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

申请号 CN202110386153.4 申请日 2021-04-09 公开(公告)号 CN113373760A 公开(公告)日 2021-09-10
申请人 袁红丽; 发明人 袁红丽;
摘要 本 发明 公开了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属于塑胶跑道领域,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在铺设跑道前需得将需要施工的地面进行整体的清理,清理完毕后,在地面上铺设 水 泥 混凝土 ,先用5%‑8%稀 盐酸 进行 酸洗 ,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表面粗糙、凸起或凹陷部分进行打磨修平后,它通过在底胶与黑 橡胶 颗粒层之间加入导气链来把底部的水汽引导至外部,从而达到透气的目的,底部产生的水汽由进气管进入到通气腔并由排气管引导入排水沟中,减少水汽的积攒,从而有效降低起泡问题,利用人脚踩的下压 力 使 挤压 腔压缩,从而加快水汽排出的速度,它利用毛细管的高吸水性来吸收底部的水,减少水汽的产生,进一步降低跑道起泡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在铺设跑道前需得将需要施工的地面进行整体的清理,清理完毕后,在地面上铺设混凝土,先用5%‑8%稀盐酸进行酸洗,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表面粗糙、凸起或凹陷部分进行打磨修平后;
S2,铺设底胶,铺设前先将地基基础清扫干净,采用边倒胶边刮胶的方式进行,刮胶时速度均匀,及时对露底、凹陷、凸起处进行补胶或刮平;
S3,在底胶为未固化前,将导气链平放在底胶层上,导气链之间等间距放置,然后把搅拌混合好的黑橡胶颗粒摊铺在导气链上方;
S4,最后喷涂防滑面层,固化后测画规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铺设导气链的方法为:
S31,握住每条导气链的两端拉直,以让其保持直线,方便后面导气链的铺设,导气链之间的间距为10‑15厘米;
S32,将导气链轻放在未固化的底胶层上,让其在底胶层上自然下坠;
S33,将导气链的两端放进排水沟中,端口处要高于水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步骤中的导气链包括多个排气球,相邻两个所述排气球之间连通有排气管(1),所述排气管(1)为软质弹性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球包括耐压球(2),所述耐压球(2)的上端内部开设有通气腔(201),且通气腔(201)的两端与排气管(1)连通,所述耐压球(2)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多个进气管(202),且进气管(202)与通气腔(201)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球(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压层(203),所述受压层(203)与耐压球(2)之间围成挤压腔(3),且挤压腔(3)的下端与通气腔(201)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受压层(203)为弹性材料制成,且受压层(203)的体积占耐压球(2)体积的五分之一。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球(2)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吸收腔(4),且吸收腔(4)中固定连接有储水球(5),所述储水球(5)上固定镶嵌有多个引水管(6),且引水管(6)延伸至耐压球(2)的外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球(5)的体积小于吸收腔(4)的容积,且储水球(5)为高吸水性树脂材料制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引水管(6)由储水球(5)的上端至下端均匀分布,且引水管(6)为毛细管。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耐压球(2)为不导热的高强度材料制成,且相邻两个耐压球(2)之间的间距为5‑10厘米。

说明书全文

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塑胶跑道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0002] 塑胶良好的弹性和防滑性,可有效保护运动者的腿部关节,防止意外受伤并可减少体的消耗,增进竞赛成绩;塑胶可适度吸收脚部冲击力,减少运动伤害,长期练习及比赛均适宜;塑胶场地还可以防止跌倒所发生的运动伤害。
[0003] 塑胶跑道又称全天候运动跑道,由聚酯预聚体、混合聚醚、废轮胎橡胶、EPDM橡胶粒或PU颗粒、颜料、助剂、填料组成。塑胶跑道具有平整度好、抗压强度高、硬度弹性适当、物理性能稳定的特性,有利于运动员速度和技术的发挥,有效地提高运动成绩,降低摔伤率。塑胶跑道是由聚氨酯橡胶等材料组成的,具有一定的弹性和色彩,具有一定的抗紫外线能力和耐老化力是国际上公认的最佳全天候室外运动场地坪材料。
[0004] 起泡是塑胶跑道比较常见的几种问题之一,起泡的原因是底部有渗,在太阳照射下产生水汽而造成面层起泡,目前解决起泡的方式大多是采用多孔的材料进行铺设,虽然解决了透气问题,但是多孔材料生产成本高,再加上铺设工艺的参差不齐,很容易导致跑道渗水,不但未解决透气问题,反而加重了起泡。

发明内容

[0005]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6]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它通过在底胶与黑橡胶颗粒层之间加入导气链来把底部的水汽引导至外部,从而达到透气的目的,底部产生的水汽由进气管进入到通气腔并由排气管引导入排水沟中,减少水汽的积攒,从而有效降低起泡问题,利用人脚踩的下压力使挤压腔压缩,从而加快水汽排出的速度,它利用毛细管的高吸水性来吸收底部的水,减少水汽的产生,进一步降低跑道起泡问题。
[0007] 2.技术方案
[0008]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9] 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10] S1,在铺设跑道前需得将需要施工的地面进行整体的清理,清理完毕后,在地面上铺设水泥混凝土,先用5%‑8%稀盐酸进行酸洗,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表面粗糙、凸起或凹陷部分进行打磨修平后;
[0011] S2,铺设底胶,铺设前先将地基基础清扫干净,采用边倒胶边刮胶的方式进行,刮胶时速度均匀,及时对露底、凹陷、凸起处进行补胶或刮平;
[0012] S3,在底胶为未固化前,将导气链平放在底胶层上,导气链之间等间距放置,然后把搅拌混合好的黑橡胶颗粒摊铺在导气链上方;
[0013] S4,最后喷涂防滑面层,固化后测画规线。它通过在底胶与黑橡胶颗粒层之间加入导气链来把底部的水汽引导至外部,从而达到透气的目的,底部产生的水汽由进气管进入到通气腔并由排气管引导入排水沟中,减少水汽的积攒,从而有效降低起泡问题,利用人脚踩的下压力使挤压腔压缩,从而加快水汽排出的速度,它利用毛细管的高吸水性来吸收底部的水,减少水汽的产生,进一步降低跑道起泡问题。
[0014] 进一步的,所述S3步骤中铺设导气链的方法为:
[0015] S31,握住每条导气链的两端拉直,以让其保持直线,方便后面导气链的铺设,导气链之间的间距为10‑15厘米;
[0016] S32,将导气链轻放在未固化的底胶层上,让其在底胶层上自然下坠;
[0017] S33,将导气链的两端放进排水沟中,端口处要高于水面。
[0018] 进一步的,所述S3步骤中的导气链包括多个排气球,相邻两个所述排气球之间连通有排气管,水汽上升到排气球中,排气管将水汽引导至排水沟中,从而实现透气,所述排气管为软质弹性材料制成,是为了避免人的重量将排气管压断。
[0019] 进一步的,所述排气球包括耐压球,所述耐压球的上端内部开设有通气腔,且通气腔的两端与排气管连通,所述耐压球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多个进气管,且进气管与通气腔连通,水汽由进气管进入到通气腔,进而由排气管排出去。
[0020] 进一步的,所述耐压球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压层,所述受压层与耐压球之间围成挤压腔,且挤压腔的下端与通气腔连通,当人经过时,受压层受压变形使挤压腔收缩,进而使通气腔中的水汽被快速挤入排气管中,有效加快了排气速度。
[0021] 进一步的,所述受压层为弹性材料制成,且受压层的体积占耐压球体积的五分之一,体积过小导致受力面积小,从而起不到很好的挤压作用,而体积过大又影响整个耐压球的内部布局。
[0022] 进一步的,所述耐压球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吸收腔,且吸收腔中固定连接有储水球,所述储水球上固定镶嵌有多个引水管,且引水管延伸至耐压球的外表面,引水管的毛细现象让底部的水上升到储水球中,进而被高吸水性的储水球吸收,从而减小渗水量,有效减少水汽的产生。
[0023] 进一步的,所述储水球的体积小于吸收腔的容积,且储水球为高吸水性树脂材料制成,储水球吸水后膨胀变大,为了防止吸收腔现在储水球的膨胀,因此吸收腔的容积要大于储水球。
[0024] 进一步的,所述引水管由储水球的上端至下端均匀分布,且引水管为毛细管,利用毛细现象来吸水,从而达到减少水汽的目的。
[0025] 进一步的,所述耐压球为不导热的高强度材料制成,是为了避免被人踩坏,且相邻两个耐压球之间的间距为5‑10厘米,间距过大无法有效吸水,间距过小又增加了成本投入,因此间距适中以保证每个耐压球能覆盖一定的范围。
[0026] 3.有益效果
[0027]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0028] (1)本方案通过在底胶与黑橡胶颗粒层之间加入导气链来把底部的水汽引导至外部,从而达到透气的目的,底部产生的水汽由进气管进入到通气腔并由排气管引导入排水沟中,减少水汽的积攒,从而有效降低起泡问题,利用人脚踩的下压力使挤压腔压缩,从而加快水汽排出的速度,它利用毛细管的高吸水性来吸收底部的水,减少水汽的产生,进一步降低跑道起泡问题。
[0029] (2)S3步骤中的导气链包括多个排气球,相邻两个排气球之间连通有排气管,水汽上升到排气球中,排气管将水汽引导至排水沟中,从而实现透气,排气管为软质弹性材料制成,是为了避免人的重量将排气管压断。
[0030] (3)排气球包括耐压球,耐压球的上端内部开设有通气腔,且通气腔的两端与排气管连通,耐压球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多个进气管,且进气管与通气腔连通,水汽由进气管进入到通气腔,进而由排气管排出去。
[0031] (4)耐压球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压层,受压层与耐压球之间围成挤压腔,且挤压腔的下端与通气腔连通,当人经过时,受压层受压变形使挤压腔收缩,进而使通气腔中的水汽被快速挤入排气管中,有效加快了排气速度。
[0032] (5)受压层为弹性材料制成,且受压层的体积占耐压球体积的五分之一,体积过小导致受力面积小,从而起不到很好的挤压作用,而体积过大又影响整个耐压球的内部布局。
[0033] (6)耐压球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吸收腔,且吸收腔中固定连接有储水球,储水球上固定镶嵌有多个引水管,且引水管延伸至耐压球的外表面,引水管的毛细现象让底部的水上升到储水球中,进而被高吸水性的储水球吸收,从而减小渗水量,有效减少水汽的产生。
[0034] (7)储水球的体积小于吸收腔的容积,且储水球为高吸水性树脂材料制成,储水球吸水后膨胀变大,为了防止吸收腔现在储水球的膨胀,因此吸收腔的容积要大于储水球。
[0035] (8)引水管由储水球的上端至下端均匀分布,且引水管为毛细管,利用毛细现象来吸水,从而达到减少水汽的目的。
[0036] (9)耐压球为不导热的高强度材料制成,是为了避免被人踩坏,且相邻两个耐压球之间的间距为5‑10厘米,间距过大无法有效吸水,间距过小又增加了成本投入,因此间距适中以保证每个耐压球能覆盖一定的范围。附图说明
[0037] 图1为本发明的工艺流程示意图;
[0038] 图2为本发明的塑胶跑道剖面示意图;
[0039] 图3为本发明的导气链主视结构示意图;
[0040] 图4为本发明的耐压球剖面结构示意图;
[0041] 图5为本发明的导气链铺设示意图。
[0042] 图中附图标记说明:
[0043] 1排气管、2耐压球、201通气腔、202进气管、203受压层、3挤压腔、4吸收腔、5储水球、6引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44]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004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6]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47] 实施例:
[0048] 请参阅图1‑5,一种透气型塑胶跑道的施工工艺,请参阅图1,包括以下步骤:
[0049] S1,在铺设跑道前需得将需要施工的地面进行整体的清理,清理完毕后,在地面上铺设水泥混凝土,先用5%‑8%稀盐酸进行酸洗,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将表面粗糙、凸起或凹陷部分进行打磨修平后;
[0050] S2,铺设底胶,铺设前先将地基基础清扫干净,采用边倒胶边刮胶的方式进行,刮胶时速度均匀,及时对露底、凹陷、凸起处进行补胶或刮平;
[0051] S3,在底胶为未固化前,将导气链平放在底胶层上,导气链之间等间距放置,然后把搅拌混合好的黑橡胶颗粒摊铺在导气链上方;
[0052] S4,最后喷涂防滑面层,固化后测画规线。
[0053] 请参阅图2和图5,S3步骤中铺设导气链的方法为:
[0054] S31,握住每条导气链的两端拉直,以让其保持直线,方便后面导气链的铺设,导气链之间的间距为10‑15厘米;
[0055] S32,将导气链轻放在未固化的底胶层上,让其在底胶层上自然下坠;
[0056] S33,将导气链的两端放进排水沟中,端口处要高于水面。
[0057] 请参阅图3,S3步骤中的导气链包括多个排气球,相邻两个排气球之间连通有排气管1,水汽上升到排气球中,排气管1将水汽引导至排水沟中,从而实现透气,排气管1为软质弹性材料制成,是为了避免人的重量将排气管1压断。
[0058] 请参阅图4,排气球包括耐压球2,耐压球2为不导热的高强度材料制成,是为了避免被人踩坏,且相邻两个耐压球2之间的间距为5‑10厘米,间距过大无法有效吸水,间距过小又增加了成本投入,因此间距适中以保证每个耐压球2能覆盖一定的范围,耐压球2的上端内部开设有通气腔201,且通气腔201的两端与排气管1连通,耐压球2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多个进气管202,且进气管202与通气腔201连通,水汽由进气管202进入到通气腔201,进而由排气管1排出去。
[0059] 请参阅图4,耐压球2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受压层203,受压层203为弹性材料制成,且受压层203的体积占耐压球2体积的五分之一,体积过小导致受力面积小,从而起不到很好的挤压作用,而体积过大又影响整个耐压球2的内部布局,受压层203与耐压球2之间围成挤压腔3,且挤压腔3的下端与通气腔201连通,当人经过时,受压层203受压变形使挤压腔3收缩,进而使通气腔201中的水汽被快速挤入排气管1中,有效加快了排气速度。
[0060] 请参阅图4,耐压球2的下端内壁开设有吸收腔4,且吸收腔4中固定连接有储水球5,储水球5的体积小于吸收腔4的容积,且储水球5为高吸水性树脂材料制成,储水球5吸水后膨胀变大,为了防止吸收腔4现在储水球5的膨胀,因此吸收腔4的容积要大于储水球5,储水球5上固定镶嵌有多个引水管6,且引水管6延伸至耐压球2的外表面,引水管6由储水球5的上端至下端均匀分布,且引水管6为毛细管,利用毛细现象来吸水,从而达到减少水汽的目的,引水管6的毛细现象让底部的水上升到储水球5中,进而被高吸水性的储水球5吸收,从而减小渗水量,有效减少水汽的产生。
[0061] 它通过在底胶与黑橡胶颗粒层之间加入导气链来把底部的水汽引导至外部,从而达到透气的目的,底部产生的水汽由进气管202进入到通气腔201并由排气管1引导入排水沟中,减少水汽的积攒,从而有效降低起泡问题,利用人脚踩的下压力使挤压腔3压缩,从而加快水汽排出的速度,它利用毛细管的高吸水性来吸收底部的水,减少水汽的产生,进一步降低跑道起泡问题。
[006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