安装架的内壁安装有矫正轮主体,安装架远离矫正轮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压块。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立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矫直板的外壁开设有活动槽,活动压块与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动压块远离安装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远离活动压块的一端与活动槽底板固定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立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辅助机构的下端设置有铲土机构,铲土机构包括搭接在中接板下端的上接板,上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接板,下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铲板主体。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立模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下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外杆,外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内杆,内杆的上端与第二结板固定连接,内杆的外壁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外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结板固定连接。
11.基于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立模辅助装置的透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所述立模辅助装置进行立模;
步骤二、采用电脑微机控制,精确的按照设计配合比来进行搅拌;
步骤三、采用大型水稳摊铺机对透水混凝土进行摊铺;
步骤四、采用带有振动的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成型;
步骤五、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碾压磨光机进行收光;
步骤六、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水分。

说明书全文

立模辅助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透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专利涉及透水混凝土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立模辅助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透水性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生态环保型的道路材料,已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透水混凝土又称多孔混凝土,透水地坪,其是由骨料水泥和水拌制而成的一种多孔轻质混凝土,它不含细骨料,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也可称无砂混凝土。
[0003] 透水性混凝土的施工一般为立模、搅拌、摊铺、碾压、养护等工艺,然而在透水性混凝土施工时机械化水平较低,尤其是在立模工艺,施工人员须按设计要求进行分隔立模及区域立模工作,模板为模板,重量较大,立模的过程中需要对模板进行运输,位置调整,操作极为不易,需要耗费大量劳动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立模辅助装置及基于该装置的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立模的过程中需要对模板进行运输,位置调整,操作极为不易,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的问题。
[0005]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立模辅助装置,包括控制主体,以及安装在控制主体下端的中转主体,中转主体的下端设置有移动主体,中转主体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辅助组件与第二辅助组件,第一辅助组件与第二辅助组件的组成结构相同,且均关于中转主体的中心对称分布;
[0006] 第一辅助组件包括与中转主体固定连接的控位机构,控位机构远离中转主体的设置有辅助机构;
[0007] 控位机构包括一端与中转主体铰接的第一电推杆与第二电推杆,第一电推杆与第二电推杆远离中转主体的一端均铰接有推主体,推块主体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承接板,承接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一结板,承接板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结板;
[0008] 辅助机构包括一端与第二结板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活动件,活动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中接板,中接板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条,滑条与安装板固定连接,中接板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夹紧机构。
[0009] 进一步地,夹紧机构包括一端与中接板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形齿轮,第一扇形齿轮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扇形齿轮,第一扇形齿轮与第二扇形齿轮的一端均转动来连接有安装块,安装块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接杆与第二接杆。
[0010] 进一步地,第一接杆与第二接杆关于安装块的中心对称分布,第一接杆与第二接杆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杆与第二夹杆,第一夹杆与第二夹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夹板
[0011] 进一步地,夹板的下端设置有辅压组件,辅压组件包括辅压板,以及固定连接在辅压板下端的矫直板,辅压板与矫直板均设置有两组。
[0012] 进一步地,辅压板贴合的状态下,两组的矫直板之间的间距匹配于模板宽度。
[0013] 进一步地,矫直板的内壁设置有矫正轮组件,矫正轮组件设置有多组,且关于矫直板的内壁直线排列分布。
[0014] 进一步地,矫正轮组件包括设置在矫直板外壁的安装架,安装架的内壁安装有矫正轮主体,安装架远离矫正轮主体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压块。
[0015] 进一步地,矫直板的外壁开设有活动槽,活动压块与活动槽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动压块远离安装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压紧弹簧远离活动压块的一端与活动槽底板固定连接。
[0016] 进一步地,辅助机构的下端设置有铲土机构,铲土机构包括搭接在中接板下端的上接板,上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接板,下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铲板主体。
[0017] 进一步地,下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外杆,外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内杆,内杆的上端与第二结板固定连接,内杆的外壁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外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结板固定连接。
[0018] 基于上述的立模辅助装置的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9] 步骤一、采用所述立模辅助装置进行立模;
[0020] 步骤二、采用电脑微机控制,精确的按照设计配合比来进行搅拌;
[0021] 步骤三、采用大型水稳摊铺机对透水混凝土进行摊铺;
[0022] 步骤四、采用带有振动的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成型;
[0023] 步骤五、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碾压磨光机进行收光;
[0024] 步骤六、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水分。
[0025] 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一电推杆与第二电推杆远离中转主体的一端均铰接有推块主体,推块主体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承接板,承接板的一端铰接有第一结板,承接板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结板,安装板的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活动件,活动件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中接板,中接板靠近安装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滑块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条,滑条与安装板固定连接,在立模工作安装模板时,利用夹紧机构夹紧待立模的模板,通过控制主体、中转主体和移动主体的配合,方便将模板输送至对应开槽位置,通过启动第一电推杆与第二电推杆,利用推块主体带动承接板度转动,从而使得第二结板的距离发生改变,方便调节模板的位置,在模板调节至对应开槽的位置后,需要将模板放入开槽中,这时启动第一电机,带动螺纹杆转动,使得活动件从螺纹杆的外壁下移,通过滑条与滑块的配合,带动中接板下移,通过夹紧机构将模板放入开槽中,无需人工操作,全程机械化操作,工作效率高。
[0026]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辅压组件包括辅压板,以及固定连接在辅压板下端的矫直板,辅压板与矫直板均设置有两组,辅压板贴合的状态下,两组的矫直板之间的间距匹配于模板宽度,矫直板的内壁设置有矫正轮组件,矫正轮组件设置有多组,且关于矫直板的内壁直线排列分布在将模板放入开槽中后,这时辅压板包裹模板,通过调节第一夹杆与第二夹杆的间距,使得夹板带动两组辅压板相靠拢,利用辅压板下压模板,完成模板的固定,接着矫直板通过矫正轮组件横向在模板外壁滑动,实现矫正模板的目的,矫直板通过矫正轮组件横向在模板外壁滑动时,此时压紧弹簧在活动压块的挤压下处于紧绷状态,通过压紧弹簧的反作用力,带动活动压块外顶安装架,使得矫正轮主体更紧的贴合模板,提高了矫直的效率。
[0027] 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铲土机构包括搭接在中接板下端的上接板,上接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接板,下接板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铲板主体,下接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外杆,外杆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内杆,内杆的上端与第二结板固定连接,内杆的外壁套接有复位弹簧,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外杆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结板固定连接在中接板下移,通过夹紧机构将模板放入开槽中时,中接板会通过上接板下压下接板,下接板同时带动铲板主体下移,铲动开槽侧边的土壤,使其堆在模板的一侧,可提高模板放下后的稳固效果,且通过外杆、内杆与复位弹簧的配合,方便铲板主体进行复位。附图说明
[0028] 图1是本发明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提供的立模辅助装置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 图2是本发明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提供的立模辅助装置整体平面结构示意图;
[0030] 图3是本发明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提供的立模辅助装置第一辅助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1] 图4是本发明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提供的立模辅助装置控位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2] 图5是本发明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提供的立模辅助装置辅助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3] 图6是本发明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提供的立模辅助装置图5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4] 图7是本发明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提供的立模辅助装置夹紧机构结构示意图;
[0035] 图8是本发明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提供的立模辅助装置辅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6] 图9是本发明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提供的立模辅助装置图8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7] 图10是本发明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提供的立模辅助装置矫正轮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8] 图11是本发明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提供的立模辅助装置辅压组件结构示意图。
[0039] 图中:1、控制主体;2、中转主体;3、移动主体;4、第一辅助组件;41、控位机构;411、第一电推杆;412、第二电推杆;413、推块主体;414、承接板;415、第一结板;416、第二结板;42、辅助机构;421、安装板;422、第一电机;423、螺纹杆;424、活动件;425、中接板;426、滑条;427、滑块;428、夹紧机构;4281、第二电机;4282、第一扇形齿轮;4283、第二扇形齿轮;
4284、安装块;4285、第一接杆;4286、第二接杆;4287、第一夹杆;4288、第二夹杆;4289、夹板;44、辅压组件;441、辅压板;442、矫直板;443、矫正轮组件;4431、安装架;4432、矫正轮主体;4433、活动压块;4434、活动槽;4435、压紧弹簧;45、铲土机构;451、上接板;452、下接板;
453、铲板主体;454、外杆;455、内杆;456、复位弹簧;5、第二辅助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0041]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42] 为了解决立模的过程中需要对模板进行运输,位置调整,操作极为不易,需要耗费大量劳动力的问题,如图1‑图6所示,提供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0043] 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44] 步骤一、采用立模辅助装置进行立模;
[0045] 步骤二、采用电脑微机控制,精确的按照设计配合比来进行搅拌;
[0046] 步骤三、采用大型水稳摊铺机对透水混凝土进行摊铺;
[0047] 步骤四、采用带有振动的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成型;
[0048] 步骤五、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碾压磨光机进行收光;
[0049] 步骤六、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水分;
[0050] 上述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还包括立模辅助装置;
[0051] 立模辅助装置包括控制主体1,以及安装在控制主体1下端的中转主体2,中转主体2的下端设置有移动主体3,中转主体2的两侧分别安装有第一辅助组件4与第二辅助组件5,第一辅助组件4与第二辅助组件5的组成结构相同,且均关于中转主体2的中心对称分布;
[0052] 第一辅助组件4包括与中转主体2固定连接的控位机构41,控位机构41远离中转主体2的设置有辅助机构42;
[0053] 控位机构41包括一端与中转主体2铰接的第一电推杆411与第二电推杆412,第一电推杆411与第二电推杆412远离中转主体2的一端均铰接有推块主体413,推块主体413的下端滑动连接有承接板414,承接板414的一端铰接有第一结板415,承接板414的另一端铰接有第二结板416;
[0054] 辅助机构42包括一端与第二结板416固定连接的安装板421,安装板421的上端安装有第一电机422,第一电机422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23,螺纹杆423的外壁螺纹连接有活动件424,活动件424的外壁固定连接有中接板425,中接板425靠近安装板42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块427,滑块427的内壁滑动连接有滑条426,滑条426与安装板421固定连接,中接板42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夹紧机构428。
[0055] 具体的,在立模工作安装模板时,利用夹紧机构428夹紧待立模的模板,通过控制主体1、中转主体2和移动主体3的配合,方便将模板输送至对应开槽位置,通过启动第一电推杆411与第二电推杆412,利用推块主体413带动承接板414角度转动,从而使得第二结板416的距离发生改变,方便调节模板的位置;
[0056] 在模板调节至对应开槽的位置后,需要将模板放入开槽中,这时启动第一电机422,带动螺纹杆423转动,使得活动件424从螺纹杆423的外壁下移,通过滑条426与滑块427的配合,带动中接板425下移,通过夹紧机构428将模板放入开槽中,无需人工操作,全程机械化操作,工作效率高。
[0057] 为了保障夹紧模板,如图7所示,提供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0058] 夹紧机构428包括一端与中接板425固定连接的第二电机4281,第二电机428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扇形齿轮4282,第一扇形齿轮4282的一侧啮合连接有第二扇形齿轮4283,第一扇形齿轮4282与第二扇形齿轮4283的一端均转动来连接有安装块4284,安装块
4284的外壁转动连接有第一接杆4285与第二接杆4286。
[0059] 第一接杆4285与第二接杆4286关于安装块4284的中心对称分布,第一接杆4285与第二接杆4286的下端转动连接有第一夹杆4287与第二夹杆4288,第一夹杆4287与第二夹杆4288的下端固定连接有夹板4289。
[0060] 具体的,在利用夹紧机构428夹紧待立模的模板,首先将夹板4289调节至包裹模板的位置,启动第二电机4281,带动第一扇形齿轮4282与第二扇形齿轮4283相对转动,带动第一接杆4285与第二接杆4286推动第一夹杆4287与第二夹杆4288向内夹持,故而实现夹板4289夹紧模板的目的。
[0061] 为了方便对模板进行矫正,如图8‑图9所示,提供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0062] 夹板4289的下端设置有辅压组件44,辅压组件44包括辅压板441,以及固定连接在辅压板441下端的矫直板442,辅压板441与矫直板442均设置有两组。
[0063] 辅压板441贴合的状态下,两组的矫直板442之间的间距匹配于模板宽度。
[0064] 矫直板442的内壁设置有矫正轮组件443,矫正轮组件443设置有多组,且关于矫直板442的内壁直线排列分布。
[0065] 具体的,在将模板放入开槽中后,这时辅压板441包裹模板,通过调节第一夹杆4287与第二夹杆4288的间距,使得夹板4289带动两组辅压板441相靠拢,利用辅压板441下压模板,完成模板的固定,接着矫直板442通过矫正轮组件443横向在模板外壁滑动,实现矫正模板的目的。
[0066] 为了提高模板矫正的效率,如图10所示,提供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0067] 矫正轮组件443包括设置在矫直板442外壁的安装架4431,安装架4431的内壁安装有矫正轮主体4432,安装架4431远离矫正轮主体443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活动压块4433。
[0068] 矫直板442的外壁开设有活动槽4434,活动压块4433与活动槽4434的内壁滑动连接,活动压块4433远离安装架443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压紧弹簧4435,压紧弹簧4435远离活动压块4433的一端与活动槽4434底板固定连接。
[0069] 具体的,矫直板442通过矫正轮组件443横向在模板外壁滑动时,此时压紧弹簧4435在活动压块4433的挤压下处于紧绷状态,通过压紧弹簧4435的反作用力,带动活动压块4433外顶安装架4431,使得矫正轮主体4432更紧的贴合模板,提高了矫直的效率。
[0070] 为了保障模板放下的稳固,如图11所示,提供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0071] 辅助机构42的下端设置有铲土机构45,铲土机构45包括搭接在中接板425下端的上接板451,上接板451的下端固定连接有下接板452,下接板45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铲板主体453。
[0072] 下接板45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外杆454,外杆454的内壁滑动连接有内杆455,内杆455的上端与第二结板416固定连接,内杆455的外壁套接有复位弹簧456,复位弹簧456的一端与外杆454固定连接,另一端与第二结板416固定连接。
[0073] 具体的,在中接板425下移,通过夹紧机构428将模板放入开槽中时,中接板425会通过上接板451下压下接板452,下接板452同时带动铲板主体453下移,铲动开槽侧边的土壤,使其堆在模板的一侧,可提高模板放下后的稳固效果,且通过外杆454、内杆455与复位弹簧456的配合,方便铲板主体453进行复位。
[0074] 综上所述:透水混凝土机械化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75] 步骤一、采用立模辅助装置进行立模;
[0076] 步骤二、采用电脑微机控制,精确的按照设计配合比来进行搅拌;
[0077] 步骤三、采用大型水稳摊铺机对透水混凝土进行摊铺;
[0078] 步骤四、采用带有振动的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压实成型;
[0079] 步骤五、采用透水混凝土路面碾压磨光机进行收光;
[0080] 步骤六、采用塑料薄膜覆盖保持水分;
[0081] 在立模工作安装模板时,利用夹紧机构428夹紧待立模的模板,通过控制主体1、中转主体2和移动主体3的配合,方便将模板输送至对应开槽位置,通过启动第一电推杆411与第二电推杆412,利用推块主体413带动承接板414角度转动,从而使得第二结板416的距离发生改变,方便调节模板的位置,在模板调节至对应开槽的位置后,需要将模板放入开槽中,这时启动第一电机422,带动螺纹杆423转动,使得活动件424从螺纹杆423的外壁下移,通过滑条426与滑块427的配合,带动中接板425下移,通过夹紧机构428将模板放入开槽中,无需人工操作,全程机械化操作,工作效率高,在利用夹紧机构428夹紧待立模的模板,首先将夹板4289调节至包裹模板的位置,启动第二电机4281,带动第一扇形齿轮4282与第二扇形齿轮4283相对转动,带动第一接杆4285与第二接杆4286推动第一夹杆4287与第二夹杆4288向内夹持,故而实现夹板4289夹紧模板的目的,在将模板放入开槽中后,这时辅压板
441包裹模板,通过调节第一夹杆4287与第二夹杆4288的间距,使得夹板4289带动两组辅压板441相靠拢,利用辅压板441下压模板,完成模板的固定,接着矫直板442通过矫正轮组件
443横向在模板外壁滑动,实现矫正模板的目的,矫直板442通过矫正轮组件443横向在模板外壁滑动时,此时压紧弹簧4435在活动压块4433的挤压下处于紧绷状态,通过压紧弹簧
4435的反作用力,带动活动压块4433外顶安装架4431,使得矫正轮主体4432更紧的贴合模板,提高了矫直的效率,在中接板425下移,通过夹紧机构428将模板放入开槽中时,中接板
425会通过上接板451下压下接板452,下接板452同时带动铲板主体453下移,铲动开槽侧边的土壤,使其堆在模板的一侧,可提高模板放下后的稳固效果。
[0082] 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83]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