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路机

申请号 CN202010680098.5 申请日 2017-04-21 公开(公告)号 CN111877097B 公开(公告)日 2022-10-11
申请人 哈姆股份公司; 发明人 T·博莱特斯切尔; G·克斯特勒; A·鲁默尔;
摘要 压路机包括可围绕滚轮转动轴线转动地支承在碾压滚轮 框架 (12)的碾压滚轮(18),其中,碾压滚轮框架(12)包括相对于压路机纵向方向(L)布置在碾压滚轮(18)的两侧上的、支承该碾压滚轮的两个 纵梁 (14、16)和相对于压路机横向方向(Q)布置在碾压滚轮(18)的两侧上的并且使纵梁(14、16)彼此连接的两个横梁(20、22),其中,碾压滚轮框架(12)通过两个横梁(20、22)中的其中一个与压路机主框架连接,其中,在两个横梁(20、22)中的另一个中设置至少一个观察凹口(28)。
权利要求

1.压路机,包括:挂车(25),所述挂车(25)包括压路机主框架(23)和操作人员(P)的驾驶室(27);以及,与所述挂车(25)铰接连接的牵引车(10),所述牵引车包括碾压滚轮框架(12),其中将碾压滚轮(18)能围绕滚轮轴线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碾压滚轮框架(12)上,其中,所述碾压滚轮框架(12)包括相对于压路机纵向方向(L)布置在所述碾压滚轮(18)的两侧的支承所述碾压滚轮的两个纵梁(14、16)和相对于压路机横向方向(Q)布置在所述碾压滚轮(18)的两侧的并且使所述纵梁(14、16)彼此连接的两个横梁(20、22),其中,所述碾压滚轮框架(12)通过所述两个横梁(20、22)中的一个横梁(20)与所述压路机主框架(23)铰接连接,并且其中,另一横梁(22)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相对于所述一个横梁(20)向上移位,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碾压滚轮框架(12)处在所述另一横梁(22)以下设置刮除板(26),所述另一横梁(22)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相对于所述一个横梁(20)向上移位使得所述另一横梁(22)对于位于所述驾驶室(27)中的操作人员(P)是可见的,在所述另一横梁(22)中设置向上敞开的观察凹口(28),所述观察凹口(28)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相对于所述压路机的中心对中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路机,其特征在于,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所述观察凹口(28)在另一横梁(22)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的延伸长度的至少50%上延伸;或/和,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所述观察凹口(28)在另一横梁(22)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的延伸长度的至少50%上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压路机,其特征在于,刮土铲(44)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能运动地支承在所述碾压滚轮框架(12)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路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刮土铲(44)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的上部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刮土铲观察凹口(5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压路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刮土铲(44)的上部区域中设置彼此平行伸延的多个刮土铲杆(58),其中,在至少两个刮土铲杆(58)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刮土铲观察凹口(54)。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路机,其特征在于,刮土铲升降机构(52)相对于所述刮土铲(44)和所述另一横梁(22)受到支撑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路机,其特征在于,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所述观察凹口(28)在另一横梁(22)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的延伸长度的至少70%上延伸;或/和,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所述观察凹口(28)在另一横梁(22)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的延伸长度的至少70%上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压路机,其特征在于,刮土铲升降机构(52)包括活塞/缸‑单元(50)。

说明书全文

压路机

[0001] 本申请是于2017年04月21日向中国知识产权局所提交的标题为“压路机”的第201710264977.8号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0002] 本发明涉及一种压路机,该压路机例如可用于在道路建设中对待铺上沥青的区域的地基进行准备或者压实散布在地基上的沥青。

背景技术

[0003] 由DE 10 2013 203 860 A1已知一种压路机,该压路机包括主要提供牵引车的碾压滚轮框架,该碾压滚轮框架具有能围绕滚轮转动轴线转动地支承在其上的碾压滚轮。碾压滚轮框架包括相对于压路机纵向方向布置在碾压滚轮两侧的并且支承该碾压滚轮的两个纵梁。两个横梁相对于压路机横向方向在碾压滚轮两侧、即以基本沿压路机横向方向的延伸方向在这两个纵梁之间延伸。碾压滚轮框架通过两个横梁中的其中一个连结在压路机主框架上,即例如也支承动装置的挂车上。两个横梁中的另一个,即主要提供压路机的前端部区域的横梁相对于与压路机主框架连接的横梁在压路机高度方向上向上移位,即,原则上与待压实的地基具有较大距离。这也实现了在斜坡区域中的压实,但是没有该横梁与待压实的地基形成接触险。

发明内容

[0004]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压路机,在其中为操作压路机的操作人员提供了对位于压路机之前的待压实的地面区域上的经改进的可见性。
[0005]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一种压路机实现,该压路机包括可围绕滚轮转动轴线转动地支承在碾压滚轮框架上的碾压滚轮,其中,碾压滚轮框架包括相对于压路机纵向方向布置在碾压滚轮两侧的、支承该碾压滚轮的两个纵梁和相对于压路机横向方向布置在碾压滚轮两侧的并且使纵梁彼此连接的两个横梁,其中,碾压滚轮框架通过两个横梁中的一个与压路机主框架连接,其中,在两个横梁中的另一个中设置至少一个观察凹口。
[0006] 因为在根据本发明的压路机中在通常也提供压路机的端部区域的横梁中设置至少一个观察凹口,操作压路机的操作人员可穿过观察凹口看到紧接在支承在碾压滚轮框架上的碾压滚轮之前的区域。这实现了在进行压实工作时的更高精确度。
[0007] 为了尽可能小地影响操作人员的可见性,提出,至少一个观察凹口在压路机高度方向上向上基本敞开。
[0008] 对此为了仍然在该横梁的区域中能够提供足够的稳定性,进一步提出,在至少一个观察凹口的上部区域中设置在压路机横向方向上跨接该观察凹口的至少一个支撑杆,其中,该至少一个支撑杆具有比在该至少一个观察凹口的区域中的另一横梁更小的横截面。
[0009] 因为用于操作压路机的操作人员的驾驶室在压路机横向方向上通常布置在压路机中的中间,并且操作人员在进行压实过程中通常也停留在压路机的中间区域(参考压路机横向方向)中,进一步提出,观察凹口在压路机横向方向上相对于压路机的中心对中地布置。此时,操作人员穿过该对中的观察凹口具有在压路机横向方向上扩宽的视野。改善对位于压路机之前的区域上的可见性的另一主要贡献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即,在压路机横向方向上至少一个观察凹口在另一横梁在压路机横向方向上的延伸长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70%上延伸,或/和在压路机高度方向上至少一个观察凹口在另一横梁在压路机高度方向上的延伸长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70%上延伸。
[0010] 为了提高稳定性还可规定,观察凹口通过在压路机横向方向上基本上布置在压路机的中间的并且相对于另一横梁和支撑杆支撑的、优选平板状的支承元件被分成两个观察凹口区域。
[0011] 在一个可替代的、尤其是在高度稳定性方面特别有利的实施方式中提出,另一横梁包括在压路机高度方向上彼此重叠布置的并且在其之间形成观察凹口的至少两个横梁元件。
[0012] 为了借助根据本发明构造的压路机也能够压实斜坡区域,而不会使碾压滚轮框架接触待压实的地面,提出,另一横梁在压路机高度方向上相对于该横梁向上移位。
[0013] 为了提高压路机的使用变化性提出,刮土铲在压路机高度方向上可运动地支承在碾压滚轮框架上。
[0014] 为了不会通过这种刮土铲对操作人员的视野产生明显影响而提出,刮土铲在压路机高度方向上的上部区域中具有至少一个刮土铲观察凹口。对此例如可规定,在刮土铲的上部区域中设置彼此基本平行伸延的多个刮土铲杆,其优选基本平行于压路机转动轴线延伸,其中,在至少两个刮土铲杆之间形成至少一个刮土铲观察凹口。
[0015] 为了使刮土铲能够在高度方向上运动,提出,刮土铲升降机构、优选活塞/缸‑单元相对于刮土铲和另一横梁受到支撑。对此,优选刮土铲升降机构支承在支承元件上,该支承元件相对于另一横梁和跨接至少一个观察凹口的支撑杆受到支撑。附图说明
[0016] 下面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其中,
[0017] 图1以透视图示出了碾压滚轮框架,该碾压滚轮框架具有能转动地支承在其上的碾压滚轮;
[0018] 图2示出了图1的碾压滚轮框架,该碾压滚轮框架具有能摆动地安装在其上的刮土铲;
[0019] 图3示出了图2的刮土铲;
[0020] 图4示出了压路机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 图1示出了在图4中所示的自行式压路机11的概括地作为牵引车10表示的部分,在所示示例中该压路机构造成压实机。牵引车10包括碾压滚轮框架12,该碾压滚轮框架具有在压路机纵向方向L上延伸的、基本构造成平板状的两个纵梁14、16。在这两个纵梁14、16之间支承有概括地用18表示的碾压滚轮,使得碾压滚轮的滚轮转动轴线基本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即基本与压路机纵向方向L正交地延伸,从而两个纵梁14、16相对于压路机纵向方向L布置在碾压滚轮18的两侧。碾压滚轮18可转动地支承在纵梁14、16上以围绕其滚轮转动轴线旋转。
[0022] 相对于压路机横向方向Q由此布置在碾压滚轮18的两侧的两个横梁20、22基本上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即基本上与碾压滚轮18的滚轮转动轴线平行地在两个纵梁14、16之间延伸。原则上,两个横梁20、22可构造成箱形并且同样如纵梁14、16地实施成部件。
[0023] 碾压滚轮框架12或牵引车10通过横梁20与压路机主框架23连接,该压路机主框架例如可设置在挂车25上。为了使如此构造的压路机11转向,牵引车10例如可围绕近似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延伸的摆动轴线摆动地与压路机主框架23铰接连接。
[0024] 在图1中可看出,两个横梁20、22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彼此错开,从而与压路机主框架23连接或待连接的横梁20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相对于另一横梁22向下移位。这使得距离压路机11的压路机主框架23或挂车25更远的并且例如基本上提供压路机11的前端部区域的横梁22更高,尤其以其下边缘区域24或布置在该横梁22之下的刮除板26从待压实的地基U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向上位于更远。这具有以下优点,即,借助牵引车10也可在斜坡区域中进行压实,而横梁22或位于其下的刮除板26不会与待压实的地基U形成接触。
[0025] 为了给通常定位在挂车25上的驾驶室27中的操作人员P打开对与碾压滚轮18直接紧邻的、即例如在其之前的待压实的地面区域的视野,横梁22具有观察凹口28,该横梁22在图1的示意图中的牵引车10运动时向左限定压路机11的前端部区域。在压路机纵向方向L上完全穿过横梁22延伸的观察凹口28基本上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向上敞开,并且例如通过形成在横梁22上的两个侧壁30、32或底壁34限定。在观察凹口28的区域中,横梁22具有比在其两侧上设置的并且连结到纵梁14、16上的两个区域更小的横截面尺寸。观察凹口28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基本设置在横梁22中的中间,其中,该中间区域例如可通过从横梁22或底壁34向上延伸的平板状的支承元件36表征。在其上部区域中跨接观察凹口28并因此基本上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延伸的支撑杆38贯穿平板状的支承元件36并且在侧壁30、32的区域中连结到横梁22上。在此,例如不仅与横梁22而且与平板状的支承元件36的焊接连接可提供稳定连接。
[0026] 为了确保操作人员P对地基U的位于碾压滚轮18之前的区域的良好可见性,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设置在横梁22中的近似中间的观察凹口28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具有延伸长度,该延伸长度为横梁22在该方向上的延伸长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70%。由此确保操作人员P能够像看清待压实的地基U的中间区域一样良好地看清在碾压滚轮18之前的侧面边缘区域。此外可对此规定,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观察凹口28具有这样的延伸长度、即一般为深度,其相应于横梁22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的延伸长度(即通常为厚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70%。
[0027] 支撑杆38对横梁22进行了加固,但是基本没有影响穿过观察开口28的可见性。平板状的支承元件36也对加固有贡献,该支承元件基于其中间定位以及基于观察凹口28的中间定位也与支撑杆38在其纵向中间区域中连接。因此,通过平板状的支承元件36将原则上向上敞开的观察凹口28分成两个观察凹口区域40、42。
[0028] 图2示出了在图1中示出的牵引车10,该牵引车具有其碾压滚轮框架12,该碾压滚轮框架与可摆动地支承在其上的刮土铲44连接。刮土铲44在其两个端部区域上具有摆动臂46、48,两个端部区域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相间隔,两个端部区域在两个纵梁14、16的区域中借助碾压滚轮框架12可围绕与滚轮转动轴线或压路机横向方向Q基本平行的摆动轴线摆动地支承。活塞/缸‑单元50提供刮土铲升降机构52,通过刮土铲升降机构可提升和下降刮土铲44。对此,活塞/缸‑单元50可在其一个端部区域中在纵向中间区域中连结到刮土铲44上,并且可在其另一端部区域与横梁22、尤其支承在其上的平板状支承元件36铰接连接。
[0029] 为了不会通过刮土铲44明显影响对地基U的位于碾压滚轮18之前的区域的可见性,刮土铲44在其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的上部区域中构造具有多个刮土铲观察凹口54。刮土铲观察凹口可主要通过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在刮土铲44的铲区域56上延伸的刮土铲杆58之间的间隙提供。因此,刮土铲杆58延长了刮土铲44向上超过铲区域56的、对刮土起有效作用的区域,但是能够穿过该区域看到地基U的紧接在碾压滚轮18之前或刮土铲44之前的区域。对此优选地,刮土铲杆58可固定地支承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并排的、并且也支承铲区域56的多个刮土铲平板60上。
[0030] 通过提供观察凹口28(优选在横梁22的中间区域中并且优选具有这种延伸长度,即,该延伸长度具有横梁22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的延伸长度的至少50%、优选至少70%),操作人员P越过碾压滚轮18的上部区域基本上无遮挡地看到在碾压滚轮18之前的区域中的待压实的地基U。为了稳定或加固横梁22而使用的机构、尤其是支撑杆38基本没有影响对地基U的该区域的可见性。同样地,根据本发明的刮土铲44的设计方案实现了基本没有影响地看到紧接在刮土铲44之前的区域。
[0031] 需要指出,根据本发明的尤其横梁22的该构造,在该横梁22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相对于需要与压路机主框架23连接的横梁20向上移位并且在操作人员P的视野中没有提供观察凹口时此时具有实质的优势。
[0032] 本发明的原理,即提供观察凹口,也可以其他方式实现。由此也可通过横梁的在压路机高度方向H上彼此重叠布置的两个或多个横梁元件提供横梁22,横梁元件在两个纵梁14、16之间延伸并且在其之间提供相应的观察凹口。在横梁22的在图1中所示类型的设计方案中可在压路机横向方向Q上依次连续地设置多个观察凹口。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