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及操作方法

申请号 CN202410156379.9 申请日 2024-02-04 公开(公告)号 CN117966548A 公开(公告)日 2024-05-03
申请人 中铁三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蔡志波; 冯立; 崔晓智; 何永义; 王金; 傅重阳; 魏文源; 申立刚; 李英杰; 孙龙华; 杨玉强; 孙明宇; 单连坤;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具有贴边 压实 功能的压实设备及操作方法。涉及压实机械技术领域,包括: 机架 ,机架包括 水 平 支架 、竖直支架和半圆支架,水平支架上设置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与水平支架之间设置减震器,半圆支架的 内圈 设有凹槽; 钢 轮,右端与驱动组件连接,左端可转动的设置在半圆支架中,钢轮的左端伸出半圆支架并超出车体的左端;减震组件,设置在凹槽内与钢轮 接触 ;压实检测装置,包括 图像采集 摄像、图像 数据处理 器和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本发明通过设置钢轮的左端伸出半圆支架并超出车体的左端,能够对过渡段进行贴边压实;通过设置减震器和减震组件对钢轮的左右两端进行减震;通过设置压实检测装置能够避免压实设备与过渡段的结构物发生碰撞。
权利要求

1.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安装在车体的前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支架、竖直支架和半圆支架,所述竖直支架的顶部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水平支架与所述竖直支架的右端连接,所述半圆支架分别与所述水平支架和竖直支架的左端连接,所述水平支架上设置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水平支架之间设置减震器,所述半圆支架的内圈设有凹槽;
轮,所述钢轮的右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钢轮的左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半圆支架中,所述钢轮的左端伸出所述半圆支架并超出所述车体的左端;
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减震组件与所述钢轮接触
压实检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摄像、图像数据处理器和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所述图像采集摄像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图像采集摄像均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外部,多个所述图像采集摄像均与所述图像数据处理器通过信号连接,所述图像数据处理器与所述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通过信号连接,所述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设置在所述车体外部的可观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滚轮和减震层,所述减震层设置两个,一个所述减震层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另一个所述减震层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开口端并与所述钢轮接触,所述滚轮设置在两个所述减震层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和偏心轮,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减震器远离所述水平支架的一端,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钢轮的内部,所述偏心轮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偏心轮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支架设置为U型,所述竖直支架设置为L型,所述钢轮能够在所述水平支架和竖直支架内进行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水平支架的一端铰接,通过所述刮板对所述钢轮外表面进行清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碰撞预警装置,所述碰撞预警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碰撞预警装置与所述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通过信号连接,通过所述碰撞预警装置提前预警避免与过渡段的结构物发生碰撞。
7.一种贴边压实操作方法,使用上述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确定需要进行压实的过渡段;
步骤二,钢轮的左端对过渡段进行贴边压实,钢轮距离结构物的最大距离为3cm;
步骤三,减震器对钢轮的右端进行减震,减震组件对钢轮的左端进行减震;
步骤四,图像采集摄像装置对车体的各个位置进行信息采集,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图像数据处理器进行处理,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车体的行进轨迹,配合碰撞预警装置提前预警,避免车体在进行压实时与过渡段的结构物发生碰撞;
步骤五,刮板对钢轮的外表面进行清理。

说明书全文

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及操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压实机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及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我国高速路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高速铁路过渡段施工的数量越来越多,过渡段是路基与结构物等衔接时需特殊处理的地段,是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的关键。
[0003] 但是,过渡段产生病害的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而传统小型压实设备由于减震设备设置在两侧,而在两侧进行减震会导致无法实现贴边压实,有效压实范围距离结构物约10cm左右,10cm范围之内区域仍需采用人工补夯,而过渡段贴边侧采用人工夯实压实度不易控制,常易出现贴边段渗产生沉降问题,易对结构物及防水层造成损坏;并且现有的压实设备对于贴边路段进行压实时,容易产生碰撞,对压实设备和过渡段造成破坏。
[0004]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对减震进行优化解决无法贴边压实的难题、提高过渡段施工质量以及能够避免发生碰撞的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及操作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0005]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及操作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的问题之一,对减震进行优化解决无法贴边压实的难题、提高过渡段施工质量以及能够避免发生碰撞。
[0006]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包括:
[0007] 机架,所述机架包括水平支架、竖直支架和半圆支架,所述竖直支架的顶部与所述车体连接,所述水平支架与所述竖直支架的右端连接,所述半圆支架分别与所述水平支架和竖直支架的左端连接,所述水平支架上设置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水平支架之间设置减震器,所述半圆支架的内圈设有凹槽;
[0008] 轮,所述钢轮的右端与所述驱动组件连接,所述钢轮的左端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半圆支架中,所述钢轮的左端伸出所述半圆支架并超出所述车体的左端;
[0009] 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设置在所述凹槽内,且所述减震组件与所述钢轮接触
[0010] 压实检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摄像、图像数据处理器和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所述图像采集摄像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图像采集摄像均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外部,多个所述图像采集摄像均与所述图像数据处理器通过信号连接,所述图像数据处理器与所述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通过信号连接,所述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设置在所述车体外部的可观测位置
[0011] 进一步的,所述减震组件包括滚轮和减震层,所述减震层设置两个,一个所述减震层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底部,另一个所述减震层设置在所述凹槽的开口端并与所述钢轮接触,所述滚轮设置在两个所述减震层之间。
[0012]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电机传动轴和偏心轮,所述驱动电机设置在所述减震器远离所述水平支架的一端,所述传动轴与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传动轴远离所述驱动电机的一端延伸至所述钢轮的内部,所述偏心轮设置多个,多个所述偏心轮均固定安装在所述传动轴上。
[0013] 进一步的,所述水平支架设置为U型,所述竖直支架设置为L型,所述钢轮能够在所述水平支架和竖直支架内进行转动。
[0014] 进一步的,还包括刮板,所述刮板与所述水平支架的一端铰接,通过所述刮板对所述钢轮外表面进行清理。
[0015] 进一步的,还包括碰撞预警装置,所述碰撞预警装置设置在所述车体上,所述碰撞预警装置与所述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通过信号连接,通过所述碰撞预警装置提前预警避免与过渡段的结构物发生碰撞。
[0016]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贴边压实操作方法,使用上述所述的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0017] 步骤一,确定需要进行压实的过渡段;
[0018] 步骤二,钢轮的左端对过渡段进行贴边压实,钢轮距离结构物的最大距离为3cm;
[0019] 步骤三,减震器对钢轮的右端进行减震,减震组件对钢轮的左端进行减震;
[0020] 步骤四,图像采集摄像装置对车体的各个位置进行信息采集,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图像数据处理器进行处理,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车体的行进轨迹,配合碰撞预警装置提前预警,避免车体在进行压实时与过渡段的结构物发生碰撞;
[0021] 步骤五,刮板对钢轮的外表面进行清理。
[0022]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通过设置钢轮的左端伸出半圆支架并超出车体的左端,减震器和减震组件对钢轮的左右两端进行减震,没有传统压实设备机架和减震器的影响能够对过渡段进行贴边压实,解决无法贴边压实的难题;通过设置压实检测装置,能够避免压实设备与过渡段的结构物发生碰撞。附图说明
[0023]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4]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的俯视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机架和驱动组件的侧视图;
[0027]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机架和驱动组件的左视图;
[0028] 图5为图4中A处局部放大图。
[0029] 其中:1为车体;2为机架;21为水平支架;22为竖直支架;23为半圆支架;3为驱动组件;31为驱动电机;32为传动轴;33为偏心轮;4为减震器;5为凹槽;6为钢轮;7为减震组件;71为滚轮;72为减震层;73为偏心轮;8为图像采集摄像;9为图像数据处理器;10为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11为刮板;12为碰撞预警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参见图1‑5,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包括:
[0032] 机架2,机架2包括水平支架21、竖直支架22和半圆支架23,竖直支架22的顶部与车体1连接,水平支架21与竖直支架22的右端连接,半圆支架23分别与水平支架21和竖直支架22的左端连接,水平支架21上设置驱动组件3,驱动组件3与水平支架21之间设置减震器4,半圆支架23的内圈设有凹槽5;通过设置驱动组件3对钢轮6进行驱动完成压实,通过设置减震器4对钢轮6的右端进行减震;
[0033] 钢轮6,钢轮6的右端与驱动组件3连接,钢轮6的左端可转动的设置在半圆支架23中,钢轮6的左端伸出半圆支架23并超出车体1的左端;钢轮6的左端没有传统压实设备机架2和减震器4的影响,能够对过渡段进行贴边压实,实现小型压实设备距离结构物最大距离
3cm,解决贴边压实难题;
[0034] 减震组件7,减震组件7设置在凹槽5内,且减震组件7与钢轮6接触,通过减震组件7对钢轮6的左端进行减震;
[0035] 压实检测装置,包括图像采集摄像8、图像数据处理器9和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10,图像采集摄像8设置多个,多个图像采集摄像8均设置在车体1的外部,多个图像采集摄像8均与图像数据处理器9通过信号连接,图像数据处理器9与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10通过信号连接,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10设置在车体1外部的可观测位置;通过多个图像采集摄像8采集车体1的视野,辅助贴边压实设备的贴边压实作业工况,更安全高效;同时,还可以通过图像数据处理器9处理收集的数据,配合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10预测车体1的移动轨迹,更好的进行贴边压实作业,进一步实现安全、准确、高效率的压实工作。
[0036] 在本实施例中,减震组件7包括滚轮71和减震层72,减震层72设置两个,一个减震层72设置在凹槽5的底部,另一个减震层72设置在凹槽5的开口端并与钢轮6接触,滚轮71设置在两个减震层72之间;通过滚轮71配合减震层72对钢轮6的左端进行减震,且两者均位于钢轮6的上方,能够在进行压实时不对钢轮6的左端造成影响。
[0037] 在本实施例中,驱动组件3包括驱动电机31、传动轴32和偏心轮33,驱动电机31设置在减震器4远离水平支架21的一端,传动轴32与驱动电机3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传动轴32远离驱动电机31的一端延伸至钢轮6的内部,偏心轮33设置多个,多个偏心轮33均固定安装在传动轴32上;通过驱动电机31实现了钢轮6在机架2中的稳定转动;同时由驱动电机31通过驱动传动轴32而使偏心轮33转动,钢轮6在路面滚动的同时实现了对路面的夯实。
[0038] 在本实施例中,水平支架21设置为U型,竖直支架22设置为L型,钢轮6能够在水平支架21和竖直支架22内进行转动,实现了机架2对钢轮6的支撑
[0039]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刮板11,刮板11与水平支架21的一端铰接,通过刮板11对钢轮6外表面进行清理,提高过渡段施工质量。
[0040]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碰撞预警装置12,碰撞预警装置12设置在车体1上,碰撞预警装置12与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10通过信号连接,通过碰撞预警装置12提前预警配合图像采集摄像8装置避免与过渡段的结构物发生碰撞。
[0041] 另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贴边压实操作方法,使用上述的一种具有贴边压实功能的压实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0042] 步骤一,确定需要进行压实的过渡段;
[0043] 步骤二,钢轮6的左端对过渡段进行贴边压实,钢轮6距离结构物的最大距离为3cm;
[0044] 步骤三,减震器4对钢轮6的右端进行减震,减震组件7对钢轮6的左端进行减震;
[0045] 步骤四,图像采集摄像8装置对车体1的各个位置进行信息采集,将采集到的信息发送至图像数据处理器9进行处理,路线轨迹预测显示器10对处理后的数据进行分析,预测车体1的行进轨迹,配合碰撞预警装置12提前预警,避免车体1在进行压实时与过渡段的结构物发生碰撞;
[0046] 步骤五,刮板11对钢轮6的外表面进行清理。
[0047]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多个图像采集摄像8装置分别设置在车体1的顶端、后端、水平支架21的右端、半圆支架23的左端以及竖直支架22远离车体1的一端,设置在半圆支架23左端的图像采集摄像8装置不超出钢轮6的左端,以免对钢轮6进行贴边压实造成影响。
[0048]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0049]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