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及作业方法

申请号 CN202210938101.8 申请日 2022-08-05 公开(公告)号 CN115341429B 公开(公告)日 2024-04-05
申请人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应急预警与救援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发明人 卢康; 朱光; 程阳; 梅作舟; 李念; 李琛; 詹雨迪; 张亚军; 叶欣;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及作业方法,该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包括多个滩涂通道模 块 、辅助系统以及全地形作业车;多个滩涂通道模块沿纵向通过折叠式铰接接头依次铰接连接,并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当多个滩涂通道模块处于折叠状态时,多个滩涂通道模块依次层叠设置;当多个滩涂通道模块处于展开状态时,多个滩涂通道模块依次平铺连接在一起形成通道;滩涂通道模块采用密封可承压 正交 异性箱梁结构;滩涂通道模块的自重与浮 力 的比重为1.25;辅助系统用于对滩涂通道模块进行固定;全地形作业车用于对多个滩涂通道模块进行牵引。上述滩涂通道路面装置能够满足全潮位作业要求,形成不间断通载通道。
权利要求

1.一种滩涂通道路面装置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滩涂通道模、辅助系统以及全地形作业车;
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沿纵向通过折叠式铰接接头依次铰接连接,并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当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处于折叠状态时,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依次层叠设置;当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处于展开状态时,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依次平铺连接在一起形成通道;
所述滩涂通道模块作为承载构件,采用密封可承压正交异性箱梁结构;所述滩涂通道模块的自重与浮的比重为1.25;
所述辅助系统用于对所述滩涂通道模块进行固定;
所述全地形作业车用于对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进行牵引,使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从折叠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所述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多个滩涂通道模块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全地形作业车;
采用全地形作业车牵引多个滩涂通道模块进行展开,形成通道;
采用辅助系统对滩涂通道模块进行固定;
在低潮位铺设滩涂通道路面装置时采用两台全地形作业车协同作业,分段牵引通道段分别通过低潮位域、潮间带,自硬质海岸向海拼组成整个通道,通道构筑作业具体步骤如下:
一体化作业平台对准卸载通道轴线,抛尾锚、冲滩定位
打开艏或放下跳板,连接多个滩涂通道模块与全地形作业车;
第一台全地形作业车牵引第一段通道展开,并在展开设定长度时,在一体化作业平台的甲板上将第一段通道与后部的连接解除,将第一段通道牵引至海岸端;
第二台全地形作业车牵引第二段通道展开,并将第二段通道牵引至第一段通道后部,两段通道进行连接;
两台全地形作业车依次返回一体化作业平台处,按顺序牵引第三段、第四段通道模块并连接;
第一台全地形作业车返回一体化作业平台处,牵引剩余通道板至第四段通道尾部,布设水下通道;
第二台全地形作业车携带工具行驶至通道最前端进行通道系留固定作业;
或在高潮位铺设滩涂通道路面装置时,首先由一台全地形作业车牵引通道展开泛水,并向硬质海岸牵引铺设,在海岸对滩涂通道模块进行系留,随后由一体化作业平台后退完成水下部分通道铺设;滩涂通道构筑作业具体步骤如下:
一体化作业平台对准卸载通道轴线,抛尾锚、冲滩定位;
打开艏门或放下跳板,连接滩涂通道模块与全地形作业车;
全地形作业车牵引滩涂通道模块展开,牵引设定长度,并将滩涂通道模块牵引至海岸段,在海岸段系固牢靠;
水线以上部分通道就位以后,一体化作业平台后退铺设当前潮位水线以下通道,通道自主坐滩,后退设定长度;铺设完成后对水下部分通道系留;
或在中间潮位落潮过程中铺设滩涂通道路面装置时,滩涂通道路面装置铺设时,一体化作业平台根据潮位变化倒退以防止搁浅,拟定水际线位于中间位置;作业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作业类似高潮位,全地形作业车向前牵引、一体化作业平台向后牵拉完成水下模块铺设,以此适应超差变化,随后第二部分由全地形作业车向前牵引剩余通道模块;具体作业步骤如下:
一体化作业平台对准卸载通道轴线,抛尾锚、冲滩定位;
打开艏门或放下跳板,连接滩涂通道模块与全地形作业车;
全地形作业车牵引滩涂通道模块展开,并将滩涂通道模块牵引至水际线上位置,牵引设定长度;
滩涂通道模块在水际线以上位置系留;
一体化作业平台后退继续完成水线以下通道铺设,直至低潮位位置,作业平台锚定,通道自主坐滩,后退设定长度;
第一台全地形作业车行驶至一体化作业平台端部,连接滩涂通道模块、牵引通道至已铺设通道前端位置并连接;
第二台全地形作业车行驶至一体化作业平台端部,连接滩涂通道模块、牵引剩余长度通道至已铺设通道前端位置并连接;铺设完成后对各部分通道系留;
或在中间潮位涨潮过程中铺设滩涂通道路面装置时,一体化作业平台对准卸载通道轴线,抛尾锚、冲滩定位,根据每小时潮差变化情况和全地形作业车的全地形特征,一体化作业平台随后不再随涨潮移动位置,其作业原理分为全地形作业车向上牵引作业,随后一体化作业平台向后拖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滩涂通道路面装置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滩涂通道模块包括横梁、纵梁、纵肋、甲板、底板、侧板以及橡胶垫;
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纵横交叉设置,形成骨架;
所述纵梁之间设置有与其平行的所述纵肋;
所述骨架的顶面焊接有所述甲板,底面焊接有所述底板,四周焊接有所述侧板;
所述甲板的顶面设置有防滑条;
沿所述滩涂通道模块的纵向,在一端部的侧板表面固定安装有所述橡胶垫,所述底板采用橇式结构,用于减小所述滩涂通道模块的滑动阻力。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滩涂通道路面装置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滩涂通道模块的四均设置有系留点;
所述辅助系统包括锚杆、张紧器和丝绳;所述锚杆锚固于所述滩涂通道模块的四角外侧的滩涂;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系留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锚杆,所述张紧器用于张紧所述钢丝绳。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滩涂通道路面装置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滩涂通道模块的两侧设置有标杆固定座;
当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处于展开状态时,在所述标杆固定座中插接有通道宽度标示杆,所述通道宽度标示杆具备通道示宽功能。
5.如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滩涂通道路面装置的作业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的纵向两端部均设置有张紧座,所述张紧座用于两段通道之间的连接;
在连接两段通道时,通过钢丝绳连接两段通道相邻的两个滩涂通道模块的张紧座,采用张紧器张紧钢丝绳以减小两段通道之间的间距。

说明书全文

一种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及作业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临时路面铺设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及作业方法。

背景技术

[0002] 我国在浅滩登陆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和需求。而现有的滩涂路面不能满足高潮位作业、低潮位作业和中间潮位涨潮、落潮等不同情景的作业要求,且铺设通道长度短,不能满足保障重型装备上陆和海上栈桥与硬岸连接作业的长度要求,亟需设计一种路面保障装置及作业系统,为车辆等重装备上陆提供上陆通道和海上浮游栈桥与硬岸连接提供条件,以及在自然岸滩构筑两栖重装备的全潮位直接登陆通道。

发明内容

[0003]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及作业方法,该滩涂通道路面装置满足全潮位作业要求,形成不间断通载通道,不仅能够为夺占滩头要点实施越障保障,还能保障重型装备克服际滩头松软泥泞海滩登陆,用途广泛。
[0004] 本发明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0005]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滩涂通道路面装置,该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包括多个滩涂通道模、辅助系统以及全地形作业车;
[0006] 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沿纵向通过折叠式铰接接头依次铰接连接,并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当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处于折叠状态时,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依次层叠设置;当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处于展开状态时,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依次平铺连接在一起形成通道;
[0007] 所述滩涂通道模块作为承载构件,采用密封可承压正交异性箱梁结构;所述滩涂通道模块的自重与浮的比重为1.25;
[0008] 所述辅助系统用于对所述滩涂通道模块进行固定;
[0009] 所述全地形作业车用于对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进行牵引,使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从折叠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
[0010] 更进一步地,所述滩涂通道模块包括横梁、纵梁、纵肋、甲板、底板、侧板以及橡胶垫;
[0011] 所述横梁和所述纵梁纵横交叉设置,形成骨架;
[0012] 所述纵梁之间设置有与其平行的所述纵肋;
[0013] 所述骨架的顶面焊接有所述甲板,底面焊接有所述底板,四周焊接有所述侧板;
[0014] 所述甲板的顶面设置有防滑条;
[0015] 沿所述滩涂通道模块的纵向,在一端部的侧板表面固定安装有所述橡胶垫,所述底板采用橇式结构,用于减小所述滩涂通道模块的滑动阻力。
[0016] 更进一步地,所述滩涂通道模块的四均设置有系留点;
[0017] 所述辅助系统包括锚杆、张紧器和丝绳;所述锚杆锚固于所述滩涂通道模块的四角外侧的滩涂;所述钢丝绳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系留点,另一端连接于所述锚杆,所述张紧器用于张紧所述钢丝绳。
[0018] 更进一步地,在所述滩涂通道模块的两侧设置有标杆固定座;
[0019] 当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处于展开状态时,在所述标杆固定座中插接有通道宽度标示杆,所述通道宽度标示杆具备通道示宽功能。
[0020] 更进一步地,在多个所述滩涂通道模块的纵向两端部均设置有张紧座,所述张紧座用于两段通道之间的连接;
[0021] 在连接两段通道时,通过钢丝绳连接两段通道相邻的两个滩涂通道模块的张紧座,采用张紧器张紧钢丝绳以减小两段通道之间的间距。
[0022]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技术方案的滩涂通道路面装置的作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3] 将多个滩涂通道模块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全地形作业车;
[0024] 采用全地形作业车牵引多个滩涂通道模块进行展开,形成通道;
[0025] 采用辅助系统对滩涂通道模块进行固定。
[0026] 有益效果:
[0027] (1)本发明的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包括多个滩涂通道模块、辅助系统以及全地形作业车;多个滩涂通道模块沿纵向通过折叠式铰接接头依次铰接连接,并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当多个滩涂通道模块处于折叠状态时,多个滩涂通道模块依次层叠设置;当多个滩涂通道模块处于展开状态时,多个滩涂通道模块依次平铺连接在一起形成通道;滩涂通道模块采用密封可承压正交异性箱梁结构;滩涂通道模块的自重与浮力的比重为1.25;辅助系统用于对滩涂通道模块进行固定;全地形作业车用于对多个滩涂通道模块进行牵引,使多个滩涂通道模块从折叠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由于全地形作业车可以在海岸浅滩适应高潮位、低潮位、中间潮位涨潮和退潮等多种特殊作业工况,通过全地形作业车产生驱动力,对多个滩涂通道模块进行牵引,使折叠状态的多个滩涂通道模块展开进入展开状态,使多个滩涂通道模块依次连接形成滩涂通道,并通过辅助系统对形成的通道进行固定,使通道稳定,便于车辆等重装备通过水际滩头松软泥泞环境;当多个滩涂通道模块处于折叠状态时,体积小,便于运输和搬运;因此,采用上述滩涂通道路面装置能够满足全潮位作业要求,形成不间断通载通道,可适用于高潮位、低潮位、中间潮位涨潮和退潮四种特殊作业工况,通过设置滩涂通道模块的数量可以调节铺设长度,铺设长度可达到600米,不仅能够为夺占滩头要点实施越障保障,还能保障车辆等重装备克服水际滩头松软泥泞海滩登陆,用途广泛。
[0028] (2)本发明的滩涂通道路面装置由横梁、纵梁、纵肋、甲板、底板以及侧板焊接连接构成,使得滩涂通道模块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从而能够保证重型装备能够顺利通过;在甲板的顶面设置有防滑条,通过防滑条有利于与甲板接触的车辆等装备防滑,保证各类装备能够顺利通行;在滩涂通道模块之间的侧板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垫,通过橡胶垫能够在相邻的滩涂通道模块之间提供缓冲,避免滩涂通道模块之间产生刚性碰撞;同时,底板采用雪橇式结构,能够减小拖动中的滑动阻力。
[0029] (3)本发明的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在滩涂通道模块的四角均设置有系留点;辅助系统包括锚杆、张紧器和钢丝绳;锚杆锚固于滩涂通道模块的四角外侧的滩涂;钢丝绳的一端穿设于系留点,另一端连接于锚杆,张紧器用于张紧钢丝绳;通过张紧器和钢丝绳将滩涂通道模块的四角拉紧在各个锚杆之间,提高滩涂通道模块的稳定性,同时滩涂通道模块四角的系留点还能为牵引、吊装提供挂钩点。
[0030] (4)本发明的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在滩涂通道模块的两侧设置有标杆固定座;当多个滩涂通道模块处于展开状态时,在标杆固定座中插接有通道宽度标示杆,通道宽度标示杆具备通道示宽功能,通过通道宽度标示杆使得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具备水下通道和岸上通道示宽功能。
[0031] (5)本发明的作业方法包括:将多个滩涂通道模块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全地形作业车;采用全地形作业车牵引多个滩涂通道模块进行展开,形成通道;采用辅助系统对滩涂通道模块进行固定;采用上述作业方法能够利用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形成不间断通载通道。附图说明
[0032] 图1为本发明滩涂通道路面装置的滩涂通道模块总图;
[0033] 图2为图1中滩涂通道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4] 图3为图1中多个滩涂通道模块处于展开状态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35] 图4为图1中滩涂通道模块从折叠状态进入展开状态时的变化状态示意图;
[0036] 图5为图1中多个滩涂通道模块端部橡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0037] 图6为多个滩涂通道模块在硬质海岸的系留结构示意图;
[0038] 图7为滩涂通道路面装置的铺设过程示意图。
[0039] 其中,1‑滩涂通道模块,2‑全地形作业车,3‑横梁,4‑纵梁,5‑纵肋,6‑甲板,7‑底板,8‑侧板,9‑橡胶垫,10‑防滑条,11‑系留点,12‑插销座,13‑张紧座,14‑标杆固定座,15‑通道宽度标示杆,16‑锚杆,17‑钢丝绳,18‑张紧器,19‑一体化作业平台

具体实施方式

[0040] 下面结合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
[0041] 实施例一
[004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如图6和图7结构所示,该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包括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辅助系统以及全地形作业车2;
[0043] 如图3和图4结构所示,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沿纵向通过折叠式铰接接头依次铰接连接,并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如图4和图7结构所示,当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处于折叠状态时,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依次层叠设置;如图3和图6结构所示,当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处于展开状态时,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依次平铺连接在一起形成通道;滩涂通道模块1采用折叠式铰接接头进行连接,便于滩涂通道模块1运输时竖向折叠堆放;铰接连接接头设置为可限位形式,具备快速连接功能,能够实现滩涂通道模块1纵向连接与折叠,传递剪力,确保滩涂通道模块1在牵引作业过程中不发生倾覆,在通载过程中受力均匀并不发生过度弯折,保证甲板6面的平顺,不影响车辆通行,同时实现快速连接;在分段牵引通道和通道撤收叠放时,铰接连接接头拆解与连接可由人工在甲板6面操作完成;在滩涂通道模块1的两端部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折叠式铰接接头的插销座12;
[0044] 如图1和图2结构所示,滩涂通道模块1作为承载构件,采用密封可承压正交异性箱梁结构;滩涂通道模块1的自重与浮力的比重为1.25;当进行水下通道构建作业时,滩涂通道模块1可直接坐滩;滩涂通道模块1包括横梁3、纵梁4、纵肋5、甲板6、底板7、侧板8以及橡胶垫9;横梁3和纵梁4纵横交叉设置,形成骨架;纵梁4之间设置有与其平行的纵肋5;骨架的顶面焊接有甲板6,底面焊接有底板7,四周焊接有侧板8,使得滩涂通道模块1形成箱梁结构;滩涂通道模块1的四角均设置有系留点11,同时,如图1和图2结构所示,在滩涂通道模块1的纵向两端部,除四角的系留点11外,还可以在中部设置有其它系留点11;
[0045] 辅助系统用于对滩涂通道模块1进行固定;如图6结构所示,辅助系统包括锚杆16、张紧器18和钢丝绳17;锚杆16锚固于滩涂通道模块1的四角外侧的滩涂;钢丝绳17的一端穿设于系留点11,另一端连接于锚杆16,张紧器18用于张紧钢丝绳17;可以在每个滩涂通道模块1的四角均设置一套锚杆16、张紧器18和钢丝绳17,也可以同时在滩涂通道模块1的一角设置两套锚杆16、张紧器18和钢丝绳17,或者仅在端部的两个角部各设置一套或两套锚杆16、张紧器18和钢丝绳17,具体设置位置和数量可以根据具体地质条件和要求进行设置;
[0046] 如图7结构所示,全地形作业车2用于对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进行牵引,使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从折叠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全地形作业车2具备滩涂行驶、破拆、清障、牵引等功能。滩涂通道模块1可通过轮船等一体化作业平台19运输至岸边。
[0047] 上述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包括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辅助系统以及全地形作业车2;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沿纵向通过折叠式铰接接头依次铰接连接,并具有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当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处于折叠状态时,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依次层叠设置;当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处于展开状态时,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依次平铺连接在一起形成通道;滩涂通道模块1采用密封可承压正交异性箱梁结构;滩涂通道模块1的自重与浮力的比重为1.25;辅助系统用于对滩涂通道模块1进行固定;全地形作业车2用于对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进行牵引,使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从折叠状态转变为展开状态;由于全地形作业车2可以在海岸浅滩适应高潮位、低潮位、中间潮位涨潮和退潮等多种特殊作业工况,通过全地形作业车2产生驱动力,对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进行牵引,使折叠状态的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展开进入展开状态,使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依次连接形成滩涂通道,并通过辅助系统对形成的通道进行固定,使通道稳定,便于车辆等重装备通过水际滩头松软泥泞环境;当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处于折叠状态时,体积小,便于运输和搬运;因此,采用上述滩涂通道路面装置能够满足全潮位作业要求,形成不间断通载通道,可适用于高潮位、低潮位、中间潮位涨潮和退潮四种特殊作业工况,通过设置滩涂通道模块1的数量可以调节铺设长度,铺设长度可达到600米,不仅能够为夺占滩头要点实施越障保障,还能保障车辆等重装备克服水际滩头松软泥泞海滩登陆,用途广泛。
[0048] 上述滩涂通道路面装置由横梁3、纵梁4、纵肋5、甲板6、底板7以及侧板8焊接连接构成,使得滩涂通道模块1具有足够的结构强度和刚度,从而能够保证重型装备能够顺利通过。在滩涂通道模块1的四角均设置有系留点11;辅助系统包括锚杆16、张紧器18和钢丝绳17;锚杆16锚固于滩涂通道模块1的四角外侧的滩涂;钢丝绳17的一端穿设于系留点11,另一端连接于锚杆16,张紧器18用于张紧钢丝绳17;通过张紧器18和钢丝绳17将滩涂通道模块1的四角拉紧在各个锚杆16之间,提高滩涂通道模块1的稳定性,同时滩涂通道模块1四角的系留点11还能为牵引、吊装提供挂钩点。
[0049] 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如图1、图2和图5结构所示,甲板6的顶面设置有防滑条10,通过甲板6顶面的防滑条10有利于与甲板6接触的车辆等装备防滑,保证各类装备能够顺利通行;沿滩涂通道模块1的纵向,在一端部的侧板8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垫9,在滩涂通道模块1之间的侧板8表面固定安装有橡胶垫9,通过橡胶垫9能够在相邻的滩涂通道模块1之间提供缓冲,避免滩涂通道模块1之间产生刚性碰撞;底板7采用雪橇式结构,用于减小滩涂通道模块1的滑动阻力,底板7采用雪橇式结构,能够减小拖动中的滑动阻力。
[0050] 更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结构所示,在滩涂通道模块1的两侧设置有标杆固定座14;当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处于展开状态时,在标杆固定座14中插接有通道宽度标示杆15,通道宽度标示杆15具备通道示宽功能;在滩涂通道模块1叠放时通道宽度标示杆15可收起,在滩涂通道模块1展开时能够自动竖起活着人工插于标杆固定座14中;当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处于展开状态时,在标杆固定座14中插接有通道宽度标示杆15,通道宽度标示杆15具备通道示宽功能,通过通道宽度标示杆15使得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具备水下通道和岸上通道示宽功能。
[0051] 具体地,如图2所示,在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的纵向两端部均设置有张紧座13,张紧座13用于两段通道之间的连接;在连接两段通道时,通过钢丝绳17连接两段通道相邻的两个滩涂通道模块1的张紧座13,采用张紧器张紧钢丝绳以减小两段通道之间的间距。当对两段通道进行连接作业时,由张紧器通过钢丝绳连接两端部模块侧面的张紧座13,随后人工操作拉紧,形成柔性连接,作业时确保连接后间距不大于500mm,便于车辆通过。
[0052] 实施例二
[0053]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上述实施例的滩涂通道路面装置的作业方法,如图6和图7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0054] 将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的一端固定,另一端连接全地形作业车2;
[0055] 采用全地形作业车2牵引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进行展开,形成通道;
[0056] 采用辅助系统对滩涂通道模块1进行固定。
[0057] 采用上述作业方法能够利用滩涂通道路面装置形成不间断通载通道。
[0058] 采用上述作业方法在低潮位铺设滩涂通道路面装置时,水际线距离硬质海岸约400米,一体化作业平台19运载滩涂通道路面装置抵滩后,距离水际线约200米;可以采用两台全地形作业车2协同作业,分段牵引通道段分别通过低潮位水域、潮间带,自硬质海岸向海拼组成整个通道,通道构筑作业具体步骤如下:
[0059] 一体化作业平台19对准卸载通道轴线,抛尾锚、冲滩定位
[0060] 打开艏或放下跳板,连接多个滩涂通道模块1与全地形作业车2;
[0061] 第一台全地形作业车2牵引第一段通道展开,牵引约100米长时在一体化作业平台19的甲板上将第一段通道与后部的连接解除,将第一段通道牵引至海岸端;
[0062] 第二台全地形作业车2牵引第二段通道展开,并将第二段通道牵引至第一段通道后部,两段通道进行连接;
[0063] 两台全地形作业车2依次返回一体化作业平台19处,按顺序牵引第三段、第四段通道模块并连接;
[0064] 第一台全地形作业车2返回一体化作业平台19处,牵引剩余通道板至第四段通道尾部,布设水下通道;
[0065] 第二台全地形作业车2携带工具行驶至通道最前端进行通道系留固定作业。
[0066] 采用上述作业方法在高潮位铺设滩涂通道路面装置时,水际线临近硬质海岸,一体化作业平台19冲滩后距离水际线约200米;首先参考低潮位水下通道作业步骤,由一台全地形作业车2牵引通道展开泛水,并向硬质海岸牵引铺设,在海岸对滩涂通道模块1进行系留,随后由一体化作业平台19后退完成水下部分通道铺设;滩涂通道构筑作业具体步骤如下:
[0067] 一体化作业平台19对准卸载通道轴线,抛尾锚、冲滩定位;
[0068] 打开艏门或放下跳板,连接滩涂通道模块1与全地形作业车2;
[0069] 全地形作业车2牵引滩涂通道模块1展开,牵引200米,并将滩涂通道模块1牵引至海岸段,在海岸段系固牢靠;
[0070] 水线以上部分通道就位以后,一体化作业平台19后退铺设当前潮位水线以下通道,通道自主坐滩,后退400米;铺设完成后对水下部分通道系留。
[0071] 采用上述作业方法在中间潮位落潮过程中铺设滩涂通道路面装置时,滩涂通道路面装置铺设时,一体化作业平台19需要根据潮位变化倒退以防止搁浅,拟定水际线位于中间位置,距离硬质海岸200米处,潮位每小时变化0.7m;作业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作业类似高潮位,全地形作业车2向前牵引、一体化作业平台19向后牵拉完成水下模块铺设,以此适应超差变化,随后第二部分由全地形作业车2向前牵引剩余通道模块;具体作业步骤如下:
[0072] 一体化作业平台19对准卸载通道轴线,抛尾锚、冲滩定位;
[0073] 打开艏门或放下跳板,连接滩涂通道模块1与全地形作业车2;
[0074] 全地形作业车2牵引滩涂通道模块1展开,并将滩涂通道模块1牵引至水际线上位置,牵引200米;
[0075] 滩涂通道模块1在水际线以上位置系留;
[0076] 一体化作业平台19后退继续完成水线以下通道铺设,直至低潮位位置,作业平台锚定,通道自主坐滩,后退200米;
[0077] 第一台全地形作业车2行驶(可水上行驶)至一体化作业平台19端部,连接滩涂通道模块1、牵引约100米通道至已铺设通道前端位置并连接;
[0078] 第二台全地形作业车2行驶至一体化作业平台19端部,连接滩涂通道模块1、牵引剩余约100米通道至已铺设通道前端位置并连接;铺设完成后对各部分通道系留。
[0079] 采用上述作业方法在中间潮位涨潮过程中铺设滩涂通道路面装置时,一体化作业平台19对准卸载通道轴线,抛尾锚、冲滩定位,根据每小时潮差变化情况和全地形作业车2的全地形特征,一体化作业平台19随后不再随涨潮移动位置。其作业原理与高潮位类似,分为全地形作业车2向上牵引作业,随后一体化作业平台19向后拖曳。
[0080] 滩涂通道路面装置撤收作业采用一体化作业平台19实施,人工操作。具体作业选在高潮位时,由一体化作业平台19上的绞车将通道模块牵引上一体化作业平台19,人工简单冲洗,将通道的前两块模块与后部拆开,由门吊起吊通道两端,通道自由下垂折叠,随后人工连接上部接头。
[0081] 综上,以上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