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

申请号 CN202210412552.8 申请日 2022-04-19 公开(公告)号 CN114960498A 公开(公告)日 2022-08-30
申请人 广州市恒盛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谢永超; 李慧莹; 曾佳; 黎锡棠; 赵强; 李航;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路基上方依次有铺设底 基层 和基层,在底基层和基层之间设置两组 定位 组件,其分别位于左车道和右车道;在右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的下方埋设连通管,左右车道的基层面通过连通管与人行道下方的接收井相通;在左车道和右车道下方设置的定位组件中分别围绕放置一组检测线圈,然后将两组检测线圈引出穿过连通管进入接收井中;进入接收井中的检测线圈与 馈线 相连接,馈线通往SCATS 信号 机,然后由SCATS信号机通往远程交通智能检测系统;在检测线圈上方铺设防 水 压线胶 块 ,并 覆盖 于定位组件上,最后在基层面上方铺设 沥青 形成行车路面;本发明的安装方法无需深挖沟槽、也无需回填,省时又省 力 。
权利要求

1.一种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步骤1)路基上方依次有铺设底基层和基层,在底基层和基层之间设置两组定位组件,其分别位于左车道和右车道;
步骤2)在右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的下方埋设连通管,左右车道的基层面通过连通管与人行道下方的接收井相通;
步骤3)在左车道和右车道下方设置的定位组件中分别围绕放置一组检测线圈,然后将两组检测线圈引出穿过连通管进入接收井中;
步骤4)进入接收井中的检测线圈与馈线相连接,馈线通往SCATS信号机,然后由SCATS信号机通往远程交通智能检测系统;
步骤5)在检测线圈上方铺设防压线胶,并覆盖于定位组件上,最后在基层面上方铺设沥青形成行车路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若干组定位卡件,其每间隔1m设置一组,并围绕设置呈矩形;所述定位卡件由两个定位卡子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检测线圈的平面布置图为长方形平面,所述检测线圈的长方形平面宽度=车道宽度‑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检测线圈先在左车道下方的定位组件中绕三圈,再在右车道下方的定位组件中绕三圈,最后串联引出至接收井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的检测线圈采用双绞引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检测线圈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管,所述检测线圈与馈线采用密封防水接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所述的检测
2
线圈采用钨合金绞线,所述馈线采用1mm双芯屏蔽线BVP‑10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连通管采用外直径为32mm的HDPE管。

说明书全文

一种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深入和人们的生活平的不断提高,城市人口及机动车辆随之剧增,城市的交通阻塞状况变得日益严重。传统的车辆通过埋设在路面下的环形线圈,引起线圈磁场的变化,检测器据此计算出车辆的流量、速度、时间占有率和长度等交通参数,并上传给中央控制系统,以满足交通控制系统的需要。
[0003] 目前原有安装环形线圈式车辆检测器的施工方法,其常规采用的环形线圈材质耐压性能差,比较容易损坏,因此需要先在沥青路面或水泥混凝土路面刨深坑,再将环形线圈埋设在深坑中,最后再回填并加铺沥青面层,这种施工方法一般比较适合新建路面,检测线圈可以与新建路面一起施工;然而,若旧路面要更新改造,因为原有水泥混凝土路面有筋,要刨深坑相当困难,不仅费时费,还容易使路面受损更严重;而且埋设在深坑中的检测线圈一旦损坏,其维修更换周期比较长,损坏期间无法识别车辆信息,从而造成车道无法正常通行,带来不便。

发明内容

[0004]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通过在路基上方的基层和底基层之间直接铺设两组检测线圈,其分别位于左车道和右车道,取代了原有的施工安装方法,无需深挖沟槽、也无需回填,省时又省力;该发明特别适用于当采用旧沥青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或当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作为基层加铺沥青混合料面层,这两种旧有路面的处理。
[0005]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 一种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07] 步骤1)路基上方依次有铺设底基层和基层,在底基层和基层之间设置两组定位组件,其分别位于左车道和右车道;
[0008] 步骤2)在右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的下方埋设连通管,左右车道的基层面通过连通管与人行道下方的接收井相通;
[0009] 步骤3)在左车道和右车道下方设置的定位组件中分别围绕放置一组检测线圈,然后将两组检测线圈引出穿过连通管进入接收井中;
[0010] 步骤4)进入接收井中的检测线圈与馈线相连接,馈线通往SCATS信号机,然后由SCATS信号机通往远程交通智能检测系统;
[0011] 步骤5)在检测线圈上方铺设防水压线胶,并覆盖于定位组件上,最后在基层面上方铺设沥青形成行车路面。
[0012] 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的定位组件包括若干组定位卡件,其每间隔1m设置一组,并围绕设置呈矩形;所述定位卡件由两个定位卡子组成。
[0013]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的检测线圈的平面布置图为长方形平面,所述检测线圈的长方形平面宽度=车道宽度‑2m。
[0014]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的检测线圈先在左车道下方的定位组件中绕三圈,再在右车道下方的定位组件中绕三圈,最后串联引出至接收井中。
[0015] 进一步地,步骤3中所述的检测线圈采用双绞引出。
[0016]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的检测线圈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管,所述检测线圈与馈线采用密封防水接驳。
[0017] 进一步地,步骤4中所述的检测线圈采用钨合金绞线,所述馈线采用1mm2双芯屏蔽线BVP‑105。
[0018] 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的连通管采用外直径为32mm的HDPE管。
[0019]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0] (1)本发明的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通过在路基上方的基层和底基层之间直接铺设两组检测线圈,其分别位于左车道和右车道,取代了原有的施工安装方法,无需深挖沟槽、也无需回填,省时又省力。
[0021] (2)本发明的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中的检测线圈采用钨铜合金绞线,其具备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灵敏、硬度高、抗剪性能好,还具备优良的加工性能,直接铺设在道路的底基层上面,不用刨深坑藏起来,耐压性能好,更适用于本发明的旧有路面更新改造安装方法。
[0022] (3)本发明的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中设置有定位组件,包括若干组定位卡件,其每间隔1m设置一组,并围绕设置呈矩形;定位组件圈出需要放置检测线圈的位置,并通过定位卡件将检测线圈固定住,防止其左右晃动;同时在检测线圈上方设置防水压线胶块,可将检测线圈压住,防止其往上凸出走位。附图说明
[0023] 图1为本发明的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的施工步骤示意图;
[0024] 图2为本发明的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位置大样图;
[0025] 图3为本发明中图2的A‑A剖面图;
[0026] 图4为本发明的检测线圈与馈线接驳及绕线的大样图;
[0027] 图5为本发明的行车路面的剖视图。
[0028] 图中,1为定位组件,2为检测线圈,3为连通管,4为接收井,5为馈线,6为密封防水接驳的线口,7为防水压线胶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9]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0] 参照图1‑5,本发明实施例中的一种区域智能检测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
[0031] 步骤1)路基上方依次有铺设底基层和基层,在底基层和基层之间设置两组定位组件1,其分别位于左车道和右车道;
[0032] 步骤2)在右车道与人行道之间的下方埋设连通管3,左右车道的基层面通过连通管3与人行道下方的接收井4相通;
[0033] 步骤3)在左车道和右车道下方设置的定位组件1中分别围绕放置一组检测线圈2,然后将两组检测线圈2引出穿过连通管3进入接收井4中;
[0034] 步骤4)进入接收井4中的检测线圈2与馈线5相连接,馈线5通往SCATS信号机,然后由SCATS信号机通往远程交通智能检测系统;
[0035] 步骤5)在检测线圈2上方铺设防水压线胶块7,并覆盖于定位组件1上,最后在基层面上方铺设沥青形成行车路面。
[0036] 本发明通过在行车路面下埋设两组检测线圈2,检测线圈2直接铺设于路基上方的基层和底基层之间,其分别位于左车道和右车道,取代了原有的施工安装方法,无需深挖沟槽、也无需回填,省时又省力。
[0037] 为了检测汽车的安全行驶速度和振动性等方面,埋设好的检测线圈2引至接收井4中与馈线5连接,馈线5连接通往SCATS信号机,再由SCATS信号机通往远程交通智能检测系统,从而进行智能实时检测汽车交通状况,确保交通的安全。
[0038] 步骤2中所述的连通管3采用外直径为32mm的HDPE管,可起到保护检测线圈2的作用。
[0039] 如图2所示,在本发明优选实施例中,步骤1中所述的定位组件1包括若干组定位卡件,其每间隔1m设置一组,并围绕设置呈矩形,定位组件1圈出需要放置检测线圈2的位置,并通过定位卡件将检测线圈2固定住,防止其左右晃动,所述定位卡件由两个定位卡子组成,两个定位卡子之间留有空隙,用于放置检测线圈2。
[0040] 检测线圈2上方铺设的防水压线胶块7,其连同定位卡件间隔设置并覆盖于定位卡件上,可将检测线圈2压住,防止其往上凸出走位。
[0041] 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所述的检测线圈2的平面布置图为长方形平面,所述检测线圈2的长方形平面宽度=车道宽度‑2m,使检测线圈2位于车道的中间位置,从而方便检测汽车的行驶安全度和舒适度。
[0042] 步骤3中所述的检测线圈2先在左车道下方的定位组件1中绕三圈,再在右车道下方的定位组件1中绕三圈,最后串联引出至接收井4中;所述检测线圈2采用双绞引出,且检测线圈2每米7绞。
[0043]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线圈2的外部设置有保护管,防止工人在施工过程中磨破检测线圈2,也防止压路机等大型机械施工时对检测线圈2的损坏。
[0044] 参照图4,步骤4中所述的检测线圈2与馈线5采用密封防水接驳,密封防水接驳的线口6悬空在接收井4中上部,可避免因浸水造成的损坏;其中,所述的密封防水接驳的线口6里层采用防水防潮胶布,中间层绝缘自粘,外层采用热缩套管,起到密封绝缘保护的作用。
[0045]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步骤4中所述的检测线圈2采用钨铜合金绞线,其具备良好的导电、导热性能,灵敏、硬度高、耐压性能好、抗剪性能好,还具备优良的加工性能,从而更适应本发明的安装方法;检测线圈2的头尾穿上耐用标签,便于接线或者重接线,检测线圈2的F与S之间,无接驳口。
[0046] 所述馈线5为传输电缆,其采用1mm2双芯屏蔽线BVP‑105,馈线5穿过联络管通往2
SCATS信号机,所述馈线5至信号机屏蔽双线控制线,RVP2*1mm。
[0047] 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而已,当不能限定本申请实施范围,即凡依本申请范围所作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发明涵盖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