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界石

申请号 CN201180055869.0 申请日 2011-11-17 公开(公告)号 CN103270220A 公开(公告)日 2013-08-28
申请人 朴柱龙; 发明人 朴柱龙;
摘要 本 发明 涉及一种安全界石,其所要解决的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与现有界 块 不同,即便将整体材料没有由软性材料构成的状态下也能执行安全功能的安全界石。为此,揭示安全界石,其设置在游乐设施上以划分游乐空间,其中,包括:软性部(10),由软性材料构成;主体部(20),由 水 泥材料构成,并结合在所述软性部(10)的下部;以及结合部(30),用于结合所述软性部(10)和所述主体部(20)之间,所述软性部(10)在下部面的中央附近形成空间部(13),所述主体部(20)形成与所述软性部(10)的空间部(13)对应的突出部(22),所述结合部(30)结合在所述空间部(13)和所述突出部(22)之间,用于结合所述软性部(10)和所述主体部(20)。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界石,其设置在游乐设施上以划分游乐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软性部(10),由软性材料构成;
主体部(20),由泥材料构成,并结合在所述软性部(10)的下部;以及结合部(30),用于结合所述软性部(10)和所述主体部(20)之间,
所述软性部(10)在下部面的中央附近形成空间部(13),所述主体部(20)形成与所述软性部(10)的空间部(13)对应的突出部(22),所述结合部(30)形成在所述空间部(13)和所述突出部(22)之间,用于结合所述软性部(10)和所述主体部(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界石,其特征在于,所述软性部(10)和所述主体部(20)形成为朝一方向长的杆形,
所述空间部(13)和所述突出部(22)沿所述软性部(10)和所述主体部(20)的长度方向形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界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20),包括:下部主体(21),形成为杆形;以及突出部(22),在所述下部主体(21)的上部面的中央附近沿所述下部主体(21)的长度方向突出形成,
所述软性部(10)包括:上部软性板(11),用于覆盖所述突出部(22)的上部面;下部软性板(12),突出形成于所述上部软性板(11)的下部面中央两侧,用于覆盖所述下部主体(21)的上部面中央的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界石,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出部(22)的上部面的横幅(22a)形成为所述上部软性板(11)的上部面横幅(11a)的30%-7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界石,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部软性板(11)的厚度考虑冲击吸收功能和与主体部(20)的结合性,形成为所述软性部(10)和所述主体部(20)的整体高度的15%-40%的厚度。

说明书全文

安全界石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界石,更详细而言,涉及一种设置在如学校或公寓等的游乐场所等设施的边界附近的安全界石。

背景技术

[0002] 在学校或公寓等的游乐设施的底面设置有沙子以免孩子们被伤到,在所述沙子周围设置有界以防沙子散开。
[0003] 所述现有界块的高度高于沙子的上部高度,以防沙子超出界块,其中,界块主要由泥材料构成。
[0004] 但是,孩子们在设置有现有界块的游乐设施玩耍时,由于不注意而被界块绊倒,从而由于界块而受到大的伤害。
[0005] 为此,最近多使用软性材料的界块来代替水泥块。
[0006] 最近使用的软性材料的界块主要为在内部形成有空的空间的四边形的界块,而且,在各个界块的中间都设置有支撑销。
[0007] 但是,所述现有界块由于整体由软性材料构成,因此,价格昂贵。
[0008] 而且,现有由软性材料构成的界块,需在各个软性材料块的内部中间形成孔的状态下插入支撑销,因此,相较于现有水泥块,施工麻烦,且设置时需要的施工费多。
[0009] 现有由软性材料构成的界块,其整体由软性材料构成的状态下,在内部形成空的空间,因此,当孩子们持续踩踏时,由于反复受重量,会产生变形或破损等问题。

发明内容

[0010] 本发明的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与现有界块不同,即便将整体材料没有由软性材料构成的状态下也能执行安全功能的安全界石。
[0011] 本发明的其他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与现有发明不同,即便将支撑销没有插入在界块也能进行施工的安全界石。
[0012] 本发明的其他技术课题是提供一种与现有发明不同,在界块内部不形成空的空间的安全界石。
[0013] 为达成所述技术课题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界石,其设置在游乐设施上以划分游乐空间,其特征在于,包括:软性部10,由软性材料构成;主体部20,由水泥材料构成,并结合在所述软性部10的下部;以及结合部30,用于结合所述软性部10和所述主体部20之间,所述软性部10在下部面的中央附近形成空间部13,所述主体部20形成与所述软性部10的空间部13对应的突出部22,所述结合部30形成在所述空间部13和所述突出部22之间,用于结合所述软性部10和所述主体部20。
[0014] 优选,所述软性部10和所述主体部20形成为朝一方向长的矩形杆形,所述空间部13和所述突出部22沿所述软性部10和所述主体部20的长度方向形成。
[0015] 所述主体部20,包括:下部主体21,形成为矩形杆形;以及突出部22,在所述下部主体21的上部面的中央附近沿所述下部主体21的长度方向突出形成,所述软性部10可包括:上部软性板11,用于覆盖所述突出部22的上部面;下部软性板12,在所述上部软性板11的下部面的中央两侧突出形成,用于覆盖所述下部主体21的上部面中央的侧部。
[0016] 所述突出部22的上部面的横幅22a优选形成为所述上部软性板11的上部面横幅11a的30%-70%。
[0017] 上部软性板11的厚度考虑冲击吸收功能和与主体部20的结合性,优选形成为安全界石的整体高度的15%-40%的厚度。
[0018] 本发明中,主体部20由水泥材料构成,软性部10由软性材料构成,因此,与现有界块不同,即便将整体材料没有由软性材料构成的状态下也能执行吸收冲击的安全功能,从而具有节约成本费的效果。
[0019] 本发明在将主体部20由水泥材料构成的状态下被插入于游乐设施的底面,而通过自重支撑边界位置,因此,与现有发明不同,将支撑销无需插入于界块,也能进行施工,从而具有节约设置安全界石时的施工费用的效果。
[0020] 本发明中,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与形成空的空间的现有界块不同,在内部没有形成空的空间,因此,即便反复受重,也不会产生变形,从而比起现有发明具有提高耐久性的效果。
[0021] 以上简略说明了效果以防混淆本发明的要旨,对此,在用于实施本发明的具体内容中详细进行说明。附图说明
[0022]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界石的分解立体图。
[0023] 图2是结合有图1所示的安全界石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4] 图3是在游乐设施的底面设置有图2所示的安全界石的状态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
[0026] 以下,说明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界石的结构、安全界石结构的结合关系以及安全界石结构的作用。
[0027]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界石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结合有图1所示的安全界石的状态的立体图,图3是在游乐设施的底面设置有图2所示的安全界石的状态的截面图。
[0028] 如图1至图3所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界石包括软性部10、主体部20以及结合部30。
[0029] 所述软性部10包括上部软性板11以及下部软性板12。
[0030] 所述上部软性板11形成为朝一方向长的平板形,并覆盖形成在主体部20的突出部22的上部面。
[0031] 所述下部软性板12连接于上部软性板11而一体形成,此时,下部软性板12在上部软性板11的下部面的中央两侧部朝上部软性板11的下方突出形成。因此,上部软性板和下部软性板12,其截面呈“匚”字形,在上部软性板11的下部空间的下部软性板12的中间形成空间部13。此时,下部软性板12的下部面覆盖下部主体21的上部面中央的侧部,从而成为支撑主体部20的上部面的状态。
[0032] 所述软性部10由软性材料构成,所述软性部10的材料可由橡胶、聚酯或如海绵等吸收冲击的材料构成。此处,软性部10结合在主体部20的上部,并由吸收冲击的材料构成,因此,当人体接触所述软性部时,所述软性部起吸收人的体重的作用。
[0033] 所述主体部20包括下部主体21以及突出部22。此处,主体部20结合在软性部10的下部,并由水泥材料构成。
[0034] 所述下部主体21的至少一部分被插入于游乐设施的沙地上,所述下部主体形成为朝一方向长的矩形的杆形。此时,下部主体21的幅度大于突出部22的幅度,从而支撑突出部22。
[0035] 所述突出部22与下部主体21一体形成,所述突出部在下部主体21的上部面的中央附近突出形成。形成在所述主体部20的突出部22结合于软性部10的空间部13而提高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间的接触面积,从而起提高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间的结合力的作用。
[0036] 所述主体部20被插入设置于具有沙子的游乐设置的边界附近的底面,主体部20由比重高的水泥材料构成,从而即便由于自重而受到外部的冲击,其位置也不会发生移动。
[0037] 所述结合部30结合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之间,从而相固定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以防脱离。此处,结合部30形成在软性部10的空间部13和主体部20的突出部22相接触的部位的至少一部分,从而结合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在本实施例中,结合部30可由醋酸密封剂或如粘接剂等材料构成,但在本发明并不限定结合部30的材料。
[0038] 如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安全界石的软性部10在下部面的中央附近形成空间部13,主体部20形成有与软性部10的空间部13相对应的突出部22。此时,结合部30形成在空间部13和突出部22之间,而结合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
[0039] 此处,软性部10由软性材料构成,并结合于主体部20而吸收当孩子摔倒而碰撞时的冲击,主体部20由水泥材料构成,而软性部10由软性材料构成,因此,与现有界块不同,即便将整体材料没有由软性材料构成的状态下也能执行吸收冲击的安全功能,而节约成本费。现有界块其整体由软性材料构成而成本费增加,相较于本发明的安全界石,需要3倍左右的成本费。
[0040] 主体部20在由水泥材料构成的状态下被插入于游乐设施的底面,而通过自重支撑边界位置,因此,与现有发明不同,在界块无需插入支撑销,也能进行施工,从而大幅度节约设置安全界石时的施工费用。
[0041] 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通过结合而形成为一体化,此时,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与形成有空的空间的现有界块不同,在内部没有形成空的空间,因此,即便反复受到重力,也不会产生变形,从而提高耐久性。
[0042] 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形成为朝一方向长的矩形杆形,这是因为将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形成为较长而使施工时的安全界石的排列工作变简单。此时,形成在软性部10的内侧的空间部13和、与空间部结合的主体部20的突出部22沿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的长度方向形成。这是因为将空间部13和突出部22沿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的长度方向形成为较长而使突出部22和软性部10间的结合面积变宽,从而使软性部10强力结合在突出部而提高安全界石的耐久性。
[0043] 另外,突出部22的上部面的横幅22a优选形成为上部软性板11的上部面横幅11a的30%-70%。这是因为在将软性部10的缓冲力保持规定值以上的状态下,使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的结合力保持规定值以上。此处,当突出部22的上部面的横幅22a形成为小于上部软性板11的上部面横幅11a的30%时,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的结合面积变小而会使软性部10和结合部20间的结合力降低,当突出部22的上部面的横幅22a形成为大于上部软性板11的上部面横幅11a的70%时,由于下部软性板12的体积变小而吸收软性部10的侧部方向的冲击的吸收力降低。
[0044] 另一方面,上部软性板11的厚度考虑冲击吸收功能和与主体部20的结合性,优选形成为结合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的状态的安全界石的整体高度的15%-40%的厚度。此处,当上部软性板11的厚度形成为小于安全界石的整体高度的15%时,由于吸收冲击的功能降低而安全受到威胁。当上部软性板11的厚度形成为大于安全界石的整体高度的40%时,由于上部软性板11的厚度过厚而降低与主体部20的结合性,因此会降低安全界石的耐久性。
[0045] 在本实施例中举出了将所述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形成为矩形的一例,但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可形成为边缘部圆的椭圆形或在外侧形成褶皱部而使外观美观的形状。即,在本发明并不限定软性部10和主体部20的形状。
[0046] 以上实施例只是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的一例,并不限定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
[0047] 工业利用可能性
[0048]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界石,其能够广泛使用于设置在如学校或公寓等的游乐场所等设施的边界附近的安全界石领域。
QQ群二维码
意见反馈