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

申请号 CN202210381551.1 申请日 2022-04-13 公开(公告)号 CN114541274B 公开(公告)日 2024-03-26
申请人 宁阳县公路事业发展中心; 发明人 任官伟;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 混凝土 养护领域,具体为一种公路工程 桥梁 施工 桥面 混凝土养生装置。其包括膜筒、安装结构、加热辊、辊轴、胶桶、固定架和行走装置;加热辊位于膜筒后方,加热辊包括一体成型的辊体部、环压部和凸台部,辊体部为鼓形结构,环压部为圆盘状结构,环压部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环压部同轴设置在辊体部轴向两端,凸台部沿辊体部一端至另一端方向设置在辊体部周面上,凸台部远离辊体部的一侧表面为外凸的弧形面,凸台部绕辊体部均匀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凸台部和辊体部之间形成凹槽;加热辊设置在辊轴上,辊轴转动设置在行走装置上,胶桶下部具有出胶通道。本发明能在铺设 薄膜 时对任意相邻两端薄膜进行连接以减少 水 分 蒸发 损失。
权利要求

1.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膜筒(200)、安装结构、加热辊(1)、辊轴(2)、胶桶(3)、固定架(10)和行走装置;
加热辊(1)位于膜筒(200)后方,加热辊(1)包括一体成型的辊体部(101)、环压部(102)和凸台部(103),辊体部(101)为鼓形结构,环压部(102)为圆盘状结构,环压部(10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环压部(102)同轴设置在辊体部(101)轴向两端,凸台部(103)沿辊体部(101)一端至另一端方向设置在辊体部(101)周面上,凸台部(103)远离辊体部(101)的一侧表面为外凸的弧形面,凸台部(103)绕辊体部(101)均匀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凸台部(103)和辊体部(101)之间形成凹槽(1031);
加热辊(1)设置在辊轴(2)上,辊轴(2)转动设置在行走装置上,胶桶(3)下部具有出胶通道,出胶通道底端轮廓与凸台部(103)外凸的弧形面吻合,胶桶(3)设置在固定架(10)上,固定架(10)上设置有用于封堵和解除封堵出胶通道的切换机构;膜筒(200)设置在安装结构上,安装结构转动设置在行走装置上;固定架(10)设置在行走装置上;
沿辊体部(101)径向,凸台部(103)的宽度逐渐减小;
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初次铺膜时,通过行走装置进行移动,从膜筒(200)放卷出待铺膜(201),并截断待铺膜(201),使待铺膜(201)成为已铺膜(100);
S2、后续铺膜时,通过切换机构解除对出胶通道的封堵;
S3、通过行走装置进行移动,从膜筒(200)放卷出待铺膜(201),待铺膜(201)边缘覆盖相邻的已铺膜(100)边缘,加热辊(1)通过热量将待铺膜(201)边缘辊压在已铺膜(100)边缘处,待铺膜(201)和已铺膜(100)发生融接,凸台部(103)在已铺膜(100)上辊压出多个内凹槽a(1001),凸台部(103)在待铺膜(201)上辊压出多个内凹槽b(2011),凹槽(1031)在已铺膜(100)上处理出外凸面a(1002),并在待铺膜(201)上处理出外凸面b(2012),外凸面a(1002)分布在相邻两内凹槽a(1001)之间,外凸面b(2012)分布在相邻两内凹槽b(2011)之间,两个环压部(102)分别在已铺膜(100)和待铺膜(201)上辊压出滚脱槽a(1003)和滚脱槽b(2013);
从出胶通道向下流至凸台部(103)上和凹槽(1031)内,随着加热辊(1)的滚动,胶水粘附在内凹槽a(1001)、外凸面a(1002)、内凹槽b(2011)和外凸面b(2012)处,将已铺膜(100)与待铺膜(201)粘接;
S4、当待铺膜(201)铺设完毕后,截断该待铺膜(201),以该待铺膜(201)为新的已铺膜(100);
S5、循环步骤S3‑S4,铺设多个相接的薄膜,形成一张整的薄膜,直至将混凝土表面遮盖完全,然后通过切换机构对出胶通道进行封堵;
S6、在最终形成的整的薄膜四周压牢薄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压部(102)轴向两端均设置,凸台部(103)端部连接在环压部(102)靠内的一个倒角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切换机构包括挡板(4)、固定板(5)和电动推杆(6),胶桶(3)下部设置有供挡板(4)穿过的通道,电动推杆(6)输出端与挡板(4)连接,电动推杆(6)设置在固定板(5)上,固定板(5)设置在胶桶(3)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架(10)上设置有机(7),风机(7)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连接有分流管(9),分流管(9)具有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分别位于加热辊(1)前后两侧,其中一个出风口向侧前方倾斜,该出风口位于膜筒(200)和加热辊(1)之间,另一个出风口向侧后方倾斜。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安装结构包括安装轴(11)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对称设置有两组,连接组件包括转动轴(12)和螺套(13),膜筒(200)设置在安装轴(11)上,安装轴(11)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a,转动轴(12)一端与行走装置转动连接,转动轴(12)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b,螺套(13)具有与外螺纹a和外螺纹b适配的内螺纹,螺套(13)与安装轴(11)和转动轴(12)分别螺纹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装置包括滚轮a(14)、转轴a(15)、滚轮b(16)、转轴b(17)、安装架(18)和推拉组件,推拉组件转动设置在固定架(10)上,滚轮a(14)设置在转轴a(15)上,滚轮a(14)并排设置有多个,滚轮b(16)设置在转轴b(17)上,辊轴(2)、转动轴(12)、转轴a(15)和转轴b(17)均转动设置在安装架(18)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推拉组件包括连接杆(19)、推拉杆(20)、螺纹旋钮(21)和托架(22),连接杆(19)关于固定架(10)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杆(19)一端与固定架(10)转动连接,推拉杆(20)为U形结构,推拉杆(20)端部设置有供连接杆(19)另一端插入的滑道,螺纹旋钮(21)与推拉杆(20)螺纹连接,螺纹旋钮(21)端部位于滑道内,托架(22)设置在安装架(18)上,托架(22)上设置有供连接杆(19)卡入的托槽(22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其特征在于,行走装置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结构转动的动机构。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混凝土养护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混凝土养护是人为造成一定的湿度和温度条件,使刚浇筑的混凝土得以正常的或加速其硬化和强度增长。混凝土所以能逐渐硬化和增长强度,是泥水化作用的结果,而水泥的水化需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如周围环境不存在该条件时,则需人工对混凝土进行养生养护。混凝土的养生养护可通过铺设塑料薄膜来实现,使得混凝土中的水分不易蒸发出去,通过薄膜能保证混凝土的湿度和温度满足水泥水化条件。
[0003] 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4194165U公开了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包括平整刮板和薄膜滚筒,所述平整刮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支架,所述固定支架的正面顶部固定连接有承接转动槽,所述承接转动槽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所述转动耳的之间转动连接有转动卡头,所述承接转动槽的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护箱体,所述防护箱体的内壁和转动卡头之间固定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薄膜滚筒的中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杆,所述承接转动槽的内壁和转动杆的外壁转动连接。该方案通过设置薄膜滚筒、固定支架、防护箱体、复位弹簧、转动卡头和承接转动槽相配合,解决了在使用时不能够快速更换薄膜卷,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的问题。
[0004] 但是,上述技术方案存在如下缺陷
[0005] 上述方案通过薄膜滚筒铺设薄膜,然后通过压平滚筒进行压平,通过多次分段铺设,能对一片区域的混凝土进行铺膜处理。但是,相邻两段薄膜之间会存在间隙,导致混凝土中水分蒸发后容易从间隙溢出到外部空气中,对混凝土的养生养护效果不好。

发明内容

[0006] 本发明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能在铺设薄膜时对任意相邻两端薄膜进行连接以减少水分蒸发损失的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
[0007]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包括膜筒、安装结构、加热辊、辊轴、胶桶、固定架和行走装置;
[0008] 加热辊位于膜筒后方,加热辊包括一体成型的辊体部、环压部和凸台部,辊体部为鼓形结构,环压部为圆盘状结构,环压部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环压部同轴设置在辊体部轴向两端,凸台部沿辊体部一端至另一端方向设置在辊体部周面上,凸台部远离辊体部的一侧表面为外凸的弧形面,凸台部绕辊体部均匀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凸台部和辊体部之间形成凹槽;
[0009] 加热辊设置在辊轴上,辊轴转动设置在行走装置上,胶桶下部具有出胶通道,出胶通道底端轮廓与凸台部外凸的弧形面吻合,胶桶设置在固定架上,固定架上设置有用于封堵和解除封堵出胶通道的切换机构;膜筒设置在安装结构上,安装结构转动设置在行走装置上;固定架设置在行走装置上。
[0010] 优选的,沿辊体部径向,凸台部的宽度逐渐减小。
[0011] 优选的,环压部轴向两端均设置,凸台部端部连接在环压部靠内的一个倒角处。
[0012] 优选的,切换机构包括挡板固定板和电动推杆,胶桶下部设置有供挡板穿过的通道,电动推杆输出端与挡板连接,电动推杆设置在固定板上,固定板设置在胶桶上。
[0013] 优选的,固定架上设置有机,风机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连接管连接有分流管,分流管具有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分别位于加热辊前后两侧,其中一个出风口向侧前方倾斜,该出风口位于膜筒和加热辊之间,另一个出风口向侧后方倾斜。
[0014] 优选的,安装结构包括安装轴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对称设置有两组,连接组件包括转动轴和螺套,膜筒设置在安装轴上,安装轴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a,转动轴一端与行走装置转动连接,转动轴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b,螺套具有与外螺纹a和外螺纹b适配的内螺纹,螺套与安装轴和转动轴分别螺纹连接
[0015] 优选的,行走装置包括滚轮a、转轴a、滚轮b、转轴b、安装架和推拉组件,推拉组件转动设置在固定架上,滚轮a设置在转轴a上,滚轮a并排设置有多个,滚轮b设置在转轴b上,辊轴、转动轴、转轴a和转轴b均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
[0016] 优选的,推拉组件包括连接杆、推拉杆、螺纹旋钮和托架,连接杆关于固定架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杆一端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推拉杆为U形结构,推拉杆端部设置有供连接杆另一端插入的滑道,螺纹旋钮与推拉杆螺纹连接,螺纹旋钮端部位于滑道内,托架设置在安装架上,托架上设置有供连接杆卡入的托槽。
[0017] 优选的,行走装置上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结构转动的动机构。
[0018] 上述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9] S1、初次铺膜时,通过行走装置进行移动,从膜筒放卷出待铺膜,并截断待铺膜,使待铺膜成为已铺膜;
[0020] S2、后续铺膜时,通过切换机构解除对出胶通道的封堵;
[0021] S3、通过行走装置进行移动,从膜筒放卷出待铺膜,待铺膜边缘覆盖相邻的已铺膜边缘,加热辊通过热量将待铺膜边缘辊压在已铺膜边缘处,待铺膜和已铺膜发生融接,凸台部在已铺膜上辊压出多个内凹槽a,凸台部在待铺膜上辊压出多个内凹槽b,凹槽在已铺膜上处理出外凸面a,并在待铺膜上处理出外凸面b,外凸面a分布在相邻两内凹槽a之间,外凸面b分布在相邻两内凹槽b之间,两个环压部分别在已铺膜和待铺膜上辊压出滚脱槽a和滚脱槽b;
[0022] 胶水从出胶通道向下流至凸台部上和凹槽内,随着加热辊的滚动,胶水粘附在内凹槽a、外凸面a、内凹槽b和外凸面b处,将已铺膜与待铺膜粘接;
[0023] S4、当待铺膜铺设完毕后,截断该待铺膜,以该待铺膜为新的已铺膜;
[0024] S5、循环步骤S3‑S4,铺设多个相接的薄膜,形成一张整的薄膜,直至将混凝土表面遮盖完全,然后通过切换机构对出胶通道进行封堵;
[0025] S6、在最终形成的整的薄膜四周压牢薄膜。
[0026]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7] 本发明能在铺设薄膜时对任意相邻两端薄膜进行连接以减少水分蒸发损失。在铺设待铺膜时,待铺膜边缘覆盖在已铺膜边缘上方,加热辊在已铺膜和待铺膜上方进行滚动,加热辊与出胶通道底端接触位置会附着从胶桶内流下的胶水,胶水粘在凸台部和凹槽处。
[0028] 在对已铺膜和待铺膜进行连接时,一方面能利用加热辊的热量来使已铺膜和待铺膜发生熔融,从而在熔融处进行融接,且因为辊体部为鼓形结构,凸台部远离辊体部的一侧表面为外凸的弧形面,凸台部绕辊体部均匀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凸台部和辊体部之间形成凹槽,则加热辊能在已铺膜上处理出内凹槽a和外凸面a,在待铺膜上处理出内凹槽b和外凸面b,内凹槽a和内凹槽b相嵌,外凸面a和外凸面b相嵌;另一方面能利用加热辊上附着的胶水来对已铺膜和待铺膜进行粘接,胶水在加热辊的加热作用下会保持流动性,能从内凹槽a和内凹槽b外端向内流动,并从外凸面a和外凸面b外端向内流动,从而能充分的流动渗入至已铺膜和待铺膜接缝处,加热辊滚开后,薄膜降温,胶水凝固,能在加热辊热熔接薄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胶水粘接。从而保障已铺膜和待铺膜边缘连接的牢靠性和密封性,能有效减少混凝土中水分蒸发的外溢量,实现了对混凝土的高效养生养护。附图说明
[0029]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30]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局部结构剖视图;
[0031] 图3为图2中A处的结构放大图;
[0032] 图4为图2中B处的结构放大图;
[0033]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已铺膜和待铺膜的边缘处上下位置分布示意图;
[0034]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加热辊的结构示意图。
[0035] 附图标记:100、已铺膜;1001、内凹槽a;1002、外凸面a;1003、滚脱槽a;200、膜筒;201、待铺膜;2011、内凹槽b;2012、外凸面b;2013、滚脱槽b;1、加热辊;101、辊体部;102、环压部;103、凸台部;1031、凹槽;2、辊轴;3、胶桶;4、挡板;5、固定板;6、电动推杆;7、风机;8、连接管;9、分流管;10、固定架;11、安装轴;12、转动轴;13、螺套;14、滚轮a;15、转轴a;16、滚轮b;17、转轴b;18、安装架;19、连接杆;20、推拉杆;21、螺纹旋钮;22、托架;221、托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6] 实施例一
[0037] 如图1‑6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包括膜筒200、安装结构、加热辊1、辊轴2、胶桶3、固定架10和行走装置。
[0038] 加热辊1位于膜筒200后方,加热辊1包括一体成型的辊体部101、环压部102和凸台部103,辊体部101为鼓形结构,环压部102为圆盘状结构,环压部102共设置有两个,且两个环压部102同轴设置在辊体部101轴向两端,凸台部103沿辊体部101一端至另一端方向设置在辊体部101周面上,凸台部103远离辊体部101的一侧表面为外凸的弧形面,凸台部103绕辊体部101均匀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凸台部103和辊体部101之间形成凹槽1031。
[0039] 加热辊1设置在辊轴2上,辊轴2转动设置在行走装置上,胶桶3下部具有出胶通道,出胶通道底端轮廓与凸台部103外凸的弧形面吻合,胶桶3设置在固定架10上,固定架10上设置有用于封堵和解除封堵出胶通道的切换机构;膜筒200设置在安装结构上,安装结构转动设置在行走装置上;固定架10设置在行走装置上。
[0040] 在使用时,可通过两个工人搭配的方式来使用本装置,一个工人用于控制行走装置的行走,另一个工人用于转动膜筒200以放卷薄膜。或者仅使用一个控制行走装置行走的工人,行走装置会滚压在已放卷的薄膜上,随着行走装置的行走,会使膜筒200在已放卷薄膜的拖拽下自动放卷薄膜,工人也会行走在已放卷的薄膜上,也会使膜筒200自动放卷薄膜。行走装置上也可设置有用于驱动安装结构转动的动力机构,动力机构能驱动安装结构转动,从而实现膜筒200的转动,实现薄膜的自动放卷,节省人力,且能避免造成薄膜因拖拽而可能造成的破裂。
[0041] 上述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42] S1、初次铺膜时,通过行走装置进行移动,从膜筒200放卷出待铺膜201,并截断待铺膜201,使待铺膜201成为已铺膜100;
[0043] S2、后续铺膜时,通过切换机构解除对出胶通道的封堵;
[0044] S3、通过行走装置进行移动,从膜筒200放卷出待铺膜201,待铺膜201边缘覆盖相邻的已铺膜100边缘,加热辊1通过热量将待铺膜201边缘辊压在已铺膜100边缘处,待铺膜201和已铺膜100发生融接,凸台部103在已铺膜100上辊压出多个内凹槽a1001,凸台部103在待铺膜201上辊压出多个内凹槽b2011,凹槽1031在已铺膜100上处理出外凸面a1002,并在待铺膜201上处理出外凸面b2012,外凸面a1002分布在相邻两内凹槽a1001之间,外凸面b2012分布在相邻两内凹槽b2011之间,两个环压部102分别在已铺膜100和待铺膜201上辊压出滚脱槽a1003和滚脱槽b2013,方便加热辊1滚出薄膜的已连接区域;
[0045] 胶水从出胶通道向下流至凸台部103上和凹槽1031内,随着加热辊1的滚动,胶水粘附在内凹槽a1001、外凸面a1002、内凹槽b2011和外凸面b2012处,将已铺膜100与待铺膜201粘接,从而实现融接和粘接两种方式的连接;加热辊1上虽然附着胶水,但因为加热辊1能对胶水进行加热,能保证胶水的流动性,使得加热辊1在与已铺膜100和待铺膜201接触处不会因为胶水的存在而与薄膜发生粘接;
[0046] S4、当待铺膜201铺设完毕后,截断该待铺膜201,以该待铺膜201为新的已铺膜100;
[0047] S5、循环步骤S3‑S4,铺设多个相接的薄膜,形成一张整的薄膜,直至将混凝土表面遮盖完全,然后通过切换机构对出胶通道进行封堵;
[0048] S6、在最终形成的整的薄膜四周压牢薄膜,防止薄膜扬起甚至飘离。
[0049] 本实施例能在铺设薄膜时对任意相邻两端薄膜进行连接以减少水分蒸发损失。在铺设待铺膜201时,待铺膜201边缘覆盖在已铺膜100边缘上方,加热辊1在已铺膜100和待铺膜201上方进行滚动,加热辊1与出胶通道底端接触的位置会附着从胶桶3内流下的胶水,胶水粘在凸台部103和凹槽1031处。在对已铺膜100和待铺膜201进行连接时,一方面能利用加热辊1的热量来使已铺膜100和待铺膜201发生熔融,从而在熔融处进行融接,且因为辊体部101为鼓形结构,凸台部103远离辊体部101的一侧表面为外凸的弧形面,凸台部103绕辊体部101均匀设置有多个,相邻两个凸台部103和辊体部101之间形成凹槽1031,则加热辊1能在已铺膜100上处理出内凹槽a1001和外凸面a1002,在待铺膜201上处理出内凹槽b2011和外凸面b2012,内凹槽a1001和内凹槽b2011相嵌,外凸面a1002和外凸面b2012相嵌;另一方面能利用加热辊1上附着的胶水来对已铺膜100和待铺膜201进行粘接,胶水在加热辊1的加热作用下会保持流动性,能从内凹槽a1001和内凹槽b2011外端向内流动,并从外凸面a1002和外凸面b2012外端向内流动,从而能充分的流动渗入至已铺膜100和待铺膜201接缝处,加热辊1滚开后,薄膜降温,胶水凝固,能在加热辊1热熔接薄膜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胶水粘接。从而保障已铺膜100和待铺膜201边缘连接的牢靠性和密封性,能有效减少混凝土中水分蒸发的外溢量,实现了对混凝土的高效养生养护。
[0050] 实施例二
[0051] 如图6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沿辊体部101径向,凸台部103的宽度逐渐减小,即凸台部103两侧面为斜面,能在辊压薄膜后顺畅的脱离薄膜。
[0052] 环压部102轴向两端均设置倒角,凸台部103端部连接在环压部102靠内的一个倒角处,则整个加热辊1能更顺畅的脱离两片薄膜的已连接部分。
[0053] 实施例三
[0054] 如图3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切换机构包括挡板4、固定板5和电动推杆6,胶桶3下部设置有供挡板4穿过的通道,挡板4与通道内壁密封连接,胶水不会外溢,电动推杆6输出端与挡板4连接,电动推杆6设置在固定板5上,固定板5设置在胶桶3上。通过电动推杆6能驱动挡板4移动,利用挡板4在通道处的滑动来实现对出胶通道的封堵和解除封堵处理。
[0055] 实施例四
[0056]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固定架10上设置有风机7,风机7输出端连接有连接管8,连接管8连接有分流管9,分流管9具有两个出风口,两个出风口分别位于加热辊1前后两侧,其中一个出风口向侧前方倾斜,该出风口位于膜筒200和加热辊1之间,一方面,该出风口能将薄膜上的杂物吹走,比如小石子和小土粒,防止影响后续两片薄膜连接的密封性和牢靠性,另一方面,该出风口吹风区域会形成空气负压,使得加热辊1处的热空气能向负压区域流通一部分,流至负压区域的热空气能对从膜筒200放卷出的薄膜进行预热,不至于在加热辊1辊压时发生较大程度的形变,防止瞬间形变过大而导致两片薄膜不能充分全面的融接和密封连接;另一个出风口向侧后方倾斜,向已经连接的薄膜部分吹风,能加速胶水的凝固。
[0057] 实施例五
[0058] 如图1‑2所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公路工程桥梁施工桥面混凝土养生装置,相较于实施例一,本实施例中,安装结构包括安装轴11和连接组件,连接组件对称设置有两组,连接组件包括转动轴12和螺套13,膜筒200设置在安装轴11上,安装轴11两端均设置有外螺纹a,转动轴12一端与行走装置转动连接,转动轴12另一端设置有外螺纹b,螺套13具有与外螺纹a和外螺纹b适配的内螺纹,螺套13与安装轴11和转动轴12分别螺纹连接。在安装安装轴11以更换新的膜筒200时,将安装轴11放到两个转动轴12之间,旋转螺套13,将螺套13与安装轴11螺纹连接;在拆卸安装轴11时,反向旋转螺套13,将螺套13从安装轴11上完全旋出,从而可方便的取下安装轴11。
[0059] 如图1所示,行走装置包括滚轮a14、转轴a15、滚轮b16、转轴b17、安装架18和推拉组件,推拉组件转动设置在固定架10上,滚轮a14设置在转轴a15上,滚轮a14并排设置有多个,滚轮b16设置在转轴b17上,辊轴2、转动轴12、转轴a15和转轴b17均转动设置在安装架18上。工人可通过推拉组件来推动整个装置移动,薄膜的铺设过程非常方便。
[0060] 推拉组件包括连接杆19、推拉杆20、螺纹旋钮21和托架22,连接杆19关于固定架10对称设置有两个,连接杆19一端与固定架10转动连接,推拉杆20为U形结构,推拉杆20端部设置有供连接杆19另一端插入的滑道,螺纹旋钮21与推拉杆20螺纹连接,螺纹旋钮21端部位于滑道内,推拉杆20能在连接杆19上滑动,通过螺纹旋钮21能对推拉杆20进行固定,将推拉杆20固定在连接杆19上,从而能方便的调节推拉杆20在连接杆19上的位置,方便不同身高的工人抓握推拉杆20。托架22设置在安装架18上,托架22上设置有供连接杆19卡入的托槽221,在不使用本装置时,将连接杆19卡入托槽221,方便收纳。
[0061]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此,在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