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

申请号 CN202311869091.8 申请日 2023-12-29 公开(公告)号 CN117604858A 公开(公告)日 2024-02-27
申请人 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 中交一公局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发明人 何强; 杨盼; 张成江; 何小亮; 张龙龙;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 水 泥 混凝土 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涉及到特种道路设备技术领域,一种 水泥 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包括路沿石,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路沿石表面的道路拼接装置;所述道路拼接装置包括有第一套框、 支撑 顶轮、驱动侧轮、锂 电池 、开口槽、电驱组件、 扶手 架、 控制器 、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本发明设置连接机构便于对相邻一组路沿石 位置 进行矫正,同时还能够对其进行夹紧固定,设置连接机构便于带动相邻一组路沿石向第一组路沿石方向移动,实现拼接操作,其中,设置 电机 过载检测装置可有效防止电机过载,同时也可作为两组路沿石表面是否贴合的检测装置,使用效果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包括路沿石(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路沿石(1)表面的道路拼接装置(2);
所述道路拼接装置(2)包括有第一套框(21)、支撑顶轮(22)、驱动侧轮(23)、锂电池(24)、开口槽(25)、电驱组件(26)、扶手架(27)、控制器(28)、连接机构(29)和固定机构(210),所述第一套框(21)套设在路沿石(1)外侧,所述支撑顶轮(22)固定连接在第一套框(21)内顶壁并与路沿石(1)顶部相接触,所述驱动侧轮(23)对称转动连接在第一套框(21)内侧壁并与路沿石(1)侧面相接触,所述锂电池(24)设置在第一套框(21)内部,所述开口槽(25)开设在第一套框(21)顶部,所述电驱组件(26)安装在开口槽(25)内壁,所述扶手架(27)固定连接在第一套框(21)外端面,所述控制器(28)固定连接在扶手架(27)外表面,所述连接机构(29)对称安装在第一套框(21)外侧面,所述连接机构(29)远离第一套框(21)外侧面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210),所述固定机构(210)套设在相邻一组路沿石(1)外侧,所述锂电池(24)与控制器(28)电连接,所述控制器(28)分别与电驱组件(26)和连接机构(29)电性连接,所述电驱组件(26)一端与驱动侧轮(23)一端相连接,另一端贯穿出所述第一套框(21)外部并与固定机构(210)一端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侧轮(23)包括有转轴(231)和驱动轮(232),所述转轴(231)转动连接在第一套框(21)内侧壁,所述驱动轮(232)对称固定连接在转轴(231)外表面,所述转轴(231)一端贯穿进开口槽(25)内部并与电驱组件(26)一端相连接,所述驱动轮(232)与路沿石(1)侧面相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套框(21)外表面与锂电池(24)位置相对应处设置有快充接口,快充接口与所述锂电池(24)之间设置有充电保护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驱组件(26)包括有双轴电机(31)、编码器(32)、转动套筒(33)、侧锥齿轮(34)、单向传动器(35)、驱动锥齿轮(36)、边传动杆(37)、同步链轮(38)和同步链带(39),所述双轴电机(31)螺栓紧固在开口槽(25)内壁,所述编码器(32)螺栓紧固在双轴电机(31)表面,所述双轴电机(31)和编码器(32)均与控制器(28)电性连接,所述转动套筒(33)和侧锥齿轮(34)分别左右转动连接在开口槽(25)内壁并位于双轴电机(31)外侧,所述转动套筒(33)一端和侧锥齿轮(34)一端均通过单向传动器(35)与双轴电机(31)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转动套筒(33)一端贯穿出第一套框(21)外部并与固定机构(210)一端相连接,所述驱动锥齿轮(36)转动连接在开口槽(25)内壁并位于侧锥齿轮(34)一侧,所述驱动锥齿轮(36)与侧锥齿轮(34)啮合连接,所述边传动杆(37)对称转动连接在开口槽(25)内壁并位于驱动锥齿轮(36)外侧,所述边传动杆(37)分别与驱动锥齿轮(36)和转轴(231)位置相对应,所述边传动杆(37)一端与转轴(231)贯穿进开口槽(25)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锥齿轮(36)的中心轴表面和边传动杆(37)表面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同步链轮(38)并通过同步链带(39)相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泥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单向传动器(35)传动方向相反,当所述双轴电机(31)正转时,所述双轴电机(31)通过右侧的单向传动器(35)同步带动侧锥齿轮(34)旋转,此时,所述转动套筒(33)处于不旋转状态,当所述双轴电机(31)反转时,所述双轴电机(31)通过左侧的单向传动器(35)同步带动转动套筒(33)旋转,此时,所述侧锥齿轮(34)处于不旋转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泥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传动器(35)包括有驱动盘(351)、卡爪(352)、第一弹簧(353)、联动盘(354)和内齿牙(355),所述驱动盘(351)固定连接在双轴电机(31)输出端内壁,所述驱动盘(351)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卡爪(352)一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壁,另一端与凹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弹簧(353),所述联动盘(354)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套筒(33)和侧锥齿轮(34)一端内壁,所述联动盘(354)套设在驱动盘(351)外侧,所述联动盘(354)内壁与卡爪(352)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内齿牙(355),所述卡爪(352)一端与内齿牙(355)啮合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泥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9)包括有第一安装筒座(41)、电动伸缩杆(42)、第二安装筒座(43)、横向导向杆(44)和侧面连接座(45),所述第一安装筒座(41)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套框(21)外侧面,所述电动伸缩杆(42)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筒座(41)内壁,所述第二安装筒座(43)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套框(21)外侧面并位于第一安装筒座(41)外侧,所述横向导向杆(44)均滑动连接在第二安装筒座(43)内壁,所述电动伸缩杆(42)远离第一安装筒座(41)内壁的一端表面和横向导向杆(44)远离第二安装筒座(43)内壁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侧面连接座(45),所述侧面连接座(45)一端与固定机构(210)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42)与控制器(28)电性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水泥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210)包括有固定套架(51)、顶部下压机构(52)、侧固定盘座(53)、驱动齿轮(54)、第一往复丝杆(55)、第二往复丝杆(56)、齿牙滑座(57)、驱动齿辊(58)、连接链轮(59)、连接链带(510)和十字连接杆(511),所述固定套架(51)固定连接在侧面连接座(45)表面并套设在相邻一组路沿石(1)外侧,所述顶部下压机构(52)安装在固定套架(51)内顶壁,所述侧固定盘座(53)对称滑动连接在固定套架(51)内侧壁,所述驱动齿轮(54)转动连接在固定套架(51)外侧面并与侧固定盘座(53)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往复丝杆(55)固定连接在驱动齿轮(54)内壁,所述第一往复丝杆(55)一端贯穿进固定套架(51)内部并螺纹连接在侧固定盘座(53)内壁,所述固定套架(51)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往复丝杆(56)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壁,所述齿牙滑座(57)螺纹连接在第二往复丝杆(56)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安装槽内壁,所述驱动齿辊(58)转动连接在固定套架(51)顶部并与齿牙滑座(57)顶部的齿牙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辊(58)两端均贯穿出固定套架(51)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链轮(59),所述连接链轮(59)与驱动齿轮(54)位置相对应并通过连接链带(510)相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杆(56)一端贯穿出固定套架(51)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十字连接杆(511),所述十字连接杆(511)一端位于转动套筒(33)内部并与转动套筒(33)内壁滑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泥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部下压机构(52)包括有中连接杆(61)、第二弹簧(62)、梯形压(63)、固定压板(64)和垂直导向杆(65),所述中连接杆(61)滑动连接在固定套架(51)内壁并与固定套架(5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2),所述中连接杆(61)一端贯穿进安装槽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梯形压块(63),另一端贯穿出所述固定套架(51)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固定压板(64),所述梯形压块(63)位于齿牙滑座(57)底部一侧,所述固定压板(64)与相邻一组路沿石(1)顶部位置相对应,所述垂直导向杆(65)对称固定连接在固定压板(64)顶部,所述垂直导向杆(65)一端均贯穿进固定套架(51)内部并与固定套架(51)内壁滑动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水泥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套架(51)外端面与第一套框(21)外端面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限位柱(100),所述第一套框(21)内部对称设置有配重块(200)。

说明书全文

一种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特种道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水泥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

背景技术

[0002] 测试汽车各项性能而修建的试车跑道包括NVH路、标准坡道、疲劳路、防护工程、给排水工程及电工程。
[0003] 在特殊道路建造过程中,一般都需要使用路沿石,现有使用的路沿石搬运装置在放下路沿石后,相邻两组路沿石之间存在间隙,后期还需人工手动拼接,长时间弯腰搬运劳动强度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水泥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

发明内容

[0004]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泥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用于解决现有使用的路沿石搬运装置在放下路沿石后,相邻两组路沿石之间存在间隙,后期还需人工手动拼接,长时间弯腰搬运劳动强度较大的问题。
[0005]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泥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包括路沿石,还包括安装在所述路沿石表面的道路拼接装置;
[0006] 所述道路拼接装置包括有第一套框、支撑顶轮、驱动侧轮、锂电池、开口槽、电驱组件、扶手架、控制器、连接机构和固定机构,所述第一套框套设在路沿石外侧,所述支撑顶轮固定连接在第一套框内顶壁并与路沿石顶部相接触,所述驱动侧轮对称转动连接在第一套框内侧壁并与路沿石侧面相接触,所述锂电池设置在第一套框内部,所述开口槽开设在第一套框顶部,所述电驱组件安装在开口槽内壁,所述扶手架固定连接在第一套框外端面,所述控制器固定连接在扶手架外表面,所述连接机构对称安装在第一套框外侧面,所述连接机构远离第一套框外侧面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套设在相邻一组路沿石外侧,所述锂电池与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分别与电驱组件和连接机构电性连接,所述电驱组件一端与驱动侧轮一端相连接,另一端贯穿出所述第一套框外部并与固定机构一端相连接。
[0007] 优选的,所述驱动侧轮包括有转轴驱动轮,所述转轴转动连接在第一套框内侧壁,所述驱动轮对称固定连接在转轴外表面,所述转轴一端贯穿进开口槽内部并与电驱组件一端相连接,所述驱动轮与路沿石侧面相接触。
[0008] 优选的,所述第一套框外表面与锂电池位置相对应处设置有快充接口,快充接口与所述锂电池之间设置有充电保护电路
[0009] 优选的,所述电驱组件包括有双轴电机编码器、转动套筒、侧锥齿轮、单向传动器、驱动锥齿轮、边传动杆、同步链轮和同步链带,所述双轴电机螺栓紧固在开口槽内壁,所述编码器螺栓紧固在双轴电机表面,所述双轴电机和编码器均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转动套筒和侧锥齿轮分别左右转动连接在开口槽内壁并位于双轴电机外侧,所述转动套筒一端和侧锥齿轮一端均通过单向传动器与双轴电机输出端相连接,所述转动套筒一端贯穿出第一套框外部并与固定机构一端相连接,所述驱动锥齿轮转动连接在开口槽内壁并位于侧锥齿轮一侧,所述驱动锥齿轮与侧锥齿轮啮合连接,所述边传动杆对称转动连接在开口槽内壁并位于驱动锥齿轮外侧,所述边传动杆分别与驱动锥齿轮和转轴位置相对应,所述边传动杆一端与转轴贯穿进开口槽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锥齿轮的中心轴表面和边传动杆表面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同步链轮并通过同步链带相连接。
[0010] 优选的,两组所述单向传动器传动方向相反,当所述双轴电机正转时,所述双轴电机通过右侧的单向传动器同步带动侧锥齿轮旋转,此时,所述转动套筒处于不旋转状态,当所述双轴电机反转时,所述双轴电机通过左侧的单向传动器同步带动转动套筒旋转,此时,所述侧锥齿轮处于不旋转状态。
[0011] 优选的,所述单向传动器包括有驱动盘、卡爪、第一弹簧、联动盘和内齿牙,所述驱动盘固定连接在双轴电机输出端内壁,所述驱动盘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卡爪一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壁,另一端与凹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所述第一弹簧,所述联动盘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套筒和侧锥齿轮一端内壁,所述联动盘套设在驱动盘外侧,所述联动盘内壁与卡爪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内齿牙,所述卡爪一端与内齿牙啮合连接。
[0012] 优选的,所述连接机构包括有第一安装筒座、电动伸缩杆、第二安装筒座、横向导向杆和侧面连接座,所述第一安装筒座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套框外侧面,所述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筒座内壁,所述第二安装筒座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套框外侧面并位于第一安装筒座外侧,所述横向导向杆均滑动连接在第二安装筒座内壁,所述电动伸缩杆远离第一安装筒座内壁的一端表面和横向导向杆远离第二安装筒座内壁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侧面连接座,所述侧面连接座一端与固定机构表面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控制器电性连接。
[0013] 优选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有固定套架、顶部下压机构、侧固定盘座、驱动齿轮、第一往复丝杆、第二往复丝杆、齿牙滑座、驱动齿辊、连接链轮、连接链带和十字连接杆,所述固定套架固定连接在侧面连接座表面并套设在相邻一组路沿石外侧,所述顶部下压机构安装在固定套架内顶壁,所述侧固定盘座对称滑动连接在固定套架内侧壁,所述驱动齿轮转动连接在固定套架外侧面并与侧固定盘座位置相对应,所述第一往复丝杆固定连接在驱动齿轮内壁,所述第一往复丝杆一端贯穿进固定套架内部并螺纹连接在侧固定盘座内壁,所述固定套架顶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第二往复丝杆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壁,所述齿牙滑座螺纹连接在第二往复丝杆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安装槽内壁,所述驱动齿辊转动连接在固定套架顶部并与齿牙滑座顶部的齿牙啮合连接,所述驱动齿辊两端均贯穿出固定套架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链轮,所述连接链轮与驱动齿轮位置相对应并通过连接链带相连接,所述第二往复丝杆一端贯穿出固定套架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十字连接杆,所述十字连接杆一端位于转动套筒内部并与转动套筒内壁滑动连接。
[0014] 优选的,所述顶部下压机构包括有中连接杆、第二弹簧、梯形压、固定压板和垂直导向杆,所述中连接杆滑动连接在固定套架内壁并与固定套架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所述中连接杆一端贯穿进安装槽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梯形压块,另一端贯穿出所述固定套架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固定压板,所述梯形压块位于齿牙滑座底部一侧,所述固定压板与相邻一组路沿石顶部位置相对应,所述垂直导向杆对称固定连接在固定压板顶部,所述垂直导向杆一端均贯穿进固定套架内部并与固定套架内壁滑动连接。
[0015] 优选的,所述固定套架外端面与第一套框外端面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限位柱,所述第一套框内部对称设置有配重块。
[0016] 综上,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0017] 本发明结构合理,本发明设置连接机构便于对相邻一组路沿石位置进行矫正,同时还能够对其进行夹紧固定,使用效果好;
[0018] 本发明设置连接机构便于带动相邻一组路沿石向第一组路沿石方向移动,实现拼接操作,使用效果好,其中,设置电机过载检测装置可有效防止电机过载,同时也可作为两组路沿石表面是否贴合的检测装置,使用效果好;
[0019] 本发明设置了电驱组件和驱动侧轮,设置电驱组件不仅能够带动驱动侧轮旋转,实现第一套框移动,还能带动固定机构运行,实现对相邻一组路沿石位置进行矫正以及夹紧固定操作,使用效果好;
[0020] 本发明设置了控制器,控制器控制数据精准,性能稳定,使用效好。附图说明
[0021]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 图1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 图2为本发明中的电驱组件结构示意图;
[0024] 图3为本发明中的单向传动器结构示意图;
[0025] 图4为本发明中的连接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6] 图5为本发明中的固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7] 图6为本发明中的顶部下压机构结构示意图;
[0028] 图7为本发明中的第一往复丝杆结构示意图。
[0029] 图中:1、路沿石;2、道路拼接装置;21、第一套框;22、支撑顶轮;23、驱动侧轮;24、锂电池;25、开口槽;26、电驱组件;27、扶手架;28、控制器;29、连接机构;210、固定机构;231、转轴;232、驱动轮;31、双轴电机;32、编码器;33、转动套筒;34、侧锥齿轮;35、单向传动器;36、驱动锥齿轮;37、边传动杆;38、同步链轮;39、同步链带;351、驱动盘;352、卡爪;353、第一弹簧;354、联动盘;355、内齿牙;41、第一安装筒座;42、电动伸缩杆;43、第二安装筒座;
44、横向导向杆;45、侧面连接座;51、固定套架;52、顶部下压机构;53、侧固定盘座;54、驱动齿轮;55、第一往复丝杆;56、第二往复丝杆;57、齿牙滑座;58、驱动齿辊;59、连接链轮;510、连接链带;511、十字连接杆;61、中连接杆;62、第二弹簧;63、梯形压块;64、固定压板;65、垂直导向杆;100、限位柱;200、配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31] 实施例:参考图1‑图7所示的一种水泥混凝土装配式特种道路拼接装置,包括路沿石1,还包括安装在路沿石1表面的道路拼接装置2;
[0032] 道路拼接装置2包括有第一套框21、支撑顶轮22、驱动侧轮23、锂电池24、开口槽25、电驱组件26、扶手架27、控制器28、连接机构29和固定机构210,第一套框21套设在路沿石1外侧,支撑顶轮22固定连接在第一套框21内顶壁并与路沿石1顶部相接触,驱动侧轮23对称转动连接在第一套框21内侧壁并与路沿石1侧面相接触,锂电池24设置在第一套框21内部,开口槽25开设在第一套框21顶部,电驱组件26安装在开口槽25内壁,扶手架27固定连接在第一套框21外端面,控制器28固定连接在扶手架27外表面,连接机构29对称安装在第一套框21外侧面,连接机构29远离第一套框21外侧面的一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机构210,固定机构210套设在相邻一组路沿石1外侧,锂电池24与控制器28电连接,控制器28分别与电驱组件26和连接机构29电性连接,电驱组件26一端与驱动侧轮23一端相连接,另一端贯穿出第一套框21外部并与固定机构210一端相连接。
[0033]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驱动侧轮23包括有转轴231和驱动轮232,转轴231转动连接在第一套框21内侧壁,驱动轮232对称固定连接在转轴
231外表面,转轴231一端贯穿进开口槽25内部并与电驱组件26一端相连接,驱动轮232与路沿石1侧面相接触。
[0034]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驱动侧轮23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说明,设置驱动侧轮23便于带动第一套框21移动的同时还提高其运行稳定性,使用效果好。
[0035]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第一套框21外表面与锂电池24位置相对应处设置有快充接口,快充接口与锂电池24之间设置有充电保护电路。
[0036]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快充接口提高充电效率,设置充电保护电路保护锂电池24,使用效更好。
[0037]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电驱组件26包括有双轴电机31、编码器32、转动套筒33、侧锥齿轮34、单向传动器35、驱动锥齿轮36、边传动杆37、同步链轮38和同步链带39,双轴电机31螺栓紧固在开口槽25内壁,编码器32螺栓紧固在双轴电机31表面,双轴电机31和编码器32均与控制器28电性连接,转动套筒33和侧锥齿轮34分别左右转动连接在开口槽25内壁并位于双轴电机31外侧,转动套筒33一端和侧锥齿轮34一端均通过单向传动器35与双轴电机31输出端相连接,转动套筒33一端贯穿出第一套框21外部并与固定机构210一端相连接,驱动锥齿轮36转动连接在开口槽25内壁并位于侧锥齿轮34一侧,驱动锥齿轮36与侧锥齿轮34啮合连接,边传动杆37对称转动连接在开口槽25内壁并位于驱动锥齿轮36外侧,边传动杆37分别与驱动锥齿轮36和转轴231位置相对应,边传动杆37一端与转轴231贯穿进开口槽25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驱动锥齿轮36的中心轴表面和边传动杆37表面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同步链轮38并通过同步链带39相连接。
[0038]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电驱组件26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说明,设置电驱组件26不仅能够带动驱动侧轮23旋转,实现第一套框21移动,还能带动固定机构210运行,实现对相邻一组路沿石1位置进行矫正以及夹紧固定,使用效果好,使用时,控制器28控制双轴电机31通电运行,双轴电机31正转通过右侧的单向传动器35同步带动侧锥齿轮34旋转,此时,转动套筒33处于不旋转状态,侧锥齿轮34旋转同步带动驱动锥齿轮36旋转,驱动锥齿轮36旋转通过同步链轮38和同步链带39相互配合同步带动边传动杆37旋转,边传动杆37旋转同步带动转轴231旋转,转轴231旋转同步带动驱动轮232旋转,驱动轮232旋转同步带动第一套框21移动,双轴电机31反转通过左侧的单向传动器35同步带动转动套筒33旋转,此时,侧锥齿轮34处于不旋转状态,转动套筒33旋转同步联动十字连接杆511旋转,使用效果好。
[0039]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两组单向传动器35传动方向相反,当双轴电机31正转时,双轴电机31通过右侧的单向传动器35同步带动侧锥齿轮34旋转,此时,转动套筒33处于不旋转状态,当双轴电机31反转时,双轴电机31通过左侧的单向传动器35同步带动转动套筒33旋转,此时,侧锥齿轮34处于不旋转状态。
[0040]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单向传动器35的运行状态进行说明。
[0041]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单向传动器35包括有驱动盘351、卡爪352、第一弹簧353、联动盘354和内齿牙355,驱动盘351固定连接在双轴电机31输出端内壁,驱动盘351表面开设有凹槽,卡爪352一端转动连接在凹槽内壁,另一端与凹槽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一弹簧353,联动盘354分别固定连接在转动套筒33和侧锥齿轮34一端内壁,联动盘354套设在驱动盘351外侧,联动盘354内壁与卡爪352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内齿牙355,卡爪352一端与内齿牙355啮合连接。
[0042]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单向传动器35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说明。
[0043]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连接机构29包括有第一安装筒座41、电动伸缩杆42、第二安装筒座43、横向导向杆44和侧面连接座45,第一安装筒座41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套框21外侧面,电动伸缩杆42固定连接在第一安装筒座41内壁,第二安装筒座43对称固定连接在第一套框21外侧面并位于第一安装筒座41外侧,横向导向杆44均滑动连接在第二安装筒座43内壁,电动伸缩杆42远离第一安装筒座41内壁的一端表面和横向导向杆44远离第二安装筒座43内壁的一端表面均固定连接有侧面连接座45,侧面连接座45一端与固定机构210表面固定连接,电动伸缩杆42与控制器28电性连接。
[0044] 在本实施例中,电动伸缩杆42上设置有电机过载检测装置,电机过载检测装置与控制器28电性连接,电机过载检测装置包括有电流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两组路沿石1贴合后,电动伸缩杆42上的电机继续运行会导致堵转,致使电流和温度急剧上升,当电流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电流数值和温度数值超出设定范围值时,将数据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8,由控制器28控制电动伸缩杆42停止运行。
[0045]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连接机构29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说明,设置连接机构29便于带动相邻一组路沿石1向第一组路沿石1方向移动,实现拼接操作,使用效果好,使用时,控制器28控制电动伸缩杆42复位,电动伸缩杆42复位同步带动侧面连接座45和固定机构210复位,固定机构210复位同步带动相邻一组路沿石1向第一组路沿石1方向移动直至两组路沿石1表面相贴合,使用效果好,其中,设置电机过载检测装置可有效防止电机过载,同时也可作为两组路沿石1表面是否贴合的检测装置,使用效果好。
[0046]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固定机构210包括有固定套架51、顶部下压机构52、侧固定盘座53、驱动齿轮54、第一往复丝杆55、第二往复丝杆56、齿牙滑座57、驱动齿辊58、连接链轮59、连接链带510和十字连接杆511,固定套架51固定连接在侧面连接座45表面并套设在相邻一组路沿石1外侧,顶部下压机构52安装在固定套架51内顶壁,侧固定盘座53对称滑动连接在固定套架51内侧壁,驱动齿轮54转动连接在固定套架51外侧面并与侧固定盘座53位置相对应,第一往复丝杆55固定连接在驱动齿轮54内壁,第一往复丝杆55一端贯穿进固定套架51内部并螺纹连接在侧固定盘座53内壁,固定套架51顶部开设有安装槽,第二往复丝杆56转动连接在安装槽内壁,齿牙滑座57螺纹连接在第二往复丝杆56外表面并滑动连接在安装槽内壁,驱动齿辊58转动连接在固定套架51顶部并与齿牙滑座57顶部的齿牙啮合连接,驱动齿辊58两端均贯穿出固定套架51外部并固定连接有连接链轮59,连接链轮59与驱动齿轮54位置相对应并通过连接链带510相连接,第二往复丝杆56一端贯穿出固定套架51外部并固定连接有十字连接杆511,十字连接杆511一端位于转动套筒33内部并与转动套筒33内壁滑动连接。
[0047] 在本实施例中,当齿牙滑座57移动到第二往复丝杆56上的往复导槽一端尽头时,侧固定盘座53外表面与相邻一组路沿石1外侧面相接触,当齿牙滑座57复位并移动到第二往复丝杆56上的往复导槽另一端尽头时,侧固定盘座53外表面与固定套架51内侧壁处同一平面。
[0048]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固定机构210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说明,设置固定机构210便于对相邻一组路沿石1位置进行矫正,同时还实现对其夹紧固定,便于后续拼接操作,使用效果好,使用时,十字连接杆511旋转同步带动第二往复丝杆56旋转,第二往复丝杆56旋转同步带动齿牙滑座57向顶部下压机构52一侧移动,齿牙滑座57移动同步挤压顶部下压机构52一端下降并与相邻一组路沿石1顶部相接触,与此同时,齿牙滑座57移动同步带动驱动齿辊58旋转和连接链轮59旋转,连接链轮59旋转通过同步带动连接链带510同步带动驱动齿轮54旋转,驱动齿轮54旋转同步带动第一往复丝杆55旋转,第一往复丝杆55旋转同步带动侧固定盘座53沿着第一往复丝杆55外表面和固定套架51内壁往复移动,通过侧固定盘座53往复移动实现对相邻一组路沿石1外侧面的固定和松放,使用效果好。
[0049]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顶部下压机构52包括有中连接杆61、第二弹簧62、梯形压块63、固定压板64和垂直导向杆65,中连接杆61滑动连接在固定套架51内壁并与固定套架51内壁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弹簧62,中连接杆61一端贯穿进安装槽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梯形压块63,另一端贯穿出固定套架51底部并固定连接有固定压板64,梯形压块63位于齿牙滑座57底部一侧,固定压板64与相邻一组路沿石1顶部位置相对应,垂直导向杆65对称固定连接在固定压板64顶部,垂直导向杆65一端均贯穿进固定套架51内部并与固定套架51内壁滑动连接。
[0050] 在本实施例中,梯形压块63底部设置有与梯形压块63外形尺寸相适配的梯形部。
[0051] 在本实施例中,进一步对顶部下压机构52的结构以及连接关系进行说明,设置顶部下压机构52便于对相邻一组路沿石1顶部进行限位,使用效果好,使用时,齿牙滑座57移动同步挤压梯形压块63向下移动,梯形压块63向下移动同步带动中连接杆61、固定压板64和垂直导向杆65向下移动并拉伸第二弹簧62,第二弹簧62便于梯形压块63和固定压板64复位,垂直导向杆65则起到限位导向作用的同时,还提高其运行稳定性,使用效果好。
[0052] 作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地实施方式,如图1‑图7所示,固定套架51外端面与第一套框21外端面位置相对应处均设置有限位柱100,第一套框21内部对称设置有配重块200。
[0053] 在本实施例中,设置限位柱100使固定套架51与第一套框21之间保持设定间距,设置配重块200提高第一套框21移动稳定性,使用效果好。
[0054] 本发明工作原理:使用时,将装置套设在第一组路沿石1外侧,然后通过控制器28控制双轴电机31反转,双轴电机31反转通过左侧的单向传动器35同步带动转动套筒33旋转,此时,侧锥齿轮34处于不旋转状态,转动套筒33旋转同步联动十字连接杆511旋转,十字连接杆511旋转同步带动第二往复丝杆56旋转,第二往复丝杆56旋转同步带动齿牙滑座57向顶部下压机构52一侧移动,齿牙滑座57移动同步挤压顶部下压机构52一端下降并与相邻一组路沿石1顶部相接触,与此同时,齿牙滑座57移动同步带动驱动齿辊58旋转和连接链轮59旋转,连接链轮59旋转通过同步带动连接链带510同步带动驱动齿轮54旋转,驱动齿轮54旋转同步带动第一往复丝杆55旋转,第一往复丝杆55旋转同步带动侧固定盘座53沿着第一往复丝杆55外表面和固定套架51内壁往复移动,通过侧固定盘座53往复移动实现对相邻一组路沿石1外侧面的固定和松放,使用效果好,当侧固定盘座53沿着第一往复丝杆55外表面和固定套架51内壁向外伸出并对相邻一组路沿石1外侧面进行夹紧固定后,通过控制器28控制电动伸缩杆42复位,电动伸缩杆42复位同步带动侧面连接座45和固定机构210复位,固定机构210复位同步带动相邻一组路沿石1向第一组路沿石1方向移动直至两组路沿石1表面相贴合,使用效果好,其中,设置的电机过载检测装置可有效防止电机过载,同时也可作为两组路沿石1表面是否贴合的检测装置,电机过载检测装置包括有电流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两组路沿石1贴合后,电动伸缩杆42上的电机继续运行会导致堵转,致使电流和温度急剧上升,当电流检测器和温度检测器检测到电流数值和温度数值超出设定范围值时,将数据信号发送给控制器28,由控制器28控制电动伸缩杆42停止运行,使用效果好,当两组路沿石1表面相贴合后,通过控制器28重新控制双轴电机31反转并联动齿牙滑座57和侧固定盘座53复位,从而松开相邻一组路沿石1,接着通过控制器28控制双轴电机31正转,双轴电机31正转通过右侧的单向传动器35同步带动侧锥齿轮34旋转,此时,转动套筒33处于不旋转状态,侧锥齿轮34旋转同步带动驱动锥齿轮36旋转,驱动锥齿轮36旋转通过同步链轮38和同步链带39相互配合同步带动边传动杆37旋转,边传动杆37旋转同步带动转轴231旋转,转轴231旋转同步带动驱动轮232旋转,驱动轮232旋转同步带动第一套框21移动,使用效果好。
[0055]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